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听语言知识点

视听语言知识点

视听语言知识点
视听语言知识点

一:视听语言

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音画关系。

视听语言的特性:

1.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符号编码方法

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3.试听语言有场景、灯光、音乐、色彩等元素构成

4.视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视频:实验动画、影院动画、电视动画、新媒体动画

二:镜头

镜头: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镜头职能: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1.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

景别可具体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一、特写、大特写五种

2.大全景:大全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环境空间,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3.全景:全景是表现人的全身人像或一个场景全貌的镜头画面。

4.中景:将人物的1/2或2/3拍摄入景框的画面都可以称为中景。

5.特写:特写是指腋部或者两肩以上人物的头像或者其他使主题景物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6.大特写:大特写仅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突出某一拍摄对象的局部。

镜头的摄法

1.镜头的摄影方法大致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

类型:1.固定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静拍静)

2.固定拍摄机拍摄运动的对象(静拍静)

3.活动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动拍静)

4.活动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动拍动)

1.固定拍摄

固定拍摄是在于摄影机机身和机位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拍摄

A.平拍角度:指摄影机被放在主要被摄体的水平视点,与人眼相等的角度

B.仰视角度:是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C.俯拍角度:是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D.主关角度: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就是所谓主观视角。

2.运动拍摄

摄影机在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晃动等

A推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

B拉镜头: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

C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画面均匀呈现出动态构图

D移动镜头: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方面移动所拍摄的画面

E升降镜头:指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F晃动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

G旋转镜头:指被拍摄主体或背景呈旋转效果的画面

H甩/闪摇镜头:指速度极快地摇摄镜头

三、轴线

轴线: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限

轴线:1.关系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

2.运动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轴线的变化:越轴1.利用第三者的介入跃轴

2.利用空镜头改变轴线

3.利用摄影机移动过轴线

4.利用齐轴镜头过轴

.时间的压缩

运动轴线: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敌,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运动的分切:当我们用镜头来表现一组动作时,往往不用一个镜头去表现,而是用不同角度、不同机位、不同景别的分镜头来表现这一动作。

四.场面调度(场面调度的种类及技巧)

概念:是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是一种基本首要的手段。

演员场面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的技巧:1.纵深场面调度:利用人或物做前景,火警人物在纵深处由后面走向前面,即由全景走向近景;或者由前景走向纵深,扩大环境,变为全景《龙猫》

2.平面场面调度:在平面通过人物的移动来不断转换观众的视觉焦点《龙猫》

3.重复性场面调度:指重复出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角度和镜头调度

4.对比性场面调度:把相同或相反的事情加以比较或衬托,可以使对比的双方互相辉映,相得益彰,能够更加生动,更鲜明地显示出各自的性格特点。《这个杀手不太冷》

5.象征性场面调度:导演借助场面调度衬托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含义

6.电影群众场面

五、剪辑技巧

概念:俗称“剪接”,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最后的一次在创作。

内容:1镜头的组接2剪辑创作3剪辑音响效果

创作过程:1剪辑设想:对影片整体风格的确定和规划

2场次调整:是整场戏的调动和取舍。剪辑创作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3镜头组接4确定剪辑点5处理声画关系

镜头组接技巧

分剪、挖剪、拼剪、分剪插接、插入镜头、变格剪辑

动作剪辑:1在运动过程中剪接、2在运动结束后剪接

六、电影声音

概念:指运用人声、音响、音乐等声音元素反映现实生活所形成的综合听觉印象

动效:是除了对白和音乐之外电影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乐的作用:抒情、渲染气氛、评论、描绘、剧作功能、连贯作用

音画关系:指音乐与画面在影片中的结合关系。一般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对位两种形式,其中音画对位又包含音画平行和音画对立。

音画对位:指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

1音画并行2音画对立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 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 系的问题。主要包括: 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 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实” 第一重假定性一一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 第二重假定性一一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一一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笫四重假定性一一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 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2、独特的时空结构 A、独特的影像世界 B、独特的时间结构一一非连续的连续性

C、独特的空间结构一一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A、定义 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 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原理 “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试验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叙述性蒙太奇 b、表现性蒙太奇 c、平行蒙太奇 d、交义蒙太奇 e、复现蒙太奇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f、对比蒙太奇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doc

从视听语言镜头分析角度写《活着》这部电影的影评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为的是加以区别于华的小说。因为大风看过小说的人都江堰市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提示的主题一致的。当然。这咱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传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小说与电影的熟优熟劣,熟深熟浅,而仅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进行一些论述,因为毕竟在中国当代的电影作品中它是那样的经典与诱人,在它们中间包含着太多值得去品味与解读的东西。 电影“活着”在提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期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经发出了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呀!解放战争时的。 活着》,确实在无遮无拦地大喜大悲,让你随之无所顾忌地大笑或流泪。但不是强迫型煽情的肥皂剧。影片给我的震撼,也许远比一万页声泪俱下的控诉演讲稿要强烈的多,深刻的多。在阳光柔媚的午后,三个人,守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再看《活着》的后半部分。以为几年后的自己会跳出剧情,清楚地看它,戏谑地看它,可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听见邻座女孩轻声的啜息。大家没有互相看一眼,空气似乎凝固在沉重里--即使一分钟前你还在无奈大笑。 余华的小说,亮色少得多。只余老人福贵和一条也叫福贵的老牛。人生若梦,偶然的东西太多,宿命的因由也不少。一家人各自似乎无意间就离开了人世。站在耕田的两个"福贵"面前,我们一定无话可说,只能呆立在树荫下,忽然间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更上层楼,我们勾心斗角……这些东西忽然显得可笑。

《这个杀手不太冷》视听语言分析

《这个杀手不太冷》视听语言分析 陈芳 (艺术与设计学院10动画一) 摘要:本文从镜头、场面调度、剪辑技巧和声音四个角度对影片的视听语言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镜头巧用的作用,场面调度技巧的艺术效果,通过剪辑产生的影片的节奏感和从音乐中传达出的影片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镜头场面调度剪辑技巧声音 《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名《杀手里昂》(以下简称《这》)。由法国着名导演吕克·贝松执导,其将好莱坞式的枪战片作风与法国片特有的影像风格及故事情节完美融合,构成了一部艺术感极强的商业电影。故事发生在纽约大都会里,让·雷诺饰演一个外冷内热的职业杀手里昂,在他所住的公寓内,有人暗渡陈仓的进行毒品交易,警方缉毒组伪装黑帮份子,为查缉毒品而入侵,杀了贩毒者一家人却遗漏了小女孩马蒂达。马蒂达为了安全起见而躲进隔壁里昂家,她无意中发现了里昂的杀手身份,为了保护自己及报灭门之仇,马蒂达以坚定的口气要求里昂训练她成为一位真正的职业杀手……在此同时,警方亦全力搜寻马蒂达并拘禁之。里昂只身闯入警局大开杀戒,最终与变态警察同归于尽。《这个杀手不太冷》获得1995年Golden Reel Award最佳音效剪辑奖,1996年Czech Lions最佳外语片奖,并获得1995年第二十届法国恺撒奖多个单项奖提名。鉴于《这》片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本文试图从镜头、场面调度、剪辑技巧和声音四个角度对影片视听语言做如下分析: 一、镜头 镜头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系列的因素构成的,在《这》中最突出的就是它的背景和人物的设定,影片的开始,在俯拍角度运用推镜头简约地向观众介绍了这部电影发生的地点:河流--公路--城市的大街--小巷--最后是渐隐,黑屏。这是这部电影的标志--黑色,我们看到的城市是被切割得很分散的街景,这也就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由一个黑色镜头引出了主角,对于人物设定,本片的男女主人公更是十分出彩。男主人公一方面是个冷酷无情的冷面杀手,另一方面,又具有纯真的性情。影片多次特写一盆绿色植物体现了杀手里昂内心柔和细腻的一面。女主人公马蒂达是个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的女孩,在一天中午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包括她最爱的弟弟,但她坚强的面对并决心报仇。影片也多次特写马蒂达的眼睛,天真、单纯、无助其中还有与她年龄不相符的坚毅。《这》的镜头十分的有表现力,表1是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镜头的分析。 表 1 镜头分类及其内容与作用

视听语言

一、镜头语言在宫崎骏的影片中,充满了现实主义风格的镜头语言。在他的 电影中长镜头的运用较为普遍。所谓“长镜头”是相对短镜头而言的。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其特点是可以不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展现出真实、客观的一面。如在电影《龙猫》中,妹妹小米走失后,姐姐五月焦急寻找一场戏就是运用的长镜头。导演用这样的表现方式将姐妹俩浓浓的亲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由于动画片中的镜头语言是通过前期策划出来的。所有的景别、角度、光线等都是在形成镜头前就确定下来的。所以,除《幽灵公主》、《红猪》等少数几部快节奏的影片外,很少采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而大多采用静止镜头来表现其客观性。 且常常采用深焦距镜头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二、音效——具有魔力的“久石让”说到宫崎骏电影的音效,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宫崎骏的“御用音乐人”久石让。久石让(Joe Hisaishi)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几乎包揽了宫崎骏所有影片的音乐制作一职。影片《天空之城》的音乐以电声,合成器为主,加上圆号,童声合唱,钢琴小品等等配合。“其中由杉并儿童合唱团唱出的版本简直可说是天使之声,加上那浮在空中梦幻般的城市,紧张激烈的情节贯穿整部电影,蔚蓝的天空柔和凄美的旋律和浓浓的白云反而将尖锐的冲突淡化得更耐人寻味。将《天空之城》的漂渺与悲哀表现得丝丝入扣。”[1]特别是影片结尾部分,雷帕特城毁于一旦,但密布的树根又蕴含了无穷的生机,湛蓝的天空下,开始的一节悠扬的音乐用纯粹的钢琴声送出,干净而又耐人寻味。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龙猫》。其主题曲《风之甬道》,清新的像一首儿歌。久石让运用敲击乐,谱写了一段幽默的配乐适度的重复了画面中龙猫的古怪表情、沉重的步伐、肥胖的身躯这一视觉形象,具象化了这位憨态可掬的“神仙”。音乐在这里便成功的补充了画面的视觉形象,增强了动画的立体感。在《幽灵公主》中,久石让的配乐从以往的电子合成乐转换为管弦乐,用古典的乐风奏出交响乐般宏大的效果,让你一听就感到苍凉广阔,瑕想无边,表现出这部影视作品低沉、壮观、凄美的主题。此外,“九石让除了电影配乐外,他还写了不少现代作品,积极地以钢琴独奏家身份参与正统演奏会,包括独奏、室内乐、协奏曲等各类型演出,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赢得了很多奖项。”[2]三、角色选择俄国形式主义艺术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提出了“七种角色特性”理论。即1、坏人2、施恩者3、帮手4、公主或要找和保护的人和物5、派遣者或发出者6、英雄或受害者7、假英雄。[3]纵观宫崎骏的电影,其角色特征基本符合这一理论。(一)坏人。有人说宫崎骏的电影缺乏善与恶的对立,把这个世界描述得过于美好。的确,在他的电影中,没有绝对的恶,即使在反面人物身上,我们也总能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如《天空之城》和《红猪》中的海盗。(二)施恩者。这一角色特征在宫崎骏的影片中表现最多的便是“母亲”这一形象。“母亲”是宫崎骏电影中所着力表现的主题之一。虽然他电影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母亲或是母亲不再身边,但是他的影片中却深深的蕴涵着母性之爱这一深层次的含义。这也与宫崎骏本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三)帮手。这一角色特征主要有“男孩”、“猫”和“海盗” 等。虽然在宫崎骏的影片中,男孩不是作为主角出现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几乎在每一个女孩出现的同时,总是对应着会出现一个男孩

2020年视听语言镜头分析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 每部影片都有不同景别的几百个镜头,要把这些镜头连接起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淡出、淡入: 又称渐隐渐显。淡出是画面由明晰渐渐隐去,变为全黑,相当于舞台上的“幕落”;淡入是影片从全黑中渐渐显出画面来的一个镜头的开端,它的作用是分隔时间空间,表达戏剧段落,相当于“幕启”。 (二)化出、化入: 即在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又重叠出现,直到前一个镜头消失。这种方法常用于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介绍,或表示剧中人的回忆、想象以及时间的省略。比如从一个雪景转换为桃花盛开所表示的冬春季节,最适用于吐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三)划出、划入: 是以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周线,从镜头画面的一边或一部分运动到另一边或另一部分。第二个画面就跟着这条直线或圆周线出现,直到前后两个镜头交替完毕。这种方法好象翻阅画册的动作,常用于科教影片中,也可在故事片中表现字幕或人,景等物。另外,“划”的技巧中还有帘子卷起或放下那样的帘出、帘入形式和以缩小或扩大圆圈来展现画面的圈出、圈入等形式。 (四)切出、切入: 它是从前一个场景的画面立即转为后一个场景的画面,中间不需要任何技巧,而采用镜头直接转换,连接紧凑,往往用在环境描绘、

人物对话、行动的衔接上,在艺术表观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干净利落、进展迅速的特点。 (五)反转、倒转: 是一个画面经过180度的前后翻转换为另一个画面。这种反转画面特别适用于表现对比内容的镜头。在影片结构上,还可以用它来连接两段各不相同的“戏”。倒转画面,是将一个倒置的画面上下旋转180度变为正置的活动画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变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电影镜头 这里所讲的电影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运动的方式,拍摄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而言。 电影镜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电影内容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拍起到停止拍摄,这—段电影胶片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个镜头。一般地来说,电影镜头有下列几种: (一)拉镜头: 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个镜头,首先出现的是一朵盛开的苦菜花的特写镜头,然后又出现一只小手伸入画面采摘,但观众却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准的手,这是镜头拉开了,观众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这种拍摄方法,就叫做拉镜头。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代码:0722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其性质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本课程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手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依据这些能够对某一影视片进行剪辑分析;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影视片剪辑中,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影视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影像与剪辑技术》是动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与动画设计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态构成》、《视听语言》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数字录音制作》、、《二维动画(实践)》、《三维动画(实践)》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单元剪辑基础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剪辑的由来及发展、剪辑产生的依据。理解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剪辑的由来(一般) 识记:剪辑的出现;早期的大师和流派 理解:剪辑产生的依据 (二)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一般)

识记:剪辑的概念 理解:剪辑的范围 第二单元并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列镜头的基本概念、产生。掌握并列镜头的经典方法及其演变,深入理解因果叙事、“象征”和具有时间因素的三种组合的并列镜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并列的镜头(重点) 识记:并列镜头的概念;并列镜头的产生 理解:经典的方法;经典方法的演变 (二)组合的并列镜头(重点) 应用:因果叙事组合的并;“象征”组合的并列;具有时间因素的并列 第三单元匹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镜头排列的匹配。理解匹配的原理及其在非剪辑镜头中的表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镜头排列的匹配(重点) 识记:关于景别 应用:什么是匹配;匹配在今天电影中的形态 (二)匹配的原理及其在非剪辑镜头中的表现(次重点) 识记:匹配的原理 理解:匹配和推拉镜头;匹配和长镜头;匹配和变焦镜头 第四单元动接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运动镜头剪辑的方法及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动作的连接(重点)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 第一章:影像——镜头 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 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 全景: 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 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 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 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水平角度的镜头相对来说代表一种客观、中立的叙事观点。

范例—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毕业生》视听语言分析 一、故事梗概: 《毕业生》这部电影是美国60年代中后期的电影代表作品,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很多社会现实典型问题,真正表现了平常百姓遇到的问题和生活的感受。本电影的剧情如下: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人本杰明,然而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他只感到一片茫然,这后他陷入了一个已婚妇人罗宾逊夫人的诱惑中,然而又爱上她的妙龄女儿伊琳。在当时这个题材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大胆揭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戳破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成为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冷战使得社会的压力强加到了这些刚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身上,人一旦承受了压力就一定会找机会发泄或者倾诉,但是无论压力怎样大,理性是不会失去的,电影中的本杰明克服罗宾逊夫人的威胁最后选择了伊琳,正是理性的。这部电影简介上总写着:爱情/喜剧/剧情这三个词语,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首先是剧情片,至于爱情,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才体现出来的。 这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条主线。 二、影像分析: 整部电影的画面具有XXX特点,采取了XXXXXX风格,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作品画面非常XXXX、XXXXXX、在XXXX中透着XXXXXX。例如,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1、光影: 光影的运用也很巧妙,当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时候,阳光通过路旁的树叶的剪影打在车上,非常漂亮。线条的运用也很出色,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发现线条的美感,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到位的。 2、色彩: 整部电影主要采用XXXXXXXXXX的色调,具有XXXXX特点,摄影运用滤色镜,使整个画面蓝色衬底。夕阳中的大海、天空、绿色的原野、空阔而笔直的公路。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浓郁、在平静中透着轻盈。随处可见的自然光源,透过树叶洒下的细碎光影,打在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车内人的脸上,光影变幻,导演捕捉光的能力值得称道。 3、构图: 整个片子摄影上非常出色,整个构图符合XXX原则,唯美而干净。大量采用XXXXX,使片子富有绘画般的美感。有几处运用了景深镜头,一是本杰明被罗宾逊太太诱骗到家中百般引诱,外面传来汽车声,本杰明奔下楼梯,罗宾逊先生开门进来,前景是二人交谈,后景是楼梯拐角,前后景形成了互动关联的关系。二是伊琳要与别人在教堂结婚,本杰明驾车赶往教堂,途中燃油耗尽,他弃车狂奔,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考研专业课《影视理论》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影视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9) 学院名称(盖章):传媒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9年 6 月 22日 《影视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29) 一、考核要求 《影视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研究生入学考试。《影视理论》是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下属各个本科专业的一门综合性、集合式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影视理论》主要考核影视艺术史、影视美学、影视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强调考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对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事件进行分析。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包括影视艺术史、影视美学、影视语言等,另一方面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当前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影视艺术史 一、世界电影艺术史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德国电影、苏联电影和好莱坞电影。 有声电影的兴起,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电影与国家政权:苏联、德国、意大利,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左派、纪录片与实验电影。 二战后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战后西方以外国家的电影,艺术电影和作者观念,新浪潮与新电影,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纪录电影和实验电影,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和苏联电影,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电影。 电子媒体时代的电影,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 二、中国电影艺术史 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创作。 1949—1978年的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 香港、台湾、澳门电影。 三、世界广播电视艺术史 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广播电视科技的革新,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美国广播电视体制,英国广播电视体制,苏联及俄罗斯广播电视体制,新媒介引发的取消规制浪潮和再度规制努力。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起源及发展,美国电视节目史,英国电视节目史。 四、中国电视艺术史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广播的发展。 “十七年”间的广播电视。 “文化大革命”与广播电视。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时期。

视听语言分析范例

视听语言分析范例(以下分析实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切不可背诵) 景别:年轻的绅士查理和他的未婚妻散步时,发现了站在防波提尽头的黑衣女人萨拉,萨拉回头的镜头是个特写镜头,充分的表现了萨拉在黑色的外套包裹下清秀的面庞和清澈的目光,使查理对她的产生好奇,并一直关注直到最后两人相爱。 构图:影片的最后查理和莎拉划船穿过桥拱的镜头,半圆的桥拱作为一种曲线的构图样式,这个镜头隐喻了两个人的爱情经历了重重阻碍,驶向美好、幸福的未来。 角度:在莎拉拜见普太太的段落中有一个普太太单独出现在画面上的镜头,摄影机从一个很低的角度正面拍摄人物,使得保守刻薄得令人窒息的普太太的形象更加的突出。 运动: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中,导演很巧妙地利用演员安娜的表演从一条线索切换到另外一条线索。在这个镜头中安娜从片场走向防波堤,摄影机一直跟随安娜的运动,当安娜走上防波堤的时候摄影机逐渐上升并从后面跟随安娜一直走向防波堤的尽头。 视听元素 人:在影片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时间标示三年后,查理恍惚坐在河边望向远方,当律师送来莎拉寄来的信时,查理是迟疑了一下,直到律师再次提醒时,查理才能对莎拉的思念中回过神来,然后慢慢的打开了信。迟疑的这个小动作表现了查理对莎拉的思念之深切。 景:在影片的结尾时,有一个室内的场景分别用在了查理与莎拉的重逢和安娜与迈克分手的段落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用现代人的爱情婚姻观衬托了莎拉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独立、真诚的爱情观。 光:在莱姆小镇里,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昏暗的,但是在小镇以外的场景中总是阳光灿烂的,通过场景中光亮的对比表现了莱姆小镇里面封建、保守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小镇,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色:莎拉在莱姆小镇里经常穿一件黑色的外套,黑色象征着小镇里的保守封建的思想,包裹着莎拉,每当莎拉试图敞开内心世界的时候,她都会脱掉这件衣服,到她走出小镇的时候,衣服就换成了明快的颜色,通过衣服的颜色对比,隐喻了莎拉逃出小镇后,自由快乐的生活 物:同上(那件黑色的大外套) 场面调度:在查理去见未婚妻的片段中,查理坐着马车到门口,仆人从一个门口出来向另外一个门口走去,此时马车也走向那个门口,接下来的镜头是随着仆人说查理先生来了,马车进入画面,查理下车,通过这样的一个镜头中仆人和马车的运动调度流畅地实现了仆人通报和查理到访两件事情同时发生。 剪辑:剪辑是《法国中尉的女人》最大的亮点,影片巧妙地利用了“片中片”的效果,设置了两条线索穿插进行,以现代人的角度审视一百多年以前的爱情,形成了现代与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爱情观的对比。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的蒙太奇手法,例如将剧组中阳光灿烂的场景与莱姆小镇里沉闷压抑的场景做对比,将安娜在拍摄结束时主动结束婚外情与莎拉主动追求自由的爱情做对比。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要点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要点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八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 第九遍,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一遍,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二,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总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艺术的语言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表现元素?绘画:色彩,线条,构图等…… ?戏剧:台词、唱腔、表演等…… ?文学:文字 对于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分析,是影片欣赏、读解的过程。 ?分析,是一种思想、感觉的经历。 ?分析,是电影手段、技巧的学习。 ?分析,是影片创作、规律的总结。 ?分析,是导演方法细化学习过程。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知识的补充。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理论的积淀。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历史的了解。 ?分析,是对影片艺术特性的总体把握. 电影的语言

?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影像的重要性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③、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镜头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马尔丹讲: 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 停止这段时间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影像构成元素 1、构图:对角线、对称、斜线、S线等 2、景别:远全中近特 3、角度:俯仰平 4、运动:推拉摇移跟

5、照明:三点布光 6、色彩:冷暖色调、颜色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电影影像的构图 画格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 ?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电影每秒24格 画格构图三原则 ?①美学原则; ?②主题服务原则; ?③变化原则。(整部影片而言) 一、美学原则 ?构图目的:视觉美感 ?容美——拍什么 ?形式美——怎么拍 ?光线、色彩、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材说明 任课教师:张新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元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在系统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流程、人员、设备相关要素作了详细介绍。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视工作者及希望了解电视工作的广大社会读者的参考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行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尤其是电视设备方面。目前,数字设备已全面取代模拟设备成为行业主流;另一方面,为配合业界的发展,许多高校电视实验设备也正在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第二版在这两方面做了修订。 【目录信息】 导引从一次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看今日电视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和分类 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 节目制作主要设备 节目制作三个阶段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电视节目的摄影 观察与摄影

摄像机空间位置的确定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固定设备的使用 电视摄影的基本方式 电视摄影的技术要求 画面清晰度的控制 电视摄像构图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电视摄影构图的特点 电视摄影构图的因素 电视摄影构图的技巧 电视摄像用光 光源的分类与特性 自然光的运用 人造光的运用 录像技术基础 录像机综述 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磁带录像机的操作 录像机 录像机 录像机 编辑机 电子编辑概述 电子编辑的操作 电子编辑遥控器介绍 编辑控制器 视频切换器 视频切换器的概念和分类 模拟视频切换器 数字视频切换器 数字视频切换器 数字特技效果发生器 电视字幕机 非线性编辑系统 电视音响设备 电视语言 电视节目编辑 注:本教材是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侧重技术基础,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目前许多学校选为教材,同行评价较好。本课程以技术基础为主,也可以选择内容相似的同类参考书。

简述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

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 简述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影像 (一)镜头:镜头的理解要从设备和拍摄过程中提到的镜头两方面分析。 从设备上讲,物理学中指摄像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说的镜头指剪辑后说的镜头是指两个剪辑点之间的一段画面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是未经剪辑的原始素材。 1、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 ?机位: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的位置。 ?画框:最终观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距离的远近。 ?角度: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焦距:从镜头镜片的中心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机在拍摄时的位置或角度的改变。 ?照明:拍摄现场中的光效。 ?色彩:画面的色彩表现。 ?场面调度:对于拍摄现场各个元素的综合调度。

2、摄影对于形成影像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摄影机取景框的存在,决定了影像的构图;摄影机距离被摄物体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景别等等 (二)画框与构图 1、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画内空间是我们在画框以内能够直观看到的,而画外空间是留给我们去想象的。画框未必包围所有的故事情境与人物,原本画框以内空间展现的故事,也可能会延伸到画框以外。 画外空间的主要构成方法: (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 (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 (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 (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 (6)对画面长时间停留,引人联想画外空间。 (7)摄影机的运动。 (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 (9)画外音。 2、构图: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组合结构。(1)线条。观察画面中是否存在明显的线条与轮廓。 (2)几何形状 (3)水平与垂直的关系。 (4)位置、重心、平衡。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一、影片简介 出品时间:1998年 制片地区:意大利 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 编剧:亚历山大·巴利科 主演: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 上映时间:1998年10月28日 主要奖项: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二、影片情节 1900年,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取名为“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而麻烦也接踵而至……。 三、影片结构分析 四、镜头运用 《海上钢琴师》中用很多仰摄、俯摄镜头和通过推、拉镜头的淡入淡出或者叠画完成大全景与特写的镜头切换。在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对象在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改变观众的心理。 一分钟拉片:

丰富,镜头数量较多的一段。导演运用了固定镜头、推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通过平拍、仰拍、俯拍来表现。 五、轴线 1 2

3 4 5 6 7 8 1、一号机,移动机位,平视,交代运动轨迹。 2、二号机,固定机位,平视,拍摄人物近景。 3、三号机,固定机位,平视,拍摄背部全景。 4、四号机,固定机位,平视,拍摄人与钢琴冲破玻璃围墙中景。 5、五号机,固定机位,平视,右后侧拍摄钢琴冲破玻璃围墙全景。 6、六号机,固定机位,仰视,左前侧拍摄钢琴冲破玻璃围墙全景。 7、七号机,固定机位,俯视,侧上方拍摄钢琴冲破玻璃围墙全景。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620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2 新闻与传播学史: 《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F014 新闻实务: 《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1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王爱民、徐久成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02 语言学概论: 无。 803 程序设计语言: 《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F002 语言学简史: 《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简明语言学史》,罗宾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F003 中文信息处理基础: 《现代汉语自动分析—Visual C++实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F004 语音学基础: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语音学教程》(第五版),彼得·赖福吉著,张维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1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04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613 文献阅读基础: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805 中国古典文献学: 无。 614 中国古代文学史:

视听语言名词解释+分析题

名词解释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镜头: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构图: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影调:黑、白、灰的颜色在画面构成中的比例关系。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硬调:也叫强烈调。画面中明暗差别显着,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软调:又叫柔和调、柔调。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中间调,又叫标准调。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0景别:是指被摄人物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呈现范围的大小。 1焦距:当镜头对焦于无穷远处时,影片面至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即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

2景深:景深又称景深范围,是指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3甩:甩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 4主观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5空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主要是借助景物或道具来揭示思想抒发情感,起到介绍环境、叙述事件、传情达意的作用. 6硬光:直射光:又叫“硬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照明。 7:柔光:指光源被遮挡,光线通过多种途径绕开遮挡物,形成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 8轮廓光: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的边缘产生明亮的光线,勾划出被摄对象外沿的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使画面增强纵深感和立体感。 9主光:主光是对被摄对象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它对被摄对象的刻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被摄体的形态、轮廓和表面质感都受主光的影响。所以主光又称“塑型光”。 0副光:辅助光主要用来减轻或消除主光形成的投影,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以能展示阴影部分的细节和层次,同时降低光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反差。 1布光:对人工搭建的布景按照自然光线的效果进行布光,这时所用的光称为布景光。 2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数字媒体教研室课程教材介绍 1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材说明 任课教师:张新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张印平、谢毅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36.00 元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第二版)》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在系统介绍相关理论的基 础上,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流程、人员、设备相关要素作了详细介绍。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视工作者及希望了解电视工作的广大社会读者的参考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行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尤其是电视设备方面。目前,数字设备已全面取代模拟设备成为行业主流;另一方面,为配合业界的发展,许多高校电视实验设备也正在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第二版在这两方面做了修订。 【目录信息】 导引从一次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看今日电视 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和分类 1.3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 1.4节目制作主要设备 1.5节目制作三个阶段 1.6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 2电视摄像技术基础 2.1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 2.3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4 NV-M9000EN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2.5 Panasonic NV-M1000MC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2.6 DSR-PD150P(190P)摄像机的操作和调整 3电视节目的摄影 ? ■ ih MUIM

3.1观察与摄影 3.2 摄像机空间位置的确定 3.3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固定设备的使用 3.4 电视摄影的基本方式 3.5 电视摄影的技术要求 3.6 画面清晰度的控制 4 电视摄像构图 4.1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4.2 电视摄影构图的特点 4.3 电视摄影构图的因素 4.4 电视摄影构图的技巧 5 电视摄像用光 5.1 光源的分类与特性 5.2 自然光的运用 5.3 人造光的运用 6 录像技术基础 6.1 录像机综述 6.2 录像机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6.3 磁带录像机SR-S368 的操作 6.4 DSR11 录像机 6.5 DSR-1800P 录像机 6.6 Panasonic AJ-D930B/AJ-D955B 录像机 7 编辑机 7.1 电子编辑概述 7.2 电子编辑的操作 7.3 RM-G800U 电子编辑遥控器介绍 7.4 EC-780 编辑控制器 8 视频切换器 8.1 视频切换器的概念和分类 8.2 模拟视频切换器 8.3 数字视频切换器 8.4 MX-1 数字视频切换器 8.5 KM-D600E Y/C 数字特技效果发生器 8.6 电视字幕机 9 非线性编辑系统 10 电视音响设备 11 电视语言 12 电视节目编辑 注:本教材是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侧重技术基础,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目前许多学校选为教材,同行评价较好。本课程以技术基础为主,也可以选择内容相似的同类参考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