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知识重点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知识重点

1.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频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60~100次/min,平均75

次/min。

2.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

3.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四大状态的变化

5.心音

6.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

指标。

8.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9.(静息)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时)每m²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用于评定不同个

体的心功能。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搏出量:①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②心肌的后负荷:动脉血压;③心肌收缩能力;④: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

快,心输出量越多。

1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12.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13.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90mV,K+外流形成。(2)①

0期去极化:-90mV→+30mV,由Na+快速内流所致;②1期复极化:+30mV→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③2期复极化(平台期):0mV,由Ca2+内流,K+外流所致;④3期复极化:0mV→-9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⑤4期复极化(静息期):-90mV,通过Na+–K+泵,摄K+排Na+、Ca2+。

14.自律细胞与心肌工作细胞生物电的最大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15.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机械收缩特性-收缩性。

16.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17.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所控制的心跳节律。

18.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时,在房室交界处耗时较长的现象。

19.房室延搁意义:使心房与心室交替收缩(不发生同步收缩),并使心室收缩前

得到足够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脏的射血。

20.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期:兴奋性为0;②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较低;③)超常期:兴奋性较高。

21.代偿间歇:在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停顿(心室舒张期)。

22.代偿间歇的机制:窦房结的下一次兴奋传来,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

期上。

23.心肌收缩性的特点:①同步收缩。②不产生强直收缩:原因是心肌细胞有效

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内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③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④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24.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

25.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26.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30~40mmHg。

27.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100mmHg。

28.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足量的血液充盈;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心室收缩射

血和血管外周阻力。

2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大动脉的弹性作

用;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

30.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4~12cmH

O。CVP

2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31.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

32.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①迂回通路/营养通路:营养物质的主要交换场

所;②直捷通路:直接送血液回心,保证回心血量相对稳定;③动-静脉短路:主要调节体温。

33.组织液: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到组织间隙而形成的胶冻状液体。是细胞生

活的内环境。

34.组织液生成的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35.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36.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

静水压)

37.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延髓。

38.肾上腺素:强心药;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药。

科学血液循环知识点详述

1、血液循环 (1)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途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①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血液变化: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②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变化:血液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1. 心脏的位置?(如图) 2. 心脏由哪四个腔组成? (如图) 3. 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如图) 4. 心脏中哪些部位有瓣膜?这些瓣膜有什么作用?根据瓣膜的作用,推测心脏内以及心脏与相邻血管间血流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哈维 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胚胎学家。 他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彻底否定了统治1000多年的盖仑关于心血运动的错误看法,为近代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通过计算血液量推断血液必然是循环不已的。如果心室容量为56.8克,心跳每分钟72次,则1小时由心脏压出的血液为(72×56.8×60)245376克,合540磅(约合245千克),相当于人体重量的3、4倍,由此断定血液在体内必然是循环的。 1.什么是血液循环?分为哪两个部分?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这个过程叫做血液循环。它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2)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 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 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液称为动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称为静脉血 3.经过体循环,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4.经过肺循环,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静脉血动脉血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侧出发回到侧 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侧出发回到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展开全文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水平: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兴奋性(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及变化率)、适应性(行为&生理)和生殖 二、内环境:1、体液量(60%体重)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相对恒定或处在动态平衡中 三、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快速、短暂、精确种类:非条件反射vs. 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 特点:缓慢、持久、广泛分类:运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3、自身调节概念: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四、反馈调节系统: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 1、正反馈: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 2、负反馈: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第二章细胞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分子组成: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分子)、蛋白质(镶嵌蛋白、外周蛋白)、糖类 2、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即流动的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少量的多糖分别与类脂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脂和糖蛋白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 影响因素:a.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2 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 (1):通过载体蛋白的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如葡萄糖(G)、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 特点:a.高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的与某种物质特异性结合 b. 有饱和现象,载体数量有限,转运的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 c. (2):在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帮助下完成,如 离子 特点: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控制着物质的转运a.特异性不高; b.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1)钠泵(Na-K依赖性ATP酶,当胞内Na↑或胞外K↑时→钠泵酶激活→分解ATP→ADP+E→3Na细胞内:2K细胞外逆向转运)的意义:①造成膜内外Na和K的不均匀分布,建立浓度势能储备; 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 ③是细胞产生电信号的基础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2)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于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完成的物质转运,需要特殊的转运蛋白):G、aa—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入胞(血细胞吞噬细菌);出胞(神经轴突末分泌神经递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兴奋性:可兴奋性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单选题 1.心室肌细胞0期的主要机理是 A.Na+内流 B.Ca2+内流 C.Cl-内流 D.K+外流 E.离子泵活动 【答案】A 2.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最快的部位是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 D.左右束支 E.浦肯野纤维 【答案】E 3. 反映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的是 A.P波 B.QRS波群 C.T波 D.P-R间期 E.S-T段 【答案】B 4. 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开放前为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

E.心房收缩期 【答案】A 5.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高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 E.心房收缩期 【答案】B 6. 能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的因素是 A.每搏输出量 B.循环血量 C.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D.心率 E.外周阻力 【答案】C 7.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平均动脉压 E.体循环充盈压 【答案】B 8. 血浆蛋白明显减少 A.组织液生成减少 B.有效滤过压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中心静脉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 【答案】C

9. 心室肌细胞复极化3期的形成机制是 A.K+缓慢外流 B.Cl-迅速内流 C.K+迅速内流 D.K+迅速外流 E.Na+迅速内流 【答案】D 1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静息期内离子活动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答案】B 11.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肌节律性兴奋 B.使心肌"全或无"式收缩 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 D.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 E.使心肌同步收缩 【答案】D 12.心室内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心室射血 B.心室充盈 C.瓣膜开放 D.心房舒缩 E.心室舒缩 【答案】E 13.比较大的阈上刺激才能使心室肌再次兴奋发生在 A.绝对不应期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血液循环(15)-生理学

本文摘自: 1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血液循环(15)-生理学 1.简述肺循环的特点和影响肺组织血流量的因素。 肺循环的特点有: ①血流阻力小、血压低。由于肺动脉管壁薄,其分支短而管径粗,因此血流阻力较小,血压较低。肺循环的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6~1/5。 ②肺血容量变动范围大,且随呼吸发生周期性变化。肺的血容量约450ml ,因为肺组织的顺应性大,故肺血容量曲变动范国在200~1000ml 之间。正阻为如此,动脉血压也随之发生周期性波动。吸气时,动脉血压下降,吸气相后半期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在呼气相后半期达到最高点。 ③肺部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为负压,这有利于肺泡保持干燥以及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影响肺组织血流量的因素: ①神经和体液调节。刺激交感神经对肺血管的直接作用是引起收缩和血流阻力增大,但整体情况下,交感兴奋体循环的血管收缩,将一部分血液挤入肺循环,使肺血容量增加,循环血中的儿茶酚胺也有类似作用。刺激迷走神经可使肺血管舒张。乙酰胆碱也有类似作用。 ②肺泡气氧分压。急慢性低氧都能使肺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肺循环血管对局部低氧发生的反应和体循环血管不同。这一反应可使较多血流经氧充足的肺泡,使血液摄取较多的氧,因而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例题: 下列关于肺循环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血流阻力低 B 平均动脉压低 C 循环血量少 D 血容量变化范围大 E 有效滤过压为负值 正确答案:C 2.简述脑循环的特点和脑血流量的调节。

本文摘自: 2 脑循环的特点有: ①组织代谢水平高,血流量大。 ②脑血管的舒张受到相当的限制.血流量的变化较其他器官为小。这是因为颅腔是骨性的,颅腔内的脑组织、脑血管和脑脊液是不可压缩的。 ③脑组织和血液之间存在血一脑屏障。 脑血流量调节的特点: ①脑血流量取决于脑动、静脉的压力差和脑血管的血流阻力;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60~140mmHg)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使脑血流量保持恒定。偏离此范围时。脑血流量将随血压升降而升降。 ②血液CO2:分压升高或O2,分压降低都会引起脑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③脑各部分的血流量与该部分脑组织的代谢活动程度相关。当某一部分活动加强时,该部分的血流量就增多,该作用主要由一些局部代谢产物而引起。 ④神经调节。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对脑血管活动的调节很次要。 例题: 平均动脉压在下列哪一范围内变化时,脑血流量可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 A 60~90mmHg B 80~100mmHg C 60~140 mmHg D 90~160mmHg E 50~180 mmHg 正确答案:C

大学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生理学重点总结笔记知识点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生理学重点必考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生理学可以说是学护理的基础,说是基础并不代表它简单,而是说它重要,解剖生理这两门基础课学不好,就相当于是盖高楼地基没打稳,迟早得塌。 给大家整理了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生理学复习要点,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生理学教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Circulation) 本章导读 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生命不息,循环不止。机体内的血液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内分泌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和靶细胞,同时携带其代谢终产物经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实现了体液调节和血液的免疫防卫功能,进而维持了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是一套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源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是以其特定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按照心肌细胞不同的电生理活动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即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或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即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具有的一般生理特性是: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正常心律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心房和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心脏泵血的过程即是心脏进行节律性有序舒缩的过程。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即为心动周期,它可以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研究其泵血机制的基本单位,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其常用指标有心输出量、心脏作功量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按照各类血管不同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由左心室泵出后,循动脉系统分配至各器官组织,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静脉系统收集回流至右心房,继续新一轮的心肺循环。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血压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动脉血压是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凡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动脉血压。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静脉又称容量血管,起着血液贮存库的作用。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由于其数值可以反映回心血量和心脏的射血功能,故在临床上常作为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指标。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就是进行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三种方式是: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存在于组织、组织间隙内的液体称为组织液。组织液滤过和重吸收的相对趋势通常以有效滤过压的大小来衡量。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一条重要途径。淋巴回流的生理功能是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至血液中,并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情况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就不同。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改变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以调节心输出量,改变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口径以调节外周阻力和循环血量,同时结合局部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从而协调地进行各器官组织间的血量分配。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液因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等,可调节全身或

2022西综考研:生理学各章复习重点提炼

西医综合包括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几大部分,由于西医综合的内容多,杂,乱。在此整理了西医综合的五大科目的重点内容,希望对2022年考生有所帮助,以下是有关生理学的相关内容。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

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几个“”: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传导速度慢。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是考试重点也是难点,以左心室为例的典型心动周期的生理表现是常考点,同学们在复习时也要归纳一下“”:快速射血期末左室压力高,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容积小,心房收缩期末左室容积大,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压力高,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低,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快。心输出量的调节也是考试重点,但在解题时总会觉得无从下手,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知识重点

1.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频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60~100次/min,平均75 次/min。 2.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 3.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四大状态的变化 5.心音 6.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 指标。 8.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9.(静息)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时)每m²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用于评定不同个 体的心功能。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搏出量:①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②心肌的后负荷:动脉血压;③心肌收缩能力;④: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 快,心输出量越多。 1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12.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13.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90mV,K+外流形成。(2)① 0期去极化:-90mV→+30mV,由Na+快速内流所致;②1期复极化:+30mV→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③2期复极化(平台期):0mV,由Ca2+内流,K+外流所致;④3期复极化:0mV→-9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⑤4期复极化(静息期):-90mV,通过Na+–K+泵,摄K+排Na+、Ca2+。 14.自律细胞与心肌工作细胞生物电的最大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15.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机械收缩特性-收缩性。 16.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17.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所控制的心跳节律。 18.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时,在房室交界处耗时较长的现象。 19.房室延搁意义:使心房与心室交替收缩(不发生同步收缩),并使心室收缩前 得到足够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脏的射血。 20.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期:兴奋性为0;②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较低;③)超常期:兴奋性较高。 21.代偿间歇:在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停顿(心室舒张期)。 22.代偿间歇的机制:窦房结的下一次兴奋传来,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 期上。 23.心肌收缩性的特点:①同步收缩。②不产生强直收缩:原因是心肌细胞有效 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内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③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④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24.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 25.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26.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30~40mmHg。 27.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100mmHg。 28.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足量的血液充盈;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心室收缩射 血和血管外周阻力。 2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大动脉的弹性作 用;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 30.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4~12cmH O。CVP 2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31.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 32.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①迂回通路/营养通路:营养物质的主要交换场 所;②直捷通路:直接送血液回心,保证回心血量相对稳定;③动-静脉短路:主要调节体温。 33.组织液: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到组织间隙而形成的胶冻状液体。是细胞生 活的内环境。 34.组织液生成的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35.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36.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 静水压) 37.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延髓。 38.肾上腺素:强心药;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药。

生理学教案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教案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物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心输出量的调节及其评价。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心肌细胞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心脏的功能和电学与力学的基本概念;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与血液动力学概念。 [重点] 1. 心肌工作细胞(cardiac working cell)和自律细胞(rhythmic cell)跨膜电位变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收缩的关系。 2. 心肌细胞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等电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的概念、心室射血和充盈过程。心泵功能基本评定指标。 4.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的概念、正常值、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的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5.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6.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特点、作用。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及其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和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cardiovascular reflex)的概念、作用、特点、机制及其生理学意义。 [难点] 1. 心肌细胞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等电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正常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的波形及其生理学意义。 3.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肾上腺素(epinephrine)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和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学时] 13-15 学时 概述: 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的概念: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 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血液循环 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在生理学的第 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 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人体内的血管主 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 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 流的功能。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 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 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 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 活动。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 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 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 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 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 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血液流速是指血液在血管内通过的速度,它是血液循环速率的重要指标。血流速的基本参数包括平均血流速、脉搏血流速等,它们反映了血流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在不同部位和状态下,血流速会因为血管结构、血液黏稠度和管腔阻力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对血液流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估和掌握血液循环的生理特点。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各章填空题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刺激引起反应所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机体不断地_______________自身衰老的结构,同时又不断地_______________自身结构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3.分布于__________为细胞内液;分布于__________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脑脊液。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_______________称为兴奋性,衡量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_________。 5.神经调节是指通过___________的活动,对体内___________的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_______________两种。 6.反射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的。 答案: 1.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的变化率2.破坏和清除重新建造 3.细胞内的体液细胞外的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4.动作电位的能力阈值 5.神经系统各组织器官反射条件非条件6.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当细胞受刺激时, _________减小,产生____________,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是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它是导致____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 2.载体易化扩散具有三个特点,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同一细胞动作电位传导是通过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_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4.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初长度呈 ________,肌肉在某一初长度进行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此时的初长度为_______________,此时的负荷为_______________。5.在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可沿着纤维作_______传导,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________。6.体内各种信号一般先作用于细胞膜,膜上某些__________能选择性地接受某种特定信号,引起细胞膜两侧___________或细胞内发生某些功能改变,细胞膜的这种作用称为___________。答案: 1.膜电位去极化Na+ 2.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3.局部电流 4.正变最适初长度最适负荷 5.双向不衰减 6.特异性蛋白质电位变化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章血液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_______________,称为血细胞比容。 2.红细胞具有以下生理特性:可塑性变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时相。 4.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临床上即使ABO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若主、侧次均不凝集为 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凝集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若仅______________凝集,按异型输血的原则把握。 答案: 1.容积百分比 2.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3.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 4.输血反应配血相合主侧次侧第四章血液循环 1.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等容舒张期时,房室瓣处于 _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2.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___________,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4.PR间期是_______________起点到_______________起点之间的时程。在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_______________。 5.血压突然降低时,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传入冲动减少,血压升高。 6.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是循环途径_____、压力______、血流_____,血流量______和在每一心动周期中血流呈__________变化。 答案: 1.关闭关闭关闭关闭 2. 90mV K+平衡电位 3.房室交界浦肯野纤维 4. P波QRS波延长 5.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6.舒张压的高低心舒期的长短短高快大规律性第五章呼吸 1.外呼吸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吸气末,肺内压___________大气压,胸内压________大气压。3.肺通气的阻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_______________。5.肺每分通气量等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乘积。6.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 1.肺通气肺换气 2.等于低于 3.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4.肺活量 5.潮气量呼吸频率 6.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消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答案: 1.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2.促进抑制 3.胆盐 4.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 5.单糖氨基酸钠离子 6.盐酸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方法是视混合膳食呼吸商为 _______ 、用该数值的_______乘以所测定的单位时间内的 _______。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 4、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 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 第二节体液与环境 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2、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 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 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 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 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 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称负反馈 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1、主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 2、被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 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 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七年级(初一)生物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了解自律细胞和工作细胞的概念和特性、电活动和泵血两个生理过程的联系。重点掌握自律细胞(以窦房结细胞为例)和工作细胞(以心室肌细胞为例)的动作电位及其离子机制。理解钠泵、钙泵和Na+-Ga2+交换体在心脏电生理学中的意义。了解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理解自动节律性和起搏电流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影响兴奋性的因素。重点掌握心动周期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理解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理解体表心电图的生理学基础、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本节中的难点是Na+状态与兴奋性和传导性的关系。了解钾通道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了解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与长QT综合症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了解基本的心肌力学概念和心肌收缩的特点、心动周期的概念。理解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的变化和心音的形成。理解泵功能常用评定指标的生理意义。重点掌握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的概念及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机制。理解心力储备和代偿的概念及方式。本节的难点是心肌作功效率的生理意义及Laplace定律和Starling定律的生理关系。 第三节血管生理 了解各类血管特别是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和容量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理解流体力学特别是Poiseuille定律在血管生理中的应用特点。掌握血液黏度、血管顺应性的概念。掌握血管的顺应性和压力-容积关系、压力-流量关系。重点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和影响因素。了解动脉脉搏的概念和形成机制。理解微循环的结构及生理特点。理解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影响因素,了解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影响因素。理解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概念,重点掌握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本节的难点是体循环平均充盈压的概念及意义,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三者的关系。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理解心血管活动不同调节类型的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心脏的神经支配,掌握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递质、受体及其作用,了解血管的神经支配,重点掌握交感缩血管神经的递质、受体及其作用,了解交感舒血管神经、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的作用,理解延髓基本心血管中枢及其紧张性活动,理解高位心血管中枢的生理意义。重点掌握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缓冲反射的通路、作用及意义,了解化学感受性反射和其它心血管反射。了解全身性和局部性体液调节的概念,掌握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及特点,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了解NO发现的重大生物学意义(诺贝尔奖),理解血管内皮舒张物质和NO的概念及作用,了解加压素、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