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出版散文集《》《》《》《》《》《》《》等。

(2)叶圣陶(1894-1988),名(),字(),江苏苏州人,著名()家、著名()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2.注音释词。

搀和:

东四八条:

冗长:

著作等身:

沾溉:

高文典册:

3.翻译句子。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4.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内容。

5.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6.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7.文章所写的关于叶圣陶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课外阅读

生活

叶圣陶

①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狭条板凳有的断了腿,有的裂了缝。某爷某爷坐满了一屋予,一口沸烫的茶使他们神清气爽,几管浓辣的水烟使他们精神百倍。于是一切声音开始散布开来:有的讲昨天的赌局,打出了一张什么牌,就赢了两底;有的讲自己的食谱,西瓜鸡汤下面,茶腿丁煮粥;有的讲些异闻奇事,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午饭时候到了,他们慢慢地踱回家去。吃罢了饭依旧聚集在“来扇馆”里,直到晚上为止,一切和午前一样。岂止和午前一样,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都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②城市里有一种茶社,有五色玻璃的窗,有仿西式的红砖砌的墙柱,有红木的桌子,有藤制的几和椅子,有白铜的水烟袋,到这里来的先生们当然是非常大方,非常安闲,洪亮的语音表示上流人的声调,顾盼无禁的姿态表示绅士式的举止。他们的谈话和“来扇馆”里大不相同了。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他们或是三三两两同来,或是一个人独来;电灯亮了,坐客倦了,依旧三三两两同去,或是一个人独去。这都不足为奇,可怪的是明天来的还是这许多人,也还是重演昨天的老把戏岂止是昨天的,也就是前月,去年,去年的去年的老把戏。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③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混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无数同样的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上罢了。游戏场里的游客,谁不露一点笑容?但是笑声里面,我们辨得出哀叹的气息;喜愉的脸庞,我们可以窥见寒噤的颦蹙。何以没有一天马路上会一个动物也没有?何以没有一天游戏场里找不到一个笑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④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⑤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

(选自《叶圣陶散文》,有删改) 8.作者通过文中四种人的生活写出哪两类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

9.文章前四段都以“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作结,有什么作用?

10.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联系全文,试探究结尾“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一句的深刻意蕴。

三、语言运用

12.以反思立意的方式,改变一些名言警句的常用说法,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改写下面两个句子,并阐述其含意。

示例:原句:好马不吃回头草。

改写:好马也吃回头草。

含意:既然前路不通,就该及时调整方向,从头再来。

(1)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改写:

含意: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改写:

含意:

四、写作

13.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美好的,那么一切恐惧都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1)张中行季羡林季羡林《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

(2)绍钧圣陶作家教育家《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2.搀和: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3.(1)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2)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4)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4.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律己严。

5.(1)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2)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6.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7.例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8.(1)(有钱有闲人的)慵懒、无聊的生活。

(2)(社会底层人的)忙碌、酸苦的生活。

9.(1)在内容上,突出各阶层人生活的可悲与无奈,强调了他们共同的生活特性。

(2)在结构上,使文章前后联系更紧密,中心更突出,为最后写“不值得”作铺垫。

10.(1)对马路上满是没有思想的动物和游戏场里满是沉重笑容的社会现实感到失望。

(2)对当时精神麻木、内心压抑的市民表示同情。

(3)对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黑暗现实充满愤慨。

11.(1)指出文中种种阶级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2)反映当时人们麻木生活的精神状态。

(3)暗含了对束缚人思想的黑暗现实生活的否定。

(4)期待国人精神觉醒,冲破思想束缚,迫求新的自由生活。12.(1)改写: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含意:坚守自己的原则,经常在一种环境里,也能不被环境影响。(2)改写: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含意:珍惜有限的光阴,并充满乐观情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13.略

2019年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全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_____________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2、双重预防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隐患治理包括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 4、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 性。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一般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个层级。 7、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 2、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 法和手段。() 3、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 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4、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项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 子环节。() 5、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 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6、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 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7、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 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 4.字词:

最新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 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答案:D A.《本草纲目》B .《证类本草》C .《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E .《本草经集注》 3. “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答案:B A.《本经》B .《证类本草》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答案:D A.《海药本草》B .《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E .《本草纲目拾遗》 7. 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 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 .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答案:C A. 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答案:B

A.酒 B. 土 C.醋 D.姜汁 E .盐水 淡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 .泻下 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E A.苦 B.甘 C.咸 D.酸E .辛 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急止痛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A A.苦 B.涩 C.咸 D.淡E .辛 咸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C A.活血行气 B.降逆止呕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 急止痛 苦味药可以治疗( ) 答案: E A.自汗证 B.盗汗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E.便秘证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 答案: 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 .相恶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 答案: A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瓜蒌与黎芦 E.白及与瓜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3. A.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四气和五昧 一、A1 型题 (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B.药物的副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不是 (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答案 B 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E.以上都不是 (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B.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答案 D (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答案 E A.消除病因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 (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E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 A最基本的滋味B五类基本作用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E.部分味道 (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甘。淡属于阳,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

A.辛、甘、酸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 (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 A温中止痛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 (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 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 A甘味B苦味C咸味D酸味E辛味 (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B: A甘味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 (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E.辛味答案E 归经 一、A1 型题 (1)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答案 C 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2)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 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3)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升降浮沉 一、A1 型题 (1)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 (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 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

安全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职务(工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1 ?高处作业是指在基准面在()以上,有可能坠落的作业(B) A. 1米 B. 2米 C. 3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开始实施。(B) A 2001年11月1日 B. 2002年11月1日 C. 2003年11月1日 3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C) A. 安全现场管理为主,安全检查为辅 B. 领导安排为主,现场整改为辅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 ?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的内容是什么?(B) A.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四条禁令” B.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C. 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操作,违反安全条例 5. 《安全生产法》规定,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B) A. 先告诉领导后

B. 有权 C. 无权 6?《安全生产法》规定,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C)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B. 服从管理程 C.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7?什么是高压电?(A) A. 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B. 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20v以上者 C. 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380v以上者 8.致人死亡的电流值是多少?(A) A. 0.1安培 B. 0.5安培 C. 1安培 9?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A) A.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 B.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 C.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入厂前三天的安全教育; 10. 如果某处发生电气火灾,最好选择(A )灭火。 A. 干粉灭火器 B. 泡沫灭火器 C. 用水 11. 生产现场要留有足够宽的安全通道是为了(A)。 A. 特殊紧急情况下方便应急

最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A卷) 得分评分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 0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序字母填入 题干后的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C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活血祛瘀 D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生姜 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C ) A防风 B羌活 C紫苏 D桂枝 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C )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C A薄荷 B菊花 C葛根 D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B )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C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 A连翘 B大青叶 C板蓝根 D青黛 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B )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C ) A地骨皮 B白薇 C青蒿 D银柴胡 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巴豆 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舒筋活络 C消食 D强筋健骨 15、五加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利水 D安胎 16、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生冷,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首选( A )A藿香 B苍术 C白豆蔻 D砂仁 17、厚朴的功效是( C )

2018年进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牡佳客专五标监理部2018年进场安全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份,共20分) 1.人的基本安全素质主要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三个方面内容。 2.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对重大、复杂、高风险或采用新技术、新标准、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组织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和专项(技术交底)。 4. 消防器材的种类:消防栓、(干粉灭火器)、(沙箱)、(消防铲)、(消防斧)、消防钩、应急灯、疏散标志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份,共20分) 1. “四不放过”的内容是(D)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领导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B.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应急预案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D.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 安全生产“三违”是指(A )的行为。 A.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生产、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 D.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命令

3. 安全检查的内容是查领导、查管理、查制度、查纪律和(C )。 A.查技术管理 B.查特种作业人员 C.查防护用品 D.查隐患 4.下列作业人员中(B)不是特种作业人员。 A.架子工 B.钢筋工 C.电工 D.电焊工 5. 劳务分包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有55人,应当设置 (C ) A.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2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1名专职和1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开挖深度超过( A )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应当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 A.3 B.5 C.6 D.7 7.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先确定电缆走向位置,如设备产权单位不能 提供电缆的准确位置,施工单位应采取每隔(C)挖探沟,确定 电缆位置,落实防护措施。情况不明,措施不落实,严禁施工。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8. 旁站是监理人员在现场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的( A )活动。 A.全过程监督 B.例行检查 C.部分监督 9.吊装作业时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列为(A)。 A.A类施工 B.B类施工 C.C类施工 10.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 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A)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 字确认。 A.班组作业人员 B.工班长 C.项目负责人 D.领工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知识盘点

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文学常识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重点字词 1.重点字 草率.(shuài)生疏.(shū) 商酌.(zhuó)恳.切(kěn) 譬.如(pì)朦胧 ..(méng lóng) 累赘.(zhuì)拖沓.(tà) 颠沛 ..流离(diān pèi) 2.多音字 shuài(草率)tiáo(调解) 率调 lǜ(效率)diào(调动) 3.形近字 率率领疏疏远酌商酌 卒兵卒蔬蔬菜醉喝醉 譬譬如帖妥帖悔后悔 壁墙壁贴粘贴诲教诲 耻耻辱朦朦胧扭别扭 职职责蒙蒙人纽纽扣 联联合檬柠檬钮按钮 4.重点词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天坛:这里指北京市的天坛公园。 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沾溉:浸润浇灌。 搀和:掺杂混合。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5.相关成语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已欲而立人,已欲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三、重点句子 ⒈叶圣陶先生于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六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剖析:这段话表明了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作者得知这个消失后的心情。除夕之日,鞭炮齐鸣,本是热闹非凡、欢天喜地的日子,作者却得知叶先生的离世的消息,顿时心里悲伤不已,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看来,都罩上了悲哀的色彩。 2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剖析:作者根据自己对叶圣陶的了解,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论语》上的话,并和孔子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孔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叶圣陶却做到了。敬仰之情不言而喻。 3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剖析:这段话讲述的是吕叔湘看到叶圣陶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从中收到教育,并将应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表明了叶圣陶对吕叔湘的影响之大。 4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剖析:这段话写的是叶圣陶送客时的情景。从“阻拦”“无论”“一定还是”“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等词语表现出叶圣陶送客时候的真诚。直到晚年卧病在床,别人和他告别时,他虽然行动不便,但是还举手打拱,口中不断地说谢谢。从中体现出他的热情和有修养。 5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剖析:这句话是叶圣陶的写作观。写文章要像人说话一样,即写话。要求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四、结构层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五、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修改文章、送客、复信和会上发言等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叶圣陶作为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形象,号召我们学习这种叶圣陶这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可贵的精神风貌。

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一、 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答案 C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2) 细辛的功效是:答案 C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答案 D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4)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麻黄用来治水肿兼表者答案 C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5)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答案 C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E.行气化痰 (6)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经闭答案 D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7)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答案 D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答案 D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 E.防风 (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香藿治暑湿/表证有呕吐泄泻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D (1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答案 E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11)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荆芥治风热之咽喉肿痛答案 E A.细辛 B.羌活 C.桂枝 D.白芷 E.荆芥 (12)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羌活治风湿上半身答案 D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 (13)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羌活治太阳头痛答案 D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 (14) “风家润剂”指何药? 答案 E

2017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那么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通过整理的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填空题 1、-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A 需求保证基础条件 B 选择要求前提条件 C 需求要求前提选择 D 要求保证前提选择 2、2008年5月12日下午12点28分,与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A 6.0 B 7.0 C 8.0 D 9.0 3、一人出事故,全家受(痛苦)! A 痛苦 B 鼓舞 C 批评 D 教育 4、企业是我家,安全(大家抓)! A 大家抓 B 经理 C 组长 D 自己 5、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颁布了(《安全生产法》); A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B 《安全生产法》 C 刑法 D 劳动法 6、2006年12月22日,省人大颁布了《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216号令; A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B 《安全生产法》 C 刑法 D 劳动法 7、《安全生产法》时间效力:(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A (2001年11月1日) B (2002年11月1日) C (2003年11月1日) D (2004年11月1日) 8、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为重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职业病杜绝在发病之前 A 预防事故 B 危险、 C 有害因素 D 人身安全

人教版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选50题(含答案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单选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制备时需加崩解剂的片剂是 A润滑剂 B吸收剂 C黏合剂 D稀释剂 E崩解剂 答案:B 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或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后者适用于原料药(含中间体)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单选题 2、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的药材是 A萝摩科 B茄科 C木犀科 D芸香科 E五加科 答案:A

本题考查药材来源。香加皮来源于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单选题 3、木香的主产地是 A甘肃 B河南 C四川 D云南 E吉林 答案:D 木香主产于云南省。四川、西藏亦产。为栽培品 单选题 4、下列哪些药材,《中国药典》中是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 A麻黄碱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乌头碱 E番木鳖碱 答案:C 黄连含有的生物碱:《中国药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苦参:《中国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川乌:《中国药典》以含有乌头碱、

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马钱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单选题 5、鉴定生物碱的试剂 A三氯化铁 BMolish CGibb’s D硼酸络合反应 E碘化铋钾 答案:E 生物碱沉淀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或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的有无,在生物碱的定性鉴别中,这些试剂可用于试管定性反应,或作为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显色剂(常用碘化铋钾试剂)。 单选题 6、亚硫酸氢钠可作为偏酸性中药注射液的 A金属离子络合剂 B乳化剂 CpH调节剂 D抗氧剂 E矫味剂 答案:A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姓名职务分数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正确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括号内打 ( )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 )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 )3、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 )4、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 )5、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 )6、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 )7、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 )8、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B、矿山安全法 C、安全生产法 D、劳动法 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A、1小时 B、立即 C、24小时 D、12小时 3.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消消除着火源、( )、隔绝空气、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A、控制火源 B、控制可燃物 C、控制火势的蔓延 D、掩埋沙土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冷却法、窒息法( )、抑制法( )、其他。

A、隔离法 B、加水 C、掩埋沙土 D、控制可燃物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继续 B、停止 C、冒险 D、以上都不对 6.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 )和违反劳动纪律。 A、违章指挥 B、违法 C、违反规定 D、以上都不对 7.干粉灭火器不适宜扑灭( )火灾。 A、液体 B、气体 C、电气 D、金属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 )、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管理制度 B、防范措施 C、工作性质 D、以上都不对 9、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权提出( )。 A、批评 B、检举 C、控告 D、整改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的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D、注意事项 11.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 A、将高危行业统统关掉 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C、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D、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2.医院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分别是( )。 A、110,999 B、120,110 C、119,120 D、120,119 13.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 )人的反应速度。 A、大致等于 B、低于 C、高于 D、远远高于 14.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人教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1.略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把握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3.赏读课文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先知 1.叶圣陶(1894—1988),原名,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家、家、家和家,有“”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火灾》《线下》等。 2.张中行,原名,著名、家、家。主要从事、及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逸人、至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 3.叶圣陶先生和张中行先生是的先驱,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了,与叶老亦师亦友的张中行先生的悲伤不言而喻。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对叶圣陶先生的风格和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在叶圣陶先生逝世之后他写了一篇性的文章,就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草率.() 生疏.() 商酌.()恳.切 () 譬.如() 朦胧.() 累赘.()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 不耻.下问 () 鞠躬尽瘁. ()颠沛 ..流离() 三、略读课文 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 2.根据以上分析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四、精读品味 1.请同学们精读课文,找出关于叶圣陶语言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精神? 2.通过品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感人精神?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新修本草)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证类本草)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三七)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矿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蜜)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土) 11.淡味药的功效是(利水)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甘)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收敛固涩)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苦) 16.咸味药的功效是(软坚散结) 17.苦味药可以治疗(便秘证) 19.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相杀) 20.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甘草与芫花) 23.入汤剂应当后下的药物是(白豆蔻) 24.入汤剂应当先煎的药物是( 石决明) 25.入汤剂应当包煎的药物是( 车前子) 26.下列应当冲服的药物是( 蜂蜜) 27.治疗风寒表实证,首选的药物是(麻黄) 28.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29.具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荆) 30.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生姜) 32.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荆芥) 33.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羌活) 35.下列可以熄风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37.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之要药是(石膏) 38.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的药物是(知母) 39.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共同功效是(泻火解毒) 41.“乳痈要药”指的是(蒲公英) 43.下列属于生地黄与玄参共同功效之一的是(养阴) 44.既清虚热,又解暑热的药物是(青蒿) 45.泻下攻下,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大黄) 47.独活既可散风寒又可(祛风湿) 49.防己能够治疗的病证是(水肿) 5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首选的药物是(桑寄生) 53.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宜首选的药物是(广藿香) 54.既温中化湿,又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55.行气消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56.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的药物是(佩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 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 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 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故事背景 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他发现张中行对文字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 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 欢多余的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所以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 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 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 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第二部分(②):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③—⑧):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第四部(⑨):谈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问题解疑 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 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 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 的确有过人之处。 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 “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 的认可的。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起过渡作用。 5.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 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 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6.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 人告别时的真 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 :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18.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