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称重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称重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称重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称重系统

摘要

在微电子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市场上用的传统的称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改变传统称重工具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本设计中将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用在了电子称重的控制系统中。本设计主要由单片机来控制,测量物体重量部分由称重传感器及A/D转换器组成,加上显示单元,此电子秤具备了功能多、性能价格比高、功耗低、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直观、速度快、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本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外围附以称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等构成只能称重系统电路板,从而实现自动称重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此设计满足现代人们对科技的要求。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单片机、A/D转换器、LCD显示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radition ponderation instrument used in market has been not satisfaction with hunman requirements alread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traditional apparatus shortcoming, we imp rove the apparatus's control system with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This syste 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microcontroller, the section of height measurement a ccomplish by supersonic sensor, the section of weight measurement accomplish by weight sensor and A/D transformer, this apparatu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 such as having more function, consume less energy, small and move easily, l ow price, measure precisely, the speed is quick, automatic work without people and so on.

The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the peri phery is consist of the circuit of clock and calendar, the circuit of measure hei ght and weight, the circuit of display and print, all of these comprise the circu it board of the intelligent apparatus of height and weight. It can achieve all fu nction of the apparatus.

KEYWORDS:SP20C-G501,AT89S52,ponderation –sensor,A / D

converter,LCDDispla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 (1)

1.1多功能称重系统的分类 (1)

1.2多功能称重系统的组成结构 (2)

1.3多功能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 (3)

1.4多功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要求 (3)

2 总体方案设计 (4)

2.1具体方案选择 (4)

2.1.1传感器 (4)

2.1.2 A/D转换器 (5)

2.1.3显示器的选择 (6)

2.1.4键盘的选择 (7)

2.1.5单片机的选择 (8)

2.2 总体方案框架图 (9)

2.3小结 (9)

3 硬件电路设计 (9)

3.1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0)

3.1.1传感器电路 (10)

3.1.2 放大电路 (11)

3.1.3 A/D转换电路 (12)

3.1.4 采集电路 (14)

3.2 显示电路 (15)

3.2.1 LCD1602介绍 (15)

3.2.2 LCD1602引脚功能 (16)

3.2.3 LCD1602与89C51的接口 (17)

3.3键盘模块 (17)

3.3.1矩阵键盘 (17)

3.3.2矩阵键盘中的键功能 (18)

3.3.3 键盘与89C51的接口 (18)

3.4 蜂鸣器模块 (19)

3.5 电源电路 (19)

3.6 MAX232通讯接口 (21)

3.6.1 串行通信的原理 (21)

3.6.2 MAX232简介 (22)

3.6.3 MAX232引脚图及功能 (23)

3.7本章小结 (23)

4 软件系统设计 (24)

4.1 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 (24)

4.2 LED显示程序模块 (24)

4.3 键盘模块 (24)

4.4 本章小结 (24)

5 仿真与实验调试 (24)

5.1proteus简介 (24)

5.2原理图 (25)

5.3仿真图 (26)

5.4本章小结 (26)

6总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附录A 程序清单 (30)

1 绪论

多功能称重系统即为电子秤。电子秤属于衡器的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3部分组成。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现代电子秤向高精度、低成本、多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称重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称重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规模化、集成化、智能化。

电子秤和计算机融合在一起,能满足现实生活中的”快速、准确、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的消除认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治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其主要功能包括欠电压自动关机、零位自动跟踪、键盘标定、置零、去皮、累计、保持、超载报警。

1.1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分类

电子秤是用电子技术的方法测定、显示和控制物料质量的称重仪表。电子秤用于需要快速,远距离测量以及数字显示、打印、自动控制等场合。称量范围可从几克到几百吨。称量精确度可达0.001--0.0001以上。电子称重系统的分类:

(1)按功能分

计数秤、计价秤、计重秤;

(2)按用途分

工业称、商业称、特种称;

(3)按放置位置分类

桌面称:指全称量在30kg以下的电子秤;

台秤:指全称量在30kg--300kg以下=内的电子秤;

地磅:指全称量在300kg以上的电子秤;

(4)按精确度分类

I级:特种天平精密度≥ 1/10万

II 级:高精度天平1/1万 ≤ 精密度 < 1/10万

III 级:中精度天平1/1000 ≤ 精密度 < 1/1万

IV 级:普通称1/100 ≤ 精密度 < 1/1000。

1.2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组成结构

多功能称重系统主要由称重传感器、AD 转换器、单片机、称重显示单元、电源、上线报警单元、输入键盘、通讯接口等。

结构简图如下:

图1.1 电子称重系统的组成结构

1.3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主要功能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欠电压自动关机、零位自动跟踪、置零、去皮、累计、保持、超载报警等。

(1)零位自动跟踪

称重系统再未称重时具有自动调零的功能,无需手动调零,减少了称

重过程中的误差。

(2)置零

CPU 报警器

电源 显示结果 通讯接口

键盘输入 AD 转换 传感器

称重系统在称重过程中,对称重结果具有自动保持功能,如果需要再次称重时,需要对输出结果置零,再称重。

(3)去皮

称重系统在称重过程中,对于零散的物体进行称重时,需要一个容器来盛装,这时就需要去皮,就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

(4)累计

称重系统在称重过程中对于物体不能一次完成称重时,需要几次称重完成,就需要累计,来计算出输出结果。

(5)保持

称重系统在称重过程中,对称重结果具有自动保持功能。

(6)超载报警

称重系统在称重过程中,当被称重的物体质量大于称重系统的称重上限,称重系统发出报警。

(7)欠电压自动关机

当称重系统没有外接电源时,使用备用电源时,当电源电压不足时电子称重系统就会自动关机。

1.4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被称物体放置在称重系统的称台上时,其重量便通过称体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传感器随之产生力—电效应,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一定函数关系(一般成正比关系)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等)。此信号由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经滤波后再由摸/数(A/D)器进行转换,数字信号再送到微处理器的CPU

处理,CPU不断扫描键盘和各功能开关,根据键盘输入内容和各种功能开关的状态进行必要的判断、分析,得出相应的算法。运算结果送到内存储器,需要时显示,CPU发出指令,从内存储器中读出送到显示器显示。一般地信号的放大、滤波、A/D转换以及信号各种运算处理都在仪表中完成。

1.5 多功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要求

设计一多功能称重系统,能实现对重量的测量和实时显示,可根据设计的上下限输出报警及显示,具有RS485或RS232总线接口。设计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和相关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1)采用平行梁称重传感器;

(2)用LED显示;

(3)具有欠电压自动关机、零位、去皮、保持、超载报警、等功能;

(4)具有数据记录储存的功能;

(5)使用RS485或RS232通讯;

(6)使用proteus对功能进行仿真。

根据以上设计的要求可设计一个称重范围:0--9.99kg;误差范围不大于±0.01kg的多功能电子称重系统。其误差为0.1%。

2 总体方案设计

本设计设计的多功能称重系统,不能只使用一种器件来实现,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电路能实现的。所以设计时可将硬件电路分为几个模块,再分别考虑各个模块能实现的方案,综合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案,为后面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打下基础,再根据各个模块的功能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完成后将几个模块连接起来,连接时需要考虑级与级之间连接的平衡问题。本课题将设计一个多功能电子秤重系统,以单片机作为系统的CPU。在外围电路中需要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电源、通讯接口、传感器、报警器。

2.1 具体方案选择

2.1.1 传感器

传感器定义:(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够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部分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方案一压电传感器

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

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使用于动态力学的测量,不适用于测频率太低的被测量,更不能测静态量。缺点是高内阻、小功率,输出的能量微弱,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对外接电路要求很高。

方案二电容式传感器

把被测的机械量,如位移、压力等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结构简单、敏感度高、动态响应好、可实现非接触测温、具有平均效应等优点。电容传感器可用来检测压力、力、位移以及振动学非电测量。

但又有不利因素:

(1))高阻抗、小功率,因而所需的输入力很小,输人能量也很低。电容式传感器因带电极板间静电引力极小(约几个10-5 N),因此所需输入能量极小,负载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干扰信号需经放大,并采取看干扰措施。

(2)初始化电容小,电缆电容,线路的杂散电路所构成的寄生电容影响很大。

方案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以电阻应变计为转换元件的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多种物理量。

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电阻应变效应。它把机械应变信号转换为ΔR/R后,由于应变量及相应的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难以直接精确测量,且不便处理。因此,要采用转换电路把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其转换电路常用测量电桥。

通过以上对传感器的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三使用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2.1.2 A/D转换器

A/D转换器使用的原则:

1.A/D转换器的分辩率。指数字量变化一个最小量时模拟信号的变化量,定义为满刻度与2^n的比值。分辩率又称精度,通常以数字信号的位数来表示。在系统中AD转换器的分辨率应比系统允许的引用误差高一倍以上。

2.A/D转换器的转换速率。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AD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积分型AD的转换时间是毫秒级属低速AD,逐次比较型AD是微秒级属中速AD,全并行/串并行型AD可达到纳秒级。采样时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两次转换的间隔。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 (Sample Rate)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常用单位是ksps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

3.是否加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的有关量程引脚。有的A/D转换器提供两个输入引脚不同量程范围内的模拟量可从不同引脚输入。

5.A/D转换器的启动转换和转换结束。一般A/D转换器可由外部控制信号启动转换,这一启动信号可由CPU提供。转换结束后其内部转换结束信号触发器置位,并输出转换结束电平。通知微处理器读取转换结果。

目前市面上的A/D转换器大致可分为3类

方案一逐次逼近法的A/D转换器,如ADS7805、ADS7804等。

逐次逼近法的A/D转换器是由一个比较器、D/A转换器、缓冲寄存器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一般具有采样/保持功能。采样频率高,功耗比较低,是理想的高速,高精度,省电型A/D转换器件。

高精度逐次逼近法的A/D转换器一般都带有内部基准源和内部时钟,基于51系列单片机构成的系统设计时,仅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

方案二双积分法的A/D转换器:如:ICL7135、ICL7109等。

双积分型ADC是间接型A/D转换器,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未知的输入电压进行固定时间的积分,然后转向对标准电压进行反向积分至积分输出电压为零(返回初始值),则标准电压积分的时间正比于输入电压。输入电压越大,反向积分时间越长。采用高频率时钟脉冲来测量标准电压脉冲积分时间,即可得到输出电压对应的数字代码。

双积分法的A/D转换器虽然速度较慢,但转换精度高,具有精确的差分输入。其输入阻抗高,可自动调零,具有超量程信号,全部输出与TTL电平兼容。

双积分法的A/D转换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对正负对称的工频干扰信号积分为零,所以50赫兹的工频干扰抑制能力很强,对高于工频干扰也具有良好的滤波作用。只要干扰电压的平均值为零,对输出就不产生影响。尤其对本系统,缓慢变化的压力信号,很容易受到工频信号的干扰。故而采用双积分法的A/D

转换器可大大降低滤波电路的要求。

方案三Σ-Δ型A/D转换器,如AD7703

Σ-Δ型A/D转换器的内部集成了精密比较器积分器,精密基准电压源,电子开关和脉冲源等功能部件。一直被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模数转换器结构。随着微小尺寸CMOS工艺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功能的添加,如无闲杂音,高速,定制的数学滤波器,简化的处理器界面以及模拟与数字功能的进一步集成等使其性能及一步提高目前,商业化的Σ-Δ型A/D转换器芯片转换精度可达18~24位,完成转换所需要的的时间为100~1000us,达到中速A/D转换器的水平,而其精度是其他类型精度A/D转换器无法比拟的。

根据模拟输入电压的误差为0.1%可知,应该选用10位以上的A/D转换器。根据系统的要求,对于转换时间没有严苛的要求。对于以上的A/D转换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最终选用ILC7135作为A/D转换器。

2.1.3 显示器的选择方案

方案一: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并且经济耐用,同时LED灯具有高亮度,高刷新率的优点,能提供宽达160度的视角,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看清楚。但是它的显示存在信息量少,显示不直观,不易理解,连线复杂等缺点。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屏)显示。它是具有字符显示功能,不但可以同时显示被测物质量,单价总价以及可测上限值,还可以通过显示相应的控制命令,指示符号及单位等,信息量丰富且直观易懂。另外,液晶显示有功耗低,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不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等优点。

综合比较二者的优缺点,本设计最终采用LCD1602作为显示器。

2.1.4 键盘的选择方案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键盘,由一组按阵列方式装配在一起的按键开关组成,每按下一个键就相当于接通了相应的开关电路,把刻键的代码通过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可靠,软件修改键义容易的特点。是智能仪器最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一般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方案一:采用编码键盘。编码键盘内含编码器,软件简单,主要由硬件电路完成键监视和键识别,同时产生选通脉冲与CPU进行联系。因此硬件电路较为复杂。

方案二:采用非编码独立式键盘。其特点是一键一线,即每个按键单独占有一根输入口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各检测线相互独立,按键容易识别:缺点是占线较多的输入口线,使用按键较少的场合,不方便组成大型键盘。

图2.11 非编码独立式键盘

方案三:采用非编码矩阵式键盘

在键盘中案件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如图所示,在矩阵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线。这样,一个端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直接将端口线用于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

综合比较3种方案的优缺点,本设计最终采用非编码矩阵式键盘。

2.1.5 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的单片机种类很多,而且大都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应根据具体应用情况选择单片机。在需要进行微功耗设计的应用中,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则来选择:

(1)选择尽可能减少外部电路的单片机。

(2)不但要考虑其工作电流,还要仔细考虑其在休眠状态下的静态电流。

(3)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单片机内部的ROM 、RAM 。

(4)选择合适的工作时钟频率。在较低的时钟频率下,单片机功耗也较

低。

(5)选择合适的I/O 管脚数,单片机驱动的I/O 管脚数越多,其功耗也就越

大。

依据上面所述的选型原则,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实现真正意义上单片化,

可以省去了大量的硬件开发调试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的可靠性、抗干

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使系统成本降低,更加适合微型化和便携化,

对降低系统功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设计中采用51单片机系列的AT89C51。

2.2 总体方案框架图

图2.21 总体方案框图

2.3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总体方案,其中包括外部硬件电路的主要器件的

选取和总体方案的框图,介绍了各种器件的优缺点,综合得到选取结果,其中包

括单片机,显示电路,键盘,AD 转换器,传感器的选取。

3 硬件电路的设计

电源

显示电路

采集电路

CPU

键盘 报警器

根据以上设计方案,硬件电路的设计就是多功能称重系统的CPU 的外围电路

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本章将讲述整个称重系统的硬件设计,其中包括采集电路、LCD 显示模块、键盘模块、蜂鸣器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接口共6个模块的硬件设计。

3.1 采集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采集电路即为采集被称重物体的数据电路,由传感器、放大电路、AD 转换

电路组成。其结构图如下

图3.11采集电路

3.1.1 传感器电路

根据分析已选择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转换电路常用测量电桥。直流点桥

的特点是信号不会受各元件和导线的分布电感及电容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但因机械应变的输出信号小,要求用高增益和电高稳定性的放大器放大。

下图为一直流供电的平衡电路电桥,Ein 接只直流电源E:

图3.12

当电桥输出端接电桥无穷大负载电阻时,可视输出端为开路,此时直流电桥

称为电压电桥,即只有电压输出。

当忽略电源的内电阻时,由分压原理有:

传感器 放大电路 AD 转换电路 CPU

应变片测量电桥前使电桥平衡,从而使测量事电桥输出电压只与应变片感受的应变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差动工作,即R1=R-ΔR,R2=R+ΔR,R3=R-ΔR,R4=R+ΔR按式(2.2),则电桥输出为

因此传感器的输入压力和输出电压成一次函数(y=kx+b,k>0)关系。

3.1.2 放大电路

本设计使用差分放大电路作为新好的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的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

差分的信号输入差分和共模两种基本输入状态。当外加信号加到两输入端子之间,使两个输入信号VI1、VI2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时,称为差模输入状态。此时,外输入信号称为差模输入信号,以VId表示,且有:

当外信号加到两输入端子与地之间,使VI1、VI2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时,称为共模输入状态,此时的外输入信号称为共模输入信号,以VIC表示,且:当输入信号使VI1、VI2的大小不对称时,输入信号可以看成是由差模信号VId和共模信号VIc两部分组,其中动态时分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两种状态。

(1)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

当差模信号VId输入(共模信号VIC=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想等,极性相反,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

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od1、vod2大小想等、极性相反,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0=vod1-vod2=2vod1=vod,可见,差放能有效地放大差模信号。

要注意的是:差放公共射极的动态电阻Rem对差模信号不起(负反馈)作用。

(2)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

当共模信号VIC输入(差模信号VId=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即VI1=VI2=VIC,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入电压voc1、voc2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0=voc1-voc2=0,可见,差放对共模输入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作能力。

此外,在电路对称的条件下,差放具有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

图3.13

其中R1=R2=100KΩ,RF=R5=100KΩ,Rg为0-1KΩ。

放大倍数

Av=(1+2R1/Rg)(Rf/R3) (3.3)

可通过Rg调节放大倍数Av。

3.1.3 AD转换电路

从设计分析中可知选用ICL7135的内部电路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组成。模拟电路部分由模拟信号输入、振荡电路、积分、比较电路以及基准电压源电路组成。下图为数字电路部分的结构。它由异步通讯握手逻辑、转换控制逻辑以及计数器、锁存器、三态门组成。

选用74HC74触发器作为ICL7135的脉冲信号。74HC74是一款高速CMOS器件,引脚兼容低功耗肖特基TTL系列。74HC74遵循JEDEC标准n0.7A。是双路D 型上升沿触发器,带独立的数据(D)输入、设置(SD)和复位(RD)输入、以及互补的Q和Q输出。设置和复位为异步低电平有效,切不依赖与始终输入。

74HC74数据输入口的信息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传输到Q口。为了获得预想中的结果,D输入必须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来临之前,保持稳定一段就绪时间。

74HC74时钟输入的施密特触发功能使得电路对于缓慢的脉冲上升和下降具备更高的容差性。

ICL7135为DIP28封装。芯片引脚排列图如图所示

图3.14 ICL7135引脚图

ICL7135引脚功能及含义如下:

(1)与供电及电源相关的引脚(共7脚)

.-v:ICL7135负电源引入端,典型值-5V,极限值-9V;

.+V:ICL7135正电源引入端,典型值+5V,极限值+6V;

.DGND:数字地,ICL7135正,负电源的低电压基准;

.REF:参考电压输入,REF的地为AGND引脚,典型值1V,输出数字量=10000 .&times;(VIN/VREF);

.AC:模拟地,典型应用中,与DGND(数字地)“一点接地”;

.INHI:模拟输入正;

.INLO:模拟输入负,当模拟信号输入为单端对地时,直接与AC相连。

(2)与控制和状态相关的引脚(共12脚)

.REFC+:外接参考电容正,典型值1μF。

.REFC-:外界参考电容负。

.BUFF0:缓冲放大器输出端,典型外接积分电阻。

.INT0:积分器输出端,典型外接积分电容。

.AZIN:自校零端。

.LOW:欠量程信号输出端当输入信号小于量程范围的10%时该端输出高电平.HIGH:过量程信号输出端,当输入信号超过计数范围(20001)时,该端输出高电平

.STOP:数据输出选通信号,宽度为时钟脉冲宽度的一半,每次A/D转换结束时该端输出五个负脉冲,分别选通由高到低的BCD码数据(5位),该端用于将结果打到并行的I/O接口。

.R/H:自动转换/停顿控制输入,当输入高电平时;每隔40002个时钟脉冲自动启动下一次转换;当输入为低电平时,转换结束后需输入一个大于300ns 的正脉冲,才能启动下一次转换。

.POL:极性信号输出,高电平表示极性为正。

.BUSY:忙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正向积分开始时自动变高,反向积分结束时自动变低。

(3)与选通和数据输出相关的引脚(共9脚)

.B8-B1:BCD码输出,B8为高位,对应BCD码;

.D5:万维选通。

.D4-D1:千,百,十,个位选通。

如下图3.15所示即为AD转换器与51单片机的连线图。

图3.15 ICL7135的接线图

3.1.4 采集电路

根据以上各环节的设计的采集电路如下图3.15和图3.16所示

图3.16 放大电路

3.2 LCD显示模块

3.2.1 LCD1602简介

1602LCD是指现实的内容为16X2,既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字)。目前市面上字符液晶绝大多数是基于HD44780液晶芯片的,控制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基于HD44780写的控制程序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市面上的大部分的字符型液晶。

LCD1602优点如下:

A.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

B.数字式接口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C.体积小、重量轻

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

D.功耗低

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其它显示器要少得多。

3.2.2 LCD1602引脚功能

如图即为LCD1602.

图3.21 LCD1602

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VSS为电源地;

VCC接5V电源正极;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

基于51单片机的称重系统设计

单片机作业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132 学号30

姓名王伟 基于51单片机的称重系统—k动态称重所谓动态称重是指通过分析和测量车胎运动中的力,来计算该运动车辆的总重量、轴重、轮重和部分重量数据的过程。动态称重系统按经过车辆行驶的速度划分,可分为低速,所以高速动态动态称重系统与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因为我国高速公路的限速最高是120之间时速通过称量装置的车辆进行动态称重。而低速动态120称重系统在理论上可对5到称重系统则一定要限制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要想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理论要求车辆在以下时速匀速通过。在我国,车辆动态称重一般都使用低速动态称重来完成,在很5km/h多收费站和车辆检测站都有应用,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测量标准。 与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称重相比,动态称重可以在车辆缓慢运动情况下直接进行称重,这样动态称重的高效率、测量时间短.能流畅交通等主要特点就凸显岀来了。动态称重的问世,不但使车辆的管理上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对我国的公路管理和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功能 51 图 本设计要求能判断岀车辆是否超载,如果车辆超载,本系统能够提供该车辆的超载信息并发出警报。本设讣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处理核心,利用桥式称重传感器采集到车辆重量并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放大电路将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传送. 到A/D转换器中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单片机处理、传输到接口电路,最后送到上位机,

该数据可以与上位机里用键盘事先输入设定的总重量作比较并判断出该车辆是否超载,如果超载,则可通过显示器、蜂鸣器作显示超载信息并报警, 当然,键盘的作用除了输入设定值还可以解除和开启警报。 三动态称重系统的组成 动态称重系统主要111车辆重量(含超载、偏载检测)检测子系统、货车长、宽、高三维尺寸超限检测子系统、自动触发摄像拍照子系统、车辆类型自动判别子系统、系统配置及系统维护子系统、行驶车辆速度测量子系统、数据统讣、报表处理子系统和单据输岀打印子系统这儿部分组成。该系统组成完善,部件考虑周全, 能很好的完成称重任务。 四动态称重系统的主要功能 (1)动态检测出通过车辆的轴数、轴重、轴距、轮数、车速等; (2)能自动检测出车辆的高.宽、长等外围尺寸是否超出最大标准,并能给出超出部位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数据; (3)拍摄机器在车辆经过时能自行对要被检测的车辆进行拍照,该机器能对车牌号码、车辆种类进行识别,最终作为图像证据; (4)可以将不合格车辆的处理记录、超限情况进行打印,根据车辆超限的程度来计算罚款数额并打印收据或罚款单; (5)检测到的数据全部存入数据库中,并对被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讣。 便于汇总上报、日常管理和进行查询。五单片机的选用 本设计采用的是INTEL公司研究开发生产的STC89C52单片机,其内部置有256 字节的内部数据存储器、8位中央处理单元、8K片内程序存储器、3个16位定时/计数器、32个双向I/O 口和一个片内时钟振荡电路,全双工串行通信口,5 个两级中断结构。89C52的引脚图如图所示。 图89C52引脚图 本设讣使用的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其中电路包括下载口电路、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中,电阻在下接地,电容在上接高电平,中间为RST。复位电路工作原理是:通引脚上处于高电平,这时的单片RST电时,由于电流很大,从而相当于电容被短路,这样. 机为禁止工作状态。如果要使单片机正常工作,就要使RST端电压慢慢下降并到一定程度,也就是RST端为低电平,这就需要通过电源对电容进行充电。 复位电路复位的方式有手动复位、上电复位两种。所谓上电复位,就是通电瞬间,山于电流很大,从而相当于电容被短路,这样RST引脚上处于高电平,自动复位;相反,通过对改变电容电流,当电流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电容当做开路状态,RST端就处于低电平,程序就能正常的运行。而手动复位要在上电复位的基础上,按下复位按键,使VCC直接与RST相连,电容处于放电状态,以高电平形成复位;松开复位按键,RST仍旧是高电平,这时充电电流作用于电阻上,VCC 给电容进行充电,还是复位状态,充电结束后,RST为低电平,能够正常工作。 A/D转换器 A/D转换器根据输出的信号格式有并行A/D和串行A/D两种。ADC0832是一种具有双通道A/D 转换芯片和8位分辨率。它的优点有体积小,兼容性强,性价比高,从而深受个人的欢迎和企业的认可,U前在世界上也已经有了较高的使用率。ADC0832具有能够进行双通道A/D转换,分辨率高达8位;当供电电源为5V时,输入电压能稳定的保持在0~5V之间:TTL/CMOS与输出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基于Android的视频通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基于Android的视频通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近年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迅速,尤其是Android系统的迅猛发展已经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引领到了非常火爆的状态。随着手机社交网络、手机多媒体通信和手机游戏等应用程序不断被开发出来,各种基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正在逐渐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实时视频流技术在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基于Android的视频通话系统采用C/S架构,包括PC和手机两个客户端。手机端使用Android2.3操作系统。本系统共包含四个子系统:PC端接收子系统、发送子系统,Android端接收子系统、发送子系统。接收子系统实现数据接收、转码和呈现,发送子系统现实数据采集、编码压缩和数据发送。PC端基于JMF框架来实现,Android端使用Android Camera类及其相关类来实现。本文对国内外视频通话的研究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对实现视频通话所涉及到的协议和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网络视频通话设计方案,并通过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单元测试以及集成测试等过程完成了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实现了跨平台视频通话,使PC与Android之间的视频通话成为了可能,可以起到丰富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和娱乐方式的作用。 关键词:Android,视频通话,JMF,PC,RTP/RTCP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ndroid-Based Video Calling Syste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 operating system, especially Android system, has led the global smart phone market into explosion state. With some application such as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mobile media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games being continually developed,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on smart phone operation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affecting and changing people’s lifestyles. The real-time video streams technology is used widely in such aspects as videophone, distance education and video on demand. The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uses c/s architecture. It includes two clients. One is on the Windows system, the other one is on the Android 2.3 system. There are four subsystems. Each of clients has a send subsystem and a receiver subsystem.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ceiver subsystem is to receiver data from internet and decodes that data. After that, it will display that data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end subsystem is to collect data from camera and then encodes the data. After that, the data will be sanded to the Internet. On the PC client, we use the JMF framework. One the Android client, we use Android API.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ndition of the video call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It analysis some technologies about the video calling system and comes up with a feasible plan. It introduces the video calling system about requirement analysis, detailed design, realize and testing. This system achieves the cross-platform video calling. It becomes possible to make video calling between PC and Android and will enrich the people’s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their daily lives. Key words: Android, video call, JMF, PC, RTP/RTCP

基于单片机称重仪的设计

湖南理工学院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称重仪的设计 院部: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二班 学生姓名: 贾 学号: 1 1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称重仪,它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A/D转换器、称重传感器、语音电路、LED显示电路、±5V稳压电源电路等几部分设计内容。其中压力传感器输出响应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A/D变换)后就得到数字量D。但是,数字量D并不是重物的实际重量值W,W 需要由数字量D 在控制器内部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即数据处理才能得到。整个设计系统由Atmel公司生产51系列89S51单片机进行控制;软件实现功能开机检测,主要是开机后自动逐个扫描LED数码管,以防止某段数码管损坏造成视觉误差;出于人性化考虑我们还可以增加语音电路,实现自动语音播报重量。 2

目录 一、课题设计要求 二、总体设计方案 三、硬件电路模块分析 四、硬件电路设计 五、软件设计 六、总结 3

一、题设计要求 1、设计出硬件电路。 2、设计出软件程序 2、采用A/D的转换器 3、LED显示要显示的内容。 二、总体方案设计 2.1 称重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以电子元件:称重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通讯接口电路,稳压电源电路等电路组成。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直至显示这种结果。 2.2称重仪的系统总体框图 按照本设计功能的要求,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控制器部分、信号采集部分、报警部分、数据显示部分、和电路电源部分,系统设计总体方案框图如图2.1所示。 4

自动点歌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自动点歌系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21世纪人们的生活的水平有所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丰富业余生活,就需要有一些娱乐的设施来弥补这些空缺,所以开发了自动点歌系统。 论文详细论述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数据库设计以及功能模块设计等,给出了自动点歌系统一般流程。该系统主要包括:按拼音点歌、按歌曲字数点歌、按歌曲作者点歌、按歌星点歌、按歌曲类型点歌以及按歌曲语种点歌六大点歌模块;还可实现对各种歌曲的查询点播、播放控制歌曲,并且调用了Mixer API函数用来调节音量的大小及音箱效果。 该系统可以管理各种歌曲,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够进行快速点歌。相信该系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关键词自动点歌播放歌曲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and humanity's progress,21 centuries people's life level has the enhancement,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eople to the life need,the rich extra-curricular life,needs to have some entertainment the facility to make up these vacancies, therefore has developed from moving point song system。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from the moving point song system analysis,the design and the realization process。This system mainly includes according to a Pinyin song,according to a song number of words song,selects the song according to the song author,according to the song asterism song、according to a song type song、according to the song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song six big spots songs module,realizes to each kind of song inquiry,the selection and broadcast。Each function module all can inquire thinks the main point the song。Is singing time also may broadcast the control song,adjusted the sound box effect I to transfer Mixer the API function adjustment sound box volume size。 This system may manage each kind of song,Has a better usability,can carry on the fast spot song,believed this system can give the people to live brings more pleasure。 Key words Song inquiry ,broadcast ,Song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号: G RADUATE T HESIS 论文题目:基于51 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2017 年06 月12 日

第一章功能说明 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S52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的前期处理和A/D 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620和A/D 转换器ICL7135;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四位LED数码显示器,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使用方便;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 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 ,重量误差不 大于± 0.005Kg), 并发挥部分的显示购物清单的功能,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十种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称重传感器原理 即由非电量(质量或重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承力变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按照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不同,可以分直接位移传感器(电容式、电感式、电位计式、振弦式、空腔谐振器式等)和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声表面谐振式)或是利用磁弹性、压电和压阻等物理效应的传感器。对称重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输出电量与输入重量保持单值对应,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被称物体的状态的影响要小;能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稳定可靠。 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此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称重传感器在电子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喻为电子秤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秤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常称重传感器产生的误差约占电子秤整机误差的50%~70%。若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如高低温、湿热),传感器所占的误差比例就更大,因此,在人们设计电子秤时,正确地选用称重传感器非常重要。 称重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来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电阻应变式、电容式、压磁式、压电式、谐振式等。(本设计采用的是电阻应变式)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弹性敏感元件:利用它将

网上考试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网上考试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2 技术支持 (3) 2.1 B/S(Browser/Server)模式 (3) 2.2 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 (4) 2.3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简介 (9) 3 系统设计 (10) 3.1 需求分析 (10) 3.1.1 系统功能分析 (11) 3.1.2 系统性能分析 (12) 3.2 前台设计 (12) 3.2.1 界面设计目标 (12) 3.2.2 界面设计思路 (13) 3.3 后台设计 (13) 3.3.1 系统总体设计 (13) 3.3.2 子系统设计 (14) 3.3.3 公用模块设计 (23) 3.4 数据库设计 (24) 3.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24) 3.4.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27) 4 系统实现 (31) 4.1 系统网络实现 (31) 4.2 系统数据库实现 (33) 4.3 系统前台实现 (36) 4.3.1 学生子系统 (36) 4.3.2 教师子系统 (39) 4.3.3 管理员子系统 (40)

4.3.4 公共模块 (41) 4.4 系统功能实现 (46) 5 小结与展望 (51) 5.1 小结 (51) 5.2 展望 (51) 致谢 (53) 参考文献 (54)

1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现在,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网上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网上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网上考试是现阶段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它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一个完备的网上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网上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进行了这一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也可以说是做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它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二类:Client/server模式,Browser/Web 模式。前者主要的缺点是维护、升级较麻烦,后者是近几年伴随Internet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与客户/服务器方式类似,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 Server ,而Web Server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使得这种模式的应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视频点播系统

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类别:高起本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班 姓名:海括 毕业设计题目:视频点播系统 指导教师:宋晔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题目:视频点播系统 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将HTML、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 及JavaScript完美融合,力求界面美观、操作流畅、易于实现。视频点播系统根据流媒体传输原理,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信息管理、视频文件的添加、删除、修改及在线播放和搜索功能。 任务要求: 一、任务容描述: 1.开发工具SQL Server,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 .NET Framework 2.系统主要功能: (1)操作员管理:能够实现后台管理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员。 (2)用户管理:能够对前台注册的用户进行管理。 (3)视频管理:能够对视频资料进行上传、修改以及删除。 (4)分类管理:能够对电影的分类进行维护。 (5)评论管理:能够对用户的评价进行管理。 三.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要求完成系统需求分析; 2.第二阶段:要求完成系统设计; 3.第三阶段:要求完成系统实现与测试; 4.第四阶段: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视频点播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班 :海括 学号:a057

摘要 VOD(Video On Demand) 即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而迅速新兴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利用了网络和视频技术的优势,彻底改变了过去收看节目的被动方式,实现了节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点播,集动态影视图、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需点播服务的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根据流媒体传输原理,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信息管理、视频文件的添加、删除、修改及在线播放和搜索功能。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将HTML、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及JavaScript 完美融合,力求界面美观、操作流畅、易于实现。 本文结合平台开发实例,阐述了基于Web的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的原理、软件结构和设计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优化作相应的探索。 关键字:视频点播,SQL Server,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

基于单片机的称重控制系统设计

届毕业生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称重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摘要 由于称重器具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称重技术的发展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电子称重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最为常见的C51系列单片机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系统可以准确称量待测物的质量,使用者设置好单价后,系统还能自动地计算总价并可以把测量结果直观地显示在液晶屏幕上,同时本系统还具有超量程自动报警功能。另外本系统还扩展了电子万年历和电子温度计的功能,使得系统更加实用。本文论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系统方案确定的依据以及系统具体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和软件编程的基本思路,最后针对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称重系统;单片机;称重传感器;A/D转换;时间和温度;人机交互

Title Design of weigh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CU ABSTRACT Due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weighing apparatus in the trade, development of weighing technology ha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peo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weighing system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most common C51 series microcontroller STC89C52 as a control core, it realize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scales. This design can acquisition quality accurately, display test data intuitively, set the price for diffident things and automatic alarm when it is over r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also extends the function of electronic calendar and the thermometer, making the system more intelligent and practic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how the system scheme is determined, design of the hardware circuit system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system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Electronic scal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ensor; A/D convers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基于JavaWeb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Java Web应用开发—— 在线模拟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在线电影点播系统标度特性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3) 1.1问题的提出 (5) 1.2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 (6) 1.3系统开发目标与意义 (6) 1.3.1系统开发目标: (7) 1.3.2意义: (7) 1.4可行性分析 (7) 1.4.1 经济上可行性: (8) 1.4.2技术上可行性: (8) 1.4.3运行上可行性: (8) 第二章需求分析 (9) 2.1 教育系统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9) 2.1.1 学校工作流程分析 (9) 2.1.2 学校具体需求分析 (10) 2.1.3 系统设计思想 (11) 2.1.4 系统设计分析 (11) 2.1.5 系统功能分析 (12) 2.1.6 学生学籍系统的目标 (12) 2.2 基于B/S结构技术的应用 (13) 2.2.1 B/S结构技术发展简述 (13) 2.2.2 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比较 (14) 2.2.3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https://www.doczj.com/doc/ae11270047.html,---- 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 (18) 2.2.4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20) 2.2.5 开发工具的选择 (21) 2.2.6 数据库系统选择 (24) 2.2.7 开发方法的选择 (26) 2.2.8 开发本系统的意义 (27) 2.2.9 本文档编写目的 (28) 2.2.10 定义 (28) 第三章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29) 3.1系统设计图例说明 (29) 3.2 系统设计业务目标(业务逻辑层) (30) 3.2.1系统设计目标概述 (30) 3.2.2 用户(角色) (30) 3.2.3 假定 (31) 3.3 技术总体目标 (34) 3.3.1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34)

点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点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郑州轻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点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内容: 使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C#语言实现基于Windows窗口模式的“点歌系统”设计点歌系统的各界面需要实现的功能,及实现这些基本功能所需要的类和数据库。 基本要求: 思路明确,科学分析,详细设计,功能齐全,阐述详尽。 主要参考资料等: 1、参考资料: [1] 杨晓光,Visual C# .NET程序设计(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版。 [2] 张建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年版。 [3] 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2、技术条件: 硬件配备:个人笔记本电脑一台 软件配置: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完成期限:2010年6月10日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0年 3 月 1 日 点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称重仪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称重装置的应用已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称重技术的研究和衡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现今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称重系统在功能、精度、性价比等方面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在智能化、便捷式、对微小质量的测量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笔者采用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高敏度的电阻式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和高精度的A/D转换器,设计称重系统的总体结构及软件、硬件。实现物体质量、控制及显示报告的电气化与智能化。 称重器是电子衡器的一种,电子衡器是自动化称重控制和贸易计量的重要手段,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称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及结论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引言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秤,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子秤向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方向发展的趋势引起了对低成本、高性能模拟信号处理器件需求的增加。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称重装置的应用已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电子秤是称重技术中的一种新型仪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电子秤与机械秤比较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实用价值强、维护方便等特点,可在各种环境工作,重量信号可远传,易于实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