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笔记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笔记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笔记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笔记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社会因素:国家政策、个人心理理念、国防安全等

环境因素。

除此以外,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地理位置、企业协作条件也会影响到某些工业区的布局。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钢铁工业的区位的变化:靠近能源产地-------靠近原料、能源-------靠近交通市场

(鲁尔区)(鞍钢)(宝钢)

①由于技术进步,原料、能源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而市场、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

②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而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③信息通达度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工业的集聚

信息的联系

2、工业集聚的意义

(1)有生产联系的工厂集聚可以: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2)有空间联系的工厂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联系工业的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分类:

按专业化程度分:①专业性工业地域

②综合型工业地域

按发育程度分:①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城、石油城

②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如面包厂

4、工业分散:

(1)工业分散的三种情况:

①体积小、质量轻但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因为电子元件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为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形成工业分散。如iPhone 手机

②复杂产品的配件厂与组装厂之间,如福特汽车。

③由于传统工业区用地紧张、污染严重、交通拥挤,新工业也不愿落户,从而会从传统工业区中分散出来。(2)工业分散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廉价的劳动力,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工业分散的结果:形成跨国公司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什么是传统工业区:

A 典型地区: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B 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C 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D 工业特点: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E 目前存在的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量大、污染严重、资源枯竭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①煤炭丰富②铁矿进口方便③水源充沛④水陆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

3、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4、可持续发展措施(针对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内在原因)调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鼓励和引

进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2)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出现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堵治理污染、发展交通

4、为什么叫新工业?

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之后

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

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典型地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

5、新工业的特点(与传统工业相比):‘小’‘轻’‘低’‘专’‘散’

(1)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2)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

(3)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

(4)资本集中程度:低,中小企业多

(5)工业分布:企业分散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6、美国’硅谷’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例高。

②产值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发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7、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2)有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3)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和旧金山航空港)

(4)市场广阔(稳定的军事定货)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针对训练(有答案)

2.该循环系统中 a 、b 、c 、d 依次为 A .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 业 C .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 处理厂 3.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 确是 A .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C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李先生登录 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 B .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D .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B .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D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Y 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 K 公司,如下图所 T 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 H 商贸公司,内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宁夏的 示。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针对训练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 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该市规划在 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读我国某地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各 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广东家具在中国市场一直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但伴随着四川、江浙、北京、东北四大 4.H 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C .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5.空间 布局最灵活的是 ( ) A .T 公司 B .Y 公司 ) B .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 D .临近 T 公司,便于信息交流 C .H 公司 D . K 公司 读 “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 ( 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 小) ,回答下面小题。 7.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 .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发展①所示的工业部门 C .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发展③所示的工业部 B .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②所示的工业部 门 D A .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 .②—计算机装配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学年论文 学 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王亚杰 论文题目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指导教师 周红升 职称 教授 成 绩 2011 年 5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关键词 (2) Keywords (2) 1、经济区位的概念 (2) 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2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 2.3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3) 2.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1市场环境对经济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2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3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5)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学生姓名:王亚杰学号:20095081244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周红升职称:教授 摘要: “富士康科技集团进驻河南”选址郑州,一个引人瞩目的新闻热点。此次富士康落户河南,首先看重的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便捷的内销物流体系;而河南省则希望富士康的落户能填补河南没有重大电子制造业项目的空白,并借助其带动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那么,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何入驻河南,郑州又有何区位优势,郑州又为何以极大的热情邀请富士康的投产,社会各界众说纷纭。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富士康入驻河南又有诸多因素,如要素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资本、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等,以下做详细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Abstract: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stationed in Henan" site in Zhengzhou, a compelling news hot. The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the first value is the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followed by the convenience of the domestic logistics system; and settled in Henan Province, Foxconn wants to fill a majo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rojects in Henan is not blank, and with its driv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why settled Roxon Technology Group, Henan, Zhengzhou, wha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Zhengzhou, and why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e invitation to Foxconn production, the community controversi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have many factors, such as factor inputs land, labor, capit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apital, industry, environment, policy environ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impact on economic activity location choice factors .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含答案)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 考纲解读 (一)工业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 (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二)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 了什么作用? 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黑龙江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 地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工业的区位选择

必修2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的探究性学习 一、搜集探究资料 课前给予学生适当的分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第一组(“非同一般”组)搜集有关宝钢和鞍钢(或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第二组(“蜂鸟”组)负责整理常见的工业部门如钢铁、制袜等工业生产的主要过程及其特点; 第三小组(“公勇勤朴”组)负责分析比较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有什么不同? 第四小组(“必胜客”组)负责调查除常见的因素(市场、劳动力、资金、原料、燃料等)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业生产和布局? 第五小组(“独揽狂澜”组)上网查阅并下载“我国东风汽车公司搬迁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区位变化的分析; 第六小组(“扬帆起航”组)负责完成对教材活动的评析。 二、各组资料统计 第一小组(“非同一般”组)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经分析、整理如下: 1、宝钢和鞍钢的区位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优势区位条件 鞍山铁矿山西、黑龙江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 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联合了上海市原有的一系列钢铁工业企业,形成了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宝钢集团已具备了年产2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宝钢的设备和工艺居全国领先水平,高炉、转炉、烧结机和轧机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宝钢的钢铁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主要是工业用钢和民用钢材。 宝钢在追求现代企业高效益的同时,特别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厂区绿化率超过42%,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级风景区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 3、不同时期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和燃料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4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 新人教版

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1世纪初,我国各类产品中技术型加工产品出口额占40%~50%,比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为10%~20%,技术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比重小于10%,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大于资源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第2题,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型加工产品转化,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答案 1.BC 2.AD 我国西部地区某传统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此回答3~4题。 3.该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 A.m点B.n点 C.o点D.p点 4.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决定对该企业出台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提高电费等惩罚性措施。基于此() A.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B.m点所在地域的范围将缩小 C.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跨国公司在华公司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公司区位选择 【提要】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必须考虑区位的选择问题,即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才能达到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影响区位选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的价格及可获得性、关税、国家政策和非关税壁垒等等。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区位选择展开论述。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区位选择 【研究的意义】一般来说,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约翰·费耶维舍(JohnFayerweather)教授认为:“尽管人们可以给跨国经营做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定义,但它只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活动。因此,跨国经营所特有的一些概念必须直接来自于与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的经营过程。”跨国公司是对外开放的一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历史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正确.由于交通、电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好似变小了,各个国家在空间、时间上的距离缩小了,国际间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紧密,而且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任何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

开这种经济交流的形式,因此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公司区位选择对我国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文】区位因素是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投资决策时,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主要考虑一些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的价格及可获得性,关税、国家政策和非关税壁垒程度的高低等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到中国来建立分公司。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社会性质可以发现不光是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对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属性、逐渐增强的科研实力和便捷的交通等也渐渐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来华建厂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于理解跨国公司理论及其行为将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就上述论点展开论述。 一、我国的鼓励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分公司 1999年9月,作为试点,北京市出台了《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若干规定》。然后,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2004年3月,商务部修订出台的《关于举办外商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将地区总部作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发展的高级阶段,明确将“地区总部”概念列入了《规定》,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提出了可遵循的规范。 中国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赋予地区总部可从事的经营范围上,具体而言,除了投资性公司可从事

影响区位选择主要机制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产业区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 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 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亦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 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的地点,都是由企业法人来决定。去也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 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如:所有季风气候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都有: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多干旱和洪涝灾害。 地中海式气候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特别像钢铁厂、化工厂等) 2.经济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工业的区位选择 - 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内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内容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1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区位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后者,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 目前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主流的仍是邓宁(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中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金融制度、外贸税收政策及历史文化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2分析框架 2.1 分析原因 选择江苏省作实证分析的原因有如下: 首先,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点省份,吸引外资的数量和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江苏全省实际到账额达131.8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21.9%,占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50.0%。因此,研究江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资区位选择因素,具有典型意义。 其次,江苏省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的引资状况稳中有进,利用外资一直呈递增趋势,选择江苏省作为统计对象,建立模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2.2 指标选择 由于影响FDI区位选择因素的复杂,考虑到模型的可信度、变量的量化、数据的获得等限制,仅选取了以下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因素分析。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为被解释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职工年平均工资(AWAGE)、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I)、进出口总额(OPEN)六个解释变量。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 一般来说,人均GD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宏观经济发展越平稳,外商对投资获利的信心也就越大。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 该指标可以反映当地的市场规模。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大吸引力。备选地区的市场规模越大,表明该地区对其产品的未来需求也就越旺盛,投资欲望就越强。 3)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摘要 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传统的流通领域发展到了生产领域,资本要素的国际移动使国际投资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经济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接着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墓础上, 针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及断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异端, 提出今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近年来跨国公司国际战略的调整,其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上更加苛刻。企业如何制定适合的区位选择的策略,对于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资本要素;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国际战略 1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life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flow from the traditional areas of development to production, capit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obil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economic activit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status quo, then the location choice of enterprises due to the dynamic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the Tomb of the basis of factors,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too concentrat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ff-hing,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eresy, the fu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enterprises location choice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in a more harsh. How to develop a suitable strategy for the location choice for enterprises Key words: capital main facto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trategy . 2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容的要“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容的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理解本节容有一定的帮助。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设计思路 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技能。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应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3. 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 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 味剂。据此完成1~2题。 1.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 四川、吉林 B. 宁夏、新疆 C. 江苏、河北 D. 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 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 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 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 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 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 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 制糖厂 B. 造船厂 C. 瓶装饮料厂 D. 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2020高考地理精准大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10章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 (2)社会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科技、劳动力、政策、农业基础等。2.主导因素与区位选择

市场导向型 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 造业 动力导向型 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 站 电解铝工业 劳动力导向 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地方 服装工业、电子 装配工业 技术导向型 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 技发达地区 飞机、集成电路、 精密仪表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交通和科 技的发展? ? ?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 加强了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2) 水源污染 型工业 ―→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 源地及河流上游 (3) 固体废弃物 污染型工业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特别提醒]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如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外迁;城区地价增加,会增加工业生产成本,导致工业向郊区迁移;环境需求标准提高,会导致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到环境容量大的地区。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 (1)使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 2012年07月31日16:44 来源:《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作者:宗芳宇路江涌武常岐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41 大量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发现BIT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促进投资作用互补。这些文献指出,作为国家间的法律协定,BIT是东道国出于国家经济目标和安全考虑而不会破坏国内现有制度对外资的保护的信号,因而BIT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互补(Hallward-Driemeier,2003)。如果一个国家制度环境很好,又与母国签订了BIT,那么投资者会判断该国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内的制度对外资的保护,从而去投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时,BIT与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制度环境作用互补(Hallward-Driemeier,2003;Desbordes&Vicard,2009;Busse et al.,2010)。现有文献中,除Neumayer&Spess(2005)发现了不稳健的替代作用以外,关于BIT和东道国制度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大都是互补作用。 以上研究结果与采用国家层面的投资数据是分不开的。国家层面的投资数据和国家间BIT签订情况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内生的。例如,两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投资关系密切而签订BIT,而不是因为签订BIT导致了投资关系更加密切。采用企业层面投资数据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因为单个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难以影响国家间BIT签订的决定。此外,发达国家的潜在投资目标国家基本都是制度环境质量不高于母国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潜在目标国家可能是环境比母国更好或者更差的东道国。研究背景的差异使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普适性受到质疑。 结合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现实和文献,我们认为BIT作为促进投资的特殊机制,能够替代较差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投资目标国家的制度环境往往差距较大。制度较差的东道国法制薄弱、政策多变,外国企业的投资很难得到东道国一般性制度的有效保护,风险非常大,对投资保护的需求也更高。如果东道国与母国签订了BIT,为企业投资提供了特殊保护,企业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就能减少(张鲁青,2009)。BIT代表了东道国对保护签约国投资提供的特殊性制度保障,对签约国投资的保护和待遇一般不低于本国和第三个国家的待遇。相对一般性的东道国制度对外资的诸多限制和较少保护,BIT为签约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不低于、且往往高于东道国制度质量的制度环境(UNCTAD,2009)。当东道国制度环境较差,即促进和保护投资的一般性机制较差时,BIT能够发挥特殊的促进和保护机制的作用,给签约国的企业提供高于东道国制度的产权保护。同时,基于法律效力和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考虑,东道国也会履行BIT对签约国投资的承诺。因此BIT作为特殊机制在东道国制度环境这种一般性机制较差时更能够发挥作用。当东道国制度环境较好时,产权保护制度成熟,即使没有与母国签订BIT,也仍然能够为企业提供较好的投资保护,BIT的特殊保护作用的重要性降低。因此,我们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2:BIT对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 (四)母国制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支持 母国的制度也是促进企业对外投资的一般性机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支持和促进本国企业对外投资而制定了大量政策(UNCTAD,2008)。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2001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中,都提出了促进对外投资的规划。2001年以来,我国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在房地产业一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三要素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在这里,位置就是我们通常对区位的理解,由此可见区位选择对于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区位的具体概念,并对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区位选择对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区位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住宅;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房地产投资价值 引言: 房地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纵观历史,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住宅房地产开发中,影响住宅价格及销售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区位。选择正确的区位,是在项目开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下,由于政府对于土地供应持谨慎态度,房地产开发的风险愈来愈大。开发商在“跑马圈地”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区位的选择,最佳区位不但能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开发的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1、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1.1区位的概念[1] 在房地产业,素有“区位为王”的说法,那么何为区位呢?区位是指地块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它是一个综合概念,除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住宅区位进行分析。住宅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在城市区域(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

企业特有优势 区位选择的标准

企业特有优势区位选择的标准 企业特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只有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资产优势。 表现为对某种技术的垄断。这里我们是在广义上使用技术这一概念的,它既包括了生产过程中所实际运用的具体的技术,也包括了诸如知识、信息、诀窍等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技术。对外从事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大都拥有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独特的知识资产优势,包括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新设备,以及独特的管理技能、销售技巧。这些独特的垄断优势的占有和使用,可以使投资企业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拥有强大的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市场竞争能力,以保证企业的投资能够获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投资就是这种优势发挥作用的表现。 ▲寡头竞争效应优势。 表现为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跨国直接投资是“寡头竞争效应”的表现,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多是大型的行业垄断寡头。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表明,国际直接投资与行业集中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400家或500家最大的企业几乎都已成为跨国企业。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垄断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而且相互影响程度很大,一个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扩大都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如法炮制,其他企业也具有这种能力。出于这种考虑,大型企业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的垄断而并非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管理竞争优势。 表现为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卓越的管理才能作为企业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显而易见的。但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常出现利用不足的现象。这种管理能力的“过剩”是推动企业不断扩大其规模并进而发展为跨国公司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它比资本过剩论的解释力更强。 ▲规模竞争优势。 表现为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强大的规模竞争优势,包括巨大的生产规模、销售网络,完善的管理组织,强大的国际融资能力。这些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多次使用的特征,以及为多种多样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的特征。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组织多国籍的企业集团可以实现国际市场的内部化转移作价,使得跨国公司的这些资源优势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因为规模经济对通过研究与开发而获得技术上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已经获得的优势的维持和保护方面,由规模因素而形成的垄断也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特有竞争优势。 表现为具备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对特殊原材料的需求,可能使东道国的国家特有优势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重要决定因素。一旦跨国公司取得了在东道国获得原材料或矿山的特权,该国的国家特有优势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特有优势。这种优势的产生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般来说,一个已经

(完整版)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题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回答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材料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商投资中,海外华人和华侨在自己家乡的投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是出于() A.解决就业 B.利用廉价劳动力 C.利用科技优势 D.个人偏好 4.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设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目的是() A.平衡东西部工业的分布 B.解决西部地区就业问题 C.国防安全的需要 D.建设内地,开发西部 5、影响下列四个工厂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因素依次是①飞机制造厂②电视机厂③印刷厂④水果罐头厂 () A.技术、劳力、市场、原料 B.劳力、技术、市场、原料 C.市场、技术、原料、劳力 D.原料、市场、技术、劳力 6.下列工厂,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的是() A.炼铁厂 B.炼铝厂 C.纺织厂 D.精密仪表厂 读四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图,据此回答7—8小题: 7、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采掘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 8、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① ② ③ ④ 居民区 工业区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下图为某城市的居民区和工业区布局规划图,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回答9—11题。 9、若该城市是我国北京,则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10、若该城市是印度的加尔各答,则布局比较合理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11、若该城市是英国伦敦,则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12、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厂商选择工厂区位时,已不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的是 ( ) A.市场需要量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素质 D.信息的通达性 1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因素是 ( ) A.原料 B.交通运输 C.信息通信网络 D.劳动力数量 14、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是考虑 ( )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15、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其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是 ( ) A.原料 B.劳动力 C.技术力量 D.交通运输 16、下图四图式中,设C 为市场,M 1、M 2为原料供应地,假如生产1吨产品需要M 1提供1.5 吨原料,M 2提供0.5吨原料,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工厂P 应设在 ( ) A.①图式中 B.②图式中 C.③图式中 D.④图式中 P P P P 1 1 11 2222 图5.49 C C 17、石油开采活动应 ( ) A 、接近于消费市场 B 、接近于原料地 C 、靠近交通便利地区 D 、接近于沿海地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