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初步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而进行简单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难点:使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小黑板、计数器、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出示口算小卡片) 30+40= 70-30= 70-40= 60+5= 65-60= 65-5= 2、填一填:(出示小黑板) 3个十是( ),3个一是()。 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学生个别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呈现情境:(出示情境图) 大班和小班的老师想带小朋友去游乐园玩,来到公交公司,看到公交公司有三种车(图片呈现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 认真观察一下,这三种车各有多少个座位? 2.提出问题: 大班的老师租用了大客车和中巴车,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 列式:45+30= (1)提问:你准备怎样算? 要求学生用小棒操作,自主探索算法。 (2)交流算法 (3)师生共同小结:刚刚的算法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加在一起。 (4)师生共同用计数器演示45+30。 小结:因为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要加上的数是30,也就是3个十,所以把4个十和3个十先合起来,得7个十,即40+30=70,再把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即70+5=75。 板书:45+30=75 (5)提问: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 学生结合板书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口算、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图,将19改成9。 教师:放学路上,小明路过了两幢高楼,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教师:谁能把小明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 引导学生说出:右边的高楼有32层,左边的高楼有9层,右边的高楼比左边的多多少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小明还发现了另外一幢高楼,他又有新问题了,谁能把小明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导学生说出:右边的高楼有32层,左边的高楼有19层,右边的高楼比左边的多多少层?教师: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怎样问? 要学生回答可能会有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谁比谁多多少,反过来还可以说谁比谁少多少。(左边的高楼比右边的少多少层) 2.探索计算方法 (1)引导列式 教师:谁会列式? 请一名学生说出算式:32-19 教师继续追问:这一个算式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回答。(略) (2)探索算法 教师:怎样计算32-19呢? 教师:我们先用小摆来算一算,比一比谁最聪明最能干,能算出答案来。 让同学们拿出3捆零2根小棒,想想怎样从32根小棒里面去掉19根呢?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谁愿意在展示台上来边摆边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甲:从3捆里面减掉1捆,还剩22根小棒,也就是32-10=22;再从22根里面减9根剩13根,也就是22-9=13。 教师:这位同学把这道题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知识,真棒!那你是先算的哪一位?(十位)我们在计算时,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一般都是从哪一位算起?(个位)请从个位开始算起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乙:从个位算起,单独的2根减9根不够减,我打开1捆,和单独的2根合在一起变成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沪教版(5)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数学书P26和P2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学会运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学具探究与交流获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逐步发展算法思维。 会提出自己的算法,进行交流和比较,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源于日常生活,感知用数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具准备: 课件、百数图,数射线,计算条片,位值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0+20= 80-60= 40+20= 50+10= 10+30= 18+30= 二:新授: (一)、出示:18+30=?你是怎么算的? 1、在百数图上计算:18+30=? 2在数射线上进行18+30的计算 3、用计算条片计算:18+30=?

4、在位值板上计算:18+30=? (1)在位值板上摆一摆,算一算。 (2)交流:谁来摆一摆?说一说? 板书:18+30=48 10+30=40 40+8=48 5、归纳:两位数加整十数,个位上的数不变,只要在18的十位上加3. 6、练一练: 算一算,想一想。 49+10 36+10 53+10 49+20 36+20 53+30 49+30 36+30 53+40 7、小结:两位数加整十数,个位上的数不变,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8、如果是30+18=?,它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位值板上操作。 (2)结论:30+18=48,与18+30=48结果相同。 (3)小结:在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和不变。 9、练一练:书本P26第2题, 10、总结:两位数加整十数,个位上的数不变,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二)、出示:37-20=?你是怎么算的? 1、在百数图上计算:37-20=? 2、在数射线上计算:37-20=? 3、用计算条片计算:37-20=? 4、在位值板上计算:37-20=? (1)在位值板上摆一摆,算一算。 (2)交流:谁来摆一摆?说一说? 板书:37-20=17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退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_教案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合作在与老师、文本、同学、自我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思考、感悟、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思维发展目标: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情感态度目标: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小朋友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口答 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2=30+4=30+6= 70+20=30+40=30+60= 生:指算口答。 师: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师:算70+20你是怎样想的? 评价:你的计算过程说得真清楚。 二、动手动脑,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1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 师:这是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个座位吗? 生:口答 课件: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学45+30 师:怎样列式? 生:45+30=如果有人报出得数旁边板书75 师:45+30等于多少?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算出得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刚才林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非常生动的语文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希望同学们也能配合老师上好数学课,好吗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出几道题目考考大家,看看大家会不会,好吗? 生:好 师:出示卡片 18-3= 14-2= 15-3= 17-6= 师:谁会算这些题目啊? 生:争相回答 师:指明回答,并表扬表现好的。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减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板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7页,这里是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前五名,大家看一看,哪个国家的金牌数最多?第二名是哪个国家?第三是哪个国家? 师:出示印有美国和俄罗斯金牌数的卡片 师:小眼睛,看黑板 师:同学们,老师把美国和俄罗斯的金牌数放到了黑板上,你们看,哪个国家的金牌数比较多啊? 生回:美国 师:那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怎么计算?

生回答:36-23= 师:板书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你们会算吗? 请2人小组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请开始。 生讨论2分钟 生回答: 1、口算30-20=10,6-3=3 10+3=13 2、列竖式 师:出示图片。用图片表示出36,并说明3表示的是3个十,6表示的是6个一。 所以36-23是指从个位的6中去掉3,从十位的3中去掉2. 师: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 3 6 — 2 3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6-3=3,3-2=1 师:同学们,你们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了吗? 生:掌握了。 师:下面我们组成四人小组,列竖式计算学习卡1的题目,完成的小组用OK示意老师,明白吗? 生:明白 师:开始 板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屏幕上有些口算题,请你们试一试,先估一估,再把得数直接写在练习本上。 片1 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十,再口算 35+3245+1437+5526+29 35+3849+1421+7844+17 我们来核对下得数,你们都做对了吗( 出示答案) 我们来观察第一组题,都是三十几加三十几,为什么有的得数是六十几,有的却是七十几呢?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的和,看是否需要进位。 在口算之前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在把口算的结果和估的结果核对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片二出示多媒体教学, 谈话: 欢迎小朋友们再次光临玩具柜。上一次我们在这里解决了很多数

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片三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2个问题(出示2个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1、小客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38—25= 2、小火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44—25= 你会列式吗?请同学们把这二题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这二道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就用口算的方法来算得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题,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听一听别的同学有没有好的口算方法。为了让同学听的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片四 38-25=_____(出示方法) 方法一: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方法二:先算30-20=10,再算8-5=3,最后算10+3=13;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最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加减的具体情景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 2、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生:有熊猫、猴子、青蛙、小猫、小熊还有小老鼠。 师:运动员入场了,首先要举行的是“青蛙捉虫”比赛。 问:哪只青蛙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呢? 生:小青蛙 问:根据青蛙的比赛结果,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2: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 生3: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

问: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36+20或20+36 问:小青蛙比大青蛙多吃几只害虫呢? 生:36-20 问: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几只害虫呢? 生:也是36-20 师:这两个问题的列式是相同的。 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是两位数,另一个数是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本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我们先来算一算“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一题,用你喜欢的学具来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我用百数图计算36+20,先数36个圆点,再加上20个圆点,一共是56个圆点。 生2:我在百数表上计算36+20,先找到36,因为一行是10,再往下2行就是加上了20,也等于56。 生3:我是在数射线上计算的,先找到36,我先加上10,等于46,再加上10就等于56。 2、问:在你们用学具计算的时候,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师:请大家利用计算条,也可以在位值板上计算 (小组讨论)

最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时候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法,并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口算:50—20= 70—30= 59—6=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的吗? 生:北京。 师: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你们知道是怎样选举的吗? 生:投票。 师:没错,但还需要先提出申请,再经过很多的审核,最后再经过大家的投票选举。就像我们平时选班长一样,这么麻烦,所以这个机会来的可真是不容易啊。所以我们国家是不是很棒啊? 生:是 师: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我们是不是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 生:是 二、进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图片,能够得出哪些信息?

生:…… 师:北京有56票,多伦多有22票,那么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呢? 师: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也就是56比22多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应该怎样计算? 生:用减法 师:我们列出算式56-22=?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们只学过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师:哦,两位数减两位数,我们还没有学过哦,可是老师相信你们的能力,请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看谁能够想出好的方法。 1、同桌互相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2、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鼓励计算的多样 法1:口算50-20=30 6-2=4 30+4=34 法2:列竖式 3、用图片表示出56,并说明5表示的是5个十,6表示的是6个一。 所以56-22是指从个位的6中去掉2,从十位的5中去掉2. 4、大家观察后,请考虑怎样列竖式计算。 5、总结出的竖式。 6、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数位要对齐。 师:所以在数位对齐了之后,我们才能去进行减法计算 课堂练习: 1、教材19页的做一做 2,、20页的课后练习1、2题 课外练习 20页第3题 小结: 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开始减,各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氮化处理氮化处理又称为扩散渗氮。气体渗氮在1923年左右,由德国人Fry首度研究发展并加以工业化。由于经本法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例如钻头、螺丝攻、挤压模、压铸模、鍜压机用鍜造模、螺杆、连杆、曲轴、吸气及排气活门及齿轮凸轮等均有使用。 [编辑本段]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8= 36+5= 63+7= 35—8= 85—9= 40÷5= 6×7= 16÷4= 7×6= 18÷6= 二、探究新知 师:2012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上海的一所小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出发的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生1:有六个年级去参加,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 生2: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5人,2班34人。 生2:二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9人,2班44人。 生3: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3人,2班36人。 ……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1.提出问题 预设——生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3: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2. 动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1的第(1)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城关实验小学曾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聪聪、明明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聪聪对明明说:我们来帮助 1 / 5

他们,好吗?明明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 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81-56 68-51、81-65 68-15、85-61 65-18、85-16 86-15 86-51 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聪聪、明明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2 / 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北京版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标签: 教育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主备:林思勋)5月10日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 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思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口算。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师:谁能说说我们这两天都学得是什么样的口算题呢?谁能出一道这样的口算题考考大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板书)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在电子白板上板书。 师:你们学会了这样的口算本领,还能帮帮“名侦探柯南”呢,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你们看过“名侦探柯南”吗?柯南总是能用它的聪明的头脑解决身边的问题,今天他遇到了一件很难办的珠宝失窃案,你们能帮帮他吗?(能)不错,有证据证明罪犯就是有名的珠宝大盗莱西,他偷了许多的钻石,柯南了解到他把钻石藏在了中心花园,还找到了一张藏宝图,只要算得哪个算式得83,沿着这条路走就 可以找到钻石了。(教师边介绍情景边出示课件图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应用20’ (一)智力寻宝 师:(出示课件)快用你智慧的眼睛看看这张图,哪个算式得83呢,谁先找到了请举手(指名) 生:3+80=83 师:你反映得真快!能简单说说路线该怎样走吗? 生:先向上再向左 师:你不仅算得准,方向感还很强呢。顺着这条路谁找到下面的算式了。 生:93-10=83 师:找对了,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90-10=80,80+3=83 师:思路清晰,我们继续,谁还找到了 生:40+43=83(追问:你是怎样算的) 40+40=80,80+3=83 (继续找到:20+63=83,30+53=83) 师:好,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藏钻石的地方,为我们鼓鼓掌吧。我们在一起看看那些迷惑我们的算式究竟得多少(指名一次回答) 生:45-5=40 100-10=90 70+3=73 85-30=55 师:藏珠宝的地方找到了,可是莱西却把他们藏在了满园的花下,每个花下有一个算式,只要算对宝石就会出现,谁有信心找到第一颗钻石?(依次指名回答,并说出计算过程)(课件一次出示) 17+3 45-30 60+14 80-30 65+30 40+23 60+21 52-30 25+40 师:你们真了不起,用聪明的头脑帮大家找到了钻石,小熊也请我们到他的农庄科技园来做客了。 (二)摘苹果 师:科技园里有鲜红的大苹果等着你来采摘,算出得数苹果拿回家,(出示课件)谁先来?(一次指名) 20+30 43-3 52-20 7+40 23-10 72+10 80-50 34-30 30-10 师:小熊的农庄还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呢,可他们却迷了路,你们愿意把他们送回家吗?(出示课件,全体练习) 5+20= 20+67= 20+9= 80+7= 60+40= 50-40= (以上几道指名来回答) 拓展题高: 师:最后只剩下小猴子了,他身上没有号牌,该怎么送它回家呢? 生:我送他一个号牌 师:你真有创意,说说看(学生可以说一个算式或一个数) 生1:剩下的那个房子是87,小猴子的号牌可以是80+7 师:你的想法也很好,照这样想,小猴子的号牌还可以事都少呢?(指名) (三)开放题 师:小动物回家了,小熊的收获也很大(出示课件) 大家看,有多少个玉米呢,有多少胡萝卜,有多少南瓜,有多少苹果呢? 生:玉米56个胡萝卜20个南瓜6个苹果10个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南城县第一小学余丽娜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6至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列竖式笔算两位数加法之后,是对列竖式笔算的进一步巩固,又为后面的多位数减法作铺垫。第一课时安排的是不退位减,重点是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相减,理解运算的顺序:从个位减起。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体,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更好地学习,教学设计时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旧知导入新知、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数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力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做数学。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3、用数学。生活是数学的土壤。数学教学要回归本色,就是要让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生活,把深刻的数学与平实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的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教材主题图,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法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学习内容:教科书P17 学习内容:第16页和第17页例1,练习三第1~4题。 学习目标: 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应用意识。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 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 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5、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 教学具: 磁板、圆片。生:数位板,圆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与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2019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有4个城市提出了申请,经过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你看,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赢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相信到了那一天,我们国 家将会更加强盛。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进行爱国主义和好好学习的 教育)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板书) (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书) (3)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56-9=47 (4)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书) (5)多伦多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18-9=9 ……此外还有一些加法题。 2、教学例1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等于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1)50-20=30,3-2=4,30+4=34,用口算。 (2)可以笔算 用竖式怎样算?先用圆片摆一摆。 A :拿出数位板,用圆片表示56,再从去掉22,观察还剩多少?一生到前面摆,边摆边说。 B :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 四、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第2题 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第4题 说说图意。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例题以两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邮票为题材,教学被减数是整十数的退位减法笔算,通过用小棒摆以及用计算器拨的过程,显示了把一捆小棒拆开成10根单根,以及在计数器上把十位的1颗珠换成个位的10颗珠,突出了“从十位退1是10个一”的算理。在书上通过茄子卡通的话,再次突出了“从个位减起”的计算顺序以及“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然后再减”的退位方法。 被减数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教材以“试一试”的形式出现。与例题不同的是,个位上3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在个位上加10成13,然后再减。学生在学习例题时掌握的退位方法,可以在这里得到深化。最后,教材要求学生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对笔算减法的三条方法进行总结。即:(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学情分析: 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9页的例题,第90页的“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笔算减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回答下列各题(开火车) 13-9 17-8 15-7 38-4 67-5 43-30 10-3 68-20 2.竖式计算 86-23 74-21 96-43 66-12 课件出示本节内容的标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学生读题。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 城镇小学王玉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的例题和第47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小黑板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每两人准备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这里老师有几道题,看谁在这些方面学得最好。 2.口答: (1)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2)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3)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5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口算: 80+2= 30+4= 30+6= 80+20= 30+40= 30+60= 你是怎样想的? 4.教师对复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最想到哪里去看一看,玩一玩?去这些地方可能要坐车,就让我们一起去停车场看一看吧!

1.出示例题图。 (1)谁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巴车有30个座位;小汽车有3个座位。) (2)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问题: ①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②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③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④三辆汽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口头列出的算式,教师板书: 45+30 45+3 30+3 45+30+3 2.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算式,提问:在这几道算式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过?(30+3) 3.指出:45+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45+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学会了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这道连加的算式也就会计算了。 三、探索算法 1、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1)提问:你准备怎样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计数器,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你算一算呢? (2)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谁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的?上台演示。 教师提问:先摆哪个数?(45)然后呢? 追问:把30摆在哪一边? 把3捆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它们都是整捆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 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75)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成75) 肯定学生的算法,指出:刚才的算法,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合在一起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6至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说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说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

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

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猜测活动。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试一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