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起初,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这一政策,城市管理者制定了里坊制这一城市管理制度。里坊四周沿街不准开设商店,城内的居民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并在规定的时间才能买到东西,这就是“市”。唐代长安城中就设有“东市”和“西市”,作为买卖交易的场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意识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的改善,便有了打破里坊制,改变城市生活状况的需要,政治上的管制抵挡不住经济上的诱惑。唐代中晚期,皇权逐渐衰弱,管理也逐渐松弛。虽仍然有法令禁止,但是打破里坊制的事情屡屡发生。史书中有记载长安城中有些里坊的坊门开闭不守规矩,有的清晨更鼓尚未到时就已经开了,有的夜已深了还未关闭。里坊内不准开商店的规矩也被打破,有一些里坊内开设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到了唐后期,更有“侵街”的现象发生,所谓“侵街”就是里坊内的民居开店铺打破坊墙,突出到墙外的街道边,甚至朝向街道开商店。

从考古实测的数据看,东西两京里坊已基本不再是严格的方形了。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里坊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里坊的衰亡是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的,到宋朝宋仁宗庆历年间就正式取消了。里坊制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依靠的是市场,而像里坊制那样沿街不准开商店,夜晚不准人上街,这种制度显然是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事实上里坊制本来就是为了抑制商业发展而制定的。

对于里坊制度的演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里坊制度的起源和功能:里坊制度最初是为了贯彻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

2.里坊制度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里坊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东西两京里坊已基本不再是严格的方形了。里坊的衰亡是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的,到宋朝宋仁宗庆历年间就正式取消了。

古代城市里坊制的变迁

古代城市里坊制的变迁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晚唐和宋朝,曾经历过一场历时几百年、针对里坊制的拆墙运动。 里坊制的兴起 中国商周时期以前,可谓城市发展的初期。人们出于需要聚居到一起,但还没有有意识地大规模修建城市。从春秋到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城市发展高潮。“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西汉刘邦建国之后,全国各地经过汉初休养生息,取得了经济大发展,“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流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交换经济发达带来了商业城市的大发展。除了首都长安,其他城市如洛阳、邯郸、寿春(今合肥)、临淄(今淄博)、江陵(荆州)、成都、吴(今九江)等都是著名的商业中心。这时期也是里坊制城市建立的初期。 《吴越春秋》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这里的“城”即“宫城”,“郭”即“外城”。城与郭,构成了古代都城空间主要和基本的单元。造郭的目的是“守民”,即为了镇守和掌管、统治民众,以建立和维护王朝统治秩序。因此,如何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和都城规划结构来组织民众的聚居生活,构建都城社会空间,并使之纳入整个都城政治和礼

治秩序之中,就成为都城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看,西周以来,对郭内居民的组织管理主要是通过里坊制度进行的。里坊可谓是古代都城中最为普遍和长久的居民聚居规划形态和城市管理制度。不仅将都城划分出若干方形的空间。而且对每个空间都作了适当的安置与有效的管辖。它在划分都城居民居住空间的同时,也划分了都城社会结构空间。 春秋时期,城池规划便有了“里坊”一说。“里”在北魏以后称为“坊”,为当时的居住区。即由官府规划的、封闭的居民区。《苏氏演义》说:“坊者,方也,言人所在里为方;方者,正也。”又说:“方,类也。《易》曰方以类聚,居必求其类。”城市由若干“里”组成,可以保证城市秩序及统治者的安全。“里”也是城市面积的基本单位,即是城市设计时的平面模数。这种规划设计手法。是古代城市呈现方整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里坊制,以里坊作为城市中的居住单位进行管理。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在汉朝,用纵横的街道将城市划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方格,居住的坊和市相分离,规格也不统一。“里坊”在汉朝称为“闾里”,据记载,汉长安有160闾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居民区在长安城东北和外郊。160闾里可能包括城中的“闾”和郊外的“里”。城中则宫、衙、市、宅杂处。闾里的形式可能脱胎于农业井田制自然经济男耕女织

中国里坊制度的崩溃

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中晚期的长安城。宋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由于宋廷极力制止,崩溃推进地十分缓慢,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崩溃。从此呈现出新的城市景观。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呈现出“六街鼓绝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的寂静夜色。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管理为目的,却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的现象广泛出现。 虽然唐高宗永徽《唐律疏议》“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但未能真正阻止“侵街”。与“侵街”同时还有对“夜禁”的破坏。唐诗中有“日中一为乐,夜半不能休”的记载。同时也出现了坊内开店,市坊互渗的现象。本来唐长安城内设有东、西二市作为交易的集中场所。但又有“日中击鼓三百声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声而散”的限制。中唐以后,工商店铺渗入坊内。如颁政坊有馄饨曲,长兴坊有毕罗店等。 二、北宋东京的“侵街”与里坊制崩溃 宋东京里坊制的崩溃,早在隋唐汴州城已见端倪。隋开皇年间,文帝东封泰山路过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乃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可见当时汴州已出现商业繁荣、向街开门的现象。至唐代,随着汴河漕运的发达,汴州商业更为发达“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出现了通宵夜市。 五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后周时期,东京日增繁盛,“民侵街衢为舍,,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却招致一片“怨谤之语”。于是,官方作出让步,“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相比之下唐长安城大街上,连植树也是禁止的,代宗广德间曾下诏:“城内诸街衢,勿令诸使及百姓辄有种植”。 北宋时期,东京城商业繁盛,客观上要求拆除坊墙,建立新的街市制度。但是宋廷力图维护昔日的里坊制。早在宋太祖时期,太祖“宴从臣于会节园,还经通利坊,以道狭,撤侵街民舍益之”。直到宋徽宗间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里坊制才彻底废除。结果,商业店铺纷纷沿街而建,形成了街市,这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有形象的描绘。 我国古代里坊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坚固的坊墙,严格的夜禁,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自由。坊墙与夜禁的废除,标志了里坊制的崩溃,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首先,繁华街市开始大量出现。对此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详尽记载,如朱雀门外街巷相国寺东街巷等。 其次,东京城中,尤其是街市中,楼阁普遍出现。在唐长安城,为了维护里坊的严密性与整齐性,代宗时下诏:“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文宗时颁敕“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宋时则公开取消了这条禁令。

我国古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过程与原因

浅叙我国古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过程与原因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洁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这样,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坊外空无人行。朱熹对唐代的里坊制度甚为赞赏,说:“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处皆有坊门,坊中甚安”。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治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等破坏里坊制的行为不断出现。 随着“侵街”现象的增多,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但是,这些均未能阻止“侵街”的浪潮。唐文宗太和五年(831)七月,左街使上奏:“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 与“侵街”行为相伴的,还有对“夜禁”的破坏。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在交易地点上,出现了坊内开店的现象。本来,唐长安城内设有东、西二市,作为交易的集中场所。与坊一样,市亦为市墙围合的封闭场所,且聚散以时,“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中唐以后,工商店铺冲破“市”的樊篱,渗入坊内。 (二)北宋东京的“侵街”与里坊制崩溃 早在隋唐汴州城(宋东京前身)已见端倪。隋开皇年间,文帝东封泰山后返回长安,路过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乃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可见当时汴州已出现商业繁荣、向街开门的现象。至唐代,随着汴河漕运的发达,汴州商业更为发达,“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并且“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竟然出现了通宵夜市。 五代梁、晋、汉、周皆定都开封,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后周时期,“东京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盖寡,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却招致一片“怨谤之语”。于是,官方作出让步,“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相比之下,在唐长安城大街上,连植树也是禁止的,因为代宗广德元年(763)曾下诏:“城内诸街衢,勿令诸使及百姓辄有种植”。这是官方对突破坊墙,进行营造活动的认可,为以后北宋开封的“侵街”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北宋时期,东京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业繁盛,客观上要求拆除坊墙,建立新的街市制度。但是,宋廷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力图维护与恢复昔日的里坊制,于是官私双方展开了激烈斗争,这场斗争以“侵街”为标志。北宋伊始,即已出现“侵街”浪潮。面对“侵街”浪潮,真宗时期,宋廷曾动真格予以制止。咸平五年(1002)二月,“京城衢巷狭隘,诏右侍禁閤门祗侯谢德权广之。德权即受诏,则先毁贵要邸舍,群议纷然。有诏

隋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

隋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 隋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 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隋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入手,详细介绍这个时期中国法律制度的变化和发展情况。 一、隋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其法律制度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发展的过程。隋朝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两部法律,即《隋律》和《隋则》。 隋律是隋朝最早颁布的一部法律典,其规定了战争、刑罚、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后来的唐宋时期的法律制度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隋律中,对刑罚的内容规定较多,例如“坊巷杀人者,流血十日,从二千石起”等,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全局势艰难、刑罚严厉的特点。此外,隋律中还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能和限制,例如规定宰相不能兼任其他官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平衡。 不过,隋律对于社会中一些问题的规制并不完善,例如对于女性的保护、土地的分配等问题存在一些瑕疵。因此,在隋律颁布后不久,隋朝又颁布了《隋则》来完善法律制度。 《隋则》主要对与隋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规制,如罪名与量刑的规则、司法诉讼、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隋律不同的是,隋则还

规定了律令官的职责,明确了律令官的地位与职责,保证了司法实践的正常开展。 总的来说,隋朝法律制度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无组织无纪律到有组织有纪律的转变,第二是从以往依法行政转变为“创制”时期。 二、唐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其法律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唐朝的法律制度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唐律》的发布和不断完善。 《大唐律》是唐朝制定的一部全面的法律典籍,将隋朝已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整合和完善。相比于隋律而言,大唐律对于女性和贫困农民的保护更为完善,例如明确规定“奴婢凡有离奴,不得侵夺其财产和人身自由”,创制了一定的人权保护机制。 除了《大唐律》外,唐朝的法律制度还有许多规章制度和法令。其中,当时社会中最为具有影响力的是监察制度的完善。唐朝制定了具有严格要求的监拓制度,对于官僚贪污、压榨农民等问题进行了严格打击。 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法律制度对于少数民族的保护不足。例如,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使其处境较为困难。 三、宋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文明的封建王朝之一,其法律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宋朝的法律制度变化主要表现在《宋律》、《宋仆》和《新刑法》的订立。

从唐长安到宋东京:里坊制和街市制

从唐长安到宋东京:里坊制和街市制 【摘要】唐长安城沿袭汉魏都城建置,推行封闭式的里坊制的城市管理,且达到了顶峰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里坊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北宋东京城,里坊制逐渐的被打破直至解体,为先进的开放式的街市制所取代,从而对城市建筑的形制、规划及时空布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唐长安城;宋东京城;里坊制;街市制;时空布局 引言 长安城是唐朝的首都,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唐长安城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唐长安城的规划总结了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城和东魏邺城的经验,在方整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并以纵横相交的棋盘形道路,将其余部分划为108个里坊及市,四周有坊墙,从而分区明确,街道整齐,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理想和要求。 东京是北宋的首都,也可以称得上当时的一个国际大都市。北宋东京城的前身是唐朝的汴州城,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在此建都。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北宋,亦把东京作为他的都城。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城市结构发生了变化,官民住宅相间,临街设店,里坊制逐渐被打破直至取消,为街市制所取代。 从唐长安城到北宋东京城,从封闭式的里坊制到开放式的街市

制,无论在城市规划及管理方面,还是建筑构造及布局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笔者从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两个方面试论之。 1 空间布局 1.1 从坊、市分离到住宅、店铺相间 “坊”是居住区,“市”是商业区。“里坊制”起源于西周,是统治阶级为便于管理都城人民的要求而设立的。里,或称闾里,首见于《尚书酒诰》:“越百姓里居”。到西汉时,里坊制已趋成熟。当时的长安有160个闾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制度更加完善,如北魏洛阳的里坊划分和管理均已超过前代。隋唐长安的坊市制度沿袭汉魏以来体制,达到了鼎盛阶段。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②到五代以后,坊市制度趋于崩溃,北宋东京城坊市制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街市制。 唐长安城有南北并列的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平行的十一条大街,《长安志》载:“郭中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用这些街道将全长安城划分为108个里坊和东、西市。(图一)坊市周围都用高大的夯土墙包围,四向开门,实行的是传统的严格坊市分离制度,一般居民与中下级官僚均不得临街开门,实际上是一座座小城安放在大城之内,形成大城套小城的格局,是一种封建堡垒式的封闭型城市。东西两个市,每市约占两个坊的面积,这说明城市的交易区是非常狭小的,这是当时城市经济不甚发达的表现。 而北宋东京城则逐渐打破了唐长安城封闭的里坊制,坊墙被打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 隋唐里坊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起初,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这一政策,城市管理者制定了里坊制这一城市管理制度。里坊四周沿街不准开设商店,城内的居民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并在规定的时间才能买到东西,这就是“市”。唐代长安城中就设有“东市”和“西市”,作为买卖交易的场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意识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的改善,便有了打破里坊制,改变城市生活状况的需要,政治上的管制抵挡不住经济上的诱惑。唐代中晚期,皇权逐渐衰弱,管理也逐渐松弛。虽仍然有法令禁止,但是打破里坊制的事情屡屡发生。史书中有记载长安城中有些里坊的坊门开闭不守规矩,有的清晨更鼓尚未到时就已经开了,有的夜已深了还未关闭。里坊内不准开商店的规矩也被打破,有一些里坊内开设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到了唐后期,更有“侵街”的现象发生,所谓“侵街”就是里坊内的民居开店铺打破坊墙,突出到墙外的街道边,甚至朝向街道开商店。 从考古实测的数据看,东西两京里坊已基本不再是严格的方形了。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里坊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里坊的衰亡是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的,到宋朝宋仁宗庆历年间就正式取消了。里坊制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依靠的是市场,而像里坊制那样沿街不准开商店,夜晚不准人上街,这种制度显然是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事实上里坊制本来就是为了抑制商业发展而制定的。 对于里坊制度的演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里坊制度的起源和功能:里坊制度最初是为了贯彻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 2.里坊制度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里坊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东西两京里坊已基本不再是严格的方形了。里坊的衰亡是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的,到宋朝宋仁宗庆历年间就正式取消了。

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

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 齐东方 里坊是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单位,是一种聚居方式、生活方式,它像巨大躯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组合起来,运转着城市的生命活力。里坊作为一种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几百年不变的稳定格局,它在世界古代城市中是独创而且几乎独有。因此,研究中古时期城市的里坊问题备受关注,诸多学者发表了精辟地见解,也有不同意见和未涉及的问题1。里坊格局下所产生的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群体面貌,甚至长久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传统。因此,里坊制度的出现、内部结构特征、时代变化、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以及在古代城市设计上的影响仍值得作系统性的探讨。 一、“里”与“坊”的异同 “里”和“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大量的研究论著中常常被连用为“里坊”。或以为隋代以前多称“里”,其后多称“坊”。“里”为正规名称,“坊”为俚俗之称。“里坊”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讨论城市布局时无关紧要,如果深入考察城市内部规划,探讨里、坊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时,两者的异同必须加以分辩。 “里”作为居住形态,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当时还称之为邑、闾。《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曰:“里,居也。”《尔雅》卷二《释言》:“里,邑也。”《礼记》郑注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周礼》卷二二《地官》闾胥云:“闾胥各掌其闾之征令”,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二十五家为闾。”2《管子》还有周详并涉及到内部管理的记载: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阙,宫垣闭不可以不修。……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 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有良货,不能守也。……明君者,闭其门,塞其途, 弇其迹,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 矣3。 “里域”是人们居住的区块,内部的居所之间有墙和门相隔。周代城乡有国、野之分,城的中心由国君和卿大夫占据,一般平民居住城郊,郊外是从事农耕的人。春秋以后,国、野制度消亡,礼制性的城市逐渐发展,城的格局发生变化。《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将朝、祖、社、市融为一体,作为一种观念影响着当时城市的设计,但考古发掘未见到明确的遗迹。战国时期的都城有大小相套或两城并列,细部格局不甚清楚。如齐国临淄是在大城的西南套连一个小城,小城是宫城,大城是郭城。《管子》卷一二《度地》云:“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初学记》卷二四引《吴越春秋》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越王曰:‘寡人之计,未有决定,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闾。’”4《管子》卷八《小匡》云:临淄城“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5同书卷七《大匡》又说:“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6临淄城经过考古发掘调查,郭城中部偏北有制铁遗址十五处,制骨遗址四处,宫城南部发现制铁遗址二处,铸钱遗址一处,冶铜遗址一处7。战国时期居民主要住在“里”内,里“作内政而寓军令”,具有政治和军事性质。如果以当时由五十名士卒、一辆战车的军事组织的

对唐宋里坊制演变做出合理解释

对唐宋里坊制演变做出合理解释 唐宋里坊制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地方政权制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演变和发展的。它最初是在唐朝开始实行,后在宋朝和金朝有所发展。自元朝起,唐宋里坊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发展,一直持续到清代以后。因此,可以从历史上分析唐宋里坊制的演变和发展。 唐朝是一个有很大影响力的朝代。唐朝对唐宋里坊制的推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唐朝,成立了“里坊制”,由地方官员统治各 县里。每个里都有官府、堂、宗祠、村祠等,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官府负责审理案件,堂内举行会议,宗祠供奉各地宗族族谱,村祠用于举行农事活动等。其中,里坊制在管理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民间文化发展以及确立地方贵族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朝是一个文化兴旺的朝代,也是唐宋里坊制的重要发展时期。宋朝制度和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唐宋里坊制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更注重了里坊时期政治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也对里坊的财产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使里坊有效地实现了合理分配和福利赋予。 金朝也是唐宋里坊制的重要发展时期。金朝出现了“四百家庭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和实现社会和谐。金朝确立了以里坊为基础的四百家庭制,财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里坊街道得到改造,人们生活得更加安定,地方贵族势力得到稳定。 自元朝开始,唐宋里坊制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和谐。元朝确立了“家庭制”,里坊上各个职位也得到 系统化的规定,从而使每个里的功能得到完善,社会制度得到完善。

同时,元朝还增设了大量的财产盘点,以实现财产的有效利用及合理分配,使里坊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秩序。 此后,唐宋里坊制在明清时期仍然得到了继续发展,但随着新兴的江南地方贵族势力的发展,唐宋里坊制演变的速度变慢了。明清时期,地方贵族势力的加强和新兴的商业经济的出现,以及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加速了唐宋里坊制的演变和衰落。 总之,唐宋里坊制从唐朝开始实行,历经宋朝和金朝的发展,在元朝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发展,到了明清,因新兴的江南地方贵族势力、新型社会制度的出现,唐宋里坊制慢慢演变消亡。它在当时,为实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天的社会治理发展贡献了有益的经验。

隋唐王朝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隋唐王朝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其社会制度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隋唐王朝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 一、隋唐王朝社会阶层的形成 隋唐王朝的社会阶层可以分为士人、地主、商人和农民。士人是具有高等教育 程度,担任政府官职的知识分子,地主则是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家族。商人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的重要成员,而农民则是社会的主体,负担着国家税收和军役。这种社会阶层的形成与隋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其次,隋唐王朝社会制度的演变还体现在官僚制度的变迁上。隋唐王朝的官僚 制度起初延续了北朝的制度,但在唐太宗时期逐渐完善。唐太宗推行科举制度,士人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取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实施,使政府官职更加公正合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再次,隋唐王朝社会制度的演变还体现在土地制度上。隋唐王朝初期,土地以 国家所有,而后封建地主逐渐从国家获得土地所有权,逐渐形成了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建立使得封建地主阶级的财富和权力得到了巩固。与此同时,农民的地位逐渐下降,成为地主和官府的税收对象。 此外,隋唐王朝社会制度演变还可从法律制度的变化来观察。隋唐王朝制定了 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其中,隋代颁布的《隋律》以重刑峻法著称,而唐代继承了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刑法体系。但在唐朝中晚期,法律逐渐趋向宽松,社会治安恶化,尤其是六典以后,法律的实施不再如初唐那样严格。 最后,隋唐王朝社会制度的演变还体现在对外联系上。隋朝开始重视与外族的 交往,推行开放政策,积极与西方国家、中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唐太宗时期进一步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使得隋唐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这一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制度的进一步演变。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讲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讲义 一学科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时空定位”环节,认识中国古代制度的演变,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历史材料、“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含义及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情景再现”、“课外探究”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作用,让历史照亮现实,培养爱国爱家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两税法的影响。 难点:通过科举制,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影响;理解这一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 一、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概念由地方向中央推荐 人才为官的制度 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 定等级,共分九等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 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时间汉朝时期 曹魏创立,盛行于魏 晋南北朝时期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 举制形成。唐太宗以进士和 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 武举和殿试。 标准德行和才能 初创时期重视家世、 道德和才能,西晋时 期主要看重家世 才学 特点按德行和才能推荐, 中央经考试量才录 用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实质) 相对公平 作用否定了世官制,一定 程度上满足了官僚 队伍的需要。 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 中央集权。 (1)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1、职权划分与权力运行机制 决策审议执行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起草诏令) (审核诏令) (负责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作用:三省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以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2、租庸调制—唐初。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以庸(纳绢或布)代役。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魏晋南北朝考古 (一)城址 一,早期都城演变: 二里头:单城制,宫殿为中心,无外郭墙; 偃师商城:大小城出现 齐临淄、燕下都:两城并列制 汉长安城、洛阳城:宫殿面积大而分散,平民居住形态不明 曹魏邺北城:东西大道,北面宫殿、中央官署, 南面居民、一般衙署 宫殿比例下降,分布集中 南北开创中央大道(中轴线) 明确规划里,形态不明。 北魏洛阳:空前巨大, 里坊占主导,开十字街,设专门行政管理人员,四面坊墙开门 整齐划一设置,自成单元管理,居民等级划分 邺南城:继承北魏洛阳 隋唐长安:宫城设于城北,皇城在宫城南,东西设市,中轴线左右对称 东都洛阳:宫城位于西北,皇城包宫城 东京 新型城市——扬州 ·里、坊区别:分属乡村、城市。不连用。 里为基层人口管理单位,坊为城市划分区块 几里一坊或几坊一里均有可能。 ·中国城市为神、君统治而建,政治军事职能突出,宗教、商业味陪衬——礼仪规范 二,里坊制出现原因:城市为农耕民族为防御而建,里坊制应在北魏游牧民族南迁中形成。 1,初建国家,建立城市,学习农业文明,防卫外族入侵。 2,以部族为基层组织,具有军事编制性质,容易整体迁移 3,鲜卑人没有土地私有观念,平均共有习惯,统一分配居所 4,先设计后入住,有统筹规划,但营建仓促 ·促进游牧向农耕转化,有效控制城市人口。 三,里坊制机能及其瓦解: 宵禁,定时开闭坊门; 坊内有官兵管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 三品以上官员可在坊墙开门 坊内“三绝”可开门。 ·坊中可独立发展工商业——里坊制动摇,唐后期突破坊墙现象无法控制。 四,城市规划的失败发明: 1.必要:大一统思想 2.军事化,缺乏前瞻性,简化分割,不考虑环境、资源 3.专职主义控制思想,机能无合理性可言 4.只有大小差别,抹煞个性,不是适应地域的产物 五,北方城址:

唐宋时期街巷制 里坊制的变革的原因-城市规划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唐宋时期街巷制里坊制的变革的原因-城市规划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 里坊制的形成 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最小的居住区管理单元,里坊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里坊,里坊内为居住房屋,里坊同街道之间有门相隔,坊门管理森严。早在公元前7 世纪~8 世纪,东周建洛邑( 今洛阳附近) 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先秦称作闾或闾里,从北魏时期出现了坊的名称。唐代沿袭魏制,实行全城单元封闭式的坊间管理,将里坊制推向高潮。 当时,全城划分为108 个里坊。市坊分开,居民区和市场是分开的,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坊外也有纵横道路用于出行( 如图1 所示唐代里坊制街道) ,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

门开店,王城把皇族和政府机关民区分开,严律规整,市楼又称旗亭,是市场管理机构所在处,开市时于此升旗。夜晚实行宵禁后,每一个坊就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描写的就是唐长安城晚上鼓一敲,人们就回到坊墙里,街道上空空荡荡的情形。这样的制度极有利于管理和治安,但却给人群交际带来了不便。【1】 2 里坊制的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分工细致化,唐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官府使用。民营手工业以商品生产盈利为宗旨,产品除了少量自用,大部分都作为商品供给市场谋利。手工业商品的发展,唐代的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社会已视商业为一项重要职业,商人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到中唐,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先的里坊制已经不能满足

商业需要,商业的发展从当时的货币上就可见一斑: 开元以来,金属货币通货量激增,而传统的绵帛日趋下降,玄宗不得不下令钱货通用,差点解除了铸币的禁令[2]。这套市制开始动摇。到了晚唐的时候,有些官府甚至下令禁止现金出境,可见此时的商业已经十分发达,传统的里坊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成了阻碍市场交流的障碍,于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坊内设店面,穿凿围墙开门设店的破坏举动,而在这之前,也已经有官府在市旁造点出租,扩大规模。商品增长与旧制度的矛盾日趋激化。这时,不仅在空间上出现违反旧制的行为,在时间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日中为市,出现了夜市,之前的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下,散已经渐渐形同虚设。例如晚唐的时候,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扬州,竟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这种大都市一般的街区构造,出现了夜市千灯照碧云这样的一派繁荣景象。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像扬州这样热闹而繁华,哪里商业发达哪里就会出现改革,可见经济活动的丰富与否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条件。自从出现破坏旧市制的行为开始,封建统治者就出台政策想要维持传统市制,恢复到之前的里坊制,但不论是斥资修复围墙还是下诏书禁止,都无法阻止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改革。这种封建专制与市场经济的对抗一直延续到唐王朝的覆灭。 发展到五代,周王朝改造汴京时已承认临街开店的合法行为。进入到北宋,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里坊制度的改革也日趋完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 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本课通过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讲述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演变的全过程,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的特点。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研究,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魏晋到隋唐时期制度的多样化特点,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作用,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重难点 1.重点:汉到隋唐时期的选官、中枢政务制度 2.难点:多角度认识汉到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特征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举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研究。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XXX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选官制度?对了,科举制!那么,汉唐时期还有哪些选官制度?除了选官制度,还有哪些其它的重要制度?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选官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指出汉代察举制是如何形成的?其选官标准和程序是怎样的? 自主研究 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以品德为主要标准,由XXX推荐人才。 问题情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