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汤继宗

第二课时

标号用法: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一、引号

引号主要标明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引号完全是书面语上的符号,阅读时可以看到,念的时候却听不出来。

(一)、基本用法

1、标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人物对话等,要用引号标明,以便把引用的话和作者的话区别开来。如:

(1)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得从下面看问题。”一语中的,既幽默又深刻。

2、对需要突出强调的对象或重要、特定的词语要用引号。如:

(2)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表示讽刺和否定。如:

(4)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5)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就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4、表示特定称号。如:

(5)“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和术语等。如:

(6)“如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7)人们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工艺品为“巧夺天工”。

(8)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6、文章中的简称要用引号。如:

(9)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7、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事件用数字标示的部分要用引号。如:

(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五四”所作的经典的论述,把“五四”看作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11)“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也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8、象声词要用引号标示。如:

(12)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中。

9、需要强调的专有名词要用引号。如:

(13)觉英、觉群和觉世也买了“滴滴金”、“地老鼠”和“神书带箭”来燃放。

(“滴滴金”、“地老鼠”和“神书带箭”是烟花的名称。用了引号)

(二)、误用类型

1、单引号和双引号误用。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之分。引文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里面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如:

(1)(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引文末尾的标点有讲究。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则不能改动,并要放在引号里面,也就是说,后引号前必须用的点号不能少。如:

我想到了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这时引文句末点号应去掉(但问号和感叹号除外),而要看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句末点号。如:

(2)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

(4)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3、对引用几段话、引用诗歌和书信的处理。

一次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时,只在引的文章的每个自然段前用前引号(“),直到引文的最后一段才用后引号(”)。

对分行写的赞歌,要引几行时,只需要在引用的部分的前后加引号,不必每一行都用引号。

引用一封完整的信,只在信的开头称呼处用前引号,在信的最后用后引号。

4、直接引用的引文中有括号、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和数码字,都要照原著处理,不能改变。

5、转述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用引号。用自己的话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话引用,叫间接引用,这时不用引号。间接引用的内容,文字、标点符号都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转换。

6、引用他人的话,要是不会与作者的话相混淆,在下列情况下,也可以不用引号。如:对引用的话采用不同的字体;把引文缩两格排列;直接引用的话写明是谁说的,后面用冒号,有时也可以不用引号。自我测试:

(1)判断正误

①(湖北卷第6题D项)“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②(山东卷第5题A项)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③(湖北卷第6题B项)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④(天津卷第6题C项)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上列四例中,①为直接引语,最后的句号应放在括号里面;②~④句都是间接引语,引语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根据情况,句末点号或放在引号的外面,或不使用。第②句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或将引号前的逗号改为冒号。第③句应将后引号前的句号删除。第④句两处引号里的句号都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2)选出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授予官职叫“拜”,贬官叫“谪”或“左迁”。

B.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C.鲁迅先生的确说过:“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但这不能成为你迟交或不交作文的借口。

D.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答案:A|B第三个“民意”中的引号去掉;C冒号和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引号后加逗号;D引号内的句号去掉,引号后加逗号。

(3)、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璧由环状石斧演变而来,其名为璧(璧的初文为辟①),因为环状石斧是劈削器,即取义为它的

(4)、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鲁迅说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C.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D.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答案:选B。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C.焦裕禄笑了笑说:“咱们谈谈这里的情况吧。”

D.“不要怕,”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答案:选D。

(6).对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事业的利益应高于一切私人关系或派别关系,不管这些关系在回忆中是多么“美好”。

②现在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③“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代的青年都是接力赛的好手。

④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所迫切需要的正是那些“傻子”。

⑤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A.讽刺强调引用特殊含义特定称谓

B.强调引用引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C.讽刺引用强调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D.强调强调引用特殊含义特定称谓

答案:A

二、括号

括号表示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括号里的注释的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而且只有书面语言里才能体现,阅读时一般也不必念出来。

(一)基本用法

1、文中语句的注释要用括号。如:

⑴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里某些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如上面的那个例句;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整个句子的,叫句外括号,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如:

⑵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句内括号里的文字的末尾不能用句号,如上面的第一个例句。但问号和感叹号该用的还是要用。如:

⑶所以难怪袁中郎见到“嘉靖间大名士”(王世贞?屠隆?)所作的《金瓶梅》抄本,便把它视为“外典”,也难怪当时士大夫文人急相求索《金瓶梅》一睹为快了。

⑷他先是寄希望于某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

句外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它的末尾的句号可用可不用,如第二个例句;而问号和感叹号则同句内括号一样,一定不能省。

2、次序语可以用括号。如:

(一)、(二)、(三)、

(甲)、(乙)、(丙)、

3、表示插说的词语用括号。如:

(5)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4、句中交待时间、地点或文章出处的话要用括号。如:

(6)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际(1368年),按照传统的程序,定国号为“明”,改年号为“洪武”,颁历曰《大统历》。

(7)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簿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8)不长进的民族用灭绝来吓人,最终必将走向灭绝,毫不客气。(《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12页)鲁迅60年前的警告,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啊!

5、订正和补充的词语用括号。如:

(9)子皋从出门。(顾广圻曰:“‘从’当作‘后’。)

(10)各省、市(区)农业厅(局)

6、对生字进行注音用圆括号,对多音字注音用六角括号。如:

(11)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

(12)她是公司里的会[kuài]计师。

7、用于标明文字的转接起讫。如我们在报刊上常见到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待续)”、“(续完)”之类的

(二)、误用类型

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位置放错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使用时要注意:对句中某一个词语进行注释时,括号紧靠在被注词语的后面,注释语句末如果有标点,除问号、感叹号外应省略。如被注词语在一句话中间,则括号

前后都不用标点,如被注词语刚好在一句话的最后,则后括号后面应有标点;对全句内容进行注释或补充说明为句外括号,括号放在一句话的最后,注释语可有句末点号。括号是标点使用的难点,今年考查得较为简单,随着考查的深入,将会渐次加大难度。如:

(重庆卷第6题D项)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本题中两个括号都是句内括号,但是位置不对,应紧靠在被注词语的后面,即分别放在“瓜果、蔬菜”和“作物”的后面。

①这里选的一段是写杨志替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多取得经过。(现在河北省大明县东)

②如果是老实地用最适当的字眼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比较容易准确;一加不恰当的修饰,反而不准确了。现在一般的毛病是爱修饰,修饰得恰当当然好,修饰得不好可就糟了。(说到这里,郭老笑着对在座记录的两位女同志说:“比如女同志打扮得好的很漂亮,打扮得不好得糟了。”引得哄堂大笑起来。)

③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最近,左联提出了“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的口号,就是对于这一点得很正确的理解)。

(三)自我测试

(1)、选出括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B.“水獭”(tǎ)的“獭”,不能读成“赖”(lài)。

C.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答案:C|A括号紧接引号,括号前的逗号放在括号后;B“ta”放在第二个“獭”后,并置于引号之内;D括号内的句号去掉。

(2).括号及前后标点无误的一组是()

①有时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大量材料中概括出主题来。(如上述《哥德巴赫猜想》)

②而在这期间留守京都的丞相牛金星是怎样生活的呢?“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甲申传信录》)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

③由于作者重回延安,(贺敬之同志1940年到延安,1946年投奔华北干革命,1956年重回延安访问学习。)心情格外激动。

④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之一。)

⑤学习语文,离不开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

⑥核聚变发电不仅能量密度极高,而且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1升海水含有3毫克氘,一毫克氘的潜在能量相当于100升汽油。)无资源匮乏之虞。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⑤

第10题,选D。①②为句外括号,③④⑤⑥为句内括号。其中③括号末的句号应去掉,将“延安”后的逗号移到括号后,④括号末的句号应去掉,将“《古代汉语》”后的句号移到括号后,⑥括号末的句号应去掉,将“提取”后的逗号移到括号后。

(3)、下面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产党人和南郭先生当然不能相提并论。还是列宁说得好:“我们应该抱定这种信念:我们既然不内行,我们就要从头学起。”

B.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C.第二,是“韧”的战斗。“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我们急于要造出大批的新战士,但同时,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二心集》五六页)。

D.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答案A(B“悬赏纳谏”、“门庭若市”上加引号,C句号放在引号后括号前,D句号放在引号之外。)

三、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具体用法见《优化方案》,其中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要重点看。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句话中,书名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学校将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开国大典》一片。

B.学校党总支为全校党员订购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书。

C.《瞭望》周刊是他最喜欢阅读的杂志。

D.《专利文献通报、电子、电子技术》三刊开始向广大读者征订。

答案:D(一种刊物用一个书名号,应用三个书名号)

(2)、破折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年年种树年年光,年年种树老地方”,“造林——毁林——再造林——再毁林”的故事还是一再重演。

C.如果企业搞好养鸡的规范化——建成标准化的鸡舍,按标准用药,防疫实施标准化,我国肉鸡的国际竞争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D.一碗泉——从石头缝里一滴滴半天才渗出一碗可怜的一线泉水。

答案:A(破折号改为冒号)

(3).下列句子使用省略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阳台上有菊花、兰花、百合花……

B.王教授冲着老伴忿忿不平地说:“人家划道道,你就会戳窟窿?我从来不会干这种……哼!”

C.昨天,我上街买了鸡、鱼、蛋等……

D.我父亲信佛,所以……所以给我取了个讨厌的名字。

答案:选C。因为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4).A(B“呢”后用问号,C“并序”加括号,前面的单书名号去掉,D句号改为问号。)

(5).D(A第2个问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慈祥”加引号,“佳肴”上的引号去掉,C 三个顿号改为逗号,省略号后的逗号放在省略号前。) (6).A(B“悬赏纳谏”、“门庭若市”上加引号,C句号放在引号后括号前,D句号放在引号之外。) (7).C(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引号放在括号前,D“女儿接着说”后用逗号。)

第三课时

标点符号解题要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五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的范围,2004年高考语文将这一考点再次列入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感到措手不及。为帮助考生渡过这一难关,梳理出解题要污五点。

一、弄清功用

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功用,作为考生就必须切实掌握它们的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例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题误用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此句中的“三四里”表概数,“三”和“四”并非并列关系,所以不应该加顿号,应删去。

例2: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例混淆了书名号和引号的功用。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是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是一个需要指出的机构的专名,所以应该用可以表示特定称谓的功用的引号。

例3: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题混淆了顿号和逗号的功用。顿号只能用于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而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的并列,所以应该用逗号。

例4: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此题误用逗号。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三者是动词“有”的宾语(包括“教师队伍”)而且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三者之间用顿号,就可以了,用逗号就“大材小用”了。

二、揣摩语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其中句末点号除了表停顿外,主要是用来表示语气。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像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例5: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

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句误用了问号。这一句中尽管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是谓语“关心”的宾语,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的第一处问号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改为句号。

三、分析结构

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我们在做标点试题时,要注意分析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而形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结构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同样复句结构即复句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例6: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分析]此句由于单句内部结构使用句末点号,从而句子被人为的一刀两断,造成前后两句结构均不完整。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例7:“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分析]倒置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如果在倒置成分前用一个句末点号,就会将句子一分为二,从而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所以,此句应将“呢”后的问号改为逗号,而将“同志们”后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8: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都受“上海”修饰)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1997年高考试题的一个正确项: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不少考生认为标点使用不当,就是由于忽视了对句中短语层次的确认。句子里面有一个有层次的联合短语,层次是“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表示第一层次都使用了逗号,表示第二层次都使用了顿号;如果表示第一层次也使用顿号,表示第二层次也使用顿号,表意层次就不能显示出来了。所以,这个选项没有错误。

例9:“真个姓唐。”我说,(1)“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2)“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分析]原句中(1)处的逗号使用错误,因为至(1)处\\\"我\\\"的话已经说完,故应用句号。(2)处的句号使用不对,因为句中\\\"他\\\"的话分作两部分引用,(2)处应该使用逗号。两处误用都破坏了句子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四、理解文意

标点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意,因此在我们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恰当时,要考虑对文意的表达是否有伤害,要注意分析文意对标点使用的限制,也就是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正确使用标点。

例10: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1997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因此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否用来注释前面的内容。此句括号里的文字“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

例1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句误用分号。误用的原因是未能搞清前后文意的关系。分号后的“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与前文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对前文分述的一个总结,所以不应该用分号,改用冒号就能准确地反映前后文意的关系。

例1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引号最常见的用法是引用语句。此句中“俗语”的内容并不包括“嘛”,仅为“礼多人不怪”,“嘛”为多引的文字,此句误因就在对“嘛”的“身份”的确认。

例13: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冒号通常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它最起码提示一句完整的话。本句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应全是提示的范围。但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本题错因就在于对冒号后的内容和前文的关系未曾理清,改时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五、留意套用

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是使用时应当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它们的位置关系都

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例14: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 使用引号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此句引用应属于后一种,所以句号要放置在引号之外。

例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①

A ”。。””,”。

B 。””。””。

C ”。。””,”。

D 。””。”。”

[分析]①②③处可根据上题引号与句末点号位置的规则去选择,第④⑤两处涉及到括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的处理。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掌握上述使用原则,便会选择出正确答案B。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多种标点的进行考查。

例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A ,,《》。

B 。;“”。

C ,;《》?

D 。,“”?

[分析]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上面所言,结合高考中考查的热点,对解题要点作了较全面地详细地分析,相信考生通过阅读此文对能此考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再辅之以一定量的训练,攻克此难关应不是问题。

[对应训练]

1.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2.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一养生主》。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保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C、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D、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3.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

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4.在标出号码的位置上应加上什么标点符号?从四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②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③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④书目答问补正⑤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⑥史部的有关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

A.:,,;》(。)B.《》(。)《》()

C.:《》,,《》,,D.:《》(。)《》(。)

5.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②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⑤

A.,?:“……。”B 。?:“——。”

C.。!,——。D. ,!,……。

[参考答案]

1.C[A项句中用分号分开的两句话(“这边”“那边”),其内容是并列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下”后面的标点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B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标注冒号时,不仅要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需要,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停顿,而这个句子标注冒号的地方没有较大的停顿,因此不宜用冒号。D 项从三个“鸣”及一个问号来看,这是一个设问句,第一句为问句,后两个以“鸣”收尾的句子,是有语意递进关系的两个答句,且语气强烈,故第二个“鸣”后面应使用感叹号。C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

2.B.[本题考查书名号的用法。书名和篇名之间应用间隔号,,故A项错误;C项“申报副刊”中的“副刊”是普通名词,应放在书名号之外;D项“塞上风云“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

3.C[C句中“开荒”与“种庄稼”“种蔬菜”是并列关系,“纺羊毛”与“纺棉花” 是并列关系,中间都应该用逗号。“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与“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

4.B.[首先要把握句子结构,分清注释和被注释的内容,此句有两处注释的文字,且都是句内括号,句内括号注释时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括号前如遇标点则用于括号之后。括号内的句子如有标点,中间的照用,但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

5.B。[“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是设问句,应该使用问号。“他能够说”后面是直接引用,应该使用冒号、引号。“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是对“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解释说明,中间应该使用破折号。]6A

标点符号复习教案1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2、掌握几种标点符号误用类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掌握标点符号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介绍考纲 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金题引路: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江苏卷)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答案:D(A“好一派……”前应是冒号,对上面内容的总结;B“能耗预测制度”前应为逗号,因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属大并列内部的小并列,用了顿号,这里只能用逗号;C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因为“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并非问句,而是个陈述句。)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高考天津卷)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教案

小标点大学问 ——“标点符号”专题讲解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认清标点,掌握如何正确书写标点。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一、同学们:大家好!在我们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提笔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项——“课前热身”中的四道中考题。时间为4分钟。 过渡:时间到。请大家拿出红笔,订正自己的答案。第1题选C,第2题也选C,第3题选A,第4题也是A。全部做对的请举手。请放下去。做对3个的请举手。请放下。这些是中考题哟,大家现在就能做对3个或全对,非常不错啦。标点符号是中考的考查要点,也是我们在这学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故我们在学习时不能轻视它。我国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就谈到过标点使用的重要性,他说:“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读到他的这句话,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趣味故事 古时候啊,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啊,有个媒婆替大户人家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保证姑娘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那样。大户一看,心花怒放,允许了那门亲事。他们把这行字念的是:“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可到了把新娘迎娶进门,送入洞房后,才发现新娘是个秃头,瘸腿,一脸麻子的丑八怪。大户找媒婆算帐。媒婆不认帐,说她纸条上写得明明白白:“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过渡: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觉得“标点虽小,学问却很大”呀。所以这节课我们将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了解正确书写标点符号的注意事项,二是学会正确使用标点。 三、教学过程 (一)小标点,写在哪 过渡:第一个任务,了解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请看这两种情况,句号和省略号放在哪里的?标点符号只能放在这一行的末尾,绝对不能出现在下一行之首。

2014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 专题一 基础知识 标点符号复习 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 1、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如有学生以“!”结尾,让学生用朗读展示) 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说说分号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3、红楼梦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不是的(知道书名号还可以用在哪里吗?除书籍外,还可以表示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4、学校书法课开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课程 5、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猛进如潮四个大字(引号除了引用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例如: 1、做人千万别耍“小聪明”。 2、他来到老师身旁,问:“老师,‘凌云壮志’的‘凌’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引号里面

高考语文 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 1、表示停顿:例: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剧本中的台词) 2、表示语气:在书面语言里,句子的四中语气要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例如: ①理想是希望的升华。(陈述语气)②你的理想是什么?(疑问语气) ③黄山的风景多美啊!(感叹语气) 上面用三种标点符号表示三种语气。祈使语气根据语气的强弱,分别用叹号或句号表示。 二、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点号及其形式 标号及其形式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点号的用法: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陈述句的句调一般是平调。例如: ①春天的白花送来花香。 ②我们已经看到,黄河东留万里,最终还是流入蔚蓝色大海。 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较弱,不读急降调,而接近平调,也可以用句号。例如: ④这几天我比较忙,以后再找时间谈吧。 特殊情况①在“虽然…但是…”和“尽管…但是…”这两种句式中,“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②除上面所说的两种句式外,“但是”之前可用句号也可不用。例如: ⑤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宪法?序言》) ⑥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邓小平《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疑问句的句调一般是上扬的。例如: ①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反问句末了一般也用问号。例如: 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选择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状的问句,中间停顿用逗号,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如: ③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④怎么了,你? ?并列问句中间可用问号。例如:⑤谁使我们的敌人?谁使我们的朋友? ?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表示的比较委婉的祈使语气,也可用问号。例如: ⑥你听听群众的意见好不好?⑦你快点行不行? ?有些句子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⑧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⑨他完全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 ?有时,作者在句中某一次语后用一个问号,然后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作者对这一词语有异议,提醒读者注意,实际上这种用法起着标号的作用。例如: ⑩司马相如(?——前118)自长卿,(汉)蜀郡成都人。 ?一些人在疑问句末尾连用三个问号,时可以的,主要是为了表示极端强烈的疑问语气,但不能滥用,应在语词上下功夫。 3、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要用感叹号。例如: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②起立! ③世界上哪又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在句末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必须放在句末。例如: ④多美呀,黄山的风景!⑤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⑥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叹号还可以用在句子当中表示某种感情。例如:⑦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鲁迅《这个与那个》)(注:叹号表示对有些人皆改革之名而个人要大捞好处的行为非常不慢的感情) ?叹号有时也是感叹的代号。例如: ⑧!!!——张海迪的事迹令人惊叹。 ???——张海迪的事迹教人沉思。(同问号一样他起着标号的作用) ⑨“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这样用是为了写嗥叫声音极大)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设想]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复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者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教者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标点符号应用 教案

标点符号应用教案 1、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2、标点符号应用 重点难点综合训练,标点符号应用 【知识点讲解——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名称符号说明举例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设想]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复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者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教者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

2020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之点号用法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之点号用法学案 标点符号的作用:a表停顿,b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d修辞作用。其中,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时的语气和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1.句号 句号表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 ①一般用于陈述句末尾。 例如: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把门关上。 ③如句中出现“什么、怎么”之类的疑问代词,句末有“呢”之类的助词,但句意没有 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不能视为问句,句末仍用句号。 例如:我饿了,正想吃点什么呢。 ④用于非主谓句后。 例如:下课了。 ⑤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例如: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注: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2.问号 问号表一句问话末尾的停顿,用于表询问、责问、设问、反问、商量、猜测的句子。 例1: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例2:不会是他吧?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都用问号。 例1: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菜来么? 例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1: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例2: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 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④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⑤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例如: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 者??? ⑥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例1: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例2: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3.感叹号 感叹号用在感情强烈的句子末尾表停顿。 ①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尾要用感叹号。 例1: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例2:祥林嫂,你放着罢! ②如果句子成分倒置,感叹号应放在句末,句中用逗号。 例如:努力学习吧,为了幸福的明天! ③语气强烈的独词句、无主句,可用感叹号。 例1:飞机! 例2:快点去吧! ④带有强烈感情的称谓语、应答词、象声词以及标语口号末尾也用感叹号。 例如:“砰!”枪响了。 ⑤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 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金题引路: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0XX年高考江苏卷)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XX年高考天津卷)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

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三、用法讲解: 点号的用法: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误用类型: (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如: 1、(福建卷第5题A项)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2)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逗号 并列的短语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后面跟上语气词时须用逗号,否则使用顿号。如: 2、(吉林卷第5题C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3)、大的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顿号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如: 3、(江苏卷第3题B项)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4).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误用了顿号。如: 4、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完整版)小学标点符号教案

【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旋律,我们需要用心去聆听。】 小学阅读与写作(标点符号)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基本用法: 1、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2、标点符号的用法。 (1)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4)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5)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6)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a)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b)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c)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d)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e)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f)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7)引号: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b)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c)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d)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8)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专题教学案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专题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使用正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问号的用法。 2、引号的用法。 3、省略号的用法。 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三、教学设想: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并补充一些实例。 四、课时安排:8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2、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是单项选择题,包括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两种形式,二是给具体的句子加标点或用“/”形式断句。 (三)、实例辨析 (四)、病例模型 1、倒装问句:吃了吗?你。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西苑学校杨少平 复习设想: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点号、标号的用法。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辨识和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能辨识和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突破措施: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课:某一在外打工的儿子给父母发回一条短信:“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 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妈妈看了伤心地哭起来,爸爸看了高兴地笑起来。 啥原因呢? 哭曰: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 笑曰: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好多钱。可见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小标点大智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点号、标号的用法。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辨识和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三、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1、这里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所有标点,再分类复习,便于把握。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四、学生自主复习点号的用法。(结合八上课本136页附录)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 (一)结合例句进行识记,并将有疑问的“标点”做好标记。 (二)尝试对“重要标点用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括。 (三)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这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复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总结重点疑点。小组交流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通过交流解决部分疑问,多探究,实现生教生。 总结学生自己概括的注意点:(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代表交流) 1、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1)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时用顿号。 2)如果并列短语中,某一部分内还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 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三、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设想 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四、标点速记口诀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1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笔记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笔记 本文是关于高考标点符号复习笔记,感谢您的阅读! 复习笔记;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长生歧异,可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并列词语做谓语、做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7并列的成分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关于冒号的使用: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3如果后文是应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7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关于问号的使用: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没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以用逗号)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3主胃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关于感叹号的使用: 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关于引号的使用: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点号(问好、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引文末了是问号或感叹号,无论直引或夹引都放在引号只内。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关于括号的使用: 括号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执教者: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郑杨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符号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2.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师出示课件,讲述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的使用确实大有讲究,只有正确地使用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标点符号”乐园。) 2.昨天,同学们收集了和标点符号有关的资料,(课件出示“前置预习题单”)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习题单,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标点符号的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 3.指名交流标点符号的历史和演变。(学生汇报后,师课件展示,生默看)。 4.标点符号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它们都有哪些用法呢?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呢?(指名学生展示填写的表格,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老师课件出示,讲解) 5.认识了标点符号的成员,我们该怎样正确的书写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号学习题单,在方格里工整地书写常用的标点符号。(生写,抽生展示,教师幻灯片更正)课件内容: 、,;:。?! “”……《》—— 出示课件,师生集体答议特殊状况下的标点书写。(师明示:所有的点号都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断开来写。) 二、闯关练习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类别和用法。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闯关练习”。先来完成第一关“热身准备”,时间2分钟。 (一)“热身准备”

语文标点符号复习专题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教案(一) 复习目标:1。明确考纲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要求。 2.掌握标点符号的概念及考查重点。 3.识记标点符号使用口诀,通过练习提高标点运用技能。 复习重难点:1。掌握考纲要求和考查重点、考查方式。 2.快速准确地发现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毛病,明确规范正确的标点用法。教法学法设想:讲授解读明确要求,识记口诀理解含义,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明确标点符号的概念,解读考纲要求。 1.理解标点符号的概念。 2.解读考纲:《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的要求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标点符号使用口诀。 1.标点符号使用口诀:不大不小,层次明了;不多不少,区分正好。 2.口诀一:不大不小,层次明了。 A.要记清每个标点的势力范围,它管什么,管到哪里,不能管得过大,也不能管得过小。B.停顿过大和过小,都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势力范围,导致层次不清,结构混乱。 3.口诀二:不多不少,区分正好。 A.要记清每个标点的性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不要多用(不该用而用)也不要少用(该用不用)。 B.多用,少用,都是没有认清标点的性质,从而造成语句概念模糊,区分不清。

三.练习巩固。 1.我喜欢看《〈求是〉杂志》。 2.我喜欢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3.参加这次比赛的有:一中、二中、三中等几所学校。 4.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 5.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6.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7.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8.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9.“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10.你啊真不争气。 11.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热情。 四.布置作业. 完成资料108页习题。 五.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语文总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二、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一)、热身练习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1、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出示逗号、句号的作用) 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出示分号的作用)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运用教案

课题:标点符号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运用:黑板 教学目标: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冒号、引号、感叹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可是大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标点符号,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书写标点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呢? 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总结写法。 (1)在文章中,逗号、顿号、句号、问号、叹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这六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一)热身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 1.出示句子: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句号。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2.出示句子:大家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3.出示句子:公园里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4. 出示句子:你见过金丝猴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