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

针对大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组,从并网原理以及控制技术方面对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控制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软并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由反并联晶闸管、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三部分组成,采用DSP中央处理器与ARM上位机。最后,运用了Matlab仿真平台对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软并网进行模拟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晶闸管软并网系统能够实现对并网冲击电流的有效抑制,使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平稳并网,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际指导意义。

标签:异步发电机;软并网;晶闸管;模拟仿真

目前,全国大部分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很多都采取异步发电机。相比于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不仅有着简单的控制装备,对于在并网时也没有任何严格的频率以及相角的要求,易于稳定并网,不易产生振荡和失步。但是异步发电机采取直接并网时,冲击电流会高达电机额定电流的5至7倍,会严重损坏电网、发电机以及叶轮等设备,甚至可能对其他联网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引起电力系统的瘫痪。所以,采用合适的并网方式降低并网冲击电流显得非常重要。迄今为止,世界上主要有直接并网法、降压并网法、准同期并网法以及可控硅软并网等几种异步风力发电机并网方式。其中,直接并网方法操作简单,但对电网伤害较大,会引起电力系统电压瞬时降低,一般只在异步发电机容量在百千瓦级以下时使用。降压并网方法需增置大功率电阻或电抗组件,投资随容量的增大而增大,经济性较差。准同期并网方法需增置高精度的调速器和整步、同期设备,经济性较差,且并网消耗时间过长。而可控硅软并网方法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机组并网时的损耗,因为该方法会得到一个不会出现冲击电流的平稳并网过程,提高风电机组的使用时长和可靠性,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风电并网方式之一。

1 异步风力发电机软并网原理

在风力发电机直接并网时靠近同步速时,异步发电机可能会经历一点瞬态过渡过程,过程中会产生瞬态冲击电流,与其值大小有关系的参数包括:发电机参数、并网转速、发电机磁通饱和水平以及并网瞬间电压相位角等。直接并网时所也会产生一个过渡过程电流,电流值为:

电机并入电网的时候,定子绕组中所产生的稳态交流分量i0sin(?棕t+?琢)开始产生,产生的电磁力使动转子开始旋转。当电机在靠近同步转速并网的时候,i0约等于电机空载时的电流。并入电网的瞬间,定子绕组磁链会保持原来的零状态,依据磁链守恒原理,因为转子的短路绕组中所产生了衰减的直流分量,导致产生了磁场将切割定子绕组,并且产生了衰减的暂态交流分量。暂态交流分量ia与电抗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此时,并入电网的一瞬间,定子绕组产生的衰减直流分量,用来控制电网中电压所产生的磁通,id与电机并网的瞬间定子气隙磁势波形和气隙均匀度有关,与电网电压和暂态电抗成正、反比,另外异步发电机的并网瞬态冲击电流的峰值还与并网瞬间的电网电压相位角相关,在相位角至为?兹=?渍±?仔/2时,冲击电流达到最大,?兹=?渍冲击电流值最

双馈感应异步风电机组的撬杠保护(Crowbar)

双馈感应异步风电机组的撬杠保护(Crowbar)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与电网直接相连,因而只能通过对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对发电机的部分控制。当因电网短路故障或雷击造成风电机组接入点发生电压跌落时,将引起转子电流增大,严重时将引起转子侧变流器过流或变流器直流侧电容过压。由于四象限变流器中的电力电子器件的耐压和过流能力相对较小,为防止过压或过流对转子侧变流器所造成的危害,通常在转子侧安装撬杠(Crowbar)保护电路对变流器进行保护[1]。 Crowbar的基本原理为:当检测到转子绕组电流超过所整定阈值时,Crowbar保护动作,将短接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切除转子侧变流器,达到保护转子变流器的目的。此时双馈感应发电机将从双馈调速运行状态过渡到笼形异步电机不可控运行状态[1]。 Crowbar保护电路可以分为被动式保护电路和主动式保护电路[1]。 1.被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 对图4-17a所示的被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采用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形成晶闸管对的形式,当电网发生故障引起转子电路过电流或过电压时,通过触发晶闸管使其导通,使双馈电机转子构成封闭的回路,此时转子侧变流器停止工作,起到保护变流器的作用。同样,晶闸管Crowbar保护电路也可以通过二极管整流桥与直流短路晶闸管共同构成,如图4-17b所示。 通过晶闸管的触发使其导通,同样可以获得等效短路双馈电机转子电路,以起到对双馈电机转子侧变流器进行保护的功能。有时也在晶闸管Crowbar保护短路回路中串入电阻以加速双馈电机转子电流的衰减,缩短过渡过程所需的时间。 对于图4-17b所示的晶闸管被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由于双馈电机多运行于同步转速附近,转子侧频率通常较低,一旦Crowbar保护动作则难以关断,因此这种基于晶闸管的被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通常需要双馈电机的定子从电网脱开且等双馈电机转子电流衰减殆尽后,晶闸管恢复到其阻断状态,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双馈电机重新执行并网操作。 a) b) 图4-17 被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 a)反并联式b)整流桥式 2.主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 主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如图4-18所示。图4-18a为通过可关断器件的反并联连接,在电网发生故障需要保护转子侧变流器时将转子回路经过旁路电阻Rc短路。图4-18b所示主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在需要对转子变流器进行保护时,通过二极管整流桥和可关断器件将旁路电阻Rc等效接入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回路中。

国家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试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北监管局 二○○八年十月

目录 一、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说明 (1) 二、必备项目 (4) 三、评分项目 (8) 1、电气一次设备 (8) 1.1、发电机组 (8) 1.3、主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 (8) 1.4、外绝缘和构架 (9) 1.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10) 1.6、高压电器设备 (10) 1.7、场(站)用配电系统 (12) 1.8、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13) 2、二次设备 (14) 2.1、并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4) 2.2、调度自动化 (16) 2.3、通信 (19) 2.4、直流系统 (22) 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23) 2.6、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23) 3、调度运行 (25) 4、安全生产管理 (26)

华北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说明 一、根据电监会《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一次、二次设备、调度运行和安全生产管理。其中电气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容器(包括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外绝缘和构架、过电压保护和接地、高压电器设备、站用配电系统和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电气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通信、直流操作系统、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及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二、根据对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影响程度,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内容分成“必备项目”和“评分项目”两部分。 “必备项目”是指那些如果不满足本评价标准的要求,则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项目。 “评分项目”是指除了必备项目之外,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当满足本评价标准的其他项目。 三、本评价标准中,“必备项目”18条;“评分项目”包括四个评价单元,各单元应得分为:电气一次设备925分、二次设备1075分、调度运行100分、安全生产管理450分,共计2550分。

风力发电机介绍

风力发电机介绍 目录 1. 风力发电发展的推动力 2.风力发电的相关参数 2.1.风的参数 2.2.风力机的相关参数(以水平轴风力机为例) 3.风力机的种类 3.1.水平轴风力机 3.2.垂直轴风力机 4.水平轴风力机详细介绍 4.1.风轮机构 4.2.传动装置 4.3.迎风机构 4.4.发电机 4.5.塔架 4.6.避雷系统 4.7.控制部分 5.风力发电机的变电并网系统 5.1.(恒速)同步发电机变电并网技术

5.2.(恒速)异步发电机变电并网技术 5.3.交—直—交并网技术 5.4.风力发电机的变电站的布置 6.风力发电场 7.风力机发展方向 1. 风力发电发展的推动力: 1) 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和运用; 2) 大型风力机制造技术及风力机运行经验的积累; 3) 火电发电成本(煤的价格)上涨及环保要求的提高(一套脱硫装置价格相当 一台锅炉价格)。 2. 风力发电的相关参数: 2.1. 风的参数: 2.1.1. 风速: 在近300m的高度内,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公式为: V:欲求的离地高度H处的风速; V0:离地高度为H0处的风速(H0=10m为气象台预报风速的高度); n:与地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的指数,平坦地区平均值为0.19~0.20。 2.1.2. 风速频率曲线:

在一年或一个月的周期中,出现相同风速的小时数占这段时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称风速频率。 图1:风速频率曲线 2.1. 3. 风向玫瑰图(风向频率曲线): 在一年或一个月的周期中,出现相同风向的小时数占这段时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称风向频率。以极座标形式表示的风向频率图叫风向玫瑰图。 图2:风向玫瑰图

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预算

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预算

目录 引言 75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土建工程 75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电气工程 75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预算书 75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单位工程预表750KW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单位工程费用表汇总表 总结

关键词: 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预算,指当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在单位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预算定额、预算基价以及费用定额等,对工程项目所应发生费用的较详细的计算。它是确定单位工程、单项工程预算造价的依据;是确定招标工程标底和投标报价,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价的依据;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项和竣工决算的依据;也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成本核算的不可缺少的文件。 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指具有独特的设计文件,独立的施工条件,但建成后不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 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企业直接用与施工生产上的费用。它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间接费:间接费是指施工企业用与经营管理的费用,它由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组成。

风力发电机机组主要包括:机舱(主机)、叶轮、塔架、基础、控制系统等等。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是风力发电机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一般陆地风电场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占风力发电机总造价16%左右;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占风力发电机总造价25%左右。 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的外型为正八边形,一般是依据地质报告和冻土层深度可分为三种基础:标准基础、深基础、加深基础。 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预算计算主要包括:挖基坑、回填土、自卸汽车运土、混凝土基础垫层、钢筋、现浇砼独立基础。 以新疆达坂城风电三场一期30MW项目工程750KW机组基础预算工程量计算为例:

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2017年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答辩论文 题目: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作者姓名:李亮 单位: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申报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业:电气 二Ο一七年六月十二日

摘要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与日俱增,实现大规模的风电并网是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风能是一种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极强的清洁能源,导致风电并网调度异于常规能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层的有功功率分配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展开研究,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风电场的控制策略。 (2)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算法,可以合理利用各机组的有功容量,优化风电场内有功调度分配指令,减少机组控制系统动作次数,平滑风电机组出力波动。 (3)优化风机控制算法后,通过现场实际采集数据将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AGC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wind power capacity, to achieve large-scale wind power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the wind is a volatile, random and intermittent strong clean energy, resulting in wind power dispatch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And the wind farm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for a large number of wind turbines, wind farms under activ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layer hair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grid scheduling section. Based on this, the activ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grid scheduling side active layer wind farm work, the main work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Wind turbines and wind farms to expand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turbines, wind turbine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 strategies of wind farms. (2)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ind power active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can reasonable use each uni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wind farms in active dispatching comm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ction smooth wind power output fluctuation unit. (3)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fan control algorithm, through the practical field data collected will be presented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isting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Keywords:wind turbine, wind farm, active power control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详细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详细介绍2012-12-15 资讯频道 偏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有两偏航系统是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必不可少的组成系统之一。 使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其一是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个。以保障风力发其二是提供必要的锁紧力矩,充分利用风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被动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一般分为主动偏航系统和被动偏航系统。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舵轮常见的有尾舵、偏航指的是依靠风力通过相关机构完成机组风轮对风动作的偏航方式,常见的有主动偏航指的是采用电力或液压拖动来完成对风动作的偏航方式,和下风向三种;通常都采用主动偏航的齿轮驱动对于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来说,齿轮驱动和滑动两种形式。形式。 1.偏航系统的技术要求 1.1. 环境条件 在进行偏航系统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环境条件如下: 1). 温度; 2). 湿度; 3). 阳光辐射; 雨、冰雹、雪和冰;4). 5). 化学活性物质; 机械活动微粒;6). 盐雾。风电材料设备7). 近海环境需要考虑附加特殊条件。8). 应根据典型值或可变条件的限制,确定设计用的气候条件。选择设计值时,应考虑几 气候条件的变化应在与年轮周期相对应的正常限制范围内,种气候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不影响所设计的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电缆 必须使电缆有足够为保证机组悬垂部分电缆不至于产生过度的纽绞而使电缆断裂失效, 电缆悬垂量的多少是根据电缆所允许的扭转角度确定的悬垂量,在设计上要采用冗余设计。的。阻尼1.3. 偏航系统在机组为避免风力发电机组在偏航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振动而造成整机的共振, 阻尼力矩的大小要根据机舱和风轮质量总和的惯性力矩来偏航时必须具有合适的阻尼力矩。只有在其基本的确定原则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偏航时应动作平稳顺畅不产生振动。确定。阻尼力矩的作用下,机组的风轮才能够定位准确,充分利用风能进行发电。 1.4. 解缆和纽缆保护 偏航系统的偏航动解缆和纽缆保护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所必须具有的主要功能。 所以在偏航系统中应设置与方向有关的计数作会导致机舱和塔架之间的连接电缆发生纽绞,检测装置或类一般对于主动偏航系统来说,装置或类似的程序对电缆的纽绞程度进行检测。对于被动偏航系统检测装置或类似似的程序应在电缆达到规定的纽绞角度之前发解缆信号;偏航系并进行人工解缆。的程序应在电缆达到危险的纽绞角度之前禁止机舱继续同向旋转,一般与偏航圈统的解缆一般分为初级解缆和终极解缆。初级解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装置的控制逻纽缆保护装置是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必须具有的装置,数和风速相关。辑应具有最高级别的权限,一旦这个装置被触发,则风力发电机组必须进行紧急停机。偏航转速 1.5. 1 对于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来说,风轮轴和叶片轴在机组的正常运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陀螺力矩,这个力矩过大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寿命和安全造成影响。为减少这个力矩对风力发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设计分析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设计
1

一、前言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具有以下优 点:
风能资源储量大、环境污染小、不占用耕 地; 低风切变,低湍流强度——较低的疲劳载 荷; 高产出:海上风电场对噪音要求较低,可通 过增加转动速度及电压来提高电能产出; 海上风电场允许单机容量更大的风机,高者 可达5MW—10MW。
2

一、前言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分为以下两个主 要部分: (1)塔头(风轮与机舱) (2)塔架 (3)基础(水下结构与地基)
与场址条件密切相关的特定设计; 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20%-30%; 对整机安全至关重要。
支撑 结构
3

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目前经常被讨论的基础形式主要涵盖参考 海洋平台的固定式基础,和处于概念阶段的漂 浮式基础,具体包括:
单桩基础; 重力式基础; 吸力式基础 ; 多桩基础 ; 漂浮式基础
4

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①单桩基础(如图2所 示)
采用直径3~5m 的大直径 钢管桩,在沉好桩后,桩顶固 定好过渡段,将塔架安装其 上。单桩基础一般安装至海床 下10-20m,深度取决于海床基 类型。此种方式受海底地质条 件和水深约束较大,需要防止 海流对海床的冲刷,不适合于 25m 以上的海域。
5
图 2 单桩基础示意图

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②重力式基础(如图3 所示)
重力式基础因混凝土沉箱 基础结构体积大,可靠重力 使风机保持垂直,其结构简 单,造价低且不受海床影 响,稳定性好。缺点是需要 进行海底准备,受冲刷影响 大,且仅适用于浅水区域。
图 3重力式基础示意图
6

风力发电机标准IEC中文版

IEC61400-1第三版本2005-08 风机-第一分项:设计要求 1.术语和定义 1.1声的基准风速acoustic reference wind speed 标准状态下(指在10m高处,粗糙长度等于0.05m时),8m/s的风速。它为计算风力发电机组视在声功率级提供统一的根据。注:测声参考风速以m/s表示。 1.2年平均annual average 数量和持续时间足够充分的一组测试数据的平均值,用来估计均值大小。用于估计年平均的测试时间跨度应是一整年,以便消除如季节性等非稳定因素对均值的影响。 V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1.3年平均风速 ave 基于年平均定义的平均风速。 1.4年发电量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利用功率曲线和在轮毂高度处不同风速频率分布估算得到的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一年时间内生产的全部电能。假设利用率为100%。 1.5视在声功率级apparent sound power level 在测声参考风速下,被测风力机风轮中心向下风向传播的大小为1pW点辐射源的A—计权声级功率级。注:视在声功率级通常以分贝表示。 1.6自动重合闸周期auto-reclosing cycle 电路发生故障后,断路器跳闸,在自动控制的作用下,断路器自动合闸,线路重新连接到电路。这过程在约0.01秒到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1.7可利用率(风机)availability 在某一期间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小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小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1.8锁定(风机)blocking 利用机械销或其它装置,而不是通常的机械制动盘,防止风轮轴或偏航机构运动,一旦锁定发生后,就不能被意外释放。 1.9制动器(风机)brake 指用于转轴的减速或者停止转轴运转的装置。注:刹车装置利用气动,机械或电动原理来控制。 1.10严重故障(风机)catastrophic failure 零件或部件严重损坏,导致主要功能丧失,安全受到威胁。 1.11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在给定概率下不能达到的值(如超越概率,超越概率指出现的值大于或等于给定值的概率)。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讲)

1.引言: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变频器,控制器,齿轮箱(视机型而定),发电机,主轴承,叶片等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中发电机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它的价格约占机组的10%左右。发电机主要包 括2种机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低速运行时,不需要庞大的齿轮箱,但是机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1.5MW 的永磁直驱发电机机舱会达到5米,整个重量达80吨。同时,永磁直驱发电机的单价较贵,技术复杂,制造困难,但是这种机型的优点是少了个齿轮箱,也就少了个故障点。异步发电机是由风机拖动齿轮箱,再带动异步发电机运行,因为叶片速度很低,齿轮箱可以变速100倍,以让风机在1500RPMF运行,目前流行的是双馈异步发电机,主要有1.25MV Y 1.5MV y 2MW三种机型,异步发电机的机组单价低,1KW大概需6000元左右,而且技术成熟,国产化高。 2.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原理: 所谓双馈,可以理解为定子、转子同时可以发出电能, 发电机原理理论上说只要有动力带动电动机,在电动机的定子侧就能直接发出电能。现代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转矩(即风轮转动惯量),通过主轴传动链,经过齿轮箱增速到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后,通过励磁变流器励磁而将发电机的定子电能并入电网。如果超过发电机同步转速,转子也处于发电状态,通过变流器向电网馈电。双馈发电机正是由叶片通过齿轮箱

变速,带动电机高速旋转,同时转子接变频器,通过变频器PW M控制以达到定子侧输出相对完美正弦波,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侧也能同时发出电流,以达到最大利用风能效果。通俗的讲,就是要变频器控制转子电流,反馈到定子上面,保证定子发出相对完美的正弦无谐波电能,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也能发出功率出来。有个大致感觉是 1.5MW 发电机的定子发电量大概1200KV,转子大约300KV,转子侧发出的功率要在30%以下,总之越少越好这样可以让变频器功率小点。 3.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设计难点: 结构设计难点:因机舱封闭体积,风机运行环境非常恶劣,需要气温-30?55度之间正常运行,希望电机尺寸尽量小,风机对发电机重量有严格要求,部分厂家对转子转动惯量也有要求。发电机需要高速运行,但振速要小,通常要小于 2.8mm/s。此外对于水冷的电机入水温度较高,需要考虑维修和维护问题!比如轴承自动加油等!还有就是,整个发电机是倾斜运行的,大概4?5度的倾斜角度,这个在结构设计时候需要考虑??大家看到发电机的轴承就知道了。 电气设计难点:风机需要效率97%以上,由于转子绕组接变频 器,接变频器就会引发谐波电流,会引起铜耗,铁耗等!此外 定子转子承受很大冲击电压,提高绕组温升问题是优先考虑, 转子电流非常大,上千安培,滑环设计也是难点!电机会有轴 电流,需要考虑绝缘问题!同时高空运行需要防雷处理!转子 绕组线规非常大,成型困难!尽量控制转子输出功率尽量小于 30%,以缩小变频器的功率。

最新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本文从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农业标准、IEC标准、AGMA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RINC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STM 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等几个方面总结风力发电标准大全。1、风力发电国家标准 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 8116—1987风力发电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 GB/T 10760.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0760.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981—1992风力设计通用要求 GB/T 16437—1996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安全要求GB 17646-1998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 1845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9068.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68.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68.3-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3部分风洞试验方法 GB/T 19069-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70-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1.1-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2-2003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3-200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115.1-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115.2-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568-2004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20319-2006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1.1-2006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1150-2007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 GB/T 21407-2008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2、风力发电电力行业标准 DL/T 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 796-200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T 797—2001风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 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3、风力发电机械行业标准 JB/T 6939.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西莫讲堂)

主讲人:aser 关键词: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协助讨论: Edwin_Sun lidb856 pat baizengchen g zslzsl xfq7111 wayne 会议摘要: 1. 引言: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变频器,控制器,齿轮箱(视机型而定),发电机,主轴承,叶片等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中发电机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它的价格约占机组的10%左右。发电机主要包括2种机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低速运行时,不需要庞大的齿轮箱,但是机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1.5MW的永磁直驱发电机机舱

会达到5米,整个重量达80吨。同时,永磁直驱发电机的单价较贵,技术复杂,制造困难,但是这种机型的优点是少了个齿轮箱,也就少了个故障点。异步发电机是由风机拖动齿轮箱,再带动异步发电机运行,因为叶片速度很低,齿轮箱可以变速100倍,以让风机在1500RPM下运行,目前流行的是双馈异步发电机,主要有1.25MW,1.5MW,2MW三种机型,异步发电机的机组单价低,1KW大概需6000元左右,而且技 术成熟,国产化高。 2.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原理: 所谓双馈,可以理解为定子、转子同时可以发出电能,发电机原理理论上说只要有动力带动电动机,在电动机的定子侧就能直接发出电能。现代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转矩(即风轮转动惯量),通过主轴传动链,经过齿轮箱增速

到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后,通过励磁变流器励磁而将发电机的定子电能并入电网。如果超过发电机同步转速,转子也处于发电状态,通过变流器向电网馈电。双馈发电机正是由叶片通过齿轮箱变速,带动电机高速旋转,同时转子接变频器,通过变频器PWM控制以达到定子侧输出相对完美正弦波,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侧也能同时发出电流,以达到最大利用风能效果。通俗的讲,就是要变频器控制转子电流,反馈到定子上面,保证定子发出相对完美的正弦无谐波电能,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也 能发出功率出来。有个大致感觉是 1.5MW发电机的定子发电量大概1200KW,转子大约300KW,转子侧发出的功率要在30%以下,总之越少越好这样可以让变频器功率小点。 3.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设计难点: 结构设计难点:因机舱封闭体积,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 能(新编版) 1制动功能 制动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在硬件上主要由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构成,由液压系统来支持工作。制动功能的设计一般按照失效保护的原则进行,即失电时处于制动保护状态。在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停机时,控制器根据机组发生的故障种类判断,分别发出控制指令进行正常停机、安全停机以及紧急停机等处理,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先后投入使用,达到保护机组安全运行的目的。 2独立安全链 系统的安全链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保护措施,即使控制系统发生异常,也不会影响安全链的正常动作。安全链采用反逻辑

设计,将可能对风力发电机造成致命伤害的超常故障串联成一个回路,当安全链动作后,将引起紧急停机,执行机构失电,机组瞬间脱网,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组的安全。发生下列故障时将触发安全链:叶轮过速、看门狗、扭缆、24V电源失电、振动和紧急停机按钮动作。 3防雷保护 多数风机都安装在山谷的风口处或海岛的山顶上,易受雷击,安装在多雷雨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受雷击的可能性更大,其控制系统最容易因雷电感应造成过电压损害,因此在600kW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专门做了防雷处理。使用避雷器吸收雷电波时,各相避雷器的吸收差异容易被忽视,雷电的侵入波一般是同时加在各相上的,如果各相的吸收特性差异较大,在相间形成的突波会经过电源变压器对控制系统产生危害。因此,为了保障各相间平衡,我们在一级防雷的设计中使用了3个吸收容量相同的避雷器,二、三级防雷的处理方法与此类同。控制系统的主要防雷击保护:①主电路三相690V输入端(即供给偏航电机、液压泵等执行机构的前段)

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

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 风力涡轮机特性: 1,风能利用系数Cp 风力涡轮从自然风能中吸取能量的大小程度用风能利用系数Cp表示: P---风力涡轮实际获得的轴功率 r---空气密度 S---风轮的扫风面积 V---上游风速 根据贝兹(Betz)理论可以推得风力涡轮机的理论最大效率为:Cpmax=0.593。 2,叶尖速比l 为了表示风轮在不同风速中的状态,用叶片的叶尖圆周速度与风速之比来衡量,称为叶尖速比l。 n---风轮的转速 w---风轮叫角频率 R---风轮半径 V---上游风速 在桨叶倾角b固定为最小值条件下,输出功率P/Pn与涡轮机转速N/Nn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中看,对应于每个风速的曲线,都有一个最大输出功率点,风速越高,最大值点对应得转速越高。如故能随风速变化改变转速,使得在所有风速下都工作于最大工作点,则发出电能最多,否则发电效能将降低。 涡轮机转速、输出功率还与桨叶倾角b有关,关系曲线见图2 。图中横坐标为桨叶尖速度比,纵坐标为输出功率系统Cp。在图2 中,每个倾角对应于一条Cp=f(l)曲线,倾角越大,曲线越靠左下方。每条曲线都有一个上升段和下降段,其中下降段是稳定工作段(若风速和倾角不变,受扰动后转速增加,l加大,Cp减小,涡轮机输出机械功率和转矩减小,转子减速,返回稳定点。)它是工作区段。在工作区段中,倾角越大,l和Cp越小。 3,变速发电的控制 变速发电不是根据风速信号控制功率和转速,而是根据转速信号控制,因为风速信号扰动大,而转速信号较平稳和准确(机组惯量大)。 三段控制要求: 低风速段N<Nn,按输出功率最大功率要求进行变速控制。联接不同风速下涡轮机功率-转速曲线的最大值点,得到PTARGET=f(n)关系,把PTARGET作为变频器的给定量,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使风力发电实际输出功率P=PTARGET。图3是风速变化时的调速过程示意图。设开始工作与A2点,风速增大至V2后,由于惯性影响,转速还没来得及变化,工作点从A2移至A1,这时涡轮机产生的机械功率大于电机发出的电功率,机组加速,沿对应于V2的曲线向A3移动,最后稳定于A3点,风速减小至V3时的转速下降过程也类似,将沿B2-B1-B3轨迹运动。 中风速段为过渡区段,电机转速已达额定值N=Nn,而功率尚未达到额定值P<Pn。倾角控制器投入工作,风速增加时,控制器限制转速升,而功率则随着风速增加上升,直至P=Pn。 高风速段为功率和转速均被限制区段N=Nn/P=Pn,风速增加时,转速靠倾角控制器限制,功率靠变频器限制(限制PTARGET值)。 4,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功能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简介 风力发电机组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控制系统贯穿到每个部分,其相当于风电系统的神经。因此控制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自热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和退出电网、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封以及运行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同时,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都是边远地区或是海上,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要求能够无人值班运行和远程控制,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一般的工业控制过程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他不仅要监视电网、风况和机组运行参,对机组进行控制。而且还要根据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控制系统的组成 风力发电机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控制系统贯穿到每个部分,相当于风电系统的神经。因此控制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安全。目前风力发电亟待研究解决的的两个问题:发电效率和发电质量都和风电控制系统密切相关。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风电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这就是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获取最大能量,提供良好的电力质量。 控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变距系统、运行主控制器、功率输出单元、无功补偿单元、并网控制单元、安全保护单元、通讯接口电路、监控单元。具体控制内容有: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变桨控制、转速控制、自动最

国外风电整机情况

: 世界风电整机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欧洲的丹麦、德国、西班牙和亚洲的印度,北美洲的美国。其中欧洲地区的风电整机设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占世界的50%以上,是最重要的风电整机生产地,也是最大的风电设备出口地区。 美国和印度是后来居上的国家,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视。美国的GE WIND公司占世界风电设备市场的16%左右,成为世界上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上风电整机设备制造企业之间频频发生并购重组事件,巨型企业加入风电机组制造业,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变得狭小艰难。 2003年,丹麦的Vestas公司吞并了NEGMicon,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机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GE)在2002年通过并购安然风力公司进入风能市场;德国西门子公司于2004年兼并了丹麦Bonus公司,成为风机制造业第五大公司; 2007年6月,Suzlon收购了REPOWER,在市场中的份额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经过近些年的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的不断上升,世界风电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也较为稳定,形成了五大企业控制了较大部分风电设备市场的局面。在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中,丹麦的VESTAS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达到了22.5%;美国GE WIND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6.6%;西班牙的GEMES A、德国的ENERCON、印度的SUZLON市场份额也都达到了15.4%、 14.0%、10.5%。前五大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牢牢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单机容量机型的优势,目前,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上的机型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约占新增装机容量的85%以上,而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下的机型所占比例已经下降到15%左右。 虽然大单机容量凭借其优势,其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为满足各类细分风电市场要球,单机容量在兆瓦级以下的风电机组未来仍将存在。

双馈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 我们通常所讲的双馈异步发电机实质上是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由于其定、转子都能向电网馈电,故简称双馈电机。双馈电机虽然属于异步机的范畴,但是由于其有独立的励磁绕组,可以像同步电机一样施加励磁,调节功率因数,所以又称为交流励磁电机,也有称为异步化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由于是直流励磁,其可调量只有一个电流的幅值,所以同步电机一般只能对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交流励磁电机的可调量有三个:一是可调节励磁电流幅值;二是可改变励磁频率;三是可改变相位。这说明交流励磁电机比同步电机多了两个可调量,通过改变励磁频率,可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这样,在负荷突变时,可通过快速控制励磁频率来改变电机转速,充分利用转子的动能,释放或者吸收负荷,对电网扰动远比常规电机小。改变转子励磁的相位时,由转子电流产生的转子磁场在气隙空间的位置上有一个位移,这就改变了发电机电势与电网电压相量的相对位置,也就改变了电机的功率角。这说明电机的功率角也可以进行调节。所以交流励磁不仅可以调节无功功率,也可以调节有功功率。 双馈电机的定转子绕组均为对称绕组,电机的极对数为 p,根据旋转磁场理论,当定子对称三相绕组施以对称三相电压,有对称三相电流流过时,会在电机的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这个旋转磁场的转速 n1称为同步转速,它与电网频率 f1 及电机的极对数 p的关系如下:

P f n 1 160= 同样在转子三相对称绕组上通入频率为f 2 的三相对称电流,所 产生的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本身的旋转速度为: P f n 2260= 由上式可知,改变频率 f 2,即可改变 n 2,而且若改变通入转子三 相电流的相序,还可以改变此转子旋转磁场的转向。因此,若设n 1 为对应于电网频率为50Hz 时双馈发电机的同步转速,而n 为电机转子本身的旋转速度,则只要维持n ±n2=n1=常数,则双馈电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势,如同在同步发电机时一样,其频率将始终维持为f 1 不变。 n ±n2=n1=常数 双馈电机的转差率 11n n n S -= ,则双馈电机转子三相绕组内通入的电流频率应为: 11 11122606060sf n n n Pn n n P Pn f =-=-==)( 根据上式表明:在异步电机转子以变化的转速转动时,只要在转子的三相对称绕组中通入转差频率(即f 1S )的电流,则在双馈电机 的定子绕组中就能产生50Hz 的恒频电势。所以根据上述原理,只要控制好转子电流的频率就可以实现变速恒频发电了。 根据双馈电机转子转速的变化,双馈发电机可有以下三种运行状态: (1) 亚同步运行状态。在此种状态下n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正式版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 护功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制动功能 制动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在硬件上主要由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构成,由液压系统来支持工作。制动功能的设计一般按照失效保护的原则进行,即失电时处于制动保护状态。在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停机时,控制器根据机组发生的故障种类判断,分别发出控制指令进行正常停机、安全停机以及紧急停机等处理,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先后投入使用,达到保护机组安全运行的目的。

2 独立安全链 系统的安全链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保护措施,即使控制系统发生异常,也不会影响安全链的正常动作。安全链采用反逻辑设计,将可能对风力发电机造成致命伤害的超常故障串联成一个回路,当安全链动作后,将引起紧急停机,执行机构失电,机组瞬间脱网,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组的安全。发生下列故障时将触发安全链:叶轮过速、看门狗、扭缆、24V电源失电、振动和紧急停机按钮动作。 3 防雷保护 多数风机都安装在山谷的风口处或海岛的山顶上,易受雷击,安装在多雷雨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受雷击的可能性更大,其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田德

2007.01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51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30年来,国际上在风能的利用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风力发电技术日臻完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单机额定功率最大已经到5MW,叶轮直径达到126m。截止2005年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中国成为亚洲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8位,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居世界第6位。今后,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 1 引 言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太阳对地球表面不均衡加热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称之为风能。因此,风能是一种广义的太阳能。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地球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00亿kW,是地球上可利用水能的20倍。中国陆地1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为2.53亿kW,海上可利用的风能是陆地上的3倍,50m高度层可利用的风能是10m高度层的2倍,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风能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1]。风能的利用方式不仅有风力发电、风力提水,而且还有风力致热、风帆助航等。因此,开发利用风能对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具有极强的魅力,从而唤起了世界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风能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2 风力发电基本知识 2.1 风能的计算公式 空气运动具有动能。风能是指风所具有的动能。如果风力发电机叶轮的断面积为A,则当风速为V的风流 经叶轮时,单位时间风传递给叶轮的风能为 其中:单位时间质量流量m=ρ AV 在实际中,式中: PW—每秒空气流过风力发电机叶轮断面面积的风能,即风能功率,W; Cp—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 ?m—齿轮箱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一般为0.80—0. 95,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为1.0;?e—发电机效率,一般为0.70—0.98;?—空气密度,kg/m3; A—风力发电机叶轮旋转一周所扫过的面积,m2; V—风速,m/s。 田 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8)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