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村写生心得

宏村写生心得

宏村写生心得
宏村写生心得

实践心得

8月23日,带着对宏村写生和完成实践任务的期待,我们经过了八九个小时的颠簸,当天下午四点到了宏村,我们发现到处是写生归来的学生,三五成群,看来到宏村写生的人确实不少。

24日清早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那时人很少晨雾还未散去,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我们踏着石板路来到南湖边,走过位于南湖中央的画桥,画桥前半湖莲叶在风中摇曳。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除了对村子布局的了解,带队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

第一天我就被宏村的美深深吸引,这是画家的天堂,是摄影爱好者的梦境,是一切对美有倾慕之心的人向往之地。在宏村里画建筑人文,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绘画过程是一种享受。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我想继续了解它。

接下来几天,我们跟着老师寻找最佳取景点,边走边讨论宏村的风景人文。老师告诉我们说宏村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然后我们继续探讨徽派建筑的材质与机理,建筑的结构、内部布局。我们对马头墙特别感兴趣,从村民口中我们了解到,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

垣,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为什么要建造马头墙呢?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

还有一点让我们惊讶的是,房子外墙的白墙灰竟然是先人用米浆、猕猴桃汁、泥土等混合而成的,闹饥荒的时候还能剥下来吃!

28日,上午写生任务结束后我们到宏村村委会去采访工作人员以对宏村的现状与规划情况进行了解。这位工作人员是土生土长的宏村人,在村委会工作已14年。从他口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宏村牛状布局是因为宏村发生过大火,曾经12座的老宅只烧得剩下三座,于是明代请风水先生过来参与规划设计,才有了南湖与月沼。我们以为经过几百年这个村子会经过很多变迁,没料到工作人员说这里并没有人为的改变过布局,这里的房子都被保护了下来,不准重建只准修复,所有东西都是原来的样子。听下来到这个古村落被完整保留我们感到很欣慰。他说,其实这里的旅游业、写生业还是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游客和学生会乱倾倒垃圾污水,但大部分人素质还是可以的。另外,我们在屏山村写生时留意到,在房子外墙乱涂鸦的现象十分严重,各种标语、广告都污染了本来干净的墙体,让人对这个村子的整体印象不好。我们认为,既然旅游业和写生业的发展是政策性的,而且就趋势看来以后游客还会越来越多,那么宏村等村落就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多方面的采取措施管理游客不当行为,多分派人手保护建筑与环境。只有保护好这里的环境不被污染,保留原来的味道,这里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30日,我们对宏村当地居民进行了实地采访,希望了解作为建筑使用者对建筑本身的满意度与未来的要求。有村民说道,别看这里的房子很老很旧,其实住在老房子里也是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空气很好。村子也没有扩建过,所有的东西都是原来的样子。现在村子也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线什么的也都有了,大家生活也都挺开心挺幸福。未来的要求就是希望政府能有更好的政策来保护好

这里,让这里更好的发展。

写生任务和实践任务都在愉快顺利地进行着,我们起早摸黑,拿上速写本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写生,直到天黑了才不得不回来。在寝室里大家拿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讨论,学习气氛十分融洽。

在这为期十天的写生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见识了很多事物,认识了很多人,画画的技巧有所提高,对古代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十天来对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它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居,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极具魅力的明清家具,无不令人徘徊踟躇、流连忘返。身处其中不禁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醉心;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最后的几天在闲暇时光于村中穿街走巷,渴望把每处光景留在心中。这十天是我最难忘的徽州之旅,希望将来再回到这里,能看到宏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1.概述 写生的日子是美好的,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我班与另外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五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安徽黄山市西递徽派古建筑群,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地进行了7月13号到7月27号维持两周的观摩写生。本次实习是围绕着徽派建筑的风格和设计特点,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先进设计思想,景德镇制陶文化,徐州两汉文化而进行的,通过两周的的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以下我就结合自己的实习体会通过查阅资料在徽派建筑(主要以西递为例),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景德镇制陶文化,徐州两汉文化等方面做阐述,论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对自己未来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 西递徽派古建筑群 1.前言 我们带着对西递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了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天堂。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傍晚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17点的样子,老师安排好休息后,我们渐渐的稳定下来。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湖南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艺术气息十分浓厚。在刚刚到达西递的那一刻,我仿佛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虽说已是下午,但是仍然可以体味到浓浓田园风情,给明天的行程增加了更多期待。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气息,马头墙,铺著石板的小巷,精美无比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另外这里川眉山秀,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独领神韵,美丽的景色可遇而不可求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所以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不尽人意,就当是练练手好了,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宏村的目的。我画画喜欢安静的环境,我画画不喜欢喝大部队一起走,我就一个人呆在比较安静的地方画画,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

风作文之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宏村采风心得体会 【篇一:西递宏村采风报告】 西递宏村采风报告 作者: 专业年级: 学号:指导老师: 采风地点:西递宏村 采风时间: 采风目的:通过半个多月的写生采风,加强对自然以及人文风景的 感受力,深入体验徽州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与 交融。进一步的提高对形体的把握能力,在绘画过程中的取舍能力等。 徽州采风记 东方和西方,江南与塞北,人类的活动促成了不同文化的相逢,文 化的离合也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人改变了环境,还是环境改 变了人,大山中的一草一木,古楼上的青砖白瓦,总会为我们津津 有味的一一道来。 西递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写生实 采风。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这一周多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 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 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 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 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西递,位于安徽省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清晨,薄雾朦朦,远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 引我们去探索。一、粉墙青瓦马头墙 古民居建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粉墙青瓦,色彩明快,然而岁月的痕 迹会使粉墙逐渐斑驳,远看与山水融合在一起反而增添了几分写意。两侧山墙厚重,因有抵御火灾功效,又称“封火墙”。墙角青瓦起垫 飞翘,在蔚蓝的天际下,轮廓分明,形似高昂的马头故又被叫做马 头墙,马头墙层层叠叠远看就如同群马昂首奔跑,十分壮观。

安徽宏村西递调研写生日记

设计调研日记 7月5号 下午,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南京的车上,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也许....在车上我们全班一起吃东西、一起嬉笑,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晚上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8点的样子,老师安排休息,好多同学已经安耐不住这里的吸引就和当地的居民、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起来了。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7月6号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周润发《卧虎藏龙》里走过的小桥,这是进入宏村里面的主要地点,每个导游都会把这里好好的介绍一番。 然后就是半月潭,里面有很多红色的大鱼,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浮上来,可以看到一片红色。 宏村,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 美中之极。。 当然这次来宏村,也是参杂了一些个人感情的。 以前总是听人讲它有多美。。 这次总算亲身感受了。 走在宏村里的每条路上,想着这路以前是她走过的。 看到某个景点,会想这是在她照片里出现过的。 去找她说的那家煎饼店 去找她遗憾没买的银饰 去那家大角苗买吉祥的东西,只是还是没有她的姓氏。。 一直在宏村里不停的走啊走。 希望走过每条她走过的路。。 幻想她在我身边,给我讲以前她来的时候怎样怎样。。 这次宏村写生 让我领略到了优美的古村落风光;了解的徽派建筑的特点;见识了丰富的古村落人文。 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 看着一张张在宏村留下的作品,心里很满足。。 7月7号

安徽屏山写生报告

安徽屏山写生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写生回来虽说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在那里的美好日子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十多天来对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在来安徽之前已经对安徽宏村的优美风景颇有一番了解了,没想到现在自己真的来到了暑假一直期待的写生之地,不愧是“中国画里的乡村”。 我们写生的第一站就是我们所住的屏山村,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屏山村又称舒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此。这里与长沙相比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你来到这会不由自主的想拿起笔将这里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 来屏山画画的第一天,前天晚上还充满着激情,想着自己在这的半个月一定要画几幅优秀的作品,好大显身手一番,可是不料,第一天冒着大太阳、提着板凳和速写本随便选了个地方坐了下来,打算静静地画下去,可一拿起笔来就无从下笔,因为以前完全没有画过风景速写的我,所以比较发愁。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图片,觉得没什么可看的,又没多大把握能画好!不知从哪开始画,便随意开始画了几笔,心里安慰自己:没事,这是第一幅画,没有画好也无所谓的。才画了好几分钟了,我的心里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很浮躁,于是我便四处采景了,照了很多照片,大概将屏山转了一圈了,一上午就悄然过去了。又开始了下午新的生活、新的心情,让我很快便找了个很凉爽的地方,听着优美的音乐坐了下来,开始了我的速写,这时感觉还不错,虽说画得没我理想的效果,但是还是克服了

游宏村心得

游宏村心得 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感受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 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 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正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篇二: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

2012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

2012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0月26日 二、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 三、写生考察人物:建筑设计学院师生 四、写生考察内容: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 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 10月22日,早上8: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可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

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的金字匾额,显示着先祖的勋业,也使子孙蒙受荣光。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篇一: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XX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XX年10月22日——XX年10月26日 二、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 三、写生考察人物:建筑设计学院师生 四、写生考察内容: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 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 10月22日,早上8: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可

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 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 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XX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

宏村西递写生报告

安徽宏村、西递采风报告 采风时间:2010年10月11日——11月31日 采风地点: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宏村、西递 采风内容:色彩,风景 继大一碛口的写生之后,我们迎来了大二的第二次写生。目的地就是位于安徽黄山市的宏村与西递。我们将在学校的组织下,在这个有着南方风韵的地方,描绘出与北方完全不同的画卷。 宏村位于黄山 市,黟县县城东北, 地处黟县、黄山区、 休宁上区县交界处, 离县城11公里,往 东可达太平湖、九华 山风景区,北上铜 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宏村在唐宋期间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宏村于2001年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村地形犹如一头卧牛,亦称牛形古村,有举世无双的环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等水系艺术设施。村中有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有保存完整全省仅存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历

史设施。宏村历史悠久,早在北宋以前就有人居住在这里。南宋诏兴年间始建村落名弘村。这里好像家家户户都是艺人,竹木工艺品,石雕,服饰,骨雕等等都做得十分优美。 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同时,来自全国各地各大院校的学生,围绕在南湖周围,用手中的画笔将南湖上,湖水映着稍远处的房屋,低垂在湖中的柳树,记录在画纸之上。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听别 人说,顺着水流时 出村,逆着水流时 进村。我们便逆水 向上,来到了村中 有牛胃之称的月 沼,因为池塘的形 状为规则的半月, 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在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最为著名的是在牛角处的两棵参天大树,在树下,抬头向上看,完全被树叶所遮蔽,听村中的人说,这两棵,一棵是白果,一棵是红杨,它们俩都五百多岁了。当地的风俗是逢新人结婚,需要绕红杨三圈,才许嫁娶,凡丧人要绕白果三圈,才许入后山土葬。也算是当地的一种别具的风土人情吧。 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宏村是大学第一次写生的地方,也是平身第一次去那里。以前听说个过那地方,想到马上要去,心理难免有点激动。对于我来说,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还能对中国南方的文化有些些许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 我们在车上坐了将近30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从大西北南下至江南之地,从干燥到湿润,从苍黄到冷绿,从塞上之风到江南美景。变化纷多,目不暇接,我想这也是中国南北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吧!坐车绕过几个曲陡的山路后,终于到了宏村。我们到是已经比较晚了,于是我们打算先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去村子里看看。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们就被组织到村子里看看。清晨的宏村,薄雾朦朦,远处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我们按原计划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参观品味,同学尽情的享受着宏村的自然风景和古色古香的徽派传统建筑风光。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参观于其中,大家一起参观一起分享各自的感悟。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徽派建筑,它也是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成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接着我们走到古村口,那有条河,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大二5月7号开始的近十天的宏村采风让我的大学四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和难忘,我相信,等到毕业那天,蓦然回首,我会清楚地记得和同学老师们和睦相处机会难得的一次采风。 我们从学校出发,大家一路上都情绪高昂,激动不已,终于在6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我们要住的宾馆,时是下午,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写生报告 4月23号,我们开始了皖南写生之旅。其实这一回可以算作大学里第一次那么远的集体活动吧。记得出发的时候是一个清晨,坐上大巴之后,因为晕车心情不是很好。好在一路上都是漂亮的风景,在大巴上看到几个同学对着车窗拍照,心里也泛出一些热情来。由于我们路程较长,所以一天的车程里我们大半在睡梦里度过,但偶然睁眼里的山色迷蒙,突然在未到之时对着目的地有了一些憧憬,听说是写生基地,那么必然也是好水好山了吧。而且去之前我们已经在网上搜过了,非常漂亮。恩,很漂亮!果然,车刚走进黄山市我们就激动,因为这里太漂亮了,到处都是漂亮的山峰,对于我们这些在平原生活的人,无疑是一大乐点。 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拎起行李站在来来往往的同学之中,我看到很多来写生或旅游的人,让我对宏村的印象有进一步提高。第一眼看到的是平坦的桥下平静的河水,对宏村的第一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水墨之乡”。如今能够安静地看一方山水,心里也有点小得意吧。当然接下来的食宿安排虽然有点简陋,但想想毕竟不是堂而皇之的旅游,在乡村古旧的小民房里拿出几碟家常小菜招待远来的客人,有点小流浪的风情也是不错的。虽然这么想,但第一天还真是不那么习惯当地的饭菜,在拥挤的房间里也没有能够全然地去掉千万里赶来的疲惫,但好在那一弯夜色,村庄里平静地充斥着生活的气味,明亮的夜市,露天的歌唱甚至于简陋的台球室,也算得上有些事做有些事看了。第一天还是一个清晨,天不是很好,下起了雨,四周烟雾缭绕,把宏村映的更加漂亮,就这样我们还是兴致高昂的早早地进去了,那天人很多,我们打着伞跟着,听着导游讲解。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还有满目的绿色,完整的徽派建筑,流淌着的皖南风韵将天空染得碧蓝。 看到铺平的石板小路,整齐的白墙,村里村外的古树,是不是有一些微微的熟悉,原来乡村的氛围是老早就住在自己心里的那一份宁静,看到了就会想到。所以暗暗地祝愿自己的这次的经历会安静而深刻。然后还有承志堂、乐叙堂、德义堂很多,里面的木雕,装饰构造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周围都是细细观赏的人,其实在来往的观光者里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不一样吧。 从第二天开始的行程里,我们也走遍了周围的几条小街,不细心地说当然都是一样的民居风色。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宏村的木雕和水系,让人很是敬佩。听说宏村发达的水系工程是在一个女性的指挥下完成的,这位女士真是太令人赞叹。

自己总结的安徽宏村写生感悟

写生感悟 前两周我们去了安徽宏村写生。下车整顿一下后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以前宏村的先人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在建筑领域里符合“仿生学在以后的几百年里也为宏村的后人们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 不知不觉中,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书院。这岑经是这个村庄的小孩读书的地方。在它的对面有一个湖叫南湖湖边景色很美,湖中有一桥叫作画桥,所以大多数同学,也都喜欢在此作画。确实,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一些因为潮湿而发霉变黄的墙,都在不经意间为画面增添了许多色彩,还有少许的尚未发芽的树木,再加上一些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景,面对这些,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的体会感受,也许会发现这种感觉还不错。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屏山、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 当然来这主要还是画画不是陆游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来这里的目的,各自带上速写本、钢笔,出去写生了,这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还是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了,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 刚开始的时候吧画的当场觉得还行,但是回到我们宿舍以后再看的时候,咋看咋觉得难看。所以呢,一有时间就会自己一个人呢就在村庄里转,可能是准备静一静急躁的心吧。然后又经过大约几天的画画吧,自己觉得有点进步,也知道自己那不行了,所以呢就开始多画,也多看别人画。到了最后几天吧,感觉好多了,但还是呢失手有点多。 现在想想,其实自己在南湖边上画的最多了,这里呢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同行也多,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在村里还可以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有时我画够了,就偷偷跑到别人后面看别人作画,不偷偷的话别人就不好意思画了,其实倒不是怕打扰别人,更多的是怕破坏了别人的画画思维。有那么一次,我的感触很深,很深我看一个同学作画,我从头看到了尾,她就问我干嘛看了那么藏时间。其实更多的不是看而是感受,感受一下别人对那种场景的感受吧,我记得她当时用的是一个叫小楷的笔,在她的驾驭下整个画面的效果非常好,这深深的触动了我。我问了一下她是学什么专业的,她说艺术设计,我有看看她的书写本,里面真的画了很多,而且各种形式都有,有黑纸白笔的,上颜色的,还有各种的构图。人家也是艺术设计,我也是艺术设计,可看看自己画的画,觉得很幼稚啊!我本来就觉得自己渺小,现在觉得更渺小了,哎,很受教育啊。回宿舍后我出去买了黑卡纸,白笔,红笔,接着下午又买了软笔,炭笔。我买这些笔,也不是应为买笔画而买笔的,其实我现在心里也有一定的积累了。在花书写的时候我老感觉到钢笔书写这几个字旁边挤满了平面构成,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老是有种想用平面构成来表现眼下这片建筑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是好的,都是学艺术设计的吗!设计不就是要不断去创新,不断去挖掘人得思想吗?至少现在的我觉得是这样。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

大学生外出写生实习报告总结

大学生外出写生实习报告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外出写生实习报告总结篇一大学生写生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在西递我们待了4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不舍村中的那条大黄狗,我们却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之后,我们来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

西递写生实践报告 随着大二学年的结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写生实践活动,这次写生实践我们选择了西递,我认为出外写生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我们学业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对于我来说,这次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 宏村、西递是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写生之前,老师陪同我们先领略了宏村、西递的古文化建筑以及优美景观。在我们初进入宏村之时就被它复古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成片的油菜花海深深的吸引住了,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当时真感觉自己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样。进入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的优美景色,南湖中间的石拱桥

最为显眼。听着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这个古老的村落以及古代官商的事迹,了解到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其中宏村百幢古建筑中以“承志堂”最为有名,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在对宏村、西递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后,我们开始了写生之旅。在这写生的人特别多,一路走过去随处可见。我们还看到许多大师级别的人在这写生画画,他们的独特的画画手法真是太让人赞叹了,使我们真正的开了眼界,得到了见识。我的速写水平可以说是很差的,从高中刚开始练速写,我就经常偷懒不练导致我现在的速写水平很烂。对于速写我了解的太少了,建筑速写也是在大学初次接触的,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我真是头疼不已,因为我看着画根本就无从下手,然后只能慢慢的临摹。随着每天逐渐的临摹我的速写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可是当出去外面写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什么都没学会,选景定位更是一脸迷茫,当学校说出去写生的时候,说实话当时心情是很矛盾的,想去的同时又担心自己到那画不出作业,也担心速写水平得不到提高。可到宏村呆了几天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想法,在写生的过程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我的速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画起来也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从最初的线条生硬到线条随意流畅,慢慢的画出了自己风格。每次看到别人画的特别棒的时候打心眼里是羡慕的,

安徽宏村西递写生实习报告范本

文法学院《专业实习考察课程实践环节》报告书

专业实习考察报告 姓名:文超 学号:111111205 班级:艺术112班 指导教师:晶梁明 学院:文法学院

实习目的:通过专业考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一、皖南印象 皖南山区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村落。 皖南古村落位于古徽州(今省市,绩溪,婺源)境,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处古民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如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因此历史文化涵深厚。 二、徽派建筑基本概况 1、徽派建筑概况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省市、市绩溪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

地区(淳安、浮梁)。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徽州建筑艺术的典。与现在的建筑分类相对应分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2、西递宏村概况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省黟县境的风景区,是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1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西递写生心得体会

宏村西递写生心得体会两周的黄山实习转眼就结束了,现在想来觉得挺怀恋那里的生活的!那里的美如画的景色、那里古色古香的房屋,那里质朴勤劳的人们。。。。。。那里的一切都深深的令我着迷!通过这次实习我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现在就来跟大家来好好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在一开始知道我们要去黄山那里写生时我很兴奋,因为我一直都对黄山的奇山怪石充满的无限的憧憬,总想要投入到她的怀抱中去,心想现在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去游览一下了。所以就天天盼着去黄山写生。 终于在暑假初迎来了去黄山的实习,我们全班一起坐着火车颠簸在去黄山的旅途。虽然火车上有点挤但丝毫没有减少我们的兴致。在火车上我们放肆的嬉闹,高谈阔论,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旅程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我们都精神抖擞,可以看的出我们都很向往那片神奇的土地。 很快十几个小时的旅程结束了,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西递!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写生也就要开始了!看到它的第一眼,到处都是带有马头墙的古老建筑,它到处散发的那古老的文化气息就已将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住了!进行短暂的休息之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

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后,然后我们在一个美女导游的带领下参观这个古老的村落。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西递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已开放民居中的村民照常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是在有人参观时辅助做些讲解并推销其旅游商品。从开放的民居看,房屋的主人对这种管理形式都非常满意,屋内收拾得非常干净,屋内家具、用具摆设和字画的布置,都保留着明清特色,古朴典雅,许多家具都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很多民居中还摆设着红木家具。在许多未列入参观范围的明清民居中,如果你向房主打声招呼,房主也会欢迎进去参观的。村中有些住户也开展各种旅游服务项目,如餐饮、木雕、盆景展览等,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

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宏村写生实习总结 写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我班与另外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五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安徽黄山市黟县南屏,屏山,宏村,我系的实习基地进行了持续5天观摩写生实习。我们开始了大学的第一次实习生活。本次实习是围绕着徽派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而进行的。我们在朱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皖南古村落——宏村。 我们带着对宏村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了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天堂。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傍晚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17点的样子,老师安排好休息后,我们渐渐的稳定下来。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湖南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在刚刚到达宏村的那一刻,我仿佛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虽说已是傍晚,但是仍然可以体味到浓浓田园风情,加之细细的雨洒在石板路形成若隐若现的倒影,更给宏村增加了神秘感,宛如桃源仙境一般,给明天的行程增加了更多期待。 第二天,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宏村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宏村。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70多年的历史,因村中屡遭火灾又请风水大师重新设计,依照仿生学原理,按照“牛”的形象规划整个村落布局,山为牛头,屋为牛身,人工凿湖为牛肚,村前的两颗500多年历史的老树为牛角,引山泉为牛肠,尤其牛肠最为精妙,清澈地山泉潺潺的流过每一条曲折幽深的石巷,既可以做生活用水,又可做消防之用。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气息,马头墙,铺著石板的小巷,精美无比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另外这里川眉山秀,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独领神韵,美丽的景色可遇而不可求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所以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不尽人意,就当是练练手好了,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宏村的目的。我画画喜欢安静的环境,我画画不喜欢喝大部队一起走,我就一个人呆在比较安静的地方画画,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最难忘的就是7月8号去西递了,我们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吃了早餐之后就准备出发到西递去观摩,不同的地方虽然建筑风格大相径庭,但是,每个地方各有自己的灵魂之处。 在这里的确很适合搞艺术,本人也深有体会,在写生的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身心一直都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感觉非常的惬意,抛开一切的烦心琐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及色彩都有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那是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在宏村画建筑速写简直太适合不过了,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还有满目的绿色,完整的徽派建筑。速写的一开始不是太顺利,总是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