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V1.0

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V1.0

华为解决方案架构师

华为,解决方案架构师 篇一:华为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为6大体系,分别是销售与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财经,市场策略,运作与交付,人力资源。其中销售与服务体系下在全球设有7大片区,分别是中国区(国内市场部,下设中国国内27个代表处),亚太片区,拉美片区,欧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独联体片区和中东北非片区,各片区下还设有代表处驻扎在各国家,在代表处工作的员工同时受所在代表处及所属体系部门双重领导。华为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终端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公司,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大学,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 华为公司的组织架构 由上至下分别是董事会(BOD)-经营管理团队(EMT)-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 -六大体系的办公会议组织变革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 Marketing 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

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欧洲(德意法等)、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个研究所,89000名员工中的48% 从事研发工作,截止XX年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XX年5月8日,华为启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CIS XX年9月,华为与3Com合资设立的网络通讯设备品牌“华为3Com”(Huawei-3Com)改名为H3C”。XX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成立存储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XX年,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华为)于近日与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朗新)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名称为北京华为朗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面简称:合资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由朗新董事长徐长军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合资公司立足原朗新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市场的现有产品和应用经验,结合华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及资金优势,加大投入,进一步为

《车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车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车联网体系结构与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承载容量在许多城市已达到饱和,交通安全、出行效率、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大背景下,汽车联网技术因其被期望具有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提升现有道路交通能力等功能,而成为当前一个关注重点和热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较早进行了智能交通和车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xx年3月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车联网联合实验室,4月在重庆建立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等,充分表明当前国内外对车联网研究的迫切性和广泛性。 车联网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体,兼容各项信息技术,为社会不同领域提供可定制信息化服务的具有泛在化属性的信息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同阶段人们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演进,因其接入对象的广泛性、运用技术的复杂性、服务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理解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难用已有概念和标准来准确完整地给出权威定义。然而,车联网概念的出现,因其服务对象和应用需求明确、运用技术和领域相对集中、实施和评价标准较为统 一、社会应用和管理需求较为确定,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已

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重要分支,并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源于物联网的车联网,以车辆为基本信息单元,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拓展信息交互方式,进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使物联网技术这一原本宽泛的概念在现代交通环境中得以具体体现。本文立足物联网基础理论和模型,以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智能交通系统为背景,对车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通信架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车联网基本概念和分类车联网概念是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概念实现。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体系,实现任何物体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不刻意强调物体的类型,更多的是强调物理世界信息的获取和交换,以实现当前互联网未触及的物与物信息交换领域。车联网是物联网概念的着陆点,将这个具体的物理世界限定到车、路、人和城市上。车联网利用装载在车辆上电子标签rfid获取车辆的行驶属性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通过gps等全球定位技术获取车辆行驶位置等参数,通过3g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通过rfid和传感器获取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最后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对车辆运行监控以及提供各种交通综合服务。 从技术角度区分,车联网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技术、位置定位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

车联网技术全面解析及主要解决方案盘点

车联网技术全面解析及主要解决方案盘点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慧聪汽车电子网】 车联网概念解析 2004年中国提出“汽车计算平台”计划,防范汽车工业“空芯化”现象;巴西政府强制所有车辆2014年前必须安装类似“汽车身份识别”的系统并联网;欧洲、日本的ITS(智能交通系统)计划中也都有“车联网”的概念;印度甚至要求所有黄包车都装上GPS与RFID;2011年初,中国四部委联合发文,对“两客一危”运营类车辆提出了必须安装智能卫星定位装置并联网的强制性要求……这些都是车联网的雏形。 美国国家网络可信身份标识战略白皮书NSTIC则是一个里程碑,它要求所有移动终端、包括汽车都必须安装“安全ID芯片”;美国DOT进一步要求,2012年所有运营类车辆都必须遵从M911。显而易见,车联网已经不只是一个汽车业信息化的问题了,而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战略层面,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立法实施了。 什么是车联网 车联网(IOV:Internetof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从网络上看,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GPS+GPR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也不是物联网,只是一种技术的组合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ITS试验和IOV概念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实现的。笔者以为,简单基于这样的技术来发展车联网,对国家战略领先和技术创新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整体落后国际竞争的被动局面。 什么是GID IOV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是根据车辆特性,给汽车开发了一款GID(GlobalID,相对于RFID)终端。它是一个具有全球泛在联网能力的通信网关和车载终端,是车辆智能信息传感器,同时也具有全球定位和全球网络身份标识(网络车牌)功能。 GID将汽车智能信息传感器、汽车联网、汽车网络车牌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 车辆状态的信息感知功能:GID与汽车总线(OBD、CAN等)相连,内嵌多种传感器,可感知和监控几乎所有车辆的动态与静态信息,包括车辆环境信息和车辆状态诊断信息等; 泛在通信功能:GID具有V2V、V2I和自组网(SON、移动AdHoc、AGPS等)的能力,具有车内联网以及多制式之间的桥接与中继功能,具备全球通信、全球定位与移动漫游能力;

车联网解决方案(智能终端)

车联网解决方案(智能终端) 深圳车联网解决方案公司《酷点网络》提供车联网智能终端开发,app开发,汽车协议解码、汽车电子开发、汽车电控系统改装专用模块。 模块将汽车CAN总线数据解析后通过UART输出,供用户二次开发。模块体积小巧,易集成于用户系统,同时使用UART输出极易于二次开发。 功能描述I 可采集汽车OBD接口CAN总线上的所有原始数据,并将数据解析出其具体意义(汽车内部电控系统的各项传感器数值)后通过串口输出,供用户读取、解析、开发等使用。用户可以通过串口指令或模块自动发送的方式,将读取到的汽车内部运行数据通过串口直观的输出。功能描述II 用户无需深入了解汽车CAN总线或CAN数据,只需将模块集成到用户开发设备的硬件系统中,就能将用户自身的产品(各种单片机、PC串口、GPS、DVD、PND等设备)与汽车CAN 总线快速连接,可以非常方便、快速的实现自身产品二次开发及功能扩展。 功能描述III 模块目前可支持标准的ISO15765协议、OBD II汽车故障诊断功能,支持DTC诊断请求、故障码输出、故障码清除。 模块集成自动打火启动、熄火休眠功能,系统休眠时消耗电流为微安级,满足低功耗标准。还可自动识别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即使汽车在怠速状态发动机自动停止也不会误认为汽车熄火而停止工作。 性能特点 ●标准OBD II接口支持 ●覆盖所有主流汽车CAN协议 ●CAN总线信息主动转换到串口发出(可定制发送命令读取参数) ●车辆点火自动唤醒,车辆熄火自动休眠 ●自动匹配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 ●支持瞬时油耗、平均油耗及耗油量数据 ●支持车辆故障码诊断,两条指令即可完成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 ●支持实时故障码扫描 ●支持急加速、急减速等驾驶习惯统计 ●模块化设计,高集成度 ●车辆级抗干扰设计 ●车联网定制“解决方案” ●接口协议数据简单易用●孔型焊盘设计,超小尺寸16mm*10mm

华为eLTE-IoT解决方案

华为eLTE-IoT 解决方案 2017

行业物联的需求与挑战 在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要战略的推进下,物联网正快速成为行业市场关注的焦点。据IoT Analytics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250亿个联接,5倍于2015年的50亿联接,其中超过55%的联接将来自于行业市场,尤其是行业物联市场的M2M(Machine to Machine)。 2015年Gartner报告指出,未来52%的行业物联网网络将由企业自建,物联网将会在垂直行业广泛应用。针对快速增长的行业物联需求,现有的行业专网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现有园区大部分采用有线接入,其在移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缺陷越来越制约行业业务的发展。对于广泛应用的无线Wi-Fi接入,其具备了免授权频谱快速部署以及高带宽的能力,但其在接入能力、功耗水平以及覆盖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挑战;而RFID、ZigBee、蓝牙等则是短距通信网络,移动性这一关键需求无法保障。为了更好地支持行业物联专网的需要,我们急需一个在覆盖能力、功耗水平以及接入能力等方面更为全面的接入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物联需要。 不同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化,以如下四个典型的行业物联网场景为例,其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 ·生产数据采集:制造园区生产数据采集业务的典型特点是密度极高,以典型的RRU生产车间为例,每平方公里约有20万个联接需要管理,高密度的接入能力成为关键·物料跟踪:该场景下除了海量高密联接以外,还会关注移动状态下的联接和定位能力,保障物料查找、盘点等业务的部署·智能抄表:电力和水务的远程抄表,重点关注的是广覆盖场景下的低功耗联接能力。以水表为例,按照中国国家标准,每4~6年才会更换一次水表,这对通信模组的功耗水平提出了要求·传感监测:以化工园区为例,传感监测将会涉及到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终端设备,行业物联网需要能够适配多样化的终端设备 并有效采集数据 生产数据采集 每平方公里约20万个联接 高密度的移动联接 每4~6年更换一次表 匹配多样化传感监测设备 物料跟踪 智能抄表 传感监测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2020年6月

目录 一、战略布局智能网联,华为打造新增长极 (5) 1、切入万亿蓝海大市场,华为寻找新的增长点 (5) (1)全球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电子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5) (2)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汽车电子中的蓝海市场 (7) (3)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华为中长期新的增长点 (8) 2、定位增量部件Tier 1,一个架构三个平台战略 (9) (1)2013年自车联网切入,2018年后加速布局,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 (9) (2)创建“计算+通信”架构,软件定义汽车 (10) 3、左手技术右手资金,华为优势突出 (11) (1)中国最大芯片设计厂商,世界5G通信技术领导者,ICT技术优势明显 (11) (2)芯片是汽车智能化中最核心的增量部件,是构建计算产品、上层软件和应用的底座 (12) ①AI芯片昇腾 (12) ②CPU芯片鲲鹏 (13) ③通信芯片巴龙 (14) (3)5G通信技术先行者,车路协同成为可行解 (15) (4)资金实力雄厚,研发投入巨大 (16) 二、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助力车企造好车 (17) 1、MH5000模组,打造5G+C-V2X网联系统 (17) 2、依托L4级MDC,打造可伸缩的智驾平台 (19) 3、先CDC平台后鸿蒙OS,逐步构筑IoT生态 (21) (1)车机是华为“1+8+N”IoT生态的重要环节 (21) (2)华为CDC智能座舱平台,将引入与手机类似的硬件、软件和应用生态,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全产业链的无缝共享 (22)

(3)先推出轻量产品HiCar以尽快“上车” (23) (4)计划2020年推出鸿蒙OS 车机版,未来逐步构筑IoT生态 (24) 4、打造VDC电动平台,助力车企差异化开发 (24) 5、Octopus+OceanConnect,高效开放云服务 (26) (1)Octopus八爪鱼,提供高效、便捷的自动驾驶云开发服务 (26) (2)OceanConnect车联网云服务,打造开放的端、云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26) 三、扩大合作朋友圈,产品有序落地 (27) 1、积极开展对外合作,2018年后加速扩大朋友圈 (27) 2、智能网联、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多款产品已落地,华为助力汽车智能网联化 (29) 四、相关企业简析 (30) 1、广汽集团 (30) 2、比亚迪 (31) 3、德赛西威 (32) 4、伯特利 (33)

车联网解决方案 - 华为解决方案

车联网解决方案 早期的功能型车联网,无法满足车企在全球不同区域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个性化出行服务的需求,以至于造成客户续约率低、建设/运营成本高、装配率低下等问题。最典型的问题为:没有统一平台,不同车型接入不同的业务平台,割裂的烟囱式系统,维护复杂,管理成本高;平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高并发、高频率接入需求,20万车辆就已经出现严重性能瓶颈;系统已经运行了多年,系统老旧,难以叠加新的业务,扩展困难。 同时,在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对汽车制造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大众对共享经济的接受度以及国家监管政策颁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行业开始制定新四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自动化)的战略,并通过实现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多样化市场需求接轨。

车企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一大关键是构建一个生态型数字云平台,通过平台聚合生态开发者、行业应用合作伙伴,在全球市场环境下满足跨国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共同向车主及车辆使用者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需求,并满足当地政府强制性监管的要求。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基于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并依托华为全球公有云、或者和运营商的合营云,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的定位是:帮助车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车内的信息以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式传递到云端,形成以车为核心的数字化资产,再开放给丰富的上层应用,同时具备C-V2X/AI等未来演进能力。

解决方案亮点 面向上层应用(车联网应用平台和第三方应用),提供丰富的业务使能套件,比如出行服务、保养服务、车队管理、分时租赁、UBI等;面向未来,提供预测性维护,ADAS 分析、AI(比如个人助理)、车路网协同服务、故障定界等能力的支持。 提供丰富的开发API,帮助应用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满足业务灵活定制及个性化,实现新业务快速上线;提供全球一体化的车辆接入和管理能力,比如车辆的安全接入和鉴权、双方通信的双向证书加密、设备管理、远程控制、FOTA/SOTA等能力;支持千万级别的终端接入,200万消息并发处理;通道端到端加密,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车厂通过控制基础平台来掌握核心技术资产和数据资产;同时,提供IoT大数据分析能力,将应用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包括车辆运行状况、位置追踪和驾驶行为分析等等。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4.doc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4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 2013-02-26 23:40:21 来源:5联网评论:0 点击:156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华为展出了前装车载移动热点DA6810 和汽车在线诊断系统DA3100,以及符合汽车标准的3G、4G 通信模块,丰富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能解决汽车信息化的问题,给汽车插上移动互联网的双翼,为车主带来愉悦便捷的驾乘体验,也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商机。 DA6810 能够在汽车等移动场景中,提供3G Wi-F i 热点,解决车内移动上网的问题。不同于消费级的移动WiF i 设备,车规级的WiF i 设备要在高速、高温、振动环境中工作,对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装备了华为DA6810 的汽车,立即就变成了一台高科技互联网汽车,驾乘者可以在车内实现高速上网,体验影音娱乐,大大提升驾乘乐趣。 DA3100 是汽车在线诊断系统,目前主要运用于保险行业及车队管理,通过获取汽车移动时的系统信息(包括汽车位置及汽车状况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3G 即时发送到TSP(远程通信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平台,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车主的驾驶习惯推荐量身定做的保险方案。对于车队管理人员,则方便获知车辆位置和使用状况,实现高效率的调度和管理。而对于车主,则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机里的APP 虽是了解爱车的使用状况,也可以远程控制车辆,实现鸣笛、闪灯、开关车窗等动作。DA3100 功能强大,无须专业安装,无区域限制,无汽车限制,

即插即用。 MU609T 和ME909T 分别是车规级3G 和LTE 通信模块,两个模块可以Pin to Pin 兼容,满足汽车行业关于工作温度、功耗等的全部要求。MU609T 支持下行速率14.4M的HSPA+ 网络,ME909T 支持下行速率高达100Mbps 的LTE 网络,两款产品都支持GPS 及eCall(紧急呼叫)功能,同时采用FO TA(空中固件升级)进行远程固件升级,为新技术新应用在已售产品中实现提供可能。 MU609T/ME909T 的诸多优势已为世界级车机厂所认可并接受,并正在被集成到世界顶级汽车的无线通讯信息系统中。 华为MU609T/ME909T/DA6810/DA3100 的稳定性能够完全满足移动环境的网络需要,具有强大抗恶劣环境能力,抗不稳定供电能力等针对车载设备所具备的性能。 车联网是结合移动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起来的融合性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车联网及物联网的发展,一个智能汽车的时代正在到来,无线通讯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整合的趋势正在加速,通过配备华为车联网产品,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移动网络,从而让用户享受到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 关于华为消费者业务 截止2012年底,华为的产品和服务遍及140多个国家,服务于全球1/3人口,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

车联网方案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车联网) 建 设 方 案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前言 (3) 第1章方案概述 (3)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4) 2.1电子车牌 (4) 2.1.1 Rfid技术应用 (4) 2.2.2 EPC编码结构 (5) 2.2.3 EPC编码规则 (5) 2.2.4 Savant系统 (5) 2.2.5 ONS系统 (6) 2.2.6 PML系统 (6) 2.2.7车辆电子标签中对应PML数据库中的信息设计 (6) 2.2系统设计 (7) 2.2.1系统结构设计 (7) 2.2.2监控中心设计 (7) 2.2.3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8) 2.2.4车辆识别形象图 (8) 第3章打击涉车犯罪 (9) 3.1车载终端 (9) 3.1.1什么事车载终端 (9) 3.1.2车载终端的功能 (9) 3.2系统设计 (10) 3.2.1车载终端系统架构图 (11) 3.2.2控制中心 (11) 3.2.3通信系统 (11) 3.2.4位置服务系统 (12) 3.2.5应急联动系统 (12) 3.2.6系统数据架构 (13) 3.2.7通信网络设计 (13) 第4章总结 (14) 前言:车联网的提出与应用

据悉,汽车物联网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将获财政扶持资金。知情人士表示,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上,车联网平台投资需求或超过百亿元。 车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电子地图、卫星定位导航、汽车电子、3G移动互联网所组成的Telematics(移动通信导航信息系统),是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通过GPS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应付紧急情况的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因此,车联网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服务之一首先是通信服务、导航服务、定位和智能交通服务,其中通信服务正是当前的最大焦点。 目前车联网发展的最大热点,就是对3G技术的整合。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基本上已经把移动通信模块作为一个标准配件安装在汽车上,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与外界沟通联系,这就是车联网的基础应用。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车联网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20万用户正在体验车载信息服务,预计到2015年,用户规模将达到4000万,到2020年将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超过一亿。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车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它正在从一个概念走向应用。 第1章:方案概述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由于各种突发性道路交通事故与汽车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公安机关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安全与防盗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开发汽车安全与防盗系统,是确保查缉非法车辆与打击涉车犯罪的有效措施。 本方案主要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提高车辆防护能力,采用射频识别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动静态信息全面采集,通过车载设备的地理位置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跟踪,通过公安专网传输到互联网,建设公安机关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的全面监控,能够在入网车辆发生突发事件时(被盗、车祸、故障),及时定位车辆,采取应急措施,保证车主财产和运行安全,全面提高车辆防护能力。 同时本方案也是未来车联网融合的基础。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智能交通之车联网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之车联网解决 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二、应用目标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连接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的桥梁,是一种简单可靠的信息识别和传输手段。交通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人、车、路、环境、信息等,在这个系统中,物的信息生命形态将得到充分的展示,物将被赋予“智能”而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活跃的、能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在赋予物体信息生命的过程中,RFID技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它将使车等“物”开口说话,它将为智能交通中的所有物建立起“电子镜像”并能将这一镜像实时、动态、准确地映射到系统的数字化平台上去。提高车辆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平安城市、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构筑智慧地球。 典型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管理:交通指挥诱导、车辆稽查、运营秩序、拥堵收费、车 辆限行等;

交通服务:信息整合服务、驾驶安全辅助、动态信息导航、抢修 救援、远程诊断等; 行业应用:自动收费、位置识别、行业内部管理。 三、系统简介 神州数码“车联网”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综合车辆信息平台,以促进公安、交通以及行业应用系统涉车信息的平台化、服务化为目标,以RFID为基本的信息采集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涉车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车辆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体的说,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就是从各信息采集子系统中采集交通流量信息、外部系统的静态信息等,把各子系统的信息做数据处理,用处理后的信息再生成运营者可识别的发布信息,发布到发布查询子系统。这些信息也可以显示在GIS上,用于交通指挥调度,也用于交通管理,还可以给公安系统平台提供各种车辆信息。这些信息数据需要存储到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中,通过数据挖掘生成统计分析数据,从技术角度为交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系统平台可分为五层:信源层、基站集群层、数据层、支撑层和应用层。 (1)信源层:由汽车电子车牌构成,是整体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和蕴藏介质层。 (2)基站集群层:由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基站组成,实现涉车信息的采集,是涉车信息的传输层。

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https://www.doczj.com/doc/ae2279583.html, 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一、行业背景 车联网管理系统是一套符合交通部JT/T796-2011标准,基于北斗/GPS卫星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4G/3G/2G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满足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危险品车和物流车等运营车辆定位、监控、跟踪、报警、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需求的车辆管理监控平台。 二、车联网平台特点 C/S和B/S两种模式相结合,方便用户使用; 满足交通部JT/T796标准,符合JT/T808,JT/T809通信协议; 可提供给用户SDK进行二次开发; 一个中心,多个存储分布部署; 至少容纳10000台车辆监控与跟踪 模块化设计,一键式安装,易维护; 跨平台整合无线视频监控和车辆定位管理于一体。 三、车联网系统功能 车辆实时监控: 车辆3G/4G实时视频、车辆实时调度功能、车辆实时对讲功能; 车辆信息管理: 车辆基本信息管理、车辆机构信息管理、车辆调度管理; 车辆告警信息管理: 支持告警信息处理策略配置支持告警信息手动处理,

https://www.doczj.com/doc/ae2279583.html, 车辆实时告警信息管理支持告警策略配置, 支持告警信息自动提醒支持告警源定位, 支持告警信息过滤支持告警信息延迟处理, 支持告警信息的入库、删除、备份、批量导出功能; 车辆历史轨迹回放: 支持单车历史北斗/GPS轨迹回放,支持时间段内北斗/GPS历史轨迹, 支持拖动、快放、慢放(1、2、4、8倍数)、暂停。 四、车联网应用场景 出租车视频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危险品车视频监控及GPS定位系统; 物流车辆智能管理系统; 校车安全监管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公交车智能调度及监控系统; 公务用车监控系统; 数字环卫平台系统。

HW-IoT解决方案

1、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 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物联网终端开发更简单 Huawei LiteOS是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能万物智能的终端设备智能化平台。以轻量级、低功耗,快速启动等特性为基础,通过支持多传感协同,使得终端数据采集更智能,数据处理更精准;同时支持多架构处理器,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使得产品开发更“敏捷”;通过支持长短距连接,实现全连接覆盖,提供多Profile支持与共享支撑更多业务场景,同时可伸缩连接能力有显著提升;为开发者提供智能终端“一站式”软件平台,有效降低开发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穿戴式、车联网、制造业等领域。同时,Huawei LiteOS系统通过开源开放提供统一开放的API,并与奋进、杭州熊迈、海康威视、海尔、美的、Intel、WRTNode 等企业和机构共建开放物联网生态,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物联网产品,加速物联网产业发展。

2、敏捷物联网络

基于SDN架构的物联网络解决方案 敏捷物联网关是传感世界和IP世界的桥梁,接受来自不同类型传感世界的语言,将其翻译成统一的IP语言,让不同物件之间可以对话。目前华为提供了包括工业交换、工业路由和ICT融合等三大类AR敏捷物联网关,支持最丰富的物联网接口(17种以上)和行业协议,如RF/Zigbee/RS485/RS232/Modbus/Profibus/LTE/Wifi等,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动态从敏捷控制器加载协议,实现新协议和私有协议的对接和转换,满足各种场景的要求。敏捷物联网关除了具备协议转换功能之外,集计算、存储资源于一体,支持Linux/Android/KVM 等操作系统,可安装第三方应用插件,对物联流量进行本地处理和决策,提高本地存活能力和相应速度。例如在智能车载系统中,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异常之后,本地物联网关可立即采取决策和措施,避免网络故障或者拥塞带来的延迟。敏捷物联网关采用工业化设计,具备防水防尘、防震、防电磁、宽温工作等特点,适应各种恶劣环境要求。

车联网方案

[键入文字]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车联网) 建 设 方 案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前言 (3) 第1章方案概述 (3)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4) 2.1电子车牌 (4) 2.1.1 Rfid技术应用 (4) 2.2.2 EPC编码结构 (5) 2.2.3 EPC编码规则 (5) 2.2.4 Savant系统 (5) 2.2.5 ONS系统 (6) 2.2.6 PML系统 (6) 2.2.7车辆电子标签中对应PML数据库中的信息设计 (6) 2.2系统设计 (7) 2.2.1系统结构设计 (7) 2.2.2监控中心设计 (7) 2.2.3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8) 2.2.4车辆识别形象图 (8) 第3章打击涉车犯罪 (9) 3.1车载终端 (9) 3.1.1什么事车载终端 (9) 3.1.2车载终端的功能 (9) 3.2系统设计 (10) 3.2.1车载终端系统架构图 (11) 3.2.2控制中心 (11) 3.2.3通信系统 (11) 3.2.4位置服务系统 (12) 3.2.5应急联动系统 (12) 3.2.6系统数据架构 (13) 3.2.7通信网络设计 (13) 第4章总结 (14) 前言:车联网的提出与应用

据悉,汽车物联网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将获财政扶持资金。知情人士表示,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上,车联网平台投资需求或超过百亿元。 车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电子地图、卫星定位导航、汽车电子、3G移动互联网所组成的Telematics(移动通信导航信息系统),是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通过GPS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应付紧急情况的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因此,车联网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服务之一首先是通信服务、导航服务、定位和智能交通服务,其中通信服务正是当前的最大焦点。 目前车联网发展的最大热点,就是对3G技术的整合。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基本上已经把移动通信模块作为一个标准配件安装在汽车上,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与外界沟通联系,这就是车联网的基础应用。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车联网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20万用户正在体验车载信息服务,预计到2015年,用户规模将达到4000万,到2020年将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超过一亿。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车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它正在从一个概念走向应用。 第1章:方案概述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由于各种突发性道路交通事故与汽车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公安机关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安全与防盗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开发汽车安全与防盗系统,是确保查缉非法车辆与打击涉车犯罪的有效措施。 本方案主要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提高车辆防护能力,采用射频识别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动静态信息全面采集,通过车载设备的地理位置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跟踪,通过公安专网传输到互联网,建设公安机关车辆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入网车辆的全面监控,能够在入网车辆发生突发事件时(被盗、车祸、故障),及时定位车辆,采取应急措施,保证车主财产和运行安全,全面提高车辆防护能力。 同时本方案也是未来车联网融合的基础。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车联网方案

车联网方案 [键入文字]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 智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车联网) 2014年9月25日 [键入文字] 车辆缉查设计方案 目录 前 言 ..................................................................... ........................................................................ . (3) 第1章方案概 述 ..................................................................... .. (3) 第2章非法车辆查缉...................................................................... (4) 2.1电子车 牌 ..................................................................... .. (4)

2.1.1 Rfid技术应 用 ..................................................................... (4) 2.2.2 EPC编码结 构 ..................................................................... (5) 2.2.3 EPC编码规 则 ..................................................................... (5) 2.2.4 Savant系统...................................................................... (5) 2.2.5 ONS系 统 ..................................................................... . (6) 2.2.6 PML系 统 ..................................................................... . (6) 2.2.7车辆电子标签中对应PML数据库中的信息设 计 (6) 2.2系统设 计 ..................................................................... (7)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 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e2279583.html,

前言 读者对象 本文档(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二次开发工程师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用于警示紧急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将会导致人员死亡 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人员死 亡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中度或 轻微的人身伤害。 用于传递设备或环境安全警示信息,若不避免,可能会导 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设备性能降低或其它不可预知的 结果。 “注意”不涉及人身伤害。 用于突出重要 “说明” 信息。 修改记录 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 容。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智能车载终端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智能车载终端 历时近3年研发、近1年的推广准备,这个被称为“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神秘法宝终于粉墨登场。这套智慧运营系统并不是技术配置装备那么纯粹和直接,准确地讲,它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够辅佐客车运营商实现精准、定量、科学管理。 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海格客车创新探索“车联网”应用技术并首倡研发,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 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三大要素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 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全程记录了车辆运行的各种关键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有助于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的升级”,张海兵不讳言对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赞赏和期待,“从其系统理念看,它将给中国客运行业带来一场管理变革”。 2、华为EVDO车载模块 2011年6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部、集团物联网基地、集团研究院、全国 车机重点厂商以及华为终端公司,齐聚CDMA“车联网”论坛,共同见证华为MC509车载模 块发布。 在通讯模块领域,华为围绕“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物联网”三大课题,通过工业级通讯模块,支撑数以十亿计的行业终端互联。而车载领域则是华为实现战略投入的重要方向。 华为携手中国电信推出LGA(触点阵列封装)EVDO车载模块MC509。华为LGA无线通信模块系列具备轻、薄、小等特点以及良好的抗震性, 非常适合车载移动环境,大大提升了汽车安全和娱乐功能,有助于促进车载行业的导入集成和大规模生产。 华为无线通信模块支持多操作系统,符合车载质量体系标准和可靠性标准(TS16949、ISO 16750等),配备FAE支持团队,具备完善的产品认证和准入能力,拥有严格的测试标准和丰 富的实验室资源。凭借在通讯领域和车载行业的深厚沉淀,华为必将为车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中国车联网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华为终端长期与行业伙伴开放合作,依托自身研发优势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不断开拓行业市场,是业界主流的M2M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首款EVDO车载模块,标志着华为终端已瞄准了下一波互联网发展热点(物联网和车联网),通过技术领先,促进车联网终端模块市场高速发展。 3、安吉星车载智能专家Onstar 目前安吉星已经应用于凯迪拉克的全部车型中,另外简装版的Onstar也装载到了别克新君威、新君越、英朗等车型中。下一步搭载安吉星汽车阵营还将进一步扩大。其地位与重要性已经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2016-09-06 “OceanConnect”是以华为IoT联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平台开放生态。通过丰富的API和系列化Agent保障网络联接,简化终端接入,加速应用上线,实现与上下游伙伴产品的无缝联接。通过IoT联接管理平台,将华为擅长的网络通信能力、设备接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支撑伙伴的效率提升和商业成功。华为曾预测,到2025年物理联接将达到1000亿,增长幅度超过10倍,而虚拟联接将达到万亿,增长幅度将达100倍。物理连接与虚拟联接在数量上的爆发性增长将引发质变,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全联接的世界。 1、华为核心网 华为核心网系列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实现向关注用户体验、网络精细运营、ICT融合转型的重大转身,成为运营商推进网络、数据、业务、运营融合的关键控制点,帮助运营商赢在后话音时代,掘金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导ICT融合时代。主要功能有:1、CS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轻松实现网络转型。一方面,它可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和智能运维;另一方面,它可增强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 2、IMS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运营商新一代电信核心网络,引入语音、数据、视频、富媒体能力,帮助运营商实现固定移动融合、传统话音到ICT融合的转型,实现宽窄带统一接入、固定无线统一接入,兼有融合、IP、多媒体三大特征,满足运营商在后话音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ICT融合发展的终极需求。 3、融合用户数据 融合用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基于下一代ATCA电信平台,具备高可靠性、大容量以及融合演进能力的用户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高效地管理日益庞大的用户数据,简化网络、降低OPEX、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务创新,从用户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4、IoT Huawei IoM 解决方案是专门设计用于IOT的连接管理的平台解决方案。它提供连接管理平台,IoT 业务使能平台,IoT 数据管理以及开放平台等系列功能。 华为IoT生态圈Ocean Connect:ocean connect是华为云核心网推出的以IoT连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生态圈。基于统一的IoT连接管理平台,通过开放API和系列化Agent 实现上下游产品能力的无缝连接。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高价值应用,比如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智能停车,平安城市等。面向物联网,华为提出1+2+1的解决方案战略。1个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2种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家庭网关,工业网关)和)和无线连接(2g,3g,4g,nbiot);1个物联网平台——IoT连接管理平台。Ocean CONNECT是华为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为LiteOS LiteOS是华为公司基于华为本身的传感和通讯网络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解决的是物联网设备的固件和联网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