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三大规律

遗传三大规律

遗传三大规律
遗传三大规律

第三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

1.相引相(相引组)

2.相斥相(相斥组)

3.连锁遗传现象

4.完全连锁

5.不完全连锁

6.交换

7.交换值

二、填空题:

6. 番茄中,桃皮果对光皮果为显性,圆形果对长形果为显性。用双隐性个体与双杂合个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光皮圆果24、光皮长果246、桃皮圆果266、桃皮长果24。

a、杂合体亲本的基因连锁是相引还是相斥?。

b、这两个基因的交换率为。

7. 兔子的花斑基因对白色是显性,短毛对长毛是显性,一个花斑短毛兔纯种与长毛白色兔纯种杂交,F1与长毛白色兔回交,产生26只花斑长毛兔、144只长毛白色兔、157只花斑短毛兔和23只白色短毛兔,这两对基因间的重组值为。

三、选择题: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 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是()。

(1)AB 连锁,D独立;(2)AD 连锁,B独立;

(3)BD 连锁,A独立(4)ABD 都连锁

2.A和B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彼此间的交换值是14%,现有AaBb杂种,试问产生Ab重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1)14%(2)7%(3)3.5%(4)28%

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

A.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B.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棒眼

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

B. 25%

C. 12.5%

D. 37.5%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7.已知某两对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24%,说明在该二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占全部孢母细胞的()

(1)24%(2)50%(3)76%(4)48%

9.在相引组中, F2亲本型性状比自由组合中的()。

(1)少(2)相等(3)相近(4)多

10.在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两对完全连锁的基因(A B)/(a b),而C基因是在另一染色体上,相互独立,杂种AaBbCc与三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出现():(1)8种表现型比例相等(2)8种表现型中每四种比例相等

(3)4种表现型每两种比例相等(4)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5.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

B. aaBB

C.AaBb

D.AAbb

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8.番茄果实的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 RR╳rr杂交,F1为红果,自交得到的F2中有30株结红果,其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约为()

A.10株

B.15株

C.20株

D.25株

9.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表现型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

10.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几率是()

A. 50%

B. 25%

C. 75%

D.12.5%

11.YyRR的基因型个体与yyRr的基因型个体相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为()

A.1:1

B.1:1:1:1

C.9:3:3:1

D.42:42:8:8

12.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则其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 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3.将基因型为AA的接穗接到基因型为aa的砧木上。在自交的条件下,此嫁接得到的植株所结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

A. AA

B. Aa

C.AA、Aa、aa

D.Aa、aa

1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是()

A.O%

B. 25%

C.50%

D. 75%

15.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A. BB、Bb、bb

B. bb、Bb、BB

C.Bb、BB、bb

D.Bb、bb、BB

16.某植物与隐性个体相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17.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A.d

B.D

C.D或d

D.D和d

18.豌豆未成熟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让杂合子绿色豌豆雌蕊接受黄色豆荚豌豆的花粉,所结出数十个豆荚的颜色及比应是()

A.绿色:黄色=1:1

B.绿色:黄色=3:l

C.全部为黄色

D.全部为绿色

19.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 YYRr和YyRr

D. YyRr和YyRr

20.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

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21.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

B.回交

C.测交

D.自交

22.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3.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雄豚鼠,一次产生2000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体的精子有()

A. 2 000万个

B. 1 000万个

C. 500万个

D.250万个

24.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A.1/2

B.2/3

C.1/3

D.1/4

25.基因型为Aa的植株接受基因型为aa的植株花粉,所结种子的种皮细胞和胚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种皮细胞为Aa,胚细胞为Aa或aa

B.种皮细胞为AA,胚细胞为AA或aa

C.种皮细胞为AA,胚细胞为Aa或AA

D.种皮细胞为Aa,胚细胞为Aaa

26.基因型为的生物体,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有1000个卵原细胞,其中20%发生了等位基因的交换,那么发生交换的卵原细胞会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卵细胞为()

A.25个

B.50个

C.100个

D.450个

27.小麦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方是矮秆,这两株小麦杂交产生的F1中的纯合体几率是()

A. 75%

B. 50%

C. 25%

D. 12%

28.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是()

A.4/16和6/16

B.9/16和2/16

C.1/8和3/8

D.1/4和3/8

2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

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1

B.1:2

C.2:1

D.3:1

30.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若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测交后代若有四种表现型,且为两多两少(两种旧类型多,两种新类型少),则可断定其遗传方式属于()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的分离定律

C.完全连锁

D.不完全连锁

31.遗传三大基本规律发生在()

A.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

C.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D.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代时

四、是非题:

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2.一个人的左手与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

3.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必然相同()

4.等位基因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5.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6.测交是指已与隐性纯合子的相交()

7.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一对基困称为等位基因()

8.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9.不同种类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就是基困的自由组合定律()

10.完全连锁遗传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一起进入配子()

1、基因连锁强度与重组率成反比。

2、基因型+C/Sh +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花粉母细胞在Sh和C之间形成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和Sh C 将各占3%。

3、如果某两对基因之间的重组率达到50%,则其F2表型比例与该两对基因为独立遗传时没有差别。

4、在某一植物中,AABBDD×aabbdd的F1再与三隐性亲本回交,回交后代中:ABD 60株;abd 62株;abD 58株;ABd 61株;Abd 15株;aBD 16株;aBd 14株;AbD 15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ABD三个基因座位都是连锁的。

五、问答与计算:

1.试述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规律。

2.简述两对基因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

6.a、b两基因位点的染色体距离为10个遗传单位,假定有1000个孢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试求在减数分裂中,有多少个孢母细胞可能在a、b两基因之间发生交换,能形成哪几种配子?其比例如何?

7.在玉米中,茎秆红色(G)对绿色(g)显性,高秆(H)对矮秆(h)显性,用纯合的红色、高秆品系与纯合的绿色、矮秆品系杂交,F1为红色、高秆,F1与纯合隐性亲本绿色、矮秆品系测交,得到下列子代:

红色、高秆265株;绿色、矮秆275株;红色、矮秆31株;绿色、高秆29株

试问:1)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若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2)若红色、高秆的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纯合的红色、矮秆个体的机率是多少?

8.已知连锁遗传的基因t、r的交换值为20%,1)试写出杂合体Tr/tR与隐性纯合个体测交,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和比例。2)杂合体Tr/tR自交,自交子代中TTRR个体出现的几率。

13.在玉米中高株基因(D)对矮株基因(d)为显性,常态叶基因(C)对皱缩叶基因(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植株DDCC与矮茎皱缩叶植株ddcc杂交,F

1

高茎常态叶,让它同双隐性亲本回交,得到的后代是:

高茎常态叶 83, 高茎皱缩叶 19, 矮茎常态叶 17, 矮茎皱缩叶 81,

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如果连锁,交换率是多少?

遗传学

名词解释: 1.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的现象。 3.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 5.显性性状:杂种F1代在一对相对性状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6.隐性性状:杂种F1代在一对相对性状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7.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8.测交法:把被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 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9.嵌镶显性: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 10.连锁遗传: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 倾向。 11.性连锁(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 而遗传的现象。 12.从性遗传或称为性影响遗传:不是指由X及Y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 状,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它关系使某些性状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13.假显性现象:一条染色体某区段缺失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 作用表现出来。 14.位置效应: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其表现型效应也不同。 15.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体,将细菌的小片段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 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16.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17.微效多基因或称微效基因: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现 型的影响较微的一类基因。 18.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 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简答: 1、基因分离、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和实质? 细胞学基础:在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学(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4.(分离规律)(Mendel’s first law) (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干扰,保持相互独立,在配子形成时,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正常情况下,配子分离比为1∶1,F2代基因型比是1∶2∶1,F2代表型比为3∶1。 5.(独立分配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则自由组合。 6.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遗传规律 1910年以后,摩尔根(Morgan TH)同样发现性状连锁现象,并提出--连锁遗传规律。 7.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1.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 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3.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4.细胞的膜体系包括哪些膜结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主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细胞的膜体系包括膜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膜。细胞质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 5.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 一般染色体的类型有:V型、L型、棒型、颗粒型。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表示并加以说明。 答: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称为体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分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为4个子细胞,发育成雌性细胞或者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也称为性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称二价体。粗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交换,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双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因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发生变异。有丝分裂则都没有。 减数分裂的中期I 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并且每个同源染色体

遗传学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单位形状20、为便于遗传研究而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1、相对性状21、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对差异,这些差异互称为相对性状 22、性状22、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23、分离现象23、杂种表现显性其后代表现显性和隐性的分离,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 24、分离规律24、是生物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从而导致性状分离这一规律。 25、相对基因25、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个体中是等位的,在群体中是复等位的。 26、等位基因26、控制同一单位性状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27、基因型(遗传型)27、控制生物某一单位性状或一些单位性状或全部性状的基因的组合。它代表生物的遗传组成。

遗传学第三版刘祖洞第二章练习题

名词解释5个,选择题10个,解答题5个,问答题2个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基本单 位。 2.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 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3. 染色质: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有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4. 着丝粒:着丝粒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附着(attachment)的区域,又称为着丝点。 5. 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6. 次缢痕: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称为 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 7.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二.选择题 1.在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和DNA数加倍分别发生在( C ) A.间期、间期 B.间期、后期 C.后期、间期 D.前期、间期 2.一个动物细胞周期中,DNA数加倍、染色体数加倍、中心粒复制的时期依次为( C )① 间期②前期③中期④后期⑤末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① D.②④⑤ 3. 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B ) A.染色体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纺锤丝的牵引 D.以上三项均起作用 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A ) A.两条DNA母链之间 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两条DNA子链之间 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 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6. 1.人类l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B )。 A.O区B.1区 C.2区D.3区 7. 真核细胞中的RNA来源于( D )。 A.DNA复制B.DNA裂解 C.DNA转化D.DNA转录 E .DNA翻译 8. 染色体不分离( D ) A只是指姊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B.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prototroph原养型是能够在基本培养基(只含有无机盐类、碳源、水等基本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 auxotroph辅养型是一种细菌,通过突变失去了合成一至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F+ cell F+细胞是作为部分染色体的供体的细胞。 F-细胞是接受供体染色体材料,并将它与它自己的染色体重组的细胞。 Hfr细胞(高频率重组细胞)带有一个整合的F因子的细胞叫高频率重组细胞。 plasmid质粒(F因子)是自主存在在细菌细胞质中的F因子,是双链的环状DNA. competence感受态细菌细胞能够吸收整合DNA的一种特殊状态 接合conjugation遗传物质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的过程 性导sexduction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转化transformation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转导噬菌体可以转移细菌染色体组的任何不同部分的转导。 特殊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指一些温和性噬菌体只能转导细菌染色体基因组的某些基因。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内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群体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在一个小样本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改变群体基因型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 杂合优势的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杂交亲本的有利性状大都由显性基因控制,不利性状大都由隐性基因控制。通过杂交,使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集中在杂种里,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有利显性基因全部集中在杂种里所引起的互补作用的结果。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superdominance hypothesis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杂合的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大于纯合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高考生物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总结 遗传学三大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连锁交换定律 遗传学解题步骤 1.判断是否伴Y遗传 2.判断遗传方式判断显隐性 3.判断基因位于何染色体 4.写基因型,表现型与基因型对应,计算有关概率。预测子代表现型。 如何观察遗传系谱图 1)看男女是否都有,全是男的且世代都存在,则伴Y遗传 2)依据无中生有为隐形,有中生无为显性,判断显隐性 3)依据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为常【男指该患病女子的父亲或儿子】 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为常【女指该患病男子的母亲或女儿】 注意:在利用这个口诀是,容易忽略,以隐形为例,必须要勾出所有患病的女子,然后一个一个看他们的父亲儿子是否患病,如果只看一个,很容易忽略! 再以隐形遗传病为例,如果找不到患病的女性,则一定符合伴X隐性遗传 多对遗传病组合的问题,要分开讨论然后结合分析。 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 患病男孩是指患病的男孩占子代男孩和女孩总数的百分比 男孩患病是指患病的男孩占子代男孩总数的百分比 致死问题 分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两种类型 解题步骤:分析致死类型 再确定基因型和比例【按正常情况推理】 例。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和一只雄性果蝇交配,产生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比为2:1,分析致死基因。 分析:正常情况雌雄比应为1:1 ,而本题中为2:1.则可以知道雄性个体有致死

F1性状之比为2:1,可以知道,为X染色体【自己可以分析Y,常染色体为什么不行】蜜蜂的遗传 二倍体蜜蜂:蜂王和工蜂 单倍体蜜蜂:雄蜂【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遗传特例分析 ●互补效应 9:7 ●累加效应 9;6:1 ●重叠效应15:1 ●显性上位12:3:1 ●隐形上位9:3:4 ●抑制作用12:3 解题要记住的技巧 显隐性判断: 1,性状分离,2,相对性状杂交【常染色体,性染色体都可以。】 注意:哺乳动物的显隐性判断不用相对性状的杂交,只能用性状分离,原因是哺乳动物的子代数目少。 自由交配和自交 自由交配可以使用配子法解题,自由交配指雌雄个体之间,不能使用配子法,只能单独列式。 正交反交用于核质遗传的判断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断 可采用正交反交的方法,判断有无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的两种判断方法【非常重要】 ●同一表现性,男女表现型比是否为1:1 ●男女某一表现型的比值是否相同 孟德尔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 过程:观察分析→提出问题→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遗传学教学大纲讲稿要点 第一章绪论 关键词: 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 heredity 变异 variation 一.遗传学的研究特点 1. 在生物的个体,细胞,和基因层次上研究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世代的传递和个体间的传递。 3. 通过个体杂交和人工的方式研究基因的功能。 “遗传学”定义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遗传 heredity 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 同一物种只能繁育出同种的生物 同一家族的生物在性状上有类同现象 变异variation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遗传维持了生命的延续。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二.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律。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 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学机制与作用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生物进化的机制突变和选择 有害突变淘汰和保留 有利突变保留与丢失 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 发育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时间,空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分支遗传学。 特征:基因的对细胞周期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应用重点干细胞的基因作用。 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 免疫遗传学研究基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不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 而是研究基因在抗体和抗 原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的改变的遗传学分支。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Mendel第一定律——分离定律: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并独立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 Mendel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时,各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独立自由地组合到配子中。 基因(gene):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 基因座(locus):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其特定的座位。 真实遗传(true breeding):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或称基因的同质结合。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或称基因的异质结合。回交(back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测交(test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互补基因: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这两个互作的基因叫做互补基因。(表型比9:7) 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在两对非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同一性状时,其中的一对等位基因的表型效应会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影响。(9:3:4) 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某对等位基因的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后代表型比常为12:3:1 and 13:3 ) 叠加效应(Duplicate effect):两个基因作用相同,像荠菜中的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可产生“心型”果实。(表型比15:1) 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一般以XY或ZW表示。 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指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遗传现象。 连锁(linkage):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倾向于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交换(crossing-over):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位置互换的现象。 重组(recombination):等位基因位置互换的结果导致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发生重新组合。 三点测交:根据同一条染色体上三个非等位基因间的交换(重组)行为测定它们之间排列顺序的杂交试验。 干涉(interference):表示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一个单交换发生减少了对邻近位置上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并发系数=0,完全正干涉;并发系数=1,无干涉;0<并发系数<1,正干涉;并发系数>1,负干涉).

遗传学说课材料

遗传学说课材料 1.课程地位与作用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其既是生物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科学。同时又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造福人类。属于理论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 对生物技术专业而言,它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骨干课,属于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前修课程是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统计等,后续课程是遗传工程、生物工程及发酵工程等,是生物技术专业联系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桥梁。 2.课程教材 目前遗传学教材版本较多,但适应本专业实际情况的教材却几乎没有。考虑本专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反复比较斟着的基础上,本课程选用教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主编:卢良峰、路文静,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共分12章,优点是知识内容基本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缺点是逻辑、条理性不强;有些内容没有考虑到前后课程关系,拼凑痕迹明显。 为此对本课程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取舍,以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同时考虑到教学差异性,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质。特指定了部分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主要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遗传学》季道藩主编;师范院校本科教材《遗传学》刘植义等合编;刘祖洞主编《遗传学》;戴灼华等主编《遗传学》。 3.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 按教学计划及大纲对本课程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专业能力要求,制定本课程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遗传学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有如下要求: 掌握基本的遗传学概念、原理。 掌握遗传三大规律。 掌握遗传性变异的原因、种类及特性; 掌握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及其研究方法,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遗传-简答题

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 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 答: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4.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答: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 答:(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2)细胞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 (3)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

遗传学简答题

四、简答题答案 1、有丝分裂的等数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1、答:等数分裂使得生物体各个部分具有相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染色体,而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础,从而使得每一个物种在个体发育中保持遗传的稳定性。植物细胞的全能型,植物进行无性繁殖能保持与母体相同的遗传性状,原因都在此。而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是单倍性的,雌雄配子结合后恢复双倍性,从而使各物种保持了世代间遗传的相对稳定,同时,减数分裂是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什么? 2、答: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双亲都必须是同质结合的双倍体;所研究的相对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等位基因之间具有完全的显隐性关系,而且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F1产生的配子都发育很好,并可严格控制花粉来源;F2的个体都处于相似的环境下,所调查统计的F2群体较大。 3、分离规律在育种上有什么意义? 3、答:分离规律在育种上有以下重要意义:必须严格选用纯合体作为试验材料或杂交亲本,否则F1就发生分离,F2及以后各代的分离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无法正确分析试验资料;在育种过程中通过自交进行基因型分析,避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提高选择的正确性,提高育种成效;配制杂交种时,为提高杂种优势,必须选用高度纯合的亲本,同时生产上只用杂交一代进行生产;良种繁育时,必须注意防杂得纯。 4、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何在? 4、答: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异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随机分配,这就是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5、番茄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对多室为显性,今有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怎样分析其基因型? 5、答:可用自交法或测交法来分析那株红果多室番茄的基因型。如用测交法,红果多室ⅹ黄果多室,①假如后代全是红果多室,则被测验的红果多室的基因型是YYmm,②假如后代有一半红果多室和一半黄果多室,则被测验的红果多室的基因型是Yymm. 6、为什么说独立分配规律是杂交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6、答:因为①独立分配律揭示了异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生物有了丰富的变异类型,就可以广泛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生物的进化;②由独立分配定律可知,用于杂交育种的双亲必是纯合体,并能互补,同时可知目标个体在后代的概率,借以确定育种规模,第三可知杂交二代是杂交育种选择的关键世代;③杂种优势利用时,独立分配规律告诉我们:杂种的双亲必须是纯合体;④良种繁育时,它告诉我们必须防杂保纯。因之种种原因,故说独立分配规律是杂交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 7、连锁交换规律在育种上有何意义? 7、答:连锁交换规律在育种上有以下应用:①它描述了同源染色体上异位基因的交换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杂交育种中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②它告诉我们:用于杂交育种的双亲必须是纯合体并能互补,同时目标个体在后代群体中出现的概率也可由交换值推算出来,借以确定育种规模;③它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鉴定一个易于鉴定的性状来选择一个与之连锁但不易鉴定的优良性状。 8、遗传的三大规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8、答:遗传三大规律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①三规律都以减数分裂为基础;②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且是后面两类遗传规律的基础;③处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异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④处于同对染色体

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A James D. Watson C Aristotle D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 C 玉米 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 A Avery O. T C Beadle G. W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对立 统一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 3、 4、 Barbara McCli ntock Gregor Me ndel () 果蝇 以上选项均是 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 B Barbara McCli ntock D Gregor Me ndel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是动植物新 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 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一章绪论 一、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 ):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 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 ):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 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 Lamarck 提出了器官的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 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 物种起源,提 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 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 孟德尔于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 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 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 由组合定律;_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 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 基因学说。沃特森和_克里克提出了著 名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 遗传 和 变异 以及自然选择 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 素。 三、选择题 1、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 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 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 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 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 2、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 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 DNA 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 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 的DNA 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 DNA 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 半不连续复制:DNA 复制时,以3 J 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 5 J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 另一条以5 ‘7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 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 DNA 链。

遗传学简答题

1 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有什么差别? 答:常染色质间期染色淡;中期染色深;存在染色体大部分区域;含基因;复制早,可转录;收缩程度大。异染色质间期染色深;中期染色淡;处在着丝粒附近;不含基因;复制迟,不转录;收缩程度小。 2 什么叫做核型?有何应用价值? 答:核型是一个细胞全套的中期染色体,也称染色体组型。核型可以用来分析与先天异常和功能紊乱相关的染色体畸变。如染色体缺失或交换等现象。正常的动植物核型还可以作为分类学和系统学的重要依据。 3 突变在进化中有什么作用? 答:突变不仅提供了进化的原始材料,创造了物种多样性。虽然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但是那些少数的有利突变使生物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 答:①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称为体细胞分裂。②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分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为4个子细胞,发育成雌性细胞或者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也称为性细胞分裂。③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半,而有丝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④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称二价体。粗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交换,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双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因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发生变异。有丝分裂则都没有。⑤减数分裂的中期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并且每个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朝向哪一板时随机的,而有丝分裂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各个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开始分裂。 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义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在遗传学上? 答: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使子细胞获得与母细胞同样数量和质量的染色体(2)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均等式的细胞分裂,使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与当初受精卵所具有的同一套遗传性息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维持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n为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14 遗传学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一下几方面内容:○1遗传的原因○2变异的原因○3原核生物遗传学 ○1遗传的原因:即解释家族内某些个体的相似性及某些遗传病产生的原因。 基因座即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而在相同基因座上编码相同的DNA 即为等位基因。基因组成的类型分为表现型和基因型,其中表现型由基因型及环境作用共同决定;而性状则分为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其中质量性状变异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而数量性状的变异则成连续性,杂交后分离世代不能

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学定律的关系

第4期 戴文远,等:基于3S的闽江下游湿地景观空间分异研究 73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s for wetland landscap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based on 3S DAI Wen-yuan,HUANG Wan-li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Researched the patterns and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through landscape diversity,dominance,evenness,fragmentation and isolation,with the help of RS,GPS and GIS.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region space among coastal counties,island counties and inland counties,spatial patter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landscape are dominated by landform,costal wetland has mor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than river and artificial wetland and it becomes the core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landscape. Key words:landscape ecology;3S;wetland;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学定律的关系 宋敏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连锁交换定律,是遗传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就如对基因的认识一样,最初基因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后来知道了它的实质——一段有特定功能的DNA序列之后,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三大遗传学定律背后也有与之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即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仅在性母细胞中进行.表现为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由一个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分裂构成: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每次减数分裂都可以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其中前期I比较复杂,又细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亲代传递给子代各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配子(n),2个配子结合成合子(2n),在基因的指导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发育成个体.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的行为具有一致性,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与遗传密切相关的事件. “减数”并非是染色体数目随机的减半,而是遵循严格机理的.来自父母双方的经复制含有2条单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在后期Ⅰ分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决定了等位基因的均衡分离,这正是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性状的分离,纯合体(AA,aa)稳定遗传,就是说自交后代与亲本表型一致,杂合体(Aa)必然分离,自交后代表型不一致.染色体在减数分离过程中的“分”与在受精过程中的“合”,使有性生殖的生物保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各对染色体中的2个成员在后期Ⅰ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也就意味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对于一个二倍体生物来讲,如果有n对染色体的话,那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结果会出现2n配子.在受精的过程中,两性之各类型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合子种类数是(2n)2.人有23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23(约8×106)种配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就有(8×106)2即64×1012种遗传组合,除同卵双生子外,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彼此都是不同的,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数.这正是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因为变异是各生物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反映了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片段交换,在接下来的双线期会出现可见的交叉,这样分开来的染色体就不是原来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同线关系(顺式排列)变为异线关系(反式排列),而异线关系变为同线关系,这就是交换事件,导致了遗传物质的非随机组合,增加了变异性.这正是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三——连锁交换定律的基础. 两基因连锁遗传显然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那么可以认为由于非等位基因间相互影响每对基因就不按分离规律进行遗传,肯定不对,这有其中的道理. 遗传现象是复杂的,当理解了基因和染色体位置的从属关系,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之后,一些遗传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因子”是孟德尔提出来的 2.“基因”是约翰森提出来的 3.摩尔根创立基因学说 4.瓦特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名词解释: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联会:各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配对 着丝粒:着丝粒是真核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的一种“装置” 一,核型分析 二,根据染色体着丝点位置不同,染色体可分为四类: m中着丝点染色体 sm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t端着丝点染色体 st近端着丝点染色体 三,染色体四级结构 四,有丝分裂过程及意义 1,过程 ①间期: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它包括(G1、S、G2三个时期),动物细胞此时中心粒也进复制,一组中心粒变成两组中心粒。

②前期最大特点是: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到细胞两极,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③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我们常找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④后期: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到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加倍。 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变成染色丝,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间内陷,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完成一次细胞分裂,此时形成的子细胞,有的细胞停止分裂,然后分化,有的细胞暂停分裂;有的细胞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意义 生物学意义:(1)多细胞生物生长是通过细胞数目增加或者体积增加实现的 (2)均等式分裂维持了个体的生长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遗传学意义: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遗传的稳定性和基因的完整性,提高子代的环境竞争力和生存率 五,减数分裂最重要的时期?再细分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前期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5个阶段(细偶粗双终): 细线期:细胞核内出现细长、线状染色体,细胞核和核仁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偶线期:又称配对期.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两两侧面紧密相进行配对,这一现象称作联会.由于

遗传学总复习资料

遗传学总复习资料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与传递、变异与进化、表达与调控等规律的科学 遗传与变异 遗传:生物亲代繁殖与其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变异:指生物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现象。 了解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掌握遗传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孟德尔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 (1)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39年):主要特征是研究工作从个体水平进展到细胞水平。这一历史时期、研究工作的主要特征是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建立了染色体遗传学说 摩尔根Morgan 基因学说主要内容: 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稳定性很高,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 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的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体现出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表现; 生物进化的材料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论点。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2)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1940~1952年):主要特征是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方法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及其功能。 3)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1990):要特征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本质,包括基因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调控等。 (4)基因组和蛋白质时期标志:1990年4月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 两个方向①基因组学②体细胞克隆,干细胞研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并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 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分离现象:在子二代中有出现的性状。 基因座: 等位基因:成对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等位点上。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是可以观测的 纯合体:成对的基因相同。 杂合体:成对的基因不同 真实遗传: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方式。 回交:把被测验的个体与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测交: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基因的亲本杂交, 根据测交子代(Ft)出现的表现型和比例来测知该个体的基因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