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营山双河中学陈建华

近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高考都高度重视史料的考查与教学,但是中学历史教材根本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目标与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倾向于从新高考的材料题出发,分析其考查方式、重点,总结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期达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目标与要求。也期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史料,搞好教学。

本讲内容共分三部分:1.近几年我们考过的“史料题”

2.“史料”问题分析

3.“史料”教学设想

一、先来回顾一下近几年我们考过的“史料题”

(2013高考卷)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2015高考卷)38 (26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2分)

总结:

1.史料呈现视角:均以材料形式呈现史料

一是史料来源丰富多彩(史籍文献、专家学者观点、小说等非正统史料)

二是史料多来源“名门正派”,具有无可争议的真实性。(真是底线、真是高考的生命线)三是史料生动典型、鲜活感人,具有穿透力

四是史料叙述的语言客观、理性、准确

2.命题立意的视角——素养立意

一、“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二、“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

三、“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四、“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

五、“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3.命题趋势:坚持能力立意的同时,开始触及和追求“素养立意”,形成自觉的实证意识

4.从史料教学的视角看:

《课标》: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价值观。

二、“史料”问题分析

(一)史料是什么?

史学就是史料学。——傅斯年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梁启超

史料的概念: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中国历史大辞典》(二)、史料的分类

1、根据载体来分:

(1)文字史料

①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②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③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帮助。

④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⑤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

(2)实物史料: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

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

实物史料的地位:

①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实物史料的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口述史料的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所以有人说口述史料如云雾,其真相不易见,但是不能不珍惜这类史料。

2、按时间与价值分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直接的的回忆。(2)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

地位:

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举例)

(2015·上海单科·7)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国志》B.《三国演义》

C.《三国》D.《三国英杰传》

【考点】割据与分立——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三国志》是史学家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记录,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正确;《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三国》属于影视作品,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故C项错误;《三国英杰传》属于电脑游戏,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答案】A

3、按形成目的分

(1)有意史料(记述性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作者的目的就是让当代和后世之人了解历史。有意史料还包括墓志铭、碑文和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历史故事等。

(2)无意史料(遗留性史料):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从其最初形成就不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的,而是因别的目的或原因形成的、给人们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史料。无意史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实物遗留”,如古建筑、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艺术品、货币、及人体遗留如骨骼、牙齿等;二是“抽象遗留”,风俗习惯、语言、地名等;三是“文字遗留”,如私人信件、诏令敕诰、法律法规、条约、证件证书、谈判或审讯记录、

账簿等。

地位:无意史料的可靠性要高于有意史料

(三)、获取史料的途径和方法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利用网络资源

(四)、史料的运用

1.史料真伪的甄别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

2007年上海高考文综卷有一个选择题: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C.创作时间D.色彩浓淡

答案:C。

如上述例题中,黄道婆是元朝人,如果画像是元朝人所画,可靠性就较强,如果是后代人想象所画,可靠性就差。

2.史料价值的分析

在对史料的分类和甄别的基础上,就要对史料价值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史料的价值呢?应注意以下要点:

(1)原始史料的史料价值比二手史料高。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人物当时的相关文物和记载等原始材料史料价值高。

有时候历史当事人的叙述可能因立场问题而有作伪成份,因此,口述史料在某些问题中有特殊价值,应作具体分析。

(2012·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

【答案】D

(2)二手史料的价值应结合记载者的身份、时代进行具体分析。

如,《资治通鉴》和《魏书》同样有关于南北朝历史的一些记载,相较而言《资治通鉴》的可靠性就要强一些,因为司马光很重视历史考证,有“无征不信”的精神,而《魏书》的作者魏收治史态度就不甚严谨;但是魏收处于南北朝的当时,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时期,距南北朝有几百年的时间,因此,有些问题可能《魏书》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真相。因此,在论证问

题时要遵守“孤证不立”的原则,广泛收集史料。

(2016嘉兴一模)23.右图是针对

1938年苏德关系中某一事件的

时政漫画。下列对漫画作者的

立场及论证的推理较为合

理的是

A .美国立场。此时美国推

行孤立

外交,能对苏德关系进行中

肯评价。

B .英法立场。“苏德婚礼”

解除德国

两线作战之忧,让英法面临

德国侵略危险。

C .波兰立场。苏德秘密协

议瓜分波兰,

破坏其领土完整,是一丘之

貉。

D .中共立场。苏联与法西

斯德国签订包含侵略它国内

容的条约,丧失原则。

(3)文艺作品和传说的史

料价值应结合问题作具体分析。

文艺作品和传说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应注意其适用范围。

小说等文艺作品必然带有作者生活时代的痕迹,所以就反映某一时代社会生活而言,许多小说是一种难得而可靠的“无意史料”。

(2014·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4)学者研究成果的史料价值。

学者对史料的考证、解释、整理和分析,虽然是二手史料,但常常比较全面、客观,是对史料的统计分析,有很强的证明力。学者研究的具体结论,不属于史料,但可以作为问题探讨的参考。

3.运用史料进行分析和论证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1)史料的针对性。

即论证某一历史结论的史料必须是针对所讨论的主题。《三国演义》不能作为研究三国史的材料,但对于研究元明时期文学和语言的变迁,则是很重要的史料。

(2)史料的充分性。

史证的充分性实质上是历史论证中的逻辑问题。一般而言,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几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要重视证据的充分性。重视史证中的充分性应该坚持“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还要牢记“说有易,说无难”的史学训诫。说当时有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的,但要说在当时之前没有这种情况是比较难的。 《荒唐的婚礼》第23题图

【例题】甘肃灵台出土了一把春秋时期的古剑,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最迟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使用铁器”。这一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答案】A

(3)史料的全面性

史料考证要正反结合,避免“抽样作证”

(4)结合问题的时代背景解读史料

【例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答案】A

( 5)注意史料反映历史信息的多元性

【例题】(2014浙江文综17题).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

【解析】由图片中的“中国江湖险要图志出版”可知出版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广告业的进步和婚姻礼俗发生变迁,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史料论证的基本方法

(1)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例题】(2014浙江文综13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

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

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

信息

(2)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梁启超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以矛陷盾”【例题】(2011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

不矛盾

(3)以诗证史

【例题】(2012浙江文综15题).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4)旁证法

【例题】(2013 浙江文综?13题)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三、“史料”教学设想

(一)学生常见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史实混淆不清。

2016绍兴一模)12.古代西方的思想家提出“Logos”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则提出“物物各有理,总只是一个理。”下列思想流派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是

①智者学派②斯多亚学派③程朱理学④陆王心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6绍兴一模)21.某国际条约为一战后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奥斯汀·张伯伦甚至将它说成是“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这一国际条约是A.《拉巴洛条约》B.《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D.《慕尼黑协定》

2、重要概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确。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权力,这些全国性的权力列举在宪法中,称为“列举权力”或“授予权力”。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这些规定体现的政治原则包括

①三权分立②中央集权③权力制衡④主权在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薄弱

17.1918年,有人在文章中批评林纾等翻译家“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作班马文章,孔孟道德”“抱定老本领旧思想”。这一主张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A.翻译外国作品要忠实于原著

B.通过新文学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C.用西方的宗教取代孔孟之道

D.使传统文化与西方学说相结合

4、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准确的认识,尤其是因果联系

16.研究者发现:武昌起义虽由革命党人发动,而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无不加入革命动作。……没有一省的立宪党人与革命党作敌对行动的。下列对此解读最符合实际的是A.武装革命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

B.清朝政府反动卖国遭到唾弃

C.同盟会促进了革命力量的联合

D.立宪党人伺机夺取革命果实

5、缺乏立体的知识结构和通史意识

39.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时间点常常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00—1800年间,全世界所有处于温带地区的主要文明,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国,都经历了类似的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并在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两次达到顶峰。17世纪中期的社会混乱尤其恐怖,其后果就是使得统治者们更为关注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它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以中国和英国为例,列举17世纪中期“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的史实,并指出两国为“保证社会稳定”所作的制度选择。(11分)

(2)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8分)

(二)应对:

1、在“不变”中选择坚守

坚守强化基础的指导思想

坚守培养能力的方法途径

2、在“变”中选择创新

新材料:挖掘课程资源、补充背景材料

新角度:强化问题设计、打破思维定势

新方法: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法

3、举例:中古史复习深化阶段史(朝代史)教学的思考和策略:

一、梳理史实,提炼阶段特征(以晚明史为例)

整合教材确定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思维导图)

要求:选取主要考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能通则通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内阁制

▲经济: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镇大量出现

▲思想:李贽的反正统意识、西学东渐

▲对外关系:海禁政策

▲文学艺术:晚明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二、针对考点,选择史料

1、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丰富补充教材知识,适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印证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提高学生史料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史证”的过程中习得探究式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史料教学是走出单纯记忆、说教的重要途径。

史料、史观、史论宜良性互动(检测学生阅读,观察,汲取、理解、分析历史信息及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2、确定史料的边界(深度和广度)

《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3、搜集史料

历史专业著作中寻找史料

历史专业论文

网络资源

高考试题,各地一模、二模卷

教科书中已有的史料

4、选取史料

要求:难度适宜数量合理形式多样化

三、解读史料,设置问题

方法:

1.编辑组合史料,多种方式呈现。

2.解读史料,建立史料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3.设置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

不能准确地解读史料

知识不会迁移

不会设置问题

策略:

1、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通过“大历史观”引导学生掌握概念

通过对比方法,揭示历史概念间的本质联系。

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历史概念。

2、提高史料(材料)的解读能力

A.明确方向——材料对应哪个历史事件?力图考查哪些知识点?

B.获取信息——学会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切忌随意迁移课本知识,关键词把握不当、思维不严谨,

C.调动知识——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史料

3、强化问题设置训练

A、明确材料解析题设问部分结构组成

B、归纳答题规律、公式

“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4938032.html, “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娣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20期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本文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历史教学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实证科学,于是实证主义思潮在中国开始传播开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随着美国实证主义大师杜威来华讲学,胡适等学者的大力传播,实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一个新高度。如今“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一、“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高中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较为紧张,再加上一些学校硬件设施的落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限,历史课堂更多的还是照本宣科,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历史课堂中史料的运用与分析,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在对史料的选取上,也存在没有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材过于空泛等问题。大多数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所利用的史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史料,很少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挖掘,更不用说对课外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2.“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性质及目标的要求 最近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课堂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史料为基本的素材,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与运用,从而论证观点,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學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二、“史料实证”素养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将史料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以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为例来具体阐述“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在选定了一堂课的内容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要考虑怎样去讲授这一节课,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等等,对一具体实施过程的谋划就是教学策略。)。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者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完整的操作程序和体系等。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燕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仅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全面认识的史料展现出来,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

历史教学与史料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二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历史史料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初步探讨

历史史料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初步探讨 发表时间:2019-01-25T10:42:08.1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作者:陈雪丽 [导读] 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以来,深刻体会到学生面对史料解析题束手无策 陈雪丽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紫贤中学522000 摘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以来,深刻体会到学生面对史料解析题束手无策、弃题不答的严重性,而史料解析题在中考试题中却占半壁江山的位置。面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史料练习培训、史料命题规律、特点分析、史料拓展、史料解答方法进行史料教学尝试。 关键词:历史史料解析题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从课堂入手,进行史料教学练习 根据中考命题的侧重点选取史料进行设问练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的能力。 展示材料: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显明……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摘编自《中国历史》 设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本题主要是以李鸿章的活动作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引导学生解答:由材料一“李鸿章——内要自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开展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的军事、民用企业等。李鸿章的这些努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数据摘编自《中国历史》 设问: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为依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 引导分析:材料四中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速度”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并进行简要阐述。 引导解答:材料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课堂要精讲精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训练。 二、分析归纳历史史料题的命题规律 历年来,通过历史中考试卷的史料题搜集、分析,史料题的命题规律基本分为四大类型:文字题型、图表题型、图片题型、混合题型等。根据不同历史材料的命题规律,有效指导学生解答历史史料做准备。 三、引导学生拓展课外史书的阅读,培养学生史料阅读理解的能力 1. 推荐优秀历史读物,开拓阅读面。 2. 布置搜集文献资料,查阅参考书籍,提高史料阅读理解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1.读懂材料。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为材料部分和设问部分,阅读材料要注意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有时是重要提示。 2.抓问题的关键。根据设问找信息,如:(1)“依据材料____”,考查概括提炼信息能力。(2)“结合相关知识____”,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____”,考查理解、提炼整合能力。(4)“通过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考查归纳概括能力。 3.分析材料。主要是:(1)根据设问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2)分析题干中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3)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靠紧主题,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整合,找出符合题干问题答案的知识点。 4.回答材料问题。要做到:答题的观点与材料要一致;语言简扼、清晰,书写工整、规范;以设问的次序一一作答。 通过历史史料教学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专项指导,让学生收集所做过的史料解析题进行分析归类,寻找各种不同题型做后存在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提升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度重视贯穿始终 降低数量提升质量 多认少写识写并重 重视习惯培养能力 两表先行先认先写 一、走进识字课堂了解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问题: 1. 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要求认1600 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老师感到困难。 2. 反复强调,错误依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令老师大为恼火有迷 惑不解。尤其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和三年级会出现一个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区分、 书写错误会大量出现。 3. 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 识字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汉字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 怎样处理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 配怎样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合理。 (二)教师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汉字的拼读、认写,注 重记忆,而汉字所呈现的画面、情趣,汉字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略,汉字对于 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 2.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 (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 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何成刚史学阅读史料教学微课设计: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

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实验中学李四华 一年半前,我接到《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古代史》一书写作的邀请。现回想起接到邀请时的心情,可以用欣喜万分、受宠若惊来形容。接到微课设计写作的时候,正是“微课”一词火速传播、热爆教学界的时候,微课俨然成了课堂教学改革中最新、最热门的词语,有的老师可能才刚刚听说“微课”一词,有的老师可能还没弄明白微课是什么东西,我竟然有机会参与到当下最时兴、最热门的“微课”的研究和写作中,这是何等荣幸的事情,于是没再多想便答应夏老师了。 欣喜过后仔细研读设计要求,我是一身轻松呀,不就是弄个微课嘛?做个小课件、写两个微教学设计、通过电脑录制转化成视频,这对我来说有何难?自信满满的我充满了对微设计的轻视。 真正意识到困难的来临是从“学术引领”的写作开始。学术引领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不同方面,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权威文献中的核心观点或重要认识。何为权威刊物?如何转述核心观点?每一个问题都不简单,经过大量查找文献、海量阅读之后发现,在权威刊物发表有关“大化改新”的文章大多集中在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史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当时的权威观点明显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今天再引用已显不合时宜,要用权威文献谈何容易?“学术引领”还要有适度的逻辑论证推理过程,以便于他人阅读与领会文献中的核心观点。转述时,应交代文献的作者以及出处,包括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出版或发表的时间等。有时为确定某一句话、某个词语出自哪部文献,在网上搜索无果时,我简直要崩溃了。 在撰写“微教学设计”部分内容的时候,最大的挑战是针对所选定的核心内容,从不同视角(即不同的核心目标)给出两种教学解决方案。每个微设计都要有明确的立意或主旨。而立意的确定,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同时在阅读中搜集、选取以立意中心的素材,然后再利用这些素材、以所确定的立意为核心,进行设计。 总之,经过“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丛书写作的磨砺,我不仅在学术素养、专业功底上得到了锤炼,更在治学态度、治学精神上得到了提高!也深刻领悟到了“阅读,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的深刻含义。 “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最后,衷心感谢编写组把我吸收进来,让我在这个写作团队中收获了友谊、得到了锤炼,不仅使我走得更快,而且走得更远! 按:何成刚联合沈为慧、夏辉辉、闫璟等主编的“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丛书共9册,包括:《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古代史》(下)、《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近代史》(下)、《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何成刚:史学阅读、史料教学、核心素养0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李志先 翻开聊天记录,那是2014年6月9日,我接到了有关《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古代史分册》的写作任务。作为一个教龄不到五年的新人,能有这样好的机会,我当晚兴奋得失眠了。现在一回想,我感觉高兴得太早了。 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展开有意义的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根据分工,我负责“古印度社会秩序:种姓制度的影响”这一部分的写作。在围绕着本课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时,夏辉辉老师提出了“种姓制度延续至今,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它对古印度社会除了阻碍,是否还有另外一面?”供我进行深入思考。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带着上述问题查阅了尚会鹏的《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和《印度文化史》、易宁的《走进古印度文明》以及美国学者斯坦利·沃尔波特(Stanley Wolpert)的《印度史》、印度学者恩·克·辛哈(NarendraKrishna Sinha)和阿·克·班纳吉(Anil Chandra Banerjee)的《印度通史》等书目的相关内容和涉及种姓制度的学术文章。 通过阅读史籍,我发现种姓制度是了解古印度社会的一面镜子。而学习种姓制度,能深刻体会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不同领域或不同层面的影响。例如,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的国家统一起了阻碍的作用;而对于古印度的文化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却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反差,恰好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何成刚博士和夏辉辉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设计逐渐成型。 二、日月有明,容光必照:进行有价值的中学历史教学著作编辑训练 比较能锻炼我的事情还在后面——修改书稿。这时北师大出版社编辑唐正才老师也参与进来。他的出现,使我们得到了与国家级出版社的高水平专业人士共事的机会。唐老师从一本出版书籍的格式严格要求我们,可以说是近乎苛刻。如我有段材料是直接复制了我大学老师的课件上的,我也向唐老师实话实说了,他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告诉我,最好要有原文对照。我明白了,几经周折,我实在找不到此书的电子版,只好在网上的旧书店购买了原书进行一一核查。真正做到了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就是如此一轮轮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只是有谁会猜测或预计得到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18个月之久。更让我震撼的是,在交付印刷厂之前的检查中,我依然能发现自己的文章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所以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我高兴得太早了。 三、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总结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著作写作经验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历史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史料证据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掌握史料。史料也是历史教学必备条件。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没有空论,就必须从史料证据出发。 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题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在平时的历史测试中史料分析题还是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怎样能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呢?在没有开展小课题研究之前,说实话自己连“什么是史料?史料的分类?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概念都很模糊,更别提在课堂中进行史料教学了。为了课题研究的进行,也为了切实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在网上购买了何成刚著的《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并且认真研读,整理读书笔记,这本书无疑给了我最专业的指导。大量史料和案例篇的呈现,尤其是提供了大量的史料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方法,使我在课堂上的史料教学有法可依。 书中按照史料的选取、案例、辨析、借鉴几个层次,告诉我们该如何去选取和使用史料。如在“案例篇”中,每一个史料的选取都会配上史料运用解析,介绍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法选取史料、为什么会选取这段史料,这则史料能够说明什么。使我们在阅读时能够直观了解到怎样选择史料并而有效的使用史料。 在阅读本书时我看到了大量的从未接触过的史料,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中,这些史料被运用的更加淋漓尽致。在赞叹专家们的巧妙教学构思之余,也在反省自己对史料掌握的有限:本身专业知识底子薄,理论水平较低,思想相对僵化,平时又不能自觉阅读专业书籍充电,怎么能胜任历史课上的史料教学? 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史料?本书的编者不仅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珍贵教学史料,而且还交给了方法。如: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史料、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资料、从历史专业论文中寻找资料、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史料、从高考试题中撷取史料、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史料等。面对这些史料,我们应该如何选取呢?怎样才能把它们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呢?本书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史料、对史料的摘引与转述、选择大众化史料、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这些专业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确了怎样寻找史料并选取史料,有助于在历史课堂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 课堂案例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抓手,本书设置了“案例篇”,给了读者10个案例,选取教材中的内容,演示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呈现出的特点,分别为突破思维惯性、史料的多元理解、还原与探究、综合探究、以人物为导向、史料的韵味、解读电影史料为主的教学设计、史料中的人、史料的对话、历史漫画为主的设计,通过分类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类教材内容如何处理,尤其在每个案例都还偏重设计了“备课思路”,有利于了解设计者设计这一节课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想让学生得到什么内容,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案例的结尾还设计了“教学反思”,给了我们一线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运用史料的操作方法。便于我们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 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读了《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我充分了解了史料教学中的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曾说:”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同样一个成功的历史课堂也离不开史料。史料教学,实际是指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教学界,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走出窘境,英国对历史教学进行了改革,掀起了”新历史”的思潮。和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具体学情,选取合适的史料来引导学生对其识读、理解、分析、探究等,继而获得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大量实践,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2003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实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观,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也符合当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以全国卷I为例,2007年开始所有的选择题题干全是材料创设情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史料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来自其它同学不同观点,不同文化材料的理解,都有助于他们学会包容、理解和尊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精神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史料教学法也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一、史料教学使用过于泛化,抛开教材盲目堆砌史料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时,有位教师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伽利略指出不需要外力也可维持运动,论证了惯性运动。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下落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观点,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材料二:三条定律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三条定律内在联系紧密共同构建了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基于史料阅读的历史对话

基于史料阅读的历史对话 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中学石惟灵 在《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一书中,我负责“罗马废墟上的新文明:法兰克王国的社会秩序”这一主题的微课写作和设计。在着手进行构思的时候,我是茫然的。且不论自身对“法兰克王国”这一历史概念所知甚少,单单是获取关于“法兰克王国”历史信息和历史史料的途径这一点,便几乎让我束手无策——在国内,研究“法兰克王国”历史专著和论述产量极少,更无论是关于“法兰克王国”的一手史料了。 一、写作的准备 在探寻与思考当中,发现越是摸不清方向无从下手,就越应该从史料阅读中寻找突破口,于是我扩大了我的阅读范围。通过纸质书本、电子书、期刊网等多种获取图书史料的途径,法国基佐的《法国文明史》、法兰克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德国恩格斯的《法兰克时代》、澳大利亚约翰﹒郝斯特的《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美国杰里﹒本特利、郝伯特﹒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以及国内学者陈乐民的《欧洲文明的进程》、马克垚的《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陈文海的《法国史》等众多权威论著,都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当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大量关于“欧洲中世纪文明”“西欧文明来源”“中古西欧封建化”“王权与法治”等的重要期刊论文。阅读量的增多使我对“法兰克王国”这一历史内容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浅层到深入的一个认识过程。 二、阅读的困惑、解决与追问 随着阅读的扩大与深入,种种疑问开始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面。 他们目不识丁,在他们所制造出的混乱中,一息仅存的罗马政府政权终于断了气,而商业交易和所有城镇都在萎缩。各拥护武装的蛮族首领们纷纷自立为王,建立起小邦小国;王国之间自相残杀,迅速楼起迅速楼塌。 ——[澳]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席玉苹译,28页,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正如文中讲述,法兰克人是野蛮落后的,但怎样得以在西罗马帝国的旧土上站稳脚跟?其拓展的的法兰克王国又怎能成为近代欧洲新文明诞生的基石? 随着与法兰克王国历史对话的丰富,我脑海中逐渐构建起关于“法兰克王国”的整体认识:法兰克作为在罗马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强大蛮族政权,虽然野蛮落后且维持时间不长(5世纪末-10世纪末),但法兰克人把它自身的野蛮传统与希腊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相整合,为日后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基础。这些认识让我对“罗马废墟上的新文明”这一题目有了清晰的探索思路——罗马废墟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摘要 摘要:中国和世界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不会自动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通过史料了解的。因此,历史的学习与史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 摘要:中国和世界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不会自动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通过史料了解的。因此,历史的学习与史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只是对历史最浅层的学习,其背后复杂交错和深层综合的事件和因素,都没有显现出来,这时候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学习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治者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努力和功绩不被历史淹没,更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成果不被遗忘,出现了各种记录历史的史料,这些史料有断代史,有编年史,还有纪传体等,这些历史的记载资料,会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当时的真实事件,文学史、书法史、商业史等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历史资料大网。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将历史进行了充分地还原,丰满了历史背后的复杂背景。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史料运用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与史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高中历史教材只是史料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是简化了的史料。同时高中历史教材又来源于史料,没有史料,高中历史教材也就成了无根之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能增添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与史料相比,更加简单,它既然是历史的高度集中,就必然会删减掉很多细节性的历史和戏剧性的历史情节,这样,学生接触到的就只剩下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及比较关键的节点了,比如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等。但是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不丰富的,也是不够吸引人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已经成了高中历史学习的普遍现象。史料的运用,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浓厚的人情味,能让学生在充满故事性的历史中增长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人生的体悟。这样更加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科素养。充分的史料引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一个历史事件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积累促成的,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但是这种规律在历史课本中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很多潜在的因素都会被简化掉,因此,史料的运用能重现这一部分的历史,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立体的历史背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