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面层和基层破损的问题。具体讲,道路冷再生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料(面层与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整平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底面层或新基层的作业过程。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就地冷再生具有诸多的优点:

1、工序简单。由于原有旧路面的材料全部被就地利用,省略了挖掘、外运、场内加工及回填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施工工序简化。

2、可以不中断交通。由于就地冷再生工序简单,投入现场的施工设施较少,对交通干扰反应不敏感,故可以分车道施工。

3、成本较低。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由于旧的道路材料得以全部利用,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大致可以降低成本20%~46%。

4、生产效率高。就地冷再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除了个别严重的坑槽需要简单的预处理外,其余路面均不需要任何处理。充分地利用了作业时间,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我们的实地测定,一台维特根再生机,在组织合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再生路面5000㎡以上。

5、质量控制精准。含水量由冷再生机电脑自动控制,能够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达到最佳密实效果。

6、工艺先进。泡沫沥青提高了剪切强度,降低了水敏感性。强度特征接近半钢性材料,但又具有柔性性质和良好的抗疲劳特性,有效地减少反射裂缝。

7、行业标准明确。交通部已于2008年7月1日施行《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规范》。这为今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施工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和检测标准。

8、保护环境和资源。因为旧料得以全部就地利用,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也不存在旧料运输和废料随意弃放的问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绿色施工技术。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主要施工机具为集铣刨破碎与拌和为一体的冷再生机。市公路管理处分别于2002年、 2005年引进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德国维特根WR2500冷再生机和CR2200冷再生机各一台,并计划于今年5月购臵WR20 00冷再生机一台。自2002年至今我单位累计完成水泥冷再生280万㎡,泡沫沥青冷再生1.5万㎡。通过近八年的冷再生施工作业,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施工工艺,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上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列。由于沥青路面冷再生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和养护资金,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的今天,进一步推广路面冷再生技术,对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冷再生工艺的优越性,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会越来越显著,它的发展空间也会非常巨大。

城市道路水泥冷再生作业

太原城市道路冷再生作业

裕华路冷再生作业

国道307晋州段泡沫沥青冷再生

石家庄市公路管理处养护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四月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分析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分析 一、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概述及分类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就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处理,并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等,经过重新拌和、摊铺、碾压形成新路面结构层的过程。通常沥青路面再生利用主要包括: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沥青层、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方式)等四类技术。 1、热再生技术 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的不同,热再生分为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 1.1厂拌热再生技术 厂拌热再生是通过将旧沥青路面铣刨产生的废旧料运输到拌和工厂,经过对废旧料进行破碎、筛分后存储。通过在废旧料中掺加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进行加热拌和后,从而生成新沥青混合料,最后重新铺筑形成新路面。 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优点:a.可以重复使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b.可有效修复沥青路面大多数破坏,如裂缝、泛油、松散、车辙等常见病害;c.再生混合料有HMA 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可以用于沥青路面的表层。 存在的不足: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率低,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低于50%,对新料的需求大于50%;混合料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工期长;施工对交通的干扰较大、运输费用较高。 厂拌热再生技术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热拌再生利用,可用于沥青路面棉及柔性基层。 1.2现场热再生技术 现场热再生即通过对原有路面采用就地加热使其软化,将软化的废旧路面材料收集后,通过添加新料和再生剂进行热搅拌后形成新沥

青混合料随即摊铺,再经过碾压等工序形成新路面的过程。现场热再生技术适用于基层承载力良好,因面层疲劳而破损的路面。 现场热再生技术的优点:工序少,工期短;对交通的干扰小,开放交通快;节约运输成本,降低工程造价;能保证路面的高程和桥梁的净空。 存在的不足:只能处理表层病害,无法修复结构性病害;无法除去已经不适合再生的就地混合料,级配调整幅度有限;要求有大的工作平面;施工中产生烟雾污染环境。 2、冷再生技术 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的不同,冷再生分为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 2.1厂拌冷再生技术 厂拌冷再生,先使用特定设备将旧沥青路面翻松后,将其运回拌和厂。废旧料通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分类存储,再按照新筑路面要求進行配合比设计确定废旧料的掺量,再按要求在废旧料中掺入新料和再生剂后进行拌和并生成新混合料,最后重新铺筑形成新路面。 厂拌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可用于修复面层和基层的病害;不改变路面几何特性;生产率高,RAP材料用量大;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用于基层或底基层;施工对交通的干扰较大、运输费用较高。 2.2现场冷再生技术 现场冷再生通过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连续完成旧路面铣刨、添加新料(水泥、水、骨料)、充分拌和等工序后,就地进行碾压形成新的路面的过程。 现场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彻底的解决各种路面病害,如纵横缝、坑洞、车辙、不规则裂缝等,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行车舒适性高。 存在的不足:需加铺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层,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标准[详]

浅谈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冷再生是指在常温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成为新的道路基 层,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道路基层施工工艺,该种施工工艺是指充分利用旧路沥青道路面层及基层铺层材料,采用冷再生机进行拌和,同时掺加相应级配的碎石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常温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合、摊铺及整型压实,从而形成新的道路基层。 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上基层破损的问题。其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维修与改造,也适用一般市政道路主次干道及乡间公路的维修与改造。 沥青路面或基层在接近使用寿命期或者遭到严重损坏,传统的对旧路面铣刨修补已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此时采用就地冷再生,可以100%勺利用原有路面的废旧材料,节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路面维修速度和生产率。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如下: 1、工期短 道路就地冷再生机械施工一次性可以完成铣刨、破碎、添加、拌和及摊铺,传统的清挖、外运、废置、新材料购置、摊铺及碾压成型等施工工序,按顺序施工,相比可简化施工程序,从而缩短施工工期。使用就地冷再生机械,每天施工大约可完成6000m2的工作量。例如08年5月份我公司参与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工程中,一台冷再生机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道宽12.5m,长1km路段的就地冷再生施工任

务,养生5天后始铺筑沥青面层。此路是某城市商业街,车辆行人来往稠密,客观上要求施工紧迫,采用冷再生工艺施工工期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2、成本低 较原来的修路成本可节约成本20%-40%道路就地冷再生由于全部利用了旧的铺层材料,可节约道路维修或改造时旧铺层材料的挖起运输、废置费用及新材料购置费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采用道路就地冷再生比传统方式相比,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大概可以降低成本20%-40%厚度越深,降低成本越多。例如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在原路面的基础上增加6cm石子,冷再生底基层的水泥剂量设计为5%再生厚度为25cm再生层工程造价为39元/m2, 而采用传统工艺,需两层二灰碎石做为基层,加之原路面破除外调,造价为61元/m2,由此可见冷再生技术可使工程成本大大降低。 在咼等级路面基层中因原材料的再利用可节省大量投资,在低等级路面中,因用冷再生工艺可提高路面基层等级而减小面层的投入,这种客观实际的存在是使得就地冷再生技术受到认同并且可以大力推广的意义所在。 3、保护环境 降低了新材料开采,摈弃了旧材料堆放和污染环境。使用传统的道路维修方法,沥青路面废弃量十分巨大,在施工现场产生噪音以及机械载运过程的粉尘污染等,同时大量新材料的开采,也会造成资源减少和环境的破坏。采用冷再生技术则可避免上述问题,它不仅可以节约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浅析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浅析 摘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对重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国家的公路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旧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性质比较了采用不同稳定剂的冷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应用的要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沥青路面;冷再生;稳定剂;泡沫沥青 1.引言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致使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提高,使沥青路面受到明显的提前损坏。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0-15年)和实际使用情况,从现在起,每年约有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混合料废弃量将达到220万吨之多,如能对其加以合理利用,每年可节省材料费3亿元以上。因此,运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使得废弃沥青混合料变废为宝,就成为近年来道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2.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概述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按施工温度和施工工艺可分为四大类:厂拌热再生、现场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现场冷再生。其中冷再生技术就是对旧沥青砼路面材料进行破碎加工,需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或细集料、乳化沥青(泡沫沥青)、适量的水及一定添加剂(水泥或石灰),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连续完成材料铣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成型,并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经过再生后的旧沥青混合料,再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用作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或其他半刚性基层材料。由于旧沥青混合料是用作基层材料,所以只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水稳性就基本可满足要求。而且冷再生技术往往不涉及旧沥青材料本身性能的恢复。 3.采用不同稳定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目前,沥青路面冷再生最常用的稳定剂为水泥、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三种稳定剂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冷再生过程中各自独特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等。表1对以上三种不同冷再生稳定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表1三种常用冷再生稳定剂的优缺点比较 3.1以水泥为稳定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施工工法

乳化沥青处理沥青混合料厂拌冷再生施工工法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随着通车里程的逐年递增,许多高等级公路已进入大面积改造维护期,而路面的大修、重建等常规改造维修方法,耗用大量砂石及沥青等限量资源,占用大量的资金,已逐渐影响到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进程及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的规划与完善。 沥青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范畴,具有溶解、沉淀等热力学可逆过程的性质,而且研究表明,由于旧沥青已经受过氧化作用,性能趋于稳定,再生利用后不会迅速变质,再生路面不易硬化而出现裂缝,能够保持持久的柔韧性,使用寿命长。这决定了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资源。 因此,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再生,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顺应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在合徐高速公路南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施工中,采用了沥青混合料的冷再生技术,在该项施工中,我公司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和指导下,已掌握该施工工法,具备了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工法特点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施工工法具备以下特点: 1、对原路面铣刨的沥青混合料,可全部回收利用,既降低了公路维修成本,又不至于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用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作为再生剂,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无需加热,施工简便,易于控制; 3、对原有拌和设备的改造简单,不需要太大的投入; 4、施工工艺易于控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5、对路面的维修周期大大降低,确保车辆的通行; 6、大大改善了施工条件,延长了可施工季节。 3、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法目前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经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的中下面层、基层或低一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 4、工艺原理 乳化沥青处理沥青混合料冷再生工法原理是用铣刨后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按照一定的级配,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重新拌和,再使用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中,对铣刨后的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利用。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本工法主要阐述沥青混合料冷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基层的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利用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利用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本文根据国内外沥青再生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重点阐述目前应用较多的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和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每年投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在9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匮乏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按照沥青的设计寿命(15-20年),从现在起,每年有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废弃量将达到每年220万吨之巨,如能加以利用,每年可节省材料费3.5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的。10年以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通过再生利用每年可节约材料费15亿元。否则这些为数巨大的沥青混凝土层翻挖后只能白白的废弃掉,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和相关专用设备的开发,对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都有极大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维修养护量不断增加,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有必要加强理论研究,开发合适的再生剂和机械设备,为再生旧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奠定基础。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从1915年在美国开始的,但由于以后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而忽视了对该技术的研究。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对这项技术才引起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研究,到八十年代末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美国已是常规实践,目前其重复利用率高达80%。 西欧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联邦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1978年就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法国现在也已开始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复工程中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2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 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作结合料,大大增强了矿料间的粘结力,提高了混合

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如天气寒冷潮湿,建成的路面就易发生水损害;另外如压实不充分或压实不及时,成型的路面内部存在较多的孔隙,水分易浸入沥青路面结构而导致水损害。施工后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及交通运输车辆超载情况,温度、降雨量、冻融及干湿循环等,都将影响水损害;其它条件相同时,交通荷载繁重可加速水损害的发生。路面下排水状况不良,进入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除,也将加速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沥青路面抗水损害技术措施路面结构层均采用水稳定性好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实践证明,沥青路面结构层中仅有一层是密实型(I型)的沥青混凝土来防止水损害远不能满足要求。一旦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空隙率较大的结构层中,便会滞留于其中,使强度显著降低,并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出现水损害现象。 改善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为了减轻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改善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耐久 性,需要增加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 性。经验证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表面 层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都比较差,不能 满足技术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以改善矿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目前 我国常用的抗剥离措施主要是添加抗剥 落剂。 提高沥青混凝土压实度标准,增 加现场空隙率指标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7%的现场 空隙率是沥青路面是否产生早期水损害 的分水岭,美国SHRP研究成果也提出 4%的设计空隙率是最佳的选择。若仍 按96%的压实度予以控制,其现场空隙 率将达到8%,无法满足水稳定性的要 求,应提高压实度标准;而且在提高压 实度标准的同时,增设现场空隙率作为 施工的控制指标。 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设置良好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系统,迅速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 分,避免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层中积滞 的时间过长,从而改善路面的使用性 能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 的水损害问题 。 加强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的粘结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严格控制在沥青面层铺筑过程中 或铺筑后将挖出的土堆放在沥青面层 上,造成污染。在面层之间撒粘层油进 行面层的链接,在这样处理后的结构层 整体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对受力和防止 水损害都有非常好的作用;索然增加少 量的工程造价,但对对路面的使用性能 的提高和使用寿命延长带来的效益相比 是很小的。 沥青路面水损害具有普遍性,是 一种严重的早期破坏形式,给公路交 通运输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沥青路 面水损害的原因很多,应认真找出其 确切的原因,因地制宜底采取措施, 从而解决水损害的问题,此外沥青路 面的水损害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 最主要的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而且我国现在预防性养护的各项技术 措施相当成熟,加强日常的巡视,把 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问题 严重了才治理。 作者单位:河北畅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种类沥青路面的再生按其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四种方式。 各种类的施工方法和优缺点厂拌热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用普通铣刨机铣刨后运回搅拌厂储存备用,通过集中破碎、筛分(必要时),并分析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碎石级配等指 标,根据高等级公路路面不同层次的质 量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 混合料的添加比例,掺入一定数量的新 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进行拌 和,成为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新 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 土,最后按照与新建沥青路面完全相同 的方法重新铺筑。 这种再生方式能有效地用于各种 条件下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是一种 实用、灵活、简便而又能保证质量的沥 青路面再生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 方便地对已被翻挖的基层甚至路基的一 些地段进行有效的补强,沥青层的重铺 则可以像新路施工一样,分别按下面 层、中面层、上面层(磨耗层)的不同 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 回收料的添加比例。 厂拌热再生按拌和设备的不同分 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探讨文/王皓 213 2012年第14期《交通世界》 (7月下)

沥青路面冷再生资料

一、厂拌冷再生概念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后运到拌合厂,通过破 掺碎、筛分,并根据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度、集料级配等指标, 、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矿粉)水泥、进行常温拌和,按常温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重新铺筑,形成路面半柔性、柔性基层或者下面层的一种技术。二、厂拌冷再生应用方式厂拌再生按再生形式分:油层再生、基层再生、复合式再生;按再 生稳定剂分:泡沫沥青再生、乳化沥青再生、水稳再生。基层材料、其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坑槽、唧浆等结构性损坏的修复,可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其他等级用做基层或下面层。面层材料循环利用,道路维修,以及道路升级和改扩建。以目前的施工试验数据看,油层料泡沫沥青再生或乳化沥青再生, 基层料的泡沫沥青再生或乳化沥青再生能满足可以用在基层和下面层。基层的使用要求。二级以下公路可以把应用层面提高一个层次。三、厂拌冷再生设备研发由于发泡技术的因素,目前国内乳化沥青冷再生应用较多,泡沫沥 由于设备价格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影青冷再生设备主要是维特根提供,月研响,泡沫沥青冷再生应用较少。我们用了半年时间,于2010年2操控性与发泡质量均优于进口机,填补了制了一台试验用沥青发泡机,月份制造了一套沥青发去年沥青发泡设备的国家空白。在此基

础上,6泡系统,配合发泡技术的特点,对拌和站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同时制作 通过施工使用,了一套乳化沥青喷洒计量系统,加装在同一套拌和站上。泡沫、乳化两套系统工作稳定,计量准确,拌合均匀。本套厂拌再生设备的特点:特点一,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本套再 ,大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方面优势/h左右生设备生产能力600t 个料仓可同时添明显;特点二,拌合质量好,多级筛分,级配细化,6加新料和旧料。对铣刨回收的旧料进行筛分,旧料经筛网过筛后分成种规格的料,分开堆放存储。设备配有六个冷料仓,根据生产配比3-4细分添加新料和旧料,保证了再生混合料级配,提高了再生混合料质量及路用性能;特点三,配备水泥、矿粉两套系统,两个过渡仓。配有一个矿粉罐和一个水泥罐,能同时添加水泥、矿粉。粉料计量采用溢流绞刀稳定输送,计量绞刀连续动态计量。采用两个过渡仓,降低粉料压力差,计量更精确。提高了再生料质量和性能。四、施工工艺、旧路面铣刨:路面铣刨根据再生方案采用传统铣刨方式进行,1用水要均匀。铣刨料分类运输至拌合站统铣刨时严格控制铣刨用水量,一存放。种规 2、旧料筛分、存放:对铣刨回收的旧料进行筛分,分成3-4 格,分开堆放存储,根据生产配比利用旧料,生产前测其含水量。、新料、旧料同时添加:设备配用六个冷料仓,根据生产配比细 3 分添加,确保混合料级配良好。、水泥、矿粉添加:同时添加水泥和矿粉,保证混合料早期及后4 期强度和胶结料的形成。.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

冷再生施工工艺 1、先将逐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9cm)全部铣刨掉,并在东半幅最东侧存放; 2、然后西侧车道铣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18cm),并在东半幅存放。(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 3、刨松西侧灰土基层(25cm)并清除外运。原槽重型碾压(压实度大于95%。) 4、将东侧冷再生骨料向西侧回填,机械找平,并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一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5cm。 5、洒水养生冷再生基层,达到7天龄期后,将东侧剩余骨料均匀摊铺在冷再生基层上。(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及碎石添加量);对东侧车道摊铺4%-5%水泥,进行冷再生(18cm),洒水养护不少于28天。 6、西侧车道第一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依据试验配比添加碎石,并整平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二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0cm,洒水养护28天。 7、西侧车道第二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主路主路洒布乳化沥青水封层(厚度1cm)机械摊铺粗粒式沥青砼(AC-25) 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4cm。 8、清理现场并开放交通。 冷再生质量控制 1.接缝:再生施工时应考虑两种接缝: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纵向接缝和与道路中心线成适当角度的横向接缝。 A.纵向接缝再生机的工作宽度一般小于道路或行车道的宽度,因此,全幅路的再生需多次作业,从而导致数和相邻作业面间的纵向接缝。需要沿整条纵缝有一定的重叠量以保证相邻作业面间纵缝的连续性。全路宽再生所需的作业次数以及每条纵缝的位置受下列因素影响: ——具体施工中所用的再生机型,特别是转子的工作宽度。 ——相邻作业面间的重叠量不小于10cm。路面越厚,重叠量越大;材料位度越粗,重叠量越大。 ——被再生道路的宽度及断面情况。——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缓慢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迹。 良好的重叠接缝对再生层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施工时应通过在现有路面上喷涂醒目标志或架设基准线的方法建立导向提示,帮助驾驶员正确操纵再生机,避免相邻作业面间存在未再生的夹带。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 一、冷再生机施工工艺流程 二、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⑴旧路结构状况调查 沥青混凝土旧路路面冷再生是利用旧路沥青混凝土及上基层(石灰土)经破碎加入水泥均匀拌和,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获得的半刚性结构。 1)对旧路进行弯沉检测,每车道每公里40~50个点,详细了解旧路承载能力。2)对旧路结构材料进行现场冷再生机破碎取样,确定旧路沥青层的厚度、基层材料及基层厚度等,掌握结构强度;在实验室做级配和配合比试验并确定不同配合比的最大干密度(重型击实)和最佳含水量,取点频率每1000米取三点。 3)对旧路结构材料进行土质分析后,确定添加剂为强度等级为32.5级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⑵机具准备 工程开工前,应保证设备机具完好并满足施工需要 1)冷再生机;2)平地机;3)洒水车;4)运送水泥汽车; 6)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三轮压路机;7)推土机; ⑶材料要求 1)经破碎旧路面沥混凝土面层及上基层获得的混合料作为冷再生结构的骨料及填充料,大于5mm的骨料含量应在40~75%之间,否则应采取增加骨料或

填充料的措施。 2)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级的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建议采用缓凝“海工牌”。 3)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或饮用水。 ⑷级配和配合比 1)对取好的混合料由实验人员编号后筛分,确认混合料的实际级配,参考试验级配如下表: 2)抗压强度:根据级配对每一编号试块在实验室按含水泥量5%、6%、7%(重量比)试配获取三种水泥含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在规定温度下,试件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取7天标准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设计添加水泥量。 2、施工程序 ⑴路面清理 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路面实施清理,清除路面垃圾、拆除旧路侧石,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高程测量标线,确保规定铣刨宽度及深度。 ⑵人工摊铺水泥 按设计含灰量计算每平方米应摊铺水泥用量。现场应采取打格计量卸水泥,人工均匀摊铺。 ⑶冷再生机破碎与速度的控制 1)冷再生机铣刨使旧路路面及基层破碎后混合料均匀。速度应根据旧路结构状况及混合料破碎后配合比确定,建议速度为6~8米/分钟。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1就地冷再生技术的适用范围 深层复拌和路面面层再生技术是沥青路面面层就地冷再生工艺的两大类型,对于没有受损的道路排水设施或者是符合承载强度要求的路面结构层可以采用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条件是处于6-13mm内的路面厚度。概括地说,下面的情形都可以运用该技术:较大的温差损坏、逐渐老化的沥青路面、因过度疲劳与反射裂缝而导致的路面开裂;沥青路面由粗糙材料或者是挤压、流动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的,因车辙而只是路面结构扭曲;粘结力降低的结构层间、泛油、断裂等导致的路面损坏。道路稳定层的翻新工程则采用深层复拌就地冷技术。两者相比较而言,深层复拌再生技术的优势就是可以运用于10-30cm的拌合深度,甚至在处理土基层很稳定时可以达到40cm,可以完全达到道路深层的再生变更目的。 2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具体应用 2.1进行路面清理进行冷再生工程以前,必须将建设道路上妨碍工程建设的杂物打扫干净,确保施工路段的清洁。另外还必须按照施工规划标准测量高程,保证施工宽度。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将施工路段的两头交通封闭,严禁任何非施工车辆加入施工现场。 2.2进行水泥摊铺必须按照施工规划将单位面积的水泥摊铺量计算出来,保证水泥用量和单位面积混合料的用量。在施工现场长产采取人工打格计量的措施卸水泥,然后将其进行平均摊铺。 2.3材料破碎和级配控制为了确保混合料在破碎后均匀,必须对冷再生机的铣刨效率进行限制,通常将其限制在6—8m/min最好。假如路面破碎水平过于要紧,能够将铣刨效率适当的减小。在进行铣刨的时候,必须对效率以及深度随时检测,确保混合料级配的标准性。 2.4机械拌和第一应按照工地的具体现象,保证标准的施工段长度。拌和的时候操作员必须经常留心保证行驶路线的顺直,同时确保各幅

开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意义

开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意义 ? 我国公路正处于公路建设和养护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家用于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的石 料已经达到50亿吨,以这样的开采速度中国将无矿可采,大大影响生态环境。 ? 据测算,全国每年需要新路面混合料超过6000万吨,如能加以再生利用,每年可直接节省材 料费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 我国路面结构形式大多为底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土或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或石灰粉 煤灰稳定碎石)+面层(沥青混凝土或水泥稳定土路面)。沥青路面产生破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的质量,水稳基层容易产生温缩与收缩裂缝,导致路面出现反射裂缝,影响路面使用性能,需进行早期维护,这样会造成大量的废弃物。目前每年有10%的沥青路面进入大中修,旧料废弃量达数百万吨,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 ? 路面再生可实现有限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史 国家 再生技术开始应用年份 发展史简介 美国 1915年 1、1915年,美国就开始应用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 但以后由于大规模的新路建设,对这项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故早期进展缓慢。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燃油供应困难,而且由于 严格的环保法制,又使砂石材料的生产受到限制,导致了建设 资金的减少和筑路材料的供应不足。作为解决上述问题和困难 的一个重要对策,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才又引起了人 们的重视。 3、1974年,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广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4、1980年,有25个州共使用了200万吨热拌沥青混凝土。

5、1981年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编制出版了《路面废料 再生指南》,同年美国沥青协会出版了《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 手册》。 6、1983年又出版了《沥青路面冷拌再生技术手册》。这表 明美国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己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7、1985年,美国全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就猛增到2亿 吨,几乎是全部录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80%的旧沥青混合 料得到再生利用。 8、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21世纪运输补充法案”确定,将 再生材料资源研究中心设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专门研究这一课 题。其目标是:一,从理论上扫除应用再生材料的障碍;二, 寻找提高公路再生材料基础结构使用寿命的方法。 9、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3.175亿吨的废料在公路工 程中通过取代筑路新材料得到了再利用,而且其中2.9亿吨 是作为回用骨料,非骨料废料回用量很小。 10、现在,美国每年约有3.2~7.8亿吨的废料在公路工程中 通过取代筑路新材料得到了再利用。美国联邦政府环境会议的 决议鼓励各州政府在利益互惠的原则下,就公路建设中使用再 生材料开展洲际合作,联邦公路局参加了国际经合组织“道路 工程再生材料战略计划”的工作,它还支持了若干个这方面的 研究项目,如“废料与工业副产品在工作建设中的应用指南”, “废料与再生材料资源数据库”等。美国国家环保局决定,在联 邦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全面地拓展如煤渣、粉煤灰、矿山粉屑、 工业炉渣、水泥粉尘等再生代用材料在联邦政府的建设项目中 的应用范围。 日本 1976年 1、1976年,日本开始进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 2、1980年的路面废料总产量约为260万吨,厂拌再生的热 拌沥青混合料累计已达50万吨,路面废料再生利用的数量己 经超过50%。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江西)

ICS93.080.20 Q20 备案号:26972-201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573—2010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ulsified Asphalt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2010-01-20发布2010-03-15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总则 (1) 2 术语、符号、代号 (1) 2.1 术语 (1) 2.2 符号及代号 (1) 3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2) 3.1 一般规定 (2) 3.2 历史资料调查 (2) 3.3 路况调查与评价 (2) 3.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2) 3.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3) 4 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要求 (3) 4.1 一般规定 (3) 4.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3) 4.3 乳化沥青 (3) 4.4 水泥 (4) 4.5 集料和填料 (4) 4.6 水 (4) 5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 5.1 设计原则 (4) 5.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4) 5.3 设计步骤 (5) 5.4 配合比设计报告 (7) 6 施工 (7) 6.1 一般规定 (7) 6.2 施工设备 (7) 6.3 施工工艺 (8) 6.4 试验段铺筑 (9) 6.5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实例 (11)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浅谈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冷再生是指在常温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成为新的道路基层,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道路基层施工工艺,该种施工工艺是指充分利用旧路沥青道路面层及基层铺层材料,采用冷再生机进行拌和,同时掺加相应级配的碎石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常温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合、摊铺及整型压实,从而形成新的道路基层。 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上基层破损的问题。其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维修与改造,也适用一般市政道路主次干道及乡间公路的维修与改造。 沥青路面或基层在接近使用寿命期或者遭到严重损坏,传统的对旧路面铣刨修补已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此时采用就地冷再生,可以100%的利用原有路面的废旧材料,节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路面维修速度和生产率。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如下:1、工期短 道路就地冷再生机械施工一次性可以完成铣刨、破碎、添加、拌和及摊铺,传统的清挖、外运、废置、新材料购置、摊铺及碾压成型等施工工序,按顺序施工,相比可简化施工程序,从而缩短施工工期。使用就地冷再生机械,每天施工大约可完成6000m2的工作量。例如08年5月份我公司参与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工程中,一台冷再生机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道宽12.5m,长1km路段的就地

冷再生施工任务,养生5天后始铺筑沥青面层。此路是某城市商业街,车辆行人来往稠密,客观上要求施工紧迫,采用冷再生工艺施工工期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2、成本低 较原来的修路成本可节约成本20%-40%。道路就地冷再生由于全部利用了旧的铺层材料,可节约道路维修或改造时旧铺层材料的挖起运输、废置费用及新材料购置费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采用道路就地冷再生比传统方式相比,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大概可以降低成本20%—40%,厚度越深,降低成本越多。例如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在原路面的基础上增加6cm石子,冷再生底基层的水泥剂量设计为5%,再生厚度为25cm,再生层工程造价为39元/m2,而采用传统工艺,需两层二灰碎石做为基层,加之原路面破除外调,造价为61元/m2,由此可见冷再生技术可使工程成本大大降低。 在高等级路面基层中因原材料的再利用可节省大量投资,在低等级路面中,因用冷再生工艺可提高路面基层等级而减小面层的投入,这种客观实际的存在是使得就地冷再生技术受到认同并且可以大力推广的意义所在。 3、保护环境 降低了新材料开采,摈弃了旧材料堆放和污染环境。使用传统的道路维修方法,沥青路面废弃量十分巨大,在施工现场产生噪音以及机械载运过程的粉尘污染等,同时大量新材料的开采,也会造成资源减少和环境的破坏。采用冷再生技术则可避免上述问题,它不仅可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终审稿)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 工工艺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一、施工机械 冷再生技术是由一系列机械组成的机组来完成的,机组中最重要的就是再生机械的选择。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机械选择主要受工程规模和类型的影响决定。冷再生机械及配套设备的最低要求是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并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就地再生机 就地再生机的一般工作宽度为2438~3048mm,工作深度为500mm。 2. 罐车 罐车是再生机的配套设备,用来供水或液体稳定剂。罐车的容量要与工程规模和道路的几何形状匹配。在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过程中,要求至少有一台水罐车给再生机提供施工用水。 3. 压实设备 重型压路机对新再生层底部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有重要作用,因而其选择非常关键。在应用WR2500S就地冷再生机施工过程中需要单钢轮压路机进行压实,数量1~2台。水泥稳定再生结构层应采用16t以上的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结合胶轮压路机碾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可以进行强弱振选择。使用的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重取决于再生层的厚度,可参照表2-10选择。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静重选择表2-10

4. 平地机 WR2500S是轮胎式就地再生机,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控制平整度和标高的要求,需要配备1台平地机。 5. 洒水车 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再生基层进行7d的养护,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进行洒水,需要配备洒水车1台。 6. 准备工作 在就地冷再生施工前应做以下准备工作: (1)对再生施工中所需要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2)检查各罐车、再生机内所装水和\或稳定剂是否能满足再生路段施工的需要; (3)在第一个作业面,采用推杆将再生机组排成一线; (4)连接所有与再生机相连的管路,排出系统中的所有空气并确保所有阀门均处于全开度位置; (5)检查再生机操作人员是否将与稳定剂添加量有关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再生路段是否有明确的导向标志,所有开始程序是否均已清楚。 这些基础的准备工快速而简单,应成为每次施工开始前的例行工作。除再生机外,建议对所有辅助设备机械及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已经掌握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施工前的准备 1 施工计划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简介 沥青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面层和基层破损的问题。具体讲,道路冷再生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料(面层与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整平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底面层或新基层的作业过程。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就地冷再生具有诸多的优点: 1、工序简单。由于原有旧路面的材料全部被就地利用,省略了挖掘、外运、场内加工及回填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施工工序简化。 2、可以不中断交通。由于就地冷再生工序简单,投入现场的施工设施较少,对交通干扰反应不敏感,故可以分车道施工。 3、成本较低。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由于旧的道路材料得以全部利用,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大致可以降低成本20%~46%。 4、生产效率高。就地冷再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除了个别严重的坑槽需要简单的预处理外,其余路面均不需要任何处理。充分地利用了作业时间,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我们的实地测定,一台维特根再生机,在组织合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再生路面5000㎡以上。 5、质量控制精准。含水量由冷再生机电脑自动控制,能够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达到最佳密实效果。 6、工艺先进。泡沫沥青提高了剪切强度,降低了水敏感性。强度特征接近半钢性材料,但又具有柔性性质和良好的抗疲劳特性,有效地减少反射裂缝。

7、行业标准明确。交通部已于2008年7月1日施行《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规范》。这为今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施工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和检测标准。 8、保护环境和资源。因为旧料得以全部就地利用,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也不存在旧料运输和废料随意弃放的问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绿色施工技术。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主要施工机具为集铣刨破碎与拌和为一体的冷再生机。市公路管理处分别于2002年、 2005年引进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德国维特根WR2500冷再生机和CR2200冷再生机各一台,并计划于今年5月购臵WR20 00冷再生机一台。自2002年至今我单位累计完成水泥冷再生280万㎡,泡沫沥青冷再生1.5万㎡。通过近八年的冷再生施工作业,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施工工艺,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上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列。由于沥青路面冷再生节约了大量的建设和养护资金,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的今天,进一步推广路面冷再生技术,对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冷再生工艺的优越性,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会越来越显著,它的发展空间也会非常巨大。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 工工艺

浅谈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冷再生是指在常温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成为新的道路基层,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道路基层施工工艺,该种施工工艺是指充分利用旧路沥青道路面层及基层铺层材料,采用冷再生机进行拌和,同时掺加相应级配的碎石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常温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合、摊铺及整型压实,从而形成新的道路基层。道路就地冷再生属于道路维修、改造的范畴,它主要解决沥青路面上基层破损的问题。其使用范围广泛,不但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维修与改造,也适用一般市政道路主次干道及乡间公路的维修与改造。沥青路面或基层在接近使用寿命期或者遭到严重损坏,传统的对旧路面铣刨修补已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此时采用就地冷再生,能够100%的利用原有路面的废旧材料,节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路面维修速度和生产率。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如下:1、工期短道路就地冷再生机械施工一次性能够完成铣刨、破碎、添加、拌和及摊铺,传统的清挖、外运、废置、新材料购置、摊铺及碾压成型等施工工序,按顺序施工,相比可简化施工程序,从而缩短施工工期。使用就地冷再生机械,每天施工大约可完成6000m2

的工作量。例如5月份我公司参与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工程中,一台冷再生机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道宽12.5m,长1km路段的就地冷再生施工任务,养生5天后始铺筑沥青面层。此路是某城市商业街,车辆行人来往稠密,客观上要求施工紧迫,采用冷再生工艺施工工期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2、成本低 较原来的修路成本可节约成本20%-40%。道路就地冷再生由于全部利用了旧的铺层材料,可节约道路维修或改造时旧铺层材料的挖起运输、废置费用及新材料购置费用,从而能够降低成本。采用道路就地冷再生比传统方式相比,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大概能够降低成本20%—40%,厚度越深,降低成本越多。例如某市城市主干道和平路冷再生改造,在原路面的基础上增加6cm石子,冷再生底基层的水泥剂量设计为5%,再生厚度为25cm,再生层工程造价为39元/m2,而采用传统工艺,需两层二灰碎石做为基层,加之原路面破除外调,造价为61元/m2,由此可见冷再生技术可使工程成本大大降低。在高等级路面基层中因原材料的再利用可节省大量投资,在低等级路面中,因用冷再生工艺可提高路面基层等级而减小面层的投入,这种客观实际的存在是使得就地冷再生技术受到认同而且能够大力推广的意义所在。 3、保护环境 降低了新材料开采,摈弃了旧材料堆放和污染环境。使用传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第33卷 第4期2007年8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 i chuan Bu il d i ng Sc ience 收稿日期:2006 04 25 作者简介:黄煜镔(1974-),男,福建闽清人,博士,主要从事土木建筑材料研究和教学。E -m a i :l huangyb1974@163.co m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黄煜镔1 ,吕伟民2 ,汪宏涛 3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3.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重庆 400016) 摘 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泡沫沥青的发展,冷再生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冷再生技术的介绍,以期引起各方面对再生技术的重视并加强相应研究。关键词:沥青路面;冷再生;泡沫沥青 中图分类号:TU 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07)04-0177-03 0 前 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量也将大量增加。传统的维修方法一般是将破损的旧沥青路面挖除废弃,然后再重新加铺新的沥青面层。这种工艺在技术上就存在明显不足,造价高、工期长,并且长时间中断交通。旧沥青路面材料废弃有三大问题:堆放需要场地、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沥青路面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沥青路面利用再生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者废弃的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再生技术按再生地点的不同,可分为集中厂拌再生和现场就地再生;按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热拌再生和冷拌再生。尽管厂拌再生可以采用热拌也可以采用冷拌,但由于在沥青拌和场质量便于控制,且热拌再生质量好,因此,厂拌再生通常采用热拌再生的方式。 沥青再生技术很早就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得到研究和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沥青路面再生主要采用集中厂拌再生工艺。80年代后,随着机械设备和就地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场就地再生技术开始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这种工艺方法。沥青路面的就地冷再生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并且已成为国际上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1 冷再生的原理及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着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逐渐脆硬老化而失去原有的路用性能。由于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各组分发生氧化、缩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从而破坏了沥青中沥青质与软沥青质的相容性,使沥青材料针入度变小、延度降低、软化点和脆点升高,因而引起沥青路用性能衰减,表现为沥青变硬、变脆、延伸性降低。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是由粘稠沥青在热融状态下包裹集料及矿粉,在集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强粘结力的沥青薄膜,使集料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复合性材料,在碾压作用下,依靠矿质集料的嵌锁作用和沥青的粘结力所形成。老化严重的沥青结合料和性能优良的初始沥青结合料相比,常规路用性能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粘性过高;二是柔韧性不足。其中,柔韧性不足是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不良的主要原因。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沥青再生就是老化的逆过程,只要使组分重新协调,就能恢复沥青的原有性能。而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则可从流变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流变学的观点,沥青的老化,从宏观上就是粘流性质的变化,只要使旧沥青材料的流变行为反向逆转,使之恢复到适当的流变状态,那么旧沥青性能也就能得以恢复而获得再生,并且可用粘度指标来控制再生沥青的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就是改善并提高已老化沥青的粘稠性,提高沥青薄膜的粘结力,使其恢复路用性能的过程。 尽管旧沥青材料在理论上可以获得完全再生,但在实际应用上,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可有不同的再生方式。沥青路面冷再生,在高等级道路上主要 17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