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b-42分散剂检测标准

wb-42分散剂检测标准

wb-42分散剂检测标准

WB-42分散剂是一种常用于涂料、油墨、胶黏剂、塑料等行业的添加剂。它的作用是将溶液或悬浮液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均匀,使

其形成稳定的乳液或胶体体系。为了确保分散剂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一、外观检测:外观是评价分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们通

常通过肉眼观察分散剂的外观来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在外观检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分散剂应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

2.分散剂应无异物、悬浮物、沉淀物。

3.分散剂的粘度应符合要求,不应太高或太低。

4.分散剂应澄清透明,不应有浑浊、混浊现象。

二、化学成分检测:除了外观检测,还需对分散剂的化学成分进

行分析,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测指标有:

1.含固量:分散剂中的固体成分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超过或不足都会影响分散效果。

2.水分含量:由于分散剂常常是以溶液形式使用,所以水分的含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稳定性。

3. pH值:分散剂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分散效果。

4.挥发物含量:分散剂中的挥发物含量要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给操作人员带来危害。

三、分散性能检测:分散剂的主要功能是将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均匀,并保持其稳定性。因此,对分散性能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分散性能检测方法有:

1.澄清度检测:采用比色法或浊度法,检测分散液的澄清度,评估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2.分散效率:通过对分散液中颗粒的均匀度进行观察和测量,评估分散剂的分散效率。

3.粒径分布:使用粒度分析仪等仪器,对分散液中颗粒的粒径进

行测量,评估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4.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时间储存或模拟使用条件,观察分散剂是

否发生沉淀、析出、凝结等现象,评估其稳定性。

四、其他检测指标:除了上述主要检测指标外,还需对分散剂进

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检测,以评估其综合性能,如防腐性能、流动性等。

总结来说,对于WB-42分散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测、化

学成分检测、分散性能检测和其他综合性能检测。通过对这些指标的

严格监控和检测,可以保证分散剂的质量和性能稳定,从而满足各个

行业对于分散剂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微硅粉流动性或流动度的检测标准

微硅粉的流动性与硅含量虽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成比例.同样是92的硅粉,有的流动性很好,有的根本没有流动性。另外作试验时,必须加入分散剂,如果三聚磷酸钠不起作用,再用P530试一下,两者都不起作用的话,这种微硅粉则不能用于耐火材料行业。 对于不加密微硅粉可以采用简单的办法,即:40克水:60克微硅粉:0.2克分散剂(三聚或P530),充分搅拌后,倾倒在玻璃板上,自然流淌,测量流淌面积,如果平均直径大于150mm则流动性一般会很好,但最好还要做不定形试块试验,根据加水量最终判定流动性好坏.不过现在国内的微硅粉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太少。另外,对于加密微硅粉,不能用上述方法,只有用不定形试样进行确定。 关于不定形试块,由于我们主要是检测微硅粉的流动性,可以随便确定一个配比,比如如果有矾土骨料和细粉,可以采用如下比例:矾土骨料 5-3MM 40%,3-1MM 13%,1-0MM 15%,180目矾土细粉 20%,铝水泥 7%,微硅粉 5%,三聚 0.15%或者三聚0.07%六偏0.05% 将上述原料称量好后,加入胶砂搅拌机中干混一下,然后边搅拌边加入6%的水,再搅拌三分钟后,看一下混合料的稠度。如果较稀,流动性好,则证明微硅粉质量可以。如不能流动,可以再适当加点水,确定需水量多少。 但这也是凭经验判断,如需准确,则需选一种流动性较好的微硅粉,确定一个标准加水量,将混合料搅拌后在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跳桌法)测定自流及跳动15次的流动值,此值为标准流动值,测定其他各种微硅粉时,看一下达到标准流动值的需水量,即可判定微硅粉的流动性好坏。 有几点需要注意: 1、矾土骨料与细粉必需选用烧结好的,而且每次做实验最好用同一批次; 2、铝水泥每次实验时最好用新开启包装且质量稳定的水泥; 3、不同季节流动性有差别。 采用浇注料试块虽能够准确的测定微硅粉的流动性、强度、硬化时间、收缩性等各项物理性能,但还是比较麻烦,而且只能在实验室进行测定,而国内的硅厂几乎没有这些实验设备,如在生产现场需要确定微硅粉的质量。 Page 1 of 1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方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X)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 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范围见表1。

化验室标准

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指标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生产的煅烧高岭土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系硬质高岭岩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煅烧高岭土产品,产品主要用于造纸、涂料等工业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答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978—1994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察条件》 GB3979—1983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5950—1996 《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 GB 1724—79 《涂料细度测定法》 GB5211.15—88 《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GB5211.3—85 《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1717—86 《颜料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14565—93 《高岭土化学分析方法》 GB/T8946—1998《塑料编织袋》 3.产品分类 3.1.煅烧高岭土产品按工业用途分为造纸工业用煅烧高岭土、涂料工业用煅烧高岭土两类。 3.2.产品类别、代号及主要用途见表1。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应为白色粉沫,无可见杂质。 4.2.化学和物理性能指标 4.2.1.造纸工业用煅烧高岭土产品化学和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5.1.外观质量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用目测法检验。 5.2.物理性能试验 5.2.1.白度的测定 5.2.1.1.方法提要 以氧化镁标准白板对波长为457nm的单色光的绝对反射为基准,以试样对

常用实验检测方法分散性能的测定

常用实验检测方法--分散性能的测定 1.钙皂分散法: 1.1试剂:0.1%油酸钠溶液(或0.1%固体透明肥皂溶液) 0.1%无水氯化钙溶液 1.2仪器: 铁架台滴定管100ml具塞量筒容量瓶 1.3分析步骤 1.3.1 称取样品5g,配制成500ml水溶液,备用。(具体情况可根据样品分散性能好坏进行调整样品的浓度。) 1.3.2往100ml具塞量筒中加入30ml 0.1%油酸钠溶液(或0.1%固体透明肥皂溶液),然后滴入一定量的配制好的样品溶液,再加入0.1%无水氯化钙溶液25ml,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1.3.3若有沉淀生成,则相应增加滴入的配制好的样品溶液量,重1.3.2的操作。若没办法有沉淀生成,则相应减少滴入的配制好的样品溶液量,重复1.3.2的操作。 1.3.4反复试验,(试验过程中,可根据产品的情况不同,对测试样品的溶液浓度,油酸钠溶液浓度,氯化钙溶液浓度及其用量进行调整)找出直到不产生沉淀时的临界点用量V(ml),然后对V进行比较,V值大则其分散性能差,相反, V值小则其分散性能好。 钙离子螯合试剂中螯合能力的测试 1、测试原理 在PH为10-11的条件下,在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会立刻形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如果加入少量螯合试剂的话,比如Henkel的Securon系列,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测试分别在室温和98℃的条件下进行。 2、测试所需化学试剂和仪器 2.1CaCl2溶液,0.25mol/l (100ml溶液中含有36.8g CaCl2·2H2O) 2.2 Na2CO3水溶液,质量百分比2% 2.3NaOH水溶液,大约1000ml溶液中含有80gNaOH 2.4 电子PH计 2.5 磁力搅拌器 2.6 250ml锥形瓶 2.7 回流冷凝器 3、测试过程 3.1 在80ml的去离子水中将1.0g ( ±0.01g )的螯合试剂稀释。 3.2 加入几毫升NaOH 溶液,将PH值调节到10和11之间。 3.3 加入10ml 2%的Na2CO3溶液。 3.4 逐滴加入0.25mol/l的CaCl2溶液,直到沉淀不再增加。在滴加过程中加入 NaOH溶液,使PH值始终处于10-11之间。记录消耗量。

螯合分散剂的检测

螯合分散剂的检测一.实验准备 1.仪器设备:滴定架,容量瓶(500mL),三角瓶(250mL),碘量瓶(250mL),量筒(100mL),移液管(10mL),温度计,称量瓶,恒温烘箱,电子天平(1/1000),磁力搅拌器 2.染化药品:EDTA(二钠),固体氢氧化钠,三氯化铁,氯化钙,螯合分散剂,钙指示剂,中性皂片 3.溶液制备: (1)C(EDTA)=0.01mol/L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86gEDTA(100%)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充分溶解后,洗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标定后使用。 (2)200g/L氢氧化钠溶液:用30%氢氧化钠(4008%)稀释一倍。 (3)C(NaOH)=2.5mol/L氢氧化钠溶液:准确快速称取10g固体氢氧化钠,溶解冷却,并稀释至100mL。 (4)C(CaCl2)=0.05mol/L氯化钙标准溶液 (5)C(CaCl2)=0.25mol/L氯化钙标准溶液 (6)C(FeCl3)=0.25mol/L的三氯化铁溶液 (7)0.5%钙指示剂溶液 二.操作步骤 1.钙离子螯合值或螯合能力测试。 (1)精确称取试样0.25-0.50g(以100%计)于称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后,洗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C(CaCl2)=0.05mol/L氯化钙标准溶液50mL,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振荡摇匀,放置20min后,用定性滤纸干过滤。 (2)吸取上述滤液50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C(NaOH)=2.5mol/L氢氧化钠溶 液2mL,加钙指示剂2-3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由酒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 (3)计算钙螯合值或钙螯合能力E。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 E=100.08*(50*C0—10*C1*V)/m*p 式中:E—钙螯合值或螯合能力,mg/g;100.08—碳酸钙的毫摩尔质量;C0—氯化钙的摩尔浓度0.05mol/L;C1—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m一试样重g;p一试样的有效浓度 (4)记录测试结果,并填写测试报告。

第1页共10 页(doc)_2

---------------------------------------------------------------最新资料推荐------------------------------------------------------ 第1页共10 页(doc) 第 1 页共 10 页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 GB/T 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 GB 2759. 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 QB1554-1992《乳酸菌饮料》限制范围或说明 1 液体饮料 2 固体饮料 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QB/T 3623-1999《果香型固体饮料》 3 植物蛋白饮料 GB 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 QB/T 2300~2301、 2438~2439-1999《植物蛋白饮料》 4 瓶装饮用水 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DB44/116-2019《瓶装饮用天然净水》 5 茶叶 GB 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 GB/T 14456-1993《绿茶》 Q/JYXX 01-2019《乌龙茶》 6 蜜饯(凉果)GB 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SB/T10050~10057-92 SB/T10085~10087-1992《凉果》 7 糖果 GB 9678. 1-2003《糖果卫生标准》 SB 10018~10023-2019 SB 10346~10347-2019《糖果》 8 饼干 QB/T 1253-1991《饼干通用技术条件》QB/T 1433. 1~1433. 11-1992《饼干》 9 月饼 SB 10350-2019《月饼馅料》 SB/T 10351. 1~1035. 3-2019《月饼》 SB/T 10226-2019《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要求》 10 糕点 SB/T10030~10032-1992、 SB/T10222~10025-1994《中式糕点》 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11 巧克力 GB/T 193432003《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 12 麦芽糖饴 QB/T23471997《麦芽糖饴》 13 酱腌菜 SB/T10215~10221-1994《酱菜》 GB 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 1 / 15

行业标准《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7部分:X荧光分析法测元素含量》(征求意见稿)

ICS71.100.10 H 6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XXXXX—XXXX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7部分:X荧光光谱分析(压片)法测 定元素含量 Chemical anaiysis method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Fluoride -Part 17: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ic method using pressed powder tablets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YS/T 581 《氟化铝物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共分为17部分:-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 -第2部分:烧减量的测定; -第3部分:蒸馏-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含量; -第4部分:EDTA容量法测定铝含量; -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 -第6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第7部分: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 -第8部分: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 -第9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 -第1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 -第1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筛分法; -第13部分:安息角的测定; -第14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5部分:游离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元素含量; -第17部分:X荧光光谱分析(压片)法测定元素含量 本部分为第17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化学品纯度、级别的划分,由于国家标准的起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化学试剂的生产。仅靠现有的几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很难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化学试剂给出一个质量规范来;我们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化学品给出一个国家质量标准来,甚至,一提到试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分析纯还是化学纯,甚至,人们在购买时,不论用途如何,非“分析纯”不买。这也是目前许多本来没有国家标准的品种,却莫名其妙、毫无根据地赋予产品一个红色AR 标签的造假原因。更是由于在实际使用中,许多情况并不需要真正的“分析纯”,不法厂商才故意将工业品加贴“分析纯”标签,混淆纯度级别,虽然大多数情况不会出现质量事故,但却严重干扰了真正的“标准物质——分析纯”的生产和使用。 所谓化学试剂:就是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剂;即化学实验需要的化学药剂。 据此,化学试剂分为标准试剂、生化试剂、电子试剂、实验试剂。 标准试剂:按照国际规范和技术要求,以明确作为分析仲裁的标准物质。 生化试剂:配制生物化学检验试液和生化合成。 电子试剂:一般指电子资讯产业使用的化学品及材料,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化学品、印制电路板配套用化学品、表面组装用化学品和显示器件用化学品等。 实验试剂:按照“主含量”来确定的“合成用试剂”。实验试剂在化学实验室中用来合成制备、分离纯化的、能够满足合成工艺要求的普通试剂。 标准试剂BZ 分为:原级标准化学基准物质JZ 容量基准(VB)、重量基准(WB) 次级标准化学标准样品BY 国标优级(GR)、行标优级纯(GR)、钢铁标样、生铁标样、煤标样、矿石标样、医药标准品、农药标准品、标准对照品(BD)、超纯试剂(UP)、高纯试剂(HP)。 三级标准化学标准HB 国标分析纯(AR)、行标分析(AR)、当量试剂(nN)、标定溶液、标准溶液(BY)、标准杂质溶液(BZ)、同位素及标记化合物等。 指示试剂ID 行标指示(AR)、指示剂(ID)、生物染色素(BS) 仪器标准YB 电镜纯(EM)、热重纯(KW)光谱纯(SP)、分光光度纯()、原子吸收光谱纯(ABS)、原子发射光谱纯、极谱用试剂(PG)、电化学纯(EP)、气相色谱纯(GC)、液相色谱纯(LC)、核磁共振测定溶剂(NMR)、质谱纯(MP) 实验试剂分为:基本试剂,有机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添加剂辅剂,燃料颜色,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医药,合成农药,中药生成,天然物提取,矿物矿石。 基本试剂无机试剂单质、合金、同位素、无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国标化学纯(CP) 有机试剂简单有机化合物、有机盐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国标化学纯(CP) 有机中间体医药中间体 农药中间体

放线菌检测标准版本

放线菌检测标准版本-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微生物总数检测方法(放线菌) 一、检测用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 1.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 配方:可溶性淀粉 2g ,KNO3 0.1g ,K2HPO4 0.05g ,MgSO4• 7H2O 0.05g ,NaCl 0.05g ,FeSO4• 7H2O 0.001g (母液),琼脂 2g ,自来水 100mL 。 先把淀粉放在烧杯里,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后,倒入95毫升水,搅匀后加入其他药品,使它溶解。在烧杯外做好记号,加热到煮沸时加入琼脂,不停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调整pH值到~,分装后灭菌,备用。 2. 培养条件:温度:27℃-30℃;时间:36--48小时。 二、检测与计数方法 1. 系列稀释 称取适量的样品,加入带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的无菌水(无菌水中事先加入了分散剂1—2滴,分散剂可以是吐温,OP—10,用来分散菌团),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吸水均匀后上旋转式摇床200 r/min充分振荡40—60 min,,即成母液菌悬液(基础液)。 2. 用1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9 mL无菌水中,按1: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1×101,1:1×102,1:1×103,1:1×104……1:1×k稀释的菌悬液(每个稀释度应更换无菌移液管)。 3. 加样及培养 取1个适宜的稀释度,用移液枪吸取菌悬液 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刮刀将菌悬液均匀地涂于琼脂表面。此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空白作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4. 菌落识别 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重做。 5. 菌落计数 以出现20—15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150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 有效活菌数按式(1)计算,同时计算杂菌数: nm = x kv1/(m0v2) ×10-8 或 nv = x kv1/(v0v2) ×10-8 (1)

分散剂和内脱模剂的应用

分散剂和内脱模剂的应用

分散剂和内脱模剂的应用 高福年 (山东省胶南市橡胶制品厂,青岛胶南266427) 摘要分散剂AT—B、AT—C、AT一42、莱茵散一25、莱茵散一42,用量为1~3份(生胶100)可与填料混合后加入,内脱模剂A一16、935P和DS用量为1~2份,可在混炼初期加入,也可与填料混合后加入,分散剂与内脱模剂可并用,比例为1:1。 关键词分散剂;内脱模剂;硫化参数;混炼;脱模 7O年代,国外橡胶配合技术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分散剂和内脱模剂,如WS280、wB212、WB50等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橡胶助剂行业研究开发了类似的材料,如青岛昂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的内脱模剂935P、白炭黑分散剂胶宝丽B一52、炭黑分散剂胶易素T一78。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的莱茵散一25、莱茵散-42。台湾元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络处提供的流动分散剂D-A和离模流动剂D—S,江苏宜兴卡欧股份公司的分散剂AT—B、AT—C、AT一42和内脱模剂AT—l6,这些材料投放市场后,丰富了橡胶的配合技术,提高了胶料的工艺性能。过去较难制作的断面复杂的异型制品,已能够较容易的进行制作,我厂近几年来在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中应用了935P和D—S,在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应用了AT—B、莱茵一42、AT一16,在较难制作的异型制品的丁腈橡胶配中采用AT-B与935P并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 丁腈橡胶N-41,日本瑞翁公司生产;氟橡胶2602,上海三爱富有机氟材料公司生产;其他材料,市售。 1.2 仪器与设备 电脑控制电子拉力机UT208O,台湾优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无转子硫变仪UR201O,台湾优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XKl60、XK400、XK45O开炼机,上海第一橡胶机械厂产品;XN35x 30密炼机,大连第二橡塑机械厂产品;100t平板硫化机,上海西玛伟利公司产品。 1.3 实验过程及其性能评价 胶料经混炼后用UR2010无转子硫变仪测定硫化特性参数,分析对其硫化参数和混炼均匀度的影响,再进行物理性能参数的测 定和耐热空气老化后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对其性能的影响,观察混炼工艺过程中的粘辊情况,混炼电流波动情况,配合剂分散的快慢程度,硫化的废品率,对模具的污染情况,流动性及其表面光洁度等。 2 结果与讨论

WB标准protocol

成功完成Western Blot检测,必须满足4个条件: 1.凝胶洗脱:转移期间蛋白质必须从凝胶中洗脱出来,如果蛋白质还截留在 凝胶中,将无法在膜上进行分析 2.吸附到膜上:在转移过程中蛋白质必须吸附到膜上,如果蛋白不吸附,将 无法在膜上进行分析 3.处理期间仍截留在膜上:在转移后的处理过程中蛋白质必须保持吸附在印 迹膜上 4.处理过程中可接近:被吸附的蛋白质必须能够与检测试剂接触,如果蛋白 质被掩盖则无法检测 成功进行WB检测,则设置合适正确的对照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正确设置了这些对照,即可快速和准确的找到WB的问题所在,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一般需要设置的对照如下: •阳性对照:明确表达检测蛋白的组织或细胞,用于检测抗体的工作效率•阴性对照:明确不表达检测蛋白组织或细胞,用于检测抗体的特异性•二抗对照:不加一抗,用于检测二抗的特异性 •内参对照:检测标本的质量和二抗系统 •空白对照:不加一抗和二抗;用于检测膜的性质和封闭的效果 WB检测基本过程 1、获取细胞或组织裂解物 2)选择合适的蛋白酶抑制剂,避免蛋白降解,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蛋白定量 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Bradford assay, Lowry assay 或BCAassay。定量后,可根据情况将标本保存在-20°C /-80°C备用,进行免疫沉淀(IP)或者直接进行电泳分离蛋白 3、电泳分离蛋白质

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待测蛋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膜类型。常用的转移膜类型有:PVDF膜、硝酸纤维素膜(NC膜)和尼龙膜,其中PVDF和NC膜的使用频率 去掉膜上多余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降低背景。常用的封闭溶液有:含BSA或者脱脂奶粉的TBST或TBS 6、一抗孵育 一抗的选择成功与否,是整个WB实验成功的关键:选择一抗有以下几个注意点:•选择适合检测标本种属的一抗(说明书有验证) •选择适用于WB实验方法的一抗(说明书有验证) •选择单克隆抗体或者经过亲和纯化的多克隆抗体 一抗的保存和使用: •根据说明书的要求条件进行抗体的保存;一般需要将抗体分装后放入-20度保存,绝对避免反复冻融。 •抗体的工作液最好现配现用,在4度保存最好不要超过2周 •根据说明书推荐浓度使用TBST稀释一抗。由于实验室条件和检测方法等的差异,说明书推荐的稀释比例只作参考,需要在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周边 进行多个浓度梯度的实验检测,然后选择信噪比最好的抗体浓度进行实验。 如果说明书没有推荐浓度,可进行多个稀释比例进行摸索最佳稀释度

HIV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章规定了HIV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报告及质量控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疫、采供血及卫生保健机构。可作为对HIV感染者诊断和监测的实验室依据。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有效版本)。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HIV Testing Services. WHO July 2015 Statement from the Surveillance and Survey Working Group and the Laboratory Working Group to the Office of the Global AIDS Coordinator.26 Nov.2006. Guidelines for using HIV testing technologies in surveillance. UNAIDS/WHO.2009. 《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版) 3 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要求 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按本规范相关章节规定执行。 4 HIV抗体检测的目的和要点 4.1 HIV抗体检测的目的 4.1.1 HIV抗体检测可用于诊断、血液筛查、监测等。 4.1.2 以诊断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确定个体HIV感染状况,包括临床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根据特殊需要进行的体检等。 4.1.3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防止输血传播HIV,包括献血员筛查和原料血浆筛查。 4.1.4 以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包括各类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 4.2 HIV抗体检测的要点 4.2.1 根据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及检测策略。 4.2.2 严格遵守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4.2.3 结果判定以试剂盒说明书为标准。 4.2.4 筛查试验有反应,须作补充试验。

水煤浆添加剂水溶性硫酸盐含量测定编制说明(团标报审稿

《水煤浆添加剂·水溶性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2 年10 月

1.标准制定修订的必要性与意义 水煤浆是由大量的煤,少量的水和微量的化学添加剂,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影响水煤浆质量的三大要素是煤质特征、粒度分布和添加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煤质特征及煤粉粒度分布相对固定,因此水煤浆添加剂成了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水煤浆的各项性能。一般情况下,加入干煤粉总量的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的水煤浆添加剂方能制得合格的水煤浆。 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需求,我国在新型煤化工的产业化和基础研究方面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目前,我国在水煤浆气化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燃料水煤浆用量已突破 3500 万吨/年,主要用于工业锅炉的代煤、代油、代气燃烧;在煤化工领域,水煤浆气化炉达 350 余台套,气化水煤浆的用量达到 1.5 亿吨以上。据此测算,2020 年水煤浆添加剂的产值高达 48 亿,如果将对相关产业的拉动计入,2020 年水煤浆添加剂全年的产值在 60 亿元左右。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水煤浆添加剂市场的产值将达到 100 多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现代煤化工企业众多,是水煤浆分散剂的主要消费市场。标准起草人针对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水煤浆添加剂使用企业和需求量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内蒙古全区现代煤化工企业超过 60 家,其中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企业就超过 40 家,全区水煤浆添加剂的需求量大约为

20 万吨,产值约为 10 亿元。今后 5 年,随着现代煤化工产能的持续释 放和新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全区水煤浆添加剂的需求量会超过 30 万吨/ 年,产值超过 15 亿元。 由于水煤浆制备技术属于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配套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水煤浆添加剂质量形成成套的标准技术体系。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水煤浆添加剂企业只能凭借经验来筛选水煤浆添加剂,在招采标的过程中也只能通过成浆浓度和粘度等简单的指标来判断添加剂的性能。 因此,市场上销售的水煤浆添加剂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经销为了追求利润在水煤浆添加剂销售过程中加入过量的硫酸盐。在水煤浆添加剂中加入过量的硫酸盐,一方面导致水煤浆添加剂中有效成分的减少,降低了水煤浆添加剂的分散性能;另一方面,过量的硫酸盐会对下游的气化炉及气体进化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气化装置的正常运行。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还没有针对水煤浆添加剂中盐含量的测定标准。现在可以检索到的与水煤浆添加剂中盐含量相关的标准为《HG/T5513-2019 木质素磺酸盐系水煤浆分散剂》。此标准规定了木质素磺酸盐系水煤浆分散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其中对木质素磺酸盐系水煤浆分散剂中硫酸盐含量作了规定,硫酸盐含量测定采用《GB/T6366 表面活性剂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国标 GB/T6366 在使用过程中,按表面活性剂的颜色进行了区分,分为颜色较浅的表面活性剂和颜色较深的表面活性剂。但是在标准中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