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任务7: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学习任务7: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学习任务7: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学习任务7: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学习任务7

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任务分析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了解电梯的机械特性,了解双速电梯、调压调速电梯和变频变压调速电梯的工作原理。

建议课时

建议完成本任务为10学时。

学习目标

应知

1.电梯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2.电梯运行速度给定曲线设计。

3. 双速电梯、调压调速电梯和变频变压调速电梯的工作原理

应会

1.了解电梯机械特性。

2.了解电梯永磁驱动方式

学习任务7.1——交流双速拖动系统

基础知识

一、电力拖动方式

电梯运行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劣。随着科学的发展,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曳引式电梯电力拖动系统有两大类型,一是交流拖动系统,即用交流电动机作动力的拖动系统;二是直流拖动系统,即用直流电动机作动力的拖动系统。

交流拖动系统,有单速、双速、调速之分。直流拖动系统,有可控硅励磁和可控硅供电系统之分。

1.交流单速拖动方式

只有一种运行速度,一般只用于服务电梯(杂物电梯),速度小于0.5米/秒。

2.交流双速拖动方式

有两种运行速度,大量用于货梯,,速度为0.25米/秒~1.0米/秒。

3.交流调速拖动方式

电动机的转速可调的拖动系统,一般用于客梯。交流调速拖动系统又可分为调压调速(ACVV)和变压变频调速(VVVF)系统。ACVV系统是通过对交流电动机的定子进行调压调速,减速时配合涡流制动、能耗制动、反接制动等进行减速控制,以获得好的舒适感和平层准确度,多用于2米/秒以下速度的电梯。VVVF系统是采用变压变频技术,对电动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进行控制,可以达到直流电动机驱动电梯的水平,具有体积少,重量轻,效率高,节能省电等优点。

4.直流可控硅励方式

是一种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G-M调速系统)我国生产的直流电梯多是G-M调速电梯。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就可改变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实现了电动机的调压调速。由于G-M调速系统能耗大,维修困难。我国早已不生产此类电梯。

5.直流可控硅供电方式

由可控硅整流装置直接供电给直流电动机,省去了发电机组,适用于快速和高速电梯。

由于直流电梯能耗大,造价高,维修困难,生产厂家已停止生产。

二、电梯运行速度曲线

电梯运行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劣,而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劣,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梯运行曲线是否是一条理想速度曲线。

1.对电梯的快速要求:

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于快速性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快速可以节省时间,这对于处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的乘客是很重要的。快速性主要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⑴提高电梯额定速度

缩短运行时间,达到为乘客节省时间的目的。在提高电梯额定速度的同时,应加强安全性、可靠性的措施,因此梯速提高,造价也随之提高。

⑵集中布置多台电梯

通过增加电梯台数来增加客流量,减少乘客候梯时间,这种方法虽不是直接提高梯速,但是为乘客节省时间的效果是相同的。

⑶尽可能减少电梯起、停过程中的加、减速时间

电梯是一个频繁起、制动的设备,它的加、减速所用时间往往占运行时间很大比重。电梯单层运行时,几乎全处在加、减速运行中,如果加、减速阶段所用时间缩短,便可以为乘客节省时间,达到快速性要求。

因此电梯在起、制动阶段不能太慢,那样将降低效率,浪费乘客的宝贵时间。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中就规定了电梯加、减速度的最小值: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5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2.0m/s <V<6.0m/s时,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7m/s2。这是对电梯快速性的要求。

上述三种方法中,前两种需要增加设备投资,第三种方法通常不需要增加设备投资,因此在电梯设计时,应尽量减少起、制动时间。但是起、制动时间缩短意味着加、减速度的增大,而加、减速度的过分增大和不合理的变化将造成乘客的不适感。因此,对电梯又提出了舒适性的要求。

2.对电梯的舒适性要求

⑴由加速度引起的不适

人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叠加到重力之上,使人产生超重感,各器官承受更大的重力;而在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抵消了部分重力,使人产生上浮感,感到内脏不适,头晕目眩。

考虑到人体生理上对加、减速度的承受能力,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中规定: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应不大于1.5m/s2。

⑵由加速度变化率引起的不适

试验证明,人体不但对加速度敏感,对加加速度(或称加速度变化率)也很敏感。我们用a来表示加速度,用ρ来表示加加速度,则当加加速度ρ较大时,人的大脑感到晕眩、痛苦,其影响比加速度a的影响还严重。我们也称加加速度为生理系数,在电梯行业一般限制生理系数ρ不超过1.3 m/s3。

3.电梯的理想速度曲线:

当轿厢静止或匀速升降时,轿厢的加速度、加加速度都是零,乘客不会感到不适;而在轿厢由静止起动到以额定速度匀速运动的加速过程中,或由匀速运动状态制动到静止状态的减速过程中,既要考虑快速性的要求,又要兼顾舒适感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加、减速过程中,既不能过猛,也不能过慢:过猛时,快速性好了,舒适性变差;过慢时,舒适性变好,快速性却变差。因此,有必要设计电梯运行的速度曲线,让轿厢按照这样的速度曲线运行,既能满足快速性的要求,也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快速性与舒适性的矛盾。图7-1 中曲线ABCD 就是这样的速度曲线。其中AEFB段是由静止起动到匀速运行的加速段速度曲线;BC 段是匀速运行段,其梯速为额定速度值;CF′E′D 段是由匀速运行制动到静止的减速段速度曲线,通常是一条与加速段对称的曲线。

图7-1 常用的电梯速度曲线(抛物线形)

加速段速度曲线AEFB段的AE 段是一条抛物线,EF段是一条在E点与抛物线AE相切的直线,而FB 段则是一条反抛物线,它与AE 段抛物线以EF段直线的中点相对称。

设计电梯的速度曲线,主要就是设计起动加速段AEFB 段曲线,而CF' E'D 曲线与AEFB 段镜像对称,很容易由AEFB 段的数据推出,BC 段为恒速段,其速度为额定速度,无需计算。

画出上述速度曲线的加速度、加加速度曲线见图7-2。

图7-2中,起动加速段AEFB 中各小段的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加加速度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分别是

图7-3中给出了在图7-1的曲线基础上实际应用的两种速度曲线,其中图7-3a 是

交流双速电梯的速度曲线,通常采用开环控制,为了提高平层准确度,在停梯前有一段

图7-2 电梯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曲线

1-速度 2-加速度 3-加加速度

低速运行阶段。这种速度曲线停车所用时间较长,舒适感较差,一般用于低速货梯中。图7-3b 是梯速较高的调速电梯的速度曲线,由于额定速度较高,在单层运行时,梯速尚未加速到额定速度便要减速停车了,这时的速度曲线没有恒速运行段。在高速电梯中,在运行距离较短(例如单层、二层、三层等)的情况下,都有尚未达到额定速度便要减速停车的问题,因此这种电梯的速度曲线中有单层运行、双层运行、三层运行等多种速度曲线,其控制规律也就更为复杂些。

4.电梯速度曲线的特点 ⑴ 为了获得好的舒适感

电梯速度曲线在转弯处必须是圆滑过渡的,加、减速度最大值均应不大于1.5m/s 。 ⑵ 为了快速性,缩短运行时间

电梯在起、制动阶段不能太慢,加、减速度不能太小。 ⑶ 为了实现预定的速度曲线

调速电梯在加、减速阶段需 采用速度闭环控制,不允许出现超调和震荡。

三、交流双速拖动系统

交流双速拖动系统是电梯拖动系统中较为简单、实用的一种,工厂企业中用的货梯多数是这种拖动系统。

为了减少起动电流,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提高加、减速时的舒适感,通常在定子回路串入电抗或电阻,或是电抗和电阻的组合体。图7-4 是定子串电抗器的交流双速电梯拖动主回路。

从图7-4可看出:该电路采用一级串电抗起动,减速时采用二级串电抗换速,起到减小起动电流,提高加、减速过程的平稳作用,从而使舒适感得到提高。

起动时,当SKM (上行)或XKM (下行)接触器吸合,快车接触器KKM 吸合,使电动机的快速绕组串入电抗器L 降压起动,经一定时间后,快车加速接触器1KKM 吸合,

将电抗器L 短接,电动机在全电压下进一步加速到额定速度进入稳速运行。

减速时,KKM 释放,MKM 吸合,电动机由高速绕组切换到低速绕组,电动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运行。开始时,低速绕组串入全部电抗器L 进行减速,然后通过1ZKM,2ZKM 先后分两级将电抗器短接,电动机进一步减速至低速绕组自然特性上运行,直至SKM 或XKM 释放,电动机失电停止运转。

为了分析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输出力矩及转速的变化,特作出综合机械特性曲线如图7-5所示。

图7-4 定子串电抗器拖动主回路

SKM 一上行接触器 ;

XKM 一下行接触器 ;KKM —快车接触器 ;MKM 一慢车接触器;1KKM —快车加速接触器 ;

1ZKM

—慢车第一制动接触器 ;2ZKM —慢车第二制动接触器;KFR —快车热继电器;MFR —慢车热继电器; Μ3~一交流双绕组异步电动机;GKSA —电源总开关;ZKSA —极限开关 ;L —电抗器。

图7-5 综合机械特性曲线图

曲线1—高速绕组串电抗特性(人为特性)

曲线2—高速绕组(6极)自然特性(固有特性)

曲线3—低速绕组串电抗特性(人为特性)

曲线4-低速绕组串部分电抗特性(人为特性)

曲线5-低速绕组(24极)自然特性(固有特性)

曲线Md-恒负载转矩。

自然特性(固有特性):是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条件下所具有的特性。

人为特性是指改变了电动机某参数(如电压)所具有的特性。

电梯起动时,电动机因串入电抗器,电动机起动转矩Ma>Md,电动机沿着曲线1起动加速。当转速上升到b点时,由于1KKM吸合,短接了电抗器L,特性曲线转到自然特性2上(即过渡到C点)。转矩增量(△M =Mc-Mb)为正,使电动机进一步加速到d 点。此时,电动机转矩和负载转矩相等,电梯进入稳速运行,完成了电动机的起动和加速过程。

通常电动机起动电流最大约为额定电流的4倍,串入电抗后可减少到一般要求的2倍,从而可减小起动的冲击电流,改善了舒适感。

电梯减速时,KKM释放,MKM吸合,电动机由高速绕组切换到低速绕组,由于惯性、转速不能突变,此时电动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如果不串入电抗,将过渡到曲线5的K 点,其制动力矩可达额定转矩的数倍,它将使轿厢急剧减速而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串电抗后,减速时电动机运行于曲线的3的e点,制动力矩大大降低,在制动力矩作用下,转速沿曲线3下降到f点时,由于1ZKM吸合短接了部分电抗,过渡到曲线4运行,并进一步减速到h点时,由于2ZKM吸合将余下电抗短接,使电动机转速沿着低速绕组的自然特性曲线5下降到1/4n e点,进入低速运行阶段,直至平层停梯。

从交流双速电梯的加、减速过程可以看出:电动机的转矩大于负载转矩,转速升高;反之、电动机转矩小于负载转矩,转速减少;电动机转矩等于负载转矩,转速不变、进入稳速运行。

从图7-6速度曲线可看出:交流双速电梯有两个速度运行阶段,一个是高速运行阶

段,一个是低速运行阶段。双速电梯的起动加速过程和换速减速过程的速度变化不是园滑的,是有“台阶”的,舒适感差,只适宜对舒适感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

图7-6为交流双速电梯运行速度曲线

四、交流调压调速(ACVV)拖动系统

交流双速电梯采用定子串电抗或电阻降压起动,变极减速平层。虽然线路简单,但由于是有级开环控制,起、制动冲击大,舒适感差、平层精度低等缺点,只能用于1 米/秒以下的货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反并联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模块,取代起动电阻或电抗来控制起动过程;减速时,在低速绕组通入可控直流电流,进行能耗制动,并采用闭环控制,便可实现速度的连续调节,有效地满足改善舒适感和平层精度的要求。

1.调压调速

异步电动机在一定条件下,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与加在定子绕组电压U

的平方成正

1

2。通常采用降低定子的电压来改变电动机在一定输出转矩下的转速,控制比,即M∝U

1

可控硅的导通角,就可控制加到定子绕组的电压,得到一组特性曲线,如图7-7所示。起动时由曲线1无级地过渡到曲线5。

图7-7 可控硅调压得到的一组机械特性曲线 图7-8 用于调速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为了获得较大的调速范围,通常要求调速用的电动机具有较软的机械特性,如图7-8 所示。改变定子电压可以得到一组如图7-9 所示的曲线。电梯起动时,定子电压由U 5变化到U 1,机械特性图上由a 点变化到i 点,转矩稳定地增加,转速逐步提高,最后稳定在i 点上运行。

由于调速电梯采用了机械特性较软的电动机,转速n 受负载变化影响较大,如图7-8

所示。为了获得稳定的速度特性,调速系统一般都引入速度负反馈组成闭环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原理框图如图7-10所示。

从图7-11可看出。设电动机原来工作在Ma 点,当负载由Ma 变化到Mb 时,若是开环系统,电动机的转速则由n a 下降到n b ;若是闭环系统,当电动机因负载增加转速下降时,通过速度反馈环节会使可控硅输出电压升高到u1 ,从而使转速基本维持不变,工作在n b ,闭环后的特性如图7-12所示。

2.能耗制动:

电梯的制动减速是电梯速度控制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制动方式有:能耗制动、涡流

图7-10 闭环系统框图

制动和反接制动。

能耗制动线路构成如图7-13所示。起动运行时、KKM 吸合,快速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减速时,KKM 释放、NKM 吸合,断开快速绕组电源,在慢速绕组两相中通入直流

电流,此电流在气隙中形成一固定磁场,转子由于惯性仍在旋转,其导体切割此磁场,在转子中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此电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制动转矩进行能耗制动。控制直流电流大小,便可控制制动转矩的大小,使电梯按要求减速停梯。

图7-14为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曲线,

将能耗制动电流从小到大调节可得到一组特性曲线,如图中曲线1 、2 、3。可见、不同电流的最大转矩的转速不变、制动效果随转速变化,当转速为零时,制动转矩亦为零。所以采用能耗制动可实现零速停梯。为了有效地控制电动机的能耗制动转矩,控制系统常采用闭环控制,可得到良好的舒适感和平层准确度。

图7-11 开环特性 图7-12闭环特性

图7-13能耗制动原理

3.涡流制动:

电动机采用能耗制动减速,电梯减速过程中,将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电动机绕组中,引起电动机发热。为此,有的厂家采用涡流制动,这时损耗的能量只在涡流制动器中引起发热,而曳引电动机的发热则大大减小,因而可以改善电动机的工作条件,但需增加一个涡流制动器,成本增加。

图7-15为涡流制动原理结构图。涡流制动制动原理,机械特性均与能耗制动工作状态相似,只需将送到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流改送到涡流制动器定子绕组即可。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评价反馈

图7-15为涡流制动原理结构图

图7-14能耗制动特性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7.1:广日(YP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

图7-16为广日电梯有限公司引进“日立”技术生产的交流调压调速能耗制动电梯(简称YP梯)控制原理框图,图中符号(代号)为原符号(代号)说明如下:FFB—主电源开关

14 —慢车接触器

11—上行接触器

15D —制动接触器

12—下行接触器

US1 US2— U相可控硅

13—快车接触器

WS1 WS2 —W相可控硅

DS1 DS2—制动回路可控硅

UMA —U相磁放大器

WCT VCT DCT —电流互感器

WMA —W相磁放大器

MPSU — U相调节器

DMA —制动用磁放大器

MPSW — W相调节器

UAP—U触发器

MPSD —制动调节器

WAP—W相触发器

SWG—波形形成单元

DAP—制动触发器

IM —交流异步电动机(双绕组)

PG—交流测速发电动机

90M—电动电流检测继电器

90D—制动电流检测继电器

图7-16 YP梯电力拖动系统图

从图7-16可见,这是一个具有速度和电流负反馈可控硅调压调速双闭环系统,系统采用磁放大器作为调节器,磁放大器虽然积大体重,动态响应慢等缺点,但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信号综合和隔离方便等优点,在(YP)梯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磁放器UMA WMA 和DMA 组成如图:7-17 所示的推挽特性。

当AT值大于某值时,UMA、WMA 有输出,US相和WS相的可控硅被触发导通,电动机开始升速,随着速度给定升高,AT值增大,可控硅导通角增大,电动机定子电压不断升高,力矩增大,速度不断上升直至额定速度运行。

减速时,随着速度给定曲线降低,AT 值开始减小,当AT 值小于某值时,DMA 开始有输出,可控硅DS 相导通,电动机慢车绕组二相通入可控直流,电动机开始进入能耗制动减速过程,随着AT 值进一步减至负值,UMA 、WMA 输出为零,US 相和WS 相可控硅关断,随着DMA 输出增大,制动电流增加,电动机转速减至零速停梯。

启动过程以时间为原则,有负荷补偿;减速过程则以距离为原则,可实现零速停梯、获得好的舒适感和平层准确度。速度曲线如图7-18所示:

图7-18速度曲线如图

图7-17推挽特性

图中: AT (安匝)=速度给定-速度反馈

学习任务7.2——变频调速拖动系统

基础知识

一、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由电动机学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电压,电流,功率,频率,极对数,磁通,转矩等之间有以下关系式:

n=

)1(601S P f ①

Φ=K 1

1

1

f U

M=K 2Φi 1=K 3

1

1

f U

i 1=K 4(

1

1

f U

) ③

P out =K 5Mn=K 6M ·f 1=K 7U 1i 1 ④

式中:n---转速;f---频率;P---磁极数;S---转差率;Φ---磁通;M---转矩; U 1---转入电压;i 1---电动机定子电流; P out ---电动机输出功率;K 1、K 2……K 7---常数

由式①可知,电动机的转速n 与频率f 1成正比,而与极对数P 成反比,同时与转差率S 有关。当转差率S 变化不大时,若能均匀地、连续不断地改变频率f 1,则可连续平滑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n.

但是,从②式可知,若仅改变频率f 1,那么磁通也将改变。当频率增加时,磁通就减小,由式③可看出,转矩M 的值也将减小。电梯属恒转矩负载,按电梯的使用要求,在调速时需保持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不变,就会使电动机定子电流i 1,大大增加,使电动机发热,甚至有可能烧毁电动机。

因此,为了维持磁通Φ不变就必须在改变频率f 1的同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U 1也要

作相应的变化,并使U 1/ f 1保持为一常数。由③式可知,当U 1/ f 1之比保持为一常数时,则磁通Φ将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转矩M 仅和定子电流i 1 有关,而与频率和电压的改变无关。此从④ 式可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out 是与转速n 成比例的。

为此,电梯要求对电动机的变频装置,应具有能同时改变供电频率和电压的功能,这就是通常称所说的变压变频(VVVF )调速。

二、变压变频调速的分类

变压变频调速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分类: 1.按有无直流环节分类,有交-直-交变频和交-交变频。

7-19为交-直-交变频,图中晶闸管V1—V6将工频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然后再由大功率晶体管V7-V12将直流电压逆变成交流电压,通过对V1-V12的开关控制,可以改变交流电的频率,从而实现变频。在这个电路中,由于是有中间的直流环节,因此被称作交-直-交变频。

图7-19

图7-20

图7-20为交-交变频。图中没有直流环节,通过对晶闸管V1-V18的控制,直接从工频交流电转换成可变频率的交流电。由于交—交变频的输出频率只能在比输入频率低得多的范围内改变,适用于低转速,大转距场合,在电梯中基本不用交-交变频方式。

2.按直流环节的特点来分,可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

在图7-19的交-直-交变频电路中,若直流环节中的电容器C的容量较大,而电感器L的电感量很小(或根本没有),那么直流侧的电压将不能突变,这种变频器称作电压型变频器。反之,如果电容较小,而电感器较大,那么直流侧的电流就不能突变,这种变频器就称作电流型变频器。

3.按改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方法分,有采用多重化技术和采用脉冲调宽调制两种。

多重化技术是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频器给一台电动机供电,使电动机的电压电流波形得到改善(略)。

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是中、小容量变频器改善波形常用的方法。

4、按逆变器所用的开关元件分:

开关原件主要性能指标有:耐压能力,工作电流、最高工作频率及可控性。

目前变频桥所用的开关元件主要有:晶闸管TH,又称可控硅SCR;门极关断晶闸管GTO;双极型晶体管BJT,又称为电力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因此按开关类型来划分,则分别可关断晶体管(GTO)变频器,电力晶闸管(GTR)变频器,绝缘体栅晶体管(IGBT)变频器。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栅极具有MOS结构。需要驱动功率小,控制电路简单。工作频率比GTR高一个数量级,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正弦波PWM变频器,有逐步取代GTR 变频器的趋势。

三、变压变频(VVVF)调速系统

变压变频(VVVF)调速系统构成如图7-21所示。从图7-21可看出,不论是低速用还是中、高速用系统,其基本公用环节有晶体管逆变器,基极驱动电路、PWM 控制电路、拖动系统电脑、速度反馈用编码器和电流反馈用电流互感器所组成。低速用系统采用二

级管整流器和再生电路,再生电路作为曳引电动机在再生制动时的能量消耗。而在中、高速电梯中,由于整流器采用晶闸管、电梯再生能量可通过晶闸管反馈到电网,所以,不需要再生电路。

电梯变频器采用交-直-交形式。三相交流电经二极管整流模块(或晶闸管模块)组成的整流器变成直流电,由高电压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进行滤波,成为平滑的直流电,然后通过大功率晶体管模块(GTR)组成的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频率不同、电压可变的三相交流电,驱动变频电动机实现变压变频无级调速。

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拖动系统电脑通常采用16位微机,它根据速度指令信号和速度反馈信号,经运算后产生电流指令信号去控制PWM电路。PWM电路将电流指令信号和电动机实际电流反馈信号,经比较后形成PWM控制信号,此信号经基极驱动电路放大后去控制逆变器中功率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使逆变器输出变压变频的正弦交流电源。

图7-21 VVVF系统构成

图7-22为广州电梯工业公司近年引进日立电梯技术生产的微机控制YPVF 型变频调速电梯拖动系统结构图。主回路由二级管整流器 和晶体管逆变器组成,主电脑采用8位微机用作运行控制;付电脑采用16位微机用作速度控制。此外,该系统还引入连续负荷补偿装置,负荷信号由装在轿底的负载检出差动变压作为起动补偿用。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评价反馈

图7-22 YPVF 电梯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_陈伯时_习题答案(全部)

第一章: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00000 1-1 为什么PWM-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答:PWM系统与V-M系统相比,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10000左右; (4)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5)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大, 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1-2 试分析有制动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进行制动时,两个VT是如何工作的。答:如图P13,1-17,制动状态时,先减小控制电压,使U g1的正脉冲变窄,负脉冲变宽,从而使平均电枢电压U d降低。但是,由于机电惯性,转速和反电动势还来不及变化,因而造成E>U d,很快使电流i d反向,VD2截止,在t on≤t<T时,U g2变正,于是VT2导通,反向电流沿回路3流通,产生能耗制动作用。在T≤t<T+t on(即下一周期的0≤t<T on)时,VT2关断,-i d沿回路4经VD1续流,向电源回馈制动,与此同时,VD1两端压降钳住VT1使它不能导通。在制动状态中,VT2和VD1轮流导通,而VT1始终是关断的。 有一种特殊状态,即轻载电动状态,这时平均电流较小,以致在VT1关断后i d经VD2续流时,还没有达到周期T,电流已经衰减到零,这时VD2两端电压也降为零,VT2便提前导通了,使电流反向,产生局部时间的制动作用。 1-3 调速范围和静差率的定义是什么?调速范围、静差速降和最小静差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脱离了调速范围,要满足给定的静差率也就容易得多了”?答: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叫做调速范围,用字母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任务(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91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任 务(正式版)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任务(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电力系统调度负责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工作,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尽设备最大能力满足负荷的需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的提高,全社会的用电需求日益增长。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电力系统具备充足的发、供电设备和足够的可利用的动力资源。因此,必须加快电力建设、保证燃料供应。这是整个电力工业的任务。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季节缺电,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设备最大能力满足负荷的需

要。如果装机少,燃料供应不足,也没有备用容量,那么调度也是难办的。有了设备,如何高度好,如高峰负荷时,把备用机组开起来;如果有备用机组而不开,到时满足不了负荷需要,那就是没调度好;当然多开机组可以充分满足负荷需要,但若不经济,那也是没调度好。如水电来水多时,应尽量多安排火电机组检修,夏季高峰负荷时尽量少安排机组检修。这就要求灵活调度,巧妙安排,尽设备的最大能力来满足负荷需要。 2.使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连续供电 电能不易储存,电网停止供电将造成损失。电网要对电力用户连续不断地供电,首先就必须保证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与实现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382-100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PLC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以及电梯采用了对电动机实现线性调速的调压调频技术,能达到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多种领域专业与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就对建筑内的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后答案.

习题解答(供参考) 习题二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100.98) 2.04(1) n n s n rpm D s ?=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max 0max 1500151485N n n n =-?=-= min 0min 15015135N n n n =-?=-= max min 148513511D n n ===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378(0.0230.022)0.1478115N n I R rpm ?==?+= (1)]14300.2[115(10.2)] 3.1N D n S n s =?-=??-= [(1)]14300.3[115(10.3)] 5.33N D n S n s =?-=??-=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 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 60,220,305,1000min N N N N P kW U V I A n r ====,主电路总电阻R=Ω,Ce=?min/r,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为多少?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N S 多少? (3)若要满足D=20,s ≤5%的要求,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又为多少? 解:(1)3050.180.2274.5/min N N n I R r ?=?=?= (2) 0274.5(1000274.5)21.5%N N S n n =?=+= (3) [(1)]10000.05[200.95] 2.63/min N n n S D s r ?=-=??= 有一晶闸管稳压电源,其稳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已知给定电压* 8.8u U V =、比例调节器放 大系数2P K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15S K =、反馈系数γ=。求:(1)输出电压d U ;(2)若把反馈线断开,d U 为何值?开环时的输出电压是闭环是的多少倍?(3)若把反馈系数 减至γ=,当保持同样的输出电压时,给定电压*u U 应为多少? 解:(1)* (1)2158.8(12150.7)12d p s u p s U K K U K K V γ=+=??+??= (2) 8.8215264d U V =??=,开环输出电压是闭环的22倍 (3) * (1)12(12150.35)15) 4.6u d p s p s U U K K K K V γ=+=?+???= 某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500r/min~150r/min ,要求系统的静差率5%s ≤,那么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多少?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 ,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解: 1)()s n s n D N N -?=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温进荣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温进荣 发表时间:2019-07-19T13:42:27.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温进荣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用电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所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被研制并广泛应用,它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监视和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本文研究了这种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突出特点,探讨了应该怎样对这种技术进行改造。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术,它是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调控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可以监视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对它的安全性进行在线分析预控。因此,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并减轻调控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关的专业人员熟知此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运行维护水平。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必要性以及它的功能特点 1.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也迫切要求电力系统网络迅速发展壮大并安全、优质、经济、可靠运行,但是整个复杂的电力系统只有靠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才能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监视、判断、分析、遥控(遥调)或自动控制,必须要使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确保电网正常运行供电,所以这就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深化应用。 1.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特点 1.2.1能够对电力网络进行安全分析 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分析包括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灵敏度分析等功能,网络分析功能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重要功能模块,为调度员提供快速简便的计算分析手段,是调度运行值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快速、准确计算的同时,有效地协助调度员及时掌握电网危险点,以便及时采取预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1.2.2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应用 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是监控员实时掌控所辖变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手段。实现设备运行信息的分类、分站、分电压等级的汇总与现实,并通过颜色、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进行提示预警及远方遥控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监控员提供当前变电站真实运行情况及故障异常情况下设备遥测、遥信信息,能够有效提升监控工作效率,缓解监控员工作压力,使监控功能成为调度的“眼睛和耳朵”,进一步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安全运行水平。 1.2.3自动电压控制功能应用 自动电压控制(A VC)应用是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保证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并尽可能降低系统因不必要的无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A VC从网络分析应用(PAS)获取控制模型、从电网稳态监控应用(SCADA)获取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对电网内各变电站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和在线控制,实现全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闭环运行。 1.2.4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在运行时的经济实用,保证电力有效性,防止浪费,从而节省了成本。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科技迅猛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需求,电力公司非常注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并依托此技术实现省、地、县一体化运行,下面就让我们对以下几种不同阶段的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1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此种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对其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再通过各分布点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配所要负责的工作,在该技术下,电力系统会非常流畅的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事故,而且它的通用性比较广泛适应能力比较强,会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安全,因此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十分受欢迎。 2.2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该种系统的应用好处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以及开放性,这种系统的运行主要用系统中的卫星参与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保证运行的时效性。除此之外,人还可以与系统进行互动,以便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另外,此系统的其他几个功能也能够帮助电力系统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运行,目前此种能量管理系统多应用于广州北京等几个城市。 这种管理系统是南京一家企业研制出来的,这种应用的具体操作以及它的特点结合了以上两种系统的优点,它既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并且整理,又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调控整个运行过程。这些是其他系统不能够做到的,除了这些特点,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也比较突出,所以在使用时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喜爱。 2.3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配置实时监控与分析、调度计划、调度管理及省地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系统应用功能,横向上,通过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三类应用的一体化运行;纵向上,通过基础平台实现省、地、县调系统一体化运行和电网模型、参数、画面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这是目前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并全国推广使用的新型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上面的内容,以上几种技术是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的比较广泛的,使用效果比较好的。除了这些国内的技术,一些国外的技术也具有极好的使用效果。所以在现在信息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通用版)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PLC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以及电梯采用了对电动机实现线性调速的调压调频技术,能达到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多种领域专业与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就对建筑内的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电梯的控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把机械与电气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使得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2008年10月01日发布2008-10-01执行

******分公司生产管理 目录 1.总则 (1) 2.调度的任务和职责 (2) 3.调度管理 (3) 4.系统设备检修 (5) 5.新建或改扩建设备投运 (7) 6.电力系统操作 (8) 7.调度人员交接班 (13) 8.调度素质要求 (14) 9.调度室其他有关制度 (15) 10.其他相关运行管理 (16)

**分公司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2008-10-01 1.总则 1.1为加强**石化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依据<<**电力系统调度规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制度》和**石化《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结合公司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所称电力系统包括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和为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施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 1.3****股份公司**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电力调度(简称公司电调) 负责公司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工作,其管辖范围包括:炼油分部区域化工分布区域动力厂港口分部铁运分部机械厂矿业公司电力系统的0.4kV进线与联络和6kV及以上设备。凡接入公司电力系统的所发、供、用电单位必须服从公司电调统一调度管理。 1.4 各级电气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调度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答案_第四版

第二章 2-1:答:在制动阶段,VT1始终不导通。VT2导通期间,并能耗制动;VT2不导通期间, VD1续流,并回馈制动。 2-2:由 10100 1000== D ; rpm s D s n n n N N cl 04.298 .01002.01000) 1(=??≤ -= ?=?; 2-3:已知 rpm n n n N 1500max max 0=?+= rpm n n n N 150min min 0=?+= max n n N =,rpm n N 15=? 所以1115 150151500min max =--= = n n D 1.015 11148515 11=?+?= ?+?= D n n D n s N N N 2-4: r v n R I U C N a N N e min/1478.0/)(?=-= rpm C R R I n e s a N op 1.1151478.0/045.0378/)(=?=+=? 1.38.0*1.115 2.0*1430) 1(==-?=s n s n D N N 32 .57 .0*1.1153.0*1430) 1(== -?= s n s n D N N 2-5: rpm C R I n e N op 5.2742.0/18.0305/=?==? /()27.45%N op N op s n n n =?+?= rpm s D s n n n N N cl 63.295 .02005.01000) 1(=??≤ -= ?=? 2-6: v K K U K K U s p u s p dcl 121 =+= γ 264==u s p dop U K K U 22/=dcl dop U U v U K K K K U dcl s p s p u 6.41=+= γ 2-7: 10=D

电梯结构原理及控制完整系统分析

第一章绪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电梯是将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系统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及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物中的永久性垂直交通工具。为满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电梯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梯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在改善电梯性能的同时,对电梯的设计、管理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电梯的结构 2.1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是机与电紧密结合的复杂产品,是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梯,其基本组成包括机械部份和电气部份,结构包括四大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和底坑部分、围壁部分和层站部分)和八大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组成。 电梯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版习题答案完整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版习题 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习题解答(供参考) 习题二 2.2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0.98) 2.04(1) n n s n rpm D s ?=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 2.3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 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2.4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0.023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0.022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2.5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 60,220,305,1000min N N N N P kW U V I A n r ====,主电路总电阻R=0.18Ω,Ce=0.2Vmin/r, 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为多少?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N S 多少? (3)若要满足D=20,s ≤5%的要求,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又为多少? 解:(1)3050.180.2274.5/min N N n I R Ce r ?=?=?= (2) 0274.5(1000274.5)21.5%N N S n n =?=+= (3) (1)]10000.050.95] 2.63/min N n n S D s r ?=-=??= 2.6 有一晶闸管稳压电源,其稳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已知给定电压* 8.8u U V =、比例调节 器放大系数2P K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15S K =、反馈系数γ=0.7。求:(1)输出电压 d U ;(2)若把反馈线断开,d U 为何值开环时的输出电压是闭环是的多少倍(3)若把反 馈系数减至γ=0.35,当保持同样的输出电压时,给定电压*u U 应为多少? 解:(1)*(1)2158.8(12150.7)12d p s u p s U K K U K K V γ=+=??+??=

电力系统调度介绍

电力系统调度 电力系统调度是由许多发电厂提供电能,通过输电、变电、配电、供电网络向广大用户供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产、供、销过程在一瞬间同时完成和平衡。因此,其调度任务有别于一般的工业生产调度。电力系统调度要随时保持发电与负荷的平衡,要求调度管辖范围内的每一个部门严格按质按量完成调度任务。 释义 指挥、监督和管理电力生产运行的职能。它领导电力系统内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供电部门按安全、经济运行要求向用户不间断地提供优质电能;在事故情况下,采取措施,迅速排除事故,及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调度管理内容 系统调度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①预测用电负荷; ②制订发电任务、运行方式和运行计划; ③进行安全监控和安全分析; ④指挥操作和处理事故。 ①预测用电负荷:根据负荷变化的历史记录、天气预报、分析用电生产情况和人民生活规律,对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进行全系统负荷预测,编制预计负荷曲线,配备好相适应的发电容量(包括储备容量)。 ②制订发电任务、运行方式和运行计划:根据预测的负荷曲线,按经济调度原则,对水能和燃料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分配各发电厂发电任务(包括水电站、火电厂的负荷分配),提出各发电厂的日发电计划;指定调频电厂和调频容量,并安排发电机组的起停和备用,批准系统内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对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统一整定和考核,进行系统潮流和稳定计算等工作,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③进行安全监控和安全分析:收集全系统主要运行信息,监视运行情况,保证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安全分析(采用状态估计和实时潮流计算等应用技术)进行事故预想和提出反事故措施,防患于未燃。 ④指挥操作和处理事故:对所辖厂、站和网络的重要运行操作进行指挥和监督。在发生系统性事故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迅速恢复系统至正常运行状态。 以上调度工作应由各级调度机构分层分级执行。由于现代电力系统日益扩大,调度任务复杂,所需监控的信息量庞大,必须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各项调度和监控任务。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确运行又需具备正确可靠的远动通道和完整的厂、站基础自动化设施。 分级调度 电力系统调度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科学管理大电力系统的一种体制。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扩大,城市间、区域间、国与国之间电力系统的互联,使电力系统调度由一级发展成二级、三级或四级,分别负责全系统或局部系统的调度工作,实现既有分工负责又有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以充分发挥大电力系统的优越性。 调度管理范围和职责的划分,一般按照地理位置和电压等级,并根据行政区域和电力系统特点而定。中国大陆已发展成7个跨省大电力系统,目前分大区电力系统调度、省级调度和地区调度3级。 它们各有其管理范围和主要职能: ①大区电力系统调度:负责全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管辖骨干水电站、火电厂,500kV及以上电压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220kV的主干线路、有向联络线路和枢纽变电所,并统一协调省级调度的工作。编制全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调度计划,进行自动发电控制或联络线负荷偏移控制,以及全系统实时自动经济运行调度,进行全系统运行状况的安全监视和分析,编制全系统的统计表报。 ②省级调度:在大区电力系统调度领导下负责分管省区范围电力系统的调度工作。管辖220kV及以下省内电力线路和变电所,以及所属电厂,并管理地区调度的工作,编制所辖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调度计划,进行联络线偏移控制、所辖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安全监视和分析,编制统计表报。 ③地区调度:在省级调度领导下负责地区电力网络的工作。管理110kV 及以下变电所及送配电线路,掌握和分析用电负荷情况,并配合做好计划用电工作。进行监视点的电压自动调整:所辖电网运行情况的安全监视和分析,编制统计报表。当跨省大电力系统进一步发展并互联,则在电力系统调度之上将建立更高一级的调度,负责该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协调并确定电力系统间互供电力和电量,使互联电力系统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分层控制 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分级管理的技术手段。在应用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按调度分级管理划分的范围,实现电力系统信息收集和交换、安全监视和控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04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 计与实现(正式版)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 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 梯控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PLC控制系统代替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以及电梯采用了对电动机实现线性 调速的调压调频技术,能达到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 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 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多种领域专业与一体的综合技 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电梯的

时候,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就对建筑内的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电梯的控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把机械与电气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使得电梯过程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己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 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特点 从电梯结构分析电梯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电梯机械部分主要由轿厢、牵引系统、导轨门系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思考题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思考题题解绪论部分 1-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任务是什么?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任务是:收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协调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的运行,为调度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质量和经济的多目标的优化运行;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1-2 简述我国调度管理的结构。 我国电网调度管理采用的是分层、分级调度管理结构,具体分为五级,即:国家调度控制中心、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地(市)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和县电网调度控制中心。 1-3 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总称,由于各个电网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采用不同规格、不同档次、不同功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中最基本的一种为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而功能最完善的一种为能量管理系统(EMS),也有的是在SCAD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如自动发电控制(AGC)、经济调度(EDC)等。具体讲,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功能有: (1)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功能 SCADA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功能: 1)数据采集;1)信息的显示和记录;2)命令和控制;3)越限告警;4)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的建立;5)数据预处理;6)事件顺序记录SOE;7)事故追忆PDR。 (2)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AGC功能的目标是自动控制网内各发电机组的出力,以保持电网频率为额定值和联络线交换功率为规定值。 (3)经济调度控制(EDC)功能:EDC的目标是在所控制的区域内向各发电机组分配出力,使本区域运行成本为最小。 (4)能量管理系统(EMS):EMS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总称,它主要包括SCADA、AGC/EDC、状态估计(SE),静态和动态安全分析、调度员模拟培训等一系列功能。一般把状态估计及其后面的一些功能称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功能,相应的这些程序被称为高级软件。 2-1 何谓四遥功能?RTU在四遥中的作用是什么? 所谓四遥功能是指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RTU在遥测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在遥信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状态信息等;在遥控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答案(全)

1-1为什么PWM-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PWM 开关频率高,响应速度快,电流容易连续,系统频带宽,动态 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1-2试分析有制动通路的不可逆PWM 变换器进行制动时,两个VT 是如何工作的? 答:制动时,由于1g U 的脉冲变窄而导致d i 反向时,U g2 变正,于是VT 2导通, VT 2导通,VT 1关断。 1-3调速范围和静差率的定义是什么?调速范围,静态速降和最小静差之间有什么 关系?为什么脱离了调速范围,要满足给定的静差率也就容易得多了? 答: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 max n 和最低转速min n 之比叫做调速范围, 用字母D 表示,即:min max n n D = 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N n ? 与理想空载转速min 0n 之比,称为系统的静差率S,即:min 0n n s N ?= 调速范围,静差速降和最小静差之间的关系为: ) 1(s n s n D N N -?= 由于在一定的N n 下,D 越大,min n 越小N n ? 又一定,则S 变大。所以,如果不考虑D ,则S 的调节也就会容易, 1-4.某一调速系统,测得的最高转速特性为min /1500max 0r n =,最低转速特性为 min /150min 0r n =,带额定负载的速度降落min /15r n N =?,且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N n ?不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大? 解 1115 150151500min 0max 0min max =--= ?-?-= = N N n n n n n n D %10150 15min 0== ?=n n s

【管理制度】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DOC 195页)

【管理制度】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 程(DOC 195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江西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批准:谭永香 复审:刘镭 审核:段惠明王和春万源郭玉金 初审:王虎应忠德孙恭南 主要编写人员: 周栋梁叶菁叶钟海刘昕晖杜中剑伍太萍董欢欢郭国梁殷齐万玄玄杨峰余笃民 文峰程正袁彦李小锐丁国兴陈红 熊建华谌艳红李华勇马伊平段志远李峥山梁文莉王凯金学成邹根华宿昌邹绍平 罗诚王文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调控管辖范围及职责 (3) 第三章调度管理制度 (10) 第四章电网运行方式管理 (13) 第五章调度计划管理 (19) 第六章输变电设备投运管理 (28) 第七章并网电厂调度管理 (31) 第八章电网频率调整及调度管理 (34) 第九章电网电压调整和无功管理 (36) 第十章电网稳定管理 (42) 第十一章调控运行操作规定 (49) 第十二章故障处置规定 (67) 第十三章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96) 第十四章调度自动化及通信管理 (100) 第十五章清洁能源调度管理 (106) 第十六章设备监控管理 (112) 第十七章备用调度管理 (114) 附录1:江西电网省调调管电厂设备 (116) 附录2:江西电网220千伏变电站调管范围划分 (121) 附录3:江西电网220千伏线路调管范围划分 (125) 附录4:江西电网省调调度许可设备 (135) 附录5:江西电网委托调度设备 (136) 附录6:江西电网设备命名和编号原则 (137) 附录7:江西电网调度术语 (141) 附录8:导线允许的长期工作电流 (189) 附录9:220千伏及以下变压器事故过载能力 (191)

电梯电气拖动控制系统

《电机与拖动》课程 设计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姚佳雨 学院名称信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韩成春 2012年1月5日

摘要 电梯已成为当今生活中的必需品,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现在的电梯技术已经很成熟,并且还在不断的创新改进中,但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在学完《电机与拖动》后,应该需要对电梯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设计出其部分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作为典型的位能性负载,在运行过程中负载转矩方向始终保持指向地心方向,所以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有所区别。这两种情况下所需要转矩、转速等都不相同,这就需要通过内部电压的改变而起到控制作用。 关键字:电梯;电力拖动;电气控制

目录 1 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电梯工作原理简介 (1) 2电梯拖动控制 (4) 2.1电力拖动 (4) 2.2电梯拖动整体分析 (4) 2.2.1起动过程 (4) 2.2.2稳定运行过程 (4) 2.2.3制动过程 (5) 2.3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5) 3 电梯电气控制方法 (6) 3.1上升过程 (6) 3.1.1起动过程 (6) 3.1.2稳定运行过程 (6) 3.1.3制动过程 (7) 3.2下降过程 (7) 3.2.1起动过程 (7) 3.2.2稳定运行过程 (8) 3.2.3制动过程 (8) 4电梯电路设计 (10) 4.1器件选择 (10) 4.1.1电动机的选择 (10) 4.1.2热继电器和继电器的选择 (11) 4.2电梯拖动电路 (11) 4.2.1Y-D降压起动 (11) 4.2.2能耗制动 (14) 结论 (12)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答案_陈伯时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习题 2-2 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 1000~100r/min ,要求静差率 s=2%,那么系统允许的稳态速降是 多少? 解:系统允许的稳态速降 sn 0 02 × 100 ? n N = = = 2 04( r min ) ( 1 ? s ) ( 1 ? 0 02) 2-5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 = 60 k W , P N U N = 220 V , I N = 305 A , n N = 1000 r m in , 主 电 路 总 电 阻 R = 0 18? , C = 0 2 V ? min r ,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 ?n 为多少? N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 s 多少? N (3)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 ?n 为多少,才能满足 D = 20, s ≤ 5% 的要求。 N 解:(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 I R 305 × 0 18 N ? n = = = 274 5( r min ) N C 0 2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 ? n 274 5 N s = = ≈ 0 215 = 21 5% N n + ? n 1000 + 274 5 N N (3)额定负载下满足 D = 20, s ≤ 5% 要求的转速降落 n s 1000 × 0 05 N ? n = = ≈ 2 63 ( r min ) N D ( 1 ? s ) 20 × ( 1 ? 0 05) 2-6 有一晶闸管稳压电源,其稳态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给定电压 U u = 8 8 V , 比例调节放大 系数 K = 2,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 K = 15, 反馈系数 γ = 0 7 。求: p (1)输出电压 U ; d (2)若把反馈线断开, U 为何值?开环时的输出电压是闭环时的多少倍? d (3)若把反馈系数减至 γ = 5 U 应为多少? u 解:(1)输出电压 K K 2 × 15 p s U = U = × 8 8 = 12( V ) ; d u 1 + K K γ 1 + 2 × 15 × 0 7 p s (2)若把反馈线断开, U = K K U = 2 × 15 × 8 8 = 264 ( V) ;开环时的输出电压是闭环 d p s u 时的 264 12 = 22 倍。 (3)若把反馈系数减至 γ = 5 ,当保持同样的输出电压时,给定电压 1 + K K γ 1 + 2 × 15 × 0 35 p s U = U = × 12 = 4 6( V ) 。 u d K K 2 × 15 p 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