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安阳红旗渠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安阳红旗渠

安阳红旗渠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红旗渠参观游览。

20世纪的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千军万马战太行,开始了引漳入林的大会战。逢山凿洞,遇水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个山头,凿通了211个隧道,架设了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太行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使林县54万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主干渠所在的地方,地势险峻,工程宏伟,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是林虑山的一大胜景,被中外友人称为“世界奇迹”“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蓝色飘带”。工程从开始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早在工程上马初期,就受到毛主席的赞赏,并亲切接见了当时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20世纪的70年代,红旗渠工程顺利竣工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的红旗渠。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当人们重新呼唤红旗渠精神的时候,江泽民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景区现在是国家5A级景区,主要有分水苑和青年洞两个景点。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分水苑景区。

分水苑又名分水岭,原名叫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苑。它不仅仅是红旗渠三条干渠的分水枢纽,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岭。岭南的水汇入洹河,岭北的水汇入漳河,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小水系。就是这个分水岭,在当年修渠时,让决策者和设计者操碎了心。因为如果出现设计错误,红旗渠水就流不过分水岭,整个工程只能浇灌林县北部大约七、八万亩的土地;如果流过去,就可以怪该全县50多万亩土地。红旗渠渠首进水闸的底部高程仅仅比分水岭的闸底高程多了10米多一点,而整个主干渠全长70.6公里,这样算下来,坡度接近1/8000.如果没有精确的设计,渠水流不过分水岭,林县人民勒紧裤腰带,拼命修成的总干渠就成了废渠,责任重大。

接下来这个碑刻是红旗渠纪念碑,他是在1990年红旗渠通水25周年的时候建的。整通碑刻是六面形圆柱体,碑帽是仿古式屋檐护顶。在纪念碑的后方高达的建筑就是就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水闸,这是总干渠分水枢纽工程,雄伟壮观,正面楼顶上三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红旗渠”是郭沫若题写的。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头,总干渠全长70多公里,渠底宽8米,渠岸高4.3米,坡度为1/8000,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相当艰险。从闸门口奔泻出的两股水流,左边的是一干渠,沿着林虑山山脚下向南流去,灌溉了35万亩农田,是用水量最大的一个。右边的是二干

渠,向东流去,灌溉面积11万亩;三干渠从上游500米的地方提前分出,灌溉面积7万多亩。分水闸是红旗渠主干渠上最重要的一个工程。

分水苑的参观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参观青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雄伟的林虑山腰,高5米,宽8米的大渠从悬崖上穿过,渠岸上点缀着各种名人书法。沿着渠岸步行3公里,我们就来到了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青年洞全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这个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的10月份因为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了早日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发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吼声,精选了300名青年男女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只有6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然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很多种爆破方法,使挖山的的速度从每天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1年零5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把洞凿通了。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就把这个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著名学者郭沫若为这个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为了更好的保护红旗渠,发挥它的教育功能,红旗渠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