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性质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性质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性质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性质和计算

线段的性质和计算

【知识平台】

·线段的比较:(1)度量法:直接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来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进行比较。

·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的一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那么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中点。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基本技能】

·概念理解

1、已知线段AC=2,BC=3,则线段AB的长度是()

A.5 B. 1 C. 5或1 D. 非以上答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A

B. 延长线段AB到C,使AC=2AB

1AB

C. 作直线AB的延长线

D.延长线段AB到C,使AC=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AB,则点P为AB的中点

A.若AP=

2

B.若AP=PB,则点P为AB的中点

1AB,则点P为AB的中点

C. AP=PB=

2

D. 若AB=2BP,则点P为AB的中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B.线段AB 就是表示点A 到点B 的距离

C.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不一定是最短的

D. 点A 到点B 的距离,就是线段AB 的长 5、已知甲是经过校正的直尺,则图中的乙一定不是直的,其原因是( )

A.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B. 动点成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已知线段AB=10,PA+PB=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P不能在直线AB上 B. 点P只能在直线AB外 C.点P不能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D. 点P不能在线段AB上 7、如图所示,从A 村出发到B 村去的最近路线是( )

A. A-C-D-B

B.A-C-F-B

C.A-C-E-F-B

D.A-C-M-B 8、已知线段AB=7cm ,在直线上截取线段BC=3cm,则线段AC=

9、如图,已知C 点分线段AB 为5:3,点D 分线段AB 为3:5;如果CD=10,那么AB 的长为

·性质运用 10、动手画一画

A B

C D

如图,已知线段AB ,读下列语句,分别画出相应的图形。 (1) 延长AB 到C ; (2) 在直线AB 外取一点D ; (3) 连接DB ; (4) 作射线DA

11、若A 、B 、C 三共线,且AC=2

1

AB ,已知BC=24cm ,试求线段AB 的长。

12、已知在直线a 上有两点A 、B ,且AB=12cm ,点C 也在直线a 上且距B 点距离为4cm ,D 为AC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

13、已知线段AB=14,在AB 上有C 、D 、M 、N 四个点,且满足AC :CD :DB=1:2:4,AM=21AC ,DN=4

1DB,求MN的长。

14、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AC 的中点,Q 是MA 的中点,P

A B

是NA 的中点,求MN :PQ

【创新拓展】 ·变式思维

15、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若AC =a cm,BC=b cm,那么MN 的长度是多少?若将条件“点C 在线段AB 上”改为“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那么MN 的长度又是多少?

·数形结合

16、如图,一工作流水线上有6位工人,现要在流水线上设置一个工具箱,要使工人取工具花费的总时间最少,问这个工具箱应放在哪里最合适?

17、求∣x-1∣+∣x-3∣+∣x-7∣的最小值

·挑战奥数

P

Q

N

M

A

B

A

F

B

C

D

E

18、如图所示,一只蚂蚁想从A 点沿正方体表面爬到B 点,走哪一条路最近?请你试着画出这条最短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19、如图,在河流的北侧有A 、B 两处牧场,羊群从A 出发到河边饮水后折到B 处吃草。请问饮水处应设在河流的什么位置,羊群所走路程最短?

20、一条河的两岸有两个村庄,现要在额上间一座小桥,桥的放心与河流垂直。设河的宽度不变,试问:桥架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距离最短。

B

B

A

河流

A

B

初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复习资料--数学计算题150道

一高初中部2017-2018级七12班上学期复习资料数学计算题150道整理人:陈佳宁计算题 1. 计 2. 解方 程: (2) (3) 3. 计 4. 计 5. 计算与化简(每题4分,共计12 (1) (2) (3) 6. 计 (1) (2) 7. 计 算: (2) 8. 计 9. 计 10. 计算 题: (2)

(3) 11.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 (1) (2) (3) (4) 12. (2) 13. 计算下列各 题 (2) (3) 14. 计 15. 计 16. 计 17. 计 (1) (2) 18. 计 (1) (2)

19. 计算:| 20. 计 算: (2) (3) (4) 21. 计 算: (2) 22. 计 23. 计 24. 计 (1)(2)25. 计 (1) (2) 26. 计 27. 计 28. 计 29. (1)计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0. 计

31. 计算: (1) (3) 32. 计算: (2) (3) (4)33. 计 (1) (2)34. 计 (1) (2) (3) 35. 计 36. 计算: (1) (3) (4)37. 计 (1) (2)

38. 计 39. 计 算: (2) 40. 计 算: (2) 41. 计 算: (2) (3) (4) 42. 计 算: (2) 43. 计 算: (2) 44. 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 45. (2) (3) (4) 46. 计

(1) (2) 47. 计 48. (1)计 (2)计算: (3)计算: (4)计算: 49.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 、、正数:、、、、、、 。 。 负数:整数:非负数:负分数:。。 。 。 50. 计 5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 (3) (4) (5) (6) 52. 计 53. 计 54.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精编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428道题) (1)()2 2--= (2)3 112?? ??? -= (3)()9 1- = (4)()4 2-- = (5)() 2003 1-= (6)()2 332-+-= (7)()3 3131-?--= (8)()2 233-÷- = (9))2()3(32-?-= (10)22)2 1 (3-÷-= (11)()()33 2 2222+-+-- (12) 23 5(4)0.25(5)(4)8??-?--?-?- ??? (13)()3 4255414-÷-??? ??-÷ (14) ()?? ? ??-÷----72132224 6 (15)()()()3 3 2 20132-?+-÷--- (16) [] 24)3(26 1 1--?- - (17)])3(2[)]215.01(1[2--??-- (18) (19)()()()3 3 2 20132-?+-÷--- (20)22)2(3---; (21)]2)33()4[()10(222?+--+-; (22) ])2(2[31 )5.01()1(24--??---; (23)9 4 )211(42415.0322?-----+-; (24)20022003)2()2(-+-; (25))2()3(]2)4[(3)2(223-÷--+-?--; (26)200420094)25.0(?-. (27)() 025242313 2.?--÷-?? ???+?????? ?? (28)()()----?-221410222 332222()(3)(3) 33 ÷--+-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线段练习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如图,点A、B、C在一直线上,则图中共有射线() A.1条B.2条C.4条D.6条 2.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一点P只能作一条直线 B.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C.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 D.射线a比直线b短 4.手电筒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D.折线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 A.1个B.2个C.3个D.4个 6.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A.B.C.D. 7.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 A.1条B.2条C.3条D.4条 8.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B,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 9.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小明说只需要两根钉子,这其中用到的数学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线段只有一个中点 D.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10.人们喜欢把弯弯曲曲的公路改为直道,其中隐含着数学道理的是() A.可以缩短路程B.可以节省资金C.可以方便行驶D.可以增加速度 11.如图,从A到B最短的路线是()

A.A?G?E?B B.A?C?E?B C.A?D?G?E?B D.A?F?E?B 12.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 A.2cm B.3cm C.4cm D.6cm 13.如果线段AB=6cm,BC=4cm,且线段A、B、C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C间的距离是() A.10cm B.2cm C.10cm或者2cm D.无法确定 14.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点,其中不能说明点P是线段AB中点的是() A.AB=2AP B.AP=BP C.AP+BP=AB D.BP=AB 15.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AC>BD B.AC<BD C.AC=BD D.无法确定 16.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 B.CD=BC C.CD=AB﹣BD D.CD=AD﹣BC 17.已知,P是线段AB上一点,且,则等于() A.B.C.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8.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a个交点,最少有b个交点,则a+b=.19.如图所示,设L=AB+AD+CD,M=BE+CE,N=BC.试比较M、N、L的大小:. 20.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若点B也在数轴上,且线段AB的长为4,C为OB的中点,则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完整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计算题练习

17.计算:(1) (-5)×2+20÷(-4) (2) -32-[-5+(10-0.6÷5 3)÷(-3)2] 18.解方程:(1) 7x -8=5x +4 (2) 163 23221-?=+-b b b 19.先化简,后求值:2(x 2y +xy )-3(x 2y -xy )-4x 2y ,其中x =1,y =-1 2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3,n 在有理数王国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求)()()(201322012d c b a n cd m m b a ++++-++的值 17.(16分) 计算:(1)-17-(-23)+(-13)-(+23) (2) 12)1216143(?--(3)220122013)2()41(4-÷? (4)21 (14---)2×35--÷(21-)3. 18.计算(8分)(1)(2a -1)+2(1-a ); (2)3 (3x +2)- 2(3+x ). 19.(6分) 解方程:(1)13)12(3-=-x x (2)23 1221=--+x x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 -2(ab -a 2)-3ab -1+(6ab -2a 2),其中a =1,b =-1. 19. 152 18()263?-+ 20. 2232)(--- 21. 431(1)(1)3(22)2-+-÷?- 22. 744-+-x x 四.解下列方程(每题5分,共15分). 23. 5x 3-= 24. 5476-=-x x 25. 212132 x x -+=+ 五.先化简,再求值(本题6分) 26.222225(3)(3)2a b ab ab a b ab --++,其中21=a ,3b =. 19计算(1). 5)4()16(12--+-- (2). 2111941836????--+÷- ? ????? (4).4211(10.5)2(3)3??---??--?? (1). )32(4)8(2222-+--+-xy y x y x xy 9221441254-???? ??-÷?--

初一上学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学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1.1 正数和负数 基础检测621.?1,0,2.5,?,?1.732,?3.14,106,?,?1中,正数有,负数375 有。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4.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9年比上年增长8㎜.2008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拓展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这时甲乙两人相距m.

8.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由此可知在℃至℃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9.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1.2.1有理数测试 基础检测 1、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整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整数. 2、下列不是正有理数的是 A、-3.1 B、0 C、7 D、3 3、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A、+ B、-4 C、0 D、2.1 3 拓展提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都不对 5、-a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 3 -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在–1,–2,1,2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 )–1 (B )–2 (C )1 (D )2 2、有理数 3 1的相反数是( ) (A )31 (B )31- (C )3 (D ) –3 3、计算|2|-的值是( ) (A )–2 (D )21- (C ) 2 1 (D ) 2 4、有理数–3的倒数是( ) (A )–3 (B )31- (C )3 (D )31 5、π是( ) (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以上都不对 6、计算:(+1)+(–2)等于( ) (A )–l (B ) 1 (C )–3 (D )3 7、计算32a a ?得( ) (A )5a (B )6a (C )8a (D )9a 8、计算()23x 的结果是( ) (A )9x (B )8x (C )6x (D )5 x 9、我国拟设计建造的长江三峡电站,估计总装机容量将达16780000千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总装机容量是( ) (A )4101678?千瓦(B )61078.16?千瓦(C )710678.1?千瓦(D )8101678.0?千瓦 10、1999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1377亿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为( )亿元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1、计算或化简(每小题5分,共20分) (1))3()4()2(8102-?---÷+- (2) )6()3(4122011-+-?+-÷)2(- (3))3()(52222b a ab ab b a +-- (4)322(3)a b a b ---(3) 2、(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 2,2 3 ),3123()3141(222-==+-+--y x y x y x x 其中 3、(本题6分)解方程:21892 4 x x x +--=-

4、(8分)计算: (1)2211()42 -?(-2)--?4 (2) 2221 83(2)(6)()3-+?-+-÷- 5、(8分)解下列方程: (1)1 1(1)1(2)25x x -=-+ (2)141 123 x x --=- 6、(7分)先化简,再求值: 2,2 3 ),3123()3141(222-==+-+--y x y x y x x 其中 19.计算(8分) (1)-10+5×(-6)-18÷( -6 ) (2) 2221 83(2)(6)()3 -+?-+-÷-

7、先化简,再求值:(6分) 2 1a 2 b-5ac-(3a 2c-a 2b)+(3ac-4a 2c),其中a=-1,b=2,c=-2. 8、解方程:(8分) (1) 3157146x x ---=. (2) 5.03-x -2 .04 +x =16 9、(本题8分)计算: (1))3()4()2(8102-?---÷+-

(2)-13-(1-0.5)×1 3 ×[2-(-3)2] 10、 (本题8分)解下列方程: (1)1012515x x -=+ (2) 513x +-21 6 x -=1. 11、 (本题7分) 先化简,再求值 22222(33)(53)3x x x -+--+,其中35 x =-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40道(带答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训练 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12411 ()()()23523+-++-+- 2、4 (81)( 2.25)()169-÷-?-÷ 3、11(22)3(11)+--?- 4、31 (12)()15(1)45 +?--?- 5、2232[3()2]23-?-?-- 6、 33102(4)8-÷-- 7、)]21)21[(122--÷ 8、12 1 )]3()2[(2?-?- 9、)6(]3 2)5.0[(2 2 -?-- 10、23533||()14714-?-÷

11、—22—(—2)2—23+(—2)3 12、222311 6(1)(3)(1)(3)22 -?---÷-?- 13、199711(1)(10.5)()312----?÷- 14、33514 (1)(8)(3)[(2)5]217 ---?+-÷-+ 15、-10 + 8÷(-2 )2 -(-4 )×(-3 ) 16、-49 + 2×(-3 )2 + (-6 )÷(-9 1 ) 17、-14 + ( 1-0.5 )×31×[2×(-3)2] 18、(-2)2-2×[(-21)2-3×43 ]÷5 1. 19、)8()4()6(52-÷---? 20、0)13 2 ()43(2?+-+-

21、6)12()4365127(÷-?+- 22、22)4()5(25.0)4()85 (-?-?--?- 23、)23 2 32(21)21(2--?+- 24、[][] 332)2(3)5(6)7(4-÷--+÷-?- 25、6-(-12)÷2 )2(- 26、(-48)÷ 8 -(-5)÷2 )2 1(- 27、42×)4 3 ()32(-+-÷ 0.25 28、()23)9181(-÷ - 29、()()33323 2 ÷---?- 30、(-5)×6+(-125) ÷(-5)3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4.2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 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重点) 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如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根铅笔等等,你能用图形表示以上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直线、射线、线段 【类型一】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如图所示,A、B、C、D四个图形中各有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它们能相交的是( ) 解析:线段是不延伸的,而射线只是向一个方向延伸.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射线的延伸性,特别要注意射线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我们作图时只是作出了其中的一部分. 【类型二】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 下列说法:(1)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2)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3)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4)射线AC在直线AB上;(5)线段AC在射线AB上,其中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正确;(2)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错误;

(3)线段AB 与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正确;(4)射线AC 在直线AB 上,错误;(5)线段AC 在射线AB 上,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3),共2个.故选A.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 判断直线交点的个数 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6个交点; 猜想: (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3)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解析:先观察图形,找出交点的个数与直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解:(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5×(5-1)2=10个交点; (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6-1)2 =15个交点; (3)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 ×(n -1) 2个交点.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观察图形,找出规律,总结出同一平面内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 ×(n -1) 2个交点. 【类型四】 线段条数的确定 如图所示,图中共有线段( ) A .8条 B .9条 C .10条 D .12条 解析:可以根据线段的定义写出所有的线段即可得解;也可以先找出端点的个数,然后利用公式n ×(n -1) 2进行计算. 解:方法一:图中线段有: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共4+3+2+1=10条; 方法二:共有A 、B 、C 、D 、E 五个端点,则线段的条数为5×(5-1)2 =10条.故选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经典总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的倒数是____;3 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 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____. C 6、计算:.______)1()1(101100=-+- 7、平方得4 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0-11a b A .a + b <0 B .a + b >0; C .a -b = 0 D .a -b >0 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33)(a a -=; C .|| 22a a -=- D .|| 33a a =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 )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值较小 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 B.|-x+1| C.(-x)2+2 D.-x 2+1 19、算式(-34 3)×4可以化为() (A )-3×4-43×4 (B )-3×4+3 (C )-3×4+4 3×4 (D )-3×3-3 20、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A 、90分 B 、75分 C 、91分 D 、81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章有理数19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8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课时 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角

线段、角 [思维基础] I 直线、射线、线段 II 角 思维训练4 选择填空 画一个钝角∠AOB ,然后以O 为顶点,以OA 为一边,在角的内部画一条射线OC ,使∠AOC=90°. 根据上述题目要求,画出了下列四个图形. 请问哪个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 正确答案是( ) 揭示思路:什么是角?什么是钝角?什么是角的顶点?什么是角的边?90°的角是什 么角? 明确上述概念后,逐一用题目要求的条件去衡量. (A )射线OC 作到了∠AOB 的外部了. (B )90°角作成了以OB 为一边了,则∠AOC ≠90°. (C )射线OC 作到∠AOB 的外部了,又90°角以OB 为一边了. (D )符合条件. [错例研究] 思维训练1 下列说法错在什么地方. (1)延长射线OP ; (2)画一条长5cm 的直线; (3)一条直线上从左至右依次有A 、B 、C 三个点,则射线AC 比射线BC 长; (4)直线可看成平角; 揭示思路:直线、射线、线段各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平角?什么是互余的角?什么是互补的角? 上述5个说法都是错误的.

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和属性,可以规纳为: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它们的长度都不能度量,不能比较长短,直线不能延长. 所以(1)(2)(3)都不正确.只有线段可以延长,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射线只能向一方延长. 角与直线、射线的意义不同. 一条直线不是一个平角,平角是有公共端的两条射线组成的,两条射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直线不是两条射线,它也没有端点. 单独说一个角是余角,是补角是没有意义的. 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说的是两个角的关系.如果两个角互为余角时,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两个角互为补角时,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所以说“补角是余角的两倍”是错误的. 思维训练2 下面画图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怎么画. 已知线段a 、b 、c (a > b )画一条线段等于a - b + c. 揭示思路: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 ,怎样画?画一条线段等于两条已知线段a ,b 的和,怎么画?画一条第线段等于两条已知线段 a 、b (a > b )的差,怎样画?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画一条射线AC ,在射线AC 上用圆规截取AB= a . AB 就是所要求画的线段. 已知线段a 画一条线段等于两条已知线段a 、b 的和.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画一条线段AB= a ,再在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 b , 线段AC= a + b. 画一条线段等于两条已知线段a 、b ( a > b )的差. 在直线上画线段AB = a , 再在线段AB 上画线段AC 或BC 等b. BC 或AC 就是所要求的线段. BC= a - b AC = c - b ∴本例 a - b + c 正确的画图是 a + c - b

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教学内容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的强化训练 一、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从高级到低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例1:计算:3+50÷22×(5 1-)-1 解: ②从内向外: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例2:计算:()[] 232315.011--??????????? ???-- 解: ③从左向右: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例3:计算:???? ??-+???? ??-÷???? ??--388712787431 解: 例2计算:-0.252÷(-12 )4-(-1)101+(-2)2×(-3)2 解:

二、掌握运算技巧 (1)、归类组合:将不同类数(如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数)分别组合;将同类数(如正数或负数)归类计算。 (2)、凑整:将相加可得整数的数凑整,将相加得零的数(如互为相反数)相消。 (3)、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和的形式,或分解为它的因数相乘的形式。 (4)、约简:将互为倒数的数或有倍数关系的数约简。 (5)、倒序相加:利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 例3计算: (1)-3216 25 ÷(-8×4)+2.52+( 1 2 + 2 3 - 3 4 - 11 12 )×24 (2)(-3 2 )×(- 11 15 )- 3 2 ×(- 13 15 )+ 3 2 ×(- 14 15 ) 2、解方程 ). 2 1( 4 1 4 3 )2( ;1 3 2 1 3 )1(x x x x - = - - = - 复习课: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 I.Teaching content: 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Is/Are there + 某物+ 某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八线段的计算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八线段的计算及答案 班级 姓名; 教材母题:(教材P 128练习T 3)如图,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C 是线段AD 的中点,若AB =4 cm ,求线段CD 的长度. 【解答】 因为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4 cm , 所以AD =12AB =12 ×4=2(cm ). 因为C 是线段AD 的中点, 所以CD =12AD =12 ×2=1(cm ). 【方法归纳】 结合图形,将待求线段长转化为已知线段的和、差形式.若题目中出现线段的中点,常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结合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解.同时应注意题目中若没有图形,或点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时,常需要分类讨论,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1.如图,线段AB =22 cm ,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AC =14 cm ,O 是AB 的中点,求线段OC 的长度. 解:因为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22 cm , 所以AO =12 AB =11 cm . 所以OC =AC -AO =14-11=3(cm ). 2.如图,已知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1)若DE =9 cm ,求AB 的长; (2)若CE =5 cm ,求DB 的长. 解:(1)因为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所以AC =2CD ,BC =2CE. 所以AB =AC +BC =2DE =18 cm . (2)因为E 是BC 的中点, 所以BC =2CE =10 cm . 因为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 所以DC =12AC =12 BC =5 cm . 所以DB =DC +BC =5+10=15(cm ). 3.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 =6 cm ,求CM 和AD 的长.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40道带答案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40道题) 1、【基础题】计算: (1)618-÷)(-)(-3 12?; (2))(-+5 1 232?; (3))(-)(-49?+)(-60÷12; (4)2 3) (-×[ )+(--9 532 ]、 2、【基础题】计算: (1)) (-)+(-2382?; (2)100÷2 2)(--)(-2÷) (-3 2; (3))(-4÷)(-)(-34 3?; (4))(-31 ÷231)(--3 2 14) (-?、 3、【基础题】计算: (1)36×23 121 ) -(; (2)12、7÷)(-19 8 0?; (3)6342 +)(-?; (4))(-43 ×)-+(-3 1328; (5)1323 -)(-÷) (-2 1; (6)320-÷3 4)(-8 1 -; (7)236.15.02)-(-)(-?÷2 2) (-; (8))(-23 ×[ 23 22 -)(- ]; (9)[ 2 253)-(-)(- ]÷) (-2; (10)16÷) (-)-(-)(-48 1 23 ?、 4、【基础题】计算: (1)11+(-22)-3×(-11); (2)03 13243??)-(-)(-;

(3)23 32-)(-; (4)23÷[ ) -(-)(-423 ]; (5))-(8743÷)(-8 7; (6))+()(-6 54 360?; (7)-2 7+2×()2 3-+(-6)÷()231-; (8)) (-)-+- (-41512 7 5420361 ??、 5、【基础题】计算: (1))-(-258÷)(-5; (2)-3 3121)(--?; (3)2 23232)-(-)(-??; (4)013 243 2 ??)+(-)(-; (5))(-+5 1262?; (6)-10+8÷()2 2--4×3; (7)-51-()()[]5 5.24.0-?-; (8)()25 1--(1-0、5)×3 1; 6、【基础题】计算: (1)(-8)×5-40; (2)(-1、2)÷(-1 3 )-(-2); (3)-20÷5×1 4 +5×(-3)÷15; (4)-3[-5+(1-0、2÷3 5 )÷(-2)]; (5)-23÷1 5 3×(-131)2÷(132 )2; (6)- 52+(12 7 6185+-)×(-2、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

第一章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选择题 1. 计算3(25)-?=( ) A.1000 B.-1000 C.30 D.-30 2. 计算2223(23)-?--?=( ) A.0 B.-54 C.-72 D.-18 3. 计算11(5)()555 ?-÷-?= A.1 B.25 C.-5 D.35 4.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4232(2)(2)-<-<- B. 342(2)2(2)-<-<- C. 4322(2)(2)-<-<- D. 234(2)(3)2-<-<- 5. 422(2)-÷-的结果是( ) A.4 B.-4 C.2 D.-2 6. 如果210,(3)0a b -=+=,那么1b a +的值是( ) A.-2 B.-3 C.-4 D.4 二、填空题 1.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再算 ,再算 ;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 。 2.一个数的101次幂是负数,则这个数是 。 3.7.20.9 5.6 1.7---+= 。 4.232(1)---= 。 5.67()()51313 -+--= 。 6.211()1722 ---+-= 。 7.737()()848 -÷-= 。 8.21(50)()510 -?+= 。 三、计算题 1. 2(3)2--? 2. 12411()()()23523 +-++-+- 3. 11( 1.5)4 2.75(5)42 -+++-

4. 8(5)63-?-- 5. 31 45()2-?- 6. 25 ()()( 4.9)0.656-+---- 7. 22 (10)5()5-÷?- 8. 323 (5)()5-?- 9. 25(6)(4)(8)?---÷- 10. 161 2()(2)472?-÷- 11. 2 (16503)(2)5--+÷- 12. 32(6)8(2)(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练习题

图 1 图 2 直线、射线、线段练习(1) 一、填 空 1.我们在用玩具枪瞄准时,总是用一只眼对准准星和目标,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 2.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交点有_______________个. 3.如图1,AC=DB ,写出图中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线段AB 的长为8cm ,点C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若M 为线段AC 的中点,N 为线段CB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是_______________. 5.已知线段AB 及一点P ,若AP+PB>AB,则点P 在 . 6.已知线段AB=10,直线AB 上有一点C,且BC=4,M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AM 的长为 .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一条直线上只有两个点;②射线没有端点;③如图,点A 是直线a 的中点; ④射线OA 与射线AO 是同一条射线;⑤延长线段AB 到C ,使A B B C =;⑥延长直线CD 到E ,使DE CD =. 8. 如图给出的分别有射线,直线,线段,其中能相交的图形有 个. 1A .A C AB 2(1)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射线MN 到C (3)延长线段MN 到A 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 .1 B .2 C .3 D .4 A a A B D A B C b a ③

3. 同一平面内有四点,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直线的条数是 ( ) (A)1条 (B)4条 (C)6条 (D)1条或4条或6条 4.如图4,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D=AC-BD B .CD= 21BC C .CD=2 1AB-BD D .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M 点在线段A B 上 B .M 点在直线AB 上 C .M 点在直线AB 外 D .M 点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 6.如图5,小华的家在A 处,书店在B 处,星期日小明到书店去买书, 他想尽快的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 ). A .A →C →D → B B .A → C →F →B C .A →C →E →F →B D .A →C →M →B 7. 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A ,B ,C 三个住宅区,A 区有30人,B 区有15人,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A.A 区 B.B 区 A ,B 两区之间 8.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l 上的点,且AB=5cm ,BC=3cm ,那么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是( ). A .8cm B .2cm C .8cm 或2cm D .4cm 三、想一想 1.如图6,四点A 、B 、C 、D ,按照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连结A ,D ,并以cm 为单位,度量其长度; (2)线段AC 和线段DB 相交于点O ; (3)反向延长线段BC 至E ,使BE=BC . 2.动手操作题:点和线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7,用7根火柴棒可以摆成图中的“8”.你能去掉其 中的若干根火柴棒,摆出其他的9个数字吗?请画出其中的4个来. 图5 图6 图4 A B C 100米 200米

七年级上数学计算题

计算. (每小题4分, 共8分) (1)318831)3110775.0(875.3?÷-?- (2)19 14726235|263131959|-+- 解方程。 (每小题4分, 共8分) (1)5(x -1)-2(x+1)=3(x -1)+x+1 (2)错误! 计算题。 (每小题3分, 共9分) )4 1(|43|)31()32(----+-- (-5)×8×(541-)×(-1。25) 2 125.0)431(218)522(52÷?--?--÷ 解方程 5(x+8)-5=-6(2x -7) )1x (3 2)]1x (21x [21-=-- 计算题 (1)11+(-22)-3×(-11) (2)、(-2)3-132÷(-2 1) (3)、(-0.1)÷(-21)×(-100) (4) 、-22÷94×(-32)2 解方程(2×3分=6分) (1)、-2(x -1)=4. (2)、5.0102.02.01.0+--x x =3 计算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41)54(6)5(?-??- -1100 -(1-0.5)×3 1×[3-(-3)2] -32+(-3)2+(-5)2×(-错误!)-0.32÷|-0。9| (-2×5)3-(-1错误!)×(- 错误!)2-(-错误!)2 解方程. (每小题4分, 共12分) 5(x+8)-5=6(2x -7) 3 x 532x 35-=- 1、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个人做需80小时完成任务。现在计划由一些人先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任务这项工作的 .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2、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海水以每分钟24桶的速度涌进底舱,发现时已漏进600桶海水,水手立即开动两部水机向外抽水,经50分钟将舱内的水抽完,已知甲机抽水量是乙机的 ,问甲乙两机每分钟各抽水多少桶? 3、有蔬菜地975公顷,种植青菜、西红柿和芹菜,其中青菜和西红柿的面积比是3:2,种西红柿和芹菜的面积比是5:7,三种蔬菜各种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学校买来一批练习本,分给三个班,甲班分得的为全部练习本的42%,乙班分到的是甲班的 ,丙班分到的比乙班少20本,问共有多少练习本?

初一上册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截至今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四百四十八亿五千一百万元。这个数写作()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元。 2、在0.25、125%、25 、2.5、2.05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3、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截成相等的8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4、3∶()= ()20 =24÷()=()%= 六折 5、如右图所示,把一个高为10厘米,半径为4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 )平方厘米。 6、按规律填空。 (1)9.1,8.2,7.3,(),(),4.6; (2)3,6,9,15,24,(),63,()。 7、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吨:90千克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8、如右图所示,用数对表示具体位置,如果A点的位置是(2,2),那么 B点的位置是(,),C点的位置是(,)。 9、0.85吨=( )千克; 3.35小时=()分; 3.0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10、一副扑克牌有54张,从中任抽一张,抽到5的可能性是(),如果去掉大、小王,抽到黑桃5的可能性是()。 11、根据估算知识填空。 3180÷8≈()÷()=();511-297≈()-()=() 12、如果向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向北走50米可记作()。 二、选择题。选择最准确的答案序号填在()里。(每题1分,共8分) 13、7.56÷0.85的商的最高位是( ) ○1个位○2十位○3十分位○4百分位 14、一根竹竿重约2 ( ) ○1米○2厘米○3吨○4千克 15、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16、李华从家到学校,步行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