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图书分类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图书分类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图书分类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

1、检索语言是文献威信检索系统中,用于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课题概念而创造的(人工语言),它包括(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两大类。

2、分类法是按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来揭示和排检文献的,其特性在于(知识的系统性)。主题法是按文献内容的(主题名称)来揭示和排检文献的,其特征在于(事物的特指性)。

3、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将图书馆藏书予以(揭示),并(分门别类)地将它们系统地组织在一起的一种方法。它有两个含义:一是(类集);二是(归类)。

4、类是一个概念,代表着(一组)在性质上彼此(相同的事物) 。图书分类的类,在分类法中称(类目),它由(类名)(类号)(类目注释)三部分组成。表示特定事物的具体概念叫(类名)。

5、图书的本质属性是指图书所反映的学科内容,叫(主要标准);图书的其他特征,如著作人、出版地、体裁、文种、类型、时代及读者对象,称(辅助标准)。

6、图书分类的作用,一是组织藏书,即(图书分类排架);二是编制检索工具即(组织分类目录)。图书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所使用的分类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图书分类法的类型,按其(结构)体系,可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8、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特点),就是用(等级)来表示(类目)之间的(隶属关系),用(列举)来显示一组(并列类目)的完整性,体现类目的(纵向关系)。其局限性是不利于反映图书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其代表是(《村威十进分类法》)。

9、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特点,是把各学科知识(分解)成若干因素,再将许多因素根据一定的标准(归纳)为若干个面。其代表是(《冒号分类法》)。

10、图书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原则组织起来,通过(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类目的先后次序的分类体系,它是图书馆用以(类分图书)(组织藏书)的依据。

11、图书分类法的含义:一是图书分类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

(归类)。二是指情报检索语言,即(图书分类表)。它由众多(类目)所组成。

12、类目表是根据类目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而成的一览表,是整个分类法的(主体),是用以类分图书的(依据)。

13、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首先分出来的(第一级类目),是类目表的(纲目)。基本(部类)是类目表中(最概括)、最本质的区分。14、简表,是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区分的类目组成,担负(承上启下)的作用。

15、详表,是在(简表)基础上展开的,是整个分类法的正文,也叫(主表),是类分图书的实际依据。

16、复分表又叫共同区分表、附表、(辅助表)。把用同一分类标准区分出来的子目汇集到一起,编列成表,作为需要用这个标准进一步区分有关类目的共同子目,叫(复分表)。它有两种:一是适用于(整个类目)的,叫(通用复分表)表;二是只适用于某一大类或几个中小类的,叫(专类复分表)。

17、仿分,是利用某一类的子目作为进一步复分的依据,它起到(专类复分表)的作用。

18、复分表的三个作用,一是(缩小分类法)的篇幅;二是加深了(细分程度),增强(伸缩性);三是加强了(助记性)。

19、使用复分表,不能(单独使用),注意一致性,不能(有时用)(有时不用)。

20、类目之间关系的三个特点:

(1)类目表是根据(类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起来)的,是一种(系统关系)(族性关系)。

(2)类目之间表达的形式是(直线排列)。

(3)类目之间显示的四种关系。

A、隶属关系:一个类与其直接细分出来的小类之间的关系。被区分的类叫上位类,区分出来的类叫下位类。连续划分形成的一系列具有隶属关系的类目叫(类系)。类目表是采用(等级)的形式表达隶属关系。

B、并列关系:一个上位类分出若干小类,这些小类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由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的一组下位类,互称为(同位类)。一组同位类,总称为一个(类列)。同位类之间是(相互排斥)。

C、交替关系:类目表是直线排列的,把可以两属或几属的事物(人

为)地隶属同一上位类。分类表规定用以类分图书的类目叫(使用类目),不用作类分图书的叫(交替类目)。

D、相关关系:类目之间除隶属、并列、交替关系外的其他关系。分类表用(参照)的方式表示,被参见的类目叫(参见类目)。

E、隶属、并列关系在分类表中是(纵向关系)。交替、相关关系在分类表中是(横向关系)。

21、标记符号是类目表中类目的(代号),又称(分类号码),作用是用来固定类目的(先后次序)。

22、分类法对标记符号的要求:一号码要简明,便于(易记)和使用;二类号的编排要具有(伸缩性);三号码要具有(逻辑性);四号码的编制要具有(表达性)。

23、标记符号有两种,即(单纯号码)和(混合号码)。采用一种固定次序的符号系统叫(单纯号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固定次序的符号系统叫(混合号码)。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其优越性是符号(基数多)(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在分类号码中起(助记作用)。

24、分类号的构成方法称编号制度,分三种(顺序制)(层累制)(层累顺序混合制)。

25、顺序制:按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号码)。优点是(号码简短),缺点是不能反映(类目之间)的(系统关系),没有一定的(助记作用)作用。

26、层累制: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给予相同的(不同位数)号码。优点是号码(表达性强),具有(伸缩性)(助记性),缺点是分类(等级过多)(号码冗长)。

(1)八分法,又叫(扩九法),即当同位类超过(九个),但又在(十七个)以内采用的方法。

(2)双位制,又叫(百分法),在同位类过多时采用的方法,目的是解决同位类符号(基数不足)的问题。

(3)借号法,即当同位类超过(九)个,但超过不多时,常采用借(下位类号)的方法。为了缩短号码,可借用(上位类目级位)的号码。

27、层累顺序相结合的混合制是以(《科图法》)为代表。前一段用(顺序制),后一段用(层累制)。

28、采用(分段标记)的方法,可使分类法上的号码(层次清楚),减少(印刷符号)。

29、在用复分表复分时,复分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主表)结合使用。

(1)凡在正表中已列有(专类)时,不得用(复分表)细分。

(2)复分表和正表中部分号码含义相同时,必须(删去重号)。(3)主类表和复分表都采用层累制时,凡上位类目需要用复分表细分时,必须加(“0”)。

(4)一种书如有加(两种复分号)的可能时,只能(采用一种)。(5)使用复分表的(次序),按学科、(地域)、时代、(体裁)的顺序。

(6)使用复分表必须注意(一致性) 。

30、仿分是利用某一类目的子目进一步细分的方法。它和(专类复分表)的方法相同。

31、组配复分号,只有注明使用“:”组配细分时才使用,它可用于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类目和(应用性)类目。

32、各种辅助符号如下:推荐符号(a);总论复分号(—);专类复分号(0),它是在(自然科学)部类的专类复分表和一般性问题时采用的;地区及国家区分号(( )),表示在需用地区复分表区分而类目下未规定时使用;时代区分号(=);时间区分号(< >),表示依照通用的(时间)(地点)表区分的符号;组配复分号(:),它是联结两个相关的主类号,并合成一个组配类号;停用符号({ }),表示该类为《中图法》三版类目;起止符号(/);交替符号([ ])。

33、类号是依(小数制)的办法排列的,即以(数值大小)来排列其先后次序。

34、在注释和索引中,说明有(序论性说明)(大类说明)(使用说明) 三种。

35、注释即(类目注释),它是为了保证(图书分类)的(正确)和一致。

36、索引又叫(类目索引),它分为(直接索引)和(相关索引),它是查找(分类法类目/相应类号)的工具。

37、按字顺排列起来的索引叫(直接索引);相关索引是指示相关事项,即将分类法中被(分散)的相关事项,用综合的方法使之(集中)

在一起,便于从一个主题去研究和(查找)各个有关类目。

38、编制分类法的总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实际效用)为目的。

39、分类法的编制原则:一是应以(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作为类目划分的主要标准(基本准则);二(客观原则)与(发展原则)是立类和列类的客观根据;三(逻辑性原则)是立类和列类的科学方法,做到概念明确,列类要按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系统排列;四(稳定性原则)是图书分类的特殊要求;五(文献保障原则)是编制图书分类法的出发点,即类目的设置要以文献的(多寡)为依据,有什么样的书就(立什么样的类),有时还要进行(多重列类)。

40、评价分类法的标准有:(政治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

41、分面组配分类法以(分析兼综合)的原则作为理论基点,即所有文献中包含的复杂主题,都可以分析成若干个相应的单元概念;而若干个单元概念也可以组成相应的(复合主题)。印度的(阮冈纳赞)在(1933)年所发表的(《冒号分类法》)就反映了这一观点。

42、一部完整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由分面和子分面的概念表、(引用次序)、排列次序、标记符号、类目索引五个部分组成。

43、按分面组配的概念表,是在基本大类下列了许多(简单概念),分别组成一个个(平行的)的(概念表)。

44、分面,即对某一类事物采用(单一特征)进行区分,所得出的(全部概念)。

45、分面分析是将特定知识领域的主题(分解成)简单概念,并按不同的分类特征将(全部概念)组成若干排列有序的(概念表)的过程。46、在分面组配的概念表中,类目表基本特征是在每一基本大类或二级类下划分出(平行的分面) 和(子分面),并在面内尽量使用(简单)概念。

47、分面组配概念表的基本范畴。对分面分析中所使用的划分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后,所得出的适用于一切知识门类的(通用分面)划分特征,归纳为五个基本范畴为:(本体)(物质)(动力)(空间)(时间)。

48、引用次序指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中各分面组配时的(先后次序),也叫(组配次序)。其重要性是:(它决定着)首先按哪种(特征)检索

文献。其中,首先使用的分面是我们组织文献的(首要依据)。

49、阮冈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具体性递减)的引用次序原则。

50、排列次序指分类法中(全部类目)的(先后次序)。组配式分类法的排列次序取决于一是(子分面)即类列内(子目)的(排列顺序);二是分面(排列次序)。

51、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用(分类语言)进行描述,使图书(获得分类标识),借以组织图书馆藏书和检索图书。

52、分类标引的要求:一是(归类)正确;二是反映(充分);三是(前后)一致;四是(方便检索)。正确分析图书学科的内容,按照本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的(需要)来标引图书。

53、分类准备指业务准备,包括(分类法的选择)和确定(使用本)。我国常用的分类法是(《中图法》)。

54、确定使用本的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确定各类(详略程度);二是对(交替类目)的选择作出决定;三是局部(扩充);四是局部(集中);五是(增补新的)类目;六是(删除)不必要的类目和(修改)某些类目名称。确定使用本的依据是经(调整后)的使用本。55、分类标引程序: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确定类号)、复核。

56、对查重而言,在手工编目状态下的查重,目的是避免(一书两入);在机器编目状态下的(查重),还可查找待标引图书是否有外馆编目(数据)及本馆是否(入藏)。

57、主题分析就是在了解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进行概括、提炼和(选择)的过程。

58、文献主题中,依文献论述的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数量划分),可分为(单主题)(多主题)。

59、文献主题中,依构成文献主题结构的(因素多少),可分为(单元主题)(复合主题)。

60、文献主题中,依主题对文献内容概括范围的(大小划分),可分为(整体主题)(局部主题)。

61、文献主题中,依主题对文献(内容))概括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主要主题)(次要主题)。

62、文献主题中,依主题对文献概括的(清晰程度),可分为(显性主

题)(隐性主题)。

63、文献主题因素有五方面:一是主体因素,指图书的主要(学科内容);二是通用因素,即表达图书(主体) 的(内容);三是位置因素,指主题中(主体)所处的空间,如(国家)(地区)(地方)等;四是时间因素,如(年代)、时代、(季节)等;五是类型因素,图书的类型指(工具书)(会议录)等。

64、归类,即将文献主题(转换成)分类法中的(分类号)。

65、(互见)又叫(互著),是在有关类目中重复反映(同一部书),又称(附加分类);将图书中重要的章节分析出来单独归入有关门类的叫(分析分类)。(附加分类)和分析分类只适用于组织(分类目录),不能用于(图书排架)。

66、既是分类排架号,又是该书在分类目录中主要款目的目录分类号,叫(主要分类号)。

67、主要分类号和(书次号)构成一书的(索书号)。

68、分类标引的规则:(1)必须以其(主体因素)作为主要分类(标准);(2)必须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逻辑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书必须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3)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切合其内容)的类;(4)不能单凭(书名)的意义(分类标引);(5)没有明确类目,可采用(靠类标引)原则,对明显政治错误的图书,应加(观点区分符号),《中图法》用(—08)区分。

69、单主题分类标引规则:从不同学科或不同方面来研究同一主题的书,则依(学科)归入相应的类。论述同一主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书,如属于分类法中的(同一类列),归入其(上位类);若不属于同一学科的,则依书中说明的(主要方面的学科)归类。

70、多主题分类标引原则:(1)各主题是并列关系的图书,按篇幅多、重点的或前面的主题归类,必要时对另外主题作(附加分类)。如并列主题超过三个或三个以上,则归入其(上位类),或按(重点归类)。(2)各主题是从属关系的图书,一般归入其(上位类)。(3)各主题是因果关系的图书,一般按(结果)的方面归类。如论述一个主题多方面结果的,则按(原因)的主题归类(4)各主题是影响关系的图书,则按(受影响) 的主题归类。(5)各主题是应用关系的图书,按(应用到)的主题归类。阐述一个主题在(各方面应用)的书,则按

该主题的(学科性质)归类。(6)各主题是比较关系的图书,按(阐明)的主题归类。对多主题的书,有时要考虑作(附加分类)和(分析分类)。

71、凡综合性的工具书归入(综合性图书)有关类目,专科性的(按其学科)归类,再加工具书的(复分号)。

72、经过改编、改写的图书,内容变动不大的,随(原书)归类;内容变动较大的,按改写后的(内容)归类。(文艺作品)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的,按(改写后的)归类。

73、丛书分类时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处理);二是(分散处理)。

74、多卷书分类时,应以(内容集中)归类。当其分卷册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时,须同时进行(分析分类)。

75、涉及多重列类的主题,按(最前面一个类目)归类。

76、计算机机读目录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它的分类标引步骤包括查重、主题分析、选择(标引方式)确定(分类号)、分类号字段录入、审校、建立(分类索引文档)等,它与(手工编目)基本相同。

77、机读目录在揭示文献的程度上,增加了(文献标引)的深度和广度,它可以对一篇文献标引(多个分类号)。可以对并列主题的文献、内容有(交叉的多主题)文献和某一文献中的(重点内容),予以充分揭示。

78、按CNMARC格式的规定把分类号写入(相应的字段),其规定是在(690)字段。本字段(可重复使用),而$a(分类号)和$v(版次)(不可重复)。

79、在机读目录中,可区分目录分类号和排架分类号,将前者写入(690)字段,后者写入(905)字段。一书的主要分类号是该书的(排架分类号)。

80、图书分类管理工作的内容:(1)分类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容)是(统一分类规则)。(2)实行(定额管理)(3)加强(检查制度)(4)更换分类法,一是书和目录全部(重新分类);二是藏书组织按原分类体系,只重新(改组分类目录);三是原有的保留,只是新书用(新分类法)另行(组织藏书)和分类目录。

81、同类书的区分:在图书分类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进行的(再区分),同时确定这些书的(先后次序),能(有别于)其它图书。

82、种次号及其编制方法,是根据(图书分类)时的先后次序,对同类书按种依次给予不同的(顺序号)而形成的;采用计算机编目后,种次号的生成由(机器程序)控制,它能够(准确快捷地给出)种次号。83、著者号及其编制方法,是根据(图书责任者)姓名的(字母)与(字顺)规律特点而形成的号码,其有两类,一是(拼号法),无须编制著者号码表;二是(查号法),要依据(著者号码表)取号。其他还有按图书(出版年代)排列和按(书名字顺)排列的。

84、分类索书号的编制:索书号又叫(排架号),是图书在整个藏书组织中所处位置的一种标志,也是图书排架、读者索书、藏书清点的标志和(依据)。(分类索书号)由(排架分类号、书次号、辅助区分号)组成。

85、排架分类号指分类(索书号)中的分类号,主要用于图书(排架);书次号,又叫(同类区分号),包括(著者号、(种次号)、出版年代号、书名号)等;辅助区分号,又称(同种书)区分号,主要有((版本号)(卷次号)、复本号、文献类型号、文种号)。

86、分类目录是将(各条分类款目)按照一定的(图书分类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它从(知识体系)方面揭示图书馆(藏书内容)的重要工具。分类目录依使用对象分为(读者分类目录)(公务分类目录)。87、读者分类目录由(主要分类款目、附加分类款目、综合分类款目、分析分类款目、类目参照片、目录指导片)等组成,还包括(主题字顺索引);公务分类目录由主要分类款目和(目录指片)组成。

88、《七略》是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编制的,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它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它运用了(图书内容)分类和(形式)分类的标准。创造性地运用了(互著、别裁)方法。

89、《隋书经籍志》是唐代(长孙无忌)等撰写的,它分为(经)、史、(子) 、集四部,共(40)类,类序固定。它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使其在中国古代分类法史上占有统治地位。

90、《四库全书总目》是以(经史子集)为纲,纲下分(44目),有的再进一步细分。它参考了自(隋)以来的各种类表的类目。

9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在原四部分类法基础上改进扩目而成的,分为(经、史、子、集、(丛))五大部类,(52)个大类。

92、《古越藏书楼书目》分(学部)和(政部)两类,它打破了四分法的旧传统,容纳了反映新学科的书籍。

93、《仿杜威书目十类法》是一部用(标记符号)代表类目的(新型)分类法,它不再以(一馆藏书)为限,是第一个为(中文书)而编的新型分类法,书上还编有(检索索引)。

94、《人大法》编于(1952)年,分为(四大部类),(17)大类,在编制技术上(第一次)冲破了严格的(层累制),是第一部力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编制的图书分类法。

95、《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领导,运用(集体力量) 编成的分类表,它首创了(五分法)的基本序列,有(21个)大类,同时它首先采用了(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

96、《科图法》是(1954)年编制的,有(五)大部类,(25)个大类;标记符号是(纯数字符号),采用(层累数字)相结合的(编号制度)。号码第一部分采用(顺序制),第二部分用(小数制)。

9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1999)年第四版,更名为(《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它始编于(1971)年,第一版在(1975)年,第二版在(1980)年,第三版在(1990)年。共分(5大)部类,(22个大类)。其英译名(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缩写为(CLC)。

98、《中图法》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如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均著录了《中图法》的分类号。与《中图法》配套使用的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手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索引》)。

99、《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它是《中图法》的(详编本)。

10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简称(《中图法·简表》),适合藏书在(20万册)以下的图书馆,也可供(计算机网上)资源分类使用。它的类目级别一般选用《中图法》上的(3—4级)。

10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索引》(第四版)是一种从(类目名称)(即主题概念)指向分类号的工具,它按名称的(字顺)排列,分别指

明其相应的分类号,提供了按(字顺)查找、利用分类表和(分类目录)的途径。

102、《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1994)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的分类主题(一体化) 标引工具。该书内容是由《中图法》、(《资料法》)(《汉语主题词表》)三部分组成。

10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第一卷是(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部分,功能是(文献分类标引)和通过(分类的途径)查找(主题词),从而进行主题标引;第二卷是(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部分,功能是(文献主题标引)和通过(主题)查找相关的(分类号),作分类标引的(辅助工具)。它能够降低主题标引的(难度),提高标引的一致,有利于在检索系统中实现(分类号)与(主题词)间的相互转换。104、《<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使用手册》是(1998)年分(上下两)册出版的。上册是(词表的介绍)和(使用方法),下册是有关(词表收录人物)的归类。

105、《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是以(著者名称)作为同类书排列(依据)的号码表,为(同类书)排列编制(汉语拼音著者号)的需要而编制的,采用(查号)法。它是由(主表)和(著者复分表)两部分构成。

106、《中图法》的组织机构:一是常设机构,即《中图法》(编委会);二是《中图法》(编委会办公室),任务是(联系)《中图法》用户,(解答)用户咨询等;三是《中图法》编委会常年工作,包括建立《中图法》(网页)和出版(文献标引指导性)刊物。

107、《杜威十进分类法》缩写为(DDC),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按(小数制)编制的分类法。

108、《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缩写为(LCC),它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01)年推出的一部(字母数字混合式)分类法。

109、《国际十进分类法》缩写为(UDC),它是由(《杜威十进分类法》)发展而来的。

110、《概略分类法》缩写为(BSO),它的编制目的是使不同(情报检索)系统在检索语言方面可以联系和(兼容),成为不同类型情报文献服务机构的(咨询工具)。

111、分类法的发展趋势:(1)各种图书分类法都在进行(重大的修订)和(补充);(2)新型分类法不断出现 (3)理论研究逐步深入

系统,并出现重大突破,如印度(阮冈纳赞)及(英国分类法研究小组)的(分面类法)分类法,美国(斯帕克)、(索尔顿)等人的(自动化)分类法,均是分类法史上的里程碑;(4)分类法的重要性得到普遍重视,现已成立两个专门性国际组织,即(分类法学会)和(国际文献联合会的分类法研究委员会)。

112、图书分类法在近年来呈现出(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自动化和标准化) 的趋向。

113、分面组配化由(传统)的(列举式分类法)向分面组配式发展。114、19世纪末,(UDC)的编者(奥特勒)提出(概念分析)的原则,并在(UDC)中运用了(:)等符号。

115、20世纪30年代,(阮冈纳赞)首次提出了分面组配的理论,并编制了第一部分面分类法(《冒号分类法》)。

116、(1955)年,英国(分类法研究小组)提出了(《需要以分面分类法作为一切情报检索方法的基础》)的备忘录。

117、分类主题一体化,即(分类语言)和(叙词语言)在概念系统、参照系统、标识系统、索引系统等方面实现了(兼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表融合为一个统一体。

118、(1969)年英国的(阿奇逊)主编了(《分面叙词表》),这是分类主题一体化比较成功的尝试。

119、(1994)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120、目前,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有四各模式:(分面叙词表)(叙词式索引)(分类表—叙词表对照索引)(集成叙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属(分类表—叙词表对照索引)。

121、图书分类自动化是指(分类检索)(分类标引)(分类表编制及管理)趋向(自动化和计算机化)。

122、图书分类标准化指分类法的编制和使用趋向于建立(分类的国际交换语言),它不能等同于(分类法的统一)。

123、分类法的标准化包括:制定和应用某种有关分类法(编制)和(使用)的技术性规定。

124、我国于(1979)年底成立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五分会是(词表)、(分类法)和(标引)分委员会。

125、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分类法、主题法检索体系标准化会议建

议:以(《中图法》)第(二)版为基础,做为国家标准分类法的试用本。

中级刨工理论考试题库.doc

中级刨工理论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共 100 道) 1. 在刨床上使用组合夹具,刨斜面时,其角度误差为( B )。 (A)± 2°(B)± 2′(C)± 5′( D)± 10′ 2.加工铸件时,选 ( B )作冷却润滑液。 (A)水(B)煤油(C)菜油(D)肥皂水 3.插床验收时应进行空运转试验,试验时间应( D )。 (A)为 30min (B) 为 1h (C)不少于 1h ( D)不少于 2h 4.造成精刨后龙门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直线度不符合图样要求的原因之一是 ( A )。 (A)工件装卡时压紧点悬空( B)工件两侧螺纹撑不对称( C)刀架配合部分间隙过 大(D)精刨时让刀 5.B6050 型牛头刨床采用的是 ( B )离合器,这种离合器操作方便,承 载不很大,过载时能自动打滑,起安全作用。 (A)齿形(B)多片式摩擦(C)超越(D)涨紧盘摩擦 6. 直齿锥齿轮齿面粗糙且产生波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 )。 (A)刨刀用钝(B)分度方法不正确(C)滚切挂轮装错(D)进给量过大 7.双作用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的过程中,每一个密封容积完成 ( B )吸油和压油。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8.牛头刨床主运动的速度调整,主要是根据( B )和工艺情况来决定的。 (A)工件长度(B)行程长度(C)切削用量(D)工作速度 9.砂轮的硬度分为 ( B )种不同硬度。 (A) 13(B)14(C)15(D)16 10.精刨代刮,通常精刨余量在 ( A )mm 左右。 (A)~( B)~(C)~(D)~ 11.零件加工总余量的大小,一般主要决定于( A )。 (A)毛坯的制造精度(B)设计精度(C)机械加工精度(D)工艺性能 12.下列各类轴中,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是( C )。 (A)滑轮轴(B)万向传动轴(C)减速器轴(D)电机轴 13.锥齿轮齿向精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 C )。 (A)分度不正确(B)齿槽深度过大 ( C)分度头主轴轴线与切削方向不平行(D)齿槽宽度过大 14. B665 型牛头刨床,当摇杆齿轮旋转一周时,滑枕就往复( A )次。 (A) 1(B)2(C)3(D) 4 15.当板状工件的长度与厚度之比超过( B )时就称为薄形工件。 (A) 30(B)25(C)20(D)15 16. 精刨龙门刨床身导轨面,按(B)用百分表找正。 (A)导轨面本身(B)立柱结合面(C)顶部外侧面(D)顶部内侧面 17. 斜齿条的装夹方式一般有三种,如果直接在工作台上装夹适用于( A )。 (A)加工工件形状较大的场合(B)加工批量较小,工件形体不是很大的场合 (C)加工工件批量较大的场合(D)加工批量较大,工件形体不是很大的场合 18. 检验工作台水平移动时,测量工作台面的垂直度方法是:在工作台的侧面放置一

中石化职称英语考试试卷(中级)

试卷一 I. Vocabulary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1.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how much energy and water a building will consume, how much _______ will be needed. A. matter B. things C. material D. substance 2. They found that the positive thinkers sold 37 percent more insurance than did the_______ thinkers. A. negative B. positive C. active D. passive 3. In labs around the world, bad bugs are undergoing the ultimate rehabilitation, being _______ from life-threatening viruses and bacteria into lifesaving therapeutic agents. A. translated B. transported C. transformed D. transmitted 4. The fresh air is sometimes humid from the _______rainfall of this area. A. numerous B. abundant C. plenty D. substantive 5. We know that many animals _______ the deep seas at pressures of 15,000 pounds per square inch. A. live on B. live in C. live through D. live up to 6. Speakers and writers of the Germanic languages _______for a great deal of the world's output in everything from economics to literature to military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account B. allow C. apply D. arrange 7. _______of the great state of Illinois, let me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for the privilege of addressing this convention. A. On account B. In honor C. In place D. On behalf 8. The companies that are finding ways to hang on to their older workers _______ from an intangible commodity: wisdom. A. obtain B. earn C. develop D. benefit 9. I raced to_______ Jill. A. keep on B. keep up with C. come up with D. come up to 10. Managers need to monitor inflation trends so they can make good _______. A. decisive B. decisions C. decide D. decided 11. Fluency can be _______ defined as "being able to communicate ideas without having to stop and think too much about what one is saying." A. simple B. simply C. similar D. simplify 12. The number of vehicles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_______, more than 100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have levels of carbon monoxide that exceed legally established limits. A. Continuously B. Consequently C. Constantly D. Consistently 13. A(An) _______ is better than the text and may make the point clear. A. interpretation B. representation C. illustration D. draw 14. Some of the world's best mountain _______ is available within the 500-kilometer long chain of the Southern Alps. A. scene B. scenery C. scarce D. scare 15. After a through research, the police __ most of the missing jewels. A. retreated B. refreshed C. recovered D. reminded 16. A gold-rated building is estimated to have reduce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by 50% compared with a(an) __ conventional building. A. equivalent B. alike C. uniform D. likely 17. When pessimists __ in their first attempt, they usually say, "I can't do this." A. feel B. fail C. defeat D. lost 18. Six years __ before she got another note from Teddy. A. went into B. went around C. went by D. went on 19. The company owns a large number of _______ stores. A. export B. bargain C. retail D. trade 20. The cost of self-education has fallen with the multitude of source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_______ on CD-ROMs and the Internet. A. preferable B. ready C. available D. considerable II. Grammatical Structure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21. Put things back _______ you found them.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专业课考试大纲(图书资料专业基础与图书资料专业实务)教案资料

图书资料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内容 1.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环境,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国外关于图书馆对象的认识: 第一阶段:整理说,技术说,管理说 第二阶段:社会说,知识社会说 第三阶段:交流说,新技术说 第四阶段:信息资源说 我国图书馆界的认识: 1、要诉说。五要素:图书、读者、领导干部、建筑设备、工作方法 2、矛盾说。“藏书与利用”或“管理与利用”的矛盾 3、规律说。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科学 4、交流说。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 5、信息资源说 结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大致可以如下描述: (1)普通图书馆学 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发展机制。此外,普通图书馆学还包括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2)专门图书馆学 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极其特点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等的工作原理、特点、任务极其特殊的性质、职能,以及他们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发展趋势等 (3)比较图书馆学 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它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目的在于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对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得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准则。主要有3种形式:地域研究、跨国研究、实例研究 (4)应用图书馆学 应用图书馆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的环节、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成为狭义应用图书馆学。其二是指图书馆的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问题的新学科。如:图书馆经济学、读者心理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统计学、文献保护学等。 应用图书馆学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1)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2)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整序工作3)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 4)图书馆管理5)图书馆工作现代化

刨工理论知识试卷

刨工学徒理论知识考核试卷(答卷) (全卷共三大题,总分100分,60分及格)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 粗刨镬床工作台上平面时,应按工件的_a 对刀。 a.最高点 b.最低点 c.加工余量 2 刨床最适合加 b 、 c 及沟槽。 a.垂直面 b.薄板平面 c.加工窄而长的平面 d.成形表面 3 龙门刨床工作台的往复直线运动是刨削加工的_运动。 a.主 b.进给 c.合成切削 4 垂直进刀手柄下的刻度手柄顺转为 a ,逆转为 b 。 a.进 b.退 c.左 d.右 5 构成切削用量的三要素为:背吃刀量, B 量和 D 速度。 a. 刨削 b.进给量 c.垂直量 d. 切削 6 刨床是 a 往复运动。 a. 直线 b.曲线 c.孤线 d. 任意 7 刨床按其结构分,常用的有: A 刨床、龙门刨床和 C 刨床。 a.牛头 b. 摇臂 c. 单臂 d.滑枕式 8 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 ).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9 粗刨刀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刨刀有足够( a )的条件下,磨的锋利些. a.强度 b.硬度 c.刚度 10 为了增加强力刨刀的抗冲击能力,刃倾角应选择。( c ) a.正值b.负值c.零值 11 刨削摇臂钻床工作台T形槽的直角槽时,应选用切削刃宽度 b 直角槽宽 度的切槽刀刨削。 a.小于b.大于c.等于 12 装夹龙门刨床工作台时,应合理确定垫铁和压板的位置,主要垫铁一 般置于工件全长的_处。( c ) a .1/2 b .1/3 c .2/9 13 在刨床上装夹一些形体较小、厚度较薄的工件时,应在( b )上装夹, 其效果较好. a.平口虎钳 b.磁性工作台 c.工作台 d.专用夹具 14 龙门刨床上共有_进给箱。( d ) a.一个 b.二个c.三个d.四个 15 一般将平口钳、三爪自定心卡盘等称为_夹具。( a ) a.通用 b.专用 c.可调 16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5分,共15分)

图书资料中级职称——主题标引

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 主题法基础知识 一、掌握主题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二、掌握主题法的类型 三、了解叙词表的结构 四、了解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一、掌握主题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p184 主题法,一般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词语作检索标识,以子顺为检索途径的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主题法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 (2)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3)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 (4)往往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关系的。 二、掌握主题法的类型:P185-189 主题法的类型有不同的分法: 按照主题法的选词方式,可以分为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和关键词法; 按照使用组配的先后,可以分为先组式主题法和后组式主题法; 按照使用时是否进行控制,分为受控主题法与非控主题法。 标题法的特点 元词法的特点: 叙词法的特点: 关键词法的特点: 三、了解叙词表的结构:p190 叙词表的基本概念、类型 叙词表是一种将标引人员或用户使用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系统语言的术语控制工具;是一种概括特定知识领域,并由词义相关、语义相关的术语组成的可以不断补充的规范化词典。 按照叙词表显示方式,这些部分可以分为字顺显示、系统显示、图像显示等三种类型。 字顺表的结构组成 1.字顺表:是一种有众多叙词款目和非叙词款目按字顺排列的一览表,字顺表一般都是词表的主体,习惯上称为主表或字顺主表。 叙词款目或非叙词款目一般有: ①款目词项;②标记项;③注释项;④语义关系项(也称参照项,如:等同关系、等级关系、相关关系)等组成。 2.专有叙词表:也称附表,是将众多专有叙词款目按字顺排列的一览表,是字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双语种索引:是一种将全部叙词、非叙词与相应外语译名相互对应,按外文译名字顺排列的索引系统,是通过外文译名使用词表的辅助工具。 叙词表的系统显示的主要形式 1范畴索引:亦称分类索引,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2词族索引:词族,是指一组具有属分关系的叙词的集合。词族索引是一种以词族为款目单元,按照款目词的字顺排列,可以从等级关系角度查找叙词的索引。 3轮排索引:亦称轮排表,是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表,是一种从词素的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中级刨工理论考试题库

中级刨工理论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共100道) 1. 在刨床上使用组合夹具,刨斜面时,其角度误差为( B )。 (A)±2°(B)±2′(C)±5′(D)±10′ 2. 加工铸件时,选( B )作冷却润滑液。 (A)水(B)煤油(C)菜油(D)肥皂水 3. 插床验收时应进行空运转试验,试验时间应( D )。 (A) 为30min (B) 为1h (C)不少于1h (D)不少于2h 4. 造成精刨后龙门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直线度不符合图样要求的原因之一是 ( A )。 (A)工件装卡时压紧点悬空(B)工件两侧螺纹撑不对称(C)刀架配合部分间隙过大(D)精刨时让刀 5. B6050型牛头刨床采用的是( B )离合器,这种离合器操作方便, 承载不很大,过载时能自动打滑,起安全作用。 (A)齿形(B)多片式摩擦(C)超越(D)涨紧盘摩擦 6. 直齿锥齿轮齿面粗糙且产生波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 )。 (A)刨刀用钝(B)分度方法不正确(C)滚切挂轮装错(D)进给量过大 7. 双作用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的过程中,每一个密封容积完成 ( B )吸油和压油。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8. 牛头刨床主运动的速度调整,主要是根据( B )和工艺情况来决定的。 (A)工件长度(B)行程长度(C)切削用量(D)工作速度 9. 砂轮的硬度分为( B )种不同硬度。 (A)13 (B)14 (C)15 (D)16 10. 精刨代刮,通常精刨余量在( A )mm左右。 (A)~(B)~(C)~(D)~ 11. 零件加工总余量的大小,一般主要决定于( A )。 (A)毛坯的制造精度(B)设计精度(C)机械加工精度(D)工艺性能 12. 下列各类轴中,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是( C )。 (A)滑轮轴(B)万向传动轴(C)减速器轴(D)电机轴 13. 锥齿轮齿向精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分度不正确(B)齿槽深度过大 (C)分度头主轴轴线与切削方向不平行(D)齿槽宽度过大 14. B665型牛头刨床,当摇杆齿轮旋转一周时,滑枕就往复( A )次。 (A)1 (B)2 (C)3 (D)4 15. 当板状工件的长度与厚度之比超过( B )时就称为薄形工件。 (A)30 (B)25 (C)20 (D)15 16. 精刨龙门刨床身导轨面,按(B )用百分表找正。 (A)导轨面本身(B)立柱结合面(C)顶部外侧面(D)顶部内侧面 17. 斜齿条的装夹方式一般有三种,如果直接在工作台上装夹适用于( A )。 (A)加工工件形状较大的场合(B)加工批量较小,工件形体不是很大的场合(C)加工工件批量较大的场合(D)加工批量较大,工件形体不是很大的场合 18. 检验工作台水平移动时,测量工作台面的垂直度方法是:在工作台的侧面放置一

图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一)基础理论 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 B.知识 C.信息 D.书籍 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 )。 A.前言 B.附录 C.提要 D.关键词 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制定的。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国际文献学会 C.国际公共图书馆协会 D.国际信息学会 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 A.陶文 B.青铜器铭文 C.甲骨文 D.先秦石鼓石刻 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 A.莎草纸书 B.泥版书 C.羊皮纸书 D.蜡版书 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上海图书馆 C.广州图书馆 D.北京大学图书馆 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美国国会图书馆 C.英国图书馆 D.法国国家图书馆

8.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A.10 B.3 C.5 D.8 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 A.社区图书馆 B.街道图书馆 C.儿童图书馆 D.农村乡镇图书馆(室) 10.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 A.利润性 B.外向性 C.模糊性 D.潜在性 11.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 A.蒸馏B.杀黄C.汗青D.留青 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A.用户满意程度 B. 信息及时性 C.潜在经济效益 D. 情报完整性 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的有机结合。 A.传统图书馆 B.虚拟图书馆 C.无墙图书馆 D.复合图书馆 14.()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A.信息内容 B.制作方式 C.记录符号 D.载体材料 15.()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6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岗位分析 (一)焊接专业及现状 焊接是加工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应用广泛,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机械制造、安装、维修业也逐步向精、细方向发展,对焊接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焊接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1)石油和化工建设行业50% (2)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45% (3)其它行业5% (三)、主要职业岗位 (1)焊接加工、焊接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2)焊接设备维修工作 (3)工业设备维修 (4)其它岗位工作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中级应用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能在各个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焊接技术相关的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焊接加工技术人员。 (二)专业要求 1、文化知识要求 毕业生具有中等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专业英语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综合能力(交际、公共、协同工作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 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 接工艺 ⑧焊接检验分类,X光探伤评定标准;焊接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方法及修补 要求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 焊、埋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2

北京市中级职称英语计算机考试心得

中级职称评审中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心得上次说的是北京市中级技术资格评审中最要命的专业课考试,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今天要说的是英语和计算机的考试。如果你有免试资格的话,本文可以略过不看。 先说英语考试吧。考试的全称是《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有多么的扯淡了。一个技术人员不仅要钻研技术,还得去学英语,不知道你有多少时间呢。考试的费用是36元,每年4月份考试。考试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是评高工的时候使用的,B级是评工程师时候使用的。这个考试成绩是三年的有效期,所以评工程师只要考个B级就行了。B级考试的内容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的水平。考试的题目全部都是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考前一定要购买官方指定的考试用书,上面有很多题,仔细做一遍,会对考试有很大的好处。考试有3篇阅读理解,一共是45分,如果这个部分能拿到36分以上的话,那么考试通过就不成问题了,而且考试的时候可以携带一本英汉词典。虽然考试不是很难,但是还是希望能对其重视。多做一点题,积累一点,别指望临场去查词典,因为根本来不及。我有一个同事,考了59,因为他太依赖词典了,结果时间都消耗在查词典上了。后面的题没时间做了。 计算机考试的全称是《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这个考试比英语考试还没用。按照要求,中级职称要考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自己选,我选的是Windows XP,Word,Excel。每个模块考试费用是55块钱,上计算机考试,每个科目是50道题,要求在60min内完成考试。考试的模拟系统和我们实际操作有很大的不同,你必须要适应它的要求,才能顺利完成考试。比方说,Word里改变字体大小,你可以用右键菜单来完成,但是在模拟考试系统中,你必须用Word的工具栏菜单来完成,否则你这个题就是错的。考试的内容相对简单,但是你要适应其环境才能顺利完成考试。在网上有免费下载的模拟系统,可以下载之后尝试自己做一下。熟悉模拟系统后,平时你对这些软件又比较熟悉的话,考试就可以顺利通过了。这个成绩是永久有效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考试。每年有三次计算机考试的机会,而且还有补充报名的机会。在报名的时候有教材来卖,实在心里没底的同学可以买个,里面有光盘,光盘里有题库,题库都做了的话,基本上就100分了。就是有点贵,好像一本书是40块。 英语和计算机对很多同学来讲是评中级职称所必须的,建议这两个考试在你

2021年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题库

第一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论 一、1.1 信息资源概念: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以信息为核心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集合。 1.2信息资源特性简答:信息资源具备需求性、稀缺性、选取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1.2.4信息资源共享性特性:信息资源运用不存在“你多我就少”竞争关系,不同使用者往往可以同等限度地共享某一份信息资源。共享性是信息资源本质特性,是就信息资源地运用不受人为干扰而言。随着市场和政府作用不断增强,这种天然共享性已经在很大限度上增添了人为色彩。 1.2.6.信息资源生产和使用中不可分性:一方面,作为一种资源信息在生产中是不可分,信息生产者为一种顾客生产一组信息与为许多顾客生产同一种信息比起来,两者所耗费努力几乎没什么差别。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资源信息在使用中也具备不可分性,即信息资源不能像多少吨煤或多少吨水泥那样任意地计量。 2简答信息资源类型:1)记录型信息资源:涉及由老式介质和各种当代介质记录和存储知识信息。这是信息资源存在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资源主体。2)实物型信息资源:用实物自身来贮存和体现知识信息,如产品样本等。3)智力型信息资源概念:此类信息重要体现为人脑贮存知识信息,涉及人们掌握诀窍、技能、经验等,又称为隐形知识。4)零次信息资源概念:各种渠道中由人口头传播信息。 3阐述信息资源功能:1)经济功能:信息是一种重要经济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最重要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系统作用功能,可大大提高生产力。也能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功能。2)管理与协调功能: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运动,进行合理配备,发挥最大效益。3)选取与决策功能:信息资源能优化人类选取与决策行为,发挥预见性功能。4)研究与开放功能: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备活化知识,生产新知识功能。 4.1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目,运用当代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办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她活动中运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备和控制活动。 4.2简述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经济资源,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趋势明显呈现

中石油职称英语考试大纲

中石油职称英语考试大纲(不断更新) 附录1:晋升职称英语水平考试大纲 一、等级的划分 晋升职称英语水平考试共分为A、B两个等级。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需参加A级考试,申报中级职称的人员需参加B级考试。 二、评价目标 考试对应试者的英语词汇量、英语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的要求分别如下:(一)词汇 1、申报A级的人员应熟练认知5000个左右的单词和短语。 2、申报B级的人员应熟练认知4000个左右的单词和短语。 (二)语法知识 应试者必须懂得英语基本语法结构和常用句型,能正确理解用这些结构和句型写成的句子。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基本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的基本用法及强调句型的结构; 8、常用倒装句的结构。 (三)阅读理解能力 应试者能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阅读能力重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理解; 6、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四)翻译能力 应试者应具备在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翻译文章难度相当于《通用英语选读》教材中课文的难度。要求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三、题型、题量和计分 题型、题量和所占分值如下表: 题型分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第一部分为主观题型,第二部分为客观题型。客观题占总分的80%,主观题占20%。答题时间总计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题。 本部分包括四种题型。 一、词汇 本部分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主要考查单词和词组的用法。要求应试者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一最佳答案。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现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近几年以来,攀成钢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特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随着各类培训班的开办,为企业高速发展时期,人才提升技能、开拓视野、规范管理等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每个组织者、每个学员来说,都有很大的收获。我公司取得如此好的培训成绩,与组织培训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培训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分是不开的。具体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岗前培训 1。岗前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短期内的集中学习、初级培训,使新职工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前基本掌握企业产品知识、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攀成钢公司对新进职工的初级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概况、企业的、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并发放相关宣传册;利用幻灯片介绍企业现在的生产项目、建设中的工程以及宏伟规划;宣传爱党、爱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让新职工了解公司。 2。请专业人士讲解精神,让新职工更快地融入到攀成钢建设大军中去。 3。请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4。实行安全三级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上岗实习。

5。实行师带徒实作培训教育。签订师徒合同,师傅要做好“传帮带”。传,即传授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帮,即帮助徒弟克服技术上的不熟练及心理上的恐惧感,给予鼓励和支持;带,即带领徒弟接触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并让徒弟有机会处理不同的突发事件,以提高徒弟的应变能力。这对新职工十分重要。 6。实习期满,写出实习论文,签署实习单位领导意见与实习跟踪一并交组织人事部审查备案,填写转正表,方可转正定级。严格审查,不合格者不能转正定级。 二、对在职职工再培训 对在职职工再培训,又分为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 1。职业培训针对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能够胜任工作的知识、方法、步骤和过程。如攀成钢公司开展了: ⑴型岗位培训班。如:冶炼工技师培训班、轧钢工技师培训班、高中级行车工培训班、高中级吊装工培训班、高中级质量检验工培训班、高中级化验工培训班、高中级焊工培训班、高中级车工培训班、高中级刨工培训班。并颁发资格证书。 ⑵特殊型岗位培训班:叉车工培训班、压力容器培训班等,发放安全上岗证。 ⑶各部门还根据自己特有的工种自行开办了:库管工培训、空压机工培训、地辊工培训。 2。发展培训 发展培训的对象是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改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培养正确对待一线职工的思想以及培养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以提高搞活协调工作的能力。创造一个让领导和职工都满意的和谐的工作环境。

教师中级职称英语试题7教学提纲

闵行区教育局 中级职称英语考试(7) (20%) (15 minute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art I Directions: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listening ability. It consists of 3 sections. Section A Directions: This section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give proper responses. There are 5 recorded questions in it.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is a pause.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two times.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given in your test paper.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Example: You will hear: You will read: A) I'm not sure. B) You're right. C) Yes, certainly. D) That's interesting. From the question we learn that the speaker is asking the listener to leave a message. Therefore C) Yes, certainly, is the correct answer. You should mark C) on the Answer Sheet. [A] [B] [C] [D] Now the test will begin. 1. A) With pleasure. B) That's great. C) What a pity! D) Please don't. 2. A) About 10 dollars B) By 12 o'clock. C) In the photo shop. D) A moment ago. 3. A) Why not? B) I see. C) I don't think so. D) Go ahead. 4. A) Yes, please. B) No problem. C) Don't worry. D) Thank you. 5. A) What's there? B) Can I help you? C) No trouble. D) Thank you very much. Section B

刨工岗位职责

综合车间机械措施工段刨工岗位职责 篇二:刨工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刨工岗位责任制 1、负责各种零件、部件的刨削加工。充分利用工时,保质、保量、安全的完成各项生产 任务。 2、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刨工操作规程,工作中看懂图纸,按技术要求和图纸工艺进行加 工。保管好图纸,工件干完后将图纸上交。 3、钻研技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4、严格质量要求,灵活运用质量管理,成品率达到99.7%以上。 5、工作前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后清理机床,关闭电源。把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 6、爱护设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对有色金属切屑、铁屑,工作后及时送交车间指定 地点。 7、应懂机床结构、原理、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 障。 8、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积极为下班工作创造条件。 徐矿集团华美建安分公司 山西项目部野马工地 刨工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金属切削工操作规程总则。 2、工件应用平铁垫平、压紧。卡工件的压板不准超出工作台。 3、刨床开动前,必须检查前后左右有无障碍物。 4、行程调整应适当,不得超过规定限度,一般可留4—5个齿的余地,调整螺丝应紧固。 5、机床工作时,不准把头部和手部伸入刀具和工件的行程之内。 6、使用刀具对刀找正时,注意刀头不要碰到工件上。 7、移动工作台、刀架或横梁,不论是手动、慢动、快速都不准超过极限位置,禁止开车 变速。 8、如果长期停车,应将滑枕均衡分布在床身导轨面上。 徐矿集团华美建安分公司 山西项目部野马工地篇三:刨工安全操作规程 2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刨工) 一、岗位职责 根据刨工岗位操作规程,开空车检查机床运转是否正常,穿载好防护用品,对工具,夹 具,量具,原材料及毛坏进行测量检查,作好生产准备。 根据刨工岗位操作规程,开空车检查机床运转是否正常,穿载好防护用品,对工具,夹 具,量具,原材料及毛坏进行测量检查,作好生产准备。 依据设备维护保养条例,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清除铁屑,加强设备日常和定期保养, 管理好工具附件不遗失,能对设备进行检查调整,能排除机床出现的一般故障,确保设备处 于完好状态。 爱护设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分析复杂工件废品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提高 产品质量。 定期对设备、工具、机床、附件检查,能正确处置机床发生的异常情况保证人身和设备 安全。 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对制作的工序质量、工期负责。

2012年职称英语考试大纲要点解读

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组织实施的一项外语考试,2012年职称英语大纲要点解读根据英语在不同专业领域活动中的应用特点,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对申报不同级别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该考试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把考试的重点放在了阅读理解上。 专业类别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分为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和卫生类。每个专业类别的考试各分为A.B.C 三个等级,其中A级考试的语言难度最高,C级考试语言难度最低,B级考试的语言难度介于A 级和C级之间。综合类的考试中不涉及专业性的文章及专业词汇,考题中所出现的文章大多通俗易懂,主题涉及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三个等级考试的总分各为100分,考试时间均为2个小时,参加考试的考生允许带一本普通的英语字典进入考场。 普通英语词典指针对日常英语学习和使用而编写的词典,如:《英汉大词典》,《牛津英汉双解阋典》等。专门针对职称英语号试编写的各类英语词典(尤其是封面上带有职称英语字样的词典).及各种电子词典均不允许在考场中使用建议综合类的考生可以在考场中使用提供了单词较全面的词义注释及其常见搭配结构.并涉及到了单词常见近义词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建议参加C级和B级考试的考生可以使用《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级)》,参加A 级考试的考生使用《牛津英汉双解词典(高级)》。 评价目标 申报A级的人员在两小时内应完成30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A级考题中每篇文章长度为350-450词左右),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申报8级的人员在两小时内应完成26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B级考题中每篇文章长度为300—450词左右),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申报C级的人员在两小时内容应完成22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C级考题中每篇文章长度为250—400词左右),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 为了达到以上评价目标,考试对应试者的英语词汇量.英语语法知识和阅读能力都作出了相应要求: 词汇量要求 A级的人员能识别60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B级的人员能识别5(100个左有的单词和一一定数馈的短语; C级的人员能识别4000个左有的单涧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在实际考试中出现的词汇:绝大部分为常见的单词和短语结构(2000个左右),而且有一部分基本词汇在同一套考题中多次出现.因此在复习中可以主要掌握2000个左右的核心单词和短语结构。实际考试中出现的超纲词一般都会给出中文注释。 语法知识 职称英语考试中不直接考察语法(考题中没有与语法相关的多项选择题或语法改错题).而是把对基本语法的考察融入到各种考题中.进行间接考察。以综合C级/B级阅读判断考题(petitions)为例: 18.A petition has to be mailed to the Prime Minisler’s house in London. A.’l'rue B.alse C.Not mentioned带有下划线的句子是该题出题的依据: (文章第一段)Petitions(请愿,请愿书)have long been a part of British political life.Anyone who wanted to change something would get a list oI signatures from people who agreed to the idea and either send them to the government or deliver them personally to the Prime Minister's house in London.www.Ehttps://www.doczj.com/doc/a32414334.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该题属于细节题,该题要求考生对文章中所提供的细节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该题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