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考试概述

•考试名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考试等级: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二、考试科目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软件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2.计算机应用能力

–操作系统

–办公自动化

–多媒体技术

–网页设计与制作

–程序设计与开发

三、考试要求

1.学科知识掌握: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

能力的相关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培养: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

设计和网页制作。

3.问题解决能力:考生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四、考试难点

1.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通信协议

等内容,需要掌握关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程序设计与开发:对于初学者来说,编程语言和算法

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需要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和算法设计方

法。

3.网页设计与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网页设计和制作技

能,包括HTML、CSS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五、备考建议

1.抓住重点:重点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见的考点内

容,结合平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2.多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多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熟悉计算机操作

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增强应用能力。

4.做好总结:将学习笔记、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复习和查阅。

六、考试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传阅资

料等,否则将被认为作弊行为。

2.注意答题规范: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个人信息,按照

要求进行答题,注意书写清晰。

3.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进行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4.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避免

在做题时出现偏差。

以上是关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考点和详解,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excel考点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excel考点 一、考试大纲分析 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Office中,Excel部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Excel的基础操作、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考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Excel基础操作: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重命名、移动、复制和删除等。 2.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包括如何输入公式、使用函数进行计算、引用单元格等内容。重点掌握一些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MAX、MIN等。 3. 数据管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以及使用条件格式和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 二、知识点梳理 1. Excel基础操作 * 新建工作簿: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N。 * 保存工作簿:单击“文件”菜单的“保存”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S。 * 重命名工作表: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选项,输入新名称后按Enter键。 *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选择“移动或复制”

选项,选择目标位置后按Enter键。 * 删除工作表: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选择“删除”选项。 2.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 输入公式:在单元格中输入“=”后,再输入公式内容。例如,在A1单元格中输入“=B1+C1”。 * 函数的使用:在单元格中输入“=”后,输入函数名和参数。例如,在D1单元格中输入“=SUM(B1:C1)”。 * 引用单元格:使用“&”符号连接单元格的内容。例如,在E1单元格中输入“=A1 & “你好””,将A1单元格的内容与“你好”连接起来。 3. 数据管理和分析 * 排序数据:选择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域,单击“数据”菜单的“排序”选项,选择升序或降序排列。 * 筛选数据:选择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单击“数据”菜单的“筛选”选项,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 * 分类汇总:选择需要分类的数据区域,单击“数据”菜单的“分类汇总”选项,设置分类字段和汇总方式。 * 使用条件格式:选择需要设置条件格式的数据区域,单击“开始”菜单的“条件格式”选项,选择相应的条件和格式。 * 使用数据透视表: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区域,单击“插入”菜单的“数据透视表”选项,设置数据透视表的字段和布局。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计算机一级考试基础知识考点

计算机一级考试基础知识考点 计算机一级考试有哪些知识考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供大家参阅! 计算机一级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一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3.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 第一代1946-1959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第三代1964-1970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 5. 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6.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 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7. 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 8.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它们的商业实现。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1. 数制 二进制的优点:技术实现简单简化运算规则适合逻辑运算易于进行转换 各种进制的后缀 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 2.数据的存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考试概述 •考试名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考试等级: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二、考试科目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软件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2.计算机应用能力 –操作系统 –办公自动化 –多媒体技术 –网页设计与制作

–程序设计与开发 三、考试要求 1.学科知识掌握: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 能力的相关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培养: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 设计和网页制作。 3.问题解决能力:考生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四、考试难点 1.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通信协议 等内容,需要掌握关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程序设计与开发:对于初学者来说,编程语言和算法 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需要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和算法设计方 法。 3.网页设计与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网页设计和制作技 能,包括HTML、CSS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五、备考建议 1.抓住重点:重点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见的考点内 容,结合平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2.多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多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熟悉计算机操作 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增强应用能力。 4.做好总结:将学习笔记、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复习和查阅。 六、考试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传阅资 料等,否则将被认为作弊行为。 2.注意答题规范: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个人信息,按照 要求进行答题,注意书写清晰。 3.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进行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4.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避免 在做题时出现偏差。 以上是关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考点和详解,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一级考试历年常见考点总结

计算机一级考试历年常见考点总结 计算机一级考试历年常见考点总结 考点1:Excel电子表格(一定要保存正确) 1、插入行、列;设置行高、列宽,最适合行高、最适合列宽的设置;调整行或列的顺序(剪切/粘贴); 2、合并及居中,注意不要整行合并; 3、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底纹(图案)格式; 4、数据填充,利用填充柄或者使用“编辑/填充/序列”填充; 5、公式计算,按照给出的公式,利用单元格地址和运算符运算;注意计算百分比的时候分母所在单元格要用绝对引用(即在行号和列标前均加“$”,例如单元格“D3”的绝对地址表示为“$D$3”)。 6、函数:SUM Average today if Countif Max Min Date year month day PI等,函数名字可以直接从键盘上输入,参数单元格地址也可以直接输入,大小写都行; 7、图表操作:创建图表时注意选择数据源,只选择图表上要表示的数值,无关的数据不选;创建完成后再编辑图表格式,多使用鼠标右键的快捷菜单; 8、排序,利用按钮简单排序,利用“数据/排序”进行复杂排序; 9、筛选:自动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条件设置请参考课本第138页表5-3); 10、分类汇总:之前一定要按分类字段排序;(请参考课本第139页) 11、数据透视表:按向导步骤做,在“步骤之3”里指定版式(请参考课本第141页图5-26、5-27和5-28); 12、插入新工作表、删除工作表、复制工作表中的'数据、重命名工作表; 13、复制word里的数据到工作表中(先打开word文件,然后复制,再到Excel工作表里粘贴)。 考点2:Word文字处理(一定要保存正确) (一)编辑、排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考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关于MS考点 1、选择题部分(20分)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主要设计思想是科学家“冯诺依曼”的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理论。计算机根据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可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现代计算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和巨型化,其他趋势还有网络化、智能化。 2.计算机根据处理数据的类型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计算机;根据适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根据性能和规模分为巨型、大型、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 3.微型计算机(PC)1971年诞生,通常以微处理器(CPU)来划分,可分为8086、286、386、486,PI、PII、PIII、P4等8个阶段,其中286是16位机,其他均为32位机。 4.最新技术: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完成人才能做的工作);网格计算(利用互联网把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组成一个虚拟网络);中间件(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云计算(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按需访问的一种模式)。 5.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6.进制计算步骤:开始菜单,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菜单,程序员。 7.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码)是最常用的计算机字符编码,码长7位,编码范围从0000000B到1111111B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值。 8.ASCII码中,各种码值大小关系为: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几个特殊的码值大小:0(48)、A(65)、a(97),遇到大写字母组成的单词默认为符号类型。 9.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规定了7445个汉字字符编码,一级常用汉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次常用汉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偏旁部首按笔划多少排序,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汉字输入码中,全拼输入法和双拼输入法称为音码;五笔字型输入法称为形码;自然码输入法称为音形码。

喀什地区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

喀什地区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 级别:操作技能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包括Office办公 软件、图形图像软件。 科目: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计算机基础及WPS Office应用、计算机基础 及Photoshop应用,一共三个科目。 形式:全然实行上机考试形式,各科上机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获证条件:考试不低于及格分数 60 分。 考核内容 三个科目的考核内容都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各科目对基础知识的 要求相同,以考查应知应会为主,题型为选择题,占全卷的20%(20分)。 办公软件类考试,操作技能部分包含汉字打印、Windows采用、文字排印、电子表格、模拟文稿、IE的直观应用领域及电子邮件通话。 PS 考试,要求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熟悉 Photoshop 的界面与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并熟练运用绘图工具进行图像的绘制、编辑、修饰,会使用图层蒙版、样式以及文字 工具。 题型及分值比例[4] 一级 WPS Office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 分后;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10 分; (3)WPS 文字的操作方式;25分后; (4)WPS 表格的操作;20分; (5)WPS 模拟软件的操作方式;15分后; (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10分。 一级 MS Office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 分;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采用;10 分后; (3)Word 操作;25分;

(4)Excel 操作方式;20分后; (5)PowerPoint 操作;15分; (6)浏览器(IE)的直观采用和电子邮件通话;10分后。 一级 Photoshop (1)单项选择题;55分后(不含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20分后,Photoshop科学知识与操 作方式部分35分后); (2)Photoshop 操作题;45分(含3道题目,每题15分)。 上机考试环境及采用的软件[4]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上机考试环境为Windows 7简体中文版。各科目使用的软件 如下(年): 考试科目考试软件 一级 MS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Photoshop 应用 Photoshop CS5(典型方式加装) 一级 WPS Office WPS Office 办公软件 证书 一级证书说明持有人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领域能力,掌控文字、电子表 格和模拟文稿等办公自动化软件(MS Office、WPS Office)的采用及因特网(Internet)应 用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专门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办公信息计算机化工作的能力。 [5] Photoshop一考双证证书样本 Photoshop一托福双证证书样本 备注 报名者NCRE“计算机基础及Photoshop应用领域”科目学生,可以在全国计算机等 级考试报名者时自愿提出申请免试获得“Adobe Photoshop产品工程师”证书证书,即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点1、计算机发展史和计算机分类 1、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艾尼阿克()。 电子计算机的概念: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计算、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其操作过程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电子元件),把它分为四个阶段,通常称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指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等)、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4、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记忆和逻

辑判断能力、具有存储和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主要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按照国际上流行的计算机性能分类方法: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按照处理数据的形态主要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按照使用范围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5、计算机应用领域(会判断给出的例子属于哪个领域) 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②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③过程处理(实时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测试() ⑤计算机网络 ⑥人工智能 考点2、数制的概念及其转换 1、数制的概念 ①基数:一个进制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制的基数,记为 R。例:二进制0、1 ②位值(权):任何一个R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 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值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值(权)。位值用基数R的i次幂表示。 例:(720.3) D =7×102+0×100+3×10-1(101.01) B =1×22+0×21+0×2-1+1

2023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套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25套)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D(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A)1945年B)1956年C)1935年D)1946年 D(2)第4代电子计算机使用旳电子元件是 A)晶体管B)电子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3)二进制数11000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77 B)D7 C)7D)30 A(4)与十进制数4625等值旳十六进制数为 A)1211 B)1121 C)1122D)1221 C(5)二进制数110101对应旳十进制数是 A)44B)65C)53D)74 C(6)在24×24点阵字库中,每个中文旳字模信息存储在多少个字节中? A)24 B)48 C)72 D)12 A(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旳是

A)A B)aC)k D)M C(8)微型计算机中,普遍使用旳字符编码是 A)补码B)原码C)ASCII码D)中文编码 C(9)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具有一般操作系统旳4大功能外,还具有旳功能是 A)文献传播和远程键盘操作B)分时为多种顾客服务C)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D)远程源程序开发 C(10)为处理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旳指令序列称为 A)文献B)语言C)程序D)软件 C(11)下列4条论述中,对旳旳一条是 A)计算机系统是由主机、外设和系统软件构成旳 B)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构成旳 C)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旳 D)计算机系统是由微处理器、外设和软件系统构成旳 B(12)两个软件都属于系统软件旳是 A)DOS和Excel B)DOS和UNIX C)UNIX和WPSD)Word和Linux A(13)用数据传播速率旳单位是

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常见考点

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常见考点 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常见考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下面是关于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常见考点,欢迎大家参考! “回收站”属性的设 “回收站” 的大小直接影响其中存放对象的多少。“回收站” 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改变“回收站” 所用的磁盘空间,可以利用“ 回收站属性” 对话框进行设置。打开“回收站属性”对话框有多种方法: & 打开“ 资源管理器”,在左窗口选择“ 桌面”,在右窗口单击“回收站”图标选择“文件”菜单的“属性” 命令。 打开“ 资源管理器”在左窗口选择桌面在右窗口右键单击“回收站” 图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命令。打开“回收站属性” 对话框。对话框的选项卡随着微机的硬盘数目不同而不同,比如本机有C,D,E,F 硬盘,对话框就有“全局” 和“(C:)”,“(D:)”,“(E:)”,“(F:)” 选项卡。 在“全局”选项卡中,当选择“ 所有驱动器均使用同一设置” 单选按钮时,利用滑动杆可以以相同的百分比同时调整各盘存储删除文件所用空间的大小,缺省设置为磁盘总大小的10% .如果硬盘容量小,如果硬盘比较大或想保留多个被删除的对象,可以将它增大。 若想单独设置各硬盘的回收空间,可以选择“独立配置驱动器”单选按钮,在“全局” 选项卡中滑动杆变为不可用,这时可用选择各硬盘的选项卡,分别对各个硬盘的回收空间进行设置。 如果选择对话框中的“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复选框,那么,被删除的对象就不进“回收站”,而直接被彻底删除。这样,因为错误操作而被删除的对象就不能被恢复了。因此,建议用户不要选择这一复选框。 “清空” 回收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内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内容 一、考试概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中国国家教育部主管的计算机技术等级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考试是NCRE的最基础级别,主要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应用技能。本文将从考点和题型两个方面,对一级考试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考点概述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 在一级考试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重要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等。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等。 2. 计算机应用实践考点 一级考试还涉及到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的考察。主要包括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等。通过这些考察,能够评估考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三、题型分析 1.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级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通过选择题,考生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考察范围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实践等方面。 2. 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填空题的数量较多,覆盖了各个考点的内容。 3. 操作题 操作题是一级考试中的重要题型,通过实际操作来考察考生在计算机应用实践中的能力。例如,要求考生使用某办公软件完成一定的任务。 4. 简答题 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题目通常要求给出简洁明了的回答,并且需要提供合理的理由或解释。 四、备考建议 1. 充分了解考试大纲 考生在备考前应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并了解每个考点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大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多做真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理论部分复习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m s o f f i c e理论部分复习资料 (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理论部分复习资料 考点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表而设计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每秒计算5000次加法、300多次乘法。 2、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在研制ENIAC过程中总结出两点改进意见。其一是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其二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 3、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把计算机划分为四代: Ⅰ、大型计算机时代 ①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基本元件是电子管,体积大、内存小、运算速度低,尚无操作系统,编程采用机器语言。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汇编语言。 ②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基本元件是晶体管。其特点: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高、功能强且可靠性高,内存由几千字节扩大到几十万字节,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③第三代是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其特点是: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逻辑运算功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操作系统。 ④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其特点: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开始引入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百万次至上亿次/每秒,性能价格比每18个月翻一翻,操作系统向虚拟操作系统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和提高,程序语言进一步发展和改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Ⅱ、微型机时代 随着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1971年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诞生。以为微处理器核心的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4、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959年,运行速度1万次的104机;1964年研制功晶体管计算机;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微机方面开发了长城、紫金、联想等系列微机。 1983年第一台亿次巨型机“银河”诞生;1992年:10包次的“银河Ⅱ”;1997年速度达1117亿次的“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1999年速度高达3840亿浮点结果的“神威”并行计算机投入运行。 5、计算机的特点: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工作全自动;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2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2)信息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辅助制造(CAM);(4)现代教育;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管理与娱乐。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MSOffice考点:十六进制数的数码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MSOffice考点:十六进制数 的数码 2015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MSOffice考点:十六进制数的数码 (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数分别为10和2,即“逢十进一”和 “逢二进一”。它们分别含有10个数码(0,1,2,3,4,5,6,7,8,9) 和两个数码(0,1)。位权分别为10i和2i(i=-m-n-1,m,n为自然数)。二进制是计算机中采用的数制,它具有简单可行、运算规则简单、 适合逻辑运算的特点。 (2)十六进制基数为16,即含有16个数字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分别 表示数码10,11,12,13,14,15,权为16i(i=-m~n一1,其中m、n 为自然数)。加法运算规则为“逢十六进一”。如表1-3所示列出了 0~15这16个十进制数与其他3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 任一数制转换成十进制数。例如: 1010.101B=1×23+0×22+1×21+0×201×2-1+0×2-2+1×2-3 只要掌握了数制的概念,那么将任一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4)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 整数,其方法是采用“除二取余”法。具体步骤是:把十进制整数 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将所得的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 数和余数;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所得的商数,直到商等于0为止。每 次相除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第一次得到 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考点1】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是指一组有穷的指令集,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 算法的基本特征: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多义性; 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 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执行; 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组成要素:一个算法由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以及其控制结构这两部分组成。 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 【考点2】算法的复杂度 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的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通常,一个算法所用的时间包括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 算法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额外空间。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并不相关。 【考点3】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文档,声音,视频等。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考点4】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放的方式,是面向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关系: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一定一一对应。 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考点5】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栈、队列、双向链表是线性结构,树、二叉树为非线性结构。 【考点6】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称为文件。

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目录 一、Windows基本操作题 (1) 考点1:文件(文件夹)的复制 (1) 考点2: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 (1) 考点3:文件(文件夹)的删除 (2) 考点4:创建快捷方式 (2) 考点5:新建文件 (3) 考点6:新建文件夹 (3) 考点7:设置属性 (4) 考点8:文件(文件夹)的移动 (4) 考点9:搜索文件(文件夹) (5) 二、字处理题 (6) 考点1:Word基本操作 (6) 考点2:字体的设置 (7) 考点3:段落的设置 (8) 考点4:表格的设置 (8) I

考点6:首字下沉 (10) 考点7:查找和替换 (11) 考点8:插入页码、脚注和尾注、符号 (12) 考点9:页眉和页脚 (13) 考点10:数据排序 (13) 考点11:公式计算 (14) 考点12:边框和底纹 (14) 考点13:英文大小写转换 (15) 考点14: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16) 考点15:设置文本框属性 (16) 三、电子表格题 (18) 考点1:基本操作 (18) 考点2:单元格设置 (18) 考点3:行列设置 (19) 考点4:筛选 (20) II

考点6:数值计算 (21) 考点7:图表的建立 (22) 考点8:表的自动套用格式 (23) 考点9: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24) 考点10:图标区域格式的设定 (25) 四、演示文稿题 (27) 考点1:文字设置 (27) 考点2:移动幻灯片 (27) 考点3:插入幻灯片 (27) 考点4:应用模板 (28) 考点5:版式设置 (28) 考点6:背景设置 (29) 考点7:动画设置 (30) 考点8:切换效果 (31) 考点9:插入剪贴画 (31) I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