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本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地带,施工地域海拔在3500m左右,施工中采取如下高原施工措施:

(1)施工机械的选择

针对高原地区机械设备功降大、效率低的特点,施工中将尽量选用高原型、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及低温启动性能较好的机械设备,其他如隧道在选通风机时的风量、风压等均按照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2)劳动力的配置和劳动保护

①劳动力配置:每个施工队合理多配置部分劳动力,在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的同时保证工程施工。

②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实行作业轮岗轮休制:施工作业采用机械化,每人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6小时,净劳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体力劳动不超过中等强度;必须从事重度体力劳动,缩短一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休息交替次数,禁止超时过重体力劳动。

③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以改善施工作业条件,减少生产有害因素种类、浓度、强度,降低职业危害。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高原施工劳动卫生防护用品。

④做好后勤保障,保证工作人员健康,提高劳动能力。在每个施工队准备氧气机、氧气袋和必要的高原常用药品,定期安排施工人员吸氧,减少高原缺氧伤害。

(3)路基施工措施

冬季不安排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路基施工采用综合的冻土路基施工技术,选择适宜的施工时机、最佳的路堤填料、科学的保温措施、快速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确保消除路基的冻胀、融沉等病害。

(4)结构物施工措施

针对高原地区的地质及环境气候特点,为确保结构物混凝土施工质量,选用DZ系列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Ⅰ级粉煤灰掺合料和调整配合比参数等技术措施,改善新拌混凝土在低、负温条件下的工作性,并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使在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达到了抗冻融循环、抗氯离子渗透、耐腐蚀等8项耐久性指标。同时采用温度控制技术、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养护制度,消除混凝土的冻融、剥蚀、裂缝等质量病害。

高原地区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管理

高原地区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0:39.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李茂[导读] 摘要:一直以来,混凝土在公路中是一种施工基础材料。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摘要:一直以来,混凝土在公路中是一种施工基础材料。在实际施工中经过均匀和适当地搅拌后促使混凝土集结成相应的形状,最终呈现出厚实的状态。事实上,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运用如石膏、粘土、石灰等胶凝材料,发展至今已成为路面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用品。但从我国高原地区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得知,水泥混凝土会因为当地地形而产生较多问题。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控制高原地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质量对策,望给予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原地区;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引言 为切实加强西藏公路建设,国家还对西藏通县、县际油路建设的投资也给予特殊的倾斜政策。近年来,西藏各地还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总之,西藏公 路重点建设步伐得到了明显的加快,公路建设成绩喜人。然而,在近年来的公路建设中,立项不健全、设计不实际、施工不规范、监理不科学的“四不”现象很普遍,从而导致一些建设项目重复立项建设,开工后又重复设计等待施工等等。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高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分析 1.1原地面处理 根据相关要求,对原有路面的结构进行拆除,同时在应将公路范围内的树根挖掉,同时还应将 30cm 的草皮清除,并合理堆放揭掉的草皮,以便于后期绿化施工。在完成草地清理后,还应进行回填,回填时,采用的为碎石,并进行碾压,以此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1.2 路基挖方 在路基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挖方,路基应半填半挖,并设置倾斜台阶,严格控制台阶的宽度,一般应在 2m 以上,对于挖方一侧台阶,其宽度以及位置应与行车相符合。具体措施如下:(1)截水沟开挖施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合理设置截水沟,需要将水引入到排水沟中,避免地下水对路基产生不利影响,保证符合文明施工标准。在截水沟设置过程中,从上游到下游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若遇到凹处,应及时的填平,并进行夯实。(2)土方开挖施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主要采用挖掘机,并辅以自卸车,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并严格控制工程量以及开挖深度,应避免出现超挖、乱挖情况。为保证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边坡塌方情况发生。对于边坡线,在开挖之前,应预留一定的宽度,这样在刷屏中,避免干扰边坡线外土层。(3)石方开挖施工。在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采取爆破技术手段,对次坚石进行开挖。并采用挖掘机,对表层风化石进行开挖。在石方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坡面稳定性,对于存在的局部凹凸差距,应严格控制 15cm 以内。 1.3 填方路基 (1)填料要求。在选择路基填料时,并遵循一定的要求,保证路基天填料质量复合要求,无论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还是最大粒径,我国《公路路基设计》规定都有具体的标准,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填料,应最好就近选材,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水的砂砾土等材料。(2)基底处理。在基底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砂砾或者碎石,进行基底铺筑,完成铺筑后,应利用冲击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3)路基填筑。若原地面存在树根、杂草等杂物,应进行全面的清理,完成清理后,还应进行整平,并通过有效措施,使原地面形成 2% 的横坡。对于新旧路搭接出,应设置宽度 100~200cm 的台阶,并采用土工格栅进行铺设。 1.4软弱路基或基础处理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若碰到软弱路基或者基础,可以采用换填处理方法,使用的材料可以是砂岩片岩,其强度较高,并严格控制片石抗压强度,一般应在 15MPa。在填筑之前,应将腐殖土以及积水清理干净,保证填筑严实。 2.高原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1)承台基坑开挖技术。在开挖之前,通过测量,合理确定地面标高和基坑纵横中心线,同时还应合理确定开挖范围,对于防排水工作,必须合理的进行。在承台界坑开始,主要利用机械进行施工。(2)承台混凝土浇筑。①应按照要求,进行钢筋支设模板的绑扎。对于钻孔钢筋与主筋,应进行合理的连接,并采用混凝土垫块,将其设置主筋底交错位置,对于垫块之间,应严格控制其距离,一般应控制在 50cm。②应交拌合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并利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充分振捣,在振捣过程中,应避免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触碰,同时对于模板、钢筋以及预留孔洞情况,还应安排专门进行检查,保证符合施工要求。③还应做好基坑回填工作,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的选择回填材料,并夯填密实。(3)在水中承台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还应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还应准备好编织袋,将投放堰底河床上。之后应利用挖掘机进行合理的清淤,在此过程中,应保证编织袋的稳定性。并做好填筑土方工作,充分进行振捣,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围堰结构应进行加固,保证围堰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另外施工中,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工程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3.高原地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所以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应明确公路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出现病害。在实际工程中,还应将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充分落实,以此保证施工管理体系施工有效性。 3.2加强基础材料管理 在高原地区,环境较为复杂,所以采用的基础材料,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高原地区施工特点,选择基础材料,以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之前,应所选择的基础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将其使用在工程施工中。 3.3 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高海拔常识及施工注意事项

高海拔常识及施工注意事项 一、高海拔不可怕(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 ——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二)什么是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山反应不是很明显。 少数人高山反应在3000公尺以上。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 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 (三)哪些人不适宜上高海拔一般来说,凡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妇,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 正患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烧,体温在38度以上,或者虽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症状明显者,应暂缓进入高海拔地区。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综合抵抗能力较差,对高原低氧环境十分敏感,缺氧后比成人更容易引发高原病,而且后果较为严重、持久。 根据有关研究和经验,建议尽量别带10岁以下孩子去高海拔。 比较安全的年龄是在十几岁以上,1本人一般按照14岁左右的标准掌握。 年龄过大且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也同样不适合到高海拔。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肠胃病,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原病。 二、高海拔活动注意事项(一)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自信心,对于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不适十分重要。 要有一副平常心,既不要过于紧张。 如果过于紧张,无谓地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慌乱起来,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使身体不适加剧,延长缓解时间。 其实,许多高原反应症状都跟心理作用有关。 (二)足量饮水之所以把“饮水”提在这个位置,目的是要大家认识到在它高原适应中的重要性。 不少人在高原对饮水并不太在意。 这对保持健康、克服高反是十分有害的。 说一说为什么在高海拔要足量饮水的原因吧: 人到达高海拔后,脊髓会很快产生大量新红血球,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这些新红血球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时,由于空气干燥稀薄,呼吸加速,使体内水分丧失比平原快,这种脱水更加剧了血液粘稠。 另外,在缺氧状态下,人体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大。 引起二氧化碳超量排出,造成身体体液环境偏碱性,出现“碱中毒”现象。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 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2.3.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 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 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3.2.5.1.路基工程管控

高原施工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高原施工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管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我单位项目部配备卫生管理人员,统一协调本辖区内的医疗、抢救、后送、防疫、劳保等有关问题。 对施工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强制性卫生保障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高原防病治病、劳动卫生、劳动保护、膳食营养知识水平,把高原的卫生保障工作做得更好。 实行免费医疗。凡我单位在铁路施工期间发生伤病,个人不承担医疗费用,在我单位项目部医疗保障中心、工地医院卫生所就诊实行免费医疗。 选拔优秀卫生人员进驻施工区,卫生人员要求身体素质好,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心,医疗技术好,能一专多能、一职多用,能胜任高原防病治病工作的卫生人员进驻施工区。 (2)做好施工队伍初上高原医疗保障工作 在施工人员进驻高原前10天,卫生人员要携带必要的设备和药品,提前进入高原,做好施工队伍进场的各项卫生保障工作。 加强卫生人员巡诊和夜间值班、夜间查铺唤醒制度工作,做到及早发现病人、治疗病人、后送病人,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 后送范围:对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症,要根据病人病情确定,保证病人途中生命安全。 高原病的诊断,严格国家或地方标准执行。 (3)卫生防病措施 施工现场卫生学勘察。施工前,要按要求对现场传染病、地方病、气象、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卫生学勘察。我我单位已对现场情况作过调查,并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水质消毒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卫生防病工作职责分工。各施工卫生所负责本单位的卫生防病工作,我单位工地医院负责我单位管区内的卫生防病工作,做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测监督工作。 (3)职工的健康责任和健康教育 各级干部职工必须无条件接受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预防知识培训教育。以鼠疫烈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了解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预防为主。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彻底清除职工对高原病的恐惧心理。受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预防知识教育的职工达到100%。

高原冬季施工方案

高原冬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 2、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则; 3、根据本工程总工期要求及现场情况、当地气象资料等。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甘孜州雅江县与康定县塔公草原交界处,地貌特征为丘状高原,海拔4000m 以上,属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形成明显的干、湿季。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干季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其中暴雨主要集中在6?9 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40?60毫米。降雪时间多在当年的8月至次年的5月。该地区常年日照超过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8C以下。冬半年,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多晴少雨;夏半年,降水量明显增多,气温不高,但多雷雹。 三、高原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一)、人员准备 1 、施工前为每位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对患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施工人员进行替换。 2、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医疗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对高原反应的各类症状有所了解,并能根据高原反应的症状正确使用药物。 (二)、资料准备 1、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 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编制冬季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一

次冬季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三)、设备、物资准备 施工设备、物资物资表

(四)、后勤保障及办公、生活区布置 1、生活用水计划由塔公乡运送至施工地点或直接使用雪水; 2、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由塔公乡采购至施工地点; 3、用活动板房搭设办公及生活区,生活区板房内放置雪地帐篷,供施工人员住宿; 4、机械、设备停放区同样用活动板房搭设成非封闭的空间,辅以篷布、草帘作为机械、设备的保暖设施。 四、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4.1挖方路基冬施技术措施。 4.1.1开挖冻土,采用人工刨除表面冻土层,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4.1.2每日开工时应先开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开挖背阴处。开挖遇水做临时排水沟及时排除。 4.1.3开挖冻土根据冻土深度、机械设备情况,采用人工破碎或冲击机械、正铲挖掘机等,冻土层较厚时用爆破法破碎。 4.1.4当冻土层开挖到未冻土后,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重复被冻。 4.1.5路堑挖方边坡不一次挖足设计线,预留30cm厚台阶,待

高原施工

高原地区施工 本项目施工地点位于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市,平局海拔3600m,属于高原地区。从医学角度看,“高原”系指海拔3000m以上的广阔地域。在此高度上可以使大多数人在静息状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而超过此高度时,其生理、生化、病理和临床方面的改变则明显加剧。因此,要考虑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施工效率降低的情况,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2.1.1劳动力的选派 (1)选择身体素质好的施工人员,经医院体检,能适应高原地区低气压、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 (2)政治思想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遵纪守法。 (3)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经过高原地区卫生、保健及施工技术培训过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4)进入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必须建立健康档案,要严格执行工前、工作期间和工后三个阶段的健康体检,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工前健康体检,主要针对高原反应的程度,对不适应高原环境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工作期间实行季度体检制度。 (5)根据本工程海拔高的特点,本工程在施工中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的劳动生产率。在施工条件和要求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雇用当地劳动力补充非熟练工种岗位用工。 3.2.1.2建立针对高原的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对高原常见、特发性疾病的防控管理,以及当发生高原疾病时,做出应急响应。 (1)防控措施 1)进驻高原前,应对拟进驻人员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功能测定;对心、肺听诊和肝、脾、肾等主要脏器进行检查,并对心肺X 透视、心电图检测。通过全面体格检查,剔除高原病“易患者”,筛选出适应进驻高原的人员。同时,应保留检查记录,以供查阅。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 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 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范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内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 3.2.5.1.路基工程管控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优质文档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一、风险预测与防范 1、由于本工程的特殊地理位臵和环境,高海拔、高寒、高温差是施工的一大难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作业工人会有较大的高原反应,这是风险之一。 针对此风险,我们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选用有高原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 (2)进场前进行高原施工知识教育,使其掌握高原施工应着重注意的事项;(3)现场常备常用的治疗药品和器具(如氧气包等); (4)现场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出现险情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 2、高海拔作业,造成人员、设备的降效 预防措施:从进场就着手考虑,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3、随时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 预防措施:进场后对施工沿线进行全面监测,标识出重点监测区段,发生险情,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依据现场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并公示其联系电话。

(2)事故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一旦发生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由安全员及施工现场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 2、处理程序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高原反应现场处置方案

高原病处置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高原反应,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企业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项目部必须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制定应急方案及措施。 1、高原反应分析 1.本方案所指的施工期间引起的高原发应,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秩序。 2.高原发应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3.西藏地区属高原地带,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不同。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由于公司及施工队大多数员工来自不同地域,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状况或不良的高原反应、甚至高原病发生。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短时间进入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哎吐、失眠、疲乏、腹胀、胸闷等。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现将常发的不适应症状及应对措施详细列出,主要包括水土不服(腹泻,肠胃炎等)、高原反应、感冒、干燥不适应、中暑。项目部应储备好预防高原反应的一般性药品,同

时对严重性高原反应者提供必要的供氧设备。 2、主要症状及应对措施: 1、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 品。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高原反应头疼是急性缺氧头痛,头疼同脑血流过度增加有关,是一种身体正常的代偿性反应,芬必得酚咖片可以缓解头痛,维生素B6也可以防止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睡觉时准备氧气袋,适量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 2、水土不服:

高原施工安全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原施工安全措施(标准版)

高原施工安全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高原地区主要有害因素 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高原环境性低氧、强紫外线辐射、干燥是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 (一)低氧:低氧是高原损害的根本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空气逐渐变的越来越稀薄,氧气的浓度也就相应减少,海拔3000米氧含量为平原的69%,海拔4000米为52%。人体氧气供给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出现一系列因环境性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称之谓“高原反应”,反应的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少数反应较重,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生活,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变化,罹患高原性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病、指甲凹陷症等高原特发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很齐全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总体方案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先易后难,分段成型,尽快为桥涵、排水及防护工程提供工作面。 开工后先在K25+320—K25+460段做试验路段,试验路段基本成型后,全路段展开施工。大致施工顺序为: K27+700—K28+200 K23+200—K25+050 K25+900—K27+700 K25+050—K25+150 K25+460—K25+900 K20+460—K23+200 各区段开工后,先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土,挖掘机挖除较大的树根,并大致整平,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要求,分段拉通。鸦来路至两座立交桥之间的路基先行施工成型,为桥梁施工提供场地。 土方开挖:100m内利用方直接采用165KW推土机推运,100m以上利用方和弃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车,或者推土机推松集土后装载机装车,运至指定地点。 石方开挖:本段绝大部分石方为软石,为加快进度,减少爆破振动或噪声,优先采用165KW推土机带松土器先松动后推运或装车运走,边坡部分用挖掘机刷坡。少量坚硬岩石采用爆破方法,边坡部分采用光面爆破开挖。

路堤填筑:分层填筑,每层宽度比设计超宽30cm。采用推土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YZ18振动压路机压实,洒水车配合用以调整含水量。各工区内采取“四区段、八流程”机械化施工法流水作业,即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查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查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取土场:采用挖掘机挖装土,自卸车运输。 特殊路基处理:本合同段特殊路基处理包括桥头路堤处理62m、填挖交界及半填半挖路基处理114m、堰塘底淤泥换填12处5010m。桥头路堤、填挖交界及半填半挖的处理为设置土工格栅,采用人工摊铺,用U型钉固定,填料粒径不大于60mm。堰塘底淤泥处理为挖除后换填砂砾石。 台背回填:台后路基预留缺口,选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回填,填料粒径符合规范要求,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结构物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回填,外侧用压路机压实,靠近结构物边缘部分用振动夯夯实。 路基整修:路床表面采用平地机刮平,路堤边坡采用挖掘机一次性刷除超宽填筑部分达到规定坡度,土质路堑用挖掘机分段刷除,石质路堑每向下挖2~3m即刷坡一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 质量检验:压实度以灌砂法为检测手段,路基压实度和填料标准见下表。 表4-1 路基压实度和填料标准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技术措施 二、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的主要特点: 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基底和边坡的换填应在暖季初期完成,这时填料的畜热较少,对边坡和基底多年冻土的热干扰较小。 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段路堤的填筑宜在暖季早期进行,这时多年冻土上的活动层尚未完全融化,而填料的蓄热又较少,地基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可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路堤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技术措施四:由于水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防止地表水、地下水与地基多年冻土接触是维护地基多年冻土稳定的关键。路基施工前必须预先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并将临时排水和永久性排水系统统筹考虑,以减少对施工地段地表的破坏,保护好多年冻土环境。 技术措施五:针对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冻土工程地质资料的核对工作。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以及不良冻土现象分布地段,采取利用通风路基技术,加设保温盲沟,加设防水保温护道,铺设土工格栅等措施来保障路基稳定。 通风路基是采取在路堤基底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后,直接在基底面上埋设钢筋混凝土通风管或码砌1m厚无风化片石,最后在钢筋混凝土通风管或码砌片石顶上封一层过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潮脑梁至冯家渠公路新建工程(第二标段路基工程) (K5+000~K11+539.863) 路 基 施 工 方 案 宜春通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潮冯公路新建工程第二标段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一、单位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境内,全长6.5km,起点桩号为k5+000,终点桩号为k11+539.863。路线走向基本为东西走向。本工程段路线共设3个平面曲线,8个竖曲线。路基宽度为26m,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 地形地貌与地质水文条件 本段路线所经区域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微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与沟谷两种地貌形态。地面标高在1289-1455m之间,相对高差1-166m,属低中山区,地形波状起伏,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地表植被较稀疏。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势相对较高,地面坡度一般3.0%-9.5%,局部可达28%-46%,部分沟坡处于直立,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在全线较发育。 路线地下水有以下两种类型:(1)第四系松散土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的孔隙中,松散层厚度不大,多呈条带状分布于沟谷的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形成地下潜水,无统一潜水面特征,水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50m3/d,丰收季节水量大、水位浅,枯水季节水量小、水位深,水位标高随地形起伏而起伏,水位变幅1.0-2.0左右,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45-98m/d(经验值),属较强透水性。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赋予于侏罗系基岩的孔隙及风化裂隙中,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松散土类孔隙潜水,水位计水量受第四系松散土类孔隙潜水影响较大,水位于松散土类孔隙潜水位基本一致,与上部潜水有密切的关系,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5-19m/d(经验值)。 线路地表水贫乏,勾股内平时无地表迳流,降雨过后2-6天内有流量不等的地表迳流,为间歇性水流,其水位、流量、流速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但突降暴雨时易引发山洪爆发。 二、人员配置 工程技术员:陈有权现场负责人:张来顺 工程测量员:刘文杰、曹飞、李杰、董铁安全员:刘宝俊、王宇飞 质检员:孙春霞普工:20人 电焊工: 3人钢筋工: 5人

对高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517031455.html, 对高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分析 作者:乔文王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4期 [摘要]由于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特殊,所以在高原地区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也就相对较为困难,常规的施工技术无法很难满足高原公路施工,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加强对高原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高原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原公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S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4-0225-01 对于高原地区来说,其气候较为干燥,降雨量少且蒸发量大,这就会造成高原地区的盐渍土比较多。盐渍土会对公路建设造成极大的困扰,极易出现路基稳定性差、路面出现龟裂等问题,从而对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高原地区植被较少,使得高原地区的土壤沙漠化较为严重,这进一步加大了高原公路施工的难度。所以,在高原地区进行公路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环境,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确保高原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高原公路质量的有效提高。 1 高原地区环境分析 高原气候指的就是在高原条件下所形成的气候。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1)太阳辐射强而辐射差额小。由于高原的海拔高度大,大气层厚度、空气密度、水汽含量和大气气溶胶含量相应减少。所以,高原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大,其中紫外线辐射强度尤为显著;(2)降水明显地受地形影响。一般迎湿润气流的高原边缘是一个多雨带,而背湿润气流一侧和高原内部,雨量较少;(3)风力大,多大风、雷暴和冰雹等天气。以某高原地区为例,其海拔3800米以上,三级路,水稳两层20cm,路面宽度7.5米,通车情况下施工,晚上基本上没有车辆通行,天气多变且温度较低。 2 高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2.1 高原公路施工建设中常遇到的问题 在高原地区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由于高原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较为特殊,使得高原公路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具体为:第一,高原地区路面质量较差,加大了施工难度。一般来说,高原公路建设之前,其主要是沙石路面,再加上缺乏很好的排水灌溉设施,这就会使得路面的沟壑较多。这些问题都是加大高原公路建设的难度;第二,冻土问题比较严重。对于高原地区来说,它的土地大多是以冻土的形式存在的。近年来,受气候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冻土的面积逐渐减小,甚至出现水分迁移和冻胀的问题,进而对公路地基的稳定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路基施工前,先完成具备施工条件的涵洞和通道,然后按整体式路基填筑。 2、本合同段以高填路基为主,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分层厚度、填料粒径和级配,加强碾压能力,减少工后沉降。施工时根据具体土、石边坡性质制定与其对应的施工方法及边坡防护措施。 3、低填及填挖交界处按设计施工土工格栅,并对路槽底部做超挖处理。填挖交界处处理见下图: 4、堑坡开挖自上而下,按2m左右分层开挖,及时施做边坡防护、锚杆、喷砼加固。路槽底面超挖50cm后碾压回填。 5、路基附属工程随土石方进度及时施工。 二、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要点: 1、施工方法: ㈠施工准备:

⑴了解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实际情况,以利正确布置施工。 ⑵开挖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树根、灌木、杂草等予以清除。 ⑶路堑施工前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天沟铺砌。 ⑷打通施工便道,根据施工布置,机械设备到位情况,正确放出路堑边坡开挖线。 ㈡施工工艺及要求: ⑴土方开挖时,宜将运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 ⑵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⑶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纠正偏差,避免超挖、欠挖。 ⑷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 ⑸高路堑边坡开挖边坡应设置平台,且平台面应有向路基侧沟排水的坡度。 ⑹需设防护的边坡,要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不得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在挖方时先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支护时才刷坡,边刷坡边支护。 ⑺路堑基床施工:

①路堑开挖接近堑底时,其表面应达到平顺整齐,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表面以下地层不得扰动和泥化。 ②基床表面需采取换填措施时,填料及压实应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执行。 ⑻弃土: ①路堑上侧严禁弃土,置于山坡下侧时,应每隔适当距离留有缺口,并保证堑顶地面水能顺利从缺口排出。 ②弃土堆位置与高度应保持路堑边坡和自身的稳定,并考虑地形以及对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响。 2、质量控制与检验: ⑴对于基床表层换填的地段,每隔50米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三个点,线路中心一点及两侧路肩两点。 ⑵路堑路基面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宽度:路肩边缘至边缘不应小于设计宽度。线路中线点至路肩一侧的宽度允许偏差为±3厘米。 ②路肩高程:在100米长路基内的个别地段不超过±3厘米,但其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米。 ③平整度:在每100米长路基上,用米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致均匀地抽测10次,量得的最大凹凸差,土质基面不超过厘米。

高原施工安全措施

高原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一、高原地区主要有害因素 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得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得发生。高原环境性低氧、强紫外线辐射、干燥就是对人体有害得主要因素。 (一)低氧:低氧就是高原损害得根本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空气逐渐变得越来越稀薄,氧气得浓度也就相应减少,海拔3000米氧含量为平原得69%,海拔4000米为52%。人体氧气供给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出现一系列因环境性缺氧引起得不适症状: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称之谓“高原反应”,反应得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少数反应较重,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生活,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变化,罹患高原性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病、指甲凹陷症等高原特发性疾病。 (二)强辐射: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特别就是对人体损害较大得中波紫外线,在海拔4000米高度,300纳米紫外线就是平原地区2、5倍,人体接受辐射量强度更明显,致使暴露部位粘膜、皮肤遭受损伤,发生日光性皮炎、眼球结膜炎等。

(三)干燥:高原大气水分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海拔3000米高度大气得水分只相当于平原地区得34%,海拔6000米仅为平原得5%。机体水分含量减少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干燥、缺氧等使皮肤水分散失,致使呼吸道粘膜与全身皮肤干燥,易促发咽炎、鼻炎、干咳与手足皲裂等。 二、进驻高原得准备 (一)学习高原防护知识 熟习进驻地区得地理特征、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特点,了解对身体引起危害得因素,掌握自我防护、自我保健与自我监测得常识。 (二)心理适应性煅炼 明确在进驻高原中将可能遇得各种困难与不利因素,作好思想准备,树立战胜困难得信心,消除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以平与心态对待困难与不利因素,去主动适应高原、战胜高原。 (三)全面身体检查 进驻高原前体格检查应详细、全面,经检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对能否到高原,怎样去适应高原非常重要,体格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询问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曾上高原反应史。 2、一般检查:测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肺活量与胸腹、心肺、肝脾、四肢脊柱等全身物理检查。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技术措施 冻土的描述定名和融沉性等级分类 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

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 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基底和边坡的换填应在暖季初期完成,这时填料的畜热较少,对边坡和基底多年冻土的热干扰较小。 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段路堤的填筑宜在暖季早期进行,这时多年冻土上的活动层尚未完全融化,而填料的蓄热又较少,地基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可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路堤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技术措施四:由于水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防止地表水、地下水与地基多年冻土接触是维护地基多年冻土稳定的关键。路基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