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响技术考试

音响技术考试

音响技术考试
音响技术考试

音响技术重点

第一讲“音响技术发展史”内容提要

一、谁是留声机的鼻祖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Scott)发明了的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

二、谁第一个发明了具有录放功能的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装置录下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象雪一样白”。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

三、谁发明了圆片形(盘式或蝶形)唱片

1887年旅美德国人伯利纳(Emil.Berliner)获得了一项留声机的专利,研制成功了圆片形唱片(也称蝶形唱片)和平面式留声机。

1888年伯利纳制作的世界第一张蝶形唱片和留声机在美国费城展出。

1891年伯利纳研制成功以虫胶为原料的唱片,发明了制作唱片的方法。

四、谁第一个发明了磁记录的录音机

1898年丹麦工程师普尔森发明了可以实际应用的磁性录音机(钢丝录音机)。

五、盘式与筒式唱片相比优点有那些

与筒式唱片相比优点:1、盘式唱片更容易大规模复制;2、盘式不易变形,容易保存;3、改变了纹路方向,放音时唱针对唱片的损伤更小。

1912年圆筒式录音被淘汰。

六、何时出现电气录音技术,何时出现电唱机?

1924年马克斯菲尔德和哈里森成功设计了电气唱片刻纹头,贝尔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电气录音,录音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1925年世界上第一架电唱机诞生。

七、什么是LP、SP和EP?

1931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试制成功33 1/3转/分的密纹唱片(Long Play,简称LP)。

1945年英国台卡公司用预加重的方法扩展高频录音范围,录制了78转/分的粗纹唱片(StandardPlay,简称SP)。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331/3转/分的新一代的密纹唱片(Microgroove),

成为唱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RCA也推出自己的另一套系统—45转的EP (Extended Play)与之抗衡。

八、磁带录音机何时发明?

1926年,(美)奥奈尔发明纸基磁带。1927年8月,(美)威廉.卡森和卡彭特发明钢丝录音的交流偏磁法。1928年,(德)弗莱马发明塑料基磁带。1930年,(德)德律风根的钢丝录音机、劳伦兹和英国马可尼的钢带式录音机开始上市销售。1933年,苏联自行设计研制磁性录音机。

1935年,(德)AEG(通用电气)公司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商品磁带录音机,带速76.2cm/s,用BASF的塑料基磁带,应用广泛,技术先进。

九、磁带中磁粉的主要成分

Fe3O4(黑色)Fe2O3(茶褐色)

十、磁记录质量的提高和录音机的小型化

1938年- 1940年,德、日、美先后发明磁带录音的超音频交流偏磁技术,使得录音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1960年降低带速(4.75cm/s),减小尺寸(带宽3.81mm),1963年荷兰生产音频盒式磁带。出现盒式磁带录音机。

十一、数字录音设备指的是哪些

数字磁带(盘)、CD、VCD、DVD、DAD、MPX等。

十二、未来音响的发展趋势

大功率、高保真(HiFi)、多声道环绕立体声、音视频结合。

十三、盐城曾经有一个全国有名的音响设备生产企业——盐城无线电总厂

主要生产“燕舞”牌收录机。

第二讲“声音的特性”内容提要

1、声波是纵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2、声音是振动传播到人耳形成的一种感觉。

3、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因为真空中缺少传播声音的媒介。

4、人对超声波和次声波只有振动的感觉而没有声音的感觉。

5、为了描述声波在某处的强弱,定义了声压的概念,单位是:牛顿/平方米,1牛顿/平方米=1帕斯卡。

6、声速与传播声波的媒质有关,常温下相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在空气、河水、软木和钢铁中传播,速度排序正确的是:空气(340)<软木(500)<河水(1480)<钢铁(5100)。

7、声速与温度有关,20°C时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4m/s。

8、声波在两个媒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现象,就不同频率的声波来说,频率越高反射越强。

9、音频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10、一般人发声的声音频率(基频)范围大致在80Hz-1KHz。

其中男低音80-320;男中音96-387;男高音122-488

女低音145-580 女高音259-1034

11、对声音大小感性认识

相应环境声压(Pa)声强(W/m2)声功率(W)声级(dB)

可听见 2×10 -5 10 -12 10 -12 0

轻声耳语 2×10 -4 10 -10 10 -10 20

安静室内 2×10 -3 10 -8 10 -8 40

交谈1m 2×10 -2 10 -6 10 -6 60

汽车喇叭 2×10 -1 10 -4 10 -4 80

支部车间 2×10 0 10 -2 10 -2 100

12、同频率声波相叠加容易形成驻波。

13、利用声反射可以提高声音响度、展宽立体声范围、隔声等,反射的危害如声聚焦等。

1、当声波大于120db时候人就感到不舒服,130db左右就会有耳痒的感觉。达到140db时

候耳内疼痛。可见听范围0-120db

2、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不是与声压大小成正比的,而是近似地跟其对数(声级)成正比

3、不同的声压级声音,频率不同人耳的感觉到的响度也不一定同。

4、

1、扬声器俗称喇叭,是能够把音频电信号转变成声音信号的换能器。

2、扬声器按照换能方式分:静电式、压电式、电动式、电磁式;

按照振膜形状分:锥形、球顶形、平板形、带形;

按照频带宽度分:低音、中音、高音、全频带;

按照磁路类型分:內磁式、外磁式、单磁路、双磁路等。

3、电动式扬声器的结构

永磁体、音圈、折环、纸盆、定心支片、防尘罩、支架。

4、工作原理:音圈通电后在永磁体提供的磁场中受力,音圈推动与之相连的纸盆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5、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尺寸大小、额定功率、频响特性、有效频率范围、额定阻抗、灵敏度、效率、指向性、非线性失真等。

6、额定功率指馈给喇叭的最大电功率,在此功率下运行,喇叭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长期工作而不损坏。

7、频响特性:恒定音频电压大小的情况下,在喇叭轴线前1m处测量的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一般用曲线表示,称频响曲线。

8、额定阻抗:在扬声器的阻抗曲线中高于谐振频率点f0处的最小阻抗,一般出现在400Hz 频率点处。常见的动圈式扬声器多为4欧姆和8欧姆两种阻抗规格。

9、指向性:扬声器辐射声音的强度与偏离中心轴线的角度有关系,一般偏角越大强度越小。指向性和所发声音的频率有关,一般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

10、全频带扬声器主要有:单盆型、同轴单音圈、同轴双音圈和高低分离型等几种,各有优缺点。

11、扬声器箱,俗称音箱。它的用途是防止低频声音的短路现象,提高低频的辐射能力、利用箱体声学特性展宽低频频率下限、弥补低音扬声器低音频重放能力的不足。

12、音箱中分频器的作用是将音频信号按照频率分解成段,然后分配给响应的扬声器发声。常见的二分频音箱中的分频器,把音频电信号分解成高、低频率分量两个部分,送给高音和低音扬声器;三分频音箱的分频器把音频电信号分为高、中、低三个频率段的信号,分别送给高、中、低音扬声器发声。

六节

1、传声器俗称话筒,是能够把声音信号转变成音频电信号的换能器。

2、传声器的分类

按照接收方式分:压强式、压差式、压强压差式;

按照换能方式分:电动式、电容式、压电式;

按照指向性分:全指向(○)、心形(❤)、双向(∞);

按照使用场合分:会议、演唱、录音、测量。

3、动圈式传声器的结构

磁路、音圈、振膜、变压器、支架。

4、工作原理

声音推动连着音圈的振膜在磁场中振动,音圈的导线中产生随声音强弱、快慢变化的电流。

5、与压强式传声器相比,压差式传声器可以抑制侧面传过来的声音,具有更强的抵抗环境干扰的能力。

6、近讲时电动式传声器的低音性能可以得到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讲效应。

7、电容式传声器的结构

固定极板、振膜、极化电压、前置放大电路。

8、电容式传声器的工作原理

声波带动振膜振动,使得电容容量随声音变化,使得电路电流随声音变化。

9、电容传声器的优点

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频响宽且平坦、瞬态特性好、失真度低。

缺点是要加极化电压。

10、带式传声器特点

中高频频率特性好、音色柔和、自然;

缺点:忌振动,需吊着使用;阻抗低,需要阻抗变换。

11、强制向性传声器

声聚焦型(压强式)常用于远距离拾音;

干涉管型(压差式)常用于噪声环境中拾音。

七节

1、立体声拾音是将立体声音信号变为包含空间感信息的电信号,并且要求与单声道兼容。

2、A/B制式立体声拾音,是在舞台前方左右各放一个传声器,摆放方向相同。A/B制式对传声器特性要求相近即可。

3、A/B制式立体声拾音,主要依靠的是声源达到两个传声器的时间差和强度差。

4、A/B制式立体声拾音的优点:对传声器配对要求低、容易实现。缺点是:中间音轻、单声道兼容性差。弥补中间音轻的方法:录音时加中间传声器,放音时加中置扬声器。

5、X/Y制式立体声拾音,是在舞台前中央交叉放置两只特性相同的传声器,常用“心形”、“锐心形”或者“∞形”指向特性的传声器。

6、X/Y制式实现立体声拾音,是依靠的是声源到达传声器的强度差。

7、X/Y制式立体声拾音的优点:单声道重放兼容性好。缺点:对传声器配对要求高。

8、MS制式立体声拾音,“心形”和“∞形”指向两传声器交叉垂直放置,心形指向传声器即M 传声器,拾取前方种声音(L+R); ∞形传声器的指向性主轴对准左方,拾取左方和右方的反相信号(L-R)。

9、MS制式立体声拾音,也是属于利用强度差实现立体声拾音的。

10、MS制式立体声拾音的优点:单声道重放兼容性好。缺点是:对传声器的要求高、输出的信号进过“解码”才能得到左右声道的立体声信号。

11、多声道分别录音:将乐队分组,每组一轨单独录制,然后通过调音台后期制作出立体声效果。

12、多声道分别录音:利用声音的强度差实现立体声。

13、多声道分别录音的优点:各乐器声音互不干扰;可不在同一时间录制;对每轨声音可单独加工处理;一个演员可演奏多个乐器。

14、凝听仿真人头录音节目效果最佳的是耳机。

八节

1、直达声是声源通过空气直线传到人耳的声音。由于声源大多可看着点声源,发出的是球面波,而球面波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距离声源越远直达声越弱。另外,空气对高频吸收较多,因此,距离声源越远,听到的直达声越暗。

2、经过墙壁、地板、屋顶等反射到达人耳的声音叫做反射声。经过一次反射到达听音者耳

朵的叫一次反射声;经过两次反射才到达听众处的叫二次反射声。由于反射面的吸收部分声能量,所以反射次数越多,反射声就越弱。

3、在室内,到达人耳的声波包括直达声和反射声两个的叠加。当墙壁等反射面的吸声系数比较大时,反射声幅度较小,对直达声影响不大;如果反射面光滑且坚硬,吸声系数小,反射声很强,叠加在直达声上,使得声音较响。

4、早期(近次)反射声。在厅堂中,听到直达声之后,延迟时间小于50mS的的反射声。它有助于增加直达声的强度和清晰度,给人以亲切感和临场感。

5、混响声(远次反射声):延迟时间大于50mS的的反射声。声级较低,声线稠密。混响声不带声源的方向信息,值增加声音的持续时间,提高声音的丰满度。但过强的混响也会降低语音的清晰度,过长时混响时间会产生“回声”的感觉。

6、房间的谐振频率。房间的长、宽、高的尺寸决定了房间的谐振频率,当声音信号中有这个频率信号的时候,信号的幅度得到加强,从而形成声染色现象。表现:低音拖尾,且房间声场分布不均匀。

7、影响房间音质的3R指的是:近次反射声(early Reflection)、混响声(Reverbration)、房间谐振(Resonance)。

8、混响时间。500Hz的连续声源使得房间的声压达到稳定,关闭声源,声压衰减60dB(变为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所经历的时间,用T60来表示。

9、用赛宾公式近似计算混响时间。公式:T60=kV/A 。其中,V是房间的容积,A为房间的吸声总量,k是与温度有关的一个系数。吸声总量A=αS,α为平均吸声系数,S为室内表面积。

10、混响时间的最佳选择。混响时间过短,使人感到声音干闷;混响时间过长,降低声音的清晰度。一般在语音录音时,混响时间选0.3s左右,立体声听音场所一般选0.5s,多功能报告厅0.8-1.0s,音乐演奏为主的厅堂1.2-2.1s。

11、吸声材料用于室内声学处理,控制混响时间。主要有:多孔材料、薄板共振吸声材料和空腔共振吸声材料三大类。

12、多孔材料在高频段吸声系数较大,薄板共振吸声材料主要在低频段具有较大的吸声效果,空腔共振吸声材料的吸声频段有腔体大小决定,一般也是低频吸声效果较好。

13、穿孔板+多孔材料吸声。穿孔板是在板材上打上一定数量的小孔,它们构成相互并联的共鸣器(空腔共振吸声),对低频段的声音吸收较好;在穿孔板的内侧铺一层多孔材料吸收高频声音能量。

九节

1、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主要功能有将多路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效果加工、声像定位等。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声、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日的重要音响设备。

2、调音台的种类:

(1)按输出方式分:单声道调音台,双声道立体声调音台,四声道调音台,多声道调行台;

(2)按使用场合分:便携式(流动式)调音台,固定式调音台,半固定式(可移动式)凋音台;

(3)按信号处理方式分: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

(4)按用途分:扩音调音台、录音调音台;

(5)按自动化程度分:自动化调音台、非自动化调音台。

3、调音台从基本结构来看都是由输入、母线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4、调音台输入部分由一排竖向并列的许多路输入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结构相同且只接受一

路信号输入。

5、输入部分每个单元一般又有四个部分组成:输入放大器(HA)、均衡器(EQ)、音量控制(Fader 俗称推子)、声像电位器(Pan)。

6、输入放大器的作用是:调节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由旋钮Gain实现。

均衡器的作用是:调节音频信号中高、中、低频分量的大小,起到改变音色的作用。

推子的作用:推子是一个直推式电位器,用以调节输入通道音量的大小。

声像电位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按照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左右声道的母线中,利用强度差指定声像的位置。

7、调音台面板中,Gain旋钮和Fader都能改变该通道的音量,其中Gain实现粗调,Fader 实现细调。

8、母线又称总线(Bus),是各路输入通道信号的汇聚处。各路输入信号在这里汇合并被送往输出部分进行叠加。母线是连接输入和输出部分的分界线。通常母线条数越多,调音台的功能就越强。

9、调音台基本的母线有4条:左(L)输出、右(R)输出、监听和效果母线。后面两条为辅助母线,故称AUX1和AUX2母线。

10、输出部分包括:加法放大器(SA或∑)、音量控制器(Fader或旋钮电位器)、输出放大器(LA或PA)。

11、调音台中的指示。调音台的显示部件:LED灯、VU表和PPM表。

LED灯一般用于显示输入信号的大小(例如EQ之后的峰值PEAK或过载削波CLIP指示);VU表(平均值检波)和PPM表(峰值检波)显示输出信号的大小。

12、调音台的话筒输入采用XLR(卡侬)插座,连接各种平衡和不平衡信号,并且提供+48V 幻像电源。由幻象电源开关控制。

13、调音台的技术指标:信噪比、动态范围、频响特性、失真度、易操作性、手感、功能等。

14、DJ调音台特点:规模较小,一般在8路左右;插座:卡侬和莲花插座;交叉衰减器(cross fader 横推子)。

十节

1、功率放大器是将来自节目源或调音台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功率以推动音箱的能量控制设备。

2、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1)按照静态工作点位置分:A类,B类,AB类,D类,supper A类等;

(2)按照输出方式分:OTL,OCL,BTL,DC。

(3)按照选用器件类型分:电子管型(胆机)、晶体管(石机)、集成电路、混合型。(4)按照使用场合分:扩音用,家庭娱乐用。

3、音响系统对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输出功率足够大、效率足够高、失真足够小。

4、功率放大器由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和保护电路三部分组成。前置放大电路实现音源的选择、输入信号的放大、音质控制和美化功能。功率放大电路实现将小功率的音频信号低失真地转变为大功率音频信号。保护电路用来保护输出级功率管和扬声器,以防过载损坏。

5、输出功率的几种不同标称方法。额定功率(RMS):即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音乐功率(MPO):瞬间最大输出功率。峰峰音乐输出功率(PMPO):在不计失真的情况下,最大音乐功率。一般同一台功率放大器的PMPO>MPO>RMS。

6、房间频率均衡器的作用是:

A. 增强房间吸声形成的频率谷点分量;

B. 减小房间共振点频率分量。

7、频率均衡器的补偿范围是20Hz-20kHz。通常有以每1个倍频程为一个补偿频率段的10段均衡器、以2/3个倍频程为一个补偿频率段的15段均衡器、以1/3个倍频程为一个补偿频率段的31段均衡器。

8、压限器是压缩器和限制器的组合。压缩器的主要功能是把节目信号过大的动态范围压缩在音频设备允许的范围内,以免产生削波失真。限制器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因动态范围过大,产生严重削波进而引起放大器和音箱的损坏。

9、延时器是一种可将声源信号延迟一段时间再重放的效果处理设备。其用途一种是补偿后排扬声器发出声音应有的时间差。用途之二是形成镶边、合唱和回声等效果。

10、混响效果器是用电子的方法模拟多种声学环境的设备。基本原理是:将直达声源的声音取一定量进行延迟并衰减后与直达声信号叠加,形成近次和混响效果。延迟时间越长,模拟的空间尺寸就越大,衰减系数越大,所模拟的空间吸声系数就越大。

11、电子分频器是有源分频器。即在功放之前进行分频,其好处是:分频点稳定、失真小、避免高低音扬声器之间的互调失真。缺点是:用功率放大器数量较多,增加了成本。

12、声激励器是让音频信号产生谐波的音频处理设备。使用激励器可以声音的清晰度、增强声音的穿透力、提高节目的制作效果。声激励器调节的参数一般有三个:一是激励电平调节,二是激励频率调节,三是混合深度调节。

13、反馈抑制器。在扩音系统中常出现因为存在正反馈导致啸叫的现象。反馈抑制器能够自动扫描并找出反馈频率点,且能自动生成一组与该频率对应的窄带带阻滤波器,对这些频率分量进行衰减,使得扩音系统不产生啸叫。

十一节

1、CD信号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三项关键的技术是:D/A转换技术、EFM调制技术、CIRC纠错技术。

2、模数转换技术(ADC)是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技术。其过程包括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环节。

3、取样是每隔一定时间获取一次信号的值,通过取样把连续信号变成时间离散的脉冲序列。为了能把音频信号能从取样信号中不失真地还原出来,取样脉冲的频率不低于音频最高频率的2倍。数字音响设备中常用取样频率为44.1kHz。

4、量化就是将每一个模拟信号的取样值用一定精度的数据来表示。量化的过程中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整数样值,这样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即量化误差。一般,量化的位数越多,量化误差就越小,量化精度就越高。数字音响中常用的量化位数为16bit。

5、编码是将已量化的信号编排成二进制码的过程。该二进制码为数字脉冲,有脉冲代表数字1,无脉冲代表数字0。我们把这种用脉冲序列表示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作脉冲编码调制(PCM)。

6、数模转换(DAC)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数模转换有“多bit”和“1bit”两种。

7、多bit数模转换。先讲表示0或1的等宽脉冲信号转变成阶梯状的量化波形信号,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量化噪声,得到声音信号。常见的多bit DAC有权电阻式、并行式、积分式等。

8、1bit数模转换有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密度调制(PDM)两种方式。前者把数字信号转变为PWM脉冲,每个取样点的16bit数据对应一个脉冲,脉冲的宽度正比于该16bit 取样数据。后者把数字信号转变一系列点脉冲,每个取样周期中的密度与16bit的取样数据成正比。两种也都是通过低通滤波器把脉冲还原成音频信号。

9、MP3(MPEG Audio Layer3)是国际影视图像与声音编码压缩标准MPEG-1的数字音频第3层(Layer3)压缩数据格式。MP3采用了MUSICAM和ASPEC混合算法,去除了音频信号中

现代音响技术资料

《现代音响技术与音乐赏析》是面向全校学生所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从理论上了解现代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及音响器材的选配对听音效果及音乐欣赏的影响,了解人的听觉特性及声音信号特性,了解不同音响设备、器材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并从中获得更多乐趣。 ?数字音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拟音响设备的性能日益改善,如立体声磁带录放设备、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等,都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但是,模拟音响设备在信号动态范围、信噪比、分离度、失真度等技术性能方面,已经很难进一步改善。 ?所谓数字音响(Digital Audio)是指把声音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送、记录、重放以及其它加工处理等一套技术。利用数字技术制造的数字音响设备、数字音频视频设备,例如CD、MD、MP3、L D、DVD等数字系统和DA T等数字磁带录放系统均已形成商品。 ? 2. 数字音响的特点 ?1) 信噪比高 ?数字音响的记录形式是二进制码,重放时只需判断“0”或“1”,因此,记录媒介的噪声对重放信号的信噪比几乎没有影响。而模拟音响记录形式是连续的声音信号,在录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磁带噪声的影响,而使音质变差。 ?2) 失真度低 ?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为此需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和和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和“0”,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 ?3) 重复性好 ?数字音响设备经多次复制和重放,声音质量不会劣化。传统的模拟盒式磁带录音,每复录一次,磁带所录的噪声都要增加,致使每次复录信噪比约降低3dB,子带不如母带,孙带不如子带,音质逐次劣化。而在数字音响中,即使母带有些划伤或磁粉脱落,子带也会通过强有力的纠错编码系统加以补偿,而不会使复录的音质劣化。 ?4) 抖晃率小 ?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的作用,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定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像模拟记录那样,需要精密的机械系统。 ?5) 适应性强 ?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各种处理都可用此数值运算来进行,并可不改变硬件,仅用软件进行操作,便于微机控制,故适应性强。 ?6) 便于集成 ?数字化系统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形成,由此带来的是整机调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便于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数字音响技术必将以它卓越的性能取代模拟音响设备,现代音响工程与调音技术的发展必将是数字化、智能化、精巧化。 ?动圈耳机: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信号经过线圈切割磁力线,从而带动振膜一起振动发声。优点是制作相对容易,线性好、失真小、频响宽。缺点是效率相对较低。 ?动铁:利用了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

多媒体技术试题及解答

多媒体技术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单项选择题1-6: 1、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 (A)仅(1)(B)(1)(2)(C)(1)(2)(3)(D)全部 2、下列哪些不是多媒体核心软件? (1)A VSS (2)A VK (3)DOS (4)Amiga Vision (A)(3)(B)(4)(C)(3)(4)(D)(1)(2) 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A)(1)(2)(3)(B)(1)(2)(4)(C)(1)(3)(4)(D)全部 4、Commodore公司在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其主要功能是: (1)用硬件显示移动数据,允许高速的动画制作; (2)显示同步协处理器; (3)控制25个通道的DMA,使CPU以最小的开销处理盘、声音和视频信息; (4)从28Hz震荡器产生系统时钟; (5)为视频RAM(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所有的控制信号; (6)为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地址。 (A)(1)(2)(3)(B)(2)(3)(5)(C)(4)(5)(6)(D)全部 5、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1)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2)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3)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4)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A)(1)(B)(2)(C)(3)(D)(4) 6、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1)(2)(3)(B(1)(2)(4)(C)(1)(3)(4)(D)全部 7、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答: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获取技术;(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三个方面:(1)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切实可行的方案。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造HDTV,它可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可以任意变化,可以用任意窗口尺寸输出。与此同时,它还赋予HDTV很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常规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影视画面的制作: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动画画面;摄象机在摄影真实的影视画面后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最后是采用计算机将生成和实时结合用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另一个层次是影视后期制作,如现在常用的数字式非线性编辑器,实质上是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它需要有广播级质量的视频音频的获取和输出、压缩解压缩,实时处理和特技以及编辑功能。(2)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V-CD就是利用MPEG-I的音频编码技术将压缩到原来的六分之一。(3)采用多媒体技术创造PIC(个人信息通信中心),即采用多媒体技术使一台个人计算机具有录音电话机、可视电话机、图文传真机、立体声音响设备、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多种功能,即完成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功能。如果计算机再配备丰富的软件连接上网,还可以完成许多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第二章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单项选择题1-9:

20109149音响技术教学大纲

《音响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音响技术 学分:3.5 学时:60 讲课学时:45;实验(实践)学时:1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开课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类型: 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获得有关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音响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熟悉专业音响、家庭影院的设计、搭配和操作方法,能够使用有关仪器、工具测试检修音响设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学习奠定必需的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的规律,掌握音响技术的基本理论,了解音响设备在家庭、公共场合和影院的重要作用,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在电路识图、看图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电路与设计电路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工程技术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完备的系统观、全局观及统筹思维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前言 2学时简介音响、音响技术的概念,音响技术的发展;概述本门课程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并举一收音机为例,介绍整机电路的分析方法、步骤。 第二章音响技术基础 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掌握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描述声波的量是声压或声压级 2、了解听觉特性中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与声压级等概念,声波的频率,声波的频谱有一定的相关性 3、掌握双耳定位的正弦定理,了解双声道立体声拾音的四种基本方式 4、了解立体声的几个显著特点是它有方向感、分布感、空间感,包围感和临场感 5、环绕立体声技术

现代高保真音响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 现代高保真音响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音响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对音响的音质真实性要求越来越多,音响是指通过放声系统重现的声音。能够重现声音的放声系统是音响系统。音响系统能如实地重现原始声音和原始声场,并能对音频信号进行加工修饰,使重现的声音优美动听,就是高保真音响系统。高保真音响技术的发展,使整个音响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融合了音频技术和功放技术,现代人对听觉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对音响的音质真实性要求越来越多,高保真音响克服了这个缺点,它能够如实的反映出声音信号的音色,音高和音强等音质状况本来面貌的能力,同时对声音信号进行必要的修饰和加工。我们这次的研究对象是高保真音响, 本文主要介绍阐述了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高保真音响系统的组成特点并分析了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分析了高保真音响系统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音响,音响系统,高保真音响,高保真音响系统 I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 高保真音响的背景 (1) 1.2 高保真音响技术的发展史 (1) 第二章高保真音响系统组成特点 (3) 2.1 高保真音响的特点 (3) 2.2 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基本组成 (3) 2.3 高保真音源系统 (4) 2.4 音频放大器 (5) 2.5扬声器系统 (6) 第三章高保真音响系统的技术指标 (8) 3.1 有效频率范围 (8) 3.2 谐波失真 (9) 3.3 信噪比 (9) 第四章现代音响技术 (10) 4.1 音响集成电路 (10) 4.2 高保真技术的发展 (10) 第五章高保真音响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第六章总结 (14)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响技术试题

问答题: 1.电平调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音色与音感的区别有哪些? 3.混梳状滤波互补处理,可产怎样的音响效果? 4.响器的使用原则与调控技巧指的是什么? 5.动态范围处理器,有哪些功能,试作简要说明。 6.乐曲声部的声像位置一般都是通过何种方式设置的? 7.声像定位的一般原则有哪几种? 8.声音狭窄、烦躁、总印象较差的原因是什么?改善方案是什么? 9.声音干燥、偏“硬”是原因是什么?改善方案是什么? 10.辅助母线糸统可用来做什么? 答案: 1.输入电平控制应使信号在岀现最大峰值时,本级电路工作在正好不过载的状态,而输出电平 控制则应使输出的信号处在最大不失真状态。 2.音色:是一种描述乐器发音品质的术语 音感:是一种描述声场主观听觉效果的术语音色一般都与乐器的关糸密切,同一乐器的发音在不同的音区内,其音感虽然不一泄一致,但其音色则大体是一致的,而音感一般与频率和音型的关糸最大。 3.梳状滤波互补处理,可得到更宽的声像增幅效果;具体方法是:对音源信号进行30ms以下 (视音源的频谱而左)的适时处理,然后将适时信号与直达信号相加后馈入左声道,相减后馈入右声道,从而形成两路梳状滤波效应互补的立体声信号,此信号所产生的声像可以将左、右两立体声音箱之间的声场占满,并使音源的音感柔和化。 4.混响器的使用原则与调控技巧指的是以下方面内容: (1)取混响激励信号:(2)配备适时器:(3)调整音响效果;(4)调激励信号:(5)调整混响效果;(6)调整输出增益:(7)调预适时;(8)调扩散时间:(9)均 衡音响:(10)调整信号比例;(11)调整混响时间、混响疑与演奏速度的关糸。 5.动态范围处理器有以下几方而的功能: (1)压缩器:当输入信号达到一个预左的阈值时,信号被衰减: (2)限制器:压缩器的压缩比设计足够大就变成限制器; (3)扩展器:用来扩大信号的动态范围,在信号电平下降时减低增益,或在电平上升时增加增益; (4)噪声门:输入信号低于允许阈值电平,设备有效地关闭信号,背景噪声被抑制。 主要是以下四种方式: (1) 左右声像效果 (2) 纵深声像效果 (3) 声像展宽效果 (4) 声像增幅效果 7.(1)300Hz以下的低频音源,由于人耳对其方位感较差,所以一般都将其放在左右两声道的正中位置; (2)中高频音源的声像可依乐器表演时的实际位苣摆放,也可虚拟英摆放位巻: (3)主旋律一般是放置在左右声道的正中位這,背景声部则分置两边; (4>和声以及强融和性的音源: (5)声像定位还可以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6)如果进入输入通道内的信号是立体声节目信号,只要将这两路输入通道上的

数字音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数字音视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可闻声的频率范围() A.20~2000Hz B.200~20000Hz C.20~20000Hz D.200~2000Hz 2.下面哪一种相加混色产生的色彩是错误的() A.红色+绿色=黄色 B.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绿色=青色 D.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3.不是数字图像的格式的是() A.JPG B. GIF C. TIFF D. WAVE 4.在音频数字化的过程中,对模拟语音信号处理的步骤依次为()A.抽样编码量化 B. 量化抽样编码 C. 抽样量化编码 D. 量化编码抽样 5.将声音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又将数字化信息变换为声音的设备是() A.声卡B.音响 C. 音箱D.PCI卡 6.不属于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的是() A.PAL制 B.NTSC制C.SECAM制D.MPEG 7.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 B.数字解码器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 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8.信息接受者在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经接受到的信息一边接收,一边处理的方式叫() A.多媒体技术B.流媒体技术 C.云技术D.动态处理技术

9.影响声音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声道数目B.采样频率 C.量化位数D.存储介质 10.我们常用的VCD,DVD采用的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是()A.MPEG B.PLA C.NTSC D.JPEG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音质三要素:、和。 2.色彩三要素:、和。 3.混色的方法有:和。 4.视频冗余是指相邻帧间和每帧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相邻像素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它包含的种类有:冗余、冗余、冗余、冗余和视觉冗余。 5.色彩模型中的三基色原理是指利用、和三种色光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常见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2. 常见数字视频文件格式有哪些? 3.什么是5.1声道环绕立体声?

音响技术指标全解析

音响技术指标全解析 (家电英才网) 1.频响范围 频响范围的全称叫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前者是指音箱系统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做“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这是考查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如:一音箱频响为 60Hz~18kHz+/-3dB。 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做频响。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标注的极为不真实,所以敬告大家低频段声音一定要耳听为实,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 2.灵敏度 该指标是指在给音箱输入端输入1W/1kHz信号时,在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轴前方一米的地方所测得的声压级。灵敏度的单位为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普通音箱的灵敏度在85~90dB范围内,85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dB以上为高灵敏度,通常多媒体音箱的灵敏度则稍低一些。 3.功率 该指标说简单一点就是,感觉上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与最大承受功率(瞬间功率或峰值功率PMPO)。而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一个规定了波形的持续模拟信号,扬声器所能发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而最大承受功率是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通常将音乐功率标的很大,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

扬声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其应用

扬声器(又称音箱)是音响系统的喉舌,直接影响着还音的质量,是音响系统 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扬声器的功率是把一种可听范围内的音频信号通过换能器(扬声器单元)转变为具有足够声压级的可听声音。怎样才能更有铲地完成这种转换呢?首先必须了解声音信号的属性,其次要了解并熟悉扬声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正确选择好扬声器。 声音信号属性主要是指人声、乐声以及各种音效。这些声音信号都是一种随机信号,其波形比较复杂,但属人耳可听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kHz),其中人声的频谱范围约在150Hz~4kHz;各种音乐的频谱范围可达40Hz~18kHz。平均频谱的能量分布为:低音和中低音部分最大,中高音部分其次,高音部分最小(约占中、低音部分能量的1/10,人声的能量主要集中在200Hz到3.5kHz的频率范围)。这些可闻声随机信号幅度的峰值比它的平均值约大出10~15dB。因此,要能正确地重放出这些随机信号,保证重放信号的音质优美动听,扬声器就必须具有宽广的频响特性、足够的声压级和信号动态范围,并具有高效率的电功率转换成声压的灵敏度。 扬声器系统具有不少与音色效果和使用场合直接相关的技术特生,要用好用活这些技术特性,我们必须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 分频系统 广播、电影、电视、剧院、舞厅、会议厅、体育场所使用的扬声器分频系统,有(二路)二分频、(三路)三分频系统。音频信号的频宽从20Hz~20kHz,单用一种扬声器单元是无法满足整个频段的频率响应的,换言之,要用一种扬声器单元把20Hz~20kHz各频率均匀重放是绝大不可能的。例如口径为12英寸的扬声器单元,低频特性较好,失真不大,但1.5kHz以上的信号,其响应能力就很差了。反之,2英寸口径的扬声器单元,重放3kHz以上的音频信号响应很好,却无法重放中音和低音信号。于是必须由各种频响特性单元组成的扬声器系统去完成宽频段音频的重放任务。例如由低音、高音两单元组成的二分频扬声器系统,由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单元组成的三分频扬声器系统。二分频扬声器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但中频段的响应不甚理想。为了解决中频段的响应,厂家采取折衷的办法,把低音单元的频响特性向上移,而又把高音单元的频响特性向下移,分频点想办法设定在400Hz到1500Hz之间(图1是高低频单元频响作向下、上移的结果)。分频交叉点往往有下陷现象,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在分频交叉点部位使用均衡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提升。图1交叉点在400Hz。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各单元的频响特性就不用折衷了,可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两个分频的交叉点是选在中音人声和乐声频谱重要部分的上、下边缘处,这对声音质量没有任何影响。交叉点的下陷现象可以通过调整均衡器得到解决。二分频、三分频扬声器系统被广播、电影、电视、音乐厅、歌剧院、会议厅、体育场馆广泛使用。 三分频扬声器的特点是失真小、清晰度高,低音和高音间交叉点频段性能好,频响频带宽,扬声器系统的功率处理能力好,扬声器系统不容易损坏。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 1、多媒体的英文是multimedia,Virtual Reality的含义是虚拟现实。 2、Windows95(98)系统中播放声音的软件有:CD播放器、媒体播放机和录音机。 3、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信息的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构成了多 媒体。 4、图形也称矢量图,是由诸如直线、曲线、圆或曲面等几何图形(称 为图形)形成的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 5、音频有时也泛称声音,包括语音说明、背景音乐和效果音响。 6、计算机中保存声音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波形音频文件(WAV)和 数字音频文件(MIDI)。 7、波形音频文件是真实声音数字化后的数据文件。 8、数字音频文件又称乐器数字接口,是以一系列指令来表示声音的,可看成 是声音的符号表示。 9、多媒体系统可分成6个层次:多媒体外围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 统、多媒体核心系统、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创作/编辑软件、 应用系统。 10、构建一个多媒体系统,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11、多媒体外围设备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通 讯(网络)传输设备及装置。 12、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系统(MPC)及各种外围设 备的接口部件。 13、多媒体核心系统,其实质就是多媒体操作系统,也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 14、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就是多媒体素材准备工具。 15、多媒体编辑与创作系统,该层是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平台或环境,可以 实现各种媒体的综合利用。 16、多媒体关键技术一般分成二类:多媒体应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制多媒 体计算机系统本身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7、研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 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 18、多媒体应用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素材采集/制作技术、多媒体应 用程序开发技术、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开发环境、多媒体界面设计与人 机交互技术、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1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无损压缩法(或冗余压缩法/熵编码)和有 损压缩法(或熵压缩法)。 20、多媒体通讯是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将计算机的交互 性、通讯的分布性和广播、电视的真实性融为一体。如普通电话到可视电 话。 21、现有的通讯网络包括:电话网、计算机局域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宽 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有线电视网等。

音响技术试题

问答题: 1.电平调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音色与音感的区别有哪些? 3.混梳状滤波互补处理,可产怎样的音响效果? 4.响器的使用原则与调控技巧指的是什么? 5.动态范围处理器,有哪些功能,试作简要说明。 6.乐曲声部的声像位置一般都是通过何种方式设置的? 7.声像定位的一般原则有哪几种? 8.声音狭窄、烦躁、总印象较差的原因是什么?改善方案是什么? 9.声音干燥、偏“硬”是原因是什么?改善方案是什么? 10.辅助母线糸统可用来做什么? 答案: 1.输入电平控制应使信号在出现最大峰值时,本级电路工作在正好不过载的状态,而输出电平控制则应使输出的信号处在最大不失真状态。 2.音色;是一种描述乐器发音品质的术语 音感;是一种描述声场主观听觉效果的术语 音色一般都与乐器的关糸密切,同一乐器的发音在不同的音区内,其音感虽然不一定一致,但其音色则大体是一致的,而音感一般与频率和音型的关糸最大。 3.梳状滤波互补处理,可得到更宽的声像增幅效果;具体方法是:对音源信号进行30ms 以下(视音源的频谱而定)的适时处理,然后将适时信号与直达信号相加后馈入左声道,相减后馈入右声道,从而形成两路梳状滤波效应互补的立体声信号,此信号所产生的声像可以将左、右两立体声音箱之间的声场占满,并使音源的音感柔和化。 4.混响器的使用原则与调控技巧指的是以下方面内容: (1)取混响激励信号;(2)配备适时器;(3)调整音响效果;(4)调激励信号;(5)调整混响效果;(6)调整输出增益;(7)调预适时;(8)调扩散时间;(9)均 衡音响;(10)调整信号比例;(11)调整混响时间、混响量与演奏速度的关糸。5.动态范围处理器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压缩器:当输入信号达到一个预定的阈值时,信号被衰减; (2)限制器:压缩器的压缩比设计足够大就变成限制器; (3)扩展器:用来扩大信号的动态范围,在信号电平下降时减低增益,或在电平上升时增加增益; (4)噪声门:输入信号低于允许阈值电平,设备有效地关闭信号,背景噪声被抑制。6.主要是以下四种方式: (1)左右声像效果 (2)纵深声像效果 (3)声像展宽效果 (4)声像增幅效果 7.(1)300Hz以下的低频音源,由于人耳对其方位感较差,所以一般都将其放在左右两声道的正中位置; (2)中高频音源的声像可依乐器表演时的实际位置摆放,也可虚拟其摆放位置; (3)主旋律一般是放置在左右声道的正中位置,背景声部则分置两边; (4)和声以及强融和性的音源; (5)声像定位还可以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6)如果进入输入通道内的信号是立体声节目信号,只要将这两路输入通道上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2009(音响放大器)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音响放大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成绩 求真学院信息与工程系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音响放大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 1、设计一个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调控制、音量控制等功能,可接入电脑音频信号、录音机线路输出信号等扩音,或作为有源音箱等; 2、电路基本要求内含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等; 3、画出音响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4、电路制作与调试,测试直流工作点,关键点的波形; 5、简易故障的判定及排除。 三、技术指标 a)要求输出额定功率为≥1W,无明显失真,音调调节与音量调节作用明显; b)负载阻抗(扬声器阻抗)4-8欧,输入信号约为几十mV至100mV; 四、设计报告 根据要求撰写设计报告

《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目录 一、引言 二、任务分析 2.1 放大器的发展 2.2放大器的分类 2.2.1甲类放大器 2.2.2乙类放大器 2.2.3甲一名类放大器 三、设计方案 3.1工作原理 3.2不同方案的比较: 3.3 TDA2030参数,特点及典型应用 3.3.1引脚情况: 3.3.2电路特点: 3.3.3极限参数 3.3.4主要性能指标

3.3.5 注意事项 3.3.6.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3.3.7.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四、电路设计及元器件清单 4.1主体OTL功率放大器图 4.2、手持式扩音器附加图 4.3在protel 99 SE中作出相关的原理图 4.4在protel 99 SE中作出相关的PCB图 4.5元器件清单 五、焊接及调试 5.1 焊接 5.1.1焊接技术 5.1.2焊接的注意事项 5.2焊后处理 5.3导线焊接 5.4常用连接导线 5.5调试 5.5.1主体OTL功率放大器调试 5.5.2手持式扩音器调试 六、展望 七、感想 八、参考文献 附:电源电路图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试题(含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最新) 一、填空 1、多媒体的英文是multimedia,Virtual Reality的含义是虚拟现实。 2、Windows95(98)系统中播放声音的软件有:CD播放器、媒体播放机和录音机。 3、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信息的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构成了多 媒体。 4、图形也称矢量图,是由诸如直线、曲线、圆或曲面等几何图形(称 为图形)形成的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 5、音频有时也泛称声音,包括语音说明、背景音乐和效果音响。 6、计算机中保存声音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波形音频文件(WAV)和 数字音频文件(MIDI)。 7、波形音频文件是真实声音数字化后的数据文件。 8、数字音频文件又称乐器数字接口,是以一系列指令来表示声音的,可看成 是声音的符号表示。 9、多媒体系统可分成6个层次:多媒体外围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多媒体核心系统、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创作/编辑软件、应用系 统。 10、构建一个多媒体系统,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11、多媒体外围设备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通 讯(网络)传输设备及装置。 12、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系统(MPC)及各种外围设备 的接口部件。 13、多媒体核心系统,其实质就是多媒体操作系统,也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 14、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就是多媒体素材准备工具。 15、多媒体编辑与创作系统,该层是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平台或环境,可以 实现各种媒体的综合利用。 16、多媒体关键技术一般分成二类:多媒体应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制多媒 体计算机系统本身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7、研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 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 媒体系统软件技术。 18、多媒体应用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素材采集/制作技术、多媒体应 用程序开发技术、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开发环境、多媒体界面设计与人 机交互技术、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1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无损压缩法(或冗余压缩法/熵编码)和有 损压缩法(或熵压缩法)。 20、多媒体通讯是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将计算机的交互 性、通讯的分布性和广播、电视的真实性融为一体。如普通电话到可视电话。 21、现有的通讯网络包括:电话网、计算机局域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宽 word完美格式

音响技术基础知识

音响技术的基本知识 1、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 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纯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达90dB、THD<0.01%(100kHz时)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 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预计音响技术今后的发展主流为数字音响技术。 1.介绍一下dB的具体含义. 单位dB是一个在电子方面使用得非常广泛的,它是测量和比较一个系统的功率,电压和电流大小的相对单位.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认识到人类对声音的响应是按对数规律变化的,于是有了一个单位就是贝尔(Bel)是电话的发明人的名字.其表达式是: Bel=lg(P/Po)P是被测量的功率Po是参考功率:Bel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实际中发现Bel太大了,于是取其十分一作为一个新单位,就是分贝(dB)将Bel除以10就是dB表达式是:dB=10lg(P/Po),dB=20lg(E/Eo ),dB=20lg(I/Io). 2.什么是Hi-Fi?什么样的音响器材才Hi-Fi?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那么什么样的音响器材的重放声音才是Hi-Fi呢?迄今为止仍难以作出确切的结论。音响界的专业人士借助于各类仪器,通过各种手段,检测出各种指标来决定器材Hi-Fi 的程度,而音响发烧友则往往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判断器材是否达到心目中的Hi-Fi。判别重放声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仅需要有性能优良的器材和软件,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因此,如何正确衡量音响器材的Hi-Fi程度,还存在着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差别。 3.音响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音响系统整体技术指标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每一个单元自身性能的好坏,如果系统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技术指标都较高,那么系统整体的技术指标则很好。其技术指标主要有六项:频率响应、信噪比、动态范围、失真度、瞬态响应、立体声分离度、立体声平衡度。 一、频率响应:所谓频率响应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声波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1000Hz的频率幅度为参考,并用对数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频率的幅度。 音响系统的总体频率响应理论上要求为20~20000Hz。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电路结构、元件的质量等原因,往往不能够达到该要求,但一般至少要达到32~18000Hz。 二、信噪比:所谓信噪比是指音响系统对音源的重放声与整个系统产生的新的噪声的比值,其噪声主要有热噪声、交流噪声、机械噪声等等。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重放信号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无信号输入时系统噪声输出功率的对数比值分贝(dB)来表示。一般音响系统的信噪比

《音响技术》B卷答案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2016 学年度第 1学期 14电子1,2 班《音响技术》课程期终考试试卷 B 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卡座能播放记录在( D )上的信号。 A.光盘 B.唱片 C. 硬盘 D.磁带 2、在录音过程中,应进行频率补偿的频段是( C ) A.低频 B.中频 C.高频 D.中,低频 3、偏磁电路在( D )设备中使用。 A.收音机 B.音频功率放大器 C.DVD 播放机 D.磁带录音机 4、人耳能够确定声音方位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双耳效应 B.耳廓效应 C.听觉掩蔽特性 D.听觉阈值特性 5、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通过弹性媒质传播,在哪个地方不能传送声音( A ) A.月球 B.湖里 C.教室 D.操场 6、当讲话人位置不时移动或讲话时与扩音机距离较远时,宜选用( C )传声器。 A .铝带 B .电容式 C .无线 D .动圈式 7、有一个放大器,是整个音响系统的控制中心,它的输入接自各种节目源信号,它的输出传输给功放和扬声器。它应为( B )放大器。 A .专用功率 B .前置 C.音频放大器 D .BTL 电路 8、调谐器接收的是( A )。 A.无线电波 B.声波 C.光波 D.红外线 密 封 分院: 班级: 姓名: 号

9、传声器是用于接收( D)的传感器件。 A. 光波 B. 无线电波 C. 电磁波 D.声波 10、音响最基本功能是 ( D )。 A.声音放大 B. 声音存储 C.声电转换 D.电声转换 11、调频广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路中具有( C)。 A.调频头 B.鉴频器 C.限幅器 D.解码器 12、无源(功率)分频器一般安装( B )内。 A. 调音台 B.音箱 C. 功率放大器 D.扬声器 13、环绕声解码器主要应用于 ( D )系统。 A.Hi-Fi高保真 B.会议扩音 C.背景音乐 D.AV系统 14、调幅(AM)调谐器的中频频率为:( B ) A.10.7MHz B.456kHz C.38kHz D.19kHz 15、被动型环绕声解码器又称之为( D ) A.有源式环绕声解码器 B.杜比专业逻辑环绕声 C.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 D.杜比环绕声解码器 16、放音磁头是( D )中的其中一个部分 A.音箱 B.麦克风 C.CD唱机 D.录音机 17、下面哪个元器件的作用是防止偏磁电流进入录音放大电路而引起失真 ( A ) A.偏磁陷波器 B. 变压器 C.电容 D.电阻 18、声波的绕射也称为(B)。 A.折射 B.衍射 C.反射 D.透射 19、在调谐器中,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灵敏度)主要取决于(D )电路。 A.输入回路 B.变频电路 C.检波电路 D.中放电路 20、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中副载波的信号频率为( C )

智慧树,知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以下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 )。 A:文本 B:声音 C:图形 D: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以上全是 以下不属于多媒体的主要特性的是( )。 A:交互性 B:多样性 C:集成性 D:分布性 正确答案:分布性 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来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 A:交互式视频游戏 B:有声图书 C:彩色画布

D:彩色电视 正确答案:交互式视频游戏 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 A:彩色画报 B:电视 C:电影 D:交互式视频游戏 正确答案:交互式视频游戏 ( )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正确答案:感觉媒体 我们说磁盘、光盘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也是信息媒体,指的是它的( )。 A:物理性 B:逻辑性 C:交互性 D:多样性 正确答案:物理性

( )是多媒体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A:多媒体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 B: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C: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D: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正确答案:多媒体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 以下不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 A:电脑 B:电视机 C:电子游戏系统 D:旅游导航系统 正确答案:电视机 人类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嗅觉 正确答案:视觉 以下( )不属于存储媒体。 A:硬盘 B:打印机

C:U盘 D:ROM及RAM 正确答案:打印机 以下( )不属于表现媒体。 A:键盘 B:鼠标 C:扫描仪 D:硬盘 正确答案:硬盘 多样性是指信息空间的多维化。多媒体不仅是多种形式媒体的集合,其多样性特征体现了( )的多样化。 A:接收信息 B:人类接收和产生信息 C:产生信息 D:信息 正确答案:人类接收和产生信息 ( )是指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参与信息的选择、控制和使用过程。 A:多样化 B:集成性 C:交互性 D:方便性

数字音视频技术试卷

数字音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可闻声的频率范围(C) A.20~2000HZ B.200~20000HZ C.20~20000HZ D.200~2000HZ 2.下面哪一种相加混色产生的色彩是错误的(B) A红色+绿色=黄色B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绿色=青色D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3.不是数字图像的格式的是(D) A.JPG B. GIF C. TIFF D. WAVE 4.在音频数字化的过程中,对模拟语音信号处理的步骤依次为(C) A.抽样编码量化 B 量化抽样编码 C. 抽样量化编码D量化编码抽样 5.将声音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又将数字化信息变换为声音的设备是(A) A.声卡B.音响 C. 音箱D.PCI卡 6.不属于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的是(D) A.PAL制B.NTSC制C.SECAM制D.MPEG 7.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C) A.数字编码器B.数字解码器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8.信息接受者在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经接受到的信息一边接收,一边处理的方式叫(B)

A.多媒体技术B.流媒体技术C.云技术D.动态处理技术 9.影响声音质量的因素不包括(D) A.声道数目B.采样频率C.量化位数D.存储介质 10.我们常用的VCD,DVD采用的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是(A)A.MPEGB.PLAC.NTSCD.JPEG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1.音质四要素:音量音调音色音品 2.室内声的组成: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 3.电声器件包括:传声器和扬声器 4.色彩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 5.彩色摄像机包括:单管式彩色摄像机和三片式CCD彩色摄像机 6.数字视音频存储技术包括:磁存储技术光存储技术半导体存储技术磁光盘存储技术 7.混色的方法有:相减混色和相加混色 三.简答题(每题六分,共30分) 1.什么是相干波?什么是驻波? 答:具有相同频率和固定相位差的两列波为相干波。 驻波是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平面波的迭加形成的干涉现象 2.什么是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当输入扬声器中为单一频率信号时,扬声器输出声信号中含有其倍频成份,这一失真现象称为非线性失真。 3.数字音频格式有哪些?

音响技术词典

音响技术词典 B制式立体声立体声拾音方式之一,使用灵敏度和指向性(常用心形指向性)完全相同的两只话筒,彼此相距约为1.5至2米(也可减少到0.5米,视声源排列宽度而定),置于声源前方拾音,然后分别以左右声道信号输出。优点是简单易行,拾得的声音富有自然感,以时间差为主的拾音方式,而时间差的存在可以反映出较多的音乐厅的早期反射声,现场感好,适合录制古典交响乐。不足的是如果两话筒相距较远,听音时会有中间空洞现象和凹陷现象,如果一声源横向移动,则会感到声像通过中间时速度较快,有跳跃感,严重时,会使声像集中分布在左右扬声器附近,若将左右声道信号混合播放,会产生声音干涉现象,使有的频率左右声道信号同样增强、反射抵消,输出信号频响是梳状滤波器特性形状,致使声音不悦耳。 AC-3解码器能够译解AC-3编码方式的环绕立体声解码品,分纯AC-3解码、AC-3解码兼杜比定向逻辑环绕、AC-3解码兼容THX 和杜比定向逻辑环绕三种。后两种均带AV接口,可以配接多种音/视频信号输入端口为AC-3RF射频数据流、数码光缆和同轴信号,输出仅为5.1声道的前置左右、中置、后置环绕左右和超低音输出这6个端子,没有AV接口,也不设音量,必须与其他AV功放配合才能正常使用。

AV功放即视听系统中使用的放大器,用于家庭影院视听系统中,功放齐全。AV功放一般具有前置、中置、环绕等4~7个声道功率输出,有的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解码器或AC-3解码器、DSP数码声场处理、调频/调幅数字调谐收音功能,还具有多种音频输入输出接口,有些功放还有SVIDEO(高清晰度)视频四针接口,各种功能可以用遥控器进行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背景音乐在公共场所连续放送的音乐,以不影响人们对话为放音的响度标准,可以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背景音乐通常不是立体声系统,多采用音箱分散式放音,故声音分布均匀,不良声环境对听音的影响小。 倍频程两个频率相比为2的声音间的频程,一倍频程之间为八度的音高关系,即频率每增加一倍,音高增加一个倍频程,图示均衡器的各频点之间就是倍频程关系。 倍速录音用双卡录音机录音时,为了节省录音时间而设置的功能,倍速录音的磁带速度是正常录音的两倍,所花时间缩短了一倍,监听录音效果时,声音为快速播放效果,音调升高一个八度。 比特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数字化音响中用电脉冲表达音频信号,“1”代表有脉冲,“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