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管理程序(英文版)

人体工程学管理程序(英文版)

人体工程学管理程序(英文版)
人体工程学管理程序(英文版)

BMTC-EI-WI-012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

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员工的工作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从而进一步维护本公司员 工的合法权利,特制订本改善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由人事部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4.内容和改善方案 4.1原则 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为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科学的方法;强调工作时在以人健康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4.2内容 4.2.1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 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2.2肺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 4.2.3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4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 4.2.5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 范围。他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 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他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是很有用的。 4.2.6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 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4.2.7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 比。 4.2.8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他们分布在范 围的两端。 4.2.9身高: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10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11眼高(站立):是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4.2.12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CCC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配合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维护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相关利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厂已通过产品认证的所有产品的认证标志之使用管理。 三、定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 四、权责: 工程部:负责认证标志之使用方式及使用说明的制定。 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提交申请。 货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标贴。 品管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五、程序内容: 5.1认证标志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5.1.1工程部根据本厂实际需要,确定“CCC”标志的使用形态方式,并依据国家颁发《强制性产品认 证标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指定机 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 5.1.2申请时须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1.3若委托他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受委托人必须持申请人的委托书、申请书和认让证书的副本 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以上向指定机构申请后,经认监委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或 向国家指定机构购买。 5.1.4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压、 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1.5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由指定的机构发放. 5.1.6认证标志的申请具体参见附件:CQC国家颁发的《“印刷/模压标志申请书”填写指南及要求》 和《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方案的标准程序》 5.1.7认证标志制作:获证产品可根据本厂实际采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雕刻、烙印、 打戳等方式<以上各种方式以下简称印刷、模压> 5.1.8若本工厂自行印刷/模压CCC标志,必须按《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标准

招投标管理制度(草案)

招投标管理制度(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目的 (1)办公室负责进行工程承包的招投标工作,招投标工作以国家、行业及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为依据; (2)对设计、勘探、建筑安装、建立、物质采购(大宗)等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邀标制度,通过对上述活动进行控制,以确保本公司的工程符合入园企业和法规的要求。 第2条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的招投标活动 第3条项目招投标原则 (1)公开公正原则 (2)标价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 (3)工程性质与公司营运能力相结合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本公司项目招投标的要求与形式 第4条项目招投标工作要求 (1)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合同的质量要求,满足本企业要求 (2)监督、督促、协助委托的招投标代理公司做好相应工作(3)招投标相关资料、文件必须符合规范,分类归档 第5条项目招投标形式 公司招投标方式有公开投标、发包邀约两种,有分外要求的单位工程发包和分项工程发包可采用不定向议标或定向议标。

(1)定向议标的工程发包范围 ①价额在10万元以内的; ②因政策等原因; ③其他分外原因 (2)实行公开招标的项目,由办公室牵头,组织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并遵照国家招投标法及本行业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3)实行议标的,由办公室牵头,参照国家及本行业法规和办法开展。 第三章项目招投标程序 第6条提出招标及招标前准备 办公室根据基地建设需求,拟定招标的时间,做好前期准备第7条资格审查 根据招标代理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资格预审及实审 (1)预审: ①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营业执照,异地进赣单位应提出相应的批准文件和资料(复印件) ②近两年的合同的履行情况 (2)其他需要预审的内容 ①以上内容由公司办公室、工程小组、财务等职能部门分别预审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采用不定向议标方式的,承包商不得少于三家。 第8条招标文件的起草 实行公开招标的文件由受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起草,实行议标的招标文件,由办公室起草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起草。

人体工程学控制程序文件

人体工程学控制程序 1、目的 保护员工远离工作场所中的生物力学压力,减少和控制由于工作场所引起的职业肌骨和累 积损伤疾病;减少和控制可能引起的与此类疾病有关的赔偿费用。 2、范围 公司所有可能引起人体工程学相关的累积损伤和职业疾病的操作都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人 体工程学评估,寻找解决办法来减轻和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 3、职责 3.1行政部 负责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人体工程学程序。协调人体工程学程序,负责召开会议,指导各部 门正确识别各类潜在危险,与小组中的成员联系并将小组活动和进展告知管理层。 保证所有办公家具和设备的标准符合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或对该类采购提出建议。 3.2部门经理和主管 负责识别工作场所中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并将其报告给人体工程学小组、并负责保证工作站,任务,设备和工具管理良好並且按照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操作。 3.3工程人员 负责使用已知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工作站操作和工艺的设计。保证新工具和新设备符合该原则。建议并完成对现存危害的改进工作和评估。

3.4员工 按照相关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报告相关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参加必要的培训。 4、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员工和他/她的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站,设备,工艺和活动的设计,从而优化人,人使用的工具和他们作用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或称人机工程 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导致员工生物力学压力的工作状况。例如提升,降低,推,拉或负重。危险因素还包括尴尬姿势,过度用力,手和手腕的重复性工作,地面湿滑,拥挤,照明不足,过热,过冷或湿度太大等工作环境等。 人体工程学疾病:员工在长期处于存在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的环境下工作而造成的疾病,包括背部、肩部、颈部受伤,腕关综合症,累积损伤紊乱,DeQuervain's症Raynaud's综合症、腱炎、腱鞘滑膜炎,扳机指等。 工程控制:控制上述危害的物理方法。例如: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重新设计(如:机械防护)工作环境的改造(如:通风,照明)或改变日常操作程序等。 5、危害识别和工作分析 依据控制程序EHS00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辨识识别活动内容。 5.1工作应考虑识别:人体搬运(推、拉、提升、降低、搬运),静力负重;尴尬姿势和拥挤区域,手部和手腕的重复性工作等。

人体工程学因素识别评价改善程序(含表格)

人体工程学因素识别、评价改善程序 (GB/T28001-2011) 1、目的 本规定的制定旨在通过在工厂场所中积极、合理地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科学理论,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使其适合员工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实现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的目标,从而进一步维护本公司员工的合法权利,特制订本改善程序。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部门车间,全体员工。 3、职责 3.1 人事部负责文件的制定、修改和监督实施。 3.2 人事部负责组织人体工程学知识培训。 3.3 各部门负责本规定的贯彻实施。 4、人体工程学简介 4.1定义 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

健康、安全和术士等问题的科学。 4.2 研究内容 早起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机械的关系,即人机关系。其内容有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操作装置,控制盘的视觉显示,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人体解剖学和人体测量学等,继而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即人-环境关系,这有涉及到了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至今,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仍在发展,并不统一。 5、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5.1 识别的范围 识别的范围涉及公司员工进行研发、管理和生产活动的所有场所,包括所有相关的设施、设备、用具、防护措施等等。 5.2识别的依据 应以人体工程学科学理论及公司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5.3 识别的周期 公司每年统一组织一次识别活动。 5.4 识别和确认的人员 参加识别的确认的人员应为参加过公司组织的人体工程学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修订稿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 控制程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质量体系文件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发行部门:仓库 文件编号:YXD-QP-01 版本: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01月 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

一、目的: 为配合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维护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相关利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厂已通过产品认证的所有产品的认证标志之使用管理。 三、定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 四、权责:

工程部:负责认证标志之使用方式及使用说明的制定。 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提交申请。 货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标贴。 品管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五、程序内容: 5.1认证标志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5.1.1工程部根据本厂实际需要,确定“CCC”标志的使用形态方式,并依据国家颁发《强 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 下简称:认监委)指定机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 5.1.2申请时须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1.3若委托他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受委托人必须持申请人的委托书、申请书和认 让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以上向指定机构申请后,经认监委 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或向国家指定机构购买。 5.1.4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 本费或者模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1.5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由指定的机构发放. 5.1.6认证标志的申请具体参见附件:CQC国家颁发的《“印刷/模压标志申请书”填写 指南及要求》和《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方案的标准程序》 5.1.7认证标志制作:获证产品可根据本厂实际采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 雕刻、烙印、打戳等方式<以上各种方式以下简称印刷、模压> 5.1.8若本工厂自行印刷/模压CCC标志,必须按《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 等使用标准程序》中第4项要求向申请机构提出印刷/模压设计方案。

RBA6.0人机工程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人机工程风险评估管 理程序 版本:A0版 适用部门:公司所有部门 文件编号: COP-018 生效日期:

修订记录 版本改版者日期改版原因 改版内容说明

1 .目的 对本公司人机工程学评估、工作姿势、工作设备、工具、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及人工搬运等内容进行评估,特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和内容。 3 . 术语和定义 3.1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它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机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评价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能的安全,从而解决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人机工程学通过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把使用者作为工作设备、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等设计的出发点,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最终目的是设计合适的机械,创造最舒适的劳动条件,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作业中的差错,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让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3.2 工作环境 在工作空间中,人周围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和文化的因素。 3.3 工作设备 在工作系统中,所使用的工具、机器、运载工具、器件、设施、装置和其他要素。 3.4 工作过程 在工作系统中,人、工作设备、材料、能量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的顺序。 4 .职责和权限 4.1 生产部门 4.1.1 生产部对人机工程学进行调查,做出公司年度人机工程学风险概述。 4.1.2生产部根据公司年度人机工程学风险概述需改进项目,跟踪各部门整改的完成情况。 4.2 人事行政部门 4.2.1 各区域代表在月度安健环检查内容中应包括对管辖区域的人机工程学的调查。 4.2.2 对员工受伤或疾病的安健环事故(件)记录的原因分析应包括人机工程学内容。 4.2.3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不符合项进行整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管理程序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管理程序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通过对一般工业产品和低碳产品认证证书进行控制和管理,防止错误使用,确保获证者有效而正确地使用公司颁发的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识,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认证证书和标志的所有权及获准公司认证的组织使用本公司颁发的CEC认证证书和标志时应遵守的规则。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识的使用与管理。适用于所有获得CEC产品认证的组织。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在本程序引用中构成本程序的内容,凡注日期的,仅该版本适用本程序,凡不注日期的,最新版本适用本程序,请使用本程序的人员关注相关文件的最新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低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通用硅酸盐水泥 低碳产品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CNAS-CC02《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CNAS-GC21《一般工业产品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GB/T18346《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 管理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认证证书和标志的设计制作、标志标识购买和诉诸法律事项的交涉工作; 3.2技术部依据CNCA/CNAS相关要求,负责公司各类认证证书模版、认证标志样式(文字版、电子版)的设计及编修订,经公司确认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向CNCA/CNAS申报备案,负责各类认证证书模版、认证标志样式的建档、保存; 3.3技术部负责认证证书的打印工作; 3.4市场部负责在申请环节,向申请人介绍公司各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的相关要求,并在申请评审时,评审企业对认证证书的相关要求(如份数、中英文版等)的合理性; 3.5市场部负责向获证者寄发认证证书,负责与获证者签署使用认证证书和在低值易耗品上印制标志标识的协议,填写《标识特殊印制要求申请单》指导获证者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 3.6审核(检查)部负责对获证者使用认证证书和标志标识的监督与检查,对错用证书和标识者提出处理意见; 3.7综合部负责组织空白认证证书的印刷,数据库中电子模版管理,监察认证证书内容的正确性;

招标管理程序(1)

招标管理程序 1. 目的和范围:加强本公司设计、施工、广告合同的招标管理,使之得到有效控 制,从而确保公司的利益。 2. 职责 2.1 总经理室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设计、施工、广告招标工作。 2.2 设计招标 2.2.1 副总经理主持设计招标的全过程。 2.2.2 设计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设计招标的具体工作。 2.2.3设计研发部负责项目设计期间的合同保管、监督和传递工作。 2.2.4审计核算部、财务计统部、工程材料部资料员负责传递到本部门的 合同的保管。 2.3 施工招标 2.3.1副总经理主持施工招标的全过程。 2.3.2 工程材料部经理负责组织施工招标的具体工作。 2.3.3 工程材料部负责项目施工期间的合同保管、传递工作。 2.3.4 审计核算部、财务计统部、项目部资料员负责保管传递到本部门的合 同。 2.4 广告招标 2.4.1 经营销售部负责挑选参与竞标的广告公司。 2.4.2 经营销售部负责组织招投标工作。 2.4.3经营销售部组织人员与中标广告公司进行合同谈判。 2.4.4经营销售部汇总谈判结果,修订合同文本,向总经理汇报。 2.4.5总经理确定与广告公司的合同文本。 2.5总经理签署合同。 2.6公司图书档案室管理员负责合同文件的最后保管。 3.工作流程 3.1 设计招标管理: 3.1.1 设计招标程序: 3.1.1.1 总经理发布招标指令,确定招标方式。 3.1.1.2设计研发部经理跟据总经理确定的要求,组织编写招标文件或

者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 A.经总经理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文件的复印件。 B. 项目说明书,包括对工程内容、设计范围和深度、图纸内容、 张数和图幅、建设周期和设计进度等的要求。 C. 合同的主要要求和内容。 D. 设计资料提供内容、方式和时间,设计文件的审查时间。 E. 组织现场踏勘和进行招标文件说明的时间和地点。 F.招标起止日期。 3.1.1.3 设计研发部经理代表公司发布设计招标通告或向选择的设计单 位发邀请招标函,选择设计单位的依据为: A.设计资历和设计信誉。 B.设计进度和收费。 C.近期设计的主要工程情况和社会评价。 3.1.1.4 总经理室牵头,副总经理主持,设计研发部组织建立评标小组, 根据具体项目制定评标、定标方法和依据。 3.1.1.5设计研发部经理组织投标单位踏勘工程现场,解答投标单位的 问题。 3.1.1.6 设计研发部收到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后,组织评标小组评标,确定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并通知未中标的单位。确定中标的依 据: A.设计方案的优劣。 B.建设造价、经济效益的好坏。 C.设计进度快慢。 D.单位综合保障实力及施工现场服务能力。 3.1.1.7设计研发部经理代表公司拟定合同,合同条款的内容包括: A.合同签定的依据。 B.设计人应提交的资料文件及设计进度要求。 C.设计费支付的要求。 D.双方的责任要求和违约要求。 3.1.1.8 总经理与中标单位签定合同。 3.1.2针对具体项目,可由设计研发部跟据设计难度对多家设计单位进行考

制程控制程序

制程控制程序 1、目的: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生产制程质量管理。 3、定义:无 4、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组织生产,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 4.2 技质部:负责工艺基准,来料质量,工序质量和成品质量的监控,检查与检测。 4.3设备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生产设施参数的调试、生产设施的维修、保养并 记录《设备维修记录表》。 4.4 技质部: 4.4.1 负责制订《生产工序表》,《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4.4.2 负责生产制程的品质监督,对不良品进行原因分析、改善,找出最终的改善 措施,责任相关部门进行落实改善; 5、程序内容及要求 5.1 生产基准的控制 5.1.1 技质部向生产部门发放《生产工序表》,《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5.1.3 对不能用计量值判别的加工要求及质量,由技质部制定样判定标准,如图片, 样品等供生产部门使用。 5.2 人员控制 5.2.1 生产线班长按《生产工序表》安排工序,指定操作人员; 5.2.2 员工上岗操作前,要进行必要的培训,经管理人员许可后,才能正式上岗; 特殊工作岗位的员工要在考核合格后,持上岗证正式上岗 5.3 生产设备控制 5.3.2 操作人员需按时实施始业点检,并记录于《设备日常保养维护表》; 5.3.3 质量检验员对有关设备的设定参数或加工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3.4 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按《生产设备维修管理规定》进行; 5.3.6 检验测量设备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规定定期校准; 5.4 材料控制 5.4.1 使用《BOM表》中规定的材料进行生产。 5.4.2 生产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及加工报废的材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3 使用让步接收(特采)的材料时,需按特采使用要求进行。 5.5.工艺参数控制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文件 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 发行部门:仓库 文件编号:YXD-QP-01 版本: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01月 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

一、目的:

为配合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维护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相关利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厂已通过产品认证的所有产品的认证标志之使用管理。 三、定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 四、权责: 工程部:负责认证标志之使用方式及使用说明的制定。 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提交申请。 货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标贴。 品管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五、程序内容: 5.1认证标志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5.1.1工程部根据本厂实际需要,确定“CCC”标志的使用形态方式,并依据国家颁发《强制性产品认 证标志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指定机 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 5.1.2申请时须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 5.1.3若委托他人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受委托人必须持申请人的委托书、申请书和认让证书的副本 向指定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以上向指定机构申请后,经认监委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或 向国家指定机构购买。 5.1.4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应积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 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1.5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由指定的机构发放. 5.1.6认证标志的申请具体参见附件:CQC国家颁发的《“印刷/模压标志申请书”填写指南及要求》 和《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方案的标准程序》 5.1.7认证标志制作:获证产品可根据本厂实际采用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雕刻、烙印、 打戳等方式<以上各种方式以下简称印刷、模压> 5.1.8若本工厂自行印刷/模压CCC标志,必须按《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印刷、模压等使用标准 程序》中第4项要求向申请机构提出印刷/模压设计方案。

招投标管理制度及流程

招投标管理制度及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传统的建筑、交通行业的招标,分设计阶段招标和施工阶段招标,而信息系统工程的招标通常只进行一次,承建单位中标后,其任务应包括方案设计、网络施工、系统集成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有关设备及软件的选购也应包括在招标范围内。 招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

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 (2)有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3)有符合规定条件、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 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从事其他招标代理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其资格认定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规定。招标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并遵守本法关于招标人的规定。

人机工程学资料(丁玉兰版)

北理工设研究生学长资料分享群:432571547,学长自用QQ:790684783 1、学科的命名 英国:Ergonomics Ergon(工作)+ nomos (自然规律)+ ics(学) 美国: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因工程学) 日本:人间工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控制学、宜人学等。 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 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一) 国际人机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问题的学科. 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二)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与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三)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3、具体含义说 1)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2)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5)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情愉快,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 早期历史(20世纪前期)人机工程职业的诞生(1945—1960年) 快速发展时期(1960—1980年)计算机、灾难和诉讼(1980—1990年) 1990年以后 二、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人机工程学的内容 各国人机工程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各国学科和工业基础不同,各国人机工程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 美国侧重工程和人际关系;法国侧重劳动生理学;前苏联注重工程心理学;保加利亚偏重人体测量;捷克、印度等注重劳动卫生学。 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人机关系;人与环境关系;人与生态;人的特性模型;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人际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 近期国内外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归纳如下: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学控制程序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职责 (1) 5作业程序 (3) 6报告和记录 (7) 7相关/支持性文件 (8) 8附录 (8) 前言 为使公司人机工作界面最大范围满足人机工效,保护员工免受职业伤害,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安健环及 NOSA管理要求,便于员工科学的认识人机工作接触的相互影响,科学、合理、有效投入工作,按照公司安健环委员会要求,编制此管理规定。

本标准由发电有限公司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程序由公司技术安全部负责起草、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程序主要起草人 : 审查: 批准: 本程序于 2008年 06月 30日首次发布。 本程序的版本及修改状态: A/0。 本程序的受控状态:受控。 Ⅰ 人机工程学控制程序 1范围 为了优化人、机器及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采取最佳的工作姿势,以确保人员在工作中安全、健康,制定本控制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有限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工作、办公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0001—2001 《标准编写规则》 QB/XSX201.01—2007《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手册》 NOSA安健环管理 253管理标准 GB/T 14776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数据。 GB/T 18717.2-2002 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GB/T12330-90体力搬运重量限值 GB11523-89手传振动测量规范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 4205 人机界面( MMI)操作规则

GB/T 4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 GB/T 4026-2003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GB/T 3787-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18717.1-2002 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一部分全身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规定原则。 GB/T 18717.2-2002 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二部分全身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规定原则。 GB/T 18717.3-2002 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三部分全身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规定原则。 3 定义和术语 人机工程学: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设备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0 管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 4.1 办公场所桌椅高度及向后活动间距的人机工程管理与要求 4.1.1 办公场所的桌面高度应符合《 GB/T 14776》关于工作岗位尺寸管理标准即:台面高度与地面基准之间距离应为 720mm左右,不减轻人体上体脊柱长期工作的疲劳,提高工效。 4.1.2 办公场所的椅面高度与地面高度以之间距离为: 360~480mm之间,以减少人体下肢长期工作的疲劳,提高工效。 4.1.3 办公场所工作的办公桌与人活动空间应大于 1000mm,以利于人体向后的活动。采用座姿工作的脚部活动空间:办公桌平面下部脚空间进深距离应≥ 530mm,以利于人脚部的活动,减少工作疲劳,提高工效。 4.2 工作场所(站立工作)台面高度人机工程管理及要求 4.2.1 工作台面高度应符合《 GB/T 14776》关于工作岗位尺寸管理标准即:台面高度与地面基准之间距离应为 1050mm左右,以保证人体力学支撑结构的合理(适合体力消耗较大工作。 4.2.2 采用站姿从事化验工作台面高度在满足 1050mm左右尺寸条件下,如工作台前有吊柜的,最高层吊柜高度应在 1250~1350之间,柜面进深应在 300mmm左右。 4.3 站(做)姿工作空间的人机工程管理与要求

认证证书、标志的使用与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XXXX科技 认证证书、标志的使用与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TY-2-30-013 版本版次:1.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复核:日期: 核准:日期: 受控状态:

1目的 为加强对产品、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管理、监督,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维护组织和顾客的合法权益,促进认证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对国家自愿性产品认证或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统一监督管理,规和控制CQC、VDE、UL等认证标志的购置、印刷、发放和使用及管理,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认证标志。 2适用围 适用于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使用。 3权责 3.1质量保证负责人实施认证标志使用管理的控制。负责向相关国家机构或部门提交申请。

3.2研发部负责认证标志制作规格的设计及型号选用、合理使用工作。 3.3采购部主管负责认证标志的外购及印刷、模压等外协工作。 3.4仓库负责认证标志的储存和保管、发放。 3.5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按规定要求使用、粘贴。 3.6品保部负责监督认证标志的粘贴及正确使用方式等。 3.7文控中心负责认证证书的建档和妥善保存。 4定义 认证证书:指产品、管理体系通过认证所获得的证明性文件。认证证书包括产品认证证书和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认证标志:指证明产品、管理体系通过认证的专有符号、图案或者符号、图案以及文字的组合。认证标志包括产品认证标志和管理体系认证标志。 5作业容 5.1认证证书 5.1.1公司有权在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正确使用认证证书。 5.1.2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正本由文控中心保存。文控中心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妥善保管好证书,以免丢失、损坏,对认证证书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如发生证书丢失、损坏的,应及时汇报给公司质量保证负责人,由质量保证负责人及时向认证机构申请补发。 5.1.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副本或复印件可以展示在文件、、通过认证的工作场所、销售场所、广告和宣传资料中或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在顾客提出要求时,相关部门可以经过申请提供给顾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完整复印件,或者出示证书原件,顾客检查后应及时将证书原件归还保管部门。 5.1.4公司相关部门应避免管理体系的认证宣传误导消费者,使其误认为通过体系认证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公司可以在业务围按以下文字描述的方式将认证证书的有关信息展示在文件、、通过认证的工作场所、销售场所、广告、宣传资料以及运输产品的大包装上,如:“本公司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编号为xxxx”。 5.1.5公司相关部门在印制认证宣传材料、包装物或做其它认证宣传时,应到文控中心登记。 5.1.6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报告认证机构并接受认证机构的调查或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证书。 5.1.7公司按时交纳认证费用,以获得或保持证书。 5.1.8任何单位、部门、个人不准伪造、更改、出借、出租、转让、倒卖、部分出示、部分复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1.9对其它单位和个人妨碍本公司使用认证证书的行为,公司将向认证机构提出投诉。 5.1.10证书被认证机构暂停、撤消时,公司按认证机构的要求将证书交还到认证机构,并同时停止在文件、、通过认证的工作场所、广告和宣传资料中展示认证证书,并停止将有关认证信息用于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 5.2认证标志的加贴 加贴是指向UL、VDE、CQC认证标志管理中心购置现成标志,在合格产品规定位置上加贴使用。 5.2.1确定标志加贴位置:由质量保证负责人指定标志加贴的位置,位置应明显。一经指定,便应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应确保加贴标志的产品均符合要求。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SA-OP-2064 文件版本:A0 制定部门:人力资源部 发行日期:2015-12-29 分发部门: 财务部 业务管理部 人力资源部 产销协调部 模具开发部 品质保证部 CNC加工中心 核准:审核:制定:王再胜

※修(制)订履历一览表

0.流程图 0.1无 1.目的 1.1为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依据人机工程学原 理对产品初始设计阶段,以及员工作业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场所、动作范围、人机界面、负责程度、重复动作、疲劳程度等一系列人体功效方面进行识别、考量评估。通过有效评估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之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合理定员定量的安排生产活动,防止体力劳动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体力劳动强度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定义 3.1人体工程学:又称工效学、人因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 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是涉及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一门学科。 3.2能量代谢率:某工种劳动日内各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均值。 3.3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内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3.4体力劳动性别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因相同的体力强度引起男女不同的 生理反映,就使用了性别系数(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3.5体力劳动方式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使用规定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使用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提出了获得认证的组织使用WIT签发的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及相应的认可标志的准则,明确了WIT和获得认证的组织管理和使用认证证书及标志的权利和义务。 2获得认证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2.1 遵守认证协议的相关规定。 2.2 可以在各种宣传品上,如产品说明书、广告、信笺及名片上使用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 2.3 可以在展销会或其他业务洽谈会场合宣传和展示认证证书,或向需方提供证书复印件或照片,在宣 传时仅就获准认证的范围作出声明。 2.4认证证书的使用必须完整,不可进行证书内容涂改。 2.5不能以任何误导的方式使用认证文件、认证标志和报告,或其中任何部分,并暗示产品或服务得到认 证。 2.6不可以将认证标志直接用在产品上,只有在诸如注明“本产品是在管理体系通过了XXXXXXX(如: ISO9001等)认证的工厂里制造的”情况下,方可将认证标志使用在用于运输产品的包装箱上。 2.7不可以在试验室测试或计量报告中使用认证标志或证书。 2.8 如获得认证的组织在宣传品上使用相应的认可标志时,应注意认可标志与WIT认证标志必须以能显 示两者关系的恰当排列方式同时使用,获证组织不能使用IAF国际互认标志。 2.9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认证宣传时,应遵守WIT的规定,不得进行使人误解或未授权的声明。 2.10当获得认证的组织被WIT暂停/撤消认证资格时,该组织应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并按照 WIT要求交回认证证书、销毁现有的全部认证标志。 3 WIT的权利和义务 3.1 遵守认证协议的相关规定。 3.2 根据获得认证组织的需要,对认证证书及标志的使用规定进行解释。 3.3 当获得认证的组织违反本规定时,有权通知获得认证的组织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及标志或撤销认证。 造成严重后果的,WIT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4标志使用的排列方式:

采购招标流程及管理制度_-

采购招标流程及管理制度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采购管理工作,保证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和费用, 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备招标条件的、公司实际需要的工程材料、机电设备、生产物资、办公用品等物资采购。 1、专项物资一次性订货超过50万元的,实行专项招标。 2、同类型或单品种物资半年用量采购值超过30万元的采取半年招标一次。 3、机械设备价值5万元以上、办公用品一次性采购2万元以上的实行招标。 4、其它需要实施招标采购的物资。 第三章招标采购原则 第三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四条竞争原则。参加投标供应商必须有三家及三家以上有实力、信誉和服务良好的供应商。 第五条遵循同质低价、同价质优的选择标准。 第六条遵循及时、适用、合理、节约原则。由各物资需求部门,提供物资 采购计划,提供拟采购物资的具体明细和质量技术要求、供货时间等。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七条物资采购招标工作由采购部及集团招标委员会联合组织实施。 第八条在实施招标前,由招标组织部门根据各部门提供计划、要求,拟草有关招标文件,其计划、方案上报公司领导,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采购部门负责采集供应商信息资源,相关部门也可提供供应商信息资源,以形成竞价机制,确保招标工作的实施。 第十条供应商信息资源必须认真筛选,拟选参与竞标的供应商,必须具备一定生产规模,质保体系完善,招标人认同的厂家。对多次参加投标,报价持续 偏高的厂家,逐步由新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取代参与投标竞价。 第十一条组建物资采购评标小组,由公司相关领导、财务负责人及所需物资部门的负责人参与评标工作。 第五章招标采购形式 第十一条物资招标采购可根据所需物资的品种、数量、使用时间、资金保证等情况,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形式。 第十二条不具备前二种形式招标的,需报请公司董事会或相关使用部门的主管副总批准,可实施商务洽谈。 第十三条商务洽谈采购,必须实行多方询价,填写询价对比过程、结果及拟订供应商,以书面材料形式,报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 第六章招标采购的工作程序 第十四条招标准备工作 1、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部门计划并依据本制度,确定是否需要招标采购,凡在招标采购范围的,由采购部向集团招标委员会提出招标采购申请。 2、采购部联合招标委员会制定招标实施计划,明确招标采购的具体形式。 3、招标委员会联合采购部编制招标文件(或招标说明)及拟定评标办法, 相关物资需求部门参与招标文件(或招标说明)的编制。 第十四条:招标实施工作 1、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形式采购。 1)由采购部发布招标公告,对有意前来投标报名的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