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子电器实验

汽车电子电器实验

汽车电子电器实验
汽车电子电器实验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科目:汽车电子电器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综合成绩:

一、调节器的结构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调节器的结构

2、判断电子调节器的打铁极性

3、电子调节器的静态参数测试

二、实验内容

1.电子调节器的静态工作特性:

电子调节器讲实际测量的调节电压和磁场电流与发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描绘成曲线(如如图)。N为开始转速,称为工作下限。当发电机转速超过工作下限时,开关晶体管随转速升高,相对导通率减小,磁场电流减小,从而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电子调节器就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来调节发电机电压的。当大功率开关晶体管截止时,磁场电流被切断,发电机仅靠剩磁发电,而交流发电机剩磁磁通很小,所以调节器的工作上限很高,调节范围很大。

2.电子调节器的作用:

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对发动机的电压进行调节,是发动机的电压稳定,以满足汽车用电设备的要求。

3.电子调节器按所匹配的交流发电机搭铁形式可分为:

(1)内搭铁型调节器:适合于内搭铁型交流发电机所匹配的电子调节器称为内搭铁型调节器;

(2)外搭铁型调节器:适合于外搭铁型交流发电机所匹配的电子调节器称为外搭铁型调节器;

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晶体管调节器,最好使用汽车说明书中指定的额调节器,如果采用其他型号替代,除标称电压等规定参数与原调节器相同外,代用调节器必须与原调节器的搭铁形式相同。对于集成电路调节器,必须是专一的,是不能替代的。

4.电子调节器的检修:

电子调节器可通过一个可调节的直流电源(输出电压0~15V,输出店里有3A)和一个测试灯泡对其进行检测。

(1)搭铁形式的检测:将电源调到12V,若灯泡亮则为内搭铁型调节器:否

则为外搭铁型。

(2)技术状态检测:按右图所示的连接方法连接电路图,外搭铁的按外搭铁的,内搭铁的按内搭铁。然后由零逐渐提高电流电源电压。如果测试灯亮起并随着电源电压的升高亮度增强,而当电压上升至调节器的调节电压值(14V调节器为13.5V到14.5V)或略高于调节电压值时,测试灯熄灭,说明调节器技术状态良好,如果测试灯不熄灭,说明调节器已经损坏,可能是大功率晶体管短路或前级驱动电路断路,应予以更换。若直接使用,则磁场电流始终接通,发电机电压降随转速升高而失控,有损坏用电设备的危险。如果测试灯一直不亮,说明调节器有故障,可能是大功率晶体管断路或前级驱动电路短路,应予以更换。若直接使用,则磁场电路不能接通,发电机仅靠剩磁发电而不能对外供电,很快就会导致蓄电池亏电。

三、实验数据及分析

按照电路图接好电路,根据灯泡亮灭来分析出内搭铁还是外搭铁,然后逐渐调节电压,随着电压的增大,灯泡越来越亮,直到电压到14V时灯泡熄灭,说明调节器技术状态良好

二、Can总线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ASSAT轿车的舒适系统CAN-BUS总线系统的结构;

2、了解K81专家系统来进行PASSAT舒适系统的故障诊断;

二、实验内容

1、舒适系统CAN数据总线控制单元电路图

三、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所得波形为方形波,前面的方形波比较分散,之后按下右侧车门门窗调节器,方形波变得密集同时波形的速度加快。按下车窗按钮给出信号,CAN接收并通过示波器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波形,‘1’表示高频,‘0’表示低频。

四.实验心得

这两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汽车的指令是如何发出和接收的,我们在书本上很难充分理解单纯的理论知识,但通过亲自去看以及操作一下,我们更能感受这其中的乐趣,也能很容易的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

汽车电器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及计划

《汽车电器设备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61480 适用专业:理工类本科各专业 学时数:27 学分数: 1.0 执笔者:陈建明编写日期:2017 年 2 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性质是《汽车电器设备》理论课程的验证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汽车各电器元件及工作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操作实践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操作实践时一定要认真按照实习要求和实践内容进行。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蓄电池的检查及维护( 3 学时) 内容要求: 1. 要求:1.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 2. 掌握蓄电池的使用维护方法 3. 掌握充电机的操作使用方法 2. 内容:1.蓄电池实车拆装 2.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3. 蓄电池的使用维护 4. 充电机的使用 3. 设备与器材: 正常运转车一辆、充电机、翼子板护罩、护目镜、卡子拆卸钳、电极桩拉拔器、钢丝刷、电极桩与卡子清洁器、数字电压表、VAT-40;常用工具一套、万用表、电解液密度计、温度 计、高率放电计、玻璃棒及管、盛水容器各、蓄电池线若干;适量凡士林、润滑脂、蒸馏水、密度为 1.835g/cm 3的浓硫酸。 4. 步骤: 1. 蓄电池的常规检查 (1)外部检查 (2)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查 (3)电解液密度检查 (4)负荷试验检测 2. 蓄电池的系列检测 (1)蓄电池电极桩的检测 (2)蓄电池泄漏的检测 (3)充电状态的检测 (4)开路电压的检测 (5)容量的检测

3.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1)恒流充电 (2)恒电压充电 (3)脉冲快速充 将实验的结果上交老师检查。 适合于 2 个同学协作完成。 实验二、汽车交流发电机拆装及技术状况的检查与维修( 3 学时)内容要求: 1. 要求: 1. 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就车检测方法。 2. 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台架检测方法。 3. 掌握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的使用方法。 4. 掌握触点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2. 内容: 1. 交流发电机的就车检测 2. 交流发电机台架检测 3. 双触点式电压调节器的性能检测 4.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5. 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3. 设备与器材: 汽车,100A电流表,50V电压表,交流发电机,万能试验台,直流可调电源,内、外搭铁型晶体管电子调节器,IC集成电路调节器,6V蓄电池,灵敏度高(内阻较大)的万用表,4W/12V 灯泡,开关,常用工具,导线及接头夹子若干。 4. 步骤: 1. 交流发电机的就车检测 ( 1 )交流发电机空载试验 (2)交流发电机负载试验 2. 交流发电机台架检测 ( 1 )检查蓄电池和电源系统线路连接状况,蓄电池应处于充满状态。若不符合要求,应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其达到技术要求。电源系统电路连接紧固,无锈蚀、松动情况。 (2)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 (3)无负载性能试验(12V发电机) (4)有负载性能试验(12V发电机) 3. 双触点式电压调节器的性能检测 ( 1 )安装发电机 (2)连接电路 (3)检测 4.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1)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类型判断 (2)晶体管调节器的性能检测 5. 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1)3 接柱式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2)4接柱式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汽车电器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一)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实验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 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工具、材料及工件: (专用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示教板、汽车万能实验台。 、写出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作用及原理概述

二、实验数据与处理 发电机空载特性、输出特性、外特性画出特性曲线

(二)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1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点火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 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2.了解点火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各种点火系统的特点及目前使用情况加以概括。 2.1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 2.1.1磁电机点火系统 2.1.2蓄电池点火系统 2.2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 2.2.1电感储能式 2.2.2 电容储能式 2.2.3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 触点式点火系统: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 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现基本上已不使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 越来越多。 3.了解各种形式的点火系统 3.1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按试验分类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62.61.627:2002汽车电磁兼容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62.61.627:2002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射频场骚扰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 学号:班级:姓名: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一)拆装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通过拆装实习了解汽车发动机及其车身的构造,工作原理,设计要求等; 3、使我们掌握汽车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4、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5、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 作和生产习惯; 6、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从拆装过程中加深掌握理论知识; (二)实习要求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独立完成各机构、总成、机件的拆装,掌握它们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正确的拆装方 法。 3、学会判断、分析、处理常见故障及正确使用各种拆装设备、工具、量具。 4、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拆装,注意零部件拆装顺序、每个螺栓的紧固力矩及装配间隙的调整 等。 5、熟悉各部件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了解机件的性能、制造加工方法。 6、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拆装,注意零部件拆装顺序、每个螺栓的紧固力矩及装配间隙的调整 等。 7、实习中不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勤。有事要请假。 8、爱护设备和工具。 (三)拆装实习的意义 1、通过拆装实习,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汽车理论》 的理论知识,为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 习惯; 3、懂得并能正确地使量具及专门工具; 4、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经过两天的实习过程,在此受益匪浅。以下是实习的内容: 解放牌大货车车轮的拆装 我们首先开始的拆装实习是解放牌大货车车轮,我们同时拆装4人一组共有2组同学,先拆后轮然后交替拆前轮。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拆装过程的注意事项。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实战”,每一轮操作我们都做得特别的小心。注意到得是轮毂上的螺钉的旋紧方向与平时的螺母的旋紧方向是不同的,我们平时所见到得螺钉的旋紧方向是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旋松,而车轮毂上的螺母的拧紧方向是顺着车轮的前进方向拧紧的,是为了使

汽车电子EMC试验标准-按试验项目分类

汽车电子EMC试验标准-按试验项目分类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 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 01实训项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充电规范 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一)实验内容: 1.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2.蓄电池正负极、型号的识别 3.蓄电池拆装 (二)实验目的: 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蓄电池、汽车蓄电池测试仪、万用表、常用工具。 (四)课时:2节 必须学会:使用万用表、汽车蓄电池测试仪,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要过关考核) (五)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 2、布置实训任务 会用汽车蓄电池测试仪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3、演示讲解 1).仪器的使用方法 汽车蓄电池测试仪、万用表 2).实训注意事项 (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 (2)汽车蓄电池测试仪、万用表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3)用汽车蓄电池测试仪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外观直接检查 (2)电解液液面检测 (3)蓄电池端电压检测 4、指导学生操作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

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汽车蓄电池测试仪读数不准; 2).汽车蓄电池测试仪接通时间过长。 3).万用表档位选择错误 5、操作步骤 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 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 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 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 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2.液面高度的检查 1)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2)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及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3.蓄电池电压的测量 ⑴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 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通常静置时,测量端电压≥12.5V,才可以基本判定蓄电池具有一定的电量储备。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b将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 c交直流电压的测量:根据需要将量程开关拨至DC(直流)或AC(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并将表笔及被测线路并联,读数即显示。 d交直流电流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DCA(直流)或ACA (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mA孔(<200mA时)或10A

QC T 707-2004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

QC/T 707-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的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产品标准。除参考国外先进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外,其他内容及标准的编辑符合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和QC/T 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飞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鹤壁天海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洛茹孝、王来生、钟华光、王荣喜、顾树坚。 QC/T 707-2004 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以下简称接线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连接插头connecting plug 接线盒上用来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的电器的导电部分。 3.2 连接插座connecting socket 接线盒上用于与继电器插头或片式熔断器连接的、具有一定卡紧力的插座。 3.3 插入力insertion force 将继电器、熔断器或标准插片插入接线盒所需的力。

江苏地区汽车电子电器供应商名单

江苏地区汽车电子电器供应商名单 公司名 主营产品 常州捷雅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卷绕式的定子,定子总成,调解器 盐城市步高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高精度注塑件, 空滤器,机加件,汽车用各种接插件,冲压件等 常熟凯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发电机,前刹后鼓,真空助力器,转向柱&中间轴 ,转向中间轴,空调面板,EGR阀等。 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汽车门锁(含中控门锁),发动机罩锁,汽车门铰链和汽车门限位器 创世通(苏州)汽车装置控制技 术有限公司 汽车等机动车辆电子装置系统 常州市鑫跃灯业有限公司 汽车灯具,仪表台,后视镜,塑料覆盖件等 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电子油门加速控制装置,换挡操纵器等 苏州佐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管家,汽车智能掌控,汽车智能钥匙,手机掌控汽车,手机启动汽车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系统),包括EGR阀,EGR控制单元(ECU),EGR 冷却器,EGR管,真空电磁阀以及各类传感器研发和生产电控VE分配泵ECU控制系统 昆山市冠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Machine & Equipment Wire Harness 机器设备线束,Engine wiring harness 发动机线束,Automobile and Vehicles Parts Cable Assy车辆总成线束和部件线束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VVT驱动器/电磁阀,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BS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分电器 LEAX集团 轴, 齿轮, 等各种机构件的加工 苏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行业以及医疗行业非标自动化组装,测试类设备线体 南京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压缩机(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活塞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电动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研发生产)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交流发电机,EGR,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面板,空调传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3-2002 (2002-12-31 发布,2003-03-01 实施) 前言 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在标准号转化前是专业标 准ZB T35001-1987。 因此本次标准修订实际上是在15 年后对该标准的重大修改。 以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代替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C/T 413-199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适用于湿热型产品的规定,相应取消1999 年版的3.25 及3.26 ; ——取消长霉试验(1999 年版的 4.16 ); ——取消电机换向器上的火花等级(1999 年版的 3.17 ,4.10 ); ——取消互换性检验(1999 年版的 3.22 ,4.14 ); ——对产品的温度范围做了调整和修改,规定了上、下限工作温度和贮 存温度的范围(1999 年版的 3.3 ;本版的 3.1.3 ); ——修改了标称电压的规定,取消了6V 电系,增加了工作电压范围的规 定(1999 年版的 3.9 ;本版的 3.1.4 ); ——在对产品的基本性能参数的规定中,增加了对低压电线束和机械紧 固件的技术要求(1999 年版的 3.10 ;本版的 3.2 ); ——对短时定额工作时限的推荐档次做了修改,取消0.2 min,增加5 s,15 s (1999 年版的3.8.2 ;本版的 3.1.7.3 ); ——对产品有关部位的温升限值做了部分修改(1999 年版的 3.18 ,4.11 ;本版的3.3 ,4.3 ); ——增加了噪声试验方法的规定(见 4.4 ) ——对超速性能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1999 年版的 3.16 ;本版的 3.5 ,4.5 ); ——对产品的防护性能规定做了部分修改(1999 年版的3.7 ,4.8 ;本版的3.6 ,4.6 ); ——增加了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见 3.7 ,4.7 ); ——对产品绝缘耐压性能规定中的编排和措辞进行部分变动(1999 年版的3.15 ,4.9 ;本版的 3.8 ,4.8 ); ——对产品的防干扰性能规定做了较大修改,改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1999 年版的 3.13 ;本版的 3.9 ,4.9 ): ——对低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 年版的4.2 ;本版的3.10.1 ,4.10.1 ); ——对高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 年版的4.4 ;本版的3.10.2 ,4.10.2 ); ——对温度变化试验做了部分修改,选用方法Na 进行试验(1999 年版的4.3 ;本版的 3.10.3 ,4.10.3 ); ——取消交变湿热试验(1999 年版的 3.4 ,4.5 ); ——增加了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见 3.11 )及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见 4.11 ); ——对振动试验做了较大修改,取消定频振动,增加了扫频振动的严酷

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车辆

汽车与交通学院 《汽车电器》 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课程代码: 9 学时: 10 学分: 编写单位:汽车系 编写人:向阳 审核人:唐岚 审批人:孙仁云 目录

实验一(实验代码1)……汽车发电机拆装及检测 2 实验二(实验代码2)……汽车起动机拆装与测试 4 实验三(实验代码3)……汽车传统点火系装配调整测试 6 实验四(实验代码4)……汽车灯光测试仪的结构和前照灯的检测 8 实验五(实验代码5)……汽车整车电路认识及车上电器故障检查分析 11 实验一汽车发电机拆装及检测(实验代码1)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目的: 通过具体折装汽车发电机,能够理论实践结合了解发电机原理、构造及维修、检测知识,巩固加强课堂的学习 任务:拆装汽车发电机,在汽车电器万能实验台检测发电机 二、实验内容 (一)发电机拆装 (二)测试发电机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合一台 汽车发电机总成10台 维修工具10套 四、实验原理 转子励磁原理;硅整流原理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认识并记住发电机构件。了解发电机原理,硅整流原理,调节器原理。 六、实验步骤 (一)发电机拆装 1、拆装过程 1.1、松开前端盖螺母,取下皮带轮(可用拉具)取下风扇叶,取出轴上半园键。 1.2、取下前端盖(可用拉具)。 1.3、取下转子轴,观察爪极,激磁绕组,滑环及与滑环相对的电刷架及电刷。 1.4、松开元件板上定子绕组抽头的螺帽,分开定子绕组抽头,正、负二极管引出线,取下元件板观察正二极管及后端盖上负二极管。 1.5、按照相反次序装复发电机 2、分析、研究发电机 2.1、分析其磁场的产生,激磁电流输送及调节器电路; 2.2、分析定子产生三相交流电; 2.3、分析后端盖三个负二极管,元件板上三个正二极管以定子三抽头连接组成整流电路的原理及直流电流输出; 2.4、分析转子建立磁极及转子运转的动力来源 (二)测试发电机 1、空载试验, 用无级调速电机驱动发电机转子轴,至空载转速达1000转/分,输入激磁电流,观察发电机进入自激状态,记下发电机转速为额定空载转速时的端电压值。 2、负载试验 把负载电阻调最大,让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调节可变负载电阻和电动机转速,观察电流表,控

SAE J1455-1994 汽车电器试验标准

SAE Technical Standards Board Rules provide that: “This report is published by SAE to advance the state of 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The use of this report is entirely volunta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and suitability for any particular use, including any patent infringement arising therefrom,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SAE reviews each technical report at least every five years at which time it may be reaffirmed, revised, or cancelled. SAE invites your written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QUESTIONS REGARDING THIS DOCUMENT: (412) 772-8512 FAX: (412) 776-0243 TO PLACE A DOCUMENT ORDER; (412) 776-4970 FAX: (412) 776-0790 SAE WEB ADDRESS https://www.doczj.com/doc/ad10771231.html,

2.1.4R ELATED P UBLICATIONS—The following publications are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and are not a required part of this document. TAPPI T801-83 TAPPI T802-81 3.Application 3.1Environmental Data and Test Method Validity—The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s based upon test results achieved by major North American truck manufacturers and component equipment suppliers. Operating extremes were measured at test installations normally used by manufacturers to simulate environmental extremes for vehicles and original equipment components. They are offered as a design starting point. Generally, they cannot be used directly as a set of operating specifications because so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ay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relatively minor physical location change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vibration, engine compartment tempera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ctual measurements should be made as early as practicable to verify these preliminary design baselines. The proposed test methods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for laboratory simulation or are considered to be a realistic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design validation. They are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actual operational tests under adverse conditions. The recommended methods describe standard cycles for each type of test. The designer must specify the number of cycles over which the vehicle electronic components should be tested. The number of cycles will vary depending upon equipment, location, and function. While the standard test cycle is representative of an actual short term environmental cycle, no attempt is made to equate this cycle to an acceleration factor for reliability or durability.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document. 3.2Organization of Test Methods and Environmental Extremes Information 3.2.1The data presented in this document are contained in Sections 4 and 5. Section 4,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est Methods, describes the thirte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cted environment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ruck and bus electronic systems. These descriptions are titled: a.Temperature b.Humidity c.Salt Spray Atmosphere d.Immersion and Splash (Water, Chemicals, and Oils) e.Steam Cleaning and Pressure Washing f.Fungus g.Dust, Sand, and Gravel Bombardment h.Altitude i.Mechanical Vibration j.Mechanical Shock k.General Heavy-Duty Truck Electrical Environment l.Steady Stat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m.Transient, Noise, and Electrostatic Characteristics n.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hey are organized to cover three facets of each factor: 1.Definition of the factor 2.Description of its effect on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long-term reliability 3. A review of proposed test methods for simulat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汽车电器实验

汽车电器实验 项目一: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2.掌握汽车铅酸蓄电池维护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启动用铅酸蓄电池; 2.充电机(稳压电源); 3.吸管式密度计; 4.万用表(数字万用表); 5.高率放电计; 6.电流表,吸液器,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 1.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查; ①基本维护作业 ②检查电解液的高度 ③测量电解液的密度 ④用高率放电计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2.电解液的配制与更换作业; 3.放电试验; 按放电规范作业,检测该蓄电池容量 (以20h率放电至终了值) 。 4.充电作业; 采用定电流方法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采用定电流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初充电)。 5.去硫化作业; 按规范对蓄电池进行去硫化充电。 四:实验步骤 1.常用蓄电池的结构; 2.检测前对蓄电池的清洁作业; 3.检测蓄电池液面高度; 4.检测蓄电池电解液密度; 5.蓄电池电压的测量; 6.放电试验,按放电规范作业,检测该蓄电池容量 (以20h率放电至终了值); 7.充电作业; 8.去硫化作业。 项目二:发电机拆检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发电机的构造; 2.掌握发电机的拆装与测试; 3.掌握发电机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TQD-3汽车电器实验台; 2.汽车发电机实验台; 3.实验用汽车发电机; 4.汽车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汽车发电机的拆装与测试: ①解体与清洁(如何进行操作); ②转子激磁绕组的短路断路检查(正常阻值约为2-6Ω); ③激磁绕组和滑环搭铁检查; ④转子摆差检查(应<0.10mm); ⑤滑环厚度、圆度、表面粗糙度检查; ⑥定子绕组断路及搭铁检查; ⑦整流二极管检查; ⑧调节器、电刷及电刷架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对试验用发电机进行解体; 2.按照实验内容1中各项目检查相应部件的状态; 项目三:起动机拆检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用起动机的构造; 2.掌握汽车起动机的拆装与测试; 3.掌握起动机性能的测试方法; 4.掌握汽车启动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TQD-3汽车电器实验台; 2.汽车起动机实验台; 3.实验用汽车起动机; 4.汽车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汽车起动机的检测; ①电磁开关的检测(触点、吸引线圈、保持线圈、回位弹簧的检查); ②传动机构的检测(驱动齿轮以及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③直流电动机的检查(磁场绕组断路、搭铁、短路检查,电枢绕组断路、搭铁、匝间短路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对试验用起动机进行解体; 2.按照实验内容1中各项目检查相应部件的状态;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企业标准 Q/SQR·04·209—2001 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 代替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2423.22-198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SJ2845.1-1987 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 总规: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 QBV.01-820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 QBV.01-821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 3产品分类 3.1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3.2结构尺寸 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 汽车有限公司2001-01-10批准2000-01-30实施

4技术要求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 5.2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2温度贮存(带载):按 5.3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 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3温度变化:按 5.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 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4交变湿热:按 5.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阻 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4.1.5振动:按 5.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 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6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 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1.7二氧化硫(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8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 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2使用性能 4.2.1定电流:按 5.9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流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4.2.2动作和释放电压:按 5.10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3接触压降:按 5.11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静态接触压降应不大于表2中的规定的相应数值。 表2 4.2.5介质耐压:按 5.13条规定进行试验。应能承受500V(交流50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 而无损坏,漏电流应不大于1mA,也不允许有飞弧,闪烁或绝缘击穿的现象。 4.2.6线圈电压:按 5.1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 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7线圈瞬时过电压:按 5.1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 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8极限连续电流:按 5.1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 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9过负载:按 5.1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 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10电寿命:按 5.18条规定进行试验。在循环过程中,用指示灯监测电器触电的工作状态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doc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一

(修磨触点应用专用白金砂条插人触点接触面之间,轻压活动触点,往复抽动白金砂条,直到磨光磨平接以保证触点接触面积。)最后用硬纸片夹在触点间,擦去脏物和遗留砂粒。对于蚀境较严重的触点,可拆下在平整的油石上磨平后再装上,装复时上、下触点中心应对正,其偏移量不得超过0.2mm, 2)检查电阻。电阻不得有断丝、叠丝、变色、烧焦等现象,阻值变化过大或烧焦严重时必须更换。(更换时,可采用同型号废旧调节器上的相应的未损坏的电阻)3)检查弹簧。(调节器的弹簧均采用密圈拉力弹簧,若拆下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各弹簧之间有未压紧现象时,应予以修整。弹簧两端的拉钩若有折断不足一圈长度时,可用尖嘴钳弯起端圈重做钩环。) (二)交流发电机性能的检测 1. 空载试验 以CA1091型汽车用交流发电机为例进行讲解。其实验台如图所示。 l)将被试发电机因紧在试验台夹具上,选好套筒与橡皮接头,调整夹具,找好同轴度,夹具夹紧程度应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 2)根据交流发电机14V额定电压、负极搭铁要求,用连接导线将插孔39与发电机“磁场”(F)、“电枢”(+)接线柱相连,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40与41,旋转开关27至低速档,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5与37,用连接导线连接发电机“磁场”接柱F;与搭铁接线柱,相应操作65,根据电机旋转正方向,慢慢摇动手轮,使转速逐渐上升。观察转速表13与直流电压表12。待电压升值约13V时,拔出连接35与37的导线。调整发电机转速,使发电机电压稳定在14V。若转速低于1150r/min,说明发电机空载性能良好;若大于此值,说明空载性能差。 TQD—2型万能实验台上进行交流发电机空载试验 a)原理图b)操作图

qc t 707-2019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doc

qc t 707-2019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旳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产品标准。除参考国外先进标准规定旳技术要求外,其他内容及标准旳编辑符合GB/T1《标准化工作导那么》和QC/T413《汽车电气设备差不多技术条件》旳有关规定。本标准旳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飞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鹤壁天海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洛茹孝、王来生、钟华光、王荣喜、顾树坚。 QC/T707-2004 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旳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以下简称接线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旳条款通过本标准旳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旳条款。凡是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差不多技术条件 QC/T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连接插头connectingplug 接线盒上用来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旳电器旳导电部分。 3.2连接插座connectingsocket 接线盒上用于与继电器插头或片式熔断器连接旳、具有一定卡紧力旳插座。 3.3插入力insertionfor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