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人教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写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把他称之为“诗圣〞,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在杜甫的一生中,经历了多种磨难,看够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受到很多的打击,总结起来,他一生有八大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无处安身,长夜

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

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那么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那么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那么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二、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那么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那么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说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那么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兴感也。屠隆曰:杜老《秋兴》诸篇,托意深远,如“江间〞“塞上〞二语,不大悲壮乎?范梈曰:作诗实字多那么健,虚字多那么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蒋一葵曰: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又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末句掉下一声,中寓千声万声。〔明·周敬等《唐诗选买会通评林》〕

假设谓玉树调令,枫林叶映,随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可谓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清·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那么杪秋,以地那么高城,以时那么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假设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假设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那么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古伤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目标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封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 高》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2学情分析 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以《登高》而言,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细读文本,咀嚼字句,便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其次,不朽名作的特点是寄寓深广,古今评价甚多,见仁见智,不一而足。这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极好凭借。第三,诗为语言之精华,是诗人心里涌出的情感之流。诵读乃赏诗之要着,精心感悟之时,设身处地,心惟口诵,是理解诗意的关键一步。 3重点难点 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 一、诵读感知先有情 1.教学蓄势:播放《唐之韵》朗读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哀郢》朗读。 2.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此时流落夔州,

年已55岁(去世前三年)。秋日的一天你登高远望,“面对”洪涛滚滚的秋江秋景,不禁忧时伤世,万般悲慨涌上心头……请带着这样的想象再读诗歌。 二、寄意遥深“三秋图” 有评者把此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三秋图”寄意遥深,“秋”字蕴涵丰富,除了指季节之秋外,请再究深意。 研习:“三秋图”,“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三、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研习:引宋人罗大经评“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杜甫诗三首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1(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2,巫山巫峡气萧森3。 江间波浪兼天涌4,塞上风云接地阴5。 丛菊两开他日泪6,孤舟一系故园心7。 寒衣处处催刀尺8,白帝城高急暮砧9。 注释: 1.秋兴(xìng):因感秋而寄兴。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3.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4.江:长江。兼天涌:波浪滔天。 5.塞:关隘险要之地,此指夔州。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6.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 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7.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8.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9.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 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1,生长明妃尚有村2。 一去紫台连朔漠3,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4,环珮空归夜月魂5。 千载琵琶作胡语6,分明怨恨曲中论7。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指王昭君。 3.去: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廷。朔漠:北方大沙漠。 4.省:略。一说意为曾经。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5.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6.胡语:胡音。 7.怨恨曲中论(lún):乐曲中诉说着昭君的哀怨。 登高 1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2,渚清沙白鸟飞回3。 无边落木萧萧下4,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5,百年多病独登台6。 艰难苦恨繁霜鬓7,潦倒新停浊酒杯8。 注释: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2.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5.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6.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7.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 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8.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 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

《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庾信:梁朝诗人。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

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明妃:即王昭君。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画工毛延寿被杀。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臣。【简析】: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不象是在发议论。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含答案

5 杜甫诗三首 本课话题——和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情,同时也赞颂了她为民族和睦所完成的“和亲”的伟大使命,她的伟大举动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古语云:天地和而万物生。正是因为有“和”,日月才能够撒播光明于乾坤,大地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正因为有“和”,山水才能演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传奇,才能呈现“山如眉黛凝,水若眼波横”的柔美;正是因为有“和”,风雨雷电才能奏响雄伟的交响,春夏秋冬才能周而复始地循环。“和”,使自然界美丽而多姿,神秘而多彩。 “和”,如阳光,可以溶解心中的坚冰;如春风,可以拂去心中的阴霾;如火炬,可以照亮人际的天空。“和”使人与人沟通更加有效,更加畅通。“和”不仅折射出我们心灵疆域的宽广与否,更映射出我们心灵宇宙的博大和深邃的程度。“和”,以其深刻的内涵与博大的包容,化育着人类,散发出迷人的馨香,旷远而持久,神圣且宝贵。 1.将相和 战国时期,赵国文有相如,武有廉颇,两人“和”在一起,使秦不敢加兵于赵。设想,如果没有相如的宽容,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那么赵国早已成为秦国疆土。是“和”使赵国在那个充满硝烟的时代生存得更久。 2.求同存异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观点,提倡以和为贵,终于使会议圆满结束。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中,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以和为贵”的观点显得何其重要。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赫拉克利特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萧.森( ) 暮砧.( ) 青冢. ( ) 环珮.( ) 琵琶..( )( ) 猿啸. ( ) 渚.清( ) 潦. 倒( ) 【答案 xiāo zhēn zhǒnɡ pèi pí pa xiào zhǔ liáo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去??? 一去.紫台连朔漠(动词,离开)沛公军在霸上,相去. 四十里(动词,距离)阿母谓阿女:“汝可去. 应之。”(动词,前去,到) (2)病???百年多病 .独登台(名词,疾病)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名词,泛指疾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动词,生病,有病)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翻译全文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翻译全文 语文课文中的杜甫诗三首分别是那三首呢?应该怎么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三首翻译全文,欢迎参考阅读!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的面貌怎么样?绵延不绝的青色在齐鲁也看得见。大自然在这里聚集了英灵之气,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与晚上。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极力看见想要归巢的飞鸟。应当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

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得是多么得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得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在最近的战争中才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人了,只有个吃奶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里走。赶紧去河阳服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饭。” 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所寓含的杜甫的漂泊情怀。 2、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朗读品味三首诗歌,着重理解杜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3、体味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赏析法、诵读法 四、教学课时:4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 课时 一、课程导入 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明确:杜甫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二)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 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 10 年之久。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内容感知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的作品。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写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后者也正是千百年中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登高》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二、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指点迷津: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流寓西南,北归无望,生计日蹙。诗以首句“江汉〞为题,正是漂泊转徙的标志。分析时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特征,“片云〞多有随浮无定之感,“孤月〞“落日〞“秋风〞那么多有黯然冷落之意。 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那么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指点迷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这一题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一生虽穷愁潦倒,但始终有“致君尧舜上〞、为国效力的抱负。更应结合本诗,而不能脱离本诗的具体的语言材料来架空分析。 参考答案: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说法。可从诗中提到的“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可从诗中写到的“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怨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知识探究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着力表现王昭君貌美不被赏识的幽怨之情,“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足见其幽怨之久长。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 文及鉴赏 第5课《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赏析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秋兴、登高(其一、二)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 2、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3、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一、解读诗歌。 如果大家不了解什么叫做困顿,就一起来读读杜甫的这两首诗。

这两首诗分别写于公元766和767年。 765年的5月,颠沛流离的杜甫一家人又出发了。 他打算坐船先到夔州(奉节附近),再向荆州。 船过眉州(今眉山市)、嘉州(今乐山市)、渝州(今重庆),孤舟千里,顺江而下,走了四个月。眉山乐山风光好,他多半滞留过,却没有留下一首诗,可见心情郁闷。他瞄准郁闷写诗,留给我们的是千古名篇《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自画像。叹息的声音是巨大的,如明月掷入大江。古人针对这类大情绪发明了一个词,叫浩叹。 杜甫在夔州待了两年,没钱,走不动。他种地卖药糊口,全家总动员,能填饱肚子,只是不停地换地方,两年搬了五次家。大儿子宗文非常能干,养了六十多只乌鸡。杨氏种莴苣,却长出一地野苋菜。杜甫醉后骑马逞能,从白帝城驰下三峡之一的瞿塘峡,坠下马来。 杜甫缓得一口气,投入生活的热情立见高涨。他在夔州写了四百多首诗,各种体裁都有。也许他自知年老体衰,下决心和死神赛跑。七言、五言、律诗、古体诗他空前地锤炼诗歌形式,用不同的形式瞄准内心的节奏。他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内心波涛汹涌,形式就是内容,呈现为大器浑成的状态。后世学杜诗者易得皮毛,是因为刻意将形式剥离开。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单靠格律走诗途,如何走得畅通? 杜甫的博大精深,是一生磨难所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 案 第5课杜甫诗三首 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 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美 字 体 赏美文 悲情的沙鸥——杜甫 漂泊在烽火之中,如一只在风中飘摇的纸鸢,冥冥之中不知是谁牵动着命运的丝线; 又如广阔的天地间飘忽盘旋的一只孤独的沙鸥,不知哪儿是自己栖息的故乡。半个世纪的沧桑,造就了怎样一个博大的胸怀啊!你流离转徙的一生以及你笔端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深重情感的诗句,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你用血和泪涂画的一幅幅形象而生动的图卷,已不用别人再去诉说什么。 少年时的裘马轻狂,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你更热爱脚下这片神圣的大唐的繁荣土地,你由此而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既然自己已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就已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能力。可惜你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流落到长安天子脚下,却只落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可怜境况。小人的奸佞,时事的黑暗,使你进一步认识到“朱门酒肉臭” 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路有冻死骨”的深重罪恶。现实中的碰壁,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击碎你的雄心壮志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你没有像你崇拜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的决绝。你坚守自身如一块璞玉,执着地等待要绽放自己的异彩。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 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 思念故乡 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 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课时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诗歌鉴赏》(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节课,全课时为40分钟。 二、课程目标 1、理解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2、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杜甫的三首诗歌: 《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 2、教师准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流程 一、热身(5分钟) 1、播放音乐:唐代乐曲《阳春白雪》。 2、请同学快速朗读《春望》。 二、教学(25分钟) 1、导入(5分钟) 请同学口头说说他们对杜甫的认识和他的代表作品。 2、讲解分析方法(5分钟) 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教学杜甫诗歌(15分钟) 教师依次讲解《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三首诗歌。讲解时,教师要突出诗歌的感情、意象和声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主题和思想。 三、归纳(5分钟)

1、教师总结三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的前进方向。 2、让同学们总结课堂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5分钟) 请同学每人选取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鉴赏,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鉴赏杜甫诗歌的课,内容紧凑,设计得当。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探讨鉴赏方法,使学生对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组合使用了听、说、读和写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思考、交流和写作中逐渐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展示了如何鉴赏杜甫的诗歌。教师的讲解探讨方法很直观,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意象和声音等多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主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和总结所学,同时写作作业梳理课堂所得,使得课堂效果得到了优化。在未来的课堂设计中应该采取这一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形式和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二.鉴赏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6)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 (6)杜甫诗三首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地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 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它靠的不是___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工部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 频来语燕定新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悠然自得平分秋色另当别论晨钟暮鼓 B.自得其乐平起平坐另当别论一朝一夕 C.悠然自得平起平坐另眼相看晨钟暮鼓 D.自得其乐平分秋色另眼相看一朝一夕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的底蕴,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B.有底蕴的文化,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C.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D.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6课 杜甫诗三首 1

第6课杜甫诗三首 1.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能通过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2.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掌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感情的理解。 2.了解诗人生平和各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3.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诗中关键词句,设想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品味诗歌的意境。 1.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体会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1.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意象,体味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帮助学生自读自学,迅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体会杜甫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能体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1.《秋兴八首(其一)》 这组诗歌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诗人用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来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诗中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2.《咏怀古迹(其三)》

这组诗歌共五首,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诗中,诗人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而这正是千百年中积累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和乡土的最深厚的共同感情。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3.《登高》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是诗人为排遣内心的郁闷而登高所作的。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其为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各阶级阶层的动态、思想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杜诗的风格,基本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著有《杜少陵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作品。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1.《秋兴八首(其一)》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都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念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组诗。 2.《咏怀古迹(其三)》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皇帝却不分忠佞,对他无辜贬斥。诗人心中怨愤,但又不能明说,所以借《咏怀古迹》,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登高》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诗人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诗人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诗人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有严格的格律而得名。形成于南北朝,定型于唐代。主要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