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下面层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下面层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下面层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下面层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和路面施工图设计;

2、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

3、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

4、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办法;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B50-2006)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评定》(JTG F80/1-2004)

9、天津高速集团下发的《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JGS F2015-02)

10、天津高速集团标准化施工工法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路面标,施工范围为K21+526.743~K41+500,全长19.973公里。本标段北起津滨高速公路,南至津晋高速公路,本标段包含蓟汕高速公路主线和立交的沥青路面工程,蓟汕高速两侧辅道、津塘二线加宽段的沥青路面拓宽、罩面工程及人行道恢复,蓟汕高速公路的中央带工程(含硬化铺装、侧石及超高段排水)、蓟汕高速公路路侧沥青拦水带(侧石)工程及边部泥结碎石。

三、分项工程计划

1、工程数量:510664m2。

2、计划工期:计划工期为2015年7月20日至10月10日。

3、试验段工期:计划2015年7月20日。

4、试验段地点:路基4标(主线左幅K32+238-K32+038,长200米、宽21-24米、共计1320吨沥青混合料)

四、试验段目的和任务

1、验证生产配合比;

2、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5、提出生产用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6、确定施工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信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拌和站应按标准方法随机取样,进行马歇尔抽提试验,并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24小时后,按规范标准方法钻芯取样进行压实度、厚度的检验。试验路面完成后,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试验段经检查合格,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五、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六、施工组织

1、人员组织

2、机械配备:见施工设备报验单

3、材料:见材料报验单

4、具体人员管理分配:

现场技术负责人:张永彬

摊铺厚度负责人:罗玉强

摊铺速度及碾压顺序、次数负责人:梁春涛

试验检测负责人:孙超、贾虎

平整度检测负责人:赵子博

测量负责人(放线、松铺系数、钢支撑):易茗、赵博、张志亮

七、施工前准备

1、材料准备:,碎石由4种粒级规格的骨料组成,按10-30mm、10-20 mm、5-10mm、3-5mm分级;其中10-30mm、10-20 mm、5-10mm、3-5mm选用河北玉田产优质碎石集料,0-3mm机制砂选用天津仁合建岭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矿粉为天津仁合建岭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沥青为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0号A级沥青,所有材料检测报告附后。

2、现场准备:

在经监理工程师检测高程、宽度、纵横坡度、边坡、平整度和弯沉均符合要求,做好透层和下封层的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上施工摊铺。施工前将封层表面的浮子、泥土、杂物等彻底清扫干净。

3、主要机械设备:

4、测量准备:控制点、水准点复测完成,其成果已上报监理批准。测量仪

器备有索佳(SOKKIA)SET2130R全站仪一台,莱卡-NA2水准仪一台。以上测量仪器全部标定,精度符合要求。摊铺用的钢钎、钢丝拉线等器具已准备齐全。

5、试验检测及配比:委托天津市国腾公路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试验室做材料及目标配合比试验,已出具《12cm密集配沥青碎石(ATB-30)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并已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目标配合比设计为:

配合比报告附后。

6、试验段生产配合比

对拌和楼热料仓的各档材料进行筛分试验,按照目标配合比级配进行生产配合比调试,生产配合比级配要贴近目标配合比,允许在±1%范围波动,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实际比例,供拌和楼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已达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2%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马歇尔技术指标应与目标配合比接近。

7、拌和楼设备调试和检测

在生产之前,对拌和楼设备进行全面调试;对电子称进行标定;对各冷料仓上料速度进行调整和确定以达到供料平衡;安装避雷安全装置。

8、在试验段开铺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八、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采用间歇式沥青混泥土拌和楼出料,带岩棉保温的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下面层采用3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采用挂钢丝绳、传感器走钢丝控制高程及厚度,两台摊铺机之间走划杠,压实采用双光钢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碾压。

A、面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B、混合料拌和

1、拌和温度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目标配合比要求进行温度控制,偏差应控制在设定温度的±3℃内。

2、拌和时间

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s~10s),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不宜少于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0s)。沥青混合料拌和应调整沥青、矿粉添加的延迟时间,确保沥青先于石料接触,添加沥青中途才开始添加矿粉,是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

3、拌和计量控制

根据生产配合比确定的各热仓料比例,输入电脑控制系统,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称量准确。

4、混合料出厂检测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场时间,签发出料单。

5、拌和过程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试验时提供的配比通知单准确配料。

温度较低时,适当提高集料加热温度以保证出料温度。

矿粉仓应配备正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含水量过大的细集料(>5%)禁止使用。

C、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下面层施工方案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 沥 青 混 凝 土 下 面 层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色锣路B标项目部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土建施工B标段》合同文件。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土建施工B标段》二阶段施工优化图纸(送审稿)及现场实际情况。 4、交通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述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甘孜州色达县和甘孜县境内,是甘孜县至色达县的重要连接通道。本项目路线起于甘孜县奶龙山与A合同段段路(K54+700)相接,路线途经甘孜县奶龙山、四通达乡、炉霍县充古乡,止于甘孜县下雄乡锣锅梁子。路线全长46.81 公里。该工程主要由路基工程、涵洞工程、砌筑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组成,其中路面

结构采用3.5cm厚SBS-13C上面层+4cm厚AC-16C下面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主要工程量:412955m2 4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四、材料及配合比 1、原材料检验 1)沥青: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普通90号A级,由业主提供的“青海弘川新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0#A级。

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案

合宁高速公路扩建路面工程 (第二合同段K18+585.325—K43+500) 主线沥青上面层(SMA-13) 施工方案 中铁四局集团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八年四月

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机械准备: QBL5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1套,陕西中大DT1600摊铺机1台, DYNAPAC CC522双钢轮压路机4台,运输车15辆,洒水车1辆。所有机械提前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施工过程中运转良好。 1.2、材料准备: 1.2.1、沥青 1.2.1.1技术要求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如下: 1.2.1.2检测要求

SBS改性沥青质量检测要求表二 1.2.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上面层采用玄武岩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 1.2.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玄武岩集料。细集料规格应符合表三的规定。 SMA-13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方孔筛)表三 1.2.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拌和机回收粉料不得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上面层的质量,矿粉具体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四

1.2.5、稳定剂采用优良的进口木质素纤维,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木质素纤维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五的要求。 木质素纤维标准表五 1.2.7、矿料级配 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SMA-13结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六的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六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下面层(AC-25I )试验段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标段简介 2、试验路段概况 为了探索沥青面层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相关数据,我部拟计划2004年1月20日在京福高速公路福州市境FA*合同段:K*+*?K*+*,进行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I)试验段施工,摊铺长度为*cm,设计宽度为*m,面积为*m i,下面层压实厚度为*mm。 二、试验段铺筑目的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下面层试验段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进行。通过铺筑试验路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确定 ①、拌和机的上料速度; ②、拌和数量与时间; ③、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3、通过试铺确定 ①、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等操作工艺; ②、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 ③、接缝的施工工艺; ④、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4、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5、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6、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三、准备工作 1、人员:

2、机械设备: 3、主要测量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4、材料: 四、施工方案 ㈠、材料准备 1、集料 2、沥青 ㈡、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LB 德冠试验室进行,并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㈢、下承层准备 1、透油喷洒 ①、透层沥青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洒少量水,并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②、透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 ③、透层沥青组成为:采用煤油稀释埃索AH k70沥青,其掺配比例为煤油:沥青=1: 1(体积比)。洒布量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2、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是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和料薄层。其应在透层煤 油沥青充分渗透、表面干燥、洁净并刮除多余油膜部分后浇洒下封层,随即匀撒不含粘细料的预拌沥青小石子,要求预拌沥青小石子不重叠、密布、无松散。小石子撒后应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下封层施工完不应出现损坏现象,否则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详见我部2003年12月19日申报的“透层、下封层试验段开工报告” 。 ㈣、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拌和做到如下技术规范要求: 1、LB德冠沥青拌和设备采用意大利生产的MAP32C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拌和前,较全面细致的对拌和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尤其是计量设备尤为重要,须经检查整个拌和设备无故障,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2、在拌制沥青混合料之前,应根据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对其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经检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总结(精)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 施工技术总结 中冶交通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区项目部 2009年6月23日 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 本合同段为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程,主线全长为18.5353公里,起讫里程: K0+750-K19+285.3。 本路段K0+750-K19+285.3下面层设计为AC-25C型沥青混凝土。6月22日在K6+390-K6+700段右幅进行了试验段施工。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能够指导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现将此段施工作为试验段进行总结如下: 一、虚铺系数确定 开始正常铺筑后,按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3点,共检测了7个断面。铺筑前、铺筑后未压前、碾压合格后三项相对高程指标进行比较,经计算所得虚铺系数为1.23,各测点相对高程及虚铺系数计算详见附表。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标准。批复后的目标配合比集料掺配比例为:10-30mm:10-20mm:5-10mm:机制砂:矿粉=20:27:20:31:2,最佳油石比为4.0 %;生产配合比为: 5#仓:4#仓:3#仓:2#仓:1#仓:矿粉=10:36:17:7:27:3,最佳油石比为4.0%。 经过对批复后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后我们取样进行了油 石比试验,并对热料仓料进行了筛分和取样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各项指标均合格,如下表所示: 从试铺结果看,生产配比可满足生产要求,可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三、施工设备 1、拌和设备 沥青混合料拌合采用DMAP-3500(国大明)拌合设备,时产达240t以上,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干拌时间5秒,总拌时间控制在50秒。

沥青下面层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和路面施工图设计; 2、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 3、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 4、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办法;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B50-2006)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评定》(JTG F80/1-2004) 9、天津高速集团下发的《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JGS F2015-02) 10、天津高速集团标准化施工工法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路面标,施工范围为K21+~K41+500,全长公里。本标段北起津滨高速公路,南至津晋高速公路,本标段包含蓟汕高速公路主线和立交的沥青路面工程,蓟汕高速两侧辅道、津塘二线加宽段的沥青路面拓宽、罩面工程及人行道恢复,蓟汕高速公路的中央带工程(含硬化铺装、侧石及超高段排水)、蓟汕高速公路路侧沥青拦水带(侧石)工程及边部泥结碎石。 三、分项工程计划 1、工程数量:510664m2。 2、计划工期:计划工期为2015年7月20日至10月10日。 《 3、试验段工期:计划2015年7月20日。 4、试验段地点:路基4标(主线左幅K32+238-K32+038,长200米、宽21-24米、共计1320吨沥青混合料) 四、试验段目的和任务

1、验证生产配合比; 2、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5、提出生产用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 6、确定施工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信联络及指挥方式。 在拌和站应按标准方法随机取样,进行马歇尔抽提试验,并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24小时后,按规范标准方法钻芯取样进行压实度、厚度的检验。试验路面完成后,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试验段经检查合格,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五、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AC沥青上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A C沥青上面层专项施 工方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江拔线江口至溪口段路面大修工程建设项目 施工技术(工艺试验)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宁波市公路局路桥工程处合同号: 03 监理单位:宁波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浙 路(GL)106

业主代表审查意见: 审核人:日期: 注;1、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总监代表总(驻地)监批准,一般的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2、技术、工艺方案批准前是否要专家论证、由总(驻地)监决定; 3、本表由承包人填报一式三份,业主、监理、承包人各存一份。 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 AC-16SBS 改 性 沥 青 上 面 层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宁波市公路局路桥工程处 江拔线路面大修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AC-16SBS改性沥青上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 2)《江拔线路面大修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二、工程概况 江拔线是奉化境内3条省道之一,路线自北向西穿越奉化市,北连鄞州,西连新昌、嵊州,沿线经过江口镇和溪口;全线沥青面层结构层为: 5㎝AC-16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 7㎝AC-20C中粒式沥青砼; 三、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路段摊铺计划及目的 目前路层施工人员及各种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并安排 于2012年9月5日在K10+490~K10+780进行一个AC- 16SBS改性沥青上面层试验段的试铺,为后续沥青上面层大 面积施工提供各项数据。 1、根据马歇尔试验、现场取芯试件的空隙率、间隙率 以及饱和度验证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 2、确定合适的拌和时间与温度。 3、确定合适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国道303线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 沥青面层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 (K632+000 ~ K632+500) 编制: 审核: 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沥青下面层摊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第一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602+500~K632+500,全长30公里。本路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26米,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二、路面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分两层,下面层采用6cm厚Superpave19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1763㎡,上面层采用4cm厚Superpave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6341.1㎡。 三、施工组织 经协调最终选定邻近段的K632+000~K632+500,共500m,作为本合同段的沥青下面层的摊铺试验段。试验日期从2012年8月25日开始,于同月25日结束。历时1天。其人员、机械、设备组织如下: 1、人员组织(见下表) 我合同段投入1台产量J4000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混合料的集中拌合工作,沥青拌合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各料斗流量已经标定,其他各

种机械业已经保养完毕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四、施工工艺 1、原材料准备及配合比 1)、沥青:采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厂A级90#基质沥青,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碎石:采用吉林双辽那木斯西山采石场生产的玄武岩碎石,石料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立方体、有棱角,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沥青下面层施工方案(AC-2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路段主线设计起讫点桩号为K28+500~K46+900,主线以及莞深、常平互通立交为沥青路面。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设计厚度为7cm,主要工程量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厚70 mm)443828平方。 二、施工部署 1、主要管理人员表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原材料 (1)、粗集料 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粗集料选用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集料,粗集料的各项指标符合下表。

(2)、细集料 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集料。 (3)、矿粉及消石灰 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从石粉仓自由流出。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4)、沥青原材料 本公司所采用的沥青原材料是按招标文件要求采购的,运到拌和厂的沥青经计量部门认证的地磅签认后,按不同种类沥青分开存放,予以标识。我项目部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沥青采用台湾中油重交石油沥青AH-70。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C)生产配合比 26~32mm仓:16~26mm仓:11~16mm仓:5~11mm仓:3~5mm仓:0~3mm仓:消石灰:矿粉=7.0:21.0:13.0:24.0:9.0:22.0:2.0:2.0 最佳油石比为4.5% 5、施工计划:2005年5月21日开工;2005年6月20日;工期:30天。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在开始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对工作面进行彻底地清理、清扫,以保证基层平整、干燥、粗糙、特别是表面残留的浮渣、凹凸不平部分等要全面彻底处理,确保联结层的牢固,路缘石涂粘层油。沥青砼路面摊铺采用了二台ABG423型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如下: 1、施工放样 沿铺筑宽度两边每10米,放出离铺筑边界0.2米处及中间点的施工高程,两边悬挂钢丝基准线,中间点处加滑杆控制设计摊铺高程,挂线按1.19的松铺系数控制。摊铺过程中要及时检测沥青面层的高程及摊铺厚度是否足够;检测频率和标高要符合规范要求。所有检测资料要及时整理成册;以备监理工程师复查。

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 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高速公路项目,讫止点桩号为K39+250~K60+680,总长21.43公里,位于松滋市境内。合同范围内含5个平交口,分别为永兴南平交、民主大道平交、松滋南互通平交、王麻平交和新张路平交。一般路段均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采用50m和21.5m。沿途经松西河特大桥、市水稻原种场、中华植物园、白云边大道、新张线、麻水集镇、终点接发展大道。沥青砼下面层(AC-25C)设计厚度为8cm,半幅标准宽度为12.25m和10m。 二、下面层施工参数 生产配合比:采用中心试验室批准的沥青砼下面层配合比,大面积施工配合比为:16-31.5(1#料)碎石:10-16(2#料)碎石:5-10(3#料)碎石:2.36-5(4#料)碎石:0-2.36(5#料)石屑:矿粉=27%:22%:12%:15%:20%:4%;采用A级70号沥青,最佳油石比为4.0%。 碾压最佳组合:摊铺机铺筑成形后,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胶轮压路机复压6遍,双钢轮压路机收光1遍,共计9遍。 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定为 1.179,松铺厚度为9.4cm。

三、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 1、主要管理人员: 2、工作人员配置:

后场试验检测人员分工: 前场检测及测量人员分工: 3、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4、试验仪器及测量仪器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 ①技术准备 稀浆封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以及下面层生产配合比报批、技术交底、测量放样等技术工作已完成。 ②材料准备 目前下面层所需材料经过试验室的勘察取样筛选,拟采用仙女洞碎石场石料,石场石料丰富、质量优良、品种齐全,为我部主要供应商。矿粉由松滋市惠友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沥青采用A级70号沥青,由荆州兴网提供。 沥青砼集料级配范围见下表: 生产混合料矿料级配 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下面层施工采用厂拌机铺方式,施工工艺流程(流程图见附表)如下: 清理下承层(稀浆封层)→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检测。 (1)工序流程

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文档 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报审表 (编号:) 项目名称: 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施工单位:山东天城市政公路工程 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路面施工队试验段桩号: K81+800-K82+000 右幅 合同号:拟实施路段: K61+400-K87+345.654 G310XA-1

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批后项目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留一份,返回承包商一份。 . 精品文档 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平面布置图

(编号:) F—2 项目名称: 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施工单位:山东天城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路面面层施工队试验段桩号: K81+800-K82+000右幅 合同号:拟实施路段: K61+400-K87+345.654 G310XA-1 下面层层半幅宽度为13.79m 1.46 m

K82 +000 +980 +960 +940 +920 +900 +880 +860 +840 +820 K81+800 、图中为“◆”为高程、坐标检测点分别距中桩注:15.25m位置。12.75m、、9m 2、测量时,各点位置准确量取。路基(路面)工程师:项目监理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日期:. 精品文档 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编号:) F—3 项目名称: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施工单位:山东天城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组(队):路面面层施工队试验段桩号: K81+800-K82+000右幅 合同号:拟实施路段: K61+400-K87+345.654 G310XA-1

承包商:项目监理工程师日期: . 精品文档 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

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段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K22+000~K22+180右幅)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基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K22+000~K22+180右幅。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2年6月22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2年6月21日下午完成试验段透层油施工,2012年6月22日上午8:00-9:00完成了下封层(稀浆封层)施工,2012年6月22日15:00-17:00进行了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摊铺宽度为11.5m,摊铺长度为18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部采用新疆克炼石油沥青,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沥青拌合场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新津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沥青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计划是依据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公路工程施工定额》和现场勘察情况及孝义市城乡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具体要求编制而成。 二、项目部沥青砼面层施工队伍名单 负责人: 拌和场负责人:铺装现场负责人:碾压负责人:质检试验负责人: 三、试验人员、仪器设备到位情况 1、人员到位情况 为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做到以数据指导生产,项目部成立了试验室,由试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任试验室主任,并且抽调两名助理工程师充到试验室,他们均有5年以上高等级路面试验经验持有试验上岗证。 2、试验仪器设备到位情况表(附后) 四、原材料质量控制

1、沥青 ①沥青材料采用AH-90石油沥青,其质量要求符合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②对进场沥青,每批到货均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试验报告,检查货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 ③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试验中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加倍抽样做试验,如仍不合格则退货并索赔。 ④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有“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 2、集料 ⑴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②各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压碎值、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天然含水量进行检查,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不合格的清除出场。 ⑵各种矿料的质量具体要求为: ①碎石应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清洁、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不得含有杂质。 ②应清洁、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规定级配,其泥土杂物含量应小于3%。 ③石屑应轧制而成,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物并具有适当的级配。

AC沥青上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江拔线江口至溪口段路面大修工程建设项目 施工技术(工艺试验)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宁波市公路局路桥工程处合同号: 03 监理单位:宁波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浙路(GL)106

注;1、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总监代表总(驻地)监批准,一般的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2、技术、工艺方案批准前是否要专家论证、由总(驻地)监决定; 3、本表由承包人填报一式三份,业主、监理、承包人各存一份。 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 AC-16SBS 改 性 沥 青 上 面 层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宁波市公路局路桥工程处 江拔线路面大修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 AC-16SBS改性沥青上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江拔线(江口立交桥至溪口王浦桥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2)《江拔线路面大修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二、工程概况 江拔线是奉化境内3条省道之一,路线自北向西穿越奉化市,北连鄞州,西连新昌、嵊州,沿线经过江口镇和溪口;全线沥青面层结构层为:5㎝AC-16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 7㎝AC-20C中粒式沥青砼; 三、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路段摊铺计划及目的 目前路层施工人员及各种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并安排于 2012年9月5日在K10+490~K10+780进行一个AC-16SBS改性沥 青上面层试验段的试铺,为后续沥青上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各项数 据。 1、根据马歇尔试验、现场取芯试件的空隙率、间隙率以及饱 和度验证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 2、确定合适的拌和时间与温度。 3、确定合适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4、确定合理的运输力。 5、确定科学的碾压组合方式、碾压温度、碾压程序的控制方 法、碾压数度、碾压遍数。 6、通过试验段的经验,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 机械设备的组合和工序衔接。 7、确定最佳压实效果时的松铺系数。 8、抽样测定混合料的改性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 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实度等。 9、通过试验段来检验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指标能否满足 设计及规范要求,以指导后续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上面层的 施工。 10、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确定标准施工方法和合适的作业段 长度。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施工方案总结

目录 一、试验段目的.............................................................................................. - 1 - 二、试验路段概况.......................................................................................... - 1 - 三、试验段准备情况...................................................................................... - 2 - 四、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铺筑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 5 - 五、施工过程 ................................................................................................. - 11 - 六、结论 ........................................................................................................ - 13 -

一、试验段目的 通过试验段检验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标准配合比,必要时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2、确定分层施工时,每一层的合适厚度。 3、确定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 4、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置,包括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5、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⑴拌合机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 ⑵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⑶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组合方式及压实效果;明确具体的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静压与振压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⑷接缝方法。 ⑸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⑹质量检查方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二、试验路段概况 1、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 路基A2标K16+700~K16+900(左幅)。 2、试验路段铺筑时间 2012年6月11日 3、试验路段设计参数 施工宽度11.8米,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设计厚度为5.5cm,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NNK0+000~NNK0+200)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下面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援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NNK0+000~NNK0+200。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1年5月13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1年5月12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1年5月13日15:00-18:30进行了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13m,摊铺长度为200m,设计总量为270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A5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从国内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施工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马里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沥青下面层ATB-25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1.1 编制说明 (2) 1.2 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2.1 工程简介 (3) 2.2 沥青下面层工程量及材料说明 (3) 第三章资源配置 (8) 3.1 人力配置 (8) 3.2 机械设备配置 (8) 第四章试验段施工工艺 (10)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 (16)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 (18) 6.1、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8) 6.2、安全保证措施 (18) 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 (20)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 (21) 附录1 质量保证体系图 (22) 附录2 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23)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现场施工特点,结合我部施工实力、现有资源、机具的配套能力等,以全线控制工期为目标,统筹考虑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工序衔接、施工进度等编制了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1、《连霍高速公路洛三(豫陕界)段改扩建LM-2标施工组织设计》; 2、《连霍高速公路洛三(豫陕界)段改扩建LM-2标招标文件》;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_F40-2004 6、连霍高速洛三改建路面工程说明书 7、结合项目部现有的资源配置、技术能力,以及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LM-2标全长24.3KM,起止桩号为:RK31+700--LK56+000,包含义马收费站和渑池服务区。 1、相关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车速:100km/h; 3)、汽车荷载标准:公路-Ⅰ级;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5)、本段底基层宽19.25m; 6)、此段路面横坡:2%; 2.2 沥青下面层工程量及材料说明 1)、ATB-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由我单位委托“河南省交院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试验。 原料产地: 水泥:三门峡腾跃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碎石、石屑:新安县铁门镇宏伟石料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检测结论: 该配合比设计结果:矿粉5%,油石比3.9%矿料掺配比例: (19.0-31.5)mm: (9.5-19.0)mm: (4.75-9.5)mm: 机制砂(0-4.75)mm:矿粉(0-0.6mm)=29%:25%:17%:24%:5% 标准马歇尔密度:2.501g/cm3

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法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上面层SMA-13 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沿线起点长征驾校旁,先后途径团结镇、三道堰镇、古城镇,沿既有道路经犀团路、徐堰河中桥、柏条河中桥,在郫县古城镇花牌村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交叉处到达终点K11+856。本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23.6m。 本标段施工桩号为K3+995.9~K11+856,全长7.861公里。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02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6、《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 我公司本着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充分依靠和运用公司多年在大型道路、桥梁施工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选择优化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质量标准,高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一、施工总体思路 本工程大体施工思路总体概括为四步: 1、施工准备,布置施工场地,机械进场,准备材料等; 2、原地面的测量放线工作; 3、施工; 4、验收。

二、施工准备 1、机械准备: 1.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求量计划。 1.2对大型施工机械,提出需求量和时间要求,准时运抵现场,并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机械设备配备表 2、材料准备: 1、沥青 1.1、沥青面层沥青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上面层选用SBS(ID-型)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如下: SBS(I-D型)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2.2、粗集料

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 省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P1合同段 (K0+720-K19+000) 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 试验段施工案 省公路建设(集团) 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P1标段项目经理部

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试验段施工案 一、工程概述 由我省公路建设(集团)承建的金抚高速P1合同段,起讫桩号 K0+720-K19+000,主线全长18.280Km,总工期20个月,设金溪枢纽互通、琅琚互通、琅琚收费站,包括路面工程、路基排水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等。 依据设计图纸在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之上施工完毕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后施工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 我部拟在K3+700—K4+000左幅进行表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300米,表面层设计厚度4.0cm,主线半幅正常路段设计宽度为 11.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5年5月22日。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规化施工标准)》 4、《金抚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赣高速金抚办字〔2014〕34号)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 1、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式、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沥青和集料变化与波动的调控手段等。 4、通过试铺确定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松铺系数、初步振捣夯实的法、自动找平式等施工工艺,避免或减少离析的措施。 5、通过碾压确定适应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组合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以及横向施工缝的处理式。 6、确定压实标准密度。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机械的协调式等。 四、施工参数 1、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压实厚度为4.0cm,暂定松铺系数1.25、松铺厚度5.0cm,主线正常路段路面宽度为11.25m。 2、现场压实度不小于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8%,空隙率为4~6%; 3、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如下表: 目标配合比表 1、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试验段所用混合料采用西姆4000型拌和楼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61976

马金铺产业基地A、B地块 沥 青 道 路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单位名称:昆明永续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闻远莉 编制日期:2016年1月20日 工程概况第一部分. 第一节工程概述 马金铺产业基地B地块道路工程位于呈贡县马金铺,根据本工程的交通量,交通组成及交通特性,采用路面结构作法如下: 在原混泥土路面上铣刨拉毛1CM,洒透层油沥青用量(kg/m2) 0.6,铺玻纤格栅,AC-13沥青混合料4CM ,AC-20沥青混合料7CM,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施工内容:铣刨混泥土1cm+洒透层油+铺玻纤格栅+铺筑AC-20沥青混合料7CM +铺筑AC-13沥青混合料4CM 第二节设计技术要求

一、矿料 矿料级配组成可参考表1、2 防滑指标:F0≥45,TD=0.2, PSV≥35. 表1 AC-20矿料级配范围推荐沥青用量4.3% (1)AC-20矿料级配范围

粗集料:采用的卵石须大型反击式碎石机扎制。为减少粉尘排出量,建议在扎制石屑和碎石时,应调整碎石机、,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量。扎好的碎石应分开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保持碎石清洁。 具体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具体质量要求见下表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的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和0~0.15mm)) 填料二、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后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具体质量要求详见下表: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承建全长15.1公里。本项目处于低山丘陵区,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沿线分布煤矿采空区,铝土矿坑、水塘、黄土陷坑、窑洞等,地基处理形式变化多样。新建公路主线路面部分采用: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8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0.8cm热喷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二、试验段的选取 根据我标段基层已施工段落验收完成情况,试验段拟决定选取右半幅,全长200m,半幅宽11.22m,下面层厚8cm 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 三、试验段施工目的 根据选定的集料的配合比例,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①、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②、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③、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各项: a、透层沥青及封层沥青的类型、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 b、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 c、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 d、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接缝方式等。 ④、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供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⑤、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⑥、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⑦、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 ⑧、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四、材料及混合料要求 4.1沥青混合料

4.1.1沥青混凝土面层 本标段行车道路面面层采用两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上面层与行车荷载直接接触,要求其不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耐疲劳能力性能,抗水剥落性能。 4.1.2沥青 为提高上面层及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1-3区)及交通等使用要求,参照《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规定,选择许昌金欧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采用SBS(I-D)聚合物做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A级70号石油沥青。 4.1.3透层 透层采用PC-2阳离子慢裂乳化沥青,其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小于100,用量为0.7~1.5L/㎡。 4.1.4封层 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同步碎石,热喷改性沥青数量1.0L/㎡;上撒10㎜粒径碎石,碎石覆盖率不得低于60%。 4.2集料 4.2.1粗集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