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发展历程全

经济发展历程全

经济发展历程全
经济发展历程全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亿人口、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

年年均仅20多亿美元,1992年时也只有亿美元,是1979年的倍,年均增长%。虽增长速度不算慢的,但基础弱,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徘徊阶段,相对于以后来看,这一阶段每年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很小的,且利用外资的类型也比较单一,198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只能以借贷方式吸引外资,这种方式利用外资我国要承担的外债风险大,原因在于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国外也缺少对中国开放的了解和信任。但很明显当时中国引资的质量是相当低的。1989年后外商直接投资才逐渐增多,中外合作、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才慢慢涌进中国。

4、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开放伊始到1992年,中国对外投资处于探索阶段,这期间共兴办海外企业148家,累计对外投资亿美元,相对庞大的利用外资量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实现了从无到有。投资主体开始主要是一些经贸所和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成经贸公司,后来一些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对外投资,项目规模也逐步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逐步扩大到资源开发、商品生产、工程开发等领域。

5、金融国际化局部试点展开。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外向发展要求,我国金融业首先在深圳市试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海南省。这个时期开放有明显的地域限制,且业务开通范围较窄,仅个别试点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更少,范围仅在香港与美国等。金融国际化程度低也影响了我国外贸结算,如与非洲难做生意就是此故。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非常明显。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阶段(1992-2001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发展阶段是指一国在具备一定数量出口企业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由“量的扩张”转向“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积极实施“走出去”,从而使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1、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成为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结束了1992年前一段时间相对徘徊前进的局面,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转变”,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从表1看,有关倾向于出口导向的制度和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开始重视出台有关出口质量的政策。1993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关税,到2000年我国关税降到15%,减少非关税方向,采取了与世界各国同轨非关税壁垒代替高关税保护政策。在汇率方面。我国改变了汇率高估的局面,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期间由强调地理区位的开放转移到了对体制的改革,理论和政策上逐步成熟,也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一般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2、出口贸易突出“以质取胜”。从表2可以看出,1993-2001年间我国外贸易额在绝对量上比1992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加。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61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出口额的排名由1992年的第11位上升到了第6位,2001年出口额比1992年增加了2倍,出口依存度由1992年的%达到了2001年的%,而且可以看出,1993年以来外贸出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出口创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弥补了内需不足的缺口,成为这

几年经济增长平均达%的重要推进器。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彻底向逆差告别,呈现单边的增长性顺差,这期间年均顺差185亿美元。从出口结构上看,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出口粗加工、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为主,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到%,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由1992年的23%上升到了2001年的42%,高新技术产品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方向渐显。从表2上看,1992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年增长量有了大幅增加,2001年利用外资达到亿美元,是1992年的倍。这期间从1994年到2001年中连续7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而且外资企业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越来越高,2001年占中国出口额的50%。而1992年以前只占12%。中国利用外资在这期间基本上呈现了一个较大基数上稳定增长的局面,这种稳定性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日渐成熟。此外,利用外资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即由过去多数外资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加工制造企业,转移到了在引导外资投向生产型项目的同时,又有计划地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1997年以后,国家政策已经由过去主要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转变为对内外资企业提供、同等的竞争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用外资不再是以粗放式引资为主,而是进入了讲求质量效益的新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利用外资的实践中反映了出来,从表2上看,我国在1997年利用外资最高峰值后,到2001年间有一段时间的下滑调整期,其中就蕴含着以质择资的影响。

4、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根据表2统计,1993-2001年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亿美元,且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2001年达到亿美元,是1992年亿美元的倍,累计批准成立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共计6610家。可以说,相对于前一阶段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其起步晚、政策的不健全、企业对外竞争力弱等原因,相对中国利用外资来说显得微乎其微,而且投资也主要限于初级加工制造、资源开发等领域,投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亚洲等地发展中国家以及日本、美国、德国等地。

5、金融国际化发展明显。1992年以后,我国金融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取消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置代表处、外国银行分行、合资及独资银行、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财务分行。外国金融机构和业务基本覆盖了所有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截止2001年底,共有19个地区和国家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建立了190家营业机构,其中31家外资银行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资产达440亿美元,贷款186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资本金额30亿美元。外资银行在外汇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分别达到20%和30%的市场份额。但外国证券机构在华只能设立代表处,不能设立分公司[3]。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积极走向国际市场,遍布欧洲、美洲各地,如中国银行就设立了560家海外机构,同时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可以看出,相对前一阶段来说,中国在这一阶段金融国际化方面有了明显发展。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开始进入高级阶段(2002-至今)

所谓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一国出口导向产业中以科技为主导,并且能够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使本国经济能够自主进入世界经济并居主导地位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已经步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对来说更加高级的发展阶段。

1、加入WTO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崭新阶段[4]。2002年开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与世界贸易运行机制接轨。过去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开放转变为全面的全方位的开放。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战略和重点也因之转变,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的共同追求,出口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中国企业决战世界市场的选择。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在世贸组织许可的范围内极力保护和鼓励出口,并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规范出口市场次序和完善外贸管理体系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

2、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表2看,2002年中国GDP突破100000亿元大关,中国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3000亿美元大关。2003年与2004年的增长额都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增加了2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贸易对外依存度也由2002年的%上升到34.%,突破世界正常外贸依存度4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年均达469亿美元,2005年更是突破了1000亿美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出总出口额的50%,2003年与2004年资本密集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分别达到%、%,而2002年以前平均仅占30%。科技产品出口由2002的21%增加到2005年的30%。工业制成品和科技产品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但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可进一步提高。

3、引进外资规模巨大且平稳发展。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跃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稳定增长,2005年超过600亿美元,利用外资的方式与质量都有较大改变与提高。在利用外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与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意向显著增长,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设立总部与研发中心,且外资投向多为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机电产业等。

4、中国企业“走出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对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为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9亿美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层次和水平均有所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设立生产线并参与外国企业的并购,远大集团在美国设立生产线,海尔等企业的大型产品进入欧洲主要市场并设立分部,TCL集团出资820万欧元并购德国著名家电品牌耐德等。说明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有了重大发展。

5、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以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WTO的承诺,继续加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水平,继2001年之后,中央又对外资银行开放了多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2004年在我国62家外资银行开设的204个营业机构中,有105家

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外资总额也达到亿美元[5]。另外,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在2002年以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2002年11月8日中国银行和中国证券会联合公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实质性阶段。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主要特点

综观中国经济近30年外向发展的历程,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发展进程的渐进性。这种渐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渐进发展性。在理论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抉择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改革再到加入WTO后外向经济的全面深化,中国逐渐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逐步呈现出内向到外向发展的选择过程。二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上,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开发区再到内地全面开放的渐次推进,以及在利用外资、出口贸易等方面由强调数量到强调质量的发展过程,都无不体现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与渐进过程。第二,发展方式的政府主导性。与中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政府强力推动相一致,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政府的主导性。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是以非常强势的出口贸易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尽管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出口政策逐步弱化,但政府政策主导性仍没有减弱,仍然从各级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上体现出来。在各地极具优惠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开放、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相当明显。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当初,这种主导性是相当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制尚未健全的今天,这种主导性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三,发展速度与效益的不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重要指标的利用外资的数量与出口贸易的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但与经济外向发展的高速度不同的是,经济外向发展的效益并不高。在生产环节随着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许多出口导向型生产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其他稀缺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费并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这种粗放的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难以为继。在流通环节由于争相出口,互相压价,加之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国际市场又狭小,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很难获得比较利益。有些出口贸易只是数字虚高并无多大利润,而且大量出口退税增加了财政负担。据《国际商报》2005年8月9日报道,中国购买一架787型飞机需要亿美元,中国需要亿件衬衫换回。这说明中国需要3个劳动日同他们一个劳动交换[6]。这就表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效益并不高。

第四,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不协调性并存。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首先体现在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上。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可以看到(图1),20多年来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年下降。2003年以来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产品50%以上,而1990年前后仅为20%。这充分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在逐步优化。但是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出口产品内部结构的不协调也很明显。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仍未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不到30%。此外,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很低,尤其是核心

的高新技术产品微乎其微。即便是在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中,中国企业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链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这个环节还是劳动密集型的[7]。

第五,“引进来”与“走出去”具有不平衡性。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进来”与“走出去”间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突出地体现在中国对外资的“引进来”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极不对等。我国利用外资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到了较高程度,2000年以来每年利用外资都在5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第一大经营主体。年利用外资量2002年以来居世界第一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外向发展的另一驱动力——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形见绌。从“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投资比率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1∶,发达国家正常比为1∶,发展中国家为1∶,而我国2005年也只是1∶。从表2、图1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因起步晚、规模小、行业结构差,相对利用外资来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不平衡性表明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自主能力还很低。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高度外向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

四、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各项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可谓功不可没。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那么,今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下面进行初步的分析。

第一,仍然以“渐进”方式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外向发展,使之进一步高级化。中国经济薄弱,发展不平衡,经济外向发展也还远没达到高级化的要求,仍须继续推进。而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决策的失误,将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所以,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过程中,仍需进行“渐进式”探索与改革,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积极调整,以维护经济良性发展,避免因“激进式”可能带来的经济震荡和社会动荡,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运行。

第二,在“弱势政策”框架下继续推进经济外向发展。中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经济以平均每年%的增速发展,对外出口依存度突破了大国正常依存度,2004年以来达到30%以上的水平,表明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是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要真正进入开放经济时代,经济外向发展进入高级化是主要动力。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是在强势政策的推动下的。但在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在强势出口贸易政策上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出口补贴属于WTO的限制范围,对出口企业可能采取的政策就是出口退税,但是出口退税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重负而难以实施。而且我国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宜继续实施高强度的优惠政策。由此可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弱势出口政策是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需要与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客观要求。当然这种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全面否定或取消鼓励出口的政策和完全放开国内市场,这时期仍要在WTO的允许下,准确地以这种权力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8]。

第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将向“靠科技取胜”转变。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证明:经济的增长不仅要体现在量的增长,更要体现在质的增长上。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目前刚进入高级阶段,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需要,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化特征也日益显现,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和应用程度也日益提高,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外向高级发展所需要的。所以,中国只有在经济外向发展中继续追求集约化,突出强调依靠科技,实行智能型的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将依附型的经济结构改变为自主创新型的、以科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才能适应世界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挑战,才能进入成熟的高度自主的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最终才能进入开放经济时代。

第四,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经济外向发展高级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引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两者发展极不平衡。而要推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程度,大力“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环节。2005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182321亿元,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按照邓宁的投资理论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直接投资的条件,中国即将进入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新阶段[9]。但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剧,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体系又尚未建立,世界贸易竞争形势非常复杂,经济摩擦激烈,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尽管如此,中国只有坚定地实施“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资源,避开贸易壁垒,加速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外向发展的竞争能力。所以,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力,有效引导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政府今后长期的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重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这短短三十几年时间,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也不断的提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面貌,国家的政治,在世界中的位置等都不同程度的提升。

人民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主要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生活包括教育,文化方面,以及娱乐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社会的面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物质生活之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衣的变化: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清一色粗布、海昌蓝几乎充斥了城里乡下。从乡间到城市一片蓝、灰、黑。全中国都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服饰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追求个性与时尚成为新风尚。二、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住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新型的住宅。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让中国人的住房条件实现了数次飞跃,从居者“忧”其屋发展成为今天的居者“优”其屋,大多数人住上了上百平方米的宽敞楼房,一部分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而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则拥有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别墅,居住方式也从原来的“住公房交租金”变成了如今有着明晰房屋产权的私人财产,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行的方面: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工具以及道路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善。长途高速公路、铁路,包括航线等,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也越来越完善,许多小城市,三四线城市也都有了火车站,包括2010年以来全国的高铁铁路大量修建,以前需要两天行程的城市之间也只需要不到十小时就能够到达;而航空客运的发展也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的发展。城市交通中的高架桥,城铁,专用线路等的发展,很大程度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交通工具也变的纷繁多样,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农村交通工具也从以前的步行,或者少数家庭有自行车到现在的城乡公交,甚至很多家庭已经有私家车等。另一方面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同时体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

以上这些改变虽然说的是人民的生活的改变,但是也是社会面貌的一些硬件的改变。经济水平大程度提升,现在人均总收入几乎是改革开放事情的上百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的17%的城市化率到2014年已经超过54%,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工业自动化水平极低,高科技产品几乎只有特殊机构才会拥有,而

现在各行各业都实现了高科技,农业科技化,工业科技化,国防军事科技化,生物医药科技化,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科技化等。这些变化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人民生活。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万人、毛入学率%,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基础教育水平也很大程度发展,尤其农村的小孩子在十几年前很可能在小学就辍学,而最近几年已经实现全国初级教育实现100%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条件,软硬件都很大程度改善。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04年雅典,中国军团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的历史最佳成绩。总之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国家,综合国力到达世界的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生活环境很大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都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命以及未来的发展。二、人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协调。

三、政府部门官僚之风盛行,有些甚至损害任命群众的利益。四、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很多泡沫。~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发展速度震惊世界,全国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国人民都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爱护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除了大自然环境外,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环境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维护,从各方面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乃至国家的综合素质。从而让我们国家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中世纪经济学: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问题。 2、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国家支持商业资本,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之源,主张少买多卖积累原始资本。 3、古典主义经济学: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认为生产是社会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支配经济生活。 4、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盲目生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古代经济学的萌芽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加图、瓦罗、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 中世纪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马斯·阿奎纳。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甚至还有退步。 三、重商主义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少买多卖),是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热点背景 现阶段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工业化社会,它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代化(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工业化起步比先行国家晚了10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走上经济现代化的理性轨道。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是近几年高考考查密集区,如洋务运动的内容已经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如“一五计划”“工商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恢复”等。 重点提示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2、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成就,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成就和失误,中共在各历史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等。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在哪能找到?最好是通俗点的简单点的:)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6-7-9 14:21 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的意义。 提问者:怎么爱你就不行- 一级 最佳答案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 (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展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成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特点和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真正起步和繁荣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此前,虽然薛暮桥、许涤新、沈志远、吴承明、赵德馨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研究更多地是从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从1978年开始,研究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前29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逐渐成为当时党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抢救历史资料和总结经验并重,以国家成立的有关机构和各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为主体。这个阶段,由于有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关机构也认为时不我待,必须抓紧进行。这个时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系列有关经济史的历史文献,例如多卷本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资料;二是由财政部等单位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大量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三是由《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有关经济各卷及其大量的副产品(如资料选编,大事记等)。 (二)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研究为主的相对沉寂的阶段。一是经过十多年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80年代提出的任务已经逐步完成,而且当时退下来的大批顾问和老同志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定为改革和发展目标,这与80年代改革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展开已经不同了,因此许多人认为时过境迁,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经济 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评价: 积极:农民有私有产品,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贡献。 消极:遭受地主沉重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2.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战国商鞅开始,一直到清朝。 实行重农抑商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意义):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巩固封建统治。(2)“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 原因:明太祖怕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清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落伍。 二、近代中国经济 在西方侵略之下,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 1.自然经济解体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他们经济上的自给成分。(注意:中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一直处于解体过程,但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主体地位。) 2.洋务运动出现,中国开始出现机器生产,近代企业产生。 内容:(1)前期提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人名、企业名称) (2)后期提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人名、企业名称) (3)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校; (4)创建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影响:(1)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2)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3)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5)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发展(私人企业、与官方无关)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最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的诱导。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锦旗磨坊。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最主要原因) 实业救国热潮。 (3)民族工业的春天(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初期,1912—1919年) 发展概况:主要在轻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 提倡国货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4)艰难曲折: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榨。 三、现代中国经济(新中国成立后) 1.1949——1956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1949年——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经济发展历程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20.1%,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

经济学发展历程

一、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学派) 二、古典学派 三、新古典主义 四、凯恩斯主义; 五、新古典综合派。 此外,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同一时期,也必定是百家争鸣,有很多种理论学说,但一般会有得到认可的主流学派,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轨迹。我们的论述也将以主流学派的变迁为主,兼顾同时期有重要影响的非主流学派。就每一个学派来说,会有它的典型代表人物,弄清楚了代表人物的思想,也就对该学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古典主义出发,特别是根据李嘉图的理论,马克思、列宁等发展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了激进的私有化改革,试图实行全面市场经济。中国则走了一条与之不同的渐进道路。 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应的其它现代经济学派有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等等,这些学派都可以在以前的非主流经济学派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并或多或少吸取了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正日益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的有力竞争者。 一、古希腊经济实践的思辨

虽然伴随着商品交换,就逐步形成了财富、分工、价格、供求、货币等概念,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缓慢而流长。远在经济思想形成以前,伴随着文明的发源,在古希腊已开始对经济实践进行思辨。 古希腊最早研究经济的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约公元前 430-335),他的著作《经济论》以对话的形式转述了苏格拉底的许多经济思想。《经济论》是论述奴隶主家庭经济的著作,其副标题是关于"财富管理的讨论",成为古希腊关于经济的代表作,其主要思想包括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认识财富,维护自然经济,高度重视农业等。其他的哲学家,如柏拉图也在其《理想国》分析了分工、等级、公有财产等概念,而亚里士多德对经济的研究则已深入到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并第一次认识到货物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身固有的,一种是交换产生的,这一思想被亚当.斯密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即使是在西方哲学起源的古希腊,也没有以成熟的方法论研究经济现象,哲人仅仅是根据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一些关于经济的朴素推理和简单概念。 到了中世纪,经济学仍没有自己的独立位置,而是归属于神学,属道德神学或伦理学的组成部分。进入16世纪,经济学归入经院法学体系,虽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被论述过,但利息、货币等问题的讨论已是司空见惯了。而此时西欧各国大多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思想开始有了萌芽。 二、启蒙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