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交流材料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山西省科技厅交流材料

以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

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山西转型综改实验区工作的重要实践。在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依据每个实验区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历史传承、经济模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增强了实验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较快发展,新建设国家级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区3个,目前,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分别达到 5个和11 个。

特色实验区介绍

长治市以全市作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市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成立以来,共组织申报4个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已落实3项,获得国家经费支持308万元。这些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成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抓手,在全市形成了依靠科技支撑,推动转型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格局。真正发挥了科技创

新在实验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撬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不断向前发展。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完成198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0元,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6天,在国家环保部重点监测的城市中排名由81位上升到17位,连续7年成为全

省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连续3年名列华北第一,全市有5个县荣获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形成了山西省首个环保模范城市群。近年来,长治市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循环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优化实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右玉县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绿化达标县、山西省生态建设红旗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授予山西省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山西省林业生态县、中国魅力小城、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造林绿化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创造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近年来,右玉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运用右玉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服务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从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经济、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着力建设富美和谐新右玉三方面着力推动右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建设实验区前的亿元增长到亿元,增长了近3倍;财政总收入完成亿元,是2006年亿元的3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95元,是2006年5844元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23元,是2006年1802元的近2倍。走出了一条经济基础较为落后地区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严格遵循“科技引导,政府推动,综合规划,重点发展”的原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推进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组织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在实验区创建和建设的过程中,我省加强组织领导,从省到各地市成立了以科技部门牵头的各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专项工作人员,从组织上、资金上保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重视和支持下,我省制定了《山西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纲要(1995-2020)》、《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全力保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落实。同时,山西省科技厅牵头,有关省直委、厅、局参加,在山西省内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专家组,以政策导向、专业引导为方向,以专家辅导、业务培训咨询为形式,分期分批下基层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开展。

二、以项目建设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转型。

项目建设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结合各个实验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抓住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有利时机,编制实施了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农业、再生资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推进计划。依托实验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城镇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优先发展项目,逐步实现我省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在民生科技规划、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指南中设立可持续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我省十六个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产业项目、成熟技术集成示范等;同时,积极培育好项目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其中“长治市工业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右玉县黄土高原风沙区县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项目被列入2011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民生科技领域政策引导类项目。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呈现出依托项目促转型、奋勇争先谋跨越的生动格局。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实验区发展社会氛围。

根据各实验区的特色,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力度。忻府区采用请专家培训、赴外学习、电视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迎泽区采取集中培训、文艺演出、街头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屯留县利用新闻媒体、学习培训等宣传手段努力宣传可持续发展观念;平定县采用请专家咨询、培训教育、城乡发放资料等宣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意义。长

治市连续两年把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确定为全市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先后编印了《长治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知识读本》、《全民节能减排手册》等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了“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全民教育活动。去年8月在济南举办的第八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上,长治市作为全国上百个实验区中挑选出的三个实验区代表之一,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四、努力拓宽思路,进一步推进实验区工作创新创优

我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拓宽思路,解放思想,不断开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新举措。每年组织全省实验区参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年会。2007年,在我省泽州县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大会;同时,不定期在右玉县、怀仁县、平定县举办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场会,省内16个实验区之间互相观摩、交流、学习。2011年,组织我省部分国家级、省级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科技局长赴山东省考察学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拓宽了各个实验区领导班子的思路和工作活跃度。

五、以综改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实验区创新发展。

山西省现在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改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寄予很大的期望。实验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探索并形成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政府主导、社会推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注重机制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和组织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把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所要解决的问题相衔接,实现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的优势整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引导、构筑科技支撑平台,促进实验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撑。同时,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实验区建设模式。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类型多,经

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所面临的非持续因素各异,资源各具特色。结合当地特色,重点建设对同类型区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内容,对于不同的模式进行分类指导。

总之,在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及“国家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下,在实验区的创建工作中,探索科技引导和当地条件相结合,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路子;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转型跨越发展”以及“保障改善民生”两大任务,拓展实验空间、丰富实验内涵、创新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验示范能力、资源支撑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申报和建设工作,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性进程中奋勇争先!

湘教版九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现状,从而自觉树立 可持续发展意识。 【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知识积累 一、请你选择(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后填在题后括号里) 1、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持续利用”,“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这说明我国() A、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D、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经济发展,必须以牺牲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 B、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C、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 D、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请你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一个道理)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回看到公共场所的长流水、长明灯,农村浇地时大水漫灌等现象。 3.我国由于森林被破坏,全国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长江、黄河每年带走泥沙量就26亿吨,相当冲走600万良田的表层沃土。探究园地 一、实践探究 .材料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材料二某镇地处山东省南部,原以土地肥沃、林网密布、河道纵横、生态环境优良、

可持续发展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环节 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 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 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确定重难点: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 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 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 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 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 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 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

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阐述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how to implement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避免重复建设及短命建筑,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造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环保意识薄弱、建筑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我国建筑材料仍以传统材料为主,材料部件缺乏统一标准,性能低,通用性、耐久性差,施工多采用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使得建筑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造项目的过程中采取“抽筋”的方式来减少建筑成本,还有不少与房地产开发挂钩的部门,不晓得了多少“灰色成本”。这无疑压缩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除一部分转嫁到高房价中去,另一部分会以偷工减料来进行消解。 2.城市规划短视、混乱目前“中国处在一个规划爆炸的时代”,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尤其许多城市“一届政府一套城市规划”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地方官员受错误的“政绩观”影响,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今天建明天拆,重复建设。 3.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大规模城市拆迁、改造,把大量没有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拆迁,以此带动了相关建筑、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增加GDP。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拆迁、卖地来增长GDP的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没有找到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靠地吃地就成为重要选择。

【发展战略】山西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1章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导言 1.1 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时期,发展战略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下世纪山西发展的轨迹与进程,影响山西未来的命运与地位。为此,必须从省情特点出发,本着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高度负责的精神,研究和制定全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1.2 当前,山西面临着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当并存的矛盾。发展不足表现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层次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明显拉大。发展不当表现为经营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开发的环境、社会代价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资源利用效益偏低。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当两大问题交织在一起,弱化了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1.3 要改变现行的粗放式、低层次、数量型经济开发模式,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改善发展质量,努力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4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山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发展生产力是头等重要的任务。与传统的发展模式不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一种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具有持续性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强调的重点是改进发展方式、降低发展代价、提高发展层次、改善发展质量。也就是说,在发展的同时,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相适应,逐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同步改善。 1.5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末以及下世纪全省社会与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本章所论述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是《山西21世纪议程》的总纲,对其它各章具有指导作用。 1.6 本章设4个方案领域: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重大行动; B把山西建成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C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D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与国际合作。 方案领域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重大行动 行动依据 1.7 从80年代以来,山西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选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到“整体创新、综合开发”战略、经济上新台阶战略等,都曾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有益的推动作用。然而,多数战略主张偏重于产业发展及总量增长,对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关系重视不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90年代初,有的提出“建设文化生态大省”的构想,这一理论探索也未进入政府决策。 1.8 全省通过编制国土开发整治综合规划,强化环境管理,治理环境污染,实行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补偿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和矿区土地复垦等一系列手段与措施,逐步注意到了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手段与措施还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9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得到体现和贯彻。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兼顾当前利益和后续发展能力,有必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及其行动方案,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有序推进。 1.10 山西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以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议程》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解决发展不当所引致的发展不足问题以及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为主要着眼点。 目标 1.11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模式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资源高效利用为要旨,优先项目和示范工程为突破口,能力建设为支撑,开发与整治有机融合,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 1.12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是:以发展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资源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的

关于建筑材料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关于建筑材料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在分析建筑材料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对策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years work practice,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the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way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Key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中途分类号:TU11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体系由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三部分组成,其中建筑材料有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建筑材料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巨大负荷。迄今为止的传统建材从生产到使用直至废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 种从大量资源中提取出来再将大量废弃物排放回到环境中 去的恶性循环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是现代城市4大污染的重要责任者之一。 我国建材工业仍处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粗放型的阶段,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的这种生产方式对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持与环境的协调性极为不利。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改变建筑材料业的生产现状,矿物资源的破坏性、不计后果的开采利用,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因此,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工业的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 2 、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2.1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例如抗菌建材、空气净化建材等。一些有毒可燃废弃物及垃圾可作为燃料用于煅烧。

社会发展新名词新理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社会发展新名词新理念 □可持续发展: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需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出了科学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郑重宣告“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子孙后代的需要、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抗压力、环境保护与发展结果等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增长的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的一种否定。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而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一种原则、一种发展战略,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记录进绿色帐簿。将这些资源耗量与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发展战略)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最全版

(发展战略)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交流材料

山西省科技厅交流材料 以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 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山西转型综改实验区工作的重要实践。在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依据每个实验区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历史传承、经济模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增强了实验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壹五”期间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较快发展,新建设国家级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区3个,目前,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分别达到5个和11个。 特色实验区介绍 长治市以全市作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市发展的壹个基本战略。成立以来,共组织申报4个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已落实3项,获得国家经费支持308万元。这些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成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抓手,在全市形成了依靠科技支撑,推动转型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格局。真正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实验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撬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不断向前发展。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20.2亿元,同比增长13.7%;财政总收入完成198亿元,增长11.3%;规模之上工业增加值完

成572.87亿元,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1.1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22.7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0元,增长11.7%,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01%,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市区二级之上天数达到356天,在国家环保部重点监测的城市中排名由81位上升到17位,连续7年成为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连续3年名列华北第壹,全市有5个县荣获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形成了山西省首个环保模范城市群。近年来,长治市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初步探索出了壹条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循环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优化实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右玉县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绿化达标县、山西省生态建设红旗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授予山西省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山西省林业生态县、中国魅力小城、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造林绿化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创造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近年来,右玉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运用右玉精神这壹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表述不一,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认识比较一致。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在人、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中,怎么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指出的核心要义。 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持续性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面向世界新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发展”应理解为两个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人的利益,即兼顾隔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人发展留有余地。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从上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全新的发展理念。为了阐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将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进行对比,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天人集——可持续发展论集》作者龚胜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从发展观念上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从发展过程上看是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从发展方式上看是一个创新的发展模式,从发展结果上看一组理想的发展目标。”这一阐述剖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独特性、必然性和现实性。 1.认知层面: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传统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正如上述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上的突破,是人类认知层面的一种转变。 第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环境与发展宣言》也指出:“人类处于普遍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从千年宣言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将帮助贫困者,消除贫困,保障人类健康和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考点1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

中考思想品德一轮总复习同步强化训练考点1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 1、答:(1)①漫画反映了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2分)(答“漫画反映了我国因工业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合理与浪费严重导致资源问题”同样给2分,只答环境问题或只答资源问题得1分)②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只答基本国策或只答发展战略得2分) (2)①进行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电,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垃圾分类处理或回收等。③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答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2、答:①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资源问题、环境同题的本质都是发展问题,只有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巳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才能实现山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③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才能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答出3点12分) 3、答:⑴有利于普及绿色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促使人们选择文明健康的;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系列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资源短缺、生态危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世界性的。(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4分) ⑵这是因为:①我国资源基本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由此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严重。(6分) ⑶我们青少年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和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勇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斗争。(4分) 4、(1)①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分) 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2分) (2)我打算这样跟他们解释: ①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威胁着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2分) ②政府出台垃圾分类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广州的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提高广州人的环保节约意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行动。(2分) 因此,广州市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这个规定。(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5、(1)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是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武汉的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必要性和措施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 为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发展始终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许多矛盾,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愈演愈烈,逐渐由局部发展到全球。从6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探索走出困境的道路,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最终以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可,逐步形成共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14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第二次环境会议,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这次大会和通过的文件,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会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修改,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业增加等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国现代化三步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凭借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把握,为中华民族重新走在时代的前列而提出和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步走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文档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

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着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

谈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谈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人数在各行业首屈一指,其近年来又成为实行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环保的重要领域。建筑材料的可持续使用与人居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载体,其本身是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材从含义上说是生态建材,是一种无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建筑材料,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以建筑的功能和性能为主要目标,很少考虑建筑材料的环境属性,忽略了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而国外的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现在也是作为一个名词为大众所认识,那又如何进行绿色建材的可持续使用呢?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这种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持续使用是在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启发大众的思想意识,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现代绿色建材是指具有优异的质量、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必须符合或优于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全部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原、燃材料,并尽量少用天然原燃材料,同时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烟尘、粉尘等的数量、成份达到或严于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在其使用过程中达到

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无毒、无害标准,并在组合成建筑部品时不会引发污染和安全隐患;其使用后的废弃物对人体、大气、水质、土壤等造成较小的污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再资源化和重复使用。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很多,像现代绿色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用材,所以发展绿色混凝土材料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①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的混凝土,其大幅度的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具有优良的耐久性、适用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除采用优质水泥、水、集料外,还必须采用低水胶比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妥善的质量控制下制成。②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绿色混凝土,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物质的最低排放,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另外还有建筑陶瓷、绿色涂料、建筑用钢、生态水泥等,始终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着力点,显然,不同建筑材料的物化环境会存在较大差异,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物化系统的一部分,其环境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因此,绿色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是有效降低建筑物环境影响的前提。

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的水利水电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红水河、松花江等五大流域,理论蕴藏量有 6.94 亿千瓦,可开发量约为4.0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入。我国地形复杂,由世界海拔最高地区――青藏高原起源的众多河流具有非常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巨大,亟待大力开发。新中国成立60 余年来,我国的水电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16.3 万千瓦装机容量,一跃达到了 1.5亿千瓦,特别是在世界范X内有代表性的如三峡水电站、水布垭电站、小湾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等一大批先进的现代化水电站的建设投产,标志着我国水利水电开发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1我国水利水电发展现状 我国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入。但是,我国目前的水利水 电发展水平尚不及发达国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 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需要调蓄、节水、输水;二是人口众多、城市密布、财产集中,但防洪能力低下,需要防控工程;三是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开发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匀,需要调蓄、输电;四是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污染严重,亟需发展清洁能源和电力。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居世界前列,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高空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 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造成二氧化硫高排放的直接原因是火电厂。由于核电发展受铀矿资源等制约,而可再生能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

段,在2020年前均很难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开发水电减少燃U 是从整体上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措施。 2水利水电建筑设计美化的意义水利水电建筑一般依山傍水, 直接融入大自然,许多工程 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有的设计者认为水工建筑物地处旷野,往来人员较少,? 有必要对水利建筑做美化设计。但正因其地处旷野,视野开阔,一座3做美化设计建筑物突兀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确实是大煞风景。因此,即便地处旷野,也不能忽视了水工建筑物美化设计。 设计者应该力求在满足水利水电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文的需求,重视环境和建筑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大都远离城市,傍水而建,与城市建筑相比,它有更优越的自然环境。从工程规划设计伊始,就应该对水利建筑的美化设计和建筑布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满足水利水电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视总平面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尊重自然,增强环境意识。 3我国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1明确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年发电量? 年都在稳步地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其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5.1%。由于水力发电获得的电量是不耗减总资源量的,因此,世界各国无不优先开发水能资源。据统计,世界上有24 个国家依靠水力发电提 供国内90%的电力;有55个国家水力发电占全国电力的50%以上。但是,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