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

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老少妇幼残保护

【发文字号】沪府办规[2018]2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1.05

【实施日期】2018.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的通

(沪府办规〔2018〕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的意见》(沪府办〔2016〕104号)同时废止。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月5日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本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根据《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指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以下简称“统一需求评估”),是指对具有照护需求且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人,按照全市统一的评估标准,依申请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评估等级。评估等级作为申请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三条(适用对象)

本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一)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二)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三)未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本市户籍人员。

第四条(部门职责)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完善

评估办理流程,对定点评估机构实施协议管理,参与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制定完善。

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民政局对评估机构进行行业管理,制定完善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和操作规范,对评估质量进行监管。

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完善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标准,组织服务供给和轮候。

各区政府负责本办法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评估机构要求)

评估机构为依法独立登记的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应具有稳定的评估人员、办公场所、良好的财务资金状况,具备完善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评估业务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制度。

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评估人员人数不少于5人。评估机构负责人和评估人员必须无相关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

符合条件的评

9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面向院校专业 (5) 5面向工作岗位(群) (5) 6职业技能要求 (5) 参考文献 (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参与起草、审定的单位: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共好福报(北京)养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康医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颐合华龄养老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虹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老年康疗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上海和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康乃馨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育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石家庄市春晖养老评估服务中心(石家庄市银隆养老院)、百城康养(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天津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中国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中日养老服务及产业合作项目办公室、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根来、谭美青、屠其雷、李惠菊、娄方丽、张雪英、倪赤丹、武卫东、陈怡剑、谭宇双、周钢、林娜、张文玉、韩晓婷、冯翠平、迟玉芳、仝伟、李继宗等。 本标准修改与审定人:王虹峥、王军、张伟、邹文开、张玉兰、肖成龙、赵红岗、孙钰林、周素娟、许世杰、卓永岳、张登国、陈洪涛、于保荣、杨丽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2.0版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机构等老年照护服务的有机衔接,科学确定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依据) 本标准在整合现行的上海市老年照护等级评估、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以及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出入院标准的基础上统一制定。 第三条(评估结果) 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拟合工具(线性判断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将评估结果分为:正常、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建议至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第四条(分级维度) (一)自理能力维度 自理能力维度包含三个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对应的权重分别为65%、10%、25%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大便是否失禁、小便是否失禁、洗脸/洗手、梳

头/化妆、使用厕所、进食、坐立位起身、坐凳椅、平地步行(移动)、穿/脱上衣、穿/脱裤子、上下楼、洗浴等20项。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搭乘公共交通、现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等 8项。 3.认知能力包括: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记忆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判断能力和情绪精神症状等22项。 (二)疾病轻重维度 主要包括当前老年人群患病率比较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帕金森病、糖尿病、脑出血、高血压、晚期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下肢骨折、认知障碍等疾病。 每种疾病分成局部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并发症4个分项,对应的权重分别为30%、30%、30%、10%。其中,每一个分项包括若干子项,每一个子项有若干选择项及分值,全部分项的得分值相加为该种疾病的得分。 第五条(级别划分) 评估等级由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两个维度的得分值决定,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所需的照护等级越高。

失能老人的护理要求

失能老人的护理要求 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护理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护理方法,掌握好以下原则。 一、尊重老人的隐私 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其中也就包括清洗会阴,更换纸尿裤,人工取便等十分隐私的护理,有些老人比较排斥自己的隐私部位暴露在外人面前,甚至会为了拒绝清洗会阴而打骂操护理员。此时,我们应该为尊重老人隐私,用屏风遮挡等方法为老人护理。 护理方法: 1.面对这些特殊情况的老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让同性为老年人护理,减少老人的排斥。 2.护理隐私部位时更应该仔细认真查看外阴部,肛周腹股沟等处的皮肤状况,定时查看老人全身皮肤情况。 3.护理时为老人拉上床帘,并耐心劝导安慰老人,保护老人在除护理员以外的他人面前的隐私。 二、仔细观察 失能老人的护理是一非常仔细的事情,要密切关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不放过隐藏的小部位,减少潜伏着的对老人不利的因素。 护理方法: 1.注重隐藏小部位的清洁和护理:如耳后、腋窝、肘关节窝、腹股沟处、下肢曲窝处,脚趾头缝隙间处。

2.注意老人身体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在护理过程中,定时查看老人全身皮肤情况,并重点查看背部、会阴部、肛周部的皮肤变化,这些是褥疮易发部位,每一个细小的压红或异于平常的变化都有可能是褥疮的诱因。 三、沟通有度 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动上的受限,特别是中轻度失能老人,他们的头脑和意识还很清楚,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警言慎行,做到沟通有度。 护理方法: 1.在和失能老人沟通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之前所了解到的老人的基本情况,选择能让老人感兴趣,能让老人高兴的话题来进行谈话,在“趋利避害,避重就轻”的交谈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开老人忌讳或是一些不开心的话题。同时,注意护理员之间的谈话内容和谈话地点的选择,不要在老人面前谈及一些敏感的话题。 2.不要当面对老人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或在老人面前展示自己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烦躁郁闷的情绪。 四.科学护理大小便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 2护理员要主动关心老人,积极给与精神安慰。 3了解老人排便规律,适时给与便盆。在特殊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定期为老人使用导泻剂或灌肠,以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4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一但发现有粪便污染,用柔软卫生纸擦净后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卫生纸擦干,防止发生皮疹或压疮。

老年护理等级评分.doc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原则、分级标准、评估过程、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上海市各类护理院、老年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医政发〔2011〕21号《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3 定义 老年护理院 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其设施标准应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附录A)要求。 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4 分级原则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5 分级标准 5.1患者病情按表1进行评估 表1 病情评估表

5.2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表2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表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

6 评估过程 6.1 护士评估 护士按照表1,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

6.2 医生评估 医生根据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病情级别,确定病情为重、中和轻度。 6.3综合评估 医生按照ADL评分、病情程度,根据表3确定护理级别,并以医嘱的形式落实。表3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评估表 病情 ADL评分 重中轻 <20A B C 20~40A B C 45~60 B C D >60B C D 各护理级别评估标准: A 级护理 评分≤40分,且病情为重度 B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重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中度 C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中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轻度 D级护理 评分≥45分,且病情为轻度 6.4 再次评估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一、部门职责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本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以下简称“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完善评估办理流程,对评估机构实施协议管理。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负责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定点评估机构(以下简称“定点评估机构”)协议化管理经办工作,并履行相应的经办管理职责。 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办)负责本辖区内长护险需求评估管理工作。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医保中心”)负责做好长护险需求评估经办和定点评估机构协议化管理具体工作。 二、定点评估机构基本条件 定点评估机构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独立登记的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 (二)具有稳定的评估人员、办公场所,良好的财务资金状况。 (三)具备完善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评估业务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制度。 (四)配备符合本市长护险信息联网和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有相应的管理和操作人员。 三、评估人员配置 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经培训合格,由定点评估机构聘用,从事评估工作,按照工作和专业技术背景,分为A、B两类。 评估机构评估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评估人数不少于5人。同时,评估机构至少应有5名取得B类评估员资质、具有5年以上医疗专业工作背景的评估员。评估机构负责人和评估人员无相关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评估机构业务负责人除具有评估员资质外,还应有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及相关工作经验。 四、协议管理 开展评估的评估机构应符合行业管理部门的评估要求并符合本实施细则的第二条、第三条的有关规定,可根据自身服务能力,自愿向所在区医保中心提出申请。经区医保中心审核后,由市医保中心与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签订评估服务协议,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贾维宁左宪宏米娅莉(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的养老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就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便于对社区护理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通过计划免疫,改善营养和食品供应及有效地治疗疾病等手段,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也提高了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35岁上升到现在的70多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这样,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就应该引起重视,而且,由于我国养老的现状,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在社区里生活的,本文就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 由于种种原因,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很多。首先,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下降,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有所下降,尤其现在富贵病的增加,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慢性病的人很多,所以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要求很高,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给予各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各种疾病的护理及治疗知识。其次,由于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而子女不在身边的几率很大,导致出现了很多的空巢家庭,这

样导致老年人身边没有子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给予日常生活的照顾。再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丧偶的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同时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就非常容易出现孤独,抑郁,悲观等各种心理问题。周萍等对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某社区163 名60 岁以上老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利用率居前3 位的是钟点工、保姆、健康教育。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利用率普遍较低,有79.8%以上的老年人不知道社区护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日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1]。2.应对措施 2.1加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通过评估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现状和文化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的计划。老年人患有的比较多的疾病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针对患有此类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宣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患有同一种疾病的老年人组织到一起,定期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另外也可以让患同一种疾病的老年人在一起相互讨论,多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另外,也可以在社区的适当的地方张贴各种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画,让老年人在无意中就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和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合作,使媒体上播放一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片或者播放一些权威人士对于某个疾病的防治知识的讲座来促进老年人对相关疾病的了解[2]。

老年护理等级评分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原则、分级标准、评估过程、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得上海市各类护理院、老年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医政发〔2011〕21号《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3 定义 老年护理院 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得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得医疗机构。其设施标准应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附录A)要求。 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得护理。 4 分级原则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5 分级标准 5、1患者病情按表1进行评估 表1 病情评估表

5、2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表2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表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

6 评估过程 6、1 护士评估 护士按照表1,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

6、2 医生评估 医生根据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病情级别,确定病情为重、中与轻度。 6、3综合评估 医生按照ADL评分、病情程度,根据表3确定护理级别,并以医嘱得形式落实。表3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评估表 病情 ADL评分 重中轻 <20A B C 20~40A B C 45~60 B C D >60B C D 各护理级别评估标准: A 级护理 评分≤40分,且病情为重度 B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重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中度 C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中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轻度 D级护理 评分≥45分,且病情为轻度 6、4 再次评估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医疗照护需求评估表

表B.7医疗照护需求评估表 基础护理包括:晨间护理、晚间护 理、协助翻身、呕吐清洁、 排泄护理、压疮预防等 □不依赖:能独立完成日常基础护理 □轻度依赖:部分基础护理需指导和协助下完成 □中度依赖:大部分护理由护理员协助完成 □重度依赖: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基础护理 常规治疗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会 阴护理、口服给药、物理 降温、坐浴、鼻饲、血糖 检测、吸氧、特殊口腔护 理、压疮换药、静脉采血、 肌注、灌肠、导尿、膀胱 冲洗等 □不依赖:能独立完成日常治疗护理 □轻度依赖:部分治疗护理工作需指导和协助下完成 □中度依赖:需专业护理指导,大部分护理由护士协助完成 □重度依赖:需专业护理指导,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 康复护理包括:预防继发性残疾和 并发症的发生;功能训练 的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的训练;假肢、矫形器、 自助器、步行器等的使用 指导及训练 □不依赖:预防护理 □轻度依赖:需在指导下独立掌握预防措施及相关康复锻炼 □中度依赖:需在指导和协助下进行预防措施及康复锻炼 □重度依赖:需进行专业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 特殊治疗/护理包括:化学治疗;持续吸 氧/吸痰;压疮Ⅲ-Ⅳ级; 频繁伤口换药(大换药/ 特大换药);静脉营养; 气管切开处理;透析 □极重度依赖:过去7天内评估对象所接受的特殊治疗项目或状态,包 括在家及医院门诊接受的治疗 医疗照护分级□级0级: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度依赖且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不依赖 1级: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中度依赖且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轻度依赖 2级:基础护理为中、重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中度依赖3级: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重度依赖 4级:接受特殊治疗/护理

老年痴呆照护机构生活环境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老年痴呆照护机构生活环境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淑芬, 李红 作者单位:柯淑芬(350004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李红(福建省立医院护理部) 刊名: 中华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年,卷(期):2014,49(2) 参考文献(22条) 1.张庆华;赵红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期刊论文]-{H}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06) 2.王雪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进展 2007(21) 3.Day K;Carreon D;Stump C The therapeutic design of environment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2000(04) 4.Cohen U;Weisman GD Holding on to home:designing environment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1992(01) 5.Bicket MC;Samus QM;McNabney M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s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other outcomes in assisted living residents 2010 6.Reilly S;Abendstern M;Hughes J Quality in long-term care home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an assessment of specialist provision 2006 7.Smith M;Gerdner LA;Hall GR History,development,and future of the progressively lowered stress threshold: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mentia care 2004(10) 8.Fleming R An environmental audit tool suitable for use in homelike facilitie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2011(03) 9.曾思瑜美日两国有关高龄者照护环境评估量表之比较分析 2009(69) 10.Sloane PD;Mathew LJ The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cale 1990(06) 11.Sloane PD;Mitchell M;Priesser JS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resident agit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special care units 1998 12.Sloane PD;Mitchell CM;Weisman G The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urvey for Nursing Homes (TESSNH):an observational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institutional settings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2002(02) https://www.doczj.com/doc/b318144842.html,wton M;Weisman G;Sloane P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cedure for special care units for elders with dementing ill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Screening Schedule 2000 14.Zimmerman S;Sloane PD;Eckert JK How good is assisted living?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rom an outcomes study 2005(04) 15.Bowie P;Mountain G;Claydens D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ong-stay wards for the confused elderly 1992 16.Grant LA Assessing Environment in Alzheimer Special Care Units:Nursing Unit Rating Scale 1996(03) 17.Weisman GD;Lawton MP;Sloane PD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tocol 1994 18.児玉桂子痴呆性高龄者ヘの環境支援指針(PEAP)を用いた施設環境づくり実践ハン ドブツク 2004 19.ケアと環境研究会認知症高龄者ヘの環境支援のための指針PEAP日本版3 2013 20.Fleming R;Bennett K The Built Environment Audit ToolDementia (BEAT-D) support materials 2012 21.Smith R;Fleming R;Chenoweth L Vali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udit tool in both purpose-built and non-purposebuilt dementia care settings 2012(03) https://www.doczj.com/doc/b318144842.html,wton MP Environment and Aging 1980 引用本文格式:柯淑芬.李红老年痴呆照护机构生活环境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14(2)

《老年护理》第6章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6章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年人易得糖尿病的原因是由于哪项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造成的( A ) A.胰岛素及胰岛B-细胞 B.胰岛素及β细胞 C.胸腺素及淋巴细胞 D.高血糖素及胰岛素 E.脂肪及胰岛素 2、老年人易出现负氮平衡,故蛋白质的摄入应该是( B) A.优质足量 B.优质少量 C.以动物蛋白为主 D.以植物蛋白为主 E.多样化 3、亚洲人正常BMI为( D ) A.15~18.5 B.23.5~25.5 C.26.5~28.5 D. 28.5~30.5 E.18.5~22.9 4、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便秘的比例为(C ) A. 30~50% B. 18~30% C. 28~50% D. 30~60% E. 60~65% 5、为减少老年人肛门疾病,温开水坐浴的温度为( C ) A. 20~30℃ B. 35~40℃ C. 30~35℃ D. 35~40℃ E. 45~50℃ 6、老年人运动后最宜心率为( D ) A.150-年龄 B.130-年龄 C.150-年龄 D.170-年龄 E.180-年龄 7、刘某某,男性,62岁,其运动后的最佳心率是( A ) A.108次/分 B.120次/分 C.130次/分 D.140次/分

8、案例:张三,男,68岁,每天晚上十点钟上床睡觉,凌晨五点醒后再也睡不着,老人常常抱怨睡眠不好。请问张三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为( C ) A.4小时 B.5小时 C.6小时 D.7小时 E.8小时 9、案例2:王大娘,71岁,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鼻或口腔气流暂停每次超过10秒,暂停发作超过30次以上有时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超过10次以上。 导致王大娘以上情况的原因是( A ) A.SAS B.PAS C.PCI D.SARS E.COPD 10、案例2:王大娘,71岁,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鼻或口腔气流暂停每次超过10秒,暂停发作超过30次以上有时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超过10次以上。 该病多发于( C ) A.儿童 B.男性 C.老年人男性 D.女性 E.老年女性 11、案例:李大爷,74岁,最近常出现软弱、头晕现象,朋友也觉得他最近性格有点异常,口腔黏膜干燥,测量血压正常,尿量正常,无明显的口渴和多饮行为。 该患者的诊断为(B ) A. 抑郁症前期 B.脱水 C.营养缺乏 D.心肌缺血 E.脑缺血 12、案例:李大爷,74岁,最近常出现软弱、头晕现象,朋友也觉得他最近性格有点异常,口腔黏膜干燥,测量血压正常,尿量正常,无明显的口渴和多饮行为。 估计该患者的脱水量约为体重的( E ) A.6% B.5% C.4% D.3% E.2% 13、老年人蛋白质供给能量应占总热量( A) A.15% B.20% C.20~30% D.50%

徐汇区2017年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项目

徐汇区2017年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项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徐汇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项目 预算单位:徐汇区民政局 项目实施单位:徐汇区社会组织评估中心 委托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 评估机构: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2018年7月

摘要 (1) ●概述 (1) ●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2) ●经验教训和建议 (2) 一、项目基本情况 (5) (一)项目概况 (5) (二)绩效目标 (12)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3) (一)绩效评价目的 (13)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3)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4)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5) (五)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17)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17) (一)评价结论 (17) (二)具体绩效分析 (17)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8)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26) (二)存在的问题 (27)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28) 附件: (29)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0) 2.基础数据表 (34) 3.访谈汇总分析报告 (40) 4.问卷调查汇总分析报告 (45) 5.指标评分底稿 (49)

为加强徐汇区民政局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沪财绩〔2014〕22号)的要求,徐汇区民政局对徐汇区2017年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项目展开绩效评价。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受徐汇区民政局委托,对本项目进行具体评价工作,形成评价报告。 概述 依托上海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涵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行业监管体系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徐汇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6-2018年行动计划》(徐府发〔2016〕24号)要求根据《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本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沪民老工发〔2015〕7号)文件精神,以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为前提,依据老年人身体照护等级、高龄程度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加强养老服务业务管理监督。《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徐府发〔2014〕28号)的要求,整合社区居家养老、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机构养老、老年护理院等各类资源,开发徐汇区老年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断优化、拓展,建立老年照护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形成服务管理、服务运行、服务监管三大数据集合,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和老年照护运行服务管理,实现服务内容对接、服务过程跟踪、服务质量监督。 徐汇区民政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徐汇区社会组织评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面向工作岗位 (6) 5 面向院校专业领域 (6) 6 职业技能等级 (8) 7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 (9) 8 培训 (13) 9 评价 (14) 10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5) 参考文献 (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参与起草、审定的单位:民政部培训中心、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共好福报(北京)养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康医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颐合华龄养老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虹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老年康疗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上海和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育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石家庄市春晖养老评估服务中心(石家庄市银隆养老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根来、谭美青、王虹峥、娄方丽、张雪英、李惠菊、倪赤丹、武卫东、陈怡剑、谭宇双、周钢、林娜、张文玉、屠其雷、韩晓婷、冯翠平、李继宗等。 本标准修改与审定人:王军、张玉兰、肖成龙、邹文开、赵红岗、孙钰林、许世杰、周素娟、卓永岳、张登国、陈洪涛、于保荣、杨丽霞、刘华、王伟、赵云午、石晓燕、刘晨、贾德利、臧少敏、陶娟、刘日安、王婷、贾雪华、迟玉芳、仝伟等。 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同意和书面授权,不得印刷、销售和出版发行。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如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做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管饲等。 5.如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人厕、协助如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伤等。 9.便溺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 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目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级照护程序 5. 照护等级确定 6. 分级照护内容 7. 服务质量评价 8. 服务质量改进与提升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的程序、照护等级确定、分级照护内容、服务质量评价、改进与提升等相关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DB53/T XXX.1 云南省养老机构照护标准第1部分:老年人能力评估 三、术语和定义 MZ/T 0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 自理能力较好 老年人能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护理的需求较低或不需要护理。 (二) 自理能力欠佳 老年人不能完全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需要提供基本的护理。 (三) 自理能力较差 老年人基本不能自我照料,已缺失大部分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较多的护理。 (四) 自理能力丧失 老年人不能自我照料,已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四、分级照护程序 (一)总则 照护定级是为了能够让入住老人享受机构提供的安全、安定的生活,同时也为养老机构合理收费提供依据和基准。照护定级主要包括个案评估、制定照护级别、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服务以及监督评价等。 (二)个案评估 就是对即将入住的老人的原生环境、社会保险情况、个人身体及心理状况进行信息收集,并以此为后来的照护定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年护理_等级评分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要求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原则、分级标准、评估过程、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市各类护理院、老年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等。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医政发〔2011〕21号《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3 定义 老年护理院 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其设施标准应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附录A)要求。 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4 分级原则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5 分级标准 5.1患者病情按表1进行评估 表1 病情评估表

5.2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表2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表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

6 评估过程 6.1 护士评估 护士按照表1,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

6.2 医生评估 医生根据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病情级别,确定病情为重、中和轻度。 6.3综合评估 医生按照ADL评分、病情程度,根据表3确定护理级别,并以医嘱的形式落实。表3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评估表 病情 ADL评分 重中轻 <20A B C 20~40A B C 45~60 B C D >60B C D 各护理级别评估标准: A 级护理 评分≤40分,且病情为重度 B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重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中度 C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中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轻度 D级护理 评分≥45分,且病情为轻度 6.4 再次评估

养老院制定照护计划

老人住养老院前为何要做能力评估? 评估后怎样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 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对相关各服务环节提出越来越高的专业化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对老人进行能力评估,进而确定照护等级、制定照护方案,成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1- 为什么要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 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家属及老人具有重大意义,为养老机构规避风险,让护理员照护时有章可循,让家属放心认可,让老人更加了解自己。 1. 对医疗与养老服务机构的意义 (1)合理制定照护计划:指导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人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佳的照护方案,科学的制定照护计划。 (2)避免资源浪费:通过评估可以使住院康复治疗的老人及时出院或转院,也可以随时转至养老服务机构,减少对医院或养老机构资源的占用。 (3)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老人的需求不同,合理配置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4)避免收费引起纠纷:根据评估等级,制定收费标准,避免因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不清晰引起的纠纷。 2. 对护理人员和老人家属的意义 (1)通过评估等级的划分,家属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和地点。 (2)根据不同老人的照护需求,为生活场所的优化、适老化改造等提供依据。 (3)针对老人疾病、身体状态、需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照护计划,提供精准服务。 (4)老人入住、离开养老机构或突发状况时进行能力评估,有利于机构规范管理和风险防控。 3. 对老人的意义 (1)标准、规范的养老服务让老人更加舒心、放心。 (2)通过评估,让老人更加了解自己,避免无谓损伤,从而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能力,

全面提供生活质量,减少残疾与残废。 (3)便于实时转诊、转院、出院、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4)让亲人和家属正确全面了解老人的身体、病症、精神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老人最需要的生活照护。 4. 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必要性 以评估为基础的临床数据是认识老人需求的根本基石,是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制定政策的相关依据。 (1)简单、草率的评估方式会给工作带来诸多后患。 (2)不规范、没说服力的评估会让家属产生不信任感。 (3)以老人入住为前提,单纯评估老人护理级别的方式,无法为老人提供一个合理的护理计划。 -2- 完成能力评估后 怎样给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 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评估获取为老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的依据,更好地服务老人。 1. 评估(收集资料)?分类 (1)评估(收集资料) 1)综合性健康评估:适用于老人首次入住或满年复评,为其他评估类型提供基础信息。2)简化性健康评估:适用于日常,可发生变化、新的体征和不良情绪。 3)针对问题型健康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适用于养老机构日常健康管理。 4)特殊人群的专业评估:不是常规的评估,由综合评估结果触发,如老人有跌倒、噎食风险等。 (2)分类 1)主观资料:由老人自主提出的状况,如头痛、腹痛等。

中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中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3T11:44:52.62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作者:赵健博宋毅霖 [导读] 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系护理学专业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 一、前言 2011 年 4 月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 1.7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这一数据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上升了2.93个百分点。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0 年末,我国失能老人数量达到了 3 300 万人,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9%。我国有 1 080 万人老人是需要护理的完全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6.23%①。由于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意味着我国未来老年人看护和长期护理需求量将增大。我国的失能老人基数巨大,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料,借助外部护理的服务来弥补自身失去的生理机能,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由于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不足,因而形成了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局面。 二、我国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变化趋势及特征 2006 年全国老龄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中失能老人占 6.4%,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0.7%,中度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的0.3%,轻度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的5.4%。进一步对我国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数据分析发现:轻度失能老年人在失能老人中的比例最高,占84.3%;其次是重度失能老人,占10.6%;中度失能老人在失能老人中的比例最小,仅占5.1%。失能老人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80%以上城乡失能老人患有慢性病。近7成的城乡失能老人自觉健康情况很差和比较差。失能老人精神状况更令人担忧:41.1%的失能老人感觉非常孤独,常常感觉孤独的失能老人占 50.9%。调查中发现中度、重度失能老人患心理抑郁的几率更大。依照人类衰老的规律,年龄越大,失能的风险越大;年龄越高,失能老人的健康情况越差。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北地区老年人失能的比重为8.8%;中部地区老年人失能的比重为6.7%;西部地区老年人失能的比重为 7.4%;东部地区老年人失能的比重为 4.8%。可见东北地区的老人中失能老人所占比重最高,而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最小。以上分布情况可以充分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丰富,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到位,老人的失能率较低,经济较落后地区,医疗资源匮乏,老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失能率较高。中国老龄研究中心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00、2006、2010 年),运用环比平均增长法预测了今后 5 年间我国失能老年人的变化状况。在这里,笔者假设我国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在2000~2010年保持不变,预测出“十二五”末我国失能老年人占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进而根据失能老人占城乡老年人口的比例计算出我国未来失能老人的人口规模。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失能老年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25%。其中农村失能老人为738.7万人,占农村老龄人口的6.83%;城市失能老人总数345.6万人,占城市老年人口的4.76%。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1 239.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05%,其中城市失能老人将达到 410.8 万人,占城市人口的 4.42%;农村失能老人将达到 828.9 万人,占农村老龄人口的6.73%。由此可见,未来我国失能老人占老龄人口的比重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失能老人的规模却在逐步增加。通过对我国失能老人数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巨大的失能老人数量给我国的老年服务体系带来沉重压力。一是我国失能老人绝对数大,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说明我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数量是惊人的,失能老年人构成复杂,相应的护理服务是否配成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又一桎梏,也是老龄化过程中暴露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二是我国失能老人的增长趋势成加速状态,到“十二五”末,我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将达到3 869万人,失能老人的迅速增长始料未及,老龄化速度远快于我国经济增速,中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特点,加上失能老人增长率超前于现代化,如何应对老龄化中失能老人洪峰的严峻挑战,将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二、失能老人生活状况引发的护理服务需求 失能老人因为各种生理机能的日益退化,他们已经或者正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研究整理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老年人口自理能力的调查数据,选取失能老人的判定标准:“吃饭、上下床、洗澡、上厕所、穿衣和室内走动”6项指标,考察失能老人的自理能力。我国有五成的失能老人表现出日常生活能力欠缺,在家庭照料日益式微的情况下,其需要社会化的生活照料服务。失能老人的日常活动能力缺失,导致其失去全部或部分自理能力,这就产生了巨大的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并且,失能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有障碍的时候,首先希望社会或家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帮助其弥补丧失的生理机能,其次失能老人才会进一步要求医疗护理和心理慰藉。失能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会更容易导致健康状况欠佳,对看护照料的需求就更加迫切。 三、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增长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城市中有77.1%的完全失能老人需要照料,农村中有61.8%的完全失能老人需要照料,这一指标农村比城市低15.3%。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的照顾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因此家庭成员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失能老人被照料的质量。由于我国控制人口政策的普遍实施,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伴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世纪50~60年代中期,我国家庭户均人口数基本是稳定的。到20世纪80 年代初,户均人口数有所上升。但是,从 80 年代开始,该指标开始下降,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10人,比2000年的3.44人减少了0.34人。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费用居高不下成为其不能得到充足照顾的又一重要原因。有学者对长期护理所产生的直接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费用是同龄全能老人的 2 倍以上。 四、总结 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既与我国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相协调,又能满足处于失能生活状态下老年人口个性化需要的社会养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