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

指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此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实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1.2本方法也适用于对乳化沥青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600g。

2方法与步骤

2.1热沥青试样制备

2.1.1 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化点温度以上90℃,通常为135℃,对取来的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明火加热。

2.1.2 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砂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已采用电炉、煤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的条件,仔细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2.1.3 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不等冷却立即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具中。根据需要也可将试样分装入擦拭干净并干

燥的一个或数个沥青盛样器皿中,数量应满足一批试验项目所需的沥青样品并有富余。

2.1.4在沥青灌模过程中如温度下降可放在烘箱中适当加热,试样冷却后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注意在沥青灌模时不得反复搅动沥青,应避免混进气泡。

2.1.5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2.2乳化沥青试样制备

2.2.1取有乳化沥青的盛样器适当晃动,使试样上下均匀。试样料数量较少时,宜将盛样器上下倒置数次,使上下均匀。倒出要求数量,装入盛样器皿或烧杯中,供试验使用。

2.2.2 当乳化沥青在试验室自行配制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上述方法准备热沥青试样。

2)根据所需制备的沥青乳液质量及沥青、乳化剂、水的比例计箅各种材料的数量。

(1)沥青用量按式(T001-1)计算。

m b=m E ×P b(T001-1)

式中:m b——所需的沥青质量(g);

m E——乳液总质量(g);

P b——乳液中沥青含量(%)。

(2)乳化剂用量按式(T001-2)计算。

m e=m E ×P E/P e (T001-2)

式中:m e——乳化剂用量(g);

P E——乳液中乳化剂的含量(g);

P e——乳化剂浓度(乳化剂中有效成分含量,%)。

(3)水的用量按式(T001-3)计算。

m w=m E -m E ×P b(T001-3)式中:m w——配制乳液所需水的质量。

3)称取所需质量的乳化剂放入1000mL烧杯中。

4)向盛有乳化剂的烧杯中加人所需的水(扣除乳化剂中所含水的质量)。

5)将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乳化剂完全溶解,当需调节pH值时可加人适量的外加剂,将溶液加热到40℃~60℃。

6)在容器中称取准备好的沥青并加热到120 ~150℃。

7)开动乳化机,用热水先把乳化机预热几分钟,然后把热水排净。

8)将预热的乳化剂倒入乳化机中,随即将预热的沥青徐徐倒人,待全部沥青乳液在机中循环1min后放出,进行各项试验或密封保存。

注:在倒人乳化沥青过程中,需随时观察乳化情况。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倒入乳化沥青,并把乳化机中的沥青乳化剂混合液放出。

T002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使用比重瓶测定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非特殊要求,本方法宜在试验温度25℃及15℃下测定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

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普通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的检验。 2、引用标准: GB494 SYB1661 SYB1665 SYB1663 GB4509 GB4508 GB4507 SY2805 SY2808 GB4510 3、试验方法 3.1 取样

3.1.1 采样工具 (1)采取膏状石油产品试样时,当在铁盒、白铁桶或袋子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4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当在大桶或鼓形桶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8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 3.1.2 一般要求 (1)用来鉴定全部质量指标,必须按照产品的国标、部标或技术规格中所规定的数量采取用于复查某项或数项质量指标,应采取足够分样,这些指标所需的试样数量。 (2)采样工具和容器必须清洁。采样工具和容器使用前后必须用汽油洗净、晾干、收藏。 (3)对于用来掺成一个平均试样所需的试样,允许用同一件采样工具,每次放入石油产品前不必洗涤。 3.1.3 不同试样取样要求 (1)从容器中采取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试样 ①按容器的总件数的2%(但不应少于2件)采取试样。采出的试样以大约相等的体积制成一份平均试样。 ②将采样的大桶立起,顶盖朝上,用抹布将顶盖擦净后取下。刮掉产品表面直径约200mm,厚约10mm的一层,用灼热的刀子割取一块约1kg重量的试样。 将采样的木箱放好,盖子朝上,用抹布将盖子擦净后取下。袋装的产品将袋子打开,然后在每箱或袋中取出一块试样。 ③从每块试样的上、中、下部份割取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④将割取的小块试样装在一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交给实验室进行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2)从散装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采取试样 在一批产品中要从不同位置选取一些大小相同的块料作为试样。同模铸成的石油产品每100件中采取的件数不应少于10件。未经模铸的石油产品,要在每吨中采取一块试样,但采出的块数不应少于10块。 从每块试样的不同部份割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将采出的试样装在一个容器中,交实验室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3.1.4 试样保管 (1)采取的试样(铸块),分成大约相等两份,每份用牛皮纸或羊皮纸包好。 (2)试样上应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牌号、发货工厂、货物批号或大桶、铁盒、车、箱等编号,取样日期、产品标准代号及本中心对样品的所需要注明的内容。 (3)一份试样供实验分析用,另一份保存两个月,供仲裁试验用。 3.2 针入度测定 3.2.1 仪器设备 (1)针入度计 (2)标准针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讲解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常用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的样品数量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试验目的:通过规范的试样制备方法,为沥青的各项试验作准备,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样品,按此方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1.5kg。 (3)也适用于在试验室按照乳化沥青中沥青、乳化剂、水及外加剂的比例制备乳液的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使用。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600g。 2、仪具与材料 (1)烘箱:200℃,装有温度调节器。

(2)加热炉具:电炉或其它燃气炉(丙烷石油气、天然气)。 (3)石棉垫:不小于炉具加热面积。 (4)滤筛:筛孔孔径0.6mm。 (5)沥青盛样器皿:金属锅或瓷坩埚 (6)乳化剂。 (7)烧杯:1 000mL。 (8)温度计:0℃~100℃及200℃,分度为0.1℃。 (9)天平:称量2 000 g,感量不大于1 g;称量100 g,感量不大于0.1 g。 (10)其它:玻璃棒、溶剂、洗油、棉纱等。 3、试验方法与步骤 热沥青试样制备 (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

化点温度以上90℃,通常为135℃左右。对取来的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明火加热。 (2)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砂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已采用电炉、煤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的条件下,仔细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3)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不等冷却立即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具中。根据需要也可将试样分装入擦拭干净并干燥的一个或数个沥青盛样器皿中,数量应满足一批试验项目所需的沥青样品并有富余。 (4)在沥青灌模过程中如温度下降可放入烘箱中适当加热,试样冷却后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注意在沥青灌模时不得反复搅动沥青,应避免混进气泡。 (5)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1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93)中道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M0671-93 ),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溶解度、闪点以及蒸发损失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和针人 度比;对于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闪点、溶解度、含腊量、密度以及薄膜加热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延度。现将各指标的检测方法分别叙述。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 针人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人度为等级未划分沥青的标号。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的针人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试样的深度。以0.1mm 表示。( 2)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法码的总质量为100g 士0.05g,试验温度为25 C, 针人度贯人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如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 3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 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 .仪具与材料: ( 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 士0.05g,另附50g 士0.05g 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合总质量1oog 士0.05g 的需要。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卸, 以便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基本要求与此项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0-60,表面粗糙度Ra0.2 卩m- Ra0.23卩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 土0.05g ,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 进行检验。 ( 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 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 35m(适用于针人度小于200); 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适 用于针人度200-350 );对针人 度大于350 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 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 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4) 恒 温水浴:容量不少于10L,控 制温度土0.1 C。水中应备有一 带孔的搁板(台) ,位于水面下 不小于1mm距 水浴底不少于50mm处。(5) 平 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 不少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 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 6)温度什: (0-50 )C,分度0.1 °Co ( 7)秒 表:分度0.1s 。(8) 盛样皿盖: 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 口尺寸。 ( 9)溶剂:三氯乙烯等 ( 10) 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 金属锅或瓷把坩蜗等。3.方法 与步骤 (1)准备工作①将试样注入盛 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 人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 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 皿在 ( 15-30 ) C 室温中冷却 1- 1.5h (小盛样皿) 、1.5-2h (大 盛样皿)或2-2.5h 特 殊盛样皿)后,移人保持规定试 验温度土0.1 C的恒温水浴中 1-1.5 (小盛样皿) 、1.5-2h ( 大试样皿 ) 或 2- 2.5h特殊盛样皿)。②调整针 人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 导轨,以确认元水和其他外来 物,元明显摩 擦。 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 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 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 件,加上附加法码。 (2)试验步骤①取岀达到恒温的 盛样皿,并移人水温控制在试验 温度土0.1 C (可用恒温水浴中的 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 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 少于10mm②将盛有试样的平底 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 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 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 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 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 器的指针指示为零。③开动秒 表,在指针正指5s 的瞬间,用 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 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 钮使针停止移动。注:当米用自 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 下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 时 自动停止。④拉下刻度盘拉杆与 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 针或深度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 0.5 。⑤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 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 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 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 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浴,使平 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 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 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 棉花或布擦干。 ⑥测定针人度大于200 的沥青试 样时,至少用3 支标准针,每次 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 针取岀。4.报告:同一试样 3 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 时,计算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 值,取至整数作为针人度试验结 果,以0.1mm 为单位。 针人度( 0.1mm) 允许差值 ( 0.1mm) 0-49 2、50-1494、 150-2496、 250-349 10、>35014O 5.精密度或允许差 ( 1 )当试验结果小于50 (0.1mm)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 允许差为2(0.1mm),再现性试 验精度的允许差为4 ( 0.1mm) o (2)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 50(0.1mm) 时,重复性试验精度 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再现 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平均值 的8%。 6.注意事项 ( 1)试验的精密度和允许差规 定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本法对精 度的规定尽量按国际上通行的米 用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表示方法。 重复性试验是指短期内,在同一 试验室由同一个试验人员、米用 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完成两 次以上的试验操作,所得试验结 果之间的误差应不超过规定的允 许差;再现性试验是指在两个以 上不同的试验室,由各自的试验 人员米用各自的仪器,按相同的 试验方法对同一试样分别完成试 验操作,所得的试验结果之间的 误差亦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差。 但一个样品某次试验结果的获得 是同时进行几次试验(如针人度 同时扎三针) 通常以几次平行试 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验 方法一般均规定几次试验结果 的允许误差,它并不属于重复性 试验。这里平行试验的允许差是 检验这一次试验的精确度,是对 试验方法本身的要求,其重复性 和再现性试验的允许值与作为 一次试验取2-3 个平行试验的差 值含义不同,它是多次试验的结 果,即平均值之间的允许差,故 要求更为严格。重复性和再现性 试验只有在需要时(如仲裁试验) 才做。重复性试验往往是对试验 人员的操作水平?、取样代表性 的检验,再现性则同时检验仪器 设备的性能,通过这两种试验检 验试验结果的法定效果,如试验 结果不符合精确度要求时,试 验结果即属无效。 ( 2)针人度试验属于条件性试 验,因此试验时要注意其条件。 针人度的条件有三项,分别为温 度、时间和针质量,这三项要求 不一样,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 性。试验时要定期检验标准针, 尤其不能使用针尖被损的标准 针,在每次试验时,均应用三氯 乙烯擦试标准针。同时要严格控 制温度,使其满足精度要求。 ( 3)影响沥青针人度测定值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标准针 与试样表面的接触情况。在试验 时,一定要让标准针刚接触试样 表面;试验时可将针人度仪置 于光线照射处,从试样表面观察 标准针的倒影,而后调节标准针 升降,使标准针与其倒影刚好接 触即可。 ( 4 )将沥青试样注人试皿时,不 应留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 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 确性。 7. 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确定方 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①本试验 通过三个以上温度的针人度试验 求取针人度指数PI 、当量软化 点T800 、当量脆点T1.2的方 法。②本方法用以评价道路石油 沥青的温度感应性,预估沥青 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低温抗裂性 能。③用本方法评定橡胶或聚合 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 用于均匀混合的样品。 ( 2)仪器设备: ( 1)针入度 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 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 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 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 质量为50g±0.05g, 另附50g± 0.05g 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 合总质量1oog±0.05g 的需要。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 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 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 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 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卸,以便 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 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 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 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

室温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编制日期:实施日期:

1.目的 制定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拉伸试验操作过程及控制方法,目的是作为该岗位试验员日常工作的操作指导和规范,要求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2.适用范围 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材料复验,焊接工艺评定,产品试板试验的操作。 3.职责 1.试验员负责试验的全过程,检测报告的编写。 2.监督员负责对检测人员试验过程的监督。 3.技术主管应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样品的要求 执行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规定。 4.1样品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产品上取样。 4.2 样坯截取的部位、数量以及试样的纵轴方向按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之规定执行. 4.3由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中截取样坯时,必须严防因冷加工或热影响而改变金属性能。 4.4 从铸件、型材、原材及管材上截取板、条园状试样时, 应保留其原轧制面不予加工或损伤.试样尖锐棱边应至圆,圆弧半径不宜过大。 4.5不切削加工的单铸圆形试样表面上的夹砂、夹渣、毛刺、飞边等必须清除. 4.6 试样表面有显著横向刀痕或机械损伤, 有明显变形或淬火裂纹的不允许用于试验。 5.万能试验机的调试准备工作 5.1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准备工作: 5.1.1 开机顺序:先开电脑,其次开试验机,再打开软件。 5.1.2 启动伺服泵:启动伺服泵。调整试验平台的位置,使之上升5~10mm。 5.1.3 输入试样信息:按将要实验试样对应软件表格输入试样相应信息,设置要求的试验数据。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简称RTFOT)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旋转薄膜加热后,沥青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延度及脆点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1.2本试验允许与T 0609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互相代替。 2、仪具与材料 2.1旋转薄膜烘箱:烘箱恒温室形状如图1。烘箱具有双层壁,电热系统附有温度调节器,可保持温度为163℃±0.5℃,其内部尺寸为高381mm、宽483mm、深445mm±13mm(关门后)。烘箱门上有一双层耐热的玻璃窗,其宽为305mm—380mm、高203mm—229mm,可以通过此窗观察烘箱内部试验情况。最上部的加热元件应位于烘箱顶板的下方25mm±3mm,烘箱应调整成水平状态。 烘箱的顶部及底部均有通气口。底部通气口面积为150mm±7mm,对称配置,可供均匀进入空气的加热之用。上部通气口匀称地排列在烘箱顶部,其开口面积为93mm±4.5mm。 烘箱内有一内壁,烘箱与内壁之间有一个通风空间,间隙为38.1mm。在烘箱宽的中点上,且从环形金属架表面至其轴间152.4mm 处,有一外径133mm、宽73mm的鼠笼式风扇,并用一马达驱动旋转,其速度为1725r/min。鼠笼式风扇将以与叶片相反的方向转动。

烘箱温度的传感器装置在距左侧25.4mm及空气封闭箱内上顶板下约38.1mm处,以使测温元件处于距烘箱内后壁约203.2mm位置。将测试用的温度计悬挂或附着顶板的一个距烘箱右侧中点50.8mm装配架上,温度计悬挂时,其水银球与环形金属架的轴线相距25.4mm 以内。温度控制器将能使全部装好沥青试样后,在10min之内达到试验温度。 烘箱内有一个直径为304.8mm的垂直环形架,架上装备有适当的能锁着及开启8个水平放置的玻璃盛样瓶的固定装置。垂直环形架通过直径19mm的轴,以15r/min±0.2r/min速度转动。 烘箱内装备有一个空气喷嘴,向转动玻璃盛样瓶在最低位置上喷进热空气。喷嘴孔径为1.016mm,连接着一根长为7.6m、外径为8mm的铜管。铜管是水平盘绕在烘箱的底部,并通着一个能调节流量、新鲜的和无尘的空气源。为保证空气充分干燥,可用活性硅胶作为指示剂。在烘箱表面上装备有温度指示器,空气流量计的流量应为4000ml/min ±200ml/min。 2.2盛样瓶:耐热玻璃制,不少于8个,形状如图。高为139.7mm ±15mm。外径为64mm±1.2mm, 壁厚2.4mm±0.3mm,口部直径为31.75mm±1.5mm。 2.3温度计:0℃—200℃,分度为0.5℃。 2.4天平:感冒不大于0.1g及感冒不大于1mg各一个。 2.5溶剂:汽油、三氯乙烯等。 3、方法与步骤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拉力试棒、冲击试样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抗拉试验 3.1.1试验步骤及标准 3.1.1.1 试样加工(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1.1.2检查试棒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具体操作如下:测量试样直径应在标距的中部和两端两个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值。 a)用快干墨水均匀涂在试棒上,用画笔刻画出标距,标距尺寸精确到0.5%。 3.1.1.2电液伺服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操作步骤 ●开机顺序: 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工控机→启动试验软件→液压源 ●拉伸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一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f)把试样夹持到近力传感器端的夹具上,远端不夹; g)试验力清零; h)通过小键盘调节横梁位置,把远力传感器端也夹好; i)位移清零; j)运行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k)观察试验过程; l)试验结束,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其中。如您想清楚点 观看结果,可双击试验结果区,试验结果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观看结果数据,再 次双击,试验结果区大小复原。如您想分析曲线,双击曲线区,曲线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分析曲线,再次双击,曲线区大小复原。 m)如还有试样,如已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6-13步,如还未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5-13步; n)打印试验报告; o)做完试验,关闭软件。 ●压缩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SYD-0609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73 SYD-0609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安全操 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SYD-0609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安全 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温度调整。 1)装上水银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底距离转盘顶面约6毫米),调整控温仪将温度控制到所需温度163℃。 2)关闭配电盘上所有的开关,将电源插头插上,打开电源开关(工作电源AC220V±10%)。 2.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3.待整个工作室温度上升至所需温度时(163℃),检查水银温度计读数,通过调整控温仪来获得工作室的正确温度,恒温15分钟后进行沥青薄膜的旋转加热试验。若设定值与现示值偏差较大,用烘箱顶部的气流调节孔适当调节。 4.把按规定称取的一定量的沥青试样分别放入盛样皿中,然后迅速放置在转盘上,关上烘箱门。 5.开启“试样旋转”、“照明”开关,转盘转动。箱内温度重新上升到要求的温度163℃,按标准规定的时间做加热试验。工作室内照明灯不要长期开启,以延长使用时

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新版.pdf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测计划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 材料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试验规程规定的平 行试验次数或一次 试验的试样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 粗集料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 针片状颗粒含量 颗粒组成(筛分) 压碎值 磨光值 洛杉矶磨耗值 含水量 随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3 2 2 4 2 2 细集料颗粒组成(筛分) 砂当量 含水量 松方单位重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2 2 矿粉 外观 <0.075mm含量 含水量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 2 石油沥 青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含蜡量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必要时 每周l次 每周l次 每周l次 必要时 3 2 3 2~3 改性沥 青 针入度 软化点 离析试验(对成品改性沥青) 低温延度 弹性恢复 显微镜观察(对现场改性沥 青)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3 2 2 3 3 - 乳化沥 青 蒸发残留物含量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每周1次 每周1次 2 2 改性乳化沥青 蒸发残留物含量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 蒸发残留物软化点 蒸发残留物的延度 每2~3天1次 每2~3天l次 每2~3天1次 必要时 每周1次 每周l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2 3 2 3 注①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②“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正本)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阿城区金实工程质量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 执行标准: (3) 二. 拉伸试验(GB/T228-2002) (4) 2.1设备工具 (4) 2.2 试验步骤: (4) 三. 弯曲试验:(GB/T232-1999) (8) 3.1设备: (8) 3.2 试件长度: (8) 3.3 试验步骤: (8) 四. 标准要求: (9) 4.1 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9) 4.2 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9) 4.3 GB2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0) 4.4 GB1499-1998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0) 4.5 JG 3046-1998 冷轧扭钢筋 (11) 4.6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11) 4.7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3) 五. 钢筋焊接: (14) 六. 建筑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作业指导书 (17) 6.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 (17) 6.2 带肋钢筋 (17)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原理:根据钢筋横截面积求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 一. 执行标准: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238-1984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 冷轧带肋钢筋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JG3046-1998 冷轧扭钢筋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沥青溶解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溶解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溶解度。非经注明,溶剂为三氯乙烯。 2、仪具与材料 2.1 分析天平:称量100g ,感时不大于0.2mg。 2.2 锥形烧瓶:200ml 。 2.3 古氏坩埚:500ml 。 2.4玻璃纤维滤纸:直径2.6cm,最小过滤孔0.6m。 2.5 橡胶管或接关: 固定古氏坩埚在吸滤瓶上用。 2.7 洗瓶。 2.8量筒:100ml。 2.9干燥器。 2.10 烘箱: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2.11 水槽。 2.12 双连球、水流泵或真空泵。 2.13 三氯乙烯,化学纯。 3、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按本规程T 0602 规定的方法准备沥青试样。 3.1.2将玻璃纤维滤纸置于洁净的古氏坩埚中的底部, 用溶剂冲洗滤纸和古氏坩埚,使溶剂挥发后,置温度为105 C ± 5 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一般为15min),然后移入干燥

器中冷却,冷却时间不少于30min,称其质量(m),准确至 0.2mg。 3.1.3称取已烘干的锥形烧瓶和玻璃棒(mi)的质量,准确至0.2mg。 3.2 试验步骤 3.2.1用预先干燥的锥形烧瓶称取沥青试样2g(m3), 准 确至0.2mg。 3.2.2在不断摇动下,分次加入三氯乙烯100ml,直于试样溶解后盖上瓶塞,并在室温下放置 至少15min 。 3.2.3将已称质量的滤纸及古氏坩埚,安装在过滤烧瓶上,用少量的三氯乙烯润湿玻璃纤维滤纸。然后,将沥青溶解沿玻璃棒倒入玻璃纤维滤纸中,并以连续滴状速度进行过滤。必要时,使用水流泵或真空泵过滤。过滤时,应尽量将在锥形烧瓶中的不溶物移入坩埚,直至全部溶液滤完。用少量溶剂分次清洗锥形烧瓶,并将全部不溶物移至坩埚中。再用溶剂洗涤古氏坩埚的玻璃纤维滤纸,直至滤液无色透明为止。 3.2.4取出古氏坩埚,置通风处,直至无溶剂气味为止;然后,将古氏坩埚移入温度为105 C± 5 C的烘箱中至少20min ;同时,将原锥形瓶、玻璃棒等也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哪些试验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哪些试验 最佳答案 沥青材料试验有:必检:1、针入度试验;2、软化点试验;3、延度试验;按需要检测:4、闪燃点试验;5、含蜡量试验;6、溶解度试验、7、密度试验;8、沥青老化性能试验;9、沥青粘附性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有:必检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包括密度、比重、饱和度等指标测定,2、沥青含量及混合料级配试验(沥青混合料抽提)按必要检测:);3、车辙试验;4、低温弯曲试验;5残留稳定度等 现场测试试验有:1、摆式摩擦试验(要取消);2、渗水性试验;3、取芯压实度试验;4、构造深度试验。5平整度试验 6弯沉试验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关键施工试验控制技术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3-08 10:05:13 0、前言 高速公路由于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并且随着车辆轴载明显增加以及重车比例增大,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明显的早期损坏(如辙槽、泛油、推拥等)这也对沥青路面的级配情况、抗滑性、平整度、密实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上面层是影响路面质量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要提高路面的工程质量,上面层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笔者将从沥青砼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谈谈保证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1、沥青砼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原材料的选择 沥青 a.由于我省属于热区,所以沥青应选用稠度大且软化点高的沥青,以免夏季泛油。 b.修筑高速公路路面的沥青,在高温时要具有较低的感温性,低温时又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所以选择沥青时应尽量选择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其中沥青质的含量为15%~25%,针入度指数在-2~+2之间,PVN值宜在0~之间。 c.同时为了提高使用沥青的品质,特别是对重交通量沥青砼表层,更应该采用进口的沥青如壳牌、埃索、阿尔巴尔亚,标号宜为AH-50或AH-70. 集料 a.骨料最大粒径的确定:级配中的粗集料粒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从国内外相关科研资料表明,当沥青混合料厚h与最大粒径D的比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道路综合试验指导书 [试验内容和学习要求] 本章选编了(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2)沥青的脆点试验;(3)石料的抗压强度和磨耗试验;(4)沥青的粘附性试验;(5)粗、细集料及矿粉的筛析试验;(6)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7)沥青混合料的制备;(8)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指标测定;(9)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等十个试验。 要求学生通过试验:(1)掌握沥青三大指标测定方法并会确定其称号;(2)了解沥青脆点的试验方法;(3)了解石料抗压、磨耗的试验方法,并会确定其等级;(4)掌握沥青的粘附性试验,并能确定其等级;(5)掌握筛析试验方法,并会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6)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了解车辙试验,并且能够确定沥青最佳用量,从而完成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试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 试3.1.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25℃,荷载(包括标准针、针的连杆与附加砝码的质量)为100g±0.1g,时间为5s。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可以了解粘稠沥青的粘结性并确定其标号。 2.试验仪具 (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标准针贯入沥青试样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 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 杆制动标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容易装卸,以便检 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解距离的悬臂,其端部 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如 试图3-1。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 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 示和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为提高测试精 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 60,表面粗糙度Ra0.2μm~0.3μm,针及针杆总质量 2.5g± 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试图3-1 沥青针入度仪 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1-齿杆;2-连杆;3-揿钮;4-镜;检验,其尺寸及形状如试图3-2。5-试样;6-底脚螺丝;7-度盘;8-转盘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试验 一钢筋原材取样 新进钢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8,进行弯曲、拉伸试验检测。本工程设计采用钢筋直径10mm-32mm用HPB235、用HRB335两种。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实施现场见证取样。 从两根钢筋中截取2根拉伸试件,2根弯曲试件,其中每根钢筋为一拉伸、一弯曲试件。截取时从每根钢筋的端头,截除500-1000mm 钢筋后再取样。 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一原材拉伸试验: 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1.仪器设备 ①万能材料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②连续式标距打点机 ③钢尺 2.试样准备 原始标距L o的标记: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可以用标点机进行打点标距。 3.试验步骤 ①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 ②屈服强度的测定: 试验机平稳加荷,控制速率在6~60MPa/s(可参照表中力值数据) 在显示盘数值第一次出现回落时的最大读数,将其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 O)得到下屈服强度。 ③继续平稳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或钢筋出现颈缩现象,停止加载。 ④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件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件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件断后标距(测量区的范围应处于距离断裂处至少5d)。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

试验室资质评审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二沥青延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4) 三沥青软化点试验作业指导书(环球法) (6) 四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作业指导书(水煮法) (8) 五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作业指导书(克利夫兰开口杯) (9) 六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作业指导书 (11) 七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4) 八沥青动力黏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真空减压毛细管法) (16) 九沥青弹性恢复试验作业指导书 (18) 十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9) 十一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21) 十二乳化沥青微粒离子电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23) 十三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24) 十四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25) 十五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作业指导书 (27)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2.2适用范围: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 3.试验环境: 3.1试验室温度15-30℃。 3.2标准试验条件温度为25℃。 4. 4.2试样制备 4.2.1按规程规定方法准备试样; 4.2.2按试验要求温度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试验温度,保持恒定; 4.2.3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样皿盖,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小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

皿)或3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小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2.5h(特殊盛样皿)。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 0604-2011的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下式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 lgpen 。 lgP=K+ A lgpen ×T 6.2按上式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否则试验无效。 6.3按下式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并记为PI lgpen 。 PI lgpen =(20-500A lgpen )/(1+50 A lgpen ) 6.4按下式确定沥青的当量软化点T 800 。 T 800=(2.9031-K)/ A lgpen 6.5按下式确定沥青的当量脆点T 1.2 。 T 1.2=(0.0792-K)/ A lgpen 6.6按下式计算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T。 △T=2.8239/ A lgpen 6.7同一个试件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 针入度允许差值 0-49 2 50-149 4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检测项目名称;○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5.环境温度及试验规定温度;○6.沥青针入度;○7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