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计算目的

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是通风与空调课程教学之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计算,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通风空调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程序、步骤,完成三层商场夏季供冷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二、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某市三层商场夏季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室外气象条件

)、夏季室外空气调节干球温度 35℃

)、夏季室外空气调节湿球温度 28.2℃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1%

)、夏季室外风速 2.6m/s

)、夏季大气压力 100.09kPa

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1)室内设计计算干球温度 26℃

)室内设计计算相对湿度 60%

、土建条件

(1)屋顶属于I型,面积为600m2,传热系数K=0.64W/(m2·K)

(2)外墙传热系数K=1.5W/(m2·K), 面积为55.2m2

(3)塑钢外窗传热系数K=3.1W/(m2·K), 面积为4.54m2

(4)一层橱窗传热系数K=3.85W/(m2·K)

(5)层高地下室5.1m,一层5.4m,二层4.5m,三层4.5m。

、室内负荷条件

(1)人员

一层超市:0.8人/m2;二层服装:1人/m2;三层家电:1人/m2

2)照明格栅灯、筒灯:30 W/m2

3)动力扶梯:11 kW/层

、新风量:10 m3/ h·人

、其他条件:空调设备运行10h,开灯时数10h,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10h

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及空调方案的确定

由于商场的人员多、湿负荷大,新风需求量大,过渡季宜采用全新风系统,因此本商场空调系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根据现有条件,本系统采用电制冷螺杆机组作为冷源,机组及附属设备布置在地下室内,冷却塔放置在屋顶。根据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

将设计计算结果整理成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内容有:原始资料、设计方案、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设备类型。

二)设计计算要求

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上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并装订成册,封面上写上《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及班级、姓名、学号。

设计计算具体内容要求:

1、负荷计算(查阅课本75-86、209-225表)

2)外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

3)透过玻璃窗日晒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

4)人体显热冷负荷计算

5)办公区总冷负荷计算

2、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查阅课本86-90、145-159、227-253表)

(1)新风量的确定(新风量应满足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风管尺寸计算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

(4)风管水力计算

(5)风机选型

3 、水系统设计计算(查阅课本254-257表)

(1)管径计算

(2)直线管段的阻力计算

(3)局部阻力计算

4)总阻力计算

四、考核方式

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位同学完成并上交一份通风与空调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以每份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格式以及完成的质量与考勤为考核内容,按百分制计算,评定出本次课程设计的成绩,计入学籍成绩,课程设计成绩不及格,随下年级进行补修。

五、设计时间

次实训时间为2012年12月24日~12月28日,共计1周,2012年12月31日之前上交设计计算说明书。

六、纪律及考勤

、实训期间,要求学生一律到本班教室做实训书,指导教师到教室巡回进行集中指导;

、作息时间按学校正常教学时间,指导老师每天到教室进行考勤,学生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勤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

、实训考勤作为成绩考核一部分,无故缺勤1次,实训成绩扣10分,累计3次及以上者,本次实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教研室

2012年12月14日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内容 (1) 3 相关数据 (1) 4 解题步骤 (2) 4.1 计算管段管径、实际流速、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2) 4.2计算各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4) 5 通风除尘日常管理措施 (8) 6 课程设计总结 (8) 7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实习进一步认识通风除尘系统,熟悉其设计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通风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计算,管道尺寸计算,初步掌握风机与布袋的选择方法。 2 设计内容 有一通风除尘系统如图所示,风管全部用钢板制作,管内输送含有耐火泥 =1200Pa。对该系统进行设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排气净化,除尘器压力损失P 计计算。 3 相关数据 表1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生产厂房机械通风民用及辅助建筑物风管部位 钢板及塑料风管砖及混凝土风道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干管6~14 4~12 0.5~1.0 5~8 支管2~8 2~6 0.5~0.7 2~5

表2 除尘通风管道最低空气流速(m/s) 4 解题步骤 1、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工程上管道常用单线表示),对个管段进行编号,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2、选择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除尘器-6-风机-7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各段管径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4.1 计算管段管径、实际流速、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解:据表2,输送含有耐火泥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水平风管17m/s、垂直风管14m/s。 管段1: 根据q v,1=1200m3/h(0.33m3/s)、v=14m/s,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新)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是《空调工程》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了解通风与空调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巩固《空调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依据 1、工程概况: 依据每人选择的图纸确定,其具体建筑结构详见个人图纸尺寸。 2、土建资料: (1)墙体:外墙为240砖墙,内外粉刷,内墙采用120砖墙; (2)楼板:面层20+钢筋混凝土楼板80+粉刷25; (3)屋面:保温屋面,二毡三油绿豆砂+水泥砂浆+水泥膨胀珍珠岩70+石油沥青隔气层+钢筋混凝土板+白灰 (4)外窗:单层玻璃钢窗,玻璃采用5mm普通玻璃,窗高1.8m,内遮阳材料为灰白色活动铝百叶帘,无外遮阳。 3、气象资料: (1)地点:南京市 (2)冬夏季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见设计手册。 三设计内容 1. 熟悉有关建筑图纸,收集相关设计资料(建筑、气象、工艺等),查阅相关规范,并熟悉规范条文。

2.根据所提供的图纸资料,要求对该建筑进行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设计。 3. 分别计算各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湿负荷,并确定系统总风量及各房间所需的送风量,确定新风量和回风量。 4. 进行风系统水力计算:确定送回风道系统,并画出系统的轴测草图;确定风管尺寸,进行最不利管路的阻力计算。 5.进行室内空气分布计算:确定送回风口的型式和空气管路的布置,各房间送回风口的选择计算。 6. 风机选型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7. 编写“空调工程计算说明书”,计算说明书由标题、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构成,用A4纸手写。其中正文应包括工程概况、空调负荷计算、风系统水力计算、送回风方式的选择及送回风口的选择方案、风机选型、管道保温及系统的消声减震。 8.绘出图纸。图纸包括:空调送、回风风管平面图、空调风系统图、局部剖面图。 四要求 1. 计算说明书力求反映出设计者的整体设计思想和具体方法; 2. 计算说明书A4手写; 3. 设计图用计算机绘图,按图号要求打印,另交电子版; 五参考书目 1、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通风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 课程设计计算书课题名称地下室1通风设计 院(系)城建学院暖通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姓名王安顺 学号1901100122 起讫日期2013.1.2—2013.1.18 指导教师陆青松 2013 年 1 月 11 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 第二章建筑、动力与能源资料1 第三章系统设计内容1 3.1 确定通风方式1 3.2 送风量与排风量的计算1 3.2.1 送风排风面积确定1 3.2.2 送风量与排风量计算2 3.3 管道系统的布置与水力计算3 3.3.1 车库部分送风水力计算4 3.3.2 车库部分排风水力计算6 3.4 通风设备与构件的选用3 3.4.1 风管10 3.4.2 弯头10 3.4.3 三通10 第四章小结10 第五章参考文献11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营业及办公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700m2。地下一层为车库。要求进行地下室的通风排烟设计。 第二章建筑、动力与能源资料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动力与能源完备,照明用电充足,自来水和天然气由城市管网供应。土建专业提供地下室平面图一张。 第三章设计内容 3.1 确定通风方式 地下一层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地下停车场产生,而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 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在考虑地下汽车库的气流分布时,防止场内局部产生滞流是最重要的问题。因CO较空气轻,再加上发动机发热,该气流易滞流在汽车库上部,因此在顶棚处排风有利,排风口的布置应均匀,并尽量靠近车体。新风如能从汽车库下部送,对降低CO浓度是十分有利的,但结构上很难做到,因此,送风口可集中布置在上部,进排风进行交叉布置。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系统安装简单,造价低廉,性能可靠,维护方便。 3.2 送风量与排风量的计算 3.2.1送风排风面积的确定 面积 =2700 m2 3.2.2 送风量与排风量计算 通风量=面积×层高×换气次数 m/h 地下车库送风量L=2700*5.75*5=77625 3 m/h 送风系统一:L3=38812.5 3 m/h 送风系统二:L3=38812.5 3 m/h 单个送风口风量:2425.83 m/h 地下车库排风量L=2700*5.75*6=486003 m/h 排风系统一:L1=243003 m/h 排风系统二:L2=24300 3 m/h 单个排风口风量:7763 3

空调工程、制冷工程及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前期课程为暖通空调和空调用制冷技术。通过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知识;进一步体会各门课程的特点、相互间的联系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衔接关系;初步掌握工业或民用建筑制冷、空调和通风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方法;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手册,了解现行暖通设备的性能及特点。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天津市梅江南11号地办公楼空调制冷通风设计 三.设计原始资料 1.建筑地点:天津市。 2.室外计算气象资料(冬、夏)按暖通空调设计规范选用。 3.建筑概况: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约4406.51㎡,其中地上3279.94㎡,地下1126.57㎡。建筑总高度14.25米(至檐口起坡点)。其中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食堂,层高3.98m;一层为办公接待及展厅等,层高4.5米;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各房间吊顶后净空高度见建筑剖面图,各层楼板厚150mm。不详之处详见建筑、结构图纸。 4.设计计算依据: 1.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 冬季冻土深度69cm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6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3.1m/s 2.室内计算温度 3.换气次数 4.建筑热工数据 依照建筑设计说明及图纸查阅相关资料确定。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一).计算工作 1.根据给出的围护结构,计算各楼层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2.计算室内人员、照明及设备的发热量及散湿量。 3.确定各房间(楼层)新风量。 4.空气平衡、热、湿平衡计算。 5.风系统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地下室排烟计算。 7.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二).方案确定 1.各楼层空调系统形式方案确定。 2.各楼层排风方案确定。 3.冷冻机房方案确定。

通风课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技术资料 1.1矿井概况 某矿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5km,倾斜方向长度3.5km。井田上界以-165m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根据开采条件,煤炭供求状况及“规程”规定,确定此矿为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2年。 1.2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井田内有两个开采煤层,为k 1、k 2 。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15°,各 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5m3/T,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见图1-2-1、图1-2-2),第一水平标高-380m,斜长为825×2m,服务年限为27年,因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每个采区上山部分和下上部分各分为五个区段回采。每采区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5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15m。综采工作面产 量在k 1煤层时为1620吨/日,在k 2 煤层时1935吨/日,日进6刀,截深0.6m,高档普 采工作面产量在k 1煤层时为1080吨/日,k 2 煤层时1290吨/日,日进4刀,截深0.6m; 东翼还另布置一备用的高档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装备的部分机电设备如表2所示,采区巷道采用集中联合布置(图1-2-1、图1-2-2)。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 2 煤层的底板板稳定细沙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山掘进头。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主井为箕斗井提煤用,副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部分巷道名称、长度、支护形式,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列入表1-2-1。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2-3所列的平均值选取,除综采工作面采用4-6工作制外,其它均采用三八工作制。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综合柱状图 柱状厚度(米)岩性描述 240.00 表土,无流砂 8.60 砂质页岩 8.40 泥质细砂岩,沙质泥岩互层,稳定 0.20 沙质泥岩,松软 2.40 K1煤层,块状r=1.25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7.80 灰色砂质泥岩 4.80 泥岩细砂岩互层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 2 设计基本资料 (2) 2.1建筑概况 (2) 2.2设计参数 (2)

3 负荷计 算....................................................... ..2 3.1冷负荷计算方 法 (2) 3.2空调冷负荷计 算 (2) 4空调系统方案的确 定 (5) 4.1空调末端系统方案比 较 (5) 4.2 空调水系统方案比较确 定.... (6) 4.3 风机盘管的布 置 (7) 5 设计方案计算及设备选型....................................... . (7) 5.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处理过程及送风参数确定................ . (7) 5.2风机盘管的选型计 算........................................ . (9) 5.3新风机组选择计

算........................................ .. (11) 6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 (11) 6.1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 (11) 6.2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13) 7 气流组织............................................ .......... .14 7.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 .. (14) 7.2散流器选择计算.......................... (14) 8消声、减振及保温设计......................... .. (15) 8.2 减振设计......................... . (1) 6 8.3保温设计......................... .. (16)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院别:建能 专业:建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周恒涛、王洪义、虞婷婷、崔秋娜 河南城建学院 2015年6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题目 (1) 1.4基本资料 (1) 1.5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4) 2.1设计内容 (4) 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4)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管道水力计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目的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 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1.3设计题目: 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1.4基本资料: 如图所示为某水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超度K=0.15mm ),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该系统采用XS-4B 型双旋风除尘器,除尘器含尘气流进口尺寸为318mm*552mm ,除尘器阻力c p =1100Pa 。对该系统 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系统轴测图 1.4设计依据 1、《通风工程》 (王汉青 主编)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课程设计范例57123

一 建筑物概况 该工程为济南市某住宅楼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的设计,该地下车库层高3.5m,车库所用面积为5238.36m 2 ,车库总停放车辆为132辆。 二系统方案的划分确定 根据文献[1]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3.0.1,汽车库停车辆在50~150辆时,防火等级为三级。3.0.3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文献[1]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表5.1.1得,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的2000m 2,5.1.2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可以按表5.1.1的规定增加一倍。7.1.2停车数超过十辆的地下车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综上所述,此系统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m 2。 根据文献[1]8.2.1面积超过2000m 2的地下车库应该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可与人防、排气、通风等合用。8.2.2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排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 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分防火分区。 根据上述,对此地下车库进行分区,防火分区共分两区,面积分别为1293.8m 2,3944.5m 2。在对防火分区进行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下于0.5m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的面积依次为1277.6m 2,1277.6m 2,1389.3m 2,1293.8m 2。 三送排风和排烟的计算 1.排风量的确定 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确定。根据文献[2] 表13.2-2地下汽车库平时排风量的确定中,出入频率较小的住宅建筑单层车库换气次数取4次/h ,计算换气体积时,当层高≤3m 时,按实际高度计算,当层高>3m 时,按3m 计算。 该地下车库的层高为3.5m ,计算换气面积时取3m 。 根据文献[3] ,f nV L 式中 L —全面通风量,m 3 /h n —换气次数,1/h f V —通风房间体积,m 3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如下表: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34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34页)

目录 - 22 -

- 22 -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经济的发展使从事空调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其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的关心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尤其是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出现、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成了当前各国空调制冷行业的研究方向。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空调应运而生。如变频空调,它是目前空调消费的流行趋势,节能环保,能耗低;无氟空调,由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所催生,无氟空调是众所期待的产品;舒适性空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健康是空调发展的主题之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拖多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也为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对于办公楼的空调系统比较推崇的空调方式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种系统灵活性大,能独立的调节室温,不但节能,而且健康,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本次设计中采用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这样一台机组夏季可进行供冷,冬季又可进行供热。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利用室内外空气作为冷热源,它不用冷却水泵、冷却水管路及冷却塔,省去了庞大的冷却水系统,投资省,安装方便。 总之,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 22 -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XXX电镀车间工艺过程资料 (试用稿) 东华大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

一、工艺简述 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对于电镀本身来说,比较简单,但镀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复杂。这是因为进行这种表面处理之前,必须首先非常彻底地去掉基体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氧化物,否则会直接影响镀层的牢固性或使电镀无法进行。所以,一般的表面处理车间主要包括电镀前准备两部分。 镀前准备包括:磨光、抛光、喷砂处理、除油、侵蚀(腐蚀) 常见的电镀有:镀锌、镀镉、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铜锡合金(青铜)锌铜锌合金(黄铜)、镀锌铜合金(白黄铜)、镀镉镍铁合金。 1.镀前准备 (1)磨光 磨光是借助粘有磨料的特制磨光轮的旋转、以切削金属表面的过程。磨光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平整和光洁度、去掉表面的各种宏观缺陷、划痕、毛刺、焊缝、氧化皮及锈等,以提高电镀质量。磨光还可以减少后来镀层的抛损量和提高零件的耐蚀性。在加工形状简单的或粗糙的简单钢铁零件时,磨轮园周速度可以大些,而加工复杂的零件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时,要采用较小的园周速度。另外,对粗糙度大、切削量大的金属表面应采用硬磨轮;对有色金属及切削量小的应采用弹性大的软轮,例如布轮。 (2)抛光 抛光一般用于镀后镀层的精加工,也可用于镀前件的予加工。抛光机上装有抛光轮布轮,使用时涂抛光膏。抛光的目的是提高制品光洁度,使制品获得装饰性外观;提高制品耐蚀性;进一步除去制品表面的细微不平。抛光金属表面时,抛下来的实质上是金属的氧化膜层。这层膜被抛去后;新的金属表面迅速氧化,然后又被抛去;这样反复进行抛光,最后就可以获得光泽、平整的抛光表面。通常,抛光轮的周围速度要比磨光轮的大。 (3)喷砂 喷砂是用净化的压缩空气将干砂流强烈地喷到金属制品表面上用以除掉表面上的毛刺、氧化皮及铸件表面的溶渣等杂质。在电镀生产中多用于铸件表面的溶渣等杂质。在电镀生产中多用于铸件的镀前处理,它可以打掉翻砂的遗留在铸件上的砂土和高含碳层,保证电镀工艺易于进行。各种铸件镀硬铬时常采用喷砂来清理焊接件的焊缝,对保证组合件电镀层质量也有很大意义。喷砂一般是在喷砂室内进行。 (4)除油 除油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和电化学除油。常用的除油方法是后两者。在进行电镀、氧化和磷化之前,必须清除零件表面上的油污,以保证镀层和基体金属的牢固结合,保证氧化和磷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获得质量较好的氧化膜。 化学除油是利用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作用,以去除皂化性油脂(各种脂防酸和甘油脂。各种动植物油多属此类);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以去除非皂化油脂(各种矿物油,如机油、柴油、凡士林和石蜡等)。常用的化学除油溶液是由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磷酸三钠(Na3PO4·12H2O)、水玻璃(NaSiO2)和OP-10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按不同比例配合而成。提高溶液温度,可以大大加速除油过程。但温度过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热能,并且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也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做设计的过程,通过查阅各种规范和资料,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将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理解掌握,同时还将培养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我们要应用一些办公软件,像word、excel,熟练应用这些软件将对于我们更快、更好编辑说明书和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处理有很大帮助,并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将用到这些东西;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应用CAD,鸿业,天正暖通等专业设计软件,这些软件为我们提高画图的效率和进行一些修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通过设计,我们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们对此类问题会有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1.2 设计任务 福州市某酒店的一二层中央空调设计,包括:建筑物冷、湿负荷计算,送分量的确定,排风量和空调系统设计计算,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以及管道的水力计算,施工图的绘制,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等工作。 1.3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设备机房,地上一层为大堂、西餐厅、保龄球馆等,二层为餐饮、康乐等,三层为多功能厅、KTV等,四层至十二层为客房,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12000m2,建筑高度为44.7米。本次设计内容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的通风、空调系统。

第2章设计依据 2.1 气象资料 由福州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在鸿业软件负荷菜单工程地点气象参数中查得福州市气象参数如下表: 表2-1 室外气象参数表 室外设计参数(夏季)如下表: 表2-2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表 2.2 房间参数说明 各房间人员密度和照明密度如表中所列,人员体力活动性质参见表3-15[1]选取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的散热量和散失量。不同房间室内计算参数(夏季)如下表所示: 表2-3 各房间人数及面积统计表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分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

一、设计任务 XXX电机公司电镀车间采暖通风系统工程设计 二、电镀车间原始资料 1.厂址:建于____市,气候资料查相关文献。 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生产设备见表1。 3.建筑结构。 (1)墙——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2)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 (3)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 80米; (4)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 (5)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建筑结构的其它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4.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车间室内空气条件如下: (1)温度 冬季14~18℃ 夏季按工业车间卫生标准要求,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2)湿度 冬季湿作业部分取相对湿度为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作规定 5.工艺过程 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 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 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⑴需要磷化处理的条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⑵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镀锌:零件在氰化液槽中挂镀。 镀镍:零件在酸性溶液中镀镍,在镀镍前需在氰化液中镀铜。 镀锡:在碱性溶液中镀锡。 镀铬:在铬液中镀铬,镀后在回收槽洗去附在镀件上的电解液。

安全通风课程设计范文

摘要 本次课程设首先是将车间划分成两个区域。然后计算出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系统的排风量及阻力,进行除尘器和风机的选择,绘制通风系统布置图。 考虑到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风量;风压;排风罩;除尘

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排风量计算 (3) 2.1设备参数 (3) 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4) 2.3各管路排风量计算 (7) 3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第一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1绘制轴测图 (9) 3.1.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9) 3.1.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0) 3.1.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2) 3.1.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3) 3.1.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5) 3.1.7管道计算汇总 (16) 3.2第二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7) 3.2.1绘制轴测图 (17) 3.2.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力 (17) 3.2.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8) 3.2.4计算各管段的延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9) 3.2.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9) 3.2.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9) 3.2.7管道计算汇总 (20) 4总结 (21) 附录I (22) 附录II (23) 参考文献 (24)

1前言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空气环境)。因此,就要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采用通风和除尘技术。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是控制车间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和改善车间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外界清洁空气,以改善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工业通风按其动力来源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依靠室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力所形成的风压而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则依靠通风机所形成的通风系统外压力差而使空气沿一定方向流动。 净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含尘气体称为工业除尘。 风机生产行业引进国外技术,改变了以往风机全压偏小、不适用于除尘系统的状况。新产品不但全压满足除尘工程的需求,而且噪声低、机械效率高、振动小,并有较好的防磨措施。 除尘系统风量调节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往仅靠液力耦合器使风机变速,现在已有多种变频调速器,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因而风量调节更易实现。除尘系统风量调节,离不开流量监测,已开发出含尘气体流量连续监测装置,具有不堵、阻力小、应用方便等特点,在除尘系统运行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些生产过程如原材料加工、食品生产、水泥等排出的粉尘都是生产的原料或成品,回收这些有用原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在这些部门,除尘设备既是环保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工业防尘技术的前景是广大的:1、工业防尘法规更完善,执法更强化。进入21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计算目的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是通风与空调课程教学之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计算,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通风空调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程序、步骤,完成三层商场夏季供冷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某市三层商场夏季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室外气象条件 1)、夏季室外空气调节干球温度 35℃ 2)、夏季室外空气调节湿球温度 28.2℃ 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1% 4)、夏季室外风速 2.6m/s 5)、夏季大气压力 100.09kPa 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1)室内设计计算干球温度 26℃ 2)室内设计计算相对湿度 60% 3、土建条件 (1)屋顶属于I型,面积为600m2,传热系数K=0.64W/(m2·K) (2)外墙传热系数K=1.5W/(m2·K), 面积为55.2m2 (3)塑钢外窗传热系数K=3.1W/(m2·K), 面积为4.54m2 (4)一层橱窗传热系数K=3.85W/(m2·K) (5)层高地下室5.1m,一层5.4m,二层4.5m,三层4.5m。4、室内负荷条件 (1)人员 一层超市:0.8人/m2;二层服装:1人/m2;三层家电:1人/m2 (2)照明格栅灯、筒灯:30 W/m2 (3)动力扶梯:11 kW/层 5、新风量:10 m3/ h·人 6、其他条件:空调设备运行10h,开灯时数10h,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10h 7、动力资料水源:自来水;电源:220/380v, 热源:由集中锅炉房供给50—65℃热水 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及空调方案的确定 由于商场的人员多、湿负荷大,新风需求量大,过渡季宜采用全新风系统,因此本商场空调系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根据现有条件,本系统采用电制冷螺杆机组作为冷源,机组及附属设备布置在地下室内,冷却塔放置在屋顶。根据建筑平面结构特点和风口布置模块化思想,拟采用散流器送风,风口、风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大纲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ing for HVAC 2、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3、课程学时:总学时2周,实验学时0 4、学分:2 5、先修课程:《暖通空调》 6、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7、大纲执笔: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马红艳 8、大纲审批: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年9月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培养计划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的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设计的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独立地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因此,课程设计既是对暖通空调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暖通空调知识分析和解决暖通空调设备中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绘制工程图,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作为现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3、通过课程设计工作,深化学生对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规范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毕业设计打下好的工作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前后的参观调研、资料收集、方案探讨、图纸设计等活动,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并学会使用各种规范、手册技术资料等的基本技能。完成图纸设计及设计说明书编写是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自动保存的)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教师:史汝超 班级: 11 - 01 姓名:区丁天 学号: 311107000315 日期: 2013年7月8日

目录 前言 (1) 基础资料 (1)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方法的选择 (3) 通风系统的划分 (3) 冬季车间热负荷的计算 (4) 设备散热量的计算 (5) 局部排风量的计算 (6) 热气平衡的计算 (9) 风管的布置 (10) 断面形状和风管材料的选择 (10) 进、排风口的布置 (11) 水力计算 (11) 总结 (13) 教材及参考资料 (13)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不仅在改善民用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许多工业部门起着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余热和余湿,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有害物源不固定等原因,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者采用局部排风后,室内的有害物浓度仍超过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全面通风。全面通风的效果与通风量以及通风气流组织有关。根据实际工艺在有害物散发点直接把有害物质搜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分为进风和排风。为了维持室内一定的压力,一般采用机械通风。 一.基础资料 (1)厂址:本厂建于某市,气象资料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 (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 (3)建筑结构 (i)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 (ii)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 (iii)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 (iv)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 (v)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vi)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全112班 姓名丁沐涛 学号119044037 指导老师韩云龙 年月 日

摘要 喷涂车间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职工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和破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业通风就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门技术。本设计为喷涂车间的铝粉处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首先根据铝粉粒径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罩和除尘器。然后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布置。根据工艺计算集气罩尺寸和排风量。确定管径并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择风机型号和功率。 关键词:喷涂;通风;除尘;设计;水力计算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ray workshop,if no tcontrol the emission dust,it can mak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action ,harmful to works’health,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Therefore,effective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harmful effect of indoo rair and damage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studying this issue of a technology.The design is a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of aluminum powdertreatment in spray workshop.Firstly,se lect the Appropriate hood andduster,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sizeof the aluminum powder.Secondly,finish pi pinglayout according to therequirement and standard.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hood and air volume accordi ng tothe craftwork.Determine the Pipe diameter and condu 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type and power ofthe fan at last. Keywords:spray;ventilation;dust removal;design;hydraulic calcu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