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02

《甲午中日战争》习题02

甲午中日战争

一、填空题:

1. _______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中日战争,_______在黄海海战中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答案:1894 邓世昌

2.1895年,_______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

解析: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日双方分别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答案:李鸿章马关条约民族危机

3.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东北成为_______的势力范围;_______把山东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解析: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列强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可结合《时局图》来掌握。

答案:俄国德国

4.《马关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除沙市、苏州外,还有()

A.重庆和杭州

B.宁波和厦门

C.天津和北京

D.广州和上海

解析:结合其开放的通商口岸,并联系在地图上的位置进行空间记忆,远比机械记忆要强得多。

答案:A

二、选择题:

1.19世纪末期,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A项是英国发动的;B项是英法侵略者联合发动的;C项是法国发动的。

答案:D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是在()

A.平壤战役后

B.牙山海战后

C.黄海海战后

D.辽东之战后

解析: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但是,李鸿章严令北洋舰队保存实力,坐守威海卫,不准出海。这样,日本海军就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

答案:C

3.下列事件中与《马关条约》无关的是()

A.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C.增设通商口岸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解析:A、B、C三项都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而D项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不要混淆。

答案:D

4.甲午中日战争后,迫使日本“还辽”的三国不包括()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解析: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了俄国侵略东北,于是它联合德法出面干涉,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答案:A

5.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A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D项是《辛丑条约》的主要影响。

答案:C

6.下列事件发生在1895年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解析:A项是在1840年;B项是在1860年;C项是在1894年;D项是在1895年,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规定增开重庆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所列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对应识记。《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答案:D

8.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的海军提督是()

A.左宗棠

B.冯子材

C.邓世昌

D.丁汝昌

解析:根据题干首先排除A、B两项,因为左宗棠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收复新疆,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冯子材与中法战争相关。C、D两项都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很容易混淆。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时,当时的海军提督是丁汝昌,而邓世昌是致远舰管带,他在这次海战中壮烈牺牲。

答案:D

9.下列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结合各条约内容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可知,《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仅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从沿海深入到长江内陆地区;《北京条约》中只开放天津一处;《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0.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镇海之战

B.黄海之战

C.辽东之战

D.威海卫之战

解析: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是在黄海海战后;而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答案:D

11.《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项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割让台湾给日本

解析: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A

12.假设现在是2010年,奥运会帆船比赛正在青岛的胶州湾举行,千帆竞发,奋勇争先,但

是在110年前,胶州湾里却游弋着外国人的军舰,你觉得这些军舰属于()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110年前是1898年,1897年德国派军舰占领了胶州湾,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为它的势力范围,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13.(2010湖北荆州中考)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

A.陈化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叶志超

解析:选项中只有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故符合题意。而A、C两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人物;D项虽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人物,但叶志超在日本发动进攻时,贪生怕死,弃城逃跑,不是英雄人物。

答案:B

14.“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日本的殖民统治

D.法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可知,主体内容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因此“酷炎的夏日”指日本的殖民统治。

答案:C

三、材料分析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