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种子生产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种子质量标准、地块选择、整地与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种子的贮藏与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花生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GB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 20464和GB 4407.2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品种的最初一批种子。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GB 4407.2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3.3

大田用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GB 4407.2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 种子质量标准

4.1 原种

品种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0%,水分≤10.0%,应符合GB 4407.2对花生原种质量标准的要求。

4.2 大田用种

品种纯度≥96.0%,净度≥99.0%,发芽率≥80%,水分≤10.0%,应符合GB 4407.2对花生大田用种质量标准的要求。

5 地块选择

选用轻壤或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以上,2年内未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855的要求。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透性较差的土壤,可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加以改良。

6 整地与施肥

冬前深耕地,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化冻后耕地,随耕随耙耢。耕地深度一般25cm~30cm左右,每隔3~4年进行一次。深翻前撒施或沟施有机肥、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及尿素等肥料,然后用旋耕犁旋耕1~2遍,做到地平、土细、肥匀、排灌条件良好。

7 种子处理

7.1 精选种子

剥壳前带壳晒种2d~3d,播种前7d~10d剥壳。剥壳时随时剔除虫果、芽果、破损果。剥壳后将种子分成1、2、3级,籽仁大、饱满、均匀一致的为1级,不足1级重量2/3的为3级,重量介于1级和3级之间的为2级。选用1、2级种子播种,先播1级种,再播2级种。

7.2 拌种

7.2.1 药剂拌种

7.2.1.1 在根茎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将种子用清水湿润后,可以用种子量0.3%~0.5%的可湿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7.2.1.2 在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可以用种子量0.2%的50%辛硫磷乳剂,加适量水配成乳液均匀喷洒种子,晾干种皮后播种。

7.2.2 微量元素拌种

7.2.2.1 可以用种子量0.2%~0.4%的钼酸铵或钼酸钠,制成0.4%~0.6%的溶液,用喷雾器直接喷到种子上,边喷边拌匀,晾干种皮后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增强植株固氮能力。

7.2.2.2 可以用浓度为0.02%~0.05%硼酸或硼砂水溶液,浸泡种子3h~5h,捞出晾干种皮后播种。有利于促进花生幼苗生长和根瘤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