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转变相异构想提升课堂效能

温岭二中潘灵犀

摘要对生物学概念、现象、过程等片面或错误的理解所产生的“相异构想”会成为高中生物学习的障碍,并将影响对生物学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进而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在对高中生物“相异构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

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相异构想成因对策

维果茨基认为:个体在正式的科学学习之前,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有悖于科学的,后者被称之为相异构想。osbome和wittrock亦指出学生在接受学校的科学教育之前,对许多科学早有一套异常顽固且不易改的观点,这些错误的观点可称为学生所具有的相异构想。其实除了在科学学习之前形成了一些相异构想外,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面对以前从未学习过的内容时,由于各种因素也会导致学习知识上的缺陷、困惑与误解,也可被称之为相异构想。相异构想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且阻碍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生物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相异构想因其具有很强的顽固性,使得在教学中要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远要比传授一个概念、原理困难得多。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在对相异构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有策略地进行教学转变,使学生正确认知新知识,并顺利的同化、吸收并储存。这对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将会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1 高中生物学中相异构想的成因

1.1生活媒体因素

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生物“相异构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生活经验。日常生活知识允许模糊、不准确。而科学知识追求的是最大的精确性、一致性。两者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时遇到很大的认知和元认知困难,这些困难就是学生产生相异构想的重要原因。例如对于“呼吸作用”的理解,常会有部分学生简单化地将呼吸作用等同于呼吸运动,就是因为日常生活对“呼吸作用”这一生物学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不准确所产生的相异构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大众媒体也会给学生广泛的信息资料。尽管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并不总是正确的,但这些来源可能比学校科学教育有更大的影响力。如媒体常宣传早锻炼能呼吸新鲜空气,就易使学生产生“早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最多”这类相异构想。1.2学习环境因素

低年级教材中一些高度概括性的模糊语句以及教师自身的相异构想也是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小学和初中教材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做了及其简单的介绍,只是特别地强调了植物能产生氧气,学生印象至深,产生的典型的相异构想就是“植物不会呼吸”,或是“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氧气”。另外教师的相异构想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时,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会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学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内容时,若是教师本身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离子的扩散描述不清,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新的相异构想,再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学中,教材没有提及“原生质层”的概念,倘若教师没有强调原生质层和原生质的区别,就会有学生混淆原生质层和原生质的概念。

1.3个人认知因素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时容易表面化也容易形成一些相异构想。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糖都是甜的,淀粉不是甜的,所以淀粉不是糖;因为夏天热,所以夏天时为维持正常的体温,所以散热要多于产热;人类基因组计划属于基因工程;三倍体西瓜因为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而不能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等等。这些对生物知识、生物现象的片面或错误理解所产生的相异构想会成为生物学习的障碍。这些相异构想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其学习生物学,进而使学生觉得生物难学。例如:关于单倍体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只从字面上理解此概念,认为单倍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粉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而不是单倍体,经教师几

次更正后,勉强记住,但是碰到变式仍会出错。另外,概念外表的相似性对个体的再认和回忆也具有极大的干扰作用,也是影响个人认知的因素之一。如:密码子和遗传密码、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不够,把握不住他们的本质和区别,则很容易混淆和写错,而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并不少见。

2 教学转变策略

2.1 以试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学生会遇到不少的困惑和问题,这些不是靠教师简单的讲授和指导所能解决的,而应该让其在亲历中学习,甚至是在失败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试误。”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高,而很多事实并不常常出现,对个例、特例并不了解。课堂中就要努力为其提供试误的机会,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并自行转变器相异构想。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这时教师可以先假设命题成立,然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细菌都是分解者,那么硝化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不是自养呢?是不是生产者呢?进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重新建构新知识体系,完成认知顺应,有效形成科学概念。

2.2以媒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有效消除相异构想。在教学中,教师可逼真描绘自身的亲身实践或创设具体事物、现象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学生转变已有的相异构想。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直观教学方式。生物教材中许多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或观察到的,许多微观、抽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清楚。这些知识往往成了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机统一地采用文字、声音、色彩、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帮助教师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直观,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可通过观察课件获得更丰富、更生动、更能反映事物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因此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避免、减少相异构想的产生。例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这一段中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电脑动画的观察,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兴奋传递的整个过程,从而对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受体等概念形成清楚的认识。

2.3以实验澄清学生的错误认知

生物学科的基础是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获得了更直观的认识,使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之间不断地从“不平衡”到“平衡”,达到同化和顺应,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实验教学可以防止学生由于无法理解有关概念或概念之间脱节、无法建立联系而不得不进行的机械记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主动构建起科学的概念。如:关于植物有氧呼吸的概念,很多学生根据直观经验,误认为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为消除学生的这一相异构想,可让学生测量植物白天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白天也进行呼吸作用,而且能引导学生轻松地理解:植物每天的生产量正是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植物全天呼吸作用消耗之差,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能有效地引发和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实现相异构想的转变。

2.4 以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社会性,即通过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社会建构中,认知冲突是由他人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由于对问题认识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受到自身原有相异构想的限制。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互动观,因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都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学生可以相互纠正彼此的相异构想。例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是教学的难点,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各变量的理解,学会如何确定自变量,观察因变量及控制无关变量。

2.5 以图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5.1运用表格加强对比

比较图表是一种用来对材料进行比较和分类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繁杂

的信息放入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模式中,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条理。所以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图表,使学生有效地运用精加工策略,使相异构想和科学概念在联系对比中,排除干扰和混淆,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例如,例如,在学习“各种可遗传的变异”时,所涉及的内容相对繁杂,利用表格可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比较。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对科学概念的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理解。

2.5.2 构建概念图注重联系

概念图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学者诺瓦克(J.D.Novak)和戈尔(D.B.Gowin)提出的旨在帮助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概念图可以准确地反映学生相关概念的认知结构和理解程度。如果对概念不理解,概念间关系不清晰,学生是很难将这些概念组织成层次清晰、关联准确的概念图的。但是对于刚接触概念图的学生,让其掌握概念图的绘制技术并进行绘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绘制出概念图也不乏是个好方法。例如在“基因分离规律”的教学中有很多新出现的专业概念,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对个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并通过与学生的探讨交流的方法共同绘制出概念图。经常制作概念图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结构化,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另外教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相异构想,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总之,学习过程是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相异构想,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转变相异构想,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肖方金. 生物教学中的"相异构想"及其纠正. 生物学杂志[J] .2002(6)

【2】邓鹏,丁娟.生物学中的"相异构想"及矫正策略.生物学通报[J] .2007(6)

【3】范丰会.中学生的相异构想与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中学物理教学参考[J].1996(1)

高中生物个人教育工作心得总结范文5篇

高中生物个人教育工作心得总结范文5篇 高中生物教师工作心得总结范文一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鞭策自己、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满腔的教育热情献身于这一光辉的职业。 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真诚合作,关心同学,做合格的人民教师。以尽我所能,甘为人梯为座右铭,以坦诚做人,认真读书为班训严格要求学生。模范地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师德,树立自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形象。 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学处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生物新课程标准,熟悉了苏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

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本学期被评为建邺区生物学科带头人。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课程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课堂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抓好一轮复习工作。 结合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的要求和内容,我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备课组长,我积极带领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法、合理设计教学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忽略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上课时语言精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新法、构思精巧有新意,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灵活发散的创造性思维,透彻理解问题,运用举一反三。 备课时考虑到学生懒于记忆的特点,尽可能地利用图文曲线再现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在练习的选用方面,结合高考对学生的解题要求,精选典型例题和案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业量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 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r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

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 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梁开玉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依赖性的学习方式, 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合作”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用一句话说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由于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学生的回答令我非常满意,但我不满足于他们的“依书直说”,我计划在此安排角色扮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另外,我还想把问题稍作变通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于是,我说:“请各个小组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种角色,猜想假如生态系统没有了自己这种成分,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在热烈地讨论着,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有创新的发言。几分钟后,有些同学把手举起来了,我请扮演“生产者”小组的一位同学发言,他说:“如果没有了植物,动物就会没有有机物。”哦,他只是把教材那句话反过来说了一次,于是我追问:“没有有机物又会怎样呢?”他答不出来,也没有其他同学要补答,我深知不管我再怎样启发,学生还是不可能给出我满意的答案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相应的化学知识基础,还不知道教材所说的有机物为何物。我只好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消费者的食物,没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就会饿死。”接着,我又请了扮演“分解者”的小组的一位同学发言,他说:“我们是真菌、细菌,我们把没有用的东西分解成有用的东西,给予动植物的需要,没有了我们就不能使动植物生存下去。”他的回答仍然是照着教材的那句话,并非真正理解,于是我启发他 们:“如果没有了你们,动植物的尸体会怎样?”有学生在下面大声说:“会腐 烂”“会很臭”。学生的答案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他们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我只好耐着性子说:“是什么东西让尸体腐烂、发臭的?”大多同学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终于,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他说:“动植物的尸体是被分解者分解的,没有了我们尸体会堆积如山,越来越多。”虽然,终于有一个学生给了我一个准确的、完美的答案,但是,我认为这次角色扮演并不成功,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思维狭窄,还没能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教材的知识。究其原因我认为不是学生的态度问题,也不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不得法,主要是因为

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2011-2011学年第二学期生物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合肥剑桥学校孟雪明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年级1,2,3班和高二年级的生物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思想上,我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培训学习,认真领会每一次的会议精神,并且做好记录,从中吸取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再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坚持上好每堂课。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上课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后还及时巩固复习,现总结如下: 1、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第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第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既科学又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高三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生物案例分析 --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福清虞阳中学郑玉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将书本上学到的有关知识按课题要求以一定线索有机联系起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关知识拓展、归纳,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创新应用能力。 2.能力目标能围绕课题抽取书本知识,从多条途径收集信息,对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构建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迁移和发散思维能力。能较适当地做出小组评价和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小组的设立,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并让每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内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展示和交流,巩固课题所涉及的知识和原理,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三)教学难点 知识的创新应用和恰当评价。 (四)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反馈检测 (五)教学手段 课件、计算机等 (六)教学过程 1.案例引入 案例: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草原和牧区占10%,海洋占2%。随着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能量将会增加。目前,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109 hm2,人均约0.26 hm2。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下。现在世界上还有部分国家或地区未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所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当务之急。请你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2.案例讨论 (1)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决策者的话,你准备做些什么?运用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这时学生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展开分析和讨论。 (2)提供各种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案,教师可把学生提出的方案都写在黑板上,主要有:①首先搞好遗传育种或选种;②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和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③加强病虫害防治;④松土除草;⑤合理密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下面就是x 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生物教师工作心得总结x一1.课前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修改教案和课件。有了第一年的教学经验,我进一步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学会在课堂上突出重难点,灵活处理拓展知识。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上好课,除了老师要备课以外,学生的预习也非常重要。在这一年中,我注重发挥好科代表的重要作用。将教学计划印发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在上课的前一天告诉班上的同学上课的内容,提醒同学预习并且完成自学引领,这样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胸有成竹,针对预习时不懂的知识点有目的地听讲,听课效果就提高了,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地主动学了。

课堂上的教学组织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始终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演好每堂课。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她们的主动性。改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想学习,要学习。 为了督促部分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在课堂上还要落实课前的预习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完成预习的学生,怎么办呢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我总会复习上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采用的方法是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出关键知识点或关键词,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回忆完成的知识内容。那些没有完成预习的学生就是课上复习提问的首选人选,或者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提问的人选,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帮助这样的后进生进行复习或新内容的学习,这也是一种后进生辅导的良好方式。 课堂语言注意语言的锤炼,力求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要生动,克服重复的毛玻因此我有意识的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现在已经克服了以前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语言,慢慢的在这方面完善自己的基本功。 课后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经常下班辅导。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文/刘晓军摘要: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其核心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获取知识,获得成就感,培养能力。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已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生物学中的探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惑的问题,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并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澄清事实、发现新问题,进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可以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较快发展。经过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中尝试进行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的研究,构建了“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开拓思维—获取资料,引导验证—表达交流,归纳提升。现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中体液免疫部分为例,简要介绍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给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具有衍生性的,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又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情境”。各种“情境”的协同交互作用,就能让整个课堂成为“教学情境”,从而真正活化课堂,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个菌落样本,提出问题:(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吃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为什么?(2)讨论问题:让学生联系初中知识,讨论人体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要求学生回忆这些途径,分析其特点,最后对人体的三道防线进行归纳。(3)提出新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并且通过多种信息来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作者:朱珊珊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

中学生物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a91738804.html, 中学生物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生物论文选题参考 1、建国以来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简要历史回顾 2、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 3、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 4、中学生物概念图的制作 5、科普视野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 6、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7、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 8、中学生物课外资源教学案例的构建和实践 9、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中学生物课程的影响(一) 10、电教媒体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1、浅谈中学生物的兴趣教学 12、河南省中学生物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3、浅析薄弱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14、教学条件下中学生物学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15、概念转变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16、当前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要求初探 17、元认知能力培养与中学生物学教学 18、挖掘中学生物学教材,尝试生态思想教育 19、关于对中学生物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 20、中学生物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a91738804.html, 二、中学生物论文题目大全 1、中学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基于科学的本质对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3、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4、上海市中学生物学教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5、贵州西南地区部分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6、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7、中学生物教学百年回顾 8、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方案初探 9、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分类的研讨(一) 10、中学生物课程目标体系 11、对中学生物教学渗入人文精神的探索 12、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讨 13、中学生生物学兴趣的分层及培养 14、浅谈中学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15、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教学理论应用实例分析 16、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17、中美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关于科学探究内容的比较分析 18、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19、简谈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20、关于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三、热门中学生物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教师工作总结】高中生物教师工作总结和反思

高中生物教师工作总结和反思 1、在学习生物学知识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熟悉,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选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把握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生物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亲自预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生物科代表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8、章节复习时采用问题性答疑替代传统的知识性回顾和归纳,引导学生学会对章节的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学会构建章节知识网络。 9、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生物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必考,对于实验必须专题复习。目前来讲还未发现原原本本的课本实验作为高考试题,而且高考是考试验不是动手做实验,因此,根据我们目前条件,对课本实验有条件尽量做,没条件看来可以不做,但必须读和讲,讲清原理和设计,讲清技能的要点,讲清方法和结果。对于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我借助录像片、照片。比如,我们生物教研组曾去锦绣大地参观,用数码相机留下不少影像资料。比如,二氧化碳发生器、组培设备及流程,课堂上都能发挥不小的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生物论文高一

现代生物技术 一、序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在21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以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金融学家的估计这项技术可以给人们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举一个典例:青霉素。青霉素的使用使人类的平均年龄增加了十几年,人类的生活因而大有改善。从而看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小组决定深入调查一下现代生物技术的三大物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生物论文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 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三大物质 1、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是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相 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它的基本结构是氨 基酸。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是由数百甚至数千个氨 基酸分子组成的。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 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 空间结构,从而发生某一定的特定功能。而核糖体 是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的参与,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16.3%,就是一个60kg的成年人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 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

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蛋白质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是蛋白质的一种——白蛋白的功能。 蛋白质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蛋白质激素的调节 蛋白质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激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 蛋白质是很重要的能源物质,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3)蛋白质的现实运用 保持健康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因人而异。普通健康男性或女性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0.8克蛋白质。婴幼儿、青少年、怀孕期间的妇女、伤员和运动员通常每日可能需要摄入更多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一旦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会提高,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结果储存在骨骼当中的钙质就被消耗了,使骨质变脆。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蛋白质摄入过少:会使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即是热能营养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是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称加西卡病。另一种是“消瘦”,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

高二生物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生物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以下是教师范文吧小编整理的高二教师工作,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师范文吧工作总结栏目。 高二生物教师总结【一】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1,2班以及高一1,2,3,4,5班的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的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无论是教学,教学理论的形成与接受,还是教学方法和和教学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拓展,都有了较高的程度的提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我自觉遵守规章,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情感,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样工作。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与生物科技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此外,争取机会学习其他教师和专家的

理念,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 一、在学习生物学知识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重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熟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三、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生物科学价值

初级中学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为学生揭开“性”的面纱 背景: 《青春期》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通过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青春期的心里变化及其卫生方面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正确看待并健康度过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但在农村地区,性教育几乎为盲区,学生们的性知识几乎为零。为了打破禁忌,揭开“性”的面纱,让学生们以一颗平常心接受性知识,我决定增上一堂青春期性知识课。 案例: 大屏幕打出《青春寄语》:青春是人生关键时期,是人生过度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 在多媒体教室中,学生们正在交头接耳,讨论着老师会给他们带来那些知识。当悦耳的铃声响过,我开始展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爱,你了解多少?性,你知道多少?”这几个特别“刺眼”的大字,学生们的脸上有的出现了错愕、尴尬的表情,而且从学生的眼中我还读出了他们对这个话题还产生了戒备心理。他们的反映我都看在眼里,也正如我所料,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直接的帮他们把现在心里最想解决的问题摆了出来。接着,一组图片展示了出来: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掀开小女孩的裙子;一对胖嘟嘟的男女儿童正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由于图片非常的可爱、有趣,同学中开始爆发出一串串的笑声。 “你们说说看,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 的?”“我掀她的裙子只是好奇!我认为裙子下面藏了糖果!”“我亲她

只是觉得她长的很可爱!”班上两个表现欲特别强的小男生一边学着小男孩的神情一边解释道。全班都被逗得东倒西歪。看得出大家的尴尬、戒备心理都已经消除。“在你们眼中小男孩这些行为和性欲有没有关 系?”“没有!小孩子肯定不懂的!”于是我更进一步,问道:“如果画面换成成年人在做类似的事情呢?你们认为是什么行为?”大家都笑而不答。过了许久,有人小声嘟哝着:“性行为!” “我们现在对性的理解有个误区,一谈到性就回避,就造成了一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它,研究它、认识它!在这一环节里,我请同学们就性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与交流。”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面对的挑战和孩子的反应令我始料未及。 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从为什么要阉割太监,到泰国的人妖是否为性变态;从同性恋是否遗传,到两性人原理……让你震惊于目前媒体的威力。虽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与我原来的设计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尽己所能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道理和观念。 果然,在经历了一轮问题大战之后,孩子们的提问直逼性交,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在关注着老师的反应。这时,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感觉尤其强烈,我想我有一刻一定脸红了。虽然事先曾想到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而一旦真的面对,我还是会有一些不自在。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不能退却、躲闪。于是,我笑着告诉孩子们,性交是成人之间表达爱慕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男女生殖器的结合完成的,性交的时候男性的阴茎会进入女性的阴道,并有射精行为产生。而强奸是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优选稿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作者:朱珊珊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级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总结 阜阳城郊中学孙成海 参加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九年多以来,深深感受到生物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和艺术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向理论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所取得的点点成绩不敢居功自傲,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更加谦虚、严谨和认真。现把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第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第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 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有氧的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有的学生对呼吸作用三个阶段的学习记忆比作到美国留学:①学校(葡萄糖)——②汽车总站(丙酮酸)坐船需水③广州坐飞机需氧气美国。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大西北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课改因学生而异---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施海闽 一、背景 授课时间:2014年5月26日 授课内容:生物(必修Ⅱ)《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人教版) 课改理念: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实施改变强调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做法,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学习方式不仅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而且是学生的本身的投入程度和认知方式。 二、" 三、主题 思考:教师如何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四、教学方式:本课用“传授——启发式”、“掌握学习策略”、“探究性学习”三种教学方式 五、四、教与学过程 (一)提问: (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三)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讨论 1、基因 / ①基因是什么物质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是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③DNA分子上也有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④基因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 2、转录 ①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信使RNA)。 ②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密码)。 3、翻译 】 ①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 ②碱基与氨基酸如何对应

(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 (四)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本的图与文字说明,寻找“可疑”的地方,提问,解答。 (五)学生的提问 (六)某个基因含有60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所含的肽键数应是()个个个个 师答:6000除2……生(摇摇头):不懂。 % 师(指导学生翻开课本P64图)问: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他马上(指着课本的转录图)问:什么意思 师(指着课本基因的概念)问:什么是基因 生答:这些我都懂了,基因是遗传的单位。 师再问:基因是什么物质生:略 师: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意思是什么生:略 六、教学反思: 5班偏重于“传授-启发式”教学,师生轻松地进入教室,上课语调放缓,导向积极的思考与探索,适当提问让学生回答,促使学生多思考、肯回答。 ` 7班注重于“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增多,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增多,对重要知识点深入讲解,并增加前后知识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班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既然他们不主动阅读,那我就只好给予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典型例题课堂练习、讲解。 三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 “传授-启发式”“掌握学习策略”“探究性学习” 优点:教学效率高,通过必要的点拨,导向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时进行测试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反复进行矫正,最后达到掌握的目的。重视对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提倡在过程中学习;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足:被动学习以接受、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为主要目标,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提出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办法。 基本上只注意知识的掌握,没有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过多的测验,带来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