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开区空间规划文本

经开区空间规划文本

经开区空间规划文本
经开区空间规划文本

淄博经济开发区空间规划

(2015—2030年)

文本

淄博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目 录

前言 (4)

第一章总则 (6)

第二章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形势 (8)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8)

第二节国土开发利用现状 (10)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11)

第四节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3)

第三章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目标 (15)

第一节区域功能定位 (15)

第二节总体战略目标 (16)

第三节主要规划指标 (17)

第四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20)

第一节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20)

第二节优化国土利用结构布局 (21)

第三节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22)

第五章加强生态空间建设与保育 (25)

第一节构筑生态空间保育格局 (25)

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5)

第六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与保护农业空间 (27)

第一节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7)

第二节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28)

第三节加强农业空间合理保护 (29)

第七章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与优化建设空间 (31)

第一节精明管理城镇开发边界 (31)

第二节分类管控生产生活空间 (33)

第三节优化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 (34)

第四节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6)

第八章构建基础设施体系与健全保障空间 (39)

第一节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39)

第二节统筹水利能源电力设施 (41)

第三节构建生命安全保障体系 (43)

第四节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44)

第九章近期规划安排 (46)

第一节明确近期规划目标 (46)

第二节安排近期实施重点 (46)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0)

第一节加强协同联动 (50)

第二节加强基础保障 (51)

第三节加强监测监管 (52)

第十一章附则 (54)

附表 (55)

附表1经开区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55)

附表2经开区重点建设项目表 (56)

附表3经开区主要规划控制指标表 (57)

附表4经开区分类国土空间面积表 (58)

附表5经开区村庄安置居民点规划表 (59)

前 言

淄博经济开发区前身是1992年省政府批复建立的淄博外向型工业加工区,2002年更名为淄博经济开发区,面积9平方公里,由淄博高新区管理。根据新时期淄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需要,2015年,经市委、市政府申请,省政府批复,确定把淄博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调整扩大至周村区北郊镇全部区域,设立淄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区域面积56.22平方公里。2015年11月,淄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淄博市第十一个行政板块。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对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多规合一”的要求,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区域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厅字〔2016〕51号)、《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淄博全域推进区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淄政办字〔2016〕10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编制《淄博经济开发区空间规划(2015-2030年)》。

本规划在牢牢把握“多规合一”战略意图和目标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空间发展目标,明确空间管控边界,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总体目标为引领,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构建“一基一水,两界三网”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明确了空间规划各类指标,在优化三生空间的前提下

描绘了区域“一张蓝图”,并提出了近期规划设想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规划定位

淄博经济开发区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统筹经开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优化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公共政策与管理手段。

第二条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系列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和保障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一空间发展目标,明确空间管控边界,高效配置土地资源,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推动“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第三条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全域统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要求,紧密围绕中央战略部署要求,立足经开区发展实际,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着力解决保护与建设的突出矛盾。

(2)强化底线,优化格局。落实国家“守住耕地红线,划定生态红线,盘活存量用地”的要求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强化底线思维,

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明确城镇开发边界、村庄建设边界以及基础支撑保障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多方合作,求同化异。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工作方式,按照统筹兼顾、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吸收相关规划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已有成果,求同化异,协同编制。

(4)创新探索,着眼实施。创新规划理念、工作模式、编制方法与成果表达,探索规划实施的政策工具,提升政府有效管控空间的能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是经开区现行管辖范围,即原周村区北郊镇辖区,面积为56.22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规划基期年为2014年,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五条规划重点

《规划》以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提升政府管控能效为导向,着力解决相关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探索建立基于三生空间的“两规”衔接的用地分类体系;(2)研究经开区功能定位和空间规划的目标指标;(3)构建区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4)明确一张蓝图式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思想;(5)探索空间规划的实施手段和保障体系。

第二章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形势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第六条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淄博经开区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区域以及支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滨淄济聊产业带上,东接淄博新区、西连周村区、南临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区位优势明显,是未来全市“四位一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经开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十分便捷。航空方面,西距济南遥墙机场80km,东距青岛流亭机场250km;铁路方面,与即将修建的济青高铁淄博站毗邻,胶济铁路在园区内设有货运站;公路方面,济青、滨博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且设有出入口。园区内部道路网络密集,基本实现与张店区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专栏2-1

经开区区位分析图

第七条产业框架初见端倪,发展潜力有待释放

随着地方政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北郊镇经济稳步增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5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37万元。为实现新时期淄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需要,北郊镇整体划为经济开发区,其原有的化工、建筑、纺织等逐步向健康产业、机电装备、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转变。但经开区目前仍是以传统工业经济占主导

地位。伴随各种政策的实施,经开区发展潜力必将得到大力释放,成为淄博市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引爆点。

第八条经济实力逐步提高,产业层次相对不高

淄博经济开发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培植形成了化工、机械、建筑、纺织、服装加工、电力器材等主导产业,以及一批支柱骨干企业,成为鲁中地区有较大知名度的民营经济典型乡镇。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北郊镇原为周村区农田主要分布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层次相对不高,产业集群链条较短且多数处于价值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聚集效应偏低。

第二节 国土开发利用现状

第九条国土开发强度较高,用地效益相对较低

2014年经开区国土开发强度已达35%,居全市第四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经开区地均建设用地GDP为285万元/公顷,低于全市平均值。与其他区县相比,经开区仅高于高青县、沂源县和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三个偏远或开发较晚的区县,用地效益相对较低。

第十条耕地现状比例较高,未来压力日益趋紧

经开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城北路以北区域、航校周围区域和张周路以南区域。2014年经开区耕地占全区面积比重为46.83%,位于高青县、桓台县和临淄区之后,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23%)。全区土地利用率已达96%,未利用土地主要为河流水面、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随着经开区的成立,各项建设工程陆续启动,在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未来耕地保护将面临严峻形势。

第十一条生态空间相对集中,保育力度不断加大

经开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孝妇河。经开区近年来逐步加强生态治理修复,特别是孝妇河及其周边区域保育力度不断加大,水生态网络布设初见成效。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十二条水资源相对紧缺,水环境治理压力大

经开区属于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相对紧缺,由于地处孝妇河中下游,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根据2014年淄博市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孝妇河出境断面(前芽闸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为1.29,水质状况为重污染。主要检测指标年均值中有总氮、总磷、高锰酸钾质素、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5项指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四类水标准,其中总氮超标倍数达11.5。孝妇河河流沿途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均遭受一定影响,水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第十三条大气环境相对脆弱,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经开区辖区范围较小,大气环境受周边区县影响较大。2014年经开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95倍、0.74倍、1.21倍、1.87倍。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热电(周北热电厂)、化工和纺织等行业。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经开区开展监测点周边大气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对监测点位周边焚烧垃圾、燃煤锅炉窑炉、工业粉尘、建筑工地扬尘、道路交通扬尘等问题实施限期治理,大气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第十四条土地本底限制较少,适合建设空间较大

经开区可利用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工程地质上适宜及较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达5354.54公顷(含现状建成区),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95.24%。

专栏2-2

经开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经开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文物保护等限制条件,采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全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

经开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所占百分比 适宜 5312.7794.50%

较适宜 41.770.74%

较不适宜 12.340.22%

不适宜 255.32 4.54%

经开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图

第四节 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第十五条面临的形势

(1)宏观经济新常态需增强国土整体竞争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入推进,不同地区在市场、资源、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的比较优势已经削弱,需要优化国土空间配置,提升空间组织效率,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经开区的国土整体竞争力。

(2)生态文明建设需强化国土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开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的诉求不断提高,需要统筹国土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强化全区绿色、循环、低碳和生态友好式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3)小康社会建设需加大国土空间支撑能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经开区需要通过重点开发带动城乡均衡发展,以促进形成公平有序、均衡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加大国土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十六条存在的问题

(1)国土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经开区地处平原地区,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与规划建设区高度重合。随着“五化”同步推进和“举全市之力推进淄博经开发区建设”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需求的不断增长,经开区国土空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2)资源环境的瓶颈需要破解。经开区成立起步期,其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能力等处于较弱状态,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改善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配给结构,加大水、气等环境的治理力度,激活唤醒经开区的发展潜力。

(3)国土效率与效益有待提高。经开区产业类型与周边城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国土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统筹能力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的协调度有待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专栏2-3

经开区与全市其他区县产业对比分析

区县主导产业

经开区 健康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医药器械、节能环保高新区 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

张店区 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金融保险、商贸物流

临淄区 石油炼化和精细化工产业、特种钢材和装备制造产业、塑料加工产业、高档纸产业、稀土深加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周村区 沙发家具、丝绸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商贸物流、文化旅游

博山区 机械电子、新材料、汽车部件、日用玻璃、陶瓷琉璃 淄川区 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材冶金、机械制造

高青县 健康医药、氟硅新材料、新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服装、黑牛产业、健康服务业

沂源县 新医药、节能新材料、高分子材料、机械制造、功能食品

桓台县 石油炼化及精细化工、氟硅材料、聚酰胺产业、造纸及高档印刷产业、机械制造产业

第三章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目标

第一节 区域功能定位

第十七条转型升级新引擎

淄博经济开发区落户北郊镇,是推进全市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战略之举,未来将是淄博市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淄博经济发展大局中一个全新的板块。经开区应发挥东接西联的区位优势,在“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建设格局中,主动对接淄博新区和周村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整合区域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打造淄博转型升级新引擎。

第十八条产城融合样板区

坚持产城融合理念,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发挥广域范围的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一区、两带、六园”的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道路,促进大健康、节能环保、创智创新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打造淄博产城融合样板区。

第十九条创新发展示范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创新体系;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加快集聚创新人才;以成果转化为关键,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淄博职业学院,加快建设大学城科教产业园,进一步集聚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经

开区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产业集聚地,发展成为淄博市创新发展示范地。

第二节 总体战略目标

第二十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力经开区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响应淄博市工业三十条规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大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构筑起载体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备、绿色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集聚、经济雄厚的实力经开区。

第二十一条优化国土空间利用,建设绿色经开区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均衡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使“三生”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依托孝妇河生态廊道,结合文昌湖生态绿楔,优先保障生态用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开区。

第二十二条提高城乡统筹水平,建设幸福经开区

推进人口就业、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社区空间,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契合度不断提高,建设社会进步、宜居宜业的幸福经开区。

第二十三条加强信息惠民发展,建设智慧经开区

强化“互联网+”思维,以信息化发展催生新业态的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壮大市场,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智能化国土空间管理系统,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建设便民惠民、高效行政的智慧经开区。

第三节 主要规划指标

第二十四条规划指标体系

根据经开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从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空间管控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包括国土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万元GDP 地耗降低率、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等8个约束性指标和GDP总量、总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城乡建设用地等4个预期性指标。

专栏3-1

经开区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目标

指标属性单位2014年2020年2030年

经济

发展

指标

GDP总量预期性亿元56.2 113 293

社会人文指标

总人口预期性万人 3.95 8 13.4 城镇化水平预期性% - 75 90

空间管控指标

国土开发强度约束性% 35.1 40.9 57.62 耕地保有量约束性万亩 3.9494 3.1327 2.9731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束性万亩 3.9587 3.5156 2.8068 城乡建设用地约束性公顷1389 1756 2129 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预期性m2/人352 219 158

资源环境指标

万元GDP地耗降低率约束性% -20 50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约束性% -

完成上级

任务

完成上级

任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束性% -47 ≥4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约束性% -85 ≥85 第二十五条经济发展指标

到2030年全区GDP总量预计达到293亿元。

第二十六条社会人文指标

到2030年全区总人口预计达到13.4万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

90%,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第二十七条空间管控指标

到2030年经开区国土开发强度要控制在58%以内,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9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在2.81万亩,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129公顷,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58m2/人。

第二十八条资源环境指标

到2030年经开区万元GDP地耗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降低50%,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要完成市下达任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

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提纲(2012.9.4)讲解

开发区(工业集中区) 发展规划编制参考提纲 前言 规划目的和作用 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 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具体的四至边界。中期范围拓展至**平方公里,远期展望到**平方公里。(经国家审核公告的36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规划修编凡涉及扩区增容的,应说明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面积及四至边界,拟扩区增容后的开发区面积及四至边界。) 开发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规划期限: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第一章发展基础 开发区所在地(市、县)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

展现状。 〔简要说明。附所在市、县区位图,主要经济指标图表等〕 第一节发展现状 开发区建设发展现状;开发区建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国家审核公告面积、实际控制面积(其中:累计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面积,累计已批准企业用地面积)。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等。以此说明开发区面积的扩大、产业承载力的提升。 二、开发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开发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情况;重点企业入驻情况;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等方面的发展成效。 三、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入驻企业数、带动就业数等 四、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开发区产业集聚能力和水平;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产出率;盘活存量土地、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精)

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学校发展,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更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值此新的形势下,学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更全面有力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成为宜宾市一流学校。学校拟出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认真阅读、分析,献言献策,共商巡中发展大计,为本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 珙县巡场中学校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 珙县巡场中学校发展规划(草案 (2007──200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开展,学校特制定三年发燕尾服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针。 一、现状分析 巡场中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为珙县第一初级中学校,简称珙一中;198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高完中,正式更名为珙县巡场中学校。现位于珙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巡场镇,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占地面积14592平方米,校舍面积11838平方米,目前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85名,在编在岗教职工74人,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了51%,中级以上职称36人,占48.6%。

学校现有班子成员9人,其中副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正校级教研员1人,教导主任1人,政教主任1人,后勤主任1人,办公室主任1人,体卫主任1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老中青结合,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把以科技艺术教育见长,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力争第一,形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活,社会声誉良好,受家长欢迎的学校作为发展目标。在“文明、和谐、务实、创新” ─2─ 的校风;“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育人”的教风;“善思、乐学、力行”的学风指引下来科学规范办学,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关爱他人,文明守纪、诚实守信,乐学善思、身心健康的合格生,努力使学生在科技、艺术等领域学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可技续发展打下基础。学校被先后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绿色学校”、“校风示范学校”、“青少年科技示范校”、“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全国初中化学能力竞赛、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等,共有2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6人次获省级奖励,5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100多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2005年“迎奥运”征文比赛,有1人获国家级一等奖,6人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获国家级三等奖。三年中,我校教师有30多篇文章、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得相应级别的奖励,有70多篇获县级奖。我校有8名教师先后参加市、县说课、讲课比赛,分获市、县一、二等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学校始终不敢懈怠,不固步自封,继续开拓创新,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进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探究。学校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创新的方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上级教育精神。进一步完善优化学校内部结构,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住机遇,加快斋朗教育的发展,为促进斋朗教育的整体提高作贡献。 二、具体发展规化 (一)总目标: 在5到8年内,将斋朗学校办成教学质量居上,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所学校。 (二)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其成员全部通过岗位培训或提高培训。更要建设一支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到 XX年,90%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多培养年轻教师,加强校本培训,让他们成长,争取多出市、县级青年优秀教师。教师思想素质高,业务熟练能够承担各级教研课题,要培养出专家型教师。本科学历达需达到30-40%,新增教师学历全部合格,

人均发表论文1-3篇。 (三)办学条件及规模 一是根据普九的需要,配齐配足实验设备;二是根据现代教育的需要,配齐相应的电教设备,设置远程教育网络教室;三是建立健全音乐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等,图书室藏书达6-7千册,建立一个规范标准的计算机室,计算机近三十台;四是配齐配足体育器材,人均活动面积达规定标准;五是要争取上级支持修建学生宿舍、食堂,新建一幢标准教学楼,将小学部和初中部合并为一个校区,设立门卫;六是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将村级小学优化整合,调整师资力量。 四、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在3到5年内,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定城片中等以上水平,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争使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毕业率达100%,优生率达60%,及格率达90%。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严格执行上级精神,为斋朗教育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坚决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标杆,明确一个教育人的正确的荣辱观,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分层管理,充分调

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年) 采购项目编号: 单一来源采购文件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科益工程 共同编制 二〇一九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单一来源采购邀请................................. 第二章供应商协商议价须知 .............................. 第三章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 ............ .. ............... 第四章供应商资格证明材料 ......... .................... 第五章采购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容条款及其他商务要 求 .......... ....... ................................... 第六章采购项目实质性要求............................... 第七章协商容、协商过程中可能实质性变动的容... . .... 第八章响应文件格式................ ..................... 第九章评审办法................ .. . 第十章政府采购合同................ ..................... 第十一章保证金退还申请表(参考格式). .................... 第一章单一来源采购邀请 科益工程受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委托,经网上公示和市财政局计划备案同意确定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采购,现就“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年)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所需采购的服务组织单一来源采购,确定成交供应商。兹邀请拟定供应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供应商地址:市高新区府城大道号栋层;就本项目所需采购的服务进行协商、议价。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远发展规划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开发区, 规划, 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1世纪初叶,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重点实施的阶段,同时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立未来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的蓝图,根据《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纲要)》的部署,结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为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设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截止1999年12月,开发区共引进合同项目192项,总投资115.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7.18亿美元(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资占60%),实际进资已经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4.08亿美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已使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七通一平”条件,可基本满足各类项目建设的需要。目前入区项目开工113个,竣工投产项目68个,基本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医药和生物工程、食品饮料以及新材料为主要行业和以高新科技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工业结构。1999年,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工业产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9亿元。在西安市历年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经济

开发区始终名列前茅,不仅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决策的启动和实施,国家将会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向西部倾斜,还将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这将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西安位于西部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前沿阵地。而作为西安重要经济增长点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自然会在大开发的热潮中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技术,并率先得到大发展。所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审时度势,科学筹划,研究确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十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一)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工业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坚持和发展“巢凤相成、滚动发展、高大名洋、求实创新”的建区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包括外地资金)的水平和质量;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区域服务和保障

职业培训学校发展规划范文

职业培训学校发展规划范文 组织起草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及学校领导报告、讲话。提前做好学期结束前的工作安排,根据学校部署及时起草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教育发展纲要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下一个艺术人才就是你”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艺术文化两条腿走路,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训机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部分学校现状分析 1.规模状况 我校全称调兵山市民办社会艺术教育中心,是专门从事艺术课培训的学校。学校坐落于调兵山市兀术古城脚下,毗邻调兵山风景区,教学设施高档,教学环境优雅,学校位置视野广阔,是读书学艺的优良场所。 2、有利条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9人,全都是大学本科艺术系毕业,确保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基本齐全,设有肚皮舞教室、播音主持室、舞蹈室,钢琴声乐教室等;校门口环境优雅,停车,晨练,练嗓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部分学校远景和理念 一.学校定位 学校的理想目标:科学的管理内涵;优秀的教师队伍;文明的学生素养;鲜明的教学特色;始终以“下一个艺术人才就是你”为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学子为办学目标。 二.学校远景 1.奋斗目标:科学治校,师资优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创调兵山艺术培训强校。 2.学校形象:校风严,学风浓,教风实。入学低起点,出校高质量。 3.教师形象:师德风范:人格高尚,言传身教,关爱学生,公平坦诚。 学识才智:学识广博,教艺精湛,善于学习,智慧不衰。 仪表风度:语言典雅,举止高雅,气质文雅,服饰大雅 4.学生形象:品德素养:志存高远,明礼诚信,自尊自强,和谐交往。 学业追求:勤学笃行,拼搏进取,求真求实,发展创新。 形象气质:朝气蓬勃,仪表整洁,热情大方,乐观向上。 5.员工形象: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热情服务,优质高效。 三.学校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2、育人目标:下一个艺术人才就是你 3、育人氛围:调兵山市民办社会艺术教育中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展。 4、校训:思路决定出路,努力决定未来 6、校风:勤奋进取,求实创新 7、学风:学好特长,全面发展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教学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同

贵州省学校发展规划文本介绍表

学校发展规划文本(20 ~20 学年) 学校名称:县乡(镇)学校学校代码: 学校类型: 校长姓名:

说明 1、《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每学年撰写一次,是一所学校在接下来的一学年中工作计划,实施时间为一年,从每年9月开学前到下一年的暑期。 2、《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应该是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和社区人员的意见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各部分撰写及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要参照《学校发展规划指南》相关内容,其中第六部分到第十部分的相关活动措施尤其是监测与评估部分应该是根据实施过程中工作完成情况,由相关人员进行实时记录。 3、学校发展委员会会议应每2个月定期召开,总结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商讨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每次会议内容作记录附页在文本后。 4、在文本实施过程中,县教育局若有临时工作安排或检查等活动,可以将该活动附页在相应类别中。 5、本文本可直接撰写,其中第八、九部分及附件6根据学校需另行复印,填写后装订成册另附,或直接打印装订成册。

目录 学校发展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第一部分社区概况及变化 (01) 第二部分学校校概 (02) 第三部分过去三年学校发展的自我评估 (03) 第四部分未来三年学校发展愿 (04) 第五部分本学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 (05) 第六部分本学年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具体活动 (08) 第七部分学校周历表 (26) 第八部分校长工作计 (32) 第九部分教师工作计划 (38) 第十部分本学年学校发展计划的监测与评估 (40) 附件1:学校服务半径内未入学学龄儿童(少年)花名册 (42) 附件2:学校服务半径内学龄儿童“三率”统计 (43) 附件3:学校师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43) 附件4:学校设施设备及使用情况 (44) 附件5: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统计 (45) 附件6:学校发展委员会会议记录 (46)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范文

-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阿图什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主旋律,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牢固确立“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走“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力,为实现“一年具规模、三年显特色、五年创示”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透析: 我校是一所中学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一万九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体育运动场等。现有教学班12 个,在校学生371余人,教职工51人。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健全,教师队伍结构良好,高级教师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人数占42.8%,专科人数占57.1%,43.33%以上的教师具有计算机初中级合格证书。学校拥有配套设施:电脑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广播室等。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38.11岁,大部分教师思想开放,安于工作,乐于奉献,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较强。开学以来,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均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教改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划性、主动性和协调性,德育工作还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广聚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办学效益,培植特色学校。以创建现代名校为目标,以形成特色为突破,以全面发展做示,扎实开展课程改革。把握机遇,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理性审视学校,设计学校,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目标管理,以一流的管理彰显办学质量,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一流的师资实现学校的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学生自我教育,教师主动发展,教育质 - . - 总结资料-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规划纲要

铜川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附件 一、基本工作框架 1、铜川市外围及内部发展环境分析 1.1关天经济区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铜川区域角色转变分析1.2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空间结构形态构建与铜川市城镇体系优化分析 1.3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铜川城市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分析 1.4 铜川市域空间发展结构方案探讨 2 铜川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1 经济发展与市域重点发展区及主城区发展格局支撑度分析 2.2 市域空间环境品质、生态安全格局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分析2.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2.4 建设项目的空间影响评估 3、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空间演变关系研究 4、中心城区综合发展现状分析 4.1空间发展现状(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效益、空间资源存量等)4.2综合交通现状(城区对外交通、城区道路系统) 4.3旅游发展现状 4.4.景观环境现状 4.5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6现状存在问题 5、中心城区空间拓展趋势分析 5.1相关规划分析(市域外围相关规划、市域总规、工业园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 5.2中心城区空间资源保障状况分析 5.3中心城区土地适宜性分析 5.4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选择 6、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规模 6.1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分析 6.2 空间资源需求分析 6.2.1居住类用地需求 6.2.2产业类用地需求 6.2.3其他类用地需求 6.3空间发展目标 7、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 7.1空间拓展战略 7.2空间优化战略 7.3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7.3基础设施保障发展战略 8、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规划构想 8.1空间布局结构 8.2空间布局意向 8.3交通系统组织

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提纲

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编制大纲 (初稿) 总则 规划范围 规划目的和作用 规划依据 规划期限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发展现状 〔开发区所处位置及区域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等。开发区所处区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开发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等发展现状。〕 第二节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关限制因素〕 第三节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战略意义 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指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不是编制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体系: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要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要有所体现〕 第三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第三节主导产业

〔分段表述各主导产业〕 第四节重点项目 〔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支撑〕 第四章空间结构(一区多园的可分节表述) 第一节功能分区 第二节用地布局(地块控制) 第三节产业及人口承载容量 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突出与主导产业有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保障等〕 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道路交通 第二节市政配套设施 〔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管线综合等配套基础设施〕

第三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开发区社会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 第四节绿地景观系统 〔包括城市设计框架〕 第七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环境容量 〔1、人口容量;2、大气环境;3、水环境;4、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现状〕 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环境保护原则、目标及措施〕 第三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相关内容。在产业布局、工艺设计中要注意节地、节水和节能等要求,突出产业集聚效应〕 第四节节能减排 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地震、防洪、消防等〕

学校发展规划范文

宁安市盛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2020年—2025年办学发展规划一、整体思路 阶段性发展。分为市场进入、发展,以及树品牌三个阶段。 1、市场进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业务能力(即培养师资、设计和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和学生管理)、打造核心团队(即确定核心成员以及分配制度)、建立高效管理(即搭建完整的组织构架以及制度管理体系)。为此,学校应控制市场拓展速度,选取项目,做精品。逐步完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环境包括人才的积聚等。时间为1年左右。学生规模200人次。 2、市场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发优势培训项目,拓展市场,形成规模效益。为此,学校可采取项目制运作,寻求当地资源合作,成立培训部。时间为2-3年。学生规模每年240—300人次。 3、树品牌阶段。主要任务是打造“宁安市盛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益和资产。学生规模每年500人次以上。一、组织设计与定编(第一阶段) 设计原则:机构精简,一人多岗。 1、组织机构

2、部门主要职责 财务部:教研中心:师资培养、教学管理、课程开发等 项目部:招生、项目拓展、项目管理等 办公室:接待、人事管理(含保安、勤杂人员等)、学生管理等 3、定编(第一阶段) 财务部:出纳1人,会计1人 教研中心:主任1人(兼人事管理),研究员1人(兼主任助理、接待) 项目部:主管1人(兼项目经理、学生管理),项目经理1人 办公室:。。。。。。 二、核心业务流程与管理办法 1、招生 1)散户型,即学员主动来学校咨询。管理办法是专人专岗。即专人负责接待,并制定学员来访管理办法,明确接待程序和要求,并建立来访人员档案。 2)团体型,即依托学校能产生批量的学生同时报名而办班。管理办法是采取项目运作制,由项目经理制定招生方案,协调关系,项目部配合,并监督项目推进过程。利用现有资源可依托报纸传媒等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力度。 2、教学 1)课程管理与开发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总结范文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总结范文 过去的一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 ___”为指导,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我校的工作计划务实地、创造性地开展我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开拓教育管理新思路,创新教育实践新模式,营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打造持续发展新平台,促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基础建设: 按照预计目标,我校今年基础建设目标已全部实现。 1、完成了教学楼窗户更新工程; 2、完成了办公楼窗户更新工程; 3、完成了新农村生态沼气厕所新建工程; 4、完成了办公楼前路面硬化800平方米工程; 二、教学改革工作:

我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承担的省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动学习策略与途径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老师参加校际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主动与兄弟我校交流课堂教学经验,虚心学习。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濮阳郑州等地参加教学教研学习活动。开展了教师论坛活动;开展教师反思学习活动;开展了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形成了以课程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形成组组搞科研,人人能科研的氛围。今年我校教师有29篇论文在国、省、市、县级获奖,取得省科研成果一项。 2、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由老师满堂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三名教师获市优质课,四名教师获县优质课奖。 3、建立完善了教学相关制度。 三、德育工作: 今年我校在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努力探索。

1、开展了“一帮一爱心助学工程”,有效的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变; 2、开展了课堂纪律大整顿活动,有效的改变了学风、教风。形成了比学习、比正气、比纪律的良好风尚。 3、围绕自信心教育、亲情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跑操口号;各班教室的标语紧紧围绕“亲情教育”、“自信心教育”、“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学生自己创作;每节上课前都要学生都要围绕“自信心主题”进行宣誓。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内涵。 四、教师业务提升工作: 1、对中青年教师精心培训,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评课等活动进行训练。 2、抓好教师在职学历提高。学校89名教师中,本科21人,正在进修19人,大专68人,学历达标率100% ,

住宅小区毕业设计A4文本

编号:()字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徐州市“逸隐园”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专题:院落式居住区设计探讨 姓名:杨志宾学号:02070770 班级:建筑2007-1班

二○一二年六月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杨志宾学号:02070770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 设计题目:徐州市“逸隐园”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专题:院落式居住区设计探讨 指导教师:陶勇职称:副教授

二○一二年六月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专业年级建筑学2007学生姓名杨志宾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 1 月 10 日 毕业设计日期: 2012 年 1 月 10 日至 2012 年 6 月 10 日 毕业设计题目:徐州市“逸隐园”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院落式居住区设计探讨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项目概况: 规划项目地块坐落于徐州铜山经济开发区驿城行政村,黄河路与拦山路围合地块,南临黄河路,北临拖山路,西侧是拦山路,再往西是道路红线宽度为六十米的城市干道,交通是十分方便。基地西侧有拦山河,东侧有小山,风景优美。周边及基地内部是村庄和田地,环境生态自然,由于铜山经济开发区在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村镇的生活已经开始落伍,于是开始开发新的村庄地块,建设新居住区,来满足人们对城市向往的需要。 二、总体设计原则: 1.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符合国家和地方各项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根据基地现状及其周边环境的实际资料,做出对该地块具体情况的分析及应对方法。规划和设计形式应体现独特的风格,并将现代感融入居住区环境的协调共生之中。 3.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与居住区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将基地环境融入城市总体环境之中,利用绿化和景观塑造等方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结合功能以及住宅形态上的考量综合提升附近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和小区生活氛围。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范文最新推荐------------------------------------------------------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上级教育精神。进一步完善优化学校内部结构,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住机遇,加快斋朗教育的发展,为促进斋朗教育的整体提高作贡献。 二、具体发展规化 (一)总目标: 在5到8年内,将斋朗学校办成教学质量居上,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所学校。 (二)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其成员全部通过岗位培训或提高培训。更要建设一支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到 2018年,90%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多培养年轻教师,加强校本培训,让他们成长,争取多出市、县级青年优秀教师。教师思想素质高,业务熟练能够承担各级教研课题,要培养出专家型教师。本科学历达需达到30-40%,新增教师学历全部合格,人均发表论文1-3篇。 (三)办学条件及规模 1 / 22

一是根据普九的需要,配齐配足实验设备;二是根据现代教育的需要,配齐相应的电教设备,设置远程教育网络教室;三是建立健全音乐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等,图书室藏书达6-7千册,建立一个规范标准的计算机室,计算机近三十台;四是配齐配足体育器材,人均活动面积达规定标准;五是要争取上级支持修建学生宿舍、食堂,新建一幢标准教学楼,将小学部和初中部合并为一个校区,设立门卫;六是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将村级小学优化整合,调整师资力量。 四、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在3到5年内,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定城片中等以上水平,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争使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毕业率达100%,优生率达60%,及格率达90%。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严格执行上级精神,为斋朗教育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坚决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标杆,明确一个教育人的正确的荣辱观,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分层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学习实践新课标精神,搞好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坚持学校勤俭节约,加大

学校发展规划样本

( 20 年—20 年) 学校发展规划 文本 学校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长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九年十月制

《学校发展规划文本》使用说明 一、《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由正文和附件组成。正文有八个部分, 附件有三个方面的相关信息表。 二、《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每三年撰写一次。撰写《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必须要在广泛征求校内外各个方面人士意见的基础上, 经历访谈、社区大会等过程, 由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完成, 不能由校长一个人或校长指定专人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有关具体要求参见《学校发展规划指南》。 三、《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应该在十月底前完成,然后要进行答辩。各个乡镇能够自行组织进行。对部分学校, 县教育局将专门组织进行答辩活动。在答辩时, 校长要脱稿说明学校发展规划完成的过程, 特别是自我评估的结果、学校愿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及目标等。

目录 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1) 第一部分: 学校愿景、校风及办学特色 (2) 第二部分: 社区概况及变化 (3) 第三部分: 学校概况及变化 (4) 第四部分: 学校现有发展水平评估分析 (5) 第五部分: 学校发展展望 (6) 第六部分: 本年需优先解决的问题 (7) 第七部分: 本年目标与活动 (9) 第八部分: 学校周历表 (15) 附件1: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和相关信息表 (19) 附件2: 本年学校发展规划财务预算与支出情况统计表 (20) 附件3:本年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 (21)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与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与专业素质;巩固与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与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与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与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与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与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与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同时应考虑远近期开发的可能性。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

校园三年发展规划范文

校园三年发展规划范文 上海市第八中学创办于1861年,前身是“清心书院”,历经140多年的沧桑巨变,无论是建校之初的“清心”、“敦品”、“励行”的校训,还是近现代史上在校学生积极投身于关心国家民族的救亡建设运动中,还是现在日臻完美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办学理念,都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她内涵深厚而又活力充盈。 一、学校办学成效分析 过去三年,我们坚持以《上海市第八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xx 年9月~2020年8月)》统领学校工作、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战略;以规划中确立的总课题《做人与求知整合的学校教育模式实验--高中阶段的实践与探索》为抓手,努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以《高级中学增效减负的实践性研究》、《依托师生共同社团,促进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探索有效校本研修,促进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等三项课题为载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努力完成各项既定的目标。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三年规划的目标基本达到的三大标志为:--市文明单位6连冠荣誉的获得,表明学校这阶段的整体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作为统领《规划》实施的实验主课题之一的《高级中学增效减负的实践性研究》市级课题行将结题,并形成了专著,即将出版,表明实验活动基本完成。 --《学校管理手册》编订完成并颁行,表明学校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良性轨道。 三年扎实而稳固的工作成效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形势的挑战与要求,为了更好推进素质教育和落实二期课改精神,学校制定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指针。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设“经典黄浦”,打造“精品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培养具有“真善美”高品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做人与求知”相互融合的育人目标。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色学校。 在“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努力培养具有“真善美”高品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总体发展目标 (一)、办学宗旨:主动发展,和谐育人。 主动发展:是指学校整体的主动发展,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主动发展;和谐育人是育人目标的和谐,即让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谐育人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即教师、学生、家长群体之间的和谐,和谐育人是教育资源的和谐,即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成长。 (二)、办学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通过提升学校管理质量、促进全体主动、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使我校教育求实创新、教工奋发向上;学生好学善思、个性发展张扬;设施齐全舒适、环境陶冶情操;人际文明和谐、学校充满活力,最终我校成为一所教育教学质量俱佳、民俗教育有特色、被家长社区认可的学校。 二、综合发展计划 (一)学校管理 1、发展目标: 树立民主、人本、科学的管理思想,构建高效、激励的学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人本化与制度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地发展。 2、健全评估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1)目标管理机制 根据发展规划,确定学年度的总体目标;围绕总目标,每学期要精心设计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措施得当、安排周密; (2)评价激励机制 结合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聘任制,教师奖惩制度,把评优、晋级、提拔、推荐等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业绩联系起来。对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按照贡献的权重,结

合岗位责任奖惩制度给予适当的奖励。 (3)民主管理机制 广泛征求意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制度的制订和修改,构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扩大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听取家长意见,接受家长评价,并将家长评价纳入到学校管理成效评定、教师工作业绩评定、学生发展评定之中。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意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师德师风好、富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1、强化以师德为核心的思想建设 以师德规范为标准,以先进教师形象为榜样,以创建“文明组室”活动和“心目中好老师”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师德创优活动,形成优良师德师风。 2、开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的业务培训 (1)围绕新观念、新课程、新知识和新技术,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以学科组建设为主的集体研讨活动,形成团队互助、互学、互动形态。 (3)创设教师学习研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供书报资料,推荐阅读文章,为教师的学习与研讨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三)德育工作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逐步趋于专业化德育工作队伍。实践和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层队伍建设,组织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论和重要文件精神,探索有学校特点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依法自主、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履行“调研、指导、协调、服务和评估”管理职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