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花山梦——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花山梦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之路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群众举行祭祀活动,庆祝花山申遗成功。

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景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中国岩画申遗、广西世界文化遗产两个“零的突破”。

对于壮乡儿女来说,花山岩画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圆了一个多年孜孜追寻的梦。

“有画的山”故事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巨大卷轴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最早出现在画卷上的,就是花山岩画。

花山,壮语叫作“岜莱”,意为“有画的山”。这些“有画的山”集中分布于广西崇左市宁明、龙州、江州、扶绥4县(区)境内的左江两岸105公里河段,共包括38个岩画点109处4050个造型各异的图案,形成亚洲东南部规模最大的岩画群。

花山岩画基于其独特的景观构建方式和图像表达系统,生动地描绘了自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约700年间,聚居于左江沿岸的骆越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面貌,以及该区域由舞蹈祭祀仪式、岩画绘制活动彼此交融而形成的极其繁荣、富有活力的祭祀传统,被称为“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断崖上的敦煌”。

广西崇左市是“骆越之都”,古为壮族先祖骆越人聚居区。位于崇左市宁明县的花山岩画,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整幅岩画宽约172米,高50米,面积达8600平方米,可数图像1900余个,包括人、马、狗、刀、剑、铜鼓等,最高的画离水面60多米。

与花山岩画保护工作打了25年交道的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介绍说,生息繁衍于此的骆越人选择大江转弯处陡峭岩壁的高处绘制岩画,记录当时的祭祀场景。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展现了他们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精神追求。

花山岩画历经2000多年的栉风沐雨,颜色依旧绚丽。“岩画的主要成分是赤铁矿,并以含有草酸钙的植物汁液为黏合剂。在岩画层的上面,还覆着一层草酸钙的膜,这个膜和颜料结合起来,硬度非常高,比岩石的硬度还要高,所以它能保持几千年不褪色。”广西申遗办专家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蓝日勇说。

花山儿女护“花”情

2003年,广西正式启动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后当地主管部门积极和相关单位合作,以宁明花山岩画为重点,开始了一系列病害调查、科学试验和针对岩体的保护工作。尤其是2009年,随着花山岩画保护工程的启动,一系列护“花”行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为保护好花山岩画,广西先后出台多项政策。201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岩画保护办法》正式施行,左江花山岩画获得了法律保护。

在花山岩画最为集中的宁明县,每年都会开展声势浩大的花山岩画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对全县干部职工、学校师生、驻军官兵、居民群众大力宣传花山岩画保护的有关法规条例和重要意义,营造了全县上下人人参与、个个支持花山岩画保护和申遗的社会氛围。

宁明县县委书记刘勇告诉记者,“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始终是宁明县委、县政府恪守的原则。对花山岩画核心景区大环境,宁明县注重进行科学规划保护,绿化美化环境。在明江两岸、花山脚下,每年都能看到花山儿女植树造林的身影。

在岩画核心景区内的工业、旅游项目方面,对有可能影响岩画保护的项目坚决予以撤下。2015年3月,宁明县将位于明江珠山渡口码头旁,由广西江河美景旅游投资公司投建的超过申遗标准的两栋34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拆除,全力推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岩画遗产区内的群众,纷纷用行动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积极参与花山岩画申遗大行动。花山岩画岸边耀达村赖江屯78岁的壮族老人陆焕明,几年来带领儿孙每天给村里的绿化带浇水修剪,被称为花山岩画的“护花使者”。

2015年5月,花山岩画历时5年完成了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保护工程,岩画本体出现的风化、开裂等问题,均已得

到有效加固和修复。现在,花山岩画已开展16个保护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项目,探索出一条岩画抢救性保护和长期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申遗13载终圆梦

早在1999年,宁明县就每年从并不宽裕的财政中拨出200万元,用于花山岩画保护工作。2003年,广西在全区文化遗存中筛选一批重点项目,花山岩画名列其中,并完成了首个申遗文本。2004年11月,花山岩画第一次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进入排队备选阶段。2006年12月,花山岩画进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第二次进入申遗队伍。2012年11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再次入榜国家文物局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式开始编制申遗文本。

2015年1月,左江花山岩画被确认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广西文化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实时跟踪指导花山申遗工作,对花山申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定期召集区、市、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商给予及时解决。崇左市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着力抓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

近年来,宁明县委、县政府连年举办花山国际文化节(周)、“三月三骆越王节”“九月九骆越感恩节”等系列文化活动,通过骆越始祖公祭大典、民俗风光摄影展、壮族山歌擂台赛等民族民俗活动展现花山文化魅力,弘扬花山文化品质。

13载漫漫申遗路,今日终于圆梦花山。“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今后,我们将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广西文化厅厅长黄宇掷地有声。

阳光普照,花开漫山。2000多年岁月逝去,骆越先民的后裔壮族人依然生活在花山脚下,他们遵循祖先习俗,面对岩画,祈福风调雨顺,人与自然的对话仍将延续。

广西导游——公共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广西位于祖国的南疆,行政区域总面积为23.67万平方千米。2006年末人口达到496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壮族人口1605万。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23℃。 广西历史源远流长。距今5万—1万年前,就有白莲洞人、柳江人、甑皮岩人生活在广西的土地上。秦朝统一百越后,在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广西的简称“桂”由此而来。在宋开宝四年,也就是公元971年,广西属于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名称由此而来。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了中越边境要塞镇南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广西的地形地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片海。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拥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6个,3A级景区41个。5A级景区有桂林漓江和桂林乐满地。4A级景区有芦笛岩,七星公园,象鼻山等等。 广西的风物特产也特别多,比如说合浦珍珠、柳州奇石、容县沙田柚、荔浦芋、桂林马蹄等等。 来到广西,大家一定要感受一下广西的少数民族风情,壮族的歌,代表人物就是刘三姐了;瑶族的舞,其代表就是长鼓舞、铜鼓舞;苗族的节,其代表就是苗年、芦笙会、坡会;侗族的楼,其代表就是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戏台。 好了,我先介绍这么多,祝大家旅途愉快。 【预留问题】 1、民族:汉、壮、苗、瑶、侗等12个世居民族。仫佬、京为广西独有民族。仡佬人口最少。 2、行政区划:14个地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 3、少数民族民居特点:一楼畜牧局、二楼人事局、三楼粮食局 4、广西红色旅游景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突破湘江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地 5、为什么称广西壮族自治区: ①在1956年,当时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居住在广西的壮族人占全国壮族人口总数的90%,占广西总人口的36% ②根据壮族的历史和现状,为了充分行使其自治权,经国务院批准,于1958年3月5日—13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念日原定为3月15日,后更改为12月11日。 6、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第一届,2009年第六届 7、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

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的由来》 宁明是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一条江水绕城而过,就在江边高耸的峭壁上,分布着数不清的怪异图案。 他们当中最大的有3米高,他头插雉尾,手执匕首,横刀立马,俨然是一位首领。 在他的周围,分立着许多高约1米的人物,他们体态粗圆,手臂向两侧平伸,肘部弯曲上举。 有的头部呈粗方型,头上有倒八字形饰物,腰佩长刀; 还有一种,身体侧立,双手托举,显得恭敬肃穆,仿佛虔诚的信徒在向神灵膜拜。 他们围绕着三米高的人像,起舞跳跃,挥刀持盾,画面非常鲜活。 然而,似乎从来就没人知道,这些神秘的图案是从哪里来的。祖辈生活在花山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人会注意峭壁上那些奇异的图案,更不会有人去猜度它们的来历,只有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依稀记得祖上流传下来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山上生活着一对兄弟,平时依靠打猎和捕鱼为生。 哥哥犀,酷爱画画,看到什么都喜欢照着临摹下来,不论是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见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久而久之,竟然练就了一双过目不忘的好眼力,画画的技巧更是达到了乱真的境界。 弟弟利,喜欢习舞弄枪,最隐密的山林,最幽深的江面,许多别人不曾到过的地方,他都能来去自如。日复一日,兄弟俩在花山过着悠闲的生活,一晃儿就是很多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外乡人来到宁明,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当时,广西民族研究所正在对区内的岩画进行普查,花山上的怪异图案正是考察的重点。 覃圣敏,原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退休前长期从事民族历史的研究工作,在八五年的普查中,他担任考察队的副队长,负责田野考察和文字记录工作。 李桐,覃圣敏当年在考察队的队友,主要负责给考察过的岩画拍照,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保留影像资料。 当年考察开始不久,覃圣敏就发现,别说是外界,即便在宁明当地,也很少有人能够说清这些岩画的来龙去脉。 壮语中,花山被称为“岜莱”,“岜”是山,“莱”则是斑驳的麻点。原来,花山并非开满鲜花的山,而是由于岩壁上的红色岩画而得名。 在清末编写的《宁明州志》中,我们找到这样一段文字:“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

《花山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花山岩画 花山位于广西宁明县城西南约25千米处的明江河畔。一座断岩山的临江断面形成一个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朱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左江花山岩画。岩画画面宽170余米,高40余米,面积约8 000多平方米,现存图象1 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据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汉代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 中国岩画有南北之分,南系柔美亮丽,北系厚重粗犷。北系以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代表,南系则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为代表。其中,花山岩画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象众多,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为世人所重。 初识壁画认前朝,色自丹丹迹未凋。千年的时光,也打磨不去花山岩画的色彩。花山岩画用朱红颜料(据取样化验,乃以赤铁石、动物血液及植物胶调合而成)绘制;北系岩画则采用凿刻敲磨方式制作,颜色多为岩壁色。 花山岩画以人物绘制为主,少涉动物,与北系岩画大量摹刻动物的特点不同。花山岩画绘制的人物群像,呈现出整齐感和规律性。排列或纵或横,或围作环状,透露出祭祀群舞的阵容和气势。其人物绘制,已有初步的身份识别意识,其正面姿态人物的位置和尺寸,总体上高于侧身姿态的人物。 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以当时较为原始的提炼工艺,

古骆越人是如何获取这些成分的?胶与赤铁矿又是如何配的? 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象又是怎么画上去的?花山岩画真像一本还未被破译的天书。 花山岩画记录了骆越先民的诸多历史信息,演绎着骆越民族的永恒影像。它们与考古发掘以及民俗遗存往往可以相互印证。譬如岩画中人物腰间悬挂的环首削刀,与广西出土的战国环首刀(广西博物馆藏)完全一致;置于人物中间的打击乐器,就是曾经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羊角钮钟(广西博物馆藏);而举手蹲足的拟蛙舞姿,至今仍活跃于壮族节日会演之中。花山岩画仿佛是一部时光机器,不停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观赏这些影像的观众,不仅有中华民族的子孙,也有与花山相隔不远的越南人。据考证,仅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就有三十多位来华的越南使节,留下了咏花山岩画的诗句。所以,当我从中越交界的零千米处,一路驰骋奔向花山之际,心中翻腾体味着当年越南使节的所见所思所感,刹那间,只觉得时光流转,古今汇通,竟有些恍兮惚兮了。 (根据潘酉堂先生同名作品改作)4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花山岩画的? 4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下图(图中人物为红色)可推断为花山岩画的三个理由。

广州莲花山的导游词讲解范文5篇

广州莲花山的导游词讲解范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广州莲花山的导游词讲解范文(1) 欢迎大家来莲花山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员,今天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感到非常高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走进莲花山,我们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到了修身养心的知识,聆听人与自然的交响,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中畅游。 莲花山目前有四大景区:石景区、莲花古洞景区、野营游乐区和文物古迹区。“莲花圣境”是广州市十大旅游美景和番禺八大旅游美景之一。其中石景区就是我们要看的主要内容:一座有2000年开采历史的古采石场。千百年来古代劳动人民凭一锤一钎将一座一座石山开采出来,经过自然风化造就无数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岩、燕子岩、飞鹰岩、八仙岩、观音岩、莲花石、南天门、神仙桥、仙人榻、云梯、无底洞、莲花飞瀑等等。真是“人工无意夺天工”,千姿百态,雄伟壮观,非“叹为观止”四字可以形容,是国内最具旅游和科研价值的“人工丹霞”奇迹。这里更有模仿古代采石的现代采石场,让游人了解古人采石的技术。 据地质学家考证,莲花山石为红色砂砾岩,可作磨刀石,广州市内的“岭南第一楼”----镇海楼的楼基和西汉南越王墓墓室的巨型石板都是红砂岩,基本上可以证实都是从莲花山开采的。广东省内还有几处古采石场,以东莞和南海最为著名。东莞的采石场,在石碑附

近,那里的石质为红色砂岩,岩体通斥,中间有沙砾。由于当年工匠分工、分地开采,留下了一间间石房子般的遗迹,所以那里又有个古名,叫“十八房”。另一个重要的采石场在南海西樵山上的石燕岩,因为采石采成洞后许多燕子住在那里而得名。 莲花山是由45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其中有座麒麟峰,峰顶上有块圆形的巨大岩石,形状极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这里才得名为莲花山。莲花山上还耸立着一座莲花古塔,建于明代,是广东省保存最为完好的砖木结构塔。由当时的番禺人李惟风等人兴建,应该是一座风水塔,因为广东人相信许多大河大江口都必须有一座镇水宝塔才不会发生水害,不过它也一直起到航标的作用。 这座塔为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红墙绿瓦,高近60米,外面看起来是9层,里面其实是11层,非常奇特。每层塔檐都为绿色的琉璃瓦和瓦当,屋檐角挂有风铃,风过即发出阵阵脆响。里面的通道极狭窄,只能容下一人通过,两人相遇时,其中一人要退到楼层的中厅避让。登临塔顶,可以看得很远,远眺漫漫珠江中的百舸争流和更远处的田园风光。这座塔由于雄踞珠江入海口处,是往来船只测定方位和指点航向的坐标,所以又有“省会华表”的美誉。它与广州市郊的琶洲塔、赤岗塔一起合称“珠江三支樯”。 莲花塔下有莲花城,有“广东长城”之称,它建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面积约1万平方米,城建在山顶,俯瞰珠江航道,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战争期间,林则徐率兵在城内驻防,把它作为抗击英军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在虎门),至今城墙仍保存良好,山脚下

广西导游词精选.doc

广西导游词精选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地区,介于北纬 20°54′-26°24′,东经 104°26′-1°04,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广西导游词精选。 广西导游词精选篇1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208公里。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游德天景区,首数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约50米。清澈的归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边境的国界河,德天瀑布则是它流经浦汤岛时的杰作。浩浩荡荡的归春河水,从北面奔涌而来,高崖三叠的浦汤岛,巍然耸峙,横阻江流,江水从高达50余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在坚石上,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缤纷,那哗哗的水声,振荡河谷,气势十分雄壮。瀑布宽1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近50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被国家定为特级景点。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就像章一对亲密的姐妹。中越边民在瀑布的下游,进行着边贸往来,

以前是肩挑人扛,现在已用车船运载了。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南宁地区边陲大新县,在中越边境交界处,归春河上游,瀑布宽100米,高40米,气势磅礴、银瀑飞泻、三级跌落,蔚为壮观。若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堪称为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瀑布上游,河水时急时缓,时分时合,迂回曲折,于参天古木间,花草掩映,百鸟低徊,江水忽遇断崖,飞泻而下。恰似一巨大银练,高悬于峡谷之上。站在瀑布之下,水气蒸腾,上接云汉,其滚滚洪流,折而复聚,飞泻而下,连冲三关。涛声回荡于山间,声若巨雷,数里可闻,仰望瀑顶,群峰若浮动,巨瀑如海倾,水沫飞溅,如万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横跨瀑布,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几分娇媚。其魄力,其气势,其风采,震魂摄魄,摇动心旌。 德天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涸歇。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凌草泛青,山花吐艳,瀑布四周被镶起五彩缤纷的花边;秋天梯田铺金,层林尽染,高挂的银帘雾气冲天;冬天琼珠闪闪,玉液潺瀑,山风把细流吹得飘飘洒洒;夏天激流如龙,排山倒海,似万马奔腾而来。 广西导游词精选篇2 国家首批"信得过"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的发源地,总面积0.4平方公里。始建于1820xx年,全长1.27公里,宽9米,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近代建筑年鉴"。 这条街最大的特点是"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

广西柳州大龙潭公园导游词

广西柳州大龙潭公园导游词 大龙潭风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浏览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广西龙潭公园的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广西龙潭公园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旅游车。我们将要游览的下一个景点是龙潭风景区。龙 潭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景区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建园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 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 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 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 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 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羽中的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 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羽中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 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 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 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

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2篇

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2篇Introduction of tour guide words for scenic spots in Gua ngxi 编订:JinTai College

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 篇章1: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广西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一)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早已名闻遐迩。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罕见。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龙脊梯田景区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这种高山,深谷落差大,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景点之一。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方围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云烟;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族"麻烂"(木楼),则被空灵成仙宫了。

花山旅游文化节(文案NEW)

2006第三届崇左(宁明) 花山文化艺术节 一、总体构想 正值宁明新班子上任伊始,今年的办节思路和目标是:新形象、新概念、新成果、

新层次。 花山,古骆越之都,左江山水之魂。花山文化,骆越文化之源,壮族文化之根。 根据文化的概念来定位,花山文化就是以花山崖壁画为重要标志,以左江流域为区域,以壮民族为主体,包括区域中的其他民族,以反映民族语言、性格、传统和生活方式、人文知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一种文化现象的总称。花山文化艺术节,要以浓郁的壮民族特色及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加上现代韵味,向世人展示壮民族的灿烂文化、淳厚民风、质朴民情和蓬勃风貌,并传承壮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保护壮民族神韵,弘扬壮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活动以重参予、重交流、重宣传、重品牌的打造,使艺术节成为打造花山文化艺术国际品牌的盛会,让世界了解花山,走进花山。 二、系列活动构成

A. 《花山神韵》开幕式及晚会 B. 独木舟竞渡暨民族服饰展示 C. 壮族民间文艺精粹汇演 D. 美食广场 E. 花山艺术原创广场 F. 花山论坛 三、系列活动细案A.《花山神韵》开幕式晚会

一、前言 一年一度的花山文化艺术节花期又到。第一朵花就让它开在开幕式晚会上。 今年花山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主题是:原乡。 其操作理念是:原乡、原本、原创 ——弘扬花山民族文化精神、立足本土文化资源; ——朴实的、和谐的、大众的、热烈的、品牌化的; 二、创新亮点 1.本届花山文化艺术节的时代文化主题:原乡、原本、原创

让我们的精神返回原乡 ——即使是当初参加革命,也只为了一个馍馍。 “原乡”概念是当代文化精神最重要的走向和当代艺术潮流之一,如果用一 句话来解释,就是“返朴归真”。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要真正返回花山的精 神故乡。 让我们的立场站在原本 ——因为本土本色能给人最好的感觉。 让我们的艺术坚持原创 ——原创是花山艺术的精髓,是最具价值度的艺术原则。 2.推出两首用“原乡”创作理念创作的歌曲。让我们用最简单、最朴素、最底层、最民间化的语言来寻找解读花山的方式。

广西宁明花山旅游区温泉度假村概念性规划

广西宁明花山旅游区温泉度假村概念性规划 项目名称:广西宁明花山旅游区温泉度假村概念性规划 规划范围 广西宁明花山风景旅游区温泉度假村座落在广西宁明县境内,距离宁明县城十几公里,紧邻明江。占地面积24.5公顷。 规划实施 规划年限:2005年—2008年 一期为:2005年—2006年 近期建设项目主要为游客中心、特色街、水吧、温泉餐饮、温泉理疗、温泉宾馆等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室外绿化工程等。 二期为:2007年-2008年 规划背景分析 区位条件 花山温泉度假村位于桂西南边陲,西、南与越南接壤,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87公里,距越南谅山市63公里。紧邻宁明县城。

规划背景 基于空间开放的滨水绵延带的地块特征,花山旅游区是一个旅游组团集群区,以明江连接为一体化的格局。 花山旅游区的总体空间布局采用“一点激一带,一带活一片”的带状群落式格局花山温泉度假村就位于花山旅游区的“一带”,即:明江旅游景观带的重要位置。此处规划重心在于针对区域性的中高端市场以及到宁明-崇左-宁明的政务、商务人士,发展城郊化的温泉度假旅游。 以花山文化体验区为开发核心,以明江旅游景观带为开发平台,全面打造“花山岩画旅游”作为世界级的文化互动旅游品牌。花山温泉度假村的建设,结合休闲接待区的进一步完善,花山文化体验区和宁明县城关镇之间的休闲旅游项目的建设,推动宁明县城关镇实现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以线串点,辐射成面,逐步促进花山旅游区综合网络服务体系的完善。 总体定位 主题定位

通过对温泉度假村景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的综合分析,结合花山文化和明江两岸自然风光,将温泉度假村建设成为一处富有现代壮族时尚文化特色,集温泉休闲、餐饮娱乐、度假会议、康疗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主题旅游度假景区,成为广西南部旅游的精品项目之一。 功能定位 以温泉康体养生为理念,打造以温泉项目为核心,带动多板块发展的格局。整合道路系统,把各个功能分区联系成统一的整体。沿明江通过景观的合理布局,打造沿江景观长廊,使其成为沿江景区的闪亮点,更提升了明江景观的观赏性。通过对花山岩画符号的提炼、加工,使其融入整个温泉度假村,提升整个度假村独特的文化底蕴。 空间布局 本片区主要由六大功能分区和一个景观带组成,即入口区、会所区、温泉理疗区、温泉游憩区、别墅区、次入口区和一条明江景观观光带。 项目规划与设置 功能分区 入口区 入口区由入口广场、停车场、外部交通码头、旅客服务中心、特色商卖街、售票中心、员工宿舍和各种服务设施等组成。 会所区 会所区以温泉宾馆、商务会所为主,附带餐饮、娱乐、健身等配套服务设施。 温泉养生区 由温泉美食药膳、中医理疗中心、室内温泉、露天温泉、主题园,石园等构成。宁静中透着优雅,休闲中体验着舒适,让游览者强健体魄的同时体会愉悦的心情。 温泉游嬉区 以互动冷泉池、温泉池为场地,增设各项游乐设施,打造欢娱、休闲的动感空间。

从左江花山岩画看壮族的习俗文化——以纪录片《越人故事》为例

171  第2卷第8期文化纵横 一、引言《观崇左》影像创作活动是广西艺术学院与影视与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创作团队与崇左市政府的一次校地合作,是一个集学术与实践为一体式的实践创作活动。而纪录片《越人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作品,该片中以崇左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为创作背景,通过三个平凡的生活人物来反映花山申遗后对这个地方的文化、习俗、生活的影响。《越人故事》的影响创作是对中国人文生活类纪录片创作中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呈现、传递、传承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积累传承在当下文化背景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花山岩画与壮族古代民族的关系纪录片《越人故事》影片的开始就引用了关于花山岩画的传说蒙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一个叫作蒙大的人被地主的压迫却无力反抗,一个神仙告诉他只要在纸上画兵马,兵马就会成真。后来蒙大画上的兵马真的成真打倒了地主,最后画上的兵马变成了花山的岩画。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花山岩画究竟从何而来,又与壮族有什么联系?这一系列的学术话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纷纷开始了探讨研究。也出现了众多的说法。其中壮族先民骆越是壁画族属的定性,诸多学者认为花山岩画与骆越族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史策等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是壮族先民。近年来由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学者经过长期考察与调研,结合历史资料的查阅壮族先祖称谓的变化族证实了花山崖壁画的族属是壮族先民。 (一)稻作文化与现今壮族饮食的探索学者梁庭望、韩斌文等人对花山岩画和稻作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崖壁图像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壮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培植方法的民族之一的观点。而壮族的特色食品五色糯米饭、糍粑、粽子等都以稻子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田野调查而我们现今去到花山周围的村庄赖江屯、珠连村、耀达村等等都一直延续着种植稻田。 (二)花山岩画符号化与集体舞蹈说 在花山岩画图腾中绝大多数都是数个乃至数千个人物集中在一个画面中,很少看见单个人物出现的画面,就算有也是在比较偏的一角。可想而知,群体生活是先民满足自我需求和欲望的主要方式,而一种集体的精神信仰也必然需要集体来进行延续。在远古时代,信息的传递并不发达,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于自然界客观世界的认识,为了能够抵抗外部的侵害,因此更多依靠集体协作完成生命的延续,和对生存 的保障。宁明县的学者黄汝训进行了调查及检索资料,认为岩画中所展现的是骆越民族的歌舞习俗。而我们在拍摄纪录片《越人故事》时也对宁明歌舞团的舞蹈进行了实地了解,现在的花山舞蹈例如乐舞和武舞很多动作的都是从花山岩画的人物动作延伸过来的。有的舞蹈动作与花山岩画的图腾人物双肘向上,五指张开的形态极其相似。 三、花山岩画对壮族现今文化发展影响(一)民族文化的商业化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以及与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因素等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花山岩画的申遗成功,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政府对于花山的建设也计划开展了许多新农村项目建设。纪录片《越人故事》的拍摄地就在赖江屯,而赖江屯是花山旅游试点建设的地点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追寻神秘古老的骆越文化,整个村子都进行了整改,建设了村史馆等等项目。 政府方面,已经倾力打造了花山民俗旅游村,让村民们依托花山岩画的民族文化特色来发展经济,在发展中保护民族特色。自从花山申遗成功后对左江花山岩画的宣传页取得了新的进展,将花山的民主文化向商业化发展推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运用了群众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将左江花山岩画的壮丽、人文景观和左江花山申遗成功的宣传标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树立宣传广告牌的方式对社会宣传。二利用花山岩画图腾的符号化进行视觉传达,在崇左宁明县城还是村庄都能随处可见花山人物的图腾标志。三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实现跨区域宣传。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欣赏花山岩画的壮丽的同时,触摸壮族骆越文化习俗跳动的脉搏,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壮族村民的生活现状 一方面现如今居住在花山岩画附近村庄的村民,许多老一辈的壮族村民都还是会讲少数民族语言“壮话”的,而小一辈的村民已经不太会讲壮话,多数讲普通话、白话为主。村民日常生活的服饰也变得简化,老一辈的黑衣壮老人还会在头上扎带头巾。每当到壮族较为盛大的节日时,壮族的男女都会精心打扮,男的会捆上红腰带,带上银饰。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左江流域的村民虽然都知道花山岩画,甚至听说一些传说等等,但是他们对于左江(下转第173页) 摘 要:中华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文化中,花山岩画作为壮族先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与自然界的千锤百炼与生死体 验中延伸出的民族精神的外化物。凝结在花山岩画上的是鲜红的壮族先民以一种特有而神秘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符号和传播符号。通过这种方式世世代代的传递着对人文、习俗、自然、生命的思考。本文通过探讨《观崇左》影像创作活动中纪录片《越人故事》拍摄的实地调研,总结出了从左江花山岩画看壮族的习俗文化的探索,以期能为中国人文生活类纪录片创作中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呈现、传递、传承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关键词:《越人故事》;民族文化;民俗;符号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8-0171-02 从左江花山岩画看壮族的习俗文化 ——以纪录片《越人故事》为例 谭 韵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作者简介:谭韵,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艺术。

花山谜窟英语导游词

Huashan Mysterious Grottoes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uashan Mysterious Grottoes. Today, with such great joy, on behalf of Anhui Travel Agency. I’d like to extend our warm welcome to all of you, our distinguished guest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cific. May I introduce my colleague to you? This is Mr. Li, our driver. He is an experienced driver and has a driving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10 years. My name is Wangbin. My English name is Tom. You can just call me Tom. During your stay in Huangshan, I will be your local guides. I will try our best to smooth your visit, making it a pleasant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or special requests,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tell us. As a Chinese old saying goes, "Isn't i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fro afar? " I sincerely wish you a pleasant and comfortable stay and a fantastic holiday here. I shall do all I can to make everything easy fro you. And we highly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And today, w e’ll spend half a day to visit Huashan Mysterious Grottoes. This scenic area is situated between Tunxi District and Shexian County, and it covers as area of 81 square kilometers. Within the area, there are 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such as mountains, creeks, grottoes, cliff-carvings and temples. It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scenic area. Now, we’ll take only half an hour’s bus ride, and I will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H.M.G. I think the grottoes are not strange to all of you, we often see all sorts of dissolved caves formed by Karst topography, in the cave are various splendid stalactites formed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Today what I’d like to introduce is the ancient Huizhou man-made Grottoes—H.M.G, it is the largest in scale, the highest in grade and the most mysterious in our county at present. This area features large grottoes. Up till now, 36 grottoes have been discovered,

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广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阿尔山是封存在远古森林中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山拥有世界最大的矿泉群、天然完 整的火山地质遗迹博物馆、长达七个月的冰雪奇观、浓缩的大兴安岭森林公园,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国四大草原交汇于此,成吉思汗漠北铁骑从这里崛起。草原森林 相拥,冰雪温泉绝配,湖泊火山交融,城市幽静,阳光明媚,绿色欲滴,空气清新得装罐 就能出口。不管各位朋友是来沐浴、避暑、观光,还是运动、探险、科考,深邃博大的阿 尔山都会让您不虚此行,甚至惊叹不已!各位请跟我来,一起撩开阿尔山神奇美丽的面纱,去亲近阿尔山,品味阿尔山,拥抱阿尔山吧! 各位游客: 当地旅游局的老刘告诉我,漠河四季如画,反差鲜明。春天花开遍野,醉人心扉;夏 至时节,晚霞与黎明同在,午夜如同白昼,户外可读书看报;秋天森林尽染,野果山珍遍地,美不胜收,食不胜食;冬天漫长更富有诗意,林海、江河、大地、人家,银装素裹, 无限神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壮乡——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行政区域总面积23.67 万平方千米,分设为14个地级市,12个民族自治县,世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为4800多万人。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省区,是西南部便捷的出 海通道。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广 西地形特征:周高中低,状若盆地,山地多,平原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山水独秀。广西 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同时处于中国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是 西南西北地区最便利的出海通道,也是重要的经济枢纽。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吴山广场离清河坊很近,步行就能过去,在吴山广场游览完后,在吴山广场坐K60到 胡雪岩故居站下,下车就能看到胡雪岩故居了,然后从故居出来,步行到鼓楼站,坐 514/Y6/K808/K315到苏堤站,下来步行480米就到太子湾公园了 广西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万----5万年前,就有白莲洞人、柳江人、甑皮岩人、麒 麟山人生活在广西的土地上。在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广西属于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名称由此而来。到了明朝时期,叫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 又到了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2020年12月30日,巴马长寿村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1月16日,巴马获 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广西交通顺畅。民航有6个机场,168多条航线;铁路有5条国家干线公路,在水路方面,广西常年通航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西江航运还被誉为“黄金水道”。

《给崇左花山岩画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给崇左花山岩画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左江岩画是广西崇左市左江流域沿岸的山崖石壁上的大面积壁画群,它们分布在左江流域的崇左、龙州、宁明、扶绥、大新、天等、凭祥等县市左江沿岸,这些岩画一共有79处之多。其中,宁明县的花山岩画面积最大,内容最为丰富。花山岩画是广西远古骆越部落的祖先为纪念欢乐盛大、神圣庄严的祭祀水神的活动,同时也为了让水神每天看到他们的敬畏和虔诚而发动骆越全族人在花山崖壁上画出祭祀的场面,以祈求氏族上下生活的富足、安宁。花山岩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由赤铁矿、动物胶和血混合调制的颜料绘制而成,呈红色,经历数千年的雨蚀风吹,图案依然清晰可见。花山岩画在2016年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伟大奇迹,其中的奥妙引发人们对它的探索。同时它也成为崇左人民的骄傲。 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起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至今已两千年之久。在岁月的冲刷以及自然界的风吹日晒雨淋,花山岩画许多图像的颜色逐渐消褪,有些岩块崩裂、脱落对岩画的造成影响和损坏。所以对花山岩画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迫在眉睫,困难和挑战重重。并且,花山岩画这一景观身处中国和东南亚的边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我作为在广西崇左求学的青年学子,有责任为崇左花山岩画的发展建言献策,为花山岩画的保护和传承献上绵薄之力。以下我将根据民俗文化的内容为花山岩画的旅游开发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保护,尽快修复受损岩画 花山岩画历史悠久,由于长期的裸露在外而受到风蚀、雨水冲刷、太阳曝晒等等自然的摧残。需要我们加强保护,利用各方手段对受损的岩画进行修复。另外,搭建防护施设让人们在观赏岩画的过程中,避免对岩画的损伤。 二、大力惩罚不文明行为,加强监管保护 由于旅游区内来往人员混杂,有些游客肆意破坏旅游区环境,有甚者破坏岩画。对此应设立专门的花山岩画保护管理法,加强对不文明游客破坏岩画、乱丢垃圾污染旅游区环境等行为的惩罚处置。派专人定时在旅游区内巡逻,查看岩画的状况并登记在案,对花山岩画旅游区进行严格的旅游监管和密切的观察。 三、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大关黄连河风景区导游词

大关黄连河风景区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朋友: 热忱欢迎大家来到瀑布之乡——大关县旅游观光,我是这里的导游×××,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首先预祝各位朋友在大关旅行期间开心愉快! 大关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的腹心地带,距昭通市53公里,全县总面积1692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回、彝等15种民族,总人口27万人,全年平均气温15℃,适合避暑、休闲、观光旅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叫…大关?呢?”,因为这里从古至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势险峻,关口、关隘、关卡非常多,古代“要经五尺道,必闯数十关”,“大关”二字因地形而得名。秦开“五尺道”、汉修“西南夷道”、唐凿“石门道”和如今的内昆铁路、昆水公路均从大关经过,大关也就成为滇川往来的咽喉重镇。 黄连河风景名胜区是滇东北旅游中崛起的新秀,它由黄连河瀑布群片区、青龙洞峡谷溶洞片区、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三江口自然保护片区和云台山古驿道游览线组成,简称“四片一线”,总游览面积220平方公里。1993年10月率先开发黄连河瀑布群景区,1994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区。 黄连河瀑布群景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侧,距县城5.5公里,总游览面积42平方公里。其特色主要是在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集中分布有大小瀑布47条,其中落差大于10米的就有14条,而且各瀑布形态 —1—

各异,互不雷同,或气势磅礴,或飘逸娟秀,实属罕见的瀑布群奇观,素有“瀑布之乡”的美称。 关于黄连河瀑布群,有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从前,黄连河地区山青水秀,苗家人在这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一对苗族青年,小伙子叫阿鲁素,姑娘叫阿曼帕。阿鲁素是著名的猎手,平时不仅猎物最多,而且对付威胁人畜生命的豹子老虎,全靠他领头剿灭。阿曼帕是绩麻织布的能手,她绩的麻又白又柔软,织出的布花样最好看。阿鲁素与阿曼帕在劳动中相识,在对歌中相爱,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那年,姑娘家准备好了嫁妆,小伙子家布置好了新房,良辰吉日已选定,两人即将完婚。不料,旱魔却突然降临黄连河,溪水断流,草木皆枯,苗家百姓生命垂危。当人们知道,必须有一男一女舍身跳崖,将鲜血溅在旱魔身上,才能转危为安时,阿鲁素和阿曼帕为了拯救乡亲,作出了伟大的选择,用生命换回了黄连河的青山与绿水……于是,他们生前生活过的地方,便化成婀娜多姿的瀑布永远留在了黄连河。为了纪念这对苗家青年,人们就用他们的生活经历,为每个瀑布取了十分美妙动听的名字。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迎接各位的第一条瀑布——对歌瀑。对歌瀑位于中心景区游路的东侧,瀑布总落差40米左右,溢宽2-4米,瀑水呈五级跌落后,闪着点点银光流淌下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花山节”,当地苗族青年男女穿着盛装欢聚于瀑布周围,对唱山歌,选择自己的意中人。此时,绿荫山涧,飞瀑银流,歌声瀑声,情趣浪漫,五彩盛装,热闹非凡。这条瀑布也被苗家人称为“九节瀑”,因为从上至下有九个台阶,“九”代表着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里唱情歌找伴侣,喻示着男女 —2—

广西导游词

篇一:广西十个景点的导游词 广西概况 导游地点:车上 讲解要点: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将东盟博览会包含在内)、风物特产、旅游资源及产业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广西旅游,我是此次欢乐游广西的导游员,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广西年平均气温16.7~23℃,日照期长、降水量充沛,因此广西的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土特产诸多,如远近闻名的合浦珍珠、柑橘、容县沙田柚、横县茉莉花、百色云耳等;美酒还有远销东南亚国家的蛤蚧酒,醇厚香浓的桂平西山酒;还有美食分桂北、桂西、桂东南、少数民族四大风味,风味小吃有大家闻名的桂林米粉、柳州螺狮粉,南宁老友粉、梧州冰泉豆浆、艇仔粥、玉林牛巴、巴马香猪等等。。。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觉得肚子饿了呢?反正小刘是真的被美食引诱得饿了、。。仔细听还能听到肚子在叫嚣着要南宁老友粉呢。。。。 南宁市概况 导游地点:车上 讲解要点: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历史沿革、水陆交通、风物特产、获得的殊荣及城市特色、旅游资源、城市建设(水城) 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广西南宁旅游,我是此次欢乐游南宁的导游员,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简称“邕”,别称邕城。 南宁市管辖兴宁、江南、青秀、西乡塘、良庆、邕宁六个城区和吴鸣、宾阳、上林、马山、六鞍山、隆安6个县,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1万平方千米,聚居有壮汉瑶苗等30多个民族。 南宁作为广西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信息中心具有不可小看优势: 诶,真巧,说到美食,我们就到了下榻的酒店,用餐时大家可要好好尝尝我们富具美味特色的柠檬鸭、老友粉哦,还有哦,下车前要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我们在大堂集体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小刘再次预祝本次的欢乐游南宁让大家欢乐永无限,谢谢! 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 导游地点:景区内

广西花山风景区导游词

广西花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这次花山之游的导游,我叫陈晓琳,你们也可以叫我饭饭哦!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的这次花山之游,很荣幸今天能够陪同大家来到我们的花山风景名胜区游览,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下面,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花山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西南部的宁明、龙两县境,以古代壮族的大批山崖壁画为主要景观,分布于2800多平方里范围之内,大壁画有64处,最集中的是花山和明江两处。她的风光分布在地域上具有连续性条带状的特点,200里沿江风光带左江古崖壁画为主体;500里公路沿线山水田园带以穿行于石灰岩峰、峰林洼地、河谷之间的风光为内容;100里南疆边关风光带以凭祥谊关、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观为重点。 首先,我们来到花山崖壁画景区。壁画,也称岩画,就是刻画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图画,最早是在欧洲发现的,它的创作时间大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内容多是狩猎、野兽、家畜等,它们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花山壁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无岩画的空白。五百年前,明代黄定宜曾对两壁画进行过调查。他在《考辨随笔》中记载:“沿溪三十六峰,皆山岸壁画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进行多次考察证实明江、左江的山崖上有大壁画64处,其中花山临江的一幅画面全长约200米,高约40米,有各种人物图像3100余幅,绘画年代在东汉以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像两手高举、两脚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物像中有似马似狗的,有像藤牌、锣鼓、太阳的。整个画象,笔力原始粗狂,虽经世世代代的风雨,依然清晰可见。这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不仅在我国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难怪人们说花山崖壁画这壮族古代艺术璀璨的明珠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建筑,建筑采用坡屋顶、木结构、吊脚楼、干栏式民居等把花山岩画艺术造型融入建筑中,体现了花山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利用一切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达到文化、服务设施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满足客人吃、住、行、游、购六大要素。我们来到花山确实是一个很明确的选择哦! 石景林景区是花山的一大特色,这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石景林景区山低石奇,景区内虽石峰如林平地拔起,但最高的不足40米,矮的不足2米,山石或连绵成从,或孤峰挺立,自成盆景。石峰层层叠叠,高低相衬,形态优美。石山之间,大小水池纵横,绵延成片,面积达1500亩,不愧为“全国少有,广西第一”之美誉。 大新县里有三个著名的景区:黑水河景区、跨国德天瀑布景区、明仕田园风光景区。 黑水河全长4550公里,两岸翠峰夹列,古木参天,碧绿的河水因两岸的山峰倒影之故,相映黛色,名其曰:黑水河。黑水河两岸怪石嶙峋,可谓鬼斧神工绝冠造化;树木葱茏,神秘旖旎,更显其名。冬天看黑水河,迷雾缭绕,似一条玉带静静地卧在群山之间悠然舞动,飘渺神秘。 德山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涸竭。德山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凌草泛青,山花吐艳,瀑布四周被鑲起五彩缤纷的花边;秋天梯田铺金,层林尽染,高挂的银帘雾气冲天;冬天琼珠闪闪,玉液潺瀑,山风把细流吹得飘飘洒洒;夏天激流如龙,排山倒海,似万马奔腾而来 明仕田园位于崇左市大新县(桃城镇)堪于乡明仕村,距县城西南约53公里,为国家一级景点。明仕河曲折盘旋,河两岸或层峦阵列,或群峰竞秀,或枫林疏落,或平坦开阔,山清水秀,素有小桂林之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