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和觉醒的机制

睡眠和觉醒的机制

睡眠和觉醒的机制
睡眠和觉醒的机制

制以及与人类脑损伤相关的睡眠紊乱和昏迷提供了神经解剖基础。神经生理学通过记录脑内神经细胞的电活动,确认可能产生睡眠或觉醒的细胞,明确了一些睡眠-觉醒产生的细胞机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更多的研究聚焦于神经递质在睡眠和觉醒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人类对睡眠和觉醒机制的理解。目前认为睡眠和觉醒是在神经和神经介质共同作用而完成,其本身受昼夜节律、人体生物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调节。

一睡眠-觉醒的神经机制

1觉醒的神经机制

早在20世纪初,许多生理学家认为觉醒是由持续的感觉冲动传入大脑来维持。20世纪40年代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维持觉醒的神经传入并非来自躯体感觉神经而是来自于脑干网状系统,而随后的一些实验证实脑干网状结构(brainstemreticularformation)的神经细胞间接的接受来自内脏、躯体和特殊感官的传入冲动,并将这些冲动通过上行投射发送到前脑。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scendingreticularactivatingsystem)是维持皮层活动和觉醒行为的基础。

在人类的临床研究中,神经学家也注意到中脑和间脑后部的损伤可以引起嗜睡和昏迷,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认为睡眠的调节中枢位于中脑和间脑,并且是由觉醒和睡眠中枢二部分组成,觉醒中枢位于中脑被盖和间脑尾部。后来在对昏迷和嗜睡动物和人的研究中,发现皮层活动和觉醒行为的分离现象,因此认识到有二套系统控制着皮层活动和觉醒行为。20世纪40到50年代许多实验证实皮层激活系统的存在,20世纪60到70年代的研究表明脑干网状系统并非觉醒所必须,因为切断或损伤脑干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皮层激活最终可恢复。实际上当中脑的大面积损伤是分步逐渐进行,容许每一步损伤恢复,则不仅不会引起昏迷而且损伤可完全恢复。

生理学家通过电刺激和选择性损伤技术,发现网状结构的紧张性兴奋可通过背侧丘脑中继传递到大脑皮层。在丘脑正中核、板内核(intralaminar)内已发现广泛的皮层投射,并且能以高频电刺激激活整个大脑皮层。非特异性丘脑皮层系统依赖于网状结构的刺激,切除丘脑导致动物皮层活动的消失,但如果损伤为慢性过程,皮层活动可以恢复。对

失,这些患者缺乏警觉行为和反应,但脑电图以觉醒类型的α波活动为主,称之为α昏迷(alphacoma)。

进一步研究表明,延髓网状结构背侧的神经细胞和孤束核可以产生睡眠,其机制在于对前脑直接整合的影响和对上行激活系统神经细胞的抑制有关。孤束核(solitarytractnuclei)可以引起睡眠,它接受来自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传入冲动,来自孤束核和延髓网状结构背侧的神经细胞上行投射至脑桥和中脑,终止于臂旁核(parabrachialnuclei),后者再投射至丘脑、下丘脑、视前区、杏仁核、和眶额部皮质(orbitofrontalcortex)。孤束核最后投射到除皮质以外的这些区域。神经解剖资料显示,孤束核的主要作用不是通过网状激活系统而是通过前脑边缘结构(limbicforebrainstructure)实现,后者也与自律调节和睡眠产生有关。研究发现丘脑是睡眠产生的中心,临床上也发现家族致死性失眠(fatalfamilialinsomnia)与丘脑神经核退化有关。但动物研究表明尽管丘脑是皮层睡眠纺锤波产生所必须,但不是皮层慢波和行为睡眠所必须,丘脑完全切除上述慢波仍可持续。

早在20世纪初期有人就注意到一些“脑炎嗜睡”的患者,如果病损涉及下丘脑前部失眠是主要症状,因此认为睡眠中枢位于下丘脑前部,它与位于下丘脑后部的觉醒中枢相对,正常情况下与觉醒中枢形成平衡。Nauta后来证实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reopticarea)存在促使睡眠的区域。用电刺激这一区域可以诱发出行为抑制并伴有与睡眠一致的相关性改变,这一区域的神经细胞被认为具有抑制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神经细胞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发现电刺激视前区和前脑基底,可以引起嗜睡、睡眠行为和睡眠EEG改变,与此相反这些区域的大面积损伤可以引起睡眠减少和睡眠周期的消失。因此,下丘脑前部、视前区、前脑基底和脑干下部对睡眠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Villablanca等人发现这些结构还不足以产生慢波睡眠,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层也参与睡眠的形成和维持。他们发现具有脑干下部和间脑的去皮层和纹状体动物(如间脑猫)并没有显示出正常睡眠而是显示慢波睡眠的明显减少,尽管前脑基底的部分损伤可能在这些动物上发生,且这可以解释睡眠的减少,但结果不能解释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层在诱导和维持睡眠中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间脑尾部的睡眠抑制作用和脑干吻部保持平衡,电刺激尾状核和眶额部皮质可产生皮层同步现象和睡眠行为。皮层前部的双侧损伤可引起持久的中等度睡眠减少,而尾状核的损伤则引起暂时性的睡眠减少,另外一些损伤表明,眶额部皮质在慢波活动的产生和睡眠行为的产生中尤其重要。研究表明眶额部

层活动性降低无关联。另一方面,中脑中央被盖其内有去甲肾上腺素能上行纤维通过,它的损伤可产生皮层活动严重减低,这些部位损伤的动物对刺激的行为反应可通过皮层活动而引出,当动物不被刺激则表现为嗜睡和与此无关联的Ⅰ期慢波睡眠。

上述结果表明黑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域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其投射至额皮层和纹状体,在觉醒行为方面起重要作用,而脑干和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其弥散投射至前脑包括皮层,在皮层活动方面起整合(intergral)作用.

临床的证据也证明了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在昏迷和运动不能性缄默中的作用。运动不能性缄默的病例通常有中脑被盖或下丘脑后部腹侧的损伤,这些区域中有多巴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与此相类似,具有严重帕金森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例也发现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和纹状体多巴胺的耗尽。这种运动不能可经L-多巴的治疗而改善。中脑网状结构中有上行去甲肾上腺素通路,此处的损伤可发生皮层活动消失性昏迷,应用儿茶酚胺的前体L-多巴可改善大脑损伤所引起的昏迷状态。

目前认为儿茶酚胺神经元正常情况下具有加强和延长觉醒的作用,由于它们仅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并非觉醒行为和皮层活动所必须。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乙酰胆碱对维持觉醒时的警觉和皮层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一些毒蕈碱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和颠茄制剂可以降低这种警觉作用,而新斯的明能够具有增强觉醒和延长皮层活动的作用,乙酰胆碱的这种增强皮层活动的作用在觉醒和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时均可见到。

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通过确定含有降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的细胞来确认含有乙酰胆碱的神经细胞,通过这种方法确定了一些主要的中枢胆碱能通路,20世纪80年代通过免疫组化的乙酰胆碱合成酶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染色确定了乙酰胆碱能神经细胞及其投射系统。前脑和皮

无忧睡眠网。

呼吸道疾病在流行病学上的研究概述

呼吸道疾病在流行病学上的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12-10-26T15:49:08.8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袁震 [导读] 呼吸道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个部分,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气管以下为下呼吸道。 袁震(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日常生活中,疾病一直困扰着人们幸福的生活,尤其是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很强的病毒传染能力,导致每个人都深受其害,本文就针对最为普遍性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进行简单概述,浅谈常见的引起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因素,疾病预防以及治疗等,笔者结合多年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经验,本文能作一很好的理论基础,为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呼吸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流行性感冒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049-02 1 前言 呼吸道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个部分,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气管以下为下呼吸道。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沟通,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及肺引起各种疾病[1]。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是慢性咽炎的一种表现,可由于细菌、病毒、物理或化学因素长期刺激引起,常见症状为咽喉部异物感和慢性咳嗽[2]。支气管粘膜的炭黑样色素沉着,则与粉尘烟尘沉积于呼吸道有关,将造成呼吸道的损伤而引起呼吸道疾病[3,4]。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烟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随着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粉尘,粉尘漂浮于空气中,因此呼吸道是粉尘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粉尘作为一种异物进入呼吸道可引起一系列的清除机制,疾病的发生是粉尘吸入与机体清除防御机制斗争的结果。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中具有强大防御力量的窗口,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起着积极的防御作用。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盛行,在医疗或者住院患者中,流行性感冒以及肺炎为较多见,因此卫生部把呼吸疾病列为防治方案中的首位。 2 呼吸道疾病的分类及目前的鉴别方法 2.1 分类: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小儿更易患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鼓管、咽、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2.2 鉴别方法: 王晓军[5]等采用血小板计数鉴别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血细胞分析无需贵重仪器,在县级以下医院均能行此检查,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的特点及其变化,全面分析检查资料,找出特点,给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出新的思路。 田淑梅[6]等采用先进的生物芯片技术就诊儿科患者128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呼吸道感染仍占绝大多数,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血清标本容易采集,血清用量少,而且可以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医生病情监测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盲目滥用抗生素,以免浪费药物,应该注意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减少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 3 呼吸道流行病学 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分病毒型细菌型。病毒类的有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水痘等;细菌类的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肺结核等。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外感病,资料表明:感冒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冬季为多发季节。普通感冒最高发病月份是2月-3月,9月病率最低(北半球)。流感在北半球最高发病月份是10月-2月,南半球6月-8月。在我国,感冒一般在2、3、11、12月为发病高峰季节,6、7月份为发病率最低。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也是病毒类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该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4 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点:(1)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理和生态等对呼吸道疾病流行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生物节律,因为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取决于人体对生物节律所处的不同时期的反应。(3)人体的适应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自身机体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功能,从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中的适应能力强弱,就个体而言,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提出:“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虚;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易伤食者,脾胃必亏。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明确指出发病情况与体质情况密切相关,在呼吸道疾病中,比如感冒等最常见的疾病,体质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个体对呼吸疾病致病因素的易感性。(4)营养,摄入营养与代谢及体温调节的效率有关,营养不仅与摄入蛋白质和热卡的量相关,并和营养的均衡也有很大的关系,比较明显的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感染。(5)心理,个体健康的心理状态对环境中气温变化的体温调节功能及敏感度具有很大的影响。(6)个体流动性也是呼吸道疾病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5 呼吸道疾病预防 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笔者结合治疗经验,主要系统归纳了以下九点: (1)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也是最关键和重要的一个预防因素,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防御各种疾病的入侵。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居室内的通风换气,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另外开空调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以免温差较大出门容易感冒。 (3)保持所处环境及个人卫生:尽量不吸烟或所处环境无烟、不喝酒。 (4)合理科学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大量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证实:维生素C作为人体健康必须的18种维生素之一,它可以帮助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5)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干燥的气候使人体鼻粘膜容易受损,多喝水,让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抗疾病。因为,鼻咽部是病毒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INSTT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EDITION)第3卷第2期 2008年4月Vol.3No.2Apr.2008 1积极人格研究的起源 积极人格的研究得益于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有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1]。但在“二战”以后,心理学工作者却逐渐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一项任务上,即变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即消极心理学 (pathologypsychology)。 在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下,人格心理学在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形成的问题,对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的消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多;而对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积极人格特征研究过少。 进入新世纪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转型提供了契机。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 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强调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积极人格研究就是要通过培养拥有积极人格,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这样,积极心理学统一了早期分散在各心理学流派中有关人类的人格力量与美德的研究力量,并将其作为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理论支柱,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2积极人格力量及其跨文化性 积极人格研究概述* 陈浩彬**苗元江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摘要: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文章探讨积极人格研究的起源、介绍积极人 格力量分类及其跨文化性以及积极人格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评价其积极意义,对其进一步 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力量;美德;乐观 中图分类号:B84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11-5340/N(2008)02-0014-04 *收稿日期:2008-04-0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06AIS0670165)、江西省卫生厅科技项目“社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20063252)、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YC07A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浩彬(1979-),男,江西九江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14

自我防卫机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自我防卫机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概述了三种典型的自我防卫机制(认知失调、社会比较和自我肯定)及它们的可替代性,自我防卫机制研究方法的变迁、原因及解决方法,自我防卫机制与相关变量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对这个领域今后研究的几点思考。 标签:自我防卫机制;认知失调;社会比较;自我肯定;研究方法 自我防卫机制﹙以下简称防卫机制﹚是精神动力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在面临威胁性信息时潜意识地加以歪曲,以求得心理平衡,维护自我的某种思想或情感的方式[1]。“防卫”一词最初是由弗洛伊德(1894)提出的,但对防卫机制作出全面系统论述的是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个体为维护自我形象而采取各种维持和保护策略均属于自我防卫范畴。防卫机制不仅对个体成长、应对应激以及精神病理机制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它还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重要性已广为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和接受。关于防卫机制,研究者们已进行了诸多探讨。本文拟对有关具体防卫机制的研究及其在实证领域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防卫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1.三种典型的自我防卫机制及其可替代性 自我防卫机制种类繁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S.Freud认为自我防卫机制包括压抑、隔离、解除、否认、自我分裂。A.Freud[2]描述了五种不同的防御机制:升华、移置、幻想、否认、言语行为否认、攻击和利他性认同。Vaillant描述了幻想、被动攻击、疑病、潜意显现、压抑、幽默和期望等七种防御机制后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四种防御机制。同时Vaillant[3]研究还发现防御机制按成熟程度由低往高排列可分为四级:自恋性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神经症性防御机制、成熟的防御机制等等。 1.1三种典型的自我防卫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自我防卫机制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防卫机制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AbrahamTesser[4]又从大量的文献研究中概括出了三种典型的防卫机制:认知失调,社会比较和自我肯定。 Tesser认为之所以选取它们,是因为这些机制是很多重要研究所关注的机制,而且是彼此之间差异很大的机制。这些机制在其前因后果中都有本质区别。通过认知失调对自我产生的威胁常常是由一个人自由的从事与其信念或态度不一致一类行为时引起的。解决这种威胁的典型方式是改变与行为方向相应的态度或信念,该机制是内省的。而通过社会比较对自我产生的威胁通常是由于其所选择的社会比较对象比自己优越而造成的。这种威胁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这两种威胁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为由于社会比较所产生的威胁其解决方法是通过社会交际(例如,远离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第三种机制——自我肯定,是指通过肯定自我重要价值而维护自尊,这种机制重申对自我来说什么是重要的,至少在表面上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_刘运合

[收稿日期]2007-05-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防御机制的跨文化研究”(04X M Z 015) 和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及行为预测的实证研究”(054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运合(1973-),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杨伊生(1965-),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生。  2008年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a n .,2008  第37卷 第1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37 N o .1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刘运合,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近年已有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研究分类、测量工具和干预研究等,并对心理防御机制未来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B 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8)01-0088-05 心理防御机制(d e f e n s e m e c h a n i s m ),又译为“防卫机制”、“潜意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 [1]12 。自从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如S .F r e u d 的其他理论一样,由于难以进行实证研究,既受到广泛的推崇,也遭到强烈的反对和批评,所以似乎一直没有登入心理学的大雅之堂。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学各领域越来越多地开始探讨心理防御方式与防御,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特别是广大临床心理学家和健康心理学家的重视。打开C N K I 和其他相关的研究文献搜索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发现相关的文章在逐年增多,但也不难发现多数研究是运用防御机制问卷进行调查的,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理论性研究的相对较少,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 1894年,S .F r e u d 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 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当时只探讨了一种最常见的机制———压抑(r e p r e s s i o n ),它主要是调节性本能的。实际上,在S .F r e u d 精神分析学的早年,压抑 一词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同义词。随后他又提出了不少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升华等,但S .F r e -u d 本人生前没有专门讨论心理防御机制。1926年,S .F r e u d 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进一步提出自我保护功能假说,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 1936年,S .F r e u d 的女儿A .F r e u d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她把“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术语用来指代不同的防御过程和策略。 · 88·

防御机制简述

防御机制简述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应用心理学2043班 范 辉 [摘 要]防御机制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在学术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它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反复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对防御机制和无意识过程的兴趣再次增强,出现了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因此,近年来有关防御机制的研究已从多纬度、多学科中展开,在学术领域和临床实践中都出现了不少有关防御机制的研究。文章简要回顾了防御机制的研究历史,概述当前学术领域对防御机制的研究并就几种防御机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防御机制 实验研究 作用 1对防御机制研究的回顾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的理论是S.Fr eud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指一个人面对应激、挫折、创伤、丧失、冲突等心理上的种种困难时,其“自我”潜意识地运用一些心理上的防御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机制,是为了化解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保持心理平衡而采用的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手段,但他本人并未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这一概念的完整形成和对其心理学根源的功能的探索是弗洛伊德的一些追随者完成的[1]。A nna. Fr eud对这些机制进行了具体阐述,它很快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防御机制研究的兴旺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压抑和投射的研究。临床工作者仍然在大量使用防御概念,他们认为实验室研究缺乏生态效度。在人格评估领域内人们同样对防御机制很感兴趣,他们试图发现一种能恰当地测量防御的方法。 2防御机制的作用 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原我、自我及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能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不自觉地运用[3]。下面对几种防御机制做一简单介绍。 压抑(repr ession)——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否认(denial)——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pro jectio n)——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reg r essio n)——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离(segr egat ion)——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抵消(offset)——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化(tr ansfor m)——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 补偿(compensat e)——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r ationalizatio n)——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为自己进行解脱。 升华(sublimat 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幽默(humo r)——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反向形式(reaction fo rmat ion)——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 3学术领域内的防御机制研究 3.1认知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 对记忆的研究表明,没有意识到的记忆仍然影响着有意记忆和任务成绩。目前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正在思考,像压抑一样的过程是如何发挥功能的[2]。研究表明“认知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或在执行过程后,未被意识所觉察”;Bo nano&Wx ler发现,注意可能对刺激加以区分,一种刺激在意识层面被意识到,另一种则不会;这样的注意区分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推动了分裂机制的形成。另外,尽管缺少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的觉察,Gr eenw ald 对这种刺激的生理和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那些未被注意到的刺激会影响行为[2]。这也在潜意识的心理动力的激活研究中得以证明。 3.2社会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 防御机制在社会认知和其它理论框架的支持下“被重新标注或被重新发现”。“特定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说认知失调,都只是对防御机制研究的委婉的说法”,涉及到投射的认知过程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只不过它更名为归因,后来也称为“错误的共识效应”。置换机制是“代罪羔羊”研究早期工作的基础,隔离机制作为“不协调缩减”出现。最近,否认的一些方面也被重新改造为“积极错觉”,抵消被重新标注为“假设思维”。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已经开始致力于对精神分析中的防御机制的整个领域进行研究,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2]。 3.3发展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防御机制会遵循一种发展的模式(Cr amer,1991;V ailla nt,1992),儿童对防御机制的使用是以一种发展的、可预测的模式而变化的,认知上较为简单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在儿童早期占据着支配地位;而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更为复杂的防御机制则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采用认同而不是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可以看作是情感成熟的标志(Cra mer,1998a)[1]。通过将防御机制纳入到儿童的心理过程中,就能理解以前一些令人迷惑的行为。另外,实验研究表明,那些经历过失败的儿童增加了对防御机制的使用;在经历同伴拒绝的体验之后,女孩社会顺应不良的程度越高,就会使用越多的防御机制。 3.4人格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 研究表明,对青春期晚期的青少年来说,那些处于同一性不认同状况下的青少年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对个体同一性的威胁导致个体增加了防御机制的使用。此外,个体在防御机制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具有强烈女性性别认同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典型的女性防御机制,而那些具有强烈的男(下转第313页)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心理防御机制doc12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 河北大学教育硕士何新赏 [摘要]心理防御机制(以下简称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其重要性已广为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和接受。关于防御机制,研究者们已进行了诸多探讨。本文拟对防御机制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不同研究的争论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旨在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防御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类、作用、领域内的研究。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又译为“防卫机制”、“潜意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1]。 1894年,S.Freud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 1926年,弗洛伊德又重新关注防御机制问题[2]。在《自我和本我》一文中,他提出了人格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元结构,把防御机制归属于自我,作为自我的一种功能。根据他的观点,防御机制指的是“自我在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中所采用的全部策略”[3]。这些机制通过篡改或曲解现实达到降低与排除焦虑、维护健康和自尊的目的。 1936年,S.Freud的女儿A.Freud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A.Freud把散见于他父亲著作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归纳为下述10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A.Freud研究了防御的某些模式与不同形式的神经症之间的关系、防御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添加另外的五种防御机制:禁欲作用、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除了以上提到的S.Freud和A.Freud 提出的防御机制之外,Kernberg和Klein于1973年描述了分裂、伴无能之全能、简单的理智化、投射性认同和精神病性否认等五种防御机制[4]。后人在Freud父女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allian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Valliant于1971年对随访30年的30名成年男性自我适应过程研究后,认为防御机制可分为如下四个层次[5]:(1)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对现实的歪曲;(2)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幻想、投射、被动攻击、疑病和潜意显现;(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理想化、潜抑、转移、反向形成、分离;(4)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期望、利他和幽默等五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分级为美国某些精神病学教科书所采用。Valliant于1986年又对随访40年的307名男性作资料分析,又提出了3级分法:(1)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中间型或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潜抑、隔离、反向形成;(3)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显现、疑病和分离。和以前的分级相比,取消了自恋性防御机制,但差异不大,这样三级防御机制的作用就超出A.Freud的观点[6]。迈斯纳、麦克和塞马尔于1975年的分类是:(1)自恋防卫(narcissisticdefense)包括:投射;否认;歪曲。(2)对方不成熟的防卫(immaturedefens-es)包括:行动化;阻断;疑病;内射;被动攻击;退行;分裂样幻想;躯体化。(3)神经质防卫(neuroticde-fenses)包括:控制;转移;解离;外化;抑制;

睡眠与觉醒的机制

睡眠与觉醒的机制 赵天明 190701046 睡眠和觉醒是人一生中反复交替的二种生理状态,睡眠占据了人类生命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它受制于接近地球自转周期的“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的影响,同时也受人类自身“生物钟(biologicalclock)”的调控。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睡眠的本质有过数不清的猜测和遐想,但直到目前睡眠和觉醒觉醒的机制(mechanismsofsleep-wakestates)仍然是困惑人类的一个基本课题。 人类对睡眠的认识是随着脑电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深入。1875年Caton第一次从家兔和犬脑表面记录到了脑电活动波,1929年Berger从其儿子的头皮上首次记录到了人类的脑电波,并观察到睡眠和觉醒状态下,脑电图有显著不同。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教研室的Kleitman教授和他的研究生Aserinsky第一次通过脑电、眼电和肌电的记录发现了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即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使人类对睡眠的认识由原来的单一过程改变为包含两个截然不同时相的双相过程,即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并且随后的研究发现引起异相睡眠神经机制与慢波睡眠也不同。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化学的多学科就开始对睡眠和觉醒基本机制进行研究,使人类对睡眠和觉醒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早期的研究中,损伤和刺激是最常用来鉴定神经系统中产生和维持觉醒和睡眠区域的基本方法,神经解剖学运用这些方法对动物睡眠和觉醒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睡眠和觉醒机制以及与人类脑损伤相关的睡眠紊乱和昏迷提供了神经解剖基础。神经生理学通过记录脑内神经细胞的电活动,确认可能产生睡眠或觉醒的细胞,明确了一些睡眠-觉醒产生的细胞机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更多的研究聚焦于神经递质在睡眠和觉醒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人类对睡眠和觉醒机制的理解。目前认为睡眠和觉醒是在神经和神经介质共同作用而完成,其本身受昼夜节律、人体生物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调节。睡眠——觉醒的神经机制 1.觉醒的神经机制

植物抗逆性研究概述

植物抗逆性研究概述 摘要: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于外界的不良环境会产生一定的防御机制。综述了干旱、高盐、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及植物的抗逆性应答反应,以及水杨酸和脱落酸在逆境胁迫中发挥的作用。关键词:植物,抗逆性,水杨酸,脱落酸 逆境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又简称胁迫。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干旱、盐碱、低温、重金属以及病原物入侵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植物水分亏缺,从而产生渗透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反之,植物经过长期的逆境锻炼也进化产生了一系列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即植物的逆境适应性。其包括避逆性和抗逆性2个方面。避逆性是指植物整个发育过程不与逆境相遇,而是在逆境胁迫到来前已完成生其生活史,但不是普遍现象,只存在于少数植物。而抗逆性是指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或耐受能力,简称抗性,包括御逆性和耐逆性。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遗传特性,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也是绝大多数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普遍方式。同样,激素水杨酸( Salicylicacid, SA) 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均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激素,不仅能调节植物的一些生长发育过程,还在植物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胁迫、重金属胁迫以及病原物入侵等方面简要介绍植物的抗逆生理及机制,同时也介绍了SA、ABA在植物抗环境胁迫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 1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1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干旱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的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仅次于生物胁迫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当植物耗水量大于吸水量时,植物体内就会发生水分亏缺,面临干旱胁迫。当植物细胞失水达到一定程度时,膜的磷脂分子排列发生紊乱,膜蛋白遭破坏,使膜的选择透性丧失;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也被破坏,会使叶绿体类囊体片层数目减少、扭曲,使线粒体内嵴数量减少,细胞核核膜模糊,染色体凝聚,合成酶类活性下降,光合作用下降。 1. 2植物的抗旱反应 干旱胁迫时,植物的形态结构、渗透调节等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抗旱性强的植物根系和输导组织较发达,表皮绒毛多,角质化或膜脂化程度高,叶片细胞体积/表面积比值小,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加水分的吸收,减少水分的散失。而且植物在面临干旱胁迫时,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会发生重新分配,茎和新叶会从老叶、花、果实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在受到轻度干旱胁迫时,植物能够诱导细胞内发生溶质积累,通过渗透调节降低水势,从而保证组织水势下降时细胞膨压得以维持。植物的渗透调节主要通过亲和性溶质的积累而实现。这类亲和性溶质主要包括脯氨酸、甘露醇、多胺等小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大量积累不但不会破坏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反而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有助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对水分的吸收。 1.3 水杨酸与植物的抗旱性 SA 的类似物乙酰水杨酸能改善干旱条件下小麦叶片的水分状况,保护膜的结构。1%的乙酰水杨酸拌种处理玉米种子,可提高玉米幼苗叶片抗脱水能力。根据陶宗娅等的研究,用含1.0mmol/L SA的不同渗透势PEG溶液漂浮处理小麦幼苗叶片,结果表明:SA 降低了叶片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轻度胁迫下SA对稳定膜结构和功能有一定作用,在较严重的渗透胁迫和SA 处理下叶片失水量、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增加,H2O2和O-2积累也较快,但与不加SA处理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仍较高,脂质过氧化程度稍有加重。不同条件下SA在参与和影响植物代谢过程中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对代谢调控的机理可能存在差异。又如,外源SA 及其类似物的作用位点之一可能在细胞膜上,引起跨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目录 定义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概述 1、压抑 2、否定 3、退回 4、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概述 1、反向 2、合理化

3、仪式与抵消 4、隔离 5、理想化 6、分裂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概述 1、转移 2、投射 (四)代替性防卫机制 概述 1、幻想 2、补偿 (五)建设性防卫机制 概述 1、认同 2、升华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

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概述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1、压抑 (repression) 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牛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压抑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例如,李老师的岳母相当势利,又爱挑剔,由于她一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现将防御机制的40种具体表现列出如下: ⒈压抑: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这就是压抑,即主动地将痛苦的记忆、感情和冲动排斥到意识之外。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而不只是推延。与否认不同,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而不是否定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如果有一个正在哭泣而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如果他否认自己流过眼泪,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就可能是否认。 ⒉否认: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鸵鸟政策,孩子摔碎了东西,闯了祸,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不太成熟的防御机制。短期临时性的使用可以使自我在重要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性倾向,形成偏执性格。 3.歪曲:为了适合内心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它包括:不现实的夸大想法、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和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也包括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和那些不现实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在歪曲时,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例如,“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我的所有要求。” 4.妄想性投射:往往是被害性的。它包括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被害妄想;或者认为在自己内心可以感知到别人的感受。与歪曲相反,妄想性投射因为感情的责任放在别的方面,从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而在歪曲时,不愉快的感情被它们的对立方所替代。就像在宗教信仰中所显示的那样,歪曲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效果。 5、反向作用:将内心不能接受的、不愉快的观念、情感、冲动夸张性地指向相反的方向。如牵挂可能是残忍的反向形成,守时、节俭、清洁则可能是对疲塌、奢侈、肮乱的对抗。这种潜意识的冲动源于婴儿期的冲突。当婴儿期的冲突不是被压抑,而是被转换时,反向形成也可能是使婴儿期冲突得以升华的基础。例如,一个人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他可能因此坐卧不安,这时他的自我为了掩盖其敌意,便会对人激发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爱。在外人看来这是以爱代替了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爱的下面,仇恨情绪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更恰当地说,爱是恨的面纱。这种以其对立面来掩藏某种需要的机制,叫做反向作用。一般来讲,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最早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再譬如,同事非常严厉地斥责自己,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11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 关键字: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情绪平衡矛盾冲突 摘要: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除环境压力过大时个体认知结构混乱,和个体能力、主观努力不足以外,第三种原因是过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久而成习造成心疾。本文论述了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十四种类型;指出它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分析了由于采取非理智态度而从健康心理逐步发展到心理疾病的几个阶段;明确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几项重要原则。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实通俗的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的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状态的。 二)心理防御的机制的分类和类型 2.1早期的S.Freud曾经提出,婴孩期的体验对防御机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口欲期的吐出是投射机制的雏形,内射起源于口欲期的吞咽动作"A.Freud 认为随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其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会发展,因此可从不同发展阶 段将防御机制分为最原始的防御和最成熟的防御le]" 防御机制层级研究的权威GeorgeEvaillant(1971)在长期跟踪研究30名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后将防御分为四种连续的防御方式:自恋性防御!不成熟防御! 神经症性防御和成熟防御[vl" (l)自恋性防御包括妄想性投射!精神病性否认及歪曲等三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1岁以前的儿童或成人的幻想中"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似乎可以 改变现实,而在他人眼里,当事人则显得疯狂"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往往 不能使其改变,但是服用药物!脱离应激环境和人的逐渐成熟可使其暂时消失" (2)不成熟防御包括投射!被动攻击!分裂型想象!疑病!解离!付诸行 动等六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见于3岁到15岁的健康人和性格类似于这个年龄 的成人!情感性精神障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成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 善因人际关系紧张和严重丧失所致的痛苦"在他人眼里,当事人是那种难以让人 接受的人,或称为行为不良"虽然通过传统的心理治疗难以使其改变,但是在长 期的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治疗师反复和带有强制性的解释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 可使其改变"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成熟,这些机制的应用会减少" (3)神经症性防御包括反作用形成!潜抑!转移及理性作用等四种防御机 制,这些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成人遇有急性应激时或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正常 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变个体的各种情感和本能表现,但在他人眼里, 当事人显得有些古怪!神经质,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可以使之发生戏剧 性的改变" (4)成熟防御包括假性利他!压抑!幽默!期望及升华等五种防御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