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分析中的形式和意义问题

语法分析中的形式和意义问题

语法分析中的形式和意义问题
语法分析中的形式和意义问题

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

有不少人认为,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家创造的层次分析法是本世纪语言学伟大贡献,首先我们要了解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层次分析法美国描写语言学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 称“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层次分析法作业的目的,是按照语言组合的次序分析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找出一个语言片断的直接成分,层次分析法便由此而得名 1、基本分析原则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1.优势 第一:可以层次鲜明地揭示出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句子的层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分析句子的层次,则是为了清楚地显示语义内容,层次分析法使得结构层次条理,语义脉落清晰、分明,弥补了中心词分析法的不足,例子:书本P80 P81(1)这种方法很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分析法的适用面比较广。用这种分析法作业,就语音单位讲,小的可以用来分析合成词,大的也可以用来分析句群,且能符合各级语法单位的自

现代汉语 常见的语法错误

第十节常见的语法错误 我们在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有些语病,如“词类误用”、“复句组织中的毛病”、“虚词使用不当”等,我们已经在有关章节(分别在第二节、第八节、第九节)里谈得比较集中,比较充分,在这一节里就不再谈了。有些语病,如“搭配不当”、“残缺”、“词语位置不当”等,虽也已分别在前面几节里谈到过,但考虑到一般在写作中犯这些方面的毛病比较多,前面又是分散着谈的,这里有集中谈一下的必要,所以这里将不避重复,再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外,在这一节里我们还想谈谈在指代和数量表达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毛病也比较常见。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 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 (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报)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刊)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刊)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书)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 (5)*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6)*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例(5)主语“内容正确”是从一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则是从两方面说的,不搭配。宜将主语改成“内容是否正确”或“内容正确与否”。例(6)刚好相反,主语是从两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从一个方面说的,也不搭配。宜将谓语改成“也是能否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主语或谓语是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主谓的配合。下面的句子都有问题: (7)*一年不见,她的身体,她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比先前提高了许多。(刊)(8)*由于该县领导严重忽视安全生产,以致劳动者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事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_摘要1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 研究生姓名:李依霖导师姓名:孙建元教授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年级:2005级 提要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频繁交流,使汉语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得非常迅速,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母语为越南语的学习者日益增多。目前,该学习领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语法问题。虽该领域的研究对语法涉足得也不少,但对于语法偏误的类型的研究却不多。因此,我决定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语料搜集、问卷调查等形式,加上本人五年来的教学经验,搜集越南学生的语法偏误实例,找出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学生困难最大的偏误类型,通过对具体数据的计量统计,本人决定对其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作出了全面的量化分析,除了以问卷测试形式对一、二年级越南学生、进行的定量研究、考察以外,加上本人在五年教学经验中,累积的学生练习,作业,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结合语言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对偏误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对越南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常见的一些偏误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越相关语法偏误进行研究,归纳偏误典型类。 通过分析,把搜集到的资料按鲁建骥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一期中,开始进行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典型偏误分析 1.遗漏偏误 2.误加偏误 3.误代偏误 4.错序偏误,在分类时力求做到把即共性和差异归类。分析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对越南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说明。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教学内容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 主讲人吴锋文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 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例如: 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 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 (二)语法形式 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例如: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 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 鸡不吃了(受动;施动) 2、显性语法形式 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svo)日语:我书看。(sov)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 V+O+于+L 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 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 .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以外, [ 都]? 除了?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 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 除“而且”外) 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除了?以外, 都?” , “ 除了?以外, 也?” , “ 一点儿也不?”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都”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 动词或结果补语) , 如: (1 ) 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第一节 层次分析

第一节层次分析 1.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 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一个句子或是句法格式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内部有一种层次的透景。(松紧程度不一样) 如:他刚来。(这三个词内部的松紧程度不一样。“刚”和“来”关系紧密,“他”和“刚”关系疏远,“刚”和“来”先组合,再和“他”组合) 2、结构的三个特点: *整体性(作为一个结构,一定具有整体性。) *可分割性(作为一个结构,一定可以被分割成多个部分。) *有规则性(一个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一定是由好几部分组成的,这好几个部分组合的时候,它是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 如:形声字:形+声,再+字(“形声字”这个词,不是一些语素随便凑成,而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有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时,其内部一定有层次结构。】 *音节也是有层次的,如:天[tian55] 这个音节也是有层次的: 声调——超音段成分 声母+韵母——音段成分 韵母——韵头+韵部(韵基) 韵基——韵腹(主要元音)+韵尾 【由此,我们可以说的宽泛一点,这叫语言的层次构造,这种构造,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不论是语音、词汇、句子都有这样的层析构造问题。】 3、层次分析:在分析一个句子,或是句法结构的时候,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并说明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手段就是层次分析。 如:他刚来 “他刚来”的直接组成成分:他+刚来主谓 谓语“刚来”的直接组成成分:刚+来状中 4、层次分析包含两个内容: 二他所写的文章怎么切分? 切分:怎样断句 定性: 层次分析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从小到大、框式、树型图: 5、怎么切分? 同一结构如何切分 例句:他所参观的工厂。 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 他所参观? 他所参观的工厂 他所参观的工厂会导致他和工厂有领属关系 所以他所参观的工厂 他所参观怎么分析? 他参观

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中介语理论提出,学习者自身存在着一个介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并重视对这一语言系统的研究。研究时主要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即关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以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因此,教学中一般的纠错并不等于偏误分析,进行偏误分析首先要区分“失误”(mistake )和“偏误” (error )。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操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例如在一位学习者的同一篇作文中,先后出现了以下两句话: (1 )*从4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开始,我妈妈每天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回家。 (2)从5 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开始,电视台停止播放那首歌。 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 ,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例如: (3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要)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4 )*快八点了,你(要)起床了。 以上两例均出自初级阶段学习者的作业,由于他们还没有熟练掌握助动词“要”的用法,所以在该使用的地方却没有使用,这是他们在特定阶段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具有普遍性,所以他们所犯的错误属于偏误。 在教学实践中,纠错应该以偏误为对象,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偏误的成因,进而预测偏误的发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 (5 )*我每天吃晚饭在食堂。 此例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一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英语是地点状语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时间状语在前或者在句尾。所以学习者会受英语语序的影响,造出有偏误的句子。因此在讲解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时,教师应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在说明基本规则之外,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练习,比如列出以上带有偏误的句子,指导学习者改正,以便学习者早发现问题、早重视、早纠正。 、语法偏误的成因和特点 一)偏误成因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通常归纳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

报刊语法错误分析

重要报刊中出现的语法错误 一、主语残缺 1、当他第三次试跳时越过这个高度,动作干脆,腾跃时重心离横竿较高。(《解放日报》2011年3月17日第3版) 第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他”,但由于被置于介词结构“当……时”中,便造成了主语残缺。 2、《三只狼》写一个农人在路上遇见了三只狼,开始想给狼扔几块肉,甩掉它们。但后来知道狼贪得无厌,终于下决心想办法把狼打死了。(《文汇报》2008年6月2日第4版) “开始想给狼扔几块肉,甩掉它们。”,一句缺主语“他”。 二、宾语残缺 1、《三只狼》写一个农人在路上遇见了三只狼,开始想给狼扔几块肉,甩掉它们。但后来知道狼贪得无厌,终于下决心想办法把狼打死了。(《文汇报》2008年6月2日第4版) “《三只狼》写一个农人在路上遇见了三只狼”缺少宾语“的故事”。 2、菊花牌38支〔TK〕精梳本色棉毛衫具有手感柔软,弹性好,布面清晰,缝制考究,坚牢耐穿。(《解放日报》2000年2月10日第2版) 全句缺少宾语“等特点”。 三、搭配不当 1、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为近代著名藏书家。(《人民日报》2011年8月30日第8版) 主语为“……海源阁”,宾语中心语是“藏书家”,主宾不搭配。 2、标题“四川、福建、北京、天津女排四强出线在望天津队夺魁希望最浓”。(《新民日报》2011年9月26日第4版) “希望”和“浓”不搭配。 四、词序不当 1、一家农民开办的大旅店在杭州市郊开业(标题)。(《光明日报》1981年3月5日第1版) 结合正文可知大旅店是公社办的,标题应改为“一家农民开办的大旅店在杭州市郊开业”。 2、蔡文治为什么说这气话呢?原来南京解放前的前半个月,也就是和谈刚刚破裂,黄绍肱从北京飞到香港去后,顾祝同主持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解放日报》1984年第12期52页) “南京解放的前半个月”一般会理解为在南京解放以后的半个月,可后面明明讲到“和谈刚刚破裂”,可知说的是南京解放以前。应该把“的”与“前”的位置换一下。 五、重复累赘 1、但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职务犯罪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人民日报》2011年7月28日第1版《贪官不入监缘何增多》) 其中“首要”、“最重要”含义重复。 2、他经历惊涛骇浪,不仅亲眼目睹了沿途岛屿的奇风异俗,也发现了船上一连串的惊天阴谋。(《光明日报》2010年7月26日第2版《瑞典王后从哥德堡

编译原理中处理语法错误问题的研究

编译原理中处理语法错误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编译系统以及其错误处理能力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重要性,对其中处理语法错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语法错误的诊察与报告,到利用递归下降分析法对错误进行恢复和纠正处理,直至最后的限制重复报告错误信息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从而帮助学习者和开发者牢固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关键词:编译系统;语法错误处理;递归下降分析法 1 前言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目前多数用户都是通过高级语言实现所需要的计算。而对于任何高级语言来说,其编译系统内容丰富,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提高学习者和开发者的计算机软件素质具有很大作用,使其不但能认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实质,还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来分析解决问题[1]。因此,编译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用户最直接关心的工具之一,它不但要接受程序语言的所有标准定义,以便源代码实现跨平台的可移植性,还必须生成高效、正确的目标代码。因此编译系统本身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程序,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 我们知道,在编译原理的学习和编译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语法分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编译系统中,语法分析器的错误处理能力与其构造原理和技术一样重要,这通常是编译原理教学环节中容易忽视的地方,不利于学习者进行实际的编译系统的开发工作。因此,本文对C++编译系统中递归下降的语法分析过程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发现并纠正语法错误问题的有效方法。 2 语法错误 编程人员在编写程序时,很难一次就将程序写的完美无误,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程序,往往会存在程序错误。程序错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违反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定的错误,源程序超出了计算机系统的某种限制而引发的错误,等等。其中语法错误是指源程序中含有不符合语法规则的成分时所产生的错误,一般是有关语言结构上的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表达式中缺少操作数、begin和end不匹配等。

04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第四讲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探求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形式,什么是语法意义。 4.1语法形式 什么是语法形式呢?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我们用层次分析把上面这句话分析成大大小小的片段。如果把一个大片段里包含的小片段叫做“成分”,把小片段组合而成的大片段叫做“组合”,那么上面例子中的片段可以分为三类: a.——是组合,不是成分——句子。 b.└─┘是组合,也是成分——词组。 c.不是组合,是成分——词。 a、b、c三类片段合称为语法形式,即它们都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具体语言里分析出来的成分或组合,或者说语法形式是词、词组和句子的形式的总和。 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狭义的语法形式只指有形的语法形式,广义的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对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进行分解,就得到了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的各种构成因素。 4.1.1有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 有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如下: (1)语序。语序不同,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例如: 红花(定中) 花红(主谓) 跑快点(述补) 快点跑(状中) (2)停顿。停顿往往是结构成分的分界点,也是层次的切分点。例如: 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的/狗 广东和福建的/部分地区广东/和福建的部分地区 (3)轻重音。不同的轻重音也能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轻重音区别语法意义的作用在虚词中尤为明显。例如: 你想好了再说。(“再”轻读,表示接续义) 你唱完了再唱一个。(“再”重读,表示重复义) 我已经吃过了。(“过”重读,表示完成态) 北京我以前去过。(“过”轻读,表示经历态) (4)重叠。重叠是汉语语法的一种语法手段。重叠可以表示程度的减弱,也可以表示程度的加强,可以表示短时态、尝试态等。重叠表示什么语法意义,涉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 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

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

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 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1、语法意义 (1)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1)定义:语法单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上的意义及其在组合中产生的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 的关系意义。 (2)基本结构类型的语法意义:(体现语法意义的结构关系)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选择) 2、语法形式 (1)定义:体现特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2)主要语法形式 ①选词(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②词序(汉语:SVO/日语:SOV) ③虚词和词形变化(汉语:虚词“和”“的”/印欧语系语言:词形变化) ※例如:我们学习。 结构关系主谓 语法意义陈述 语法形式主前谓后(词序) 3、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1)相互依存。

(2)不对等: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 式表示。 第二次 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的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比如一个词,孤零零地是很难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单词work,单独看很难说它有什么语法意义,可是它与别的单位组合,进入具体的结构,就产生了相应的语法意义。例如:He works in a factory.(单数第三人称〕 He worked in a factory.(过去时) He is working in a factory(进行体) 又如:“大高楼”和“高楼大”,前者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大修饰高楼,说明是什么样的高楼,后者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是陈述高楼,说明高楼具有大的属性。这些关系,都是在语法单位的

常用语法偏误分析

常用语法偏误分析

第十七节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中介语理论提出,学习者自身存在着一个介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并重视对这一语言系统的研究。研究时主要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即关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以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因此,教学中一般的纠错并不等于偏误分析,进行偏误分析首先要区分“失误”(mistake)和“偏误”(error)。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操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例如在一位学习者的同一篇作文中,先后出现了以下两句话: (1)*从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开始,

我妈妈每天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回家。 (2)从5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开始,电视台停止播放那首歌。 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例如: (3)*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要)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4)*快八点了,你(要)起床了。以上两例均出自初级阶段学习者的作业,由于他们还没有熟练掌握助动词“要”的用法,所以在该使用的地方却没有使用,这是他们在特定阶段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具有普遍性,所以他们所犯的错误属于偏误。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 主讲人吴锋文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例如: 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 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例如: 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 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 (二)语法形式 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例如: 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 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 鸡不吃了(受动;施动) 2、显性语法形式 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svo)日语:我书看。(sov)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V+O+于+L 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 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 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We’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ground. 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I laugh —laugh at me (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主要有虚词和助动词。虚词如前置介词、后置词、连词、助词、冠词或语气词等。其语法作用有四种:

偏误分析讲义

偏误分析讲义Lado1957年提出的对比分析法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母语习惯向目的语习惯逐步迁移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教授的目的语和学习者的母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一一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列出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或相似之处是学习者容易掌握的方面,在学习中会出现正迁移;不同之处则是学习的难点、教学的重点,在学习中会出现负迁移,即学生可能会出错。 对比分析法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上。由此衍生的“听说法”在二战及战后二十年里成为语言教学的主流。“听说法”语法教学的顺序是根据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把两种语言中差别大的结构作为重点并按其难易程度进行安排,课堂教学方法则以反复操练和句型训练为主,旨在准确。 但是对比分析法也有其致命的弱点: 1)对比分析只对语言表层结构进行对比,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是不全面的。 2)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着看做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学习者的研究,只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单纯从两种语言本身的对比预测学习的难易,不可避免地造成预测的不准确性。 3)对比分析只研究L1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L2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L1的干扰,学习者错误的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语言

差异与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之间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如: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汉语学习2004,3) 韩国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 ,其中汉韩同形词所占比例相当大。比如 ,汉语水平等级大纲甲、乙两级 2021 个多音节词当中汉韩同形词就有1256 个 ,占 62 %。因此 ,在韩汉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词语时 ,韩国语的汉字词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 ,可是另一方面由于某些汉字词在两种语言中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学语言,免不了会说错、写错。对待错误,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错误要竭力避免;“吃一堑,长一智”——错误有积极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免不了会犯错误。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对待错误属于消极态度,有错必纠,体现在听说法、直接法中,遇到学生错误尽量纠正,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而另外一种态度则是认为,错误在语言学习中是必然会出现的,通过不停的学习,其可以自然消失,因此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体现在教学法中就是交际法。(也称功能意念法、功能法,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兴盛于美国,功能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语言的功能项目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它面对错误的一个原则就是:强调内容表达,不过分苛求形式,只要不影响交际,一般性的语言形式错误是可以容忍的。Follow me) 所以Johnson(2002)说过:外语学习者的话语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中的错误。如果学习者的每句话都正确无误,我们就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但是,话语中一旦出现错误,我们就可以研究它的特点,推测出错的原因。错误可能暗含

__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要点大致如下: (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 ..”“他 们请我做报告 ...”)(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发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我们懂) (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祥林嫂死了) (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党员清除了) 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放得不是很大”,“放得过于大了”) (8)我也去上海。 第四: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 (9)a.我们白白浪费了几个小时。*b.我们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2.2 句法构成的层次性 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例如: (10)他刚到。 “刚”跟“他”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刚”先跟“到”构成修饰关系,然后“刚到”一起再跟“他”构成主谓关系。这种构造特性一般称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 8030 44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8030 44 3 孙德金 提要本文从语法的本质出发,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问 题进行讨论。文章通过对主谓谓语句等句子类型的讨论,认为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存在着过于注重语法形式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造成语法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同时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回到语法的本质上来,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语法,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应用本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语法;语法形式;语法意义 一引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 ,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还是交际法) ,都离不开语法①。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对外汉语教学界前辈学者王还先生曾说过的那样 ,“对外汉语教学离开语法是不可想象的” ②。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如此重要,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很好地进行讨论 ,比如究竟该如何处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关系 ,教学语法系统的构建或改造究竟该以哪种语法理论作为基础③,等等。过去的二十几年间,有关的理论探讨有一些 ,也曾召开过专题性的学术讨论会,但笔者认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尚未触及 ,或者虽触及但没有深入地讨论。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处理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 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具体,实则关涉全局,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深入认识。这里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以期引起重视。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根本任务 如果不考虑特殊的教育类型(我国对内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一般即看作外语教学。而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这表明,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基础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它承担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婴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建立起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构建起新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这个构建过程中,语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头脑中要表达的某个范畴的意义,要在第二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当他接触到第二语言的某种语言形式(如某种句式),也要知道这种形式表达了什么意义。这就涉及到语法最本质的问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 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 (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例如: (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

一种LR语法分析中的错误恢复方法_肖洋

—193— 一种LR 语法分析中的错误恢复方法 肖 洋,姜淑娟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州 221008) 摘 要:语法分析中的错误恢复是现代编译器中智能感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恢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智能感知功能的性能。在分析LR 语法分析中LR 分析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LR 分析表中的Goto 表项进行改造来进行语法错误的诊断和恢复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LR 分析表中的空闲表项,在不增加空间需求的情况下,提高了语法错误的诊断和恢复的效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语法分析;编译器;智能;LR 语法分析表;Action-Goto 表 An Error Recovery Approach in LR Syntax Analysis XIAO Yang, JIANG Shuju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Abstract 】Error recovery in syntax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intelligence in the compiler. The effect of error recovery influences intelligence and syntax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modifying the items of Goto table in correcting syntax error based on analyzing the items of LR syntax analysis table. It uses the leisure items in LR syntax analysis table. I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in diagnosing and correcting syntax error without requiring more space. 【Key words 】Syntax analysis; Compiler; Intelligence; LR syntax analysis table; Action-Goto table 计 算 机 工 程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3卷 第4期 Vol.33 No.4 2007年2月 February 2007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文章编号:1000—3428(2007)04—0193—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1 编译器在进行语法分析时经常采用LR 分析法[1~5],传统的LR 分析表项比较稀疏,没有能够对语法错误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恢复。本文借鉴了对Action 表的改造方法[3],实现了对某些语法错误进行诊断和恢复,并结合智能感知,提出了对Goto 表进行改造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语法错误的诊断和恢复功能。 LR 语法分析过程首先要建立产生式的项目集和分析表(Action-Goto 表),分析程序每次从输入缓冲区读入一个符号,并使用栈来存储形如s0X1s1X2…XmSm 的串,其中Sm 在栈顶,Xi 是文法符号,Si 称为状态符号,每个状态符号概括了栈中位于它下面的信息。 LR 语法分析器在访问动作表时若遇到出错表项,就检测出一个错误,分析程序就会停止,然后对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诊断和恢复。诊断是将可能性比较大的错误原因呈现给开发人员,恢复的功能是要使语法分析程序能够继续执行下去的前提。 语法错误的恢复对语法分析产生重要影响,错误恢复要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地判断错误的原因、位置以及使用的错误恢复策略和具体方法。错误恢复不但要能使语法分析正常进行下去,而且要避免在后续的语法分析过程中出现更多的语法错误。通过分析发现,在进行语法分析时,对LR 语法分析表中的Goto 表进行改造可以较好地提高语法分析的 效率。 1 LR 语法分析中的错误恢复策略 LR(k)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技术。它适用于一大类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语法分析。LR 语法分析器是由输入、输出、栈、驱动程序以及包含动作(Action)和转移(Goto)两部分的语法分析表构成的。不同的LR 语法分析器的区别主要在于语法分析表的不同。 1.1 通常的错误恢复的策略 通常语法分析器可以采用的语法错误恢复策略主要有以下4种。 (1)紧急方式恢复策略 紧急方式恢复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适用于多数语法分析方法。当发现错误时,语法分析器开始抛弃输入记号,每次抛弃一个记号,直到发现某个指定的同步记号为止。同步记号通常是定界符,如分号 ;或 大括号 } 。这种方法常常跳过大量的输入记号,而不检查其中是否有其它错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会陷入死循环,但只合适于一个语句中出现的错误数较少的情况。 (2)短语级恢复策略 当发现错误时,语法分析器对剩余的输入字符串进行局部纠正,即用一个能使语法分析器继续工作的字符串来替代剩余输入的前缀。编译器的设计者必须仔细选择替换字符串,以免引起死循环。该方法首先被用于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中, 其主要缺点是难以应付实际错误出现在诊断点之前的情况。 (3)出错产生式策略 如果对经常遇到的错误有很清楚的了解,可以扩充语言的文法,增加产生错误结构的产生式。然后用由这些错误产生式扩充的文法构造语法分析器。如果语法分析器使用了出错产生式,就可以产生适当的错误诊断信息,指出在输入字符串中识别出的错误结构。 (4)全局纠正策略 一个理想的编译器是在处理不正确的输入字符串时做尽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OD4527) 作者简介:肖 洋(1979-),男,硕士生,主研方向: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技术;姜淑娟,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6-03-08 E-mail :xiaoyang790722@https://www.doczj.com/doc/a715706682.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