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段锦预备式

八段锦预备式

八段锦预备式
八段锦预备式

【八段锦】运动--预备式:

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似矩素于声色简簿,多独止于丹舍,仿方土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尝以半夜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文中所述,当是一种八段锦坐功。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从清朝开始又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

综上所述,自宋朝至清朝所流传的八段锦套路歌诀有多种。但八段锦立功都与宋《道枢·众妙篇》一脉相承。八段锦坐功都与《修真十书》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脉相传。然而从现存文献来看,八段锦的形成发展是继承了先秦养生导引方法。它是由散式功法逐渐形成了套路。但目前还仍有以某种散式功法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导引功法,它是由八个动作组成的一套既能健身又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导引功。八段锦的“锦”解释为由八个不同的动作编辑而成的一套功法,另外,此功法自古深受民众喜爱,又用“锦”来形容成精美的丝织品。八段锦功法从针对性而言某一动作可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疾病,如“双手托天”可以“调理三焦”;“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等。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与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当然针对人体某个部位起着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对人体内外部起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把八个动作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起到理三焦、固腰肾、去心火等作用。

众所周知,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简单易学,便于掌握。这个预备势在太极拳练习中被称为“混圆桩”,在健身气功中被称为“三圆势”、“抱球势”。练好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端正身形、放松入静、静养元气。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端正身形

“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可见,练好预备势首先要端正身形。对于初学者来说,端正身形的动作要领是: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意想肩井穴与涌泉穴垂直相对;双膝微微前屈,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具体来说;

一是要松腰沉髋,使臀部自然下沉,把重量全部沉到脚上,同时敛臀,把命门穴打开。换句话说就是把腰部的生理弯曲尽量拉直,使脊椎关节节节对准下沉。

二是要含胸、沉肩、坠肘。练功时肩关节向下松沉并向前微合,肘关节下垂并向外微撑,气沉丹田,腋下虚掩,要留空,不能紧贴肋部。双臂的动作就像抱着一个气球一样,肩、肘、腕这三个关节要力求做成圆弧状,不能出现死角,与含胸配合起来组成一个圆。

三是要百会虚领,意念中百会穴上仿佛有一绳轻轻牵吊,并且百会与会阴穴要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后颈挺拔,髋部下沉。四是要两眼垂帘,即双目微闭,仅留一缝之光,目光自然平视。

以上就是健身气功?

八段锦预备势在外形上的规范要求,由于初学者习练次数少,动作尚未定型,稍不注意动作就会走形,所以,练习的时候只知道抱球式的动作要领还不够,还要在实践中时时刻刻注意检查自己的动作是否有变形的地方,起初最好有老师在身边监督,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对着镜子练,以便于检查和纠正自己的动作。当练习动作符合规范,随便一站都不会出错,才算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练习任务。

放松入静

放松入静是练功的根本法则,也是练好预备势的基本要求。

所谓“放松”;

是指在练习预备势时要保持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

练习放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动作要符合规范,练功时的身体姿势与练习方法要正确,要合乎功法要求,做到“身形中正”,这是“放松”的最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

其次,要适当用意,用意念引导身体放松。先是意想放松面部肌肉,特别是眉心和嘴角周围的肌肉,然后放松颈部,此时意念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从肩膀向下,意想从肩松沉到胯部、肘

部、腕部、一直松到指节,节节松开。另外一支是由颈椎向下,一节一节地对准下沉,沉到胯部,再由胯松沉到膝盖,一直到脚上,如此反复几遍,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要坚持练习,循序渐进,卸掉拙力。这一过程被称为“换劲”,因为初学者动作尚未定型,建议采用延长时间的方法。刚开始练时以站五分钟为宜,待动作熟练、不轻易走形时,再逐渐延长时间,一般在一周内延长到半个小时左右为宜。

除以上方法外,做放松练习时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经历一个酸、麻、胀的过程。起初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只要坚持一下,气血通畅后就会享受到身心舒松的愉悦。

二是要搞清楚舒松与松懈的区别。舒松的时候关节是舒张的,肌肉软组织舒展,精神安逸,动作含有内劲;而松懈的时候,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紧缩,精神萎靡不振,动作软弱无力。

三是身体虚弱或有疾病的练习者要注意锻炼强度,一般以个人舒适度为限,一有不正常的地方,比如头晕、胸闷等,应马上停止练功,进行调整休息。

所谓“入静”;

指的是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心不思,意不想,精神集中,专门练功。要入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练功前的各项准备,包括排便,换上宽松的练功服,摘掉项链等饰物,关掉手机,以及选择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练功环境等。同时练功前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分劳累,尽量使自己保持一个平静自然的心态。

其次,要排除杂念。练功前要把可能牵涉注意力的事情妥善安排好,避免练功时牵挂。练功过程中一旦出现走神等情况,要立即排除。

第三,平时生活中要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适当做一些凝神注视运动物体变化的练习,这样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第四,练功时应播放优美舒缓的健身气功伴奏音乐,以帮助练功者入静。

需要指出的是,放松与入静是相辅相成的,放松是入静的前提,只有身体安舒,心才能完全静下来;而入静又可以促进放松,当思想和情绪平稳安宁时,身心自然就放松了。

静养元气

身体松静下来后,呼吸逐渐变得自然缓慢,此时内气开始逐渐充盈,并在体内顺着经络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接下来就进入静养元气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是:严格遵循中正安舒、心静体松的练功要求;锻炼强度以个人的舒适度为界限,适当延长预备势的时间;练功时采用自然式呼吸;练完预备势后,就可以按照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动作顺序继续练习了。

对处在这一阶段练习者的建议是:

第一,练习中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抖动等不舒服现象,应马上中止练习,避免出现偏差。

第二,不要刻意追求呼吸方式。预备势练习采用自然呼吸,就是为了由胸式呼吸逐渐转变为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从而达到不调而自调的目的。

第三,要正确对待可能产生的酸麻疼痛、津液增多、打嗝、刺痒、蚁走、发热、出汗等感觉或现象,甚至多年前的外伤部位在练功时也会产生疼痛、刺痒的感觉,这是练功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只要尽量保持放松入静状态,坚持练功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上述感觉会自然消失。

总之,练好八段锦预备势的三个阶段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有不少人练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完全达到动作要求。所以习练者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这样才能练好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为学习后面的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段锦中的每一势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内涵,其运动强度和动作的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习练每一式都可调整人体相应脏腑的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八段锦的养生功效

人体的精、气、神是人生命中的三宝,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通过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

八段锦的动作比较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既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又如春蚕吐丝相连无间,使人神清气爽,体态安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

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来完成的,如此才使人体全身的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舒畅,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人体的血管弹性有较大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提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更强了。

八段锦动作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的上托、“左右弯弓似射雕”的马步拉弓、“调理脾胃须单举”的上举、“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转头旋臂、“攒拳怒目增气力”的冲拳与抓握、“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脚趾抓地与提肛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八段锦虽然是以外形肢节躯干的伸展开合为主,但不同于一般的体操运动。体操运动往往动作比较刚健有力、直来直去,运动节奏比较单一,不讲究呼吸与意念的配合。而八段锦要求练功时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柔和、刚柔并济,尤其强调在松静自然状态中徐缓舒展肢体、吐故纳新和意念集中的协调运动。因此,八段锦的锻炼方式是身心一体式的运动,并特别突出对情志的调摄。良好的情志应该是恬淡宁静、祥和愉悦,也是人体保持健康身心的良好基础。

八段锦知识问答

健身气功?八段锦知识问答

1.怎样才能掌握好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的运动量?

答:一般情况下,一周应不少于5次练习,每次练习可做1至2遍,每遍之间休息约2分钟,加上准备活动和结束时的整理运动,一次练习在40分钟左右为宜。如时间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允许,可以在一天中安排1~2次练习,每次练习15~30分钟,也可以将整套功法拆开,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来练习。

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以及练习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情况的健身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后的身体感觉来确定运动量安排得是否合理。如果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练习后次日身体无不良反应,表明运动量适宜;如果运动后身体明显疲劳,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进行调整。

2.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应如何进行呼吸吐纳?

答: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时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呼吸吐纳要与动作导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

考虑到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在差异,练功时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练习者对呼吸的要求应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气息不畅时,应随时进行调节。

3.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答:心理调节是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也称调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调心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以及呼吸。具体来讲,在练功初期,也就是学习动作阶段,主要是注意动作规格和要点;在熟练提高阶段,重点是注重风格特点,使动作与呼吸相协调。随着功法的熟练、技术水平的提高,动作趋于自动化,呼吸也近于自然,心神也随之越来越恬淡,这时可以将意念集中到每个练习动作的规格、要点和重点部位上,最后达到动作、呼吸、心理协调一致。

4.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有什么作用?

答:长期有规律地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血脂,降低血压和心率,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增强心肺功能;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有助于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同时,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还可以提高练习者运动素质,缓解焦虑,改善心境,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另外,长期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增强中老年人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智能生理年龄的衰退,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功效。因此,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一种有效手段。

5.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改善中老年人身体形态有什么作用?

答: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经过6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体重、体重指数、围度指标、皮褶厚度等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是身体成分变化,使皮下脂肪组织含量显著下降,瘦体重显著增加。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锻炼,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身体成分,有助于塑造中老年人群健康、匀称、优美的体型。

6.为什么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改善中老年人呼吸系统机能?

答:这可以从健身气功?八段锦整套动作的编排中找到答案。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和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三个动作,均要求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加大呼吸幅度与呼吸深度,从而使膈肌上下运动幅度大大增加,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而膈肌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肌,对它的有效锻炼可以增加胸腔体积,从而提高肺活量。

7.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否能够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机能?

答:部分练习者练功过程中的心率动态遥测研究结果显示,经6个月练习后,练功者在完成一套功法过程中,无论是练功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以及练功后即刻心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提示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而且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量为中小强度,运动负荷符合中老年人要求,可以作为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8.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韧性及关节灵活性是否有效果?

答:是的,这得益于其中第五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该式动作要求练习者尽力做大幅度的躯干前屈,长期练习可以提高人体躯干的灵活性。其实,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躯干的灵活性,它对人体其它部位和关节都有一定保健作用,如“五劳七伤往后瞧”可提高脊柱颈部的灵活性,“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能够提高肩关节和手关节的灵活性,“摇头摆尾去心火”则可以提高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

9.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是否有效果?

答:是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与“摇头摆尾去心火”两式,要求练习者在开收步当中要控制好身体重心,始终做到虚实分明,加上练习过程中又要求保持较长时间的

马步站立,这对练习者腿部和踝关节的肌肉锻炼较大,可以提高维持身体平衡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对平衡神经中枢的刺激,从而提高练习者的平衡能力。

10.为什么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答: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形相合、气寓其中的特点。长期练习可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这些功效可以从现代生命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强度适中,是典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作为锻炼者,每天进行1小时的练习,虽然运动强度不高,但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及皮下多余的脂肪,改善身体成分,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结构本身来看,其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和第六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等均要求马步站立,这对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时由于许多动作中都要求手指用力抓握,可以充分锻炼前臂及手部的肌肉群,如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等。

此外,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要求“神形相合,气寓其中”,即整套动作要达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可以明显提高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并有效建立神经系统与动作的和谐一致,从而使锻炼者对信号的反应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协同发展,最终有利于中老年人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雅气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要求心平气和,豁达乐观,祛除杂念,坦荡安稳,最后达到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所以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即保健按摩) 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床上八段锦对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有特别的功效,例如久卧病床的人,行动不便者、老人等,针对各种病症有相应疗效,有助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论男女老幼,常年坚持床上八段锦练习,对保持精力充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都有极实用的保健功效。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一、基本要求 (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即: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 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初练此功时,可以先呼吸三~五次,然后量力逐渐增加次数。如愿多练,还可以每天增加三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功呼吸八十几次。但在增加次数时,必须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循序渐进;特别是体弱和多病的人,更应慎重,否则由于呼吸时横隔肌上下激烈起伏运动,可能伤及内脏。 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冬季来不及换气),则可以暂不做深呼吸,而直接做八段锦动作。做完动作,穿衣起床后,可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补做。 深长呼吸做完以后,在做床上八段锦或床下六段功时。呼吸始终要保持自然,不必用意指挥。 深呼吸歌诀: 静坐床头莫乱思,鼻吸口呼重九次,但求姿势能舒适,盘膝与否皆相宜。 呼吸时要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息相依,意守丹田。呼吸几次后,口中多生液,务要咽下,送入丹田。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二、基本动作

八段锦

1.中国古代气功动功功法 八段锦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②小儿指纹诊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后四段作用:强身)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展开 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②小儿指纹诊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后四段作用:强身)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展开 编辑本段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相关图书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 德政禅师住持的清远市御金街少林禅院练功房

腹式呼吸八段锦【转】

腹式呼吸八段锦【转】 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健身作用,主要在于加强按摩五脏六腑、畅通经络、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益寿延年。 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基本特点,就是一呼一吸完成一个动作,强调每个动作都配合呼吸、服务于呼吸。要求呼则呼尽,吸则吸满,气尽式成。不论动作幅度大小,皆应呼吸粗细均匀、长短相宜。 关于呼吸的方式,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动作特点,分别采用顺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如果做动作时强调柔缓,可采用顺腹式呼吸,以显示尽情舒展肢体的愉快心态;若强调发力,可采用逆腹式呼吸。所谓顺腹式呼吸,是在吸气时引天空之清气进入肺中,胸部扩张压迫横膈膜下降,则小腹自然隆起;呼气时有意提肛收腹缩肾。逆腹式呼吸是在吸气时提肛、缩肾、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放松自然隆起。 以下为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功法: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准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先将两手由前上提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朝后。两臂继续缓慢上托、伸直,在头顶掌指相对,同时两脚跟上提,抬头向上看。 2。随呼气两臂从两侧下落,回到预备姿势。 要求伸展双臂和躯干要柔缓充分。脚跟上提时便于配合收腹提肛,此段应做逆腹式呼吸,两臂下落时小腹自然隆起,有气沉丹田之感。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准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先将左腿向左跨一大步,同时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内。站稳后左臂向左展开伸直,右手由左胸前如拉弓状用力拉到右胸前,同时两腿再向下蹲,双腿弯曲成骑马式,眼视左拳。 2。随呼气两腿先站起,两臂同时伸平下落,左腿回位,成预备姿势。 要求左腿向左跨步与右腿向右跨步交替进行,拉弓时要扩胸,马步下蹲要深。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举臂

八段锦

八段锦 传说武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八段锦自宋朝以来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清末定型后,目前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年)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诧其老健,每窃笑之。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朱熹酷爱《参同契》之学数十年,晚年时倍感八段锦之学,优于《参同契》,他幽默地评价《参同契》为“屠龙术”,八段锦为宰猪术,形象地描绘《参同契》为“杨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锦在当时属于“下里巴人,和之者众”。 坐式八段锦又演化为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后《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考证,有以下基本认识:(1)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2)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3)清末以前的八段锦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4)八段锦无论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都同出一源,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在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书中简要叙述了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锻炼要领,并根据定型的八段锦歌诀,图文并茂地详述由卓大宏、马风阁、唐豪所编的三套立式和马风阁所编的一套坐式的八段锦功法。内容通俗易懂,发行印数极大,为八段锦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 [编辑]内容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太极八段锦调息方法

八段锦整套动作的呼吸方法介绍 1.预备势 (1)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2.两手托天理三焦 (1)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2)说明:两手托天理三焦每一个完整动作(上托、撑臂、下落)作为一个呼吸循环。本节呼吸是以上肢动作为主,吸气时腹肌收缩凹腹隆胸,意念是将丹田之气提至膻中,呼气时腹肌舒张凸腹陷胸,意念是将膻中之气沉入丹田。这样往返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可以按摩胸腹两腔脏器,增加内气。其实不论是腹式呼吸还是逆呼吸,都是气体在肺脏运动推动横膈肌上下运动。闭气的目的是将引入中上丹田的气血更加充润,通过呼气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 3、左右开弓似射雕

(1)方法(左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两腿徐缓屈膝成马步,两手开弓(呼)。收脚还原:身体重心右移,抬起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吸),左脚并步伸直;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右开弓的呼吸方法同左开弓。 (2)说明:左右开弓似射雕的每一招式(左开弓或右开弓)动作为两个呼吸循环,其中搭腕与马步开弓为大呼吸,并步与上肢划弧为小呼吸。小呼吸动作较小,呼吸深度较浅,呼吸节奏稍快。本节呼吸以上肢动作为主。 4、调理脾胃须单举 (1)方法(左单举):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左掌上托至头上,掌心朝上;同时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吸)。 左上撑,右下按,力达两掌根,舒胸展体,拔长左腰体(暂时闭气);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慢下落;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落于腹前(呼)。右单举呼吸方法同左单举。 (2)说明: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中间加插一个闭气。 5、五劳七伤往后瞧 (1)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膝关节微屈,两臂内旋按于髋旁(呼)。右后瞧呼吸方法同左后瞧。 (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呼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概括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则是根据动作的开、合、提、落、屈、伸、升、降、旋、收等原理配上各种合理的呼吸。例如: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提为吸,落为呼等。还有过渡动作的暂时性闭气,如果出现上下肢不同动作,呼吸方法则看以哪个动作为主,依据主动作进行合理呼吸。 八段锦整套动作的呼吸方法介绍 1.预备势 (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2.两手托天理三焦

(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中华气功网作者:笑望书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八段锦不是一般体操套路拳,亦非导引动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作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 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练生殖之精。两手托天理三焦。人体之气有四,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发源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之间循环至全身。此式动作能升提元气和中气,若结合升补脾肾之中药,对胃下垂肾游走有极好疗效。两手托天,外指动作,内密天门。天门即囱门穴,有些丹法说是百会穴,实际修练时应根据各人的体质及功法而定。“专气致柔,能婴儿?天门开阖,能无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是指口鼻呼吸。传言孙禄堂先生能将口鼻塞住练拳,这一状态虽然惊人,但对修真并无好处。丹道与佛家皆讲究气住脉停入大定,人体活动自然会加速血脉流动,脉停之状态定不能出现。知其雄,守其雌,是体内之气感,丹道不追求气感之强烈,丹田之中精气微,由微至无即停脉。修炼至此,方可结胎化神,然后才是还虚。自古到今,佛道修真之人皆称气住脉停之状态为胎息。其实现代医学已证实,胎儿在母体中是利用脐带通过血液呼吸空气,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0-40次,脉搏130 次,较之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5-19次,脉搏60-80次,谁更专气致柔?大家都知道,中国拳法之功理多来自佛道家,但佛道理论中有很多说法违反科学,若光*它来指导修炼,必陷于宗教迷信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有些人用了些现代生理学、运动力学来解释拳术与丹道,这些东西拿来参考可以,若以为那就是中国拳术与丹道的定理就错了! 左右开弓似射雕,此式开展肺气。肺于五行中属金,肺藏魄。孙禄堂说:要做神仙,须精劈拳。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丹经多言心肾脾而略肝肺,岂知后天丹法首重中丹田膻中之肺气!肺主皮毛,劈拳属金,精练肺气,自可肤如婴儿。鹤发童颜并不难,<寿世保元>芝桑丸,玉屏风散加天冬。若问下手筑基,须明橐龠玄关。橐龠为肺,玄关即肾。练肺仅可童颜,修肾方能黑发,黑发童颜真神仙!其理惟一,其法众多。清修,阴阳,针炙,药物,服饵,拳术等法,皆须习之,以便实修中随机运用,若欲凭一法而成章,除非明师亲身指点! 调理脾胃单手举,五劳七伤往后瞧。脾为阴土,胃属阳土,两土合为圭。刀圭之事,别有口诀,古仙皆不轻言。唯邱处机明说:顶为戊土,脐为己土,刀圭不过性命二物罢了。说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精校版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 一、内容: 连同预备式,收势共十式,每一式我们从分解动作解说、动作要点、易犯错误、正确做法、功法作用,呼吸方法,意念功法,音乐口令等几个方面解说。 二、重点: 正确掌握各式动作要点。 三、难点: 第五式与第六式是教学难点。 四、了解几个专用名词的概念: 1、内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内旋,左手反之。 2、外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外旋,左手反之。 3、三焦:把人的上体三等分,下面一部分叫下焦,中间部分叫中焦,上边部分叫上焦,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简称,实际指人体髋上部分包括五腑六脏和大小肠。 4、丹田:脐下三指处为人的下丹田。 5、命门:下丹田对应的后背处为命门。 6、马步: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屈膝半蹲为马步。

7、人字步:两脚分开,挺直膝盖站立为人字步。 8、八字掌: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外展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叫八字掌。 9、髋:组成骨盆的大骨头。 10、抓固:拇指尖压在无名指根上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握拳叫抓固。 11、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劳损伤。 12、七伤:指喜、怒、悲、忧、惊、恐、思七情伤害。 13、百会穴:头顶正中间,两耳尖连线与人体前后中线相交点。 14、涌泉穴:位于人的足底前脚掌凹陷处。 15、劳宫穴:位于人手掌掌心,握拳时中指尖处。 16、商阳穴:位于人体食指内侧指甲角约0.1寸处。 17、任脉: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 18、督脉: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五、预备式 分解动作解说: 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 2、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 3、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臂与身体夹角约45度。

八段锦动作图解

养生八段锦图解 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曾《道枢·众妙篇》曾记述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也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八段锦在历代相传中得到不断发展,流派繁多,现代较为流行的练习方法和歌诀见于清代梁世昌《易筋经图说》所附《八段锦》(撰者不详)中。 【自我保健应用】 “两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 “左右开弓似射雕”法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须单举”法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五劳七伤向后瞧”法可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 “两手攀足固肾腰”法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攒拳怒目增气力”法可激发经气,加强血运,增强肌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法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与左式相反。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摆动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双腿伸直,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反穿双手从腰侧,腿侧至足背足尖,抬头,抬手,手带动身体向上直立。重复以上六次。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登成马步,同时两掌握实拳,拇指在里,拳眼向上,用力向前出左拳,目视左拳,手指旋转打开,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左臂外旋,掌心向上,收大拇指,收四指握拳,拳眼向上,左手收回至腰侧。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双脚跟提起,吸气,目视前方,稍停,脚跟快速下落,呼气。重复动作七次。 收式:双掌内旋相叠于腹部,女性右手在内,男生左手在内。体态安详,周身放松,调顺呼吸,气沉丹田,心情愉悦

八段锦口令词及套路图解

八段锦口令词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令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令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口令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令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令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背后七颠百病消口令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

八段锦站式动作及口诀

八段锦站式动作及口诀 八段锦定式动作说明 颈椎不好的人,我建议您可以练习《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不过要坚持打,才可以对颈椎起到保健的作用哦。 八段锦是由八种如“锦”缎般优美、柔顺的动作组成,更是国术精华之集“锦”。八段锦在现代养生保健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前人将每段锦的功能和要领都浓缩成七个字,作为该段锦的名称,简单易记。 《八段锦》动作口诀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八段锦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三)站式八段锦练法 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八段锦呼吸方法

作者闲云野鹤 要练好八段锦,使八段锦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真正的帮助,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这是一把打开内功之门的钥匙。 我们对八段锦的教学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练形体,就是把动作熟悉,流畅。第二步是练气,就是呼吸。气功就是用自己的气息,带动血液的流行,从而打通自己的经脉,使血液无障碍地运行。也只有达到以意领气的阶段,气功的练习才能是行云流水样的畅快。我们今后还会教一些“拉气”的功法,让大家体会到气的运行。气功不是广播体操,就是体现在气功不仅仅是肢体运动。第三步是练心,就是在气功的练习过程中,把自己沉静在自己臆想的一个美好环境下,通过练心的阶段,就可以处乱而不惊,气定神闲,身轻而志纯。 气功的练习需要自己的感悟,我只是带领大家打开气功的大门,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造化。 我们今天先学习呼吸的方法,这是必须掌握的钥匙,如果你没有这把钥匙,你只能停留在保健操阶段。八段锦是蕴藏很多知识的功法,它能够在800多年的岁月磨砺中

而不衰,一定是有其非凡的生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每个人都在其中吸收不同的营养,绝对不要小看它。 何谓“逆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我介绍一下逆腹式呼吸法的分步练习。 一,开始练习时,“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就是我们有意识地在吸气的时候把腹部凹进去,呼气的时候把腹部鼓起来。我们把腹部想象成一个球,一丝丝吸气,腹部一点点下凹,一丝丝放气,一点点外鼓,绝对不可以突然大突然小,这

八段锦动作之五劳七伤往后瞧图解

八段锦动作之五劳七伤往后瞧图解 步骤/方法 1.预备姿势:自然站立。 2.两手前伸,掌心向上,手臂伸直慢慢上提。

3.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 4.双掌翻转,掌心向下。

5.两手慢慢放下,同时头慢慢转向左侧。 6.两手放至身体两侧做按地姿势,同时头转向左侧,眼睛 尽力看左后脚跟。

7.最后一次吐气时,两手慢慢放下后,即回復预备姿势。 否则请按步骤。 8.首度重复演练之动作要领:由(2)项开始除(6)项之头转 向右侧尽力看右后脚跟外,其余均同。 全程依此头部转向左、右侧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养生有道】学练八段锦第四集:五劳七伤往后瞧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林北生】第四式动作叫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强调的是脊柱的拧转,大家知道脊柱两侧有31对脊神经,那么在这个方位的运动,对于神经调节是非常有益的。 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林北生】下面我们讲解一下第四式动作五劳七伤往后瞧。左掌向右穿,左摆,右手随之摆动,右掌撑于右侧,左掌背贴于腰部,眼往后看;再向右摆动,和前一个动作相同,左掌撑于左侧,右掌背贴于腰背后,前摆回落。 下面我们讲解一下这式动作的呼吸配合。左手穿时,吸气;摆动,呼;撑掌拧转,吸;回摆,呼;撑掌,吸;回落,呼。 我们完整的演示一遍,开始。 好再做一遍 本式动作有益于神经调节。颈部的拧转能促进脑部供血、供氧,改善大脑对五脏六腑的指挥功能,腰部拧转,具有强腰健肾,调理脾胃的作用。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健身原理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功法,动作简单易学,功效明显,深受练功群众喜爱。其中“五劳七

武八段锦的口诀与功效

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呼吸 (1)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1 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呼吸 (1)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2 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呼吸 (1)方法(左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 (2)说明:其中搭腕与马步开弓为大呼吸,并步与上肢划弧为小呼吸。小呼吸动作较小,呼吸深度较浅,呼吸节奏稍快。本节呼吸以上肢动作为主。 3 调理脾胃单臂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呼吸 (1)方法(左单举):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左掌上托至头上,掌心朝上;同时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吸)。 (2)说明: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中间加插一个闭气。 4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呼吸 (1)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 (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

八段锦图解

八段锦套路图解 要求:心平气和,豁达乐观,祛除杂念,坦荡安稳,以达到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整套动作要达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可以明显提高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并有效建立神经系统与动作的和谐一致,从而使锻炼者对信号的反应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协同发展。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呼吸吐纳要与动作导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练功时的动作幅度大小、长短可调,对呼吸的要求应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气息不畅时,应随时进行调节。 每个动作以做八至十六次为宜。初学者建议做八次。一年后可增至每个动作十六次。 1.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双目向前平视。动作,①双臂弯曲,掌心向上,胸前平,指尖相对。②双手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尽量上托;同时抬头,眼看手背,脚跟离地,并深吸气。③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深呼气。 功效:调三焦,和脾胃,宣肺气,可治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

2.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双腿分开,下胯成骑马式,两手半握拳,平放胸前。动作:①左手向左外方伸直,拳眼向上,食、拇指二指翘起,双目直视手指。②右手半握拳,由左胸口如拉弓状,慢慢拉至右胸前,同时吸气。③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左右交替进行。 功效:扩胸宣肺气,通利关节,强健下肢。对慢性肺部疾患、肩周炎、下肢无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3.调理脾胃单举手 预备姿势;直立位,双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动作:①右手翻掌,掌心向上托,同时左手翻掌,掌心向下压,同时吸气。②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左右交替进行。

坐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 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 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口诀十二段,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坐式八段锦练法 第零段: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方法:盘腿坐在蒲团或大方凳或床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轻细无声)10分钟。坐姿要求身体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第一段:按摩头颈(浴面,梳头)

第二段: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呼吸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同时做) 第三段: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方法:上式毕,呼吸 9次。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左右指同时弹击24次。 第四段:微摆摇天柱。 方法: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也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注:天柱就是后颈,颈椎统称“天柱骨”。 第五段: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搅动,使生津液,然后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声。注:神水——津液;赤龙——舌。

八段锦预备式

【八段锦】运动--预备式: 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似矩为起居郎,……似矩素于声色简簿,多独止于丹舍,仿方土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尝以半夜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文中所述,当是一种八段锦坐功。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从清朝开始又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 综上所述,自宋朝至清朝所流传的八段锦套路歌诀有多种。但八段锦立功都与宋《道枢·众妙篇》一脉相承。八段锦坐功都与《修真十书》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脉相传。然而从现存文献来看,八段锦的形成发展是继承了先养生导引方法。它是由散式功法逐渐形成了套路。但目前还仍有以某种散式功法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导引功法,它是由八个动作组成的一套既能健身又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导引功。八段锦的“锦”解释为由八个不同的动作编辑而成的一套功法,另外,此功法自古深受民众喜爱,又用“锦”来形容成精美的丝织品。八段锦功法从针对性而言某一动作可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疾病,如“双手托天”可以“调理三焦”;“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等。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与关节与脏之间,脏与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当然针对人体某个部位起着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对人体外部起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把八个动作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起到理三焦、固腰肾、去心火等作用。 众所周知,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简单易学,便于掌握。这个预备势在太极拳练习中被称为“混圆桩”,在健身气功中被称为“三圆势”、“抱球势”。练好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端正身形、放松入静、静养元气。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 童心亦然整理 呼吸吐纳是指吐出肺中浊气,吸进清新的空气。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采用闭气。因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有差异,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对呼吸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气息不畅应随时进行调节。练习中对呼吸吐纳的总体把握是,在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好,待动作熟练后可根据呼吸方法结合动作逐渐练习,呼吸应柔和均匀,不可追求深长,其间自然呼吸在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样,经较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与动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进入不调而自调状态。 1.预备势 (1)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2.两手托天理三焦 (1)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2)说明:两手托天理三焦每一个完整动作(上托、撑臂、下落)作为一个呼吸循环。本节呼吸是以上肢动作为主,吸气时腹肌收缩凹腹隆胸,意念是将丹田之气提至膻中,呼气时腹肌舒张凸腹陷胸,意念是将膻中之气沉入丹田。这样往返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可以按摩胸腹两腔脏器,增加内气。其实不论是腹式呼吸还是逆呼吸,都是气体在肺脏运动推动横膈肌上下运动。闭气的目的是将引入中上丹田的气血更加充润,通过呼气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 3、左右开弓似射雕 (1)方法(左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两腿徐缓屈膝成马步,两手开弓(呼)。收脚还原:身体重心右移,抬起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