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

路基组内外业工作内容

一、外业工作

(一)、勘测与调查

1、初测整理深化:

应对初测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深化、完善,并进行必要的勘测与实地调查,为路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2、路基一般边坡防护

应现场确定防护工程的位置、起讫桩号、防护长度和型式。

A)采用植草、铺草皮、撒播草籽、植树等边坡防护的路段,应调查边坡土质的适种性,适宜种植的草种、树种、种植季节及种植方式。

B)设置防护工程的路段,应根据设计要求,实地放出构造物轴线,进行水准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3、高路堤

A)对已经确定存在沉降和滑移问题的高填路堤的处理方案,应落实其有关地层层位、层厚、岩石类别、分布范围和水文条件。

B)对有关地层进行测试,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特别是固结和抗剪指标。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4、陡坡路堤

A)对已经确定存在不稳定问题的斜坡路堤的各种处理方案,应查明有关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B)对有关地层可能滑动的岩土界面进行测试并掌握其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以满足设计的需要。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5、深路堑

A)对已确定存在开挖边坡稳定问题路段的设计方案,应查明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滑塌影响范围。

B)对可能滑塌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的结构面的测试,应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6、支挡工程

A)应根据路线纵坡及路线横断面设计,进行支挡工程的补充调查,根据路基设计标高,结合现场确定支挡工程的起讫点位置、长度。

B)测量支挡工程纵断面及起讫点和变化点的横断面。

C)确定路基各类防护地段的起讫桩号,防护范围和结构类型,视设计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

D)对已定支挡工程位置的承重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和设计所需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核定。

E)在控制横断面上的支挡位置增设钻孔1个,对土层地基钻探深度应穿过软弱层,或设计基地以下3m;对浅薄土层覆盖的岩石地基应钻入3m;全裸露岩石地基或浅薄土层覆盖,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者可不增设钻孔。

7、滑坡

A)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各项防治构造物有关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滑动面位置、地下水排泄和补给的关系。

B)查明防止构造物范围滑体滑动方向、速度、周期与水文、气象变化的关系。

C)查明与防止构造物有关范围的滑体滑动状态。

D)防止构造物的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0m。顺滑动方向的勘探点随地形变化布置。

8、膨胀土

A)查明膨胀岩土的土质结构、粒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强度指标和膨胀有关的工程特性及膨胀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判别膨胀趋势大小,确定膨胀岩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B)查明地表水的积聚、排泄情况;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高程及其变化幅度;岩土体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及植被发育情况等。

C)场地地表形态、天然斜坡高度、坡度及稳定情况、滑坡、地裂、流坍、小冲沟等沿途膨胀特性,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强度和分布特点。

D)路基勘探应采用钻探、人力钻和挖探等多种勘探方法。在平原微丘区,勘探点间距为50m~100m;山岭重丘区,每个主要地貌单元不应少于一个勘探点。

E)现场初步去定防护工程类型、规模和场址工程地质。

9、软土

A)应根据软土地基形成原因、环境类型、各结构层厚度特点,划分不同地质分段,查清软土沿路线纵向与横向垂直向的分布范围层次位置。

B)分段对软土地基各地层的样品,进行室内物理、化学、水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和原位测试,提供路堤沉降控制及稳定性设计的技术指标。

C)根据详细划分的典型的软基地址路段,分析并评价在其上修路堤后软基的变形与稳定性,评定软土地基的危害程度,分段提供处理方案与技术措施。

D)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软基设计与处治工程地质定量数据。

E)每500~700m设置一处钻探。

10、沿河路基勘测

A)进一步调查核实河段的水文、水力情况和频率水位流速。

B)进一步调查落实河道断面,河道能否压缩及压缩河床后对上、下游及对河岸有何不利的影响。

C)水库路基,应进一步调查核实水库类型、等级、设计洪水频率及水库的设计水位、高水位、低水位、回水位和校核水位,以及水库淹没范围,浪高等,并对水库大坝等进行高程测量。

D)对初设所拟定的防护加固方案进行核对,当确定设置防护加固工程时,应现场测定其位置,进行起讫点及变化点的横断面测量。对需设置综合防护系统的路段,应视设计需要进行平面图测量,比例尺为1:500~1:2000。

E)对设置调治构造物的地段,应根据平面图上定出的调治构造物位置进行实地敷设,定出轴线,测绘各个调治构造物的纵断面和坝头、坝身、坝根的横断面。调治构造物轴线应与路线或导线点联测,计算和标示坐标。

F)改河工程应根据布置图所定轴线,实地敷设改河轴线中桩,并测定中桩高程及横断面;拦河坝及有关建筑物亦应测量其轴线纵、横断面,并应进行平面

图测量,测绘范围应包括上、下游河流趋势范围,宽度应包括两岸公路设计洪水位时的泛滥范围,比例尺为1:500~1:2000。

G)对改河工程应慎重对待,应进行相应的水文水力计算,同时对改河工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H)确定新开挖河道的弃方处理利用,旧河道的处理与复垦方案。

11、路基、路面排水

A)路基排水应进一步核实初测资料和初设方案,并对核实的方案作进一步的补充调查,核实设置各类排水沟及设施的位置、长度、形式与尺寸。

B)特殊地段设计的排水工程,应测量其纵、横断面,并根据设计需要测绘平面图,比例尺1:500~1:2000。

C)路面排水,应根据初设方案,结合路线纵坡设计,逐段检查、落实和布设各种排水管道,急流槽等结构物的设置位置及其尺寸。

12、路基取土、弃土勘测与调查

A)在初测和初设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和补充调查土源性质,同时应查明覆盖层厚度、性质,地表、地下水情况,种植情况,占用土地价格。

B)确定取土坑范围,可取土数量、工程等级,占用土地类别,占地或临时占地补偿价格、运输方式、运输便道及其长度、临时工程等。

C)确定取土方式,取土季节,取土后对水土流失特别是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土地复垦的可能性或绿化及保护措施。

D)弃土调查应进一步核实路基挖方废方数量、土质,以及弃土堆附近的地形地貌、农田水利、植被、自然山坡和景观的情况,确定运输便道及运距。

E)大型取土坑、弃土堆应进行实地纵、横断面测量和设计,线外取土坑及弃土堆应测绘地形平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

F)取弃土场应做专题复垦设计。

13、路面调查

A)根据沿线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确定各路段土的类别,及其干湿类型。

B)进一步调查已有道路的路面结构类型、厚度,使用效果等,特别要调查初步设计所选路面结构在当地设计、施工、养护使用情况及适用条件,为施工图

提供依据。

C)进一步收集气象、地质、水文等资料,分析对路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研究防范措施。

14、沿线设施工程

沿线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办公楼,停车场,加油站,餐厅,旅馆等,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均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办理。

水源勘察工作按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的有关要求办理。

(二)、筑路材料调查与试验

1、详勘阶段的筑路材料调查应在初测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进一步调查落实料场位置、上路桩号、材料种类、质量、数量、成品率,开采运输条件、支线工程、占地等。

2、根据详细调查资料和试验资料,分析研究决定料场的取舍或补充。

3、原材料的试验项目

A)路基土: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塑限、液限,颗粒分析及土的分类,重型击实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回弹模量,CBR试验。

B)石料:抗压强度试验,磨耗试验,磨光值试验,压碎试验,松散单位重,针、片状颗粒含量,筛分试验等。

C)砂料:颗粒分析,含泥量,有机物含量,云母含量,硫化物含量等。

D)沥青及水泥:根据需要确定试验项目。

4、路面各结构层试验项目

A)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与石料粘结力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含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密度,抗压试验,抗弯拉试验,劈裂强度,最佳级配组成。

B)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折弹性模量、单位重,最佳级配组成,

C)基层和底基层:7d、28d、90d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及弯拉回弹模量,击实试验,单位重,最佳级配组成,温缩试验、干缩试验,CBR试验等。

5、当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调整组成,重新试验。(三)、完成外业验收成果资料

二、内业工作

施工图内业阶段需完成图纸内容:

施工图说明

边沟(排水沟)设计表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一般路基设计图

超高方式图

隧道进出口过渡设计图

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设计图

特殊路基设计表

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

特殊路基设计图

特殊路基处理地质纵断面图

中间带设计图

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图

取、弃土场一览表

取、弃土场设计图

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路基支挡、防护工程设计图

路面工程数量表

路面结构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图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以下为具体设计

1、路基设计

1)路基标准横断面

要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横断面可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断面。

A)整体式路基

路基宽度26.0m,其中:行车道宽2×2×3.75m,硬路肩宽2×3.0m(含右侧路缘带宽2×0.5m),中间带宽3.50m(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

0.75m),土路肩宽2×0.75m。

B)分离式路基

路基宽13.0m,其中:行车道宽2×3.75m,左、右硬路肩宽分别为1.0m和

3.0m(含左、右侧路缘带宽分别为0.5m、0.5m),土路肩宽2×0.75m。

C)护坡道及碎落台

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在满足路基稳定和挖填平衡的条件下合理选择护坡道和碎落台宽度。

填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采用2.0m。填土高度小于2.0m 时采用缓边坡取消护坡道。

挖方边坡坡脚均设置碎落台,一般采用2.0m,当地质条件好、边坡高度较高且土石方数量较大时可采用1.0m。

D)用地范围

本项目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2.0m,路堑边坡坡顶或截水沟外缘2.0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当经过水田路段时,采用1米。

E)中央分隔带开口

为抢险、急救和维修方便,中央分隔带原则上按2km间距设置一处开口,开

口长度采用40m。

2)路拱

不设超高路段路面横坡采用2.0%,土路肩横坡采用4.0%;硬路肩横坡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执行。

3)一般路基设计

A)路基设计一般规定

a)路基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气象、水文特征、地形、地貌、地物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试验资料,合理确定路基设计参数,根据不同的条件设计不同的路基方案。

b)设计标高,整体式路基位于中央分隔带边缘处,分离式路基位于行车道中心线左4.5米,对应整体式路基中心线两侧各1.0米。

c)填方路基设计

ⅰ)合理选择路基填料,明确填料强度,最大粒径,级配和压实度标准,做好填方路基的边坡设计;

ⅱ)重视路基的基底处理,做好不同地基的路基处理设计;

ⅲ)重视清表土的集中堆放和工后利用。

d)挖方路基设计

ⅰ)挖方路基设计必须根据外业调查及勘探资料合理确定路堑边坡坡率和防护类型,重视吸收当地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加强工程类比法设计;

ⅱ)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挖方边坡高度进行必要的边坡稳定性验算,稳定系数按相关规范执行;

ⅲ)岩石挖方受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应按结构面的情况设计边坡,当岩层倾向路基时,应避免设计高的挖方边坡;当倾角大于45°,走向与路线平行或交角较小时,边坡坡度宜与倾角一致。当边坡较高时可结合加固措施,合理选择边坡坡率。

B)路基土石方计算:

填方路基应扣除路面厚度范围内的断面,挖方路堑应加上路槽的断面。

C)填筑路基前,应清除原地面表土,厚度一般按0~30cm计,其压实度应≥90%。清淤、清除表土等补偿工程数量计列于相应的工程数量表中。

D)填方路基边坡

E)路堑边坡坡率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在确保安全、考虑土石方平衡的前提下还应考虑绿化及环保要求,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填方路基边坡设计表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

填土(或土石混填)路基填石路基主线

H≤10m

1:1.51:1.25~1:1.510m<H<20m 上部8m 边坡1:1.5,下部边坡1:1.75上部8m 边坡1:1.1~1:1.5,下部边坡1:1.3~1:1.75

互通立交匝道匝道边坡将视情况适当放缓,尤其匝道圈内边坡将放缓至1:2~1:10。

4)取土场、弃土堆

取土场、弃土堆应作好防护、排水及绿化设计,以防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作好复耕设计。

5)特殊路基设计

A)对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一般低填方路段,为了保证路床强度,应设置垫层或换填透水性的材料进行处理。

B)填挖交界处理

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而缓于1:2.5时,需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 的台阶,并设向内倾3%的横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按陡坡路堤设计。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部分不足一个压实宽度时,应超挖至一个行车道宽度;纵向台阶挖至路床底标高后,还应将路床至少超挖5m 长,以便填、挖路段路基、路面的过渡与衔接。

纵、横向填挖交界及过渡路段将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路基、路面纵、横向裂缝的产生。

为保证路基处于较好水文条件,沿填挖交界(纵、横向)处设置碎石盲沟把裂隙水或下渗水引出路基,以保证路基强度与安全。

C)构造物两侧路基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在排水不畅的挖方路段

设置盲沟。

a)台后路基处理范围

对桥梁、涵洞、通道台后处理范围见下表。

b)台后路基填料要求

桥涵台背路基与锥坡采用中粗砂填筑或透水性材料,台背路基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达到96%。

桥涵构造物台后路基填土处理范围

构造物类型底部处理长度上部处理长度备注

桥梁每侧≥3m每侧>(3+1.5H)m含台前溜坡及锥坡,涵洞每侧≥2m每侧>(2+1.5H)m

且需超长0.3m压实。

注:H为路基填土高度减去路面及路床厚度。

D)水塘、鱼塘路基

一般塘底地基处理方法可采用彻底清除淤泥,然后换填碎石、中粗砂、石渣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填筑路基。常水位以上50cm以及常水位以下路基根据冲刷情况边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防护,厚度30cm,下设10cm厚砂砾垫层。

E)软土路段路基

软土地基上的填方路基应进行沉降稳定验算,并根据需要采取减少路基沉降的措施。工后沉降指标按规范要求:一般路段≤30cm,桥头、通道≤10cm。

a)浅层软土(软土埋深一般小于3m);

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或挖砂沟等浅层处理措施;

b)深层软土(软土埋深一般大于3m);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软土埋深、厚度及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工期要求等,区别不同路段,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软土处治方案,一般采用预压、挖除换填、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工程措施。

F)高填路基与陡坡路堤

a)为减少高路堤差异沉降对原地基以及下路堤部分每隔2m采用强夯、冲击

碾压等进行处理。

b)当路基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应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

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5m时,为了增加路堤本身的整体稳定性,使地基受力更为均匀,应在路基基底采取处治措施。

c)关于陡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路基稳定性计算,除对原地面开挖台阶外还应采取适当的处治措施,如在路基坡脚设置护脚、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d)填方边坡当废方较多时,可考虑加宽平台宽度,以减少废方量。

G)深挖方路基边坡

应根据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岩体结构面、结构面含水状况、胶结及闭合程度等,通过工程地质类比法、极限平衡法以及数值分析法等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边坡稳定类型、稳定程度以及对公路可能造成的危害。

a)土质边坡的局部坍塌

首先考虑通过放缓边坡、加宽平台等措施进行设计,追求边坡的自身稳定。如果受地形条件限制或仍不能稳定时,通过框架锚杆配合植草、灌木等加固措施;

b)岩质边坡的碎落

提前清理坡面危石,再通过设置SNS钢丝绳网被动拦石系统或窗孔式护面墙等措施进行加固。

c)对于挖方路基边坡大于30m的路段应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不稳定时考虑采用预应力锚杆、框架锚索结合植灌草等加固措施。

6)路基防护工程

A)填方路基边坡防护

a)一般路段

ⅰ)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6m时,采用植灌草防护。

ⅱ)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6m时,原则采用骨架植灌草防护。

ⅲ)当路基通过水(鱼)塘路段时根据冲刷情况采用浆砌护坡防护。

b)支挡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挡土墙,并根据墙址处的地质条件作基底换填、扩大基础设计。

c)易受洪水浸淹路段路基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B)挖方路基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的原则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植物防护。遵循以下原则:

A)对于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土质路基边坡

a)当挖方路基边坡高度H≤8m时,采用植灌草防护。

b)当挖方路基边坡高度H>8m,采用骨架植灌草防护或窗孔式护面墙防护。

B)对于强风化石质路基边坡可采用短锚杆挂网喷植被砼、石砌防护或框架锚杆防护。

C)对于弱~微风化石质路基边坡,施工时建议采用光面爆破,一般不考虑防护,但在第一、二级碎落台(种植台)及边坡平台上设置花坛,种植灌木以及爬墙、垂吊等植物进行绿化。

7)路基排水工程

A)一般规定

a)路基设计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排水系统。排水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气象、路线、桥涵位置等考虑,合理布置,注意进出水口的处理,使各项设施衔接配合,确保排水畅通和养护工作量最小。

b)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止水土流失和对水库、河流以及鱼塘等的水质污染。

c)路基地表排水设计流量计算采用15年重现期内任意30min的最大降雨强度(mm)。

d)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断面应根据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水文、水力计算参数参考当地的经验数据。

e)边沟、排水沟根据地形条件、占地情况等因素采用浅碟形生态沟与矩形浆砌沟进行比选确定,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以减少用地。

B)边沟

挖方路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应设置边沟。边沟纵坡一般应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5%,特殊情况不小于0.3%,边沟长度不宜超过300m。

一般挖方路段宜采用矩形边沟,深0.6~0.8m,宽0.6m,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并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浅挖方及排水距离较短的路段宜采用浅碟形生态边沟。

C)截水沟

挖方路基的截水沟(天沟)应设在坡顶5m外。截水沟长度不宜超过500m。截水沟的水流不应引入边沟。断面尺寸根据地形、水文条件由设计单位自行确定,并采用7.5号浆砌片石加固。初步设计阶段应对生态型截水沟、干砌片石截水沟(需作防渗处理)等作进一步比较。

D)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入桥涵或路基以外,应设排水沟。排水沟纵坡不应小于0.5%,长度不宜超过500m。

E)平台排水沟

挖方边坡分级设置时,宜设置凸起式边坡平台排水沟。填方路段平台排水沟采用下挖式矩形排水沟。

F)跌水、急流槽

进、出口应防冲刷,可设消力池等消力措施。急流槽纵坡不宜陡于1∶1.5。急流槽一般于边沟或截水沟的出口设置,接排水沟或自然山沟,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

G)路基地下水排水

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暗沟(管)、渗沟、检查井等地下排水设施,其类型、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决定。暗沟(管)纵坡不宜小于1%,出水口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

8)路面排水工程

A)路面排水设施的设计,按暴雨强度采用任意连续30min的最大径流厚度(mm),设计重现期为5年。

B)原则上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土路肩采用浆砌片石加固,上部采用预制混凝土块铺砌。

C)超高路段路面采用集中排水方式。对于超高路段,于中央分隔带一侧设置排水沟汇水、集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填挖交界处、边沟或边坡急流槽中排除。出口的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地形变化情况,以减少边沟加深为原则。

D)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为排除通过路面接缝、裂缝或空隙,由路肩或路基渗入并滞留在路面结构内

的自由水,应设置盲沟排水系统。

E)中央分隔带排水

中央分隔带采用齐平式,中间植草、栽灌木。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碎石盲沟及纵向透水管,将分隔带内的下渗水汇集,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出路基。

2路面设计

1)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等级合理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结构。必须考虑气象、水文、土质、地质、材料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各项设计参数。

2)路面设计应考虑广西地区气候、材料特点及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以及路面与环境的影响,做到与环境相适应。

3)路面设计包括路面结构构造与组合设计。

4)路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要求。

5)路面结构

A)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等级相适应,

本项目主线及匝道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B)各结构层的设计厚度应根据级配类型、结构组合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建议面层结构组合采用-4-6-8组合

-4建议采用AC-16C

-6建议采用AC-20C

-8建议采用AC-25C

C)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气候条件、筑路材料以及路基水文状况等因素,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层。

D)路面上、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普通石油沥青。

E)被交公路原则上按原路面结构类型改建,路面结构方案要求不低于原路等级

F)收费站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

G)桥面铺装层按沥青路面上、中面层厚度预留,与沥青路面同时施工。

H)隧道路面

a)隧道采用复合路面;

c)隧道内车行、人行横洞及紧急停车带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交公路发[1995」 1141号 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5年 11月 30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 操彦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操彦 发表时间:2018-06-04T11:32:14.3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操彦 [导读]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影响着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由于路基路面承载着很大的负荷,只有保证路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影响着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由于路基路面承载着很大的负荷,只有保证路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注意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做好软基的处理工作,从而做到将路基路面的损坏降低到最小限度。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理;路基路面设计 1导言 路基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路基工程的重视。公路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软土路基是人们经常碰到的一种路基形式,对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软基工程质量。 2公路建设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特点 在公路建设中,对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进行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获得良好建设效果。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增多,公路工程遍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软土地基的现象也随之增多。软土地基具有路基路面结构含水量较大,压缩性较高,所能承受的承载力较弱的特点,是一种处于软塑状的粘性土。在软土路基中,其孔隙较大,在路基路面中容易出现粉砂或粉土,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软土地基容易产生水分堆积现象,并容易影响土质结构。另外,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弱,而触变性较强,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而改变形状,从而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情况。 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现状 3.1软基处理问题不受重视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公路工程施工具有施工过程复杂、环节多、难度大的特点,由于施工人员忽视软土路基的设计,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环节,这不利于后期的处理工作。如果路基工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直接会对公路的质量问题产生影响。今年来随着交通量的不断扩大,路面的荷载量也在不断上升,这时刻考验着公路路基路面的牢固度与稳定性。可以说,软基处理是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的项目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公路施工过程看,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在重点考虑范围之中没有纳入软基处理,造成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软基处理不达标。 3.2软基处理技术不科学 由于忽视了对软土地基的重视,造成当前各个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健全且规范的软基处理技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软基处理技术与方法和地层、地质、以及土壤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公路的设计与施工单位切实做到实地的勘查工作,然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与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很多公路的施工设计单位忽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盲目施工,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3.3软基处理人员水平低下 路基路面软基处理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对软基处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但是,当前,很多路面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专业素养较差,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技术错误或者失误的情况,导致路面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4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措施 4.1对软基处理工作的重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有着持久的需求。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中,软基问题的处理一直制约着高速公路质量的提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对此问题加以重视。部门领导也要以身作则,时常召开会议对相关设计及施工负责人下达一定的质量指标,并针对软基处理问题召开座谈会,用实际施工软基处理问题所引发的工程事故或者交通事故来警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敦促他们重视这种问题,防范于未然。另外,高速公路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领导还应当警示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以改进,因为当前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和汽车吨位相比以往已经增加了不少,设计和工作人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就不能适应当前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进而对交通运输带来隐患。另外,针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设计和施工单位领导应当积极的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员工通过自学考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证书。并对在技术上取得创新和高级证书的人员进行薪资奖励,由此激发员工们专研技术、对技术进行改进的能力。 4.2路基回填土处理技术 利用此种技术有利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结构建设系统的有效性,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好相关流程和技术。第一,将路基中的软土挖出,并通过晾晒回填、换新土回填的方式进行替换,需进行分层回填;第二,在回填完成后通过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路基路面的平整工作,并进行压实,确保施工质量;第三,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并规定所需采用的施工材料种类、规格等具体明细,以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第四,加强对软基处理技术的质量控制,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质量。 4.3强夯置换处理技术 在软土和路面距离较大,约在3.0m~6.0m的范围时,不适合采用换填软基处理技术。强夯置换处理技术本对淤泥质土不适用,不过,在淤泥层浅显的情况下是可以选用抛填块石、矿渣等材料之后,进行夯实。这样可以迫使大石块在地层硬土上掉落,从而将大部分淤泥挤出。此外,强夯要重视选取夯击能的工作,确保点夯之间足够的时间间隔。 4.4排水砂垫层处理技术 土层较单薄而蓄水量较多是进行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加强处理,采用排水砂垫层处理技术进行。这一技术是在软土路基铺砂进行垫层,以便进行软土的固结,解决含水量较大和土层较薄的问题。 4.5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加强路基面结构建设,建成稳定的路基结构,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此种技术能够进行高压

关于公路路基设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公路路基设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公路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因此为了使整个公路事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对于公路路基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路基是基础,它关乎着人们的出行安全,文章就以公路路基的设计进行相关的探究讨论。 标签:公路工程;路基设计;问题思考 1 公路路基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的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它是以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作为前提条件,每处公路施工的地形、样貌、环境等都是不同,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实际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设计时不能对周边的环境、气候等进行破坏,尤其是已经存在的景观建筑,更是需要在施工时多加注意。在对公路路基进行设计时,工程周边的环境都是其重点需要考察的地方,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前提下,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路基施工中就能对其部分的宽度、高度和边坡进行改进,使其能更满足现场地质环境,在结构中进行优化处理,尽可能避免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地质塌陷等意外。尤其是周边有河流的地方,需要做好排水方面的设计,对整个路基的结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避免因山洪而导致的建筑、路面等堵塞问题。 在现代公路路基设计中不能不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这是时代发展所必须要考虑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对公路路基进行设计时就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公路建设本就是经济发展所需,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进行,它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公路路基进行施工前期就需要对整个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的解析,尤其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对环境不利的因素方面更是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也减少因公路施工所造成的破坏,让整个公路项目与周边环境能够协调发展。 2 公路路基设计相关问题思考分析 2.1 公路路基高度的问题 在公路路基的设计中对其高度有着很严格的标准,路基的高度是对整个公路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关系着整个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对公路路基进行设计施工时就要注重其高度要求。路基的高度是由路面建筑高度与地面开挖深度组成,它具备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影响整个公路的正常使用,而影响公路路基高度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与其自身的因素。 (1)自身因素。公路路基高度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它所在的地质环境决定的,在平原地区来说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洪水的发生,而在山区地带则是一些泥石流等灾害,公路的高度既能有效地抵御这些灾害带来的破坏,同时也能保证其正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计算书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 设 计 计 算 书

目录 1 道路概况 2 路基设计 2.1 几何尺寸确定 2.2 稳定性验算 2.3 防护措施 2.4 排水设计 3 路面设计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2 沥青路面设计 设计总结及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道路概况 长江中下游平原中湿区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春、夏东南季风造成的梅雨和夏雨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季节。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多,由地表径流排走影响相对较小。低温较高,易引起沥青路面泛油。加大水泥路面翘曲应力。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公路通过条件尚好。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泥泞、冲涮、路基强度较低等。 该地区拟新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路基宽8.5m,路面宽7.0m。全线交通量为3100辆/d,交通组成见表1,主要车型参数见表2。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5%。 表1 交通组成 2、路基设计 2.1几何尺寸确定 (1)选择二级公路路基断面形式,路基宽8.5m,路面宽7.0m,两侧土路肩0.75m; (2)选择路基填料为砂土,压实度95%; (3)填方边坡形式采用一级台阶,H1=6m,W1=1.5m,P1=1:1.5,

挖方边坡形式采用一级台阶,H1=6m ,W1=1.5m ,P1=1:0.5; 2.2 稳定性验算 取全线未设挡土墙处最高路堤处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桩号为 K0+160。粘性土质采用圆弧滑动面法,并用条分法进行土坡稳定性分析。其中圆心辅助线确定方法采用36°法。 (1)圆心辅助线确定:过坡顶B 作水平线,作BF 与水平线交于36°, 则BF 为辅助线。 (2)绘出三条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都过坡脚): ①一条过路基中线(图1); ②一条过路基边缘(图2); ③一条过距右边缘1/4半路基宽度处(图3); (3)通过平面几何关系找出三条滑动曲线各自的圆心。 (4)将土基分段。 (5)计算滑动曲线每一份段中点与圆心竖线之间的偏角i α, R X i i =αsin 并计算分段面积和以路堤纵向长度1m 计算出各段的重力i G ,进而 将i G 分化为两个分力:a)在滑动曲线法线方向分力i i i G N αcos ?=;b)在滑动曲线切线方向力i i i G T αsin ?=。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一、基本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二、规范适用范围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适用范围: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铁路。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铁路特殊路基的设计。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了此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标准轨距铁路路基支档结构的设计。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适用范围:新建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铁路的设计。《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有碴轨道)。《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企业铁路设计。 三、荷载 200km以下(含200km客货共线)采用中-活载; 特种荷载 250kN 普通荷载220kN

探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

探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 发表时间:2017-11-15T16:01:43.4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黄家骏[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及物流运输。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及物流运输。公路路基及路面设计对于公路的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有必要在工程路基与路面设计上进行优化与改进。在公路建设运营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效提高公路路基以及路面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好推动我国公路的建设。 关键词:路基设计;路面设计 引言:公路工程中路基及路面设计所需要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路基的压实、路面的强度以及路面的厚度,但除此之外,还有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其也是路基及路面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排水系统对于路基路面也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对于每一个潜在的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者均面临着在保证公路行车安全与将所设计公路充分融入周围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协调和统一的任务,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灵活、创造性地进行公路设计。 一、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 路基路面应根据公路等级和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材料情况等),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路基填筑宜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控制路基压实,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路基路面强度、稳定性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的路段不得铺筑沥青或水泥路面。通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地带的路基,应做好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特别设计。 1.1平整度 公路平整直接与驾驶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密不可分。若想更好的控制好公路的平整度,就要从公路一开始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如果对公路的平整度检查不重视,公路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会给公路通车后的车辆带来极大的阻力与震动冲击,最终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1.2耐久性 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财力,要求公路一定要具有耐久性。国家对公路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我国一般规定的公路工程使用年限为二十年以上,这二十年以上还包括路基路面的车辆碾压与承重部分。要使公路使用年限达到标准,就要对公路进行严格的耐久性检查,保证其寿命达到国家标准。 1.3稳定性 公路稳定性也是在公路建设阶段时所变动,在公路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有一些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公路整体稳定性带来影响。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并不是影响公路稳定性的唯一因素,造成公路路基路面整体稳定性下降的因素很多,例如:地方工作路段的温度变化及湿度变化、雨水、土地沉降等多方因素。 1.4承载能力 公路建设完工,交付使后,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与路基,车辆的压力会对路面与路基内部的结构带来变化,如果路面与路基施工时质量不过关,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车辙,最终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年限。要求在最初的设计与安全性检查时,充分考虑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 二、公路工程路基设计 2.1路基填土与压实设计 对于特殊路基填土设计,如河塘、沼泽等地的填土设计中,首先需要将水抽干净,将淤泥等软土土壤排净,在回填碎石土,增强路基的坚固度,碎石与土的比例控制在8:2的数值上,碎石的最大直径也应控制在10cm以下。对于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设计,设计中针对多种情况制定处理措施:(1)如果区段附近存在土质较好或者含水量达到标准的土壤时,可以就地取材,将其回填到软土地基部分;(2)如果周围的土质较差,软土层较深,进行土质换填工作显然与经济性原则相违背。设计可以考虑根据不同路段的软土深度选择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式,在软土深度少于15m且施工工期允许时,可采用排水固结处理,例如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处理。在施工工期有要求时,可采用复合地基处理,例如当软土深度少于15m时,可考虑选择水泥搅拌桩处理。当软土深度大于15m且少于25m时可采用CFG桩处理;(3)对于长年积水、排水困难、土质流动缓慢的区域,采取填石的方法来加固地基。 2.2路基排水设计 在路基排水中,边沟是公路施工常用的排水设计方法,在公路路基路面配水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但在具体设计方面,目前边沟排水设计比较单一,忽略了地形对路基边沟排水的影响,导致许多路基排水工程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路基排水设计中,经常出现边沟尺寸与公路设计规格不统一的情况,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的泥土与地表土等进入到排水沟中,造成阻塞。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边沟的引流设计,使雨水长期囤积在排水系统中,造成排水效果不佳的情况经常发生。 (1)边沟设计原则 首先,边沟施工采取填筑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减少路基边沟积水情况的发生,保证边沟内部的平整,使边沟中的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边沟积水对路基强度造成影响。其次,在路基边沟设计上,要遵循严格的施工设计规范,采取浆砌片进行公路边沟施工是常用的施工样式,边沟的坡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边沟中的水顺利排除,同时,结合当地地质地貌,合理调整坡度。再次,对边沟施工需要跨越涵洞或者通道的情况,要实现进行处理,将水进行引流,如果周边有耕种土地,可以考虑将排水设计到连接农田渠道中,对于公路干线与支线连接口,要采取封闭施工的方式,加盖边沟盖板。 (2)路基边沟尺寸设计 在公路路基边沟排水设计时,必须实现考虑几个关键因素,比如公路所在的自然天气情况,周边土质情况、边沟尺寸大小、边沟水流速度等。在实际的公路边沟设计中,同城采取梯形开口设计,根据公路设计的具体要求,通过计算排水速度进行合理设计。 三、公路工程路面设计 3.1路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 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 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 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 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 5.1 一般规定 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 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 1030 2d d d C c ?=;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 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 A 线方程中的w 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 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2T15:24:23.2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牛宝宏 [导读]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山西省 0306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路基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路基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并从分结合相关标准与要求,就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要点 一、前言 公路路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影响因素较多,倘若设计过程不够严谨或注意要点不够全面,很容易引起路基质量问题,进而威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探讨与研究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势在必行。 二、公路路基设计原则概述 从总体设计看,公路路基设计是公路项目的基础设计,需要严格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各有不同,因此在做公路路基设计前,一定要严格做实地考察,结合项目地域的环境气候、植被水利等条件,分析其对路基设计的影响。在做路基设计时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壤结构、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条件,将情况了解的越透彻,越有助于做出安全可靠的设计。除此之外还要检测公路的高度、宽度、坡度等,做合理科学的选择与控制,做好不同地段的防护设计,从根本上避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从环保角度看,做好公路建设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公路路基设计涉及到一定领域的改变,很可能破坏部分植被,影响当地动物的繁衍生息,更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在我们设计时都要格外注意,认真考察当地环境,力争做到保护当地资源,减少污染因素,使公路与环境相融合,力争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从安全角度看,路基是公路荷载能力的基础,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都与路基的稳固与否有关,因此在做设计时要考虑到舒适性与安全性。在设计中公路要严格把关转弯地带与狭窄路段的设计,在材料的对比选择上也要做出精确的计算,保证不同坡度都适合车辆行驶,控制好车辆震动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提高公路安全性。 三、公路路基路面基本性能的要求分析 1.平整度 公路的平整,直接与驾驶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想更好的控制好公路的平整度,那就要从公路一开始设计与施工阶段阶段进行控制,如果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及监管人员不付责任玩忽职守,对公路的平整度检查不重视,公路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会给公路通车后的车辆带来极大的阻力与震动冲击,最终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2.稳定性 公路的稳定性,也是在公路建设阶段时所变动的,在公路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有一些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会给公路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影响。人为改变自然地表平衡的行为并不是影响公路稳定性的唯一因素。笔者从多方调研认为造成公路路面路基整体稳定性下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地方工作路段的温度变化及湿度变化、雨水、土地沉降等多方因素。 3.耐久性 一条公路建成投入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因此,这就要求公路一定要具有耐久性。国家对公路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我国一般归定的公路工程使用年限为二十年以上,这二十年以上还包括路基路面的车辆碾压与承重部分。因此,我们要使公路使用年限达到标准,就要对公路进行严格的耐久性检查,保证其寿命达到国家标准。 4.承载能力 公路建设完工,交付使后,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与路基,车辆的压力会对公路内部的结构带来变化,如果公路施工时质量不过关,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车辙,最终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与安全性检查时,充分考虑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 四、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探讨 1.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公路路基的使用周期和稳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会因地域差异而发生巨大改变,所以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直接破坏于侵蚀公路路基。由此可见路基排水工作非常的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大大地降低麻烦,减少施工的工期,如果排水系统做的好那么会大大的延长我们公路的使用的寿命。 (一)路基边坡排水设计 把处于隔离带与路面的雨水及时运输至距离路基较远的区域,以免雨水直接侵蚀路基,对其使用周期与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像是我们平均的雨量以及我们设计中最大的承受能力,对于雨季需要的最大承受能力,洪水来临如何应急这些方面我们都要考虑的充分,并且要很好的联系实际。 (二)临近河流排水设计 公路临近河流会直接冲刷公路路基,导致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良好保障。而河流按照一年四季大多会分为干旱期与汛期,且具有较大水流量,所以水体与日光会反复侵蚀河堤,使得河堤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对于河流的具体的信息了解与调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把各个时期流量进行很好的记录汇总,这样对于雨季能够很好的做出应对方案。 2.路基边坡骨架植物防护设计 路基有很多的存在,在我们实际的情况中也是各不相同,对于其影响的因素也是非常的多,很多的时候会出现泥石流的现象,对于道

浅析农村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

浅析农村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具有 面广,等级低,投入资金有限等特点,决定着农村公路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实际,考虑资金投入和规划等要求,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 农村公路等级较低,多为四级公路,但是对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却不低,路 面多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首先应该结合好农村规划做好路线的选择,结合现 场实际情况,做好路基路面的设计,重视设计的过程和质量,合理的控制投资, 从源头严把质量关。 1引起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问题的原因 1.1施工方法不当 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路面开裂,比如说路面厚度满足 耍求,做好切缝处理等。若材料路或施工方法不当,将引起路面开裂或者早期破坏。 1.2设计中的问题 在农村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对现场的地质情况有所了解, 若地质条件与现场不符合,将会导致设计的不合理,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特别是高填方的路基,会埋下更多的安全隐患。在路面设计的时候,确定路面所 选用的材料,农村公路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对于路面厚度应该根据当地车流 量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2 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 2.1软土地基路段的路基加固设计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软土地基,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采 用固化剂加固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若高填方路段需要处理 的填料数量又不是很大,就可以采用此方式进行处理,加入一定的固化剂在原来 的填料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不仅限于此方法,比较经济的是 换填分层夯实,特别是农村公路修建过程中,因为某小段经过湿地、池塘边缘等 的处理,小范围处理比采用各种桩基更节约成本。 2.2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 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对于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尽可能的 减少水体冲刷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在路基排水系统中,应该做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2.2.1路基边坡排水设计 在农村公路路基边坡排水沟的设计前,应该对当地降水量和地形地势有所了解,是否会因为下雨导致山体流水冲刷路基路面,对于路面的排水量应该了解, 特别是雨季的时候,最大雨量的信息要掌握,再按照要求设计一定深度的水渠用 来排水,防止雨水对路基的侵蚀和冲刷。 2.2.2公路临近河流排水的设计 农村公路临近河流的时候,河流对路基的冲刷影响是很大的,在设计的时候,无法避开河流的时,应该设置合理的排水渠,在河流的汛期能有效的排水,同时 要加强河堤的建设,还要做好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护工作,提供路基的 安全系数。 2.3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处设计 农村公路填挖交界处,应该所使用的材料不同,他们的结构性能也不同,这 就容易引起地基固结不均匀而引起下沉,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若处理的不好,

公路路基设计

公路路基设计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专业课程设计 公路路基设计

学号: 班级: 姓名: 日期: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本次设计重点放在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样式如图所示,个别桩号填土高度小于3m,不设置挡土墙,改成设置边坡,还有个别桩号填土高度小于10m,设置衡重式挡土墙,大于8M的填土高度的,设置成多层挡土墙,在验算时,先计算第一层挡土墙稳定性,后验算下一层(多层挡土墙设计方法:先设第一层,8米左右,然后设护坡道,继续设计第二道挡土墙,护坡道够宽,则不计入第一层的荷载,如果护坡道较窄,则把第一层挡土墙自重和上部活载作为荷载作用在第二道挡土墙上!宽窄是通过计算挡土墙的破裂角来判断的。具体见计算书:

挡土墙计算书 桩号0+000, 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第一层挡土墙尺寸 12128,0.8, 2.088, 2.788,0.5, 1,0.558, 1.2s h m b m b m b m b m h m h m =======埋深米 第二层挡土墙尺寸: 1217, 1.4, 2.64, 2.5,0.5, 0.8, 1.2s h m b m b m b m b m h m ======埋深米 墙面坡度1:0.2,墙底与地基的交角0.2:1,基地摩擦系数f=0.5

(1)汽车荷载当量换算 L B=Nb+(N-1)d=4 3.5+30.5=15.5m 4550h 0.531815.515NQ m BL γ创′===创汽车前后轮总距 (2)破裂角 与土压力的计算

()()12t 00 0353570 700.6396 32.6 cos()cos(32.635) ()(32.60) sin()sin(32.635)0.264 1 1 2A g tg tg tg K K tg tg tg tg E H KK ψαδ?θψθθ?θαθ?γ=-==++=++==-+=-==++ =+=+++====0 1=2主动土压力系数3主动土压力E 2h K 1+H ()20 1 1 1880.264152.064 2cos()152.064cos(035) 124.56 sin()152.064sin(035) 87.22 4 2.67 33X y y E E E E h H Z K αδαδ???==+=?+==+=?+==+=y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Z (3)挡土墙自重G 1234()23(5.16 4.154 2.5880.712)290.11()G A A A A A KN γγ==+++=?+++= 12342.19,0.93, 1.69, 1.13X m X m X m X m ==== 1234118.68,95.45,59.53,16.37G KN G KN G KN G KN ==== (4) 挡土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y c X y u N E K E N G E + =→=+∑∑∑其中N 作用于基底竖向力的代数和(KN)即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二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

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 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 省道并行。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 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线路主要以路堤通过,局部为挖方,最大填方高度12m,最大挖方深10m。 第二段起讫里程为DK42+471.60~DK42+753.30,长281.70m,本段路基路堤最大边坡高度14.13m,路堑最大边坡高度13.22m。路基小里程端为哈家咀特大桥,路基大里程端为哈家咀碱沟特大桥。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20.5+2.00+0.5 2.5+2.50.75+0.7524.5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30~8080~150>150压实度标准≥96≥96≥94≥93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摘要】公路路基的设计主要有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设计原则两种,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原则。本论文就一般路基的几个指标的设计原则和特殊路基中的软土路基类型、湿地路基类型以及多年冻土路基类型,这几种典型类型做了具体的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于基础设施的力度要求也逐渐加强,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方面。公路是交通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它们覆盖面非常广泛;因此公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的施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公路主要由路基、路面以及路面标识以及路旁环境等组成,这每一部分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方便人类社会交通运输的路径。本文就对公路的路基部分的设计原则做具体的论述。 1公路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作为一种长距离的并且和自然界广泛接触的一种线状结构工程,它的设计条件很多程度上取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具体的根据公路建设原则以及公路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的等级以及应用要求然后再结合实地考察比如对当地的文物古迹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勘测,这样结合综合因素而获得的设计方案才是最佳也是最可靠的设计方案。 公路路基的一般设计要求便是最有合适的稳定性、耐用性以及强度。此外还要符合当地的环保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要求和符合经济效益等要求。首先需要确定路基的断面形式以及宽度和高度。其中对于路基的宽度设计原则是必须考虑生态平衡以及占用土地的面积,尽量少占用农田,尽量保持填挖平衡,注意预防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于路基的高度设计原则是需结合排水和临界高度,公路的纵断面,需使路肩边高于地面,并需考虑地下地面水、冰冻力等对路基稳定性影响;深路堑和高路堤以边坡高为依据,然后再选择路基填料要考虑到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强度粘性等物理特性;压实标准原则,一般需要分层填料压实来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性。对于边坡的坡度要求则是由边坡土质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决定的,可根据计算以及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值等设计,总之需要保证边坡设计可以符合路基整体稳定性和施工难易程度。另外就是路基的排水系统设计和坡的加固防护和附属设施的设计。总的来说这些设计原则都是在确保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和持久度的基本原则下设计的。 2公路特殊路基设计原则及举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