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笔记】:政治学基础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外院、复旦政治学相关专业)

【考研·笔记】:政治学基础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外院、复旦政治学相关专业)

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专业考研专业课考研笔记政治学基础

核心知识总结

目录

核心考点一:政治 (4)

1. 【概念】利益关系+社会公共权力+社会关系 (4)

2. 【概念由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确认概念的必要条件 (4)

核心考点二:政治学 (4)

1. 【概念】:政治关系+规律+科学 (4)

2. 【内容】:不同原则,其分类不一致 (4)

3. 【研究方法】:马克思研究方法+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4)

核心考点三:政治关系 (4)

1. 【概念】: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分配 (5)

2. 【表现】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 (5)

核心考点四:利益 (5)

(1)需要: (5)

(2)生产基础: (5)

(3)人与人之间: (5)

核心考点五:利益关系 (5)

1. 【概念】:主体+利益+社会联系 (5)

2. 【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层次 (5)

核心考点六:共同利益 (5)

1. 【概念】:同一社会关系+主体+利益相同部分 (5)

2. 【特征】:公共性+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性 (6)

3. 【体现】:按层次分类 (6)

核心考点七:利益矛盾 (6)

1. 【概念】:不同利益主体利益+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差异 (6)

2. 【类别】:横向利益矛盾+纵向利益矛盾 (6)

核心考点八:政治权力 (6)

1. 【概念】:力量+利益+制约 (6)

2. 【要素】:客观+主观 (6)

3. 【特性】: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 (6)

4. 【类型】: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7)

5. 【作用】:特点+方式+影响 (7)

核心考点九:政治权利 (7)

1. 【概念】:利益关系+政治权力+社会成员与社会群体关系+法定资格 (7)

2. 【特性】: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自主性+统一性+自由价值性 (7)

3. 【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7)

4. 【作用】:政治权力主体利益+政治生活+社会政治建设发展 (7)

核心考点十:政治行为 (8)

1. 【概念】:利益+权力+权利+活动 (8)

2. 【要素】:性质+主体+方向+方式 (8)

3. 【类型】: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8)

核心考点十一:政治统治 (8)

核心考点十二:政治管理 (9)

1. 【概念】:协调利益矛盾+解决权力制约关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9)

2. 【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公共生活效率及公平 (9)

3. 【职能】:社会公共利益+协调利益关系 (9)

4. 【类型】: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9)

5. 【方式】: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控 (9)

6. 【作用】:政治统治+社会实现机制+政治权利+社会有序运行+社会发展 (9)

核心考点十三:政治参与 (10)

1. 【概念】:普通公民+合法参与+影响政治 (10)

2. 【特点】:主体+内容+法定关系+外延+目标与对象 (10)

3. 【类型】:根据参与形态和社会形态 (10)

4. 【途径】: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10)

5.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机制+社会机会 (10)

6. 【作用】:政治作用+社会作用 (10)

核心考点十四:政治体系 (10)

1. 【概念】:组织实体+制度 (10)

2. 【内容】:政治组织+政治制度 (10)

核心考点十五:国家 (11)

1. 【概念】:马克思国家学说+非马克思国家学说 (11)

2. 【类型】: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 (11)

核心考点十六:国家政权形式 (11)

1. 【概念】:阶级+形式+政权机关 (11)

2. 【类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划分标准 (11)

核心考点十七:国家结构形式 (11)

1. 【概念】: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 (11)

2. 【类型】:单一制+复合制 (11)

核心考点十八:国家机构 (12)

1. 【概念】:利益+原则+实体体现 (12)

2. 【特性】: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特定职能性 (12)

3. 【设置原则】:要素+类别 (12)

4. 【主要国家机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12)

核心考点十九:政党 (12)

1. 【概念】:阶级利益+领导力量+夺取或参与政权 (12)

2. 【特征】:阶级性+先锋队组织+目标+纪律 (12)

3. 【类型】:不同标准不同类型 (13)

4. 【作用】: (13)

核心考点二十:政党制度 (13)

1. 【概念】:法律规定+政党地位、作用+制度性规定 (13)

2. 【影响因素】: (13)

3. 【特点】:阶级利益+法律规定+既影响政党也影响国家政治制度 (13)

4. 【类型】:按政党数目和参与政权政党多少为标准 (13)

核心考点二十一:政治社团 (13)

1. 【概念】:特定利益+影响政策+社会团体 (13)

2. 【特征】:单一具体+特定规则+影响政策+群众性组织 (14)

3. 【类型】:不同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14)

4. 【作用】:方式+作用 (14)

核心考点二十二:压力集团 (14)

1. 【概念】:政治性利益集团 (14)

2. 【特征】: (14)

核心考点二十三:政治文化 (14)

1. 【概念】:政治关系+心理精神+感受规范 (14)

2. 【特征】: (14)

3. 【形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 (15)

4. 【传承形式】:政治社会化 (15)

核心考点二十四:政治心理 (15)

1. 【概念】:政治人+心理投射+精神现象+心理反映+政治现象 (15)

2. 【特点】:感性认知+利益倾向+直观政治现象+潜在积淀 (15)

3. 【基础】:客观+主观 (15)

4. 【要素】: (15)

5. 【类型】:根据政治心理主体为标准 (15)

6. 【作用】:影响权力及权利+中介环节+晴雨表+影响政治发展 (15)

核心考点二十五:政治思想 (15)

1. 【概念】:观点见解+政治关系反映+政治文化 (15)

2. 【特征】:理性认识+特定利益要求+深层政治现象+相对独立性 (16)

3. 【结构】:内容结构+思维结构+理论层次结构 (16)

4. 【作用】: (16)

核心考点二十六:政治社会化 (16)

1. 【概念】:政治实践+政治知识+能动过程 (16)

2. 【特点】:从事政治实践+成为政治人+认识政治文化+相互作用 (16)

3. 【媒介】: (16)

4. 【影响因素】:宏观+微观 (16)

5. 【类型】:不同标准不同类别 (16)

6. 【作用】:对个人+对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 (17)

核心考点二十七:政治发展 (17)

1. 【概念】:政治关系+变革或调整 (17)

2. 【途径】:政治革命+政治改革 (17)

核心考点二十八:政治革命 (17)

1. 【概念】:政治力量变更+社会发展方式 (17)

2. 【特征】:冲突对立+对抗角逐+变更夺取+人民群众参与+短暂 (17)

3. 【类型】:按社会意识形态划分 (17)

4. 【方式】:暴力+非暴力 (17)

5. 【作用】: (17)

核心考点二十九:政治改革 (17)

1. 【概念】:政治关系+调整 (18)

2. 【特征】:利益矛盾+关系调整+主体发起+有计划有步骤+渐进缓慢+和平 (18)

3. 【原则】:实现政治目标的前提 (18)

4. 【方式】: (18)

5. 【条件】:客观+主观 (18)

核心考点三十:政治民主 (18)

1. 【含义】:特定利益基础+保障公民权利 (18)

2. 【特征】: (18)

3. 【途径】: (18)

4. 【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9)

核心考点一:政治

1.【概念】利益关系+社会公共权力+社会关系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概念由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确认概念的必要条件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的根本问题时国家政治问题;

政治是由规律的社会现象。

(2)确认概念的必要条件:

周延性:

确定性:

本质性:

核心考点二:政治学

1.【概念】:政治关系+规律+科学

政治学:研究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内容】:不同原则,其分类不一致

(1)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按功能: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按研究角度和层次: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4)按研究对象状况: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5)按研究方法来划分:规范政治学和实证政治学

(6)按研究领域: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国际政治等

3.【研究方法】:马克思研究方法+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原则、步骤、程序、角度和格式,是人们主观达之于客观的基本方法和法则。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基本方法:原则+途径+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基本途径:历史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最大特征: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3)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

传统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

现代研究方法:社会学分析途径、经济学分析途径、心理学分析途径、政治系统分析模型、政治沟通分析模型、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核心考点三:政治关系

1.【概念】: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分配

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2.【表现】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

(1)利益关系:

(2)权力关系:

(3)权利关系:

核心考点四:利益

1.【概念】:人与人之间+生产基础+需要

利益:即人与人之间,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1)需要:

(2)生产基础:

(3)人与人之间:

2.【内在矛盾】:主体性与社会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目标性与手段性+具体有限与发展无限(1)主体性与社会性: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2)主观性与客观性: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3)目标性与手段性: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4)具体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作用】:政治关系中作用+社会生活中作用

(1)政治关系中作用:

利益时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2)社会政治生活中作用:

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利益时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利益时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核心考点五:利益关系

1.【概念】:主体+利益+社会联系

利益关系: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

2.【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层次

(1)同一层次: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联系;

(2)不同层次: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之间、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

核心考点六:共同利益

1.【概念】:同一社会关系+主体+利益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指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2.【特征】:公共性+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性

(1)公共性:

(2)实现性:

(3)单一性:

(4)相对独立性:

(5)多重价值复合性:

3.【体现】:按层次分类

(1)集体:

(2)利益集团:

(3)阶层:

(4)阶级:

(5)民族:

(6)全体社会成员:

核心考点七:利益矛盾

1.【概念】:不同利益主体利益+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差异

利益矛盾: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

2.【类别】:横向利益矛盾+纵向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利益矛盾;

条件:一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

形态:对抗性存在与非对抗性存在

影响因素:生产资料不同占有者之间的关系、横向利益形成因素;

(2)纵向利益矛盾:

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其处的集体、集团、阶级等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即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

特殊利益:

共同利益:

核心考点八:政治权力

1.【概念】:力量+利益+制约

政治权力: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2.【要素】:客观+主观

(1)客观:生产资料占有;社会财富;暴力

(2)主观: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

3.【特性】: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

(1)主体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3)专属排他性:

(4)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4.【类型】: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1)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

(2)按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

(3)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

(4)按照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

5.【作用】:特点+方式+影响

(1)特点:目标指向;特定效益;双刃剑;影响深远;互相制约

(2)方式:指令方式;压力方式;规约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暴力方式(3)作用:

从政治关系来看:实现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获得和实现法定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人们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展开的;社会政治体系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生活来看:规定社会成员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并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和生活;极大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其他方面。

核心考点九:政治权利

1.【概念】:利益关系+政治权力+社会成员与社会群体关系+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1)利益关系: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

(2)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依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3)社会成员与社会群体关系: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4)法定资格: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2.【特性】: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自主性+统一性+自由价值性

(1)相对个体性: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而且政治权利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权利实现;

(2)法定规范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法定政治资格,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着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行为、从事政治活动和承担政治义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

(3)自主性: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法定范围之内自由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资格,因而它具有权利主体自主性的特点;

(4)统一性:即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统一;

(5)自由价值性:即公共价值,体现为特定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的共同利益。

3.【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权;参政权;诉愿权;

(2)社会主义国家: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诉愿权

4.【作用】:政治权力主体利益+政治生活+社会政治建设发展

(1)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利益;

(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3)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核心考点十:政治行为

1.【概念】:利益+权力+权利+活动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要素】:性质+主体+方向+方式

(1)性质:政治行为的性质受政治关系性质及其内在矛盾的支配和作用;

(2)主体: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阶级、阶层、民族、各种政治组织、集团及集体等;

(3)方向:政治行为的方向既含有人们的主观动机,又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4)方式:即政治行为模式,它是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复杂构成。

3.【类型】: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1)从主体来分:个体政治行为与集体政治行为;

(2)从合法性角度来分:合法政治行为和非法政治行为;

(3)从作用方式来分:直接政治行为和间接政治行为;

(4)从表现形式来看:显性政治行为和隐性政治行为

(5)从社会政治关系内在的要求来看:政治统治行为、政治管理行为、政治参与行为等

核心考点十一:政治统治

1.【概念】:维护利益要求+政治力量的控制与约束+权威与服从关系

政治统治:政治统治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政治统治的功能是对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控制和约束;政治统治的行为内容是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

(1)维护利益要求:

(2)政治力量的控制与约束:

(3)权威与服从关系:

2.【特点】:政治权力主体地位+权威与服从关系+社会公共伦理+控制与约束

(1)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之内为政治功能

3.【基础】:政治权力基础+社会基础+公共职能基础+心理基础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2)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政治统治的公共职能基础:

(4)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4.【类型】韦伯+马克思

(1)韦伯划分方法:以“合法性来源为依据”,将其分为传统型政治统治、魅力型政治统治、法理型政治统治;

(2)马克思划分方法:以“政治统治主体为依据”,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政治统治

5.【方式】:强治+法治+绩治+理治+德治+心治

(1)强治方式:

(2)法治方式:

(3)绩治方式:

(4)理智方式:

(5)德治方式:

(6)心治方式:

6.【作用】:主体利益+安全+政治关系续存+保证政治权力效力+保证政治权利+保证社会秩序

(1)政治统治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2)政治统治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3)政治统治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

(4)政治统治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5)政治统治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6)政治统治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核心考点十二:政治管理

1.【概念】:协调利益矛盾+解决权力制约关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的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政治管理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政治管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2.【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公共生活效率及公平

(1)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

(2)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3)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

(4)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5)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3.【职能】:社会公共利益+协调利益关系

(1)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2)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4.【类型】: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1)按实现本质利益目标划分:原始社会公共管理、奴隶社会政治管理、封建社会政治管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管理、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管理;

(2)按政治管理功能: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司法管理;

(3)按不同对象:社会成员的管理、对政治组织的管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对经济组织管理

5.【方式】: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控

(1)政治规划:

(2)政治决策:

(3)政治组织:

(4)政治指挥:

(5)政治监督:

6.【作用】:政治统治+社会实现机制+政治权利+社会有序运行+社会发展

(1)政治管理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2)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3)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4)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5)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核心考点十三:政治参与

1.【概念】:普通公民+合法参与+影响政治

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特点】:主体+内容+法定关系+外延+目标与对象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式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式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3)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式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4)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治活动,而不包括非法行为;

(5)从政治参与目标和对象来看,它不只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3.【类型】:根据参与形态和社会形态

(1)根据参与行为形态: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

(2)根据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

4.【途径】: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1)政治投票:

(2)政治选举:

(3)政治结社:

(4)政治表达:

(5)政治接触:

(6)政治冷漠:

5.【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机制+社会机会

(1)经济发展:

(2)社会地位:

(3)政治心理:

(4)政治机制:

(5)社会机会:

6.【作用】:政治作用+社会作用

(1)政治作用:影响政治权力及其作用、影响政治统治合法性、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影响政治文化发展、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2)社会作用:影响社会公平、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流动和自治、影响历史发展;

核心考点十四:政治体系

1.【概念】:组织实体+制度

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是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2.【内容】:政治组织+政治制度

(1)政治组织,人们同伙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2)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归约。

核心考点十五:国家

1.【概念】:马克思国家学说+非马克思国家学说

(1)马克思国家学说: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2)非马克思国家学说:

社会共同体说:

管理劳动说:

国家契约说:

国家要素说:

2.【类型】: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

(1)奴隶制国家:

(2)封建制国家:

(3)资本主义国家:

(4)社会主义国家:

核心考点十六:国家政权形式

1.【概念】:阶级+形式+政权机关

国家政权形式:即国家政体,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利益的政权机关。

区分:国体与政体

2.【类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划分标准

(1)标准: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多少;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2)具体而言:

核心考点十七:国家结构形式

1.【概念】: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

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2.【类型】:单一制+复合制

核心考点十八:国家机构

1.【概念】:利益+原则+实体体现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

2.【特性】: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特定职能性

(1)阶级性:

(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职能性:

3.【设置原则】:要素+类别

(1)影响要素:国体因素;政体因素;社会因素

(2)主要类别: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4.【主要国家机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1)国家元首:最高代表+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着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2)立法机关:法律+权力机构

立法机关: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在现代国家中,它一般是指代表大会、国会、议会、国民议会等机构。

(3)行政机关:贯彻者+实施者

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贯彻国家政治决策、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

(4)司法机关:维护法律+审判

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维护法律的部门,又称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它是国家司法权的组织体现。

核心考点十九:政党

1.【概念】:阶级利益+领导力量+夺取或参与政权

政党: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2.【特征】:阶级性+先锋队组织+目标+纪律

(1)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3)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4)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3.【类型】:不同标准不同类型

(1)按是否执掌政权:执政党、参政党和反对党;

(2)按政治主张和思想倾向:保守政党、激进政党和中间政党;

(3)按区分政党阶级利益标准: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4.【作用】: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核心考点二十:政党制度

1.【概念】:法律规定+政党地位、作用+制度性规定

政党制度: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2.【影响因素】:

(1)社会利益结构:

(2)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发展成熟程度:

(3)国家政体:

(4)选举制度:

(5)其他: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

3.【特点】:阶级利益+法律规定+既影响政党也影响国家政治制度

(1)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

(2)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

(3)政党制度不仅规定者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4.【类型】:按政党数目和参与政权政党多少为标准

核心考点二十一:政治社团

1.【概念】:特定利益+影响政策+社会团体

政治社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2.【特征】:单一具体+特定规则+影响政策+群众性组织

(1)政治社团的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参与政府的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3.【类型】:不同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1)技术分类: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追求的利益划分;按政治社团成员的特定社会特征划分;按照政治社团自主性程度划分;按照政治社团法律地位划分;

(2)按国体: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社会主义国家工会、青年和妇女组织等;

4.【作用】:方式+作用

(1)作用方式:正常方式+非正常方式

正常方式:政治社团运用常规的非对抗性手段、合法途径从事利益表达;包括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

非正常方式:即采取非正常的带有强制性的利益表达方式,包括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2)作用: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性功能+沟通性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

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性功能:

政治社团的沟通性功能:

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

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

政治社团政治社会化功能:

核心考点二十二:压力集团

1.【概念】:政治性利益集团

压力集团: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已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2.【特征】:

(1)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

(2)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

(3)压力集团相互之间的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

(4)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

核心考点二十三:政治文化

1.【概念】:政治关系+心理精神+感受规范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2.【特征】:

(1)社会意识形态:

(2)相对独立性:

(3)能动性:

3.【形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

(1)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具体后文详细阐释)

(2)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4.【传承形式】: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指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方式,政治系统和政治生活的知识、信念和价值观的过程,或者说一定的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前者有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专业训练和政治实践等;后者有人际转移、价值转移和规则转移等。

核心考点二十四:政治心理

1.【概念】:政治人+心理投射+精神现象+心理反映+政治现象

政治心理: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

2.【特点】:感性认知+利益倾向+直观政治现象+潜在积淀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

(2)政治心理显示着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倾向;

(3)政治心理反映着直观政治现象;

(4)政治心理具有潜在积淀性。

3.【基础】:客观+主观

(1)客观:政治心理物质环境;政治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心理政治制度环境;政治心理思想文化环境;

(2)主观:社会成员自然生物特性结构;社会成员心理结构;社会成员社会经验结构;社会成员个性倾向结构;

4.【要素】:

(1)政治认知: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政治情感: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各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3)政治动机: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4)政治态度: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5.【类型】:根据政治心理主体为标准

(1)个体政治心理:

(2)群体政治心理:

6.【作用】:影响权力及权利+中介环节+晴雨表+影响政治发展

(1)政治心理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

(2)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3)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

(4)政治心理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

核心考点二十五:政治思想

1.【概念】:观点见解+政治关系反映+政治文化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2.【特征】:理性认识+特定利益要求+深层政治现象+相对独立性

(1)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

(2)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3)政治思想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

(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3.【结构】:内容结构+思维结构+理论层次结构

结构:指构成某一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政治思想的结构就是指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政治思想的内容结构:对人的研究;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对政治发展的探讨;

(2)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

(3)政治思想的理论层次结构:单一性的政治结论;专门性的政治理论;综合性的政治理论。

4.【作用】:

(1)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

(2)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

(3)政治思想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4)政治思想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

核心考点二十六:政治社会化

1.【概念】:政治实践+政治知识+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2.【特点】:从事政治实践+成为政治人+认识政治文化+相互作用

(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4)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3.【媒介】:

(1)家庭:

(2)学校:

(3)特定政治符号:

(4)大众传播工具:

(5)社会政治组织:

4.【影响因素】:宏观+微观

(1)宏观:利益;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因素

(2)微观:政治事件;媒介

5.【类型】:不同标准不同类别

(1)按意识形态划分:

(2)按政治社会化年龄阶段划分:

(3)按政治社会化方式划分:

直接政治社会化: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训练;政治实践;

间接政治社会化:人际转移;价值转移;规则转移

6.【作用】:对个人+对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

(1)赋予个人一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2)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

(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核心考点二十七:政治发展

1.【概念】:政治关系+变革或调整

政治发展: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政治发展的实质是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2.【途径】:政治革命+政治改革

(1)政治革命:政治关系的质变方式,其标志是政治权力的变更和转移

(2)政治改革:政治关系的量变方式,其特征是社会政治的演讲和完善

核心考点二十八:政治革命

1.【概念】:政治力量变更+社会发展方式

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

2.【特征】:冲突对立+对抗角逐+变更夺取+人民群众参与+短暂

(1)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

(2)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

(3)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

(4)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

(5)革命过程的短暂和急剧

3.【类型】:按社会意识形态划分

(1)奴隶革命:

(2)农民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

(4)无产阶级革命:

4.【方式】:暴力+非暴力

(1)暴力革命:采取战争或流血斗争的方式用武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包括暴动、武装起义、战争;

(2)非暴力革命:指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统治阶级不得不让出政权,从而实现政治权力非暴力性的新旧交替;包括议会斗争、政治示威、政治不合作、政治不服从

5.【作用】:

(1)政治革命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

(2)政治革命改变政治关系;

(3)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

(4)政治革命变革政治文化;

(5)政治革命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核心考点二十九:政治改革

1.【概念】:政治关系+调整

政治改革: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

地进行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特征】:利益矛盾+关系调整+主体发起+有计划有步骤+渐进缓慢+和平

(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

(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过程;

(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3.【原则】:实现政治目标的前提

(1)合理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过程性原则:

4.【方式】:

(1)综合性改革方式:政治改革者制定全面的改革计划,在改革的最初阶段就全面地加以推开的方式;

(2)多项分进性改革方式:政治改革者确定其最终的和总体的目标后,将改革内容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项,分期分批加以实施的方式。

5.【条件】:客观+主观

(1)客观: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社会条件

(2)主观:改革力行者;合理目标和周密计划;把握时机

6【作用】:

(1)社会进步

(2)维护统治

(3)提高政治管理效率

(4)消除政治弊端

核心考点三十:政治民主

1.【含义】:特定利益基础+保障公民权利

政治民主: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2.【特征】: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

(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4)政治民主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3.【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4.【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维护政治统治、调节矛盾

(2)社会主义民主:维护政治统治、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经济建设、提高人们政治能力和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2015·政治学综合)

2015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考研 政治学综合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法治 (1)法治为政治统治的具体方式,是以法律为基本框架的治国方略;同时,法治又是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表现为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2)在现代政治中,法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无论从国家的政治体制及机构到国家公民个人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要建立完备的法治体系,实现依法治国。国家需要在立法、执行、守法方面加强力度。立法为民、执法必严,促进公民守法意识的提高。 (3)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具有普遍适用性、权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政治社会化 (1)所谓政治社会化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2)政治社会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承方式,其主体是公民,客体为政治知识、政治能力等。政治社会化通过家庭、学校、特定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等媒介完成。在现实政治社会中,政治社会化受到宏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同时又受到政治事件、媒介等影响。按照不同的标准,政治社会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直接政治社会化和间接政治社会化。 (3)政治社会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它赋予个人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3、相互威慑困境 (1)古典威慑理论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2)所谓相互威慑困境指防御者面临的困境,对于防御者而言,让步带来的结果要好于对

《政治学原理(专)》课程阶段练习二

华东理工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政治学原理(专)》课程阶段练习二一、单选选择题 1、对国家管理者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是:( A ) A、公民监督 B、社会团体监督 C、舆论监督 D、司法独立 2、被认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的是:( B ) A、意识形态 B、社会舆论 C、专业知识 D、道德 3、是武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的极端形式。( D ) A、暴力镇压 B、军事政变 C、政治暗杀 D、战争 4、现代官僚制属于下列哪种合法性类型?( C ) A、传统型 B、个人魅力型 C、法理型 D、礼治型 5、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利约束权力?( A ) A、三权分立 B、公民监督 C、社会团体监督 D、舆论监督 6、古典民主模式以谁所建立的统治体系为基础发展而来?( A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巴黎 7、现在所使用的“民主”一词来自古代的:( A ) A、希腊语 B、阿拉伯语 C、英语 D、汉语 8、发展型民主的观点来源于谁的著作?( B ) A、约翰?洛克 B、约翰?密尔 C、让-雅克?卢梭 D、杰里米?边沁9、二战后的希腊是哪种民主化道路的典型?( B ) A、在外部力量帮助下的民主建设 B、民主制度的内部重构 C、政权内部发起的民主化 D、政治反对派力量在终结威权主义政权、设定民主的框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10、最为基本的自由为:( A ) A、生命自由 B、经济自由 C、思想自由 D、人身自由 11、根本平等是指:( A ) A、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命在价值上是等值的 B、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 C、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 D、收入、财富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平等分配 12、形式平等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C ) A、机会平等 B、结果平等 C、法律平等 D、政治平等 13、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属于:( C )

政治学基础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政治学基础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一、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作为学科名称,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通常同义,并且与“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相通。在国际学术界,这几个概念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可以互换的。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2)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阿伯里斯特威斯的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直至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4)与政治学所研究的一般政治现象特别是国内政治现象相比,国际政治学所研究的现象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现象的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他共同体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国际关系的复杂特性使得国际政治学一产生就表现出了鲜明的跨学科特点。 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见表1-1)★★ 表1-1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考点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见表1-2)

【考研·笔记】:政治学基础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外院、复旦政治学相关专业)

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专业考研专业课考研笔记政治学基础 核心知识总结

目录 核心考点一:政治 (4) 1. 【概念】利益关系+社会公共权力+社会关系 (4) 2. 【概念由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确认概念的必要条件 (4) 核心考点二:政治学 (4) 1. 【概念】:政治关系+规律+科学 (4) 2. 【内容】:不同原则,其分类不一致 (4) 3. 【研究方法】:马克思研究方法+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4) 核心考点三:政治关系 (4) 1. 【概念】: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分配 (5) 2. 【表现】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 (5) 核心考点四:利益 (5) (1)需要: (5) (2)生产基础: (5) (3)人与人之间: (5) 核心考点五:利益关系 (5) 1. 【概念】:主体+利益+社会联系 (5) 2. 【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层次 (5) 核心考点六:共同利益 (5) 1. 【概念】:同一社会关系+主体+利益相同部分 (5) 2. 【特征】:公共性+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性 (6) 3. 【体现】:按层次分类 (6) 核心考点七:利益矛盾 (6) 1. 【概念】:不同利益主体利益+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差异 (6) 2. 【类别】:横向利益矛盾+纵向利益矛盾 (6) 核心考点八:政治权力 (6) 1. 【概念】:力量+利益+制约 (6) 2. 【要素】:客观+主观 (6) 3. 【特性】: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 (6) 4. 【类型】: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7) 5. 【作用】:特点+方式+影响 (7) 核心考点九:政治权利 (7) 1. 【概念】:利益关系+政治权力+社会成员与社会群体关系+法定资格 (7) 2. 【特性】: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自主性+统一性+自由价值性 (7) 3. 【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7) 4. 【作用】:政治权力主体利益+政治生活+社会政治建设发展 (7) 核心考点十:政治行为 (8) 1. 【概念】:利益+权力+权利+活动 (8) 2. 【要素】:性质+主体+方向+方式 (8)

【最新推荐】政治学核心概念,pdf-实用word文档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政治学核心概念,pdf 篇一: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pdf 百家论坛 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郭豫欣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 摘要 ]19 世纪 40 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继承人类文明历史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不仅给政 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政治学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是政治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转折。 /201X/04 40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现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时候的产物和表现,政治是围绕国家而展开的全部活动, 的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中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 社会制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 问题。”政治是阶级的政治,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 政治斗争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政权问题。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建立在坚实 理论基础之上的伟大革命,其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根据俄国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由和平夺取政权发展为武装夺取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坚持原则,始终捍卫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同时根据革命实践提出了多党合作原则。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政权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和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共产党宣言》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透过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 [3] 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建立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生活、政治现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它包括国家的各种管理活动,通过国家官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现实社会的生产方式吏运用国家机器而进行的活动;同时它还包和交换方式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政治现象本质特征的揭示,寻求改造世界、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途径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开创了政治学发展的新时代。 括被统治阶级、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公民围绕国家而展开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是与一定的国家政权相联系,围绕和通过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阶级、阶层、权力体系各部分全部活动的总和。指出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和对被压迫阶级专政的统一,即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专政。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再现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势必运用国家政权,也就是说,在政治上进行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最 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它对政治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经济是政治的根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矛盾和斗争,就不会衍生出政治现象,而任何政治行为又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的核心是国家问题。由于政治源于经济利益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它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而任何阶级矛盾和斗争都以巩固或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国家将各种政治现象联结起来,并纳入它发展的轨道。所有政治现象都是围绕国家而形成、展开的,都离不开国家,却受国家的制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国家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家和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各种政治活动及其他政治规律的研究。 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国家机构是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环节,政治统治体系内部的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国家机构进行的,驳斥了剥削阶级关于国家是社会组织,是超阶级的社会联合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同剥削阶级政治学的国家观划清了界线。 [1] 阶级斗争始终是围绕着夺取、建立、巩固、维护政权而进行的,从而揭示了政治中的最本质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

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籍及资料

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籍及资料 政府类书籍 一.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丛书 1、《中国中央政府管理》、作者:唐娟,徐家良,马德普著北京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2、《政府基础论》商红日著北京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3、《当代中国政治关系》杨宏山经济日报出版社 4、《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陈红太著/2002年05月/经济日报出版社 二、政府理论研究丛书 1、《政府治理论》唐娟著/2006年0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府际关系论》作者:杨宏山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西方政治论》作者:胡叔宝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政府发展论》顾平安著/2005年0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政府学概论》谢庆奎著/2005年0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当代政府类代表书籍 1、《中国政府概要》杨凤春新版和老版两本北京大学 2、《当代中国政府与过程》沈莘南开大学 3、《寻求渐进政治的理性》徐湘林北京大学 4、《政府理论》乔耀章苏州大学 5、《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谢庆奎北京大学 6、《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谢庆奎 7、《政治与行政管理论丛》两本谢庆奎 8、《政党论》赵晓乎天津出版社 9、《中国政府体制分析》谢庆奎 10、《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闾小波 1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南开大学 12、《政党现代化论》王长江 1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周广勇 党史类 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2004年0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 2、红色档案:中国共产党重大事件实录(上下卷)张树军,史言主编/2006年0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3、《毛选》1—4卷 4、《邓选》1—3卷 5、《中国七十年问答》黄见秋 民主类 一、俞可平 1、《政治和政治学》

大学生政治学考研个人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政治学考研个人心得体会5篇 _政治学考研心得1_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和外交.涉外工作应用.研究和教学专门人才的最重要基地.其院系考研招生专业较多,涵盖的科目也比较多.想要备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生,需要做好考试科目的复习准备,了解自己报考科目的考察重点.盛世清北老师根据学生需求,搜集整理了一下政治学概论相关科目介绍,供北大备考同学参考使用. 这门专业课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细分为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学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四个部分,复习起来很需要时间和精力,复习时候首先要进行大体的划分,然后把这些内容系统的串联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 比如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权力.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民主和法治.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治团体.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发展等问题来讲的. 政治学原理复习时参考书主要有《政治学概论》(孙关宏等著复旦博学系列第二版),国内意识形态色彩不那么浓厚,明显的海外派,但也不乏本土关怀,属国内上乘的政治学教材;英国人海伍德的《政治学》,西方学者的书,但观点较为客观中立,且涵盖的知识点很全面,是学习政治学不可多得的好书;《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曹沛霖等著)通过比较,让你对宪政.法治.民主及西方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包括相应的政治思想及思想家的观点的罗列和对比,对加深对西方政治制度和理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在此极力推荐. 北大燕继荣的《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也有一本《政治学十五讲》,其实内容差不多)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内容与海伍德的《政治学》惊人的一致,但也有其独到之处,需要认真研读;许Sir和潘维老师的政治学原理和比较政治学讲义,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自然要达到背通的的程度.两份讲义写得都比较简明,需要自己去理解.扩充.尤其潘老师的讲义,牛人牛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那么那么严谨了,说的话乍看起来有点荒谬.摸不到头脑,其实你真的读懂了后就会发现潘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学者.除此之外.美国人罗斯金的《政治科学》,人大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

考研政治名词解释理解政治术语的核心概念

考研政治名词解释理解政治术语的核心概念考研政治名词解释理解政治术语的核心概念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涉及的政治术语和名词极其丰富而复杂。对于考研政治而言,掌握和理解这些政治术语的核心概念是 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概念解释的角度,对考研政治中常见的一 些名词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政治学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研究政府、政权、 政党、选举等政治组织和政治关系,以及政治理论、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政治学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包括:什么是 政治?政治的目的是什么?政治权力从何而来?等等。 二、国家 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是由具有一定权力的社会集团通过协调、集成以及调整国家权力的机构加以管理的政治组织。国家的核心 要素包括独立的领土、人民、政权和主权。 三、民主

民主是指人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和机制。民 主制度通常包括选举、公民权利和自由、政治竞争、法治等要素。 四、专政 专政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一党或少数几个政党领导下的 阶级、集团或个人通过掌握国家政权,以特殊的方式实施统治的 一种政治形态。 五、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 选择,形成的一种体系化的观念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常通过宣传、教育、舆论等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和行为引导。 六、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追求社会公有制、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社会 制度和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主张实现 生产资料公有制、分配制度公平和社会公正。 七、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在供需关系的基础上,以市场交换和价格形成为基 础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主张自由竞争,并以市场为导 向进行资源配置。 八、中共党的领导 中共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领域的主导地位。它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正确履行职 能的基础。 九、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指的是中国在1978年以来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 政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开放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 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 十、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增强。

政治学原理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

政治学原理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考研 复习笔记 一、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1.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考查政治学的基础概念,要着重了解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以及政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同时,通过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四方面的比较,明确政治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作用。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章节,考试难度一般,考生在复习时要重在理解,注意细节。【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政治的含义★★★

1五种主要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见表1-1-1) 表1-1-1 五种主要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技能提升: (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还有博弈政治观。在政治博弈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是规则。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惯与传统是政治博弈的规则渊源。(2)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将政治视为对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他强调资源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了解他对政治的输入、输出、反馈系统的分析可以加深对这一政治观的理解和把握。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见表1-1-2) 表1-1-2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技能提升: 在马克义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人们往往重视经济对政治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研究指出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中国政治—经济关系的SSP范式:制度环境(Situation)→制度安排(System)→制度绩效(Performance)。 3政治的定义(见表1-1-3) 表1-1-3 政治的定义 技能提升:

政治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这三种基本关系。结合拉斯韦尔所说,政治是关于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可知政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精选习题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的法家、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马基雅弗利、马克斯·韦伯等都认为,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对外经贸2017年研) 点拨:马基雅弗利和马克斯·韦伯都是权力政治观的典型代表。 答案参见本章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概念题】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东财2014年研) 点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把政治界定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核心在于明确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在其中的作用。 答案参见本章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考点二: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见表1-1-4)★★★ 表1-1-4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学习心得】政治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政治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政治学原理》是山西财经大学mpa核心课程,作为主讲教师参加本次精品课程培训 学习,很有必要,也很有收获。周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述,认真负责的教学,都给人留下深 刻印象。周先生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我今后改进教学工作具有特别 重要的启发意义。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为例,谈谈改进教学的学习体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我们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总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 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正是 在这样的政治文明观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结合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实际,可将之具 体归纳为以下若干观点: 第一、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 “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人 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 第二、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现实活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将人的 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视为政治文明的现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 生活本质规定性的深刻揭示。 第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马克 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不仅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而且也是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的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定包括国体建设和政体建设两方面的任务。 第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古代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进化的过程。人类的成 长过程是人逐渐摆脱外在束缚、最大限度获得自由的过程,这个过程被马克思称为“人类 解放的过程”。 第五、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政治解放,而人的 政治解放的本质内容就是:一方面,人在社会领域获得自我支配的权力,成为自由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人在政治领域获得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成为公民和法人。 第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与同属于现代政治文明的资本 主义政治文明形态相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 第七、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政治文明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政治文明必须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与其他文明形式协同发展。政治学原理学习体会相关文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心得感想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学习心得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心得体会部队党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心得体会英语 学习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专业考研复试面试问题整理附面试技巧自我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专业 考研复试面试问题附面试技巧/自我介绍范文/快速提分技巧第一部分:面试问题(含通用、专业、英文面试问题) 一、通用面试问题 1. 自我介绍: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个人背景、研究兴趣和目前的学习情况。 2.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为什么选择了政治学这个专业,而不是其他专业? 3. 研究生计划:你对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4. 本科专业和课程:你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是什么?哪些课程对你理解政治学有特别的帮助? 5. 喜欢的书籍/学者:请谈谈你喜欢的政治学书籍或学者,以及他们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6. 当前热点问题:请谈谈你对当前政治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7. 研究方法:你有什么特别的研究方法或工具来支持你的研究? 8. 团队合作:你在团队中通常扮演什么角色?你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何? 9. 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你打算在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10. 个人优势:你认为自己在政治学领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或技能? 二、专业类面试问题 1. 政治学基础知识:请解释一下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例如权力、全国、民主等。 2. 研究领域:你正在研究哪个具体的政治学领域?请谈谈你的研究兴趣和主题。 3. 政治理论:你更倾向于哪个政治理论?请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看法和认识。 4. 国际关系:你认为当前国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 5. 政治制度:请评价一下你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看法? 6. 社会政治:你认为社会政治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7. 政治经济:你如何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8. 公共政策:你如何评价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9. 政治心理学:你如何理解人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10. 环境政治:你如何看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

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和1924年成立的私立金陵大学政治学系,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86年,南京大学复建政治学系,之后于2002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经过复建后30余年的改革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实力较强和特色鲜明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重镇之一。 诺登学习网作为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学习网站,给出一些专业的学习建议,以帮助考生顺利上岸。 该专业适用于中国人民大学以下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2023年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基础》考研全套(会员免费) 1.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汇总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扬州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2.教材教辅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第二编政治关系、 第三编政治行为 第四编政治体系 第五编政治文化 第六编政治发展 第七编国际政治 注意要点: 先整理笔记,笔记整理完了,对专业课的整体框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复习的时候思路也会更加清晰。而且笔记要尽量全面,把知识点都囊括在里面。然后对照着笔记背诵,翻来覆去,一遍一遍地背,背得越熟,优势相对越大。同时在背诵的时候,可以把之前漏掉的知识点加到笔记里。然后可以自己看一些案例分析,看别人的分析思路。再看一些论文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扩展能力,不能说我在考场上,拿到一个题,只会写几个大标题,里面什么东西都扩展不了。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知识点大纲总结及考研真题详解

政治学基础是政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介绍了现代政治体系的组成和发展规律等内容。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第4版作为国内政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综合了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成果,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下面是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的知识点大纲总结: 第一章: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1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 1.2 政治学研究的方法 1.3 政治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2.1 政治、政治学和政治体系2.2 国家和政府 2.3 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 2.4 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2.5 政治变革和政治发展 第三章:政治学的基本理论3.1 政治学的理论取向和流派3.2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3.3 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3.4 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第四章:现代政治体系的组成

4.1 国家和政府 4.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4.3 政治形式和政治内容 4.4 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 第五章:现代政治体系的发展规律 5.1 政治制度的发展 5.2 政治文化的变迁 5.3 政治变革的动力 5.4 政治变革的发展趋势 此外,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第4版还涵盖了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议题,如现代化、全球化、政治经济学、公民社会、政治跨国化和政治民族主义等。该书不仅对

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广大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深入的理解。 此外,如果你正在为政治学考研而烦恼,可以结合该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增加自己的基础和深度。下面是一些政治学考研真题的详解: 1.《政治学原理》第一章所讨论的政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 答:《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讨论的政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

2019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613政治学原理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613政治学原理真题试 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大学考研613政治学原理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三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南京大学考研613政治学原理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三册)》根据南大考研指定书目 ①《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宏观政治学》(第二版)严强、张凤阳、温晋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19南京大学考研613政治学原理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内容提要:(四大部分) 1、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原理考研考试解读与题型解读; 2、南大考研613政治学原理指定教材重难点知识详解: ①《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宏观政治学》(第二版)严强、张凤阳、温晋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995-2017年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共23年); 4、2001-2014年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答案详解(不含02、03年)。 《2019南京大学考研613政治学原理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总结近年考试内容与考录情况,系统梳理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解析,令考生不再为信息匮乏而烦恼,同时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适用院系:

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关系】 适用科目: 613政治学原理 内容详情 一、内部信息必读: 网罗南大该专业的考研各类内外部信息,有助于考生高屋建瓴,深入了解南大对应专业的考研知识及概况,做到纵观全局、备考充分。内容包括:院校简介、专业分析、师资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就业概况、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1、院校简介 2、师资情况 3、历年报录统计 4、就业概况 5、学费与奖学金 6、其他常见问题 二、考试解读: 该部分涵盖了历年真题解读、题型分析、常考知识点总结等内容,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南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总体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常考的考试内容,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1、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2、往年考研真题解读与命题规律 3、考试展望 4、答题高分技巧与复习方略 5、政治学研究参考书目 6、章节考点分布表 (一)《政治学基础》考点分布 (二)《宏观政治学》考点分布

政治学优秀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政治学的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政治学优秀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刚刚读这本书得时候,感觉什么都没读懂!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还是能看懂一点点的,在迷 茫之中发现一丝光明。同时还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政治学》这本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 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经济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所以,似乎如果要更好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可以从西方的政治研究入手。当然没那么多时间!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全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 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下面就想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关于公民的定义,从词源学上看,“公民”一词源于希腊文“波里德”(civis),原 指属于城邦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他对公民的定义是:“凡有权参加 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这样看来,在一个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中, 要成为公民须要具备有权参加城邦职司、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的善德、有闲暇以培育此善德等条件。总的说来,从事政治活动、享有政治权利无疑在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定义中占有较大的意义份额。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即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也并不必然会同时丧失公民身份。但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可能连职业的优劣差异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成为公民。记得看过欧美一部叫《星河战队》的电影,在那里面就有公民和平民之分,参军以后就可以成为公民!否则,都只是平民而已。在亚氏眼里公民资格 是很难得的!还有一些是关于政体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政权的载体,城邦的建立有其特定 的终极目的,即追求公利,充分发扬人的天性,促进善德,满足人们过优良生活愿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的深远。因为,在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还普遍对利益问题予以了很大的重视,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法精神》一书中对利 益的本质,内容,特征及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强调“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指出“人永远服从他理解得正确与不正确的利益”,并且主张“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很紧密地联系起来”。就算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阐明了类似的观点“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等观点。 在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经济人”,说明了人们是为了利己才行动的!这与亚里士多德中的“追求功利”,“发扬人的天性”有莫大的关联性。所以要了解西方政治学或经济学可以先研究亚里士多 德的作品。 经过13天的时间终于把王浦劬老师的《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看完了,而且是看了两遍,作为考研 复习的重要参考书,多看几遍是十分必要的,以后还得再看一下。就此书的内容上讲,也很有看的必要,据说这本书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集大成者,起码与我读过的政治学教材进行比较,这是个当之无愧的评价,这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翔实程度,还是在论证的严密程度上都可算是最好的。 第一篇讲政治和政治学的概念和发展问题,和其他同类著作差不多,不过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己对政治的看法,即认为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作者突出了利益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后各章中,作者也会用利益分析法对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而其他政治现象则是它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它包括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这三者又互相影响,其中利益关系居于三者的核心地位。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 确认和保障其权力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和 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支 配能力。 4.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 治资格。 5.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组成、运行、决策以及和政府 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6.政治统治: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 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 7.政治管理:国家权力为了维护某种政治秩序和实现某种政治目标,按一定原则和方式对社 会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管辖和控制。 8.国家机构: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完成国家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一定 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 9.政体: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去组织其实现阶级统治和管理权力的国家机关,主要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10.议会君主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政府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到议会严格的约 束,君主图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议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内阁由议会中拥有 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2.总统共和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又作为政府首脑,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议会负责, 而向总统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3.半总统制总统既作为国家元首又掌握一定的行政大权,组织领导政府,而政府又必须接受 议会监督,向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4.单一制: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15.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一(第1、2、3章) 一、填空题: 1.阶级社会 2.社会公共权力 3.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学》 5.《君主论》 6.社会关系 7.《共产党宣言》 8.实践性 9.阶级分析方法10.需要11.公共权力12.能力素质13.国家主权14.行政权15.诉愿权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B 7.A 8.D 9.C 10.B 三、名词解释题 1.政治就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指运用实证方法对个人或团体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西方政治思潮的总称。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达到鼎盛期。行为主义政治学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论,各种学派林立,较有影响的有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西蒙的决策理论、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等。 3.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 4.政治权力的一种类型,即人格型权力或影响力。卡里斯马

(Charisma)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是马克斯·韦伯把它引人政治学的。在现代政治学中,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都被称为卡里斯马型的政治家。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四、简答题。 1.(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1)古代(奴隶社会)西方政治学。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2)中世纪(封建社会)西方政治学说。这个时期的政治学说是神学政治观,其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3)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政治学。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即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资产阶级统治时期。(4)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政治学。现代西方政治学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即对传统政治研究的继承和深化,又称现代政治思潮;一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即所谓的“政治科学”。 3. 政治权利的阶级特性,是其根本特性。 此外,政治权利还有以下特征:(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法定规范性; (2)政治权利主体的相对个体性;(3)政治权利主体的自主性;(4)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5)政治权利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末。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关注及参加革命实践,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基础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合集(1998-2005年历年真题)

1998-2005年历年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共1页) 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 招生专业: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社会学,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对内职能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 2、我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形式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 3、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4、英国与美国两党制比较。 5、什么是新型民主?什么是新型专政?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主要作用(非政治学专业考题)。 2、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述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政治学专业考题)

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招生专业: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北约东扩 2、欧洲联盟 3、托尼·布莱尔 4、日美新防卫合作方针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概述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试析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

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 招生专业: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社会学,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国家主义政治学。 2、简述福利国家及福利国家理论。 3、简述“一国两制”及其现实意义。 4、简述近代西方学者的三权分立理论。 5、简述内阁制与总统制。 二、论述题(政治学理论专业做1、2题,非政治学专业做2、3题。)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2、试论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