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森林幼儿园是源起于丹麦,兴盛于德国,近年来广泛流行于欧美、日本、韩国等地的一种新型幼儿园教育模式。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森林幼儿园在德国获得了快速的传播和发展。目前德国大约有2000家森林幼儿园,占德国幼儿园总数的5%~10%,也有越来越多的正规幼儿园开展“森林项目周”活动,森林教育体系已成为德国幼儿教育享誉世界的重要名片。

一、德国森林幼儿园兴起的背景

森林幼儿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对德国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念的一种追溯与回归。福禄贝尔认为:“人,特?e是少年期的人,应当在内心熟悉自然,按照在自然中活着的并支配着自然的上帝精神,去熟悉自然。”他主张“教师至少每星期一次同他的学校的每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到野外去,让他们仔细观察和理解自然或四季向他们显示的景色”。森林幼儿园虽缘起丹麦,却能够在德国迅速风靡,与其理念与德国幼教传统理念的吻合不无关系。

另外,德国还有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教育传统。据德国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对自然的推崇和环境的重视,使德国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形成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意识。此外,德国人有着深厚的“森林情结”,自称是“森林中走出的民族”。他们认为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培养孩子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的精神,能够让孩子一生充满灵性,享受单纯质朴的快乐。德国有三分之一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尤其是西南部森林资源丰富,很多居住地附近两三百米就有一片森林,这为森林幼儿园的迅速增多提供了环境基础。

儿童生活世界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森林幼儿园在德国的传播。1989年之后,德国社会由密集工作的工业社会转化为密集消费与休闲的服务型社会。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得现代儿童生活与游戏的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儿童居住在拥挤的高楼大厦中,户外活动时间严重缩短,生活空间变得狭窄,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出现身体发展上的问题。儿童由于缺乏运动发生意外的现象越来越多,同时,儿童也缺乏游戏与交往的伙伴,他们的时间被大量各类媒体填补。基于此,家长们迫切希望孩子们能够深入自然,拓宽活动的空间,增强运动技能,强健身心,从而对森林幼儿园的需求加大。

二、德国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特点

(一)实践先行的教育模式

森林幼儿园与其他模式不同的是,它在最初并没有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持,而是由于其实践的风靡带来了理论界对它的关注。森林幼儿园最初建于丹麦。一位全职妈妈埃拉?法拉陶在带她的学龄前子女和邻居家的儿童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现,在森林中长大的孩子异于传统幼儿园中的儿童。他们擅长游戏、较少争执、互动频繁、身心平衡、体能更佳。于是联合周围的父母一起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虽然森林幼儿园在最初并没有特定的教育理念,但它独特的教育方式却与自然教育、人本教育、体验教育、感官教育、开放教育、全人教育等理念不谋而合,甚至堪称其实践的典范。这种“没有理念”的教育方式反而为其自身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灵活性,在实践中充满灵动和活力。

(二)纯粹自然的教育环境

森林幼儿园最引人瞩目的特点便是它全户外、纯天然、原生态的教育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因素,环境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森林幼儿

园将自然环境的教育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森林幼儿园建于森林之中,这里空气新鲜植被丰富,视野开阔行动自由,设施材料安全天然,具有天然的疗愈和保健功效,非常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此外,森林环境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原材料,大到树木、泥土、水坑,小到树叶、松果、蠕虫,自然中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万物都可以成为幼儿观察、研究、操作的对象,成为幼儿好奇、探究、学习的原点。比起普通幼儿园中常用的现代玩具、电子设备,森林幼儿园带孩子们回归了自然的怀抱,可以让幼儿在与自然环境、自然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短小灵活的编班方式

一个森林幼儿园通常由15~20个2~6岁的孩子组成,配备2名教师、1名助教,有时还会有实习生或家长的加入。教师接受过专门的户外教育训练,有的国家已经启动了专门的自然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较小的班容量和较高的师幼比有利于教师对每位幼儿给予更及时更高质的关注,也为森林活动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混龄编班的模式为森林幼儿园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类似家庭的温馨环境。不同年龄的幼儿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和成长,不同年龄间的幼儿能够利用各自的发展特征为彼此提供更丰富的社交经历和角色体验,发挥“儿童教育儿童”的作用,促进良好社会性和积极健康个性的形成。研究表明,森林教育对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需要儿童具有疗愈功效,一些特殊需要儿童的加入也使得森林幼儿园的环境更加融合丰富。

(四)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

森林幼儿园的出发点是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的互动过程中成长,避免承受过重过多的学业压力和功利目的,这也决定了它们的实践模式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在森林中,绝大部分

的在园时间是儿童自由自在的游戏,少部分时间用于做一些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如晨圈、音乐活动、科学活动等。在幼儿的游戏时间,教师尊重幼儿的选择,由儿童决定一起游戏的伙伴以及游戏的方式内容。游戏时,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照看、提供帮助、为幼儿创造任务机会。如果幼儿没有提出请求,教师不得随意干扰幼儿的活动。幼儿在森林里自由探索和发挥,他们的选择受到教师的尊重。在森林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更是他们共同学习的伙伴。

(五)自由开放的教学内容

森林幼儿园之所以被称之为森林幼儿园,一方面是因为它建在森林之中,有着纯粹与自然融合的教育环境;还因为它依森林而教,有着原生态的教育内容,其课程和活动具有高度的随机生成性。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路上有很多蚯蚓,孩子们好奇地问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蚯蚓。于是那天的课程主题就是蚯蚓。到了蟾蜍繁衍的季节,森林里的蛙鸣格外喧闹,于是当天的课程由此生成――蟾蜍的生命周期。冬天池塘结冰,孩子们争论冰层下的水草和小鱼是否还活着,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就这样自然发生。随着阴晴雨雪天气变换,森林总会为教师和孩子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点子。在和自然的接触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要去爬树、编织花环、搭建帐篷、采摘果实、堆柴生火、上爬下跳,用野生的原材料“发明”自己的游戏和玩具,甚至拿植物的汁液急救伤口,认识区分有毒无毒的植物……总之,一切活动都是那么自由、开放与大胆。森林幼儿园不是教教师认为应该教的,而是教孩子渴望教的,教学内容因幼儿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而自然生发。(六)支架作用的教师角色

森林幼儿园中的教师十分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意愿,同时还会为他们的探索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帮助。在森林幼儿园中,幼儿爬树司空见惯,教师不会为此大惊小怪而

严厉制止幼儿,相反,他们放任幼儿去爬。森林幼儿园的教相信:“小朋友爬树,他自己能够爬上去,也一定能够自己爬下来。如果教师帮助他爬到力所不能及的高度,他自己就没法下来。”他们鼓励孩子们去爬每棵他们能够自己爬得上的树。当然,当孩子从树上下不来的时候,教师也被要求一定要给予帮助。野外活动还离不开“生火”的主题。尽管要接触“火”这样的“高危物品”,孩子们还是像学习其他安全的东西一样被置于“放任”的状态。森林幼儿园的教师认为,将孩子放到有一定危险性的环境中,能够促进幼儿建立自己的危险防范意识,从而知道去评估风险、规避不良后果。“放手让孩子们去,他们反而更小心谨慎了,因为这是考验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信心的时候了。”幼儿在森林幼儿园活动的每一步都有教师伴随着,教师不会打断或指责他们的活动,他们只是鼓励和支持。

三、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开展充分有效的户外活动

森林幼儿园最显而易见的特点莫过于大胆的户外教学方式和日常生活中与大自然的深度交融,这一点对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近几年,由于幼儿园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幼儿园极尽所能地将现有的园舍占地改建成了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室,幼儿园内户外活动场地严重受限,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严重削减。加之,多年来频发的幼儿外出安全问题,幼儿园几乎不主张集体带领幼儿离开幼儿园,外出游览。这样一来,幼儿仅剩的户外活动可能就是升旗、做操等集体性项目了。有研究发现,如今的孩子相较于他们的前人花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正越来越少。然而,人与自然是具有天然的联系的,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借鉴森林幼儿园,我国幼儿教育应当充分保障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注重开展有效、高质量的户外活动,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与大自然深入接触,要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带领幼儿走近

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引导幼儿从大自然中去学习。

(二)创设基于幼儿实践活动的教学

森林幼儿园的教学是基于幼儿实践活动的教学,是从幼儿的经验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教学。在森林幼儿园教学内容的设计当中,幼儿无疑起到了主导与引领的作用。森林幼儿园以原生态的森林、大自然为教室,森林里物种的多样性、大自然阴晴雨雪的变化,使得这个教室里时时刻刻都充满着丰富多变的刺激,从而为生成性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森林幼儿园中,幼儿天性优越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他们在自由开放的活动中会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产生很多问题。森林幼儿园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师所教的内容都是基于幼儿经验的东西,幼儿学习起来内部动机强,接受起来也很自然、容易。我国幼儿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形式,创造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活动中,带着问题去学习。

(三)坚持教师的支架与辅助作用

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坚信幼儿具有独立行动、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个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儿童中心的特征,提倡让儿童自由探索、直观接触、亲自实践、自主完成经验统合。在森林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学习伙伴,永远只是在一旁静静地支持与帮助,而不是权威和专制的象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教师的角色明确提出了诸如以上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教师角色定位不准,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的现象。教师如何真正地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接纳并有能力指导幼儿的自主性学习仍然是我国幼教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童年的室内化趋势,幼儿园的新形式让我们看到了童年曾经的样子,也让我们看

到了童年现在可能是的样子――对“儿童的花园”的现代再创造。诚如福禄贝尔对幼儿园所期待的,这里的生活和教育图景均应该是“儿童的花园”般的存在。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充斥着童年,生存压力提前到孩童,以至于曾经的童年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封闭的围墙、严苛的纪律、沉重的学业压力和缺乏生命活力的身心。何为幼儿教育的本真,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自由、充实的童年?步入森林幼儿园,也许你会有更多发现。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日期:2006-12-23 11:57:20作者:于淑萍点击:134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曾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被世人称为楷模。在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为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专门职业人才。本文通过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培训考察,以亲历之所见所闻,浅论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感、所想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元制双师型就业准入专门职业人才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中国职业教育中、高级管理干部考察团的欧洲之行,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考察。我们飞越欧亚大陆,行程达数万公里,尽管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终究是亲历其境,耳濡目染,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一、教育概况 德累斯顿(Dresden),位于德国(Germany)东北部的易北河流域,现有人口近50万,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德累斯顿历史上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二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东、西德统一后正式修复重建,正不断发展变化。德累斯顿现在是德国人口最为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萨克森州首府。 德国国土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尚不及我国云南省大,人口8200余万,还没有我们四川省多,但德国的工业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雄冠欧洲之首,仅次于美、日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人均GDP达2万欧元。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战败国的废墟上创造出如此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究其根源何在?明确而肯定的一个答案就是教育!尤其是被大部分德国人所推崇的、一度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车轮的“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绝大多数的人群是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找到工作的。自5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其中,1969年8月,联邦政府通过的《职业教育法》,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令。《职业教育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德国法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了就业、转岗、再就业、提岗、提职都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大凡是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十八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德国国民的共识和行为规范。在德国,无论是国家制度、社会舆论、还是家庭与个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都是推崇的,事实上,推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已成为德意志的国家精神和日耳曼的民族骄傲。 二、职教特色 从当前国际范围来看,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莫过于德国,德国的职业教育远远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发达的职业教育无疑是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十分精致而有效地成功运作呢?究其庐山真面目,确有以下几大具体特色: 1、德国的职教是以“双元制”模式为其典型特色的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培养相结合,是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点,由两个施教主体和两个管理机构分别进行又相互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特点。 “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他们既是工厂的徒工,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每周在工厂、企业培训三天半至四天,进行实际岗位操作的训练,主要是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学生每周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天至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在国际上别具一格,即在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进行实习。德国宪法规定,凡18岁前不上其他学校的青年必须就读职业学校。大约一半的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企业的实习培训期(也称“学徒期”)平均为3年。企业与国家共同分摊培训费用:企业向学徒支付报酬,国家承担职业学校经费。学徒在这三年中除了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外,还必须每周去职业学校上1至2天课。除一般课程外,学校还设置了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培训条例规定,不论学习何种职业,培训结业时必须进行考试,考试制度十分严格,由工商业或手工业联合会的委员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有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学校的教师。目前有大约50万家企业以及公共机关和自由职业者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大型企业都自办职业学校,其毕业生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企业还能得到国家财政补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了手工业者和专业工人的高技能。[1]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有继续接受高级别职业教育的机会,甚至有机会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职业专科学校

(Berufsfachschule)是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期限1至3年。高级专科学校(Fachoberschule)是更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招收实科中学(Realschule)的毕业生。高级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可进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深造。应用科学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校扩张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德国特征的学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在德国,如今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它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它的学制比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短。[2]专业课程组织紧凑缩短了平均学习时间,学生可以更快进入职场。此外,它与实际工作联系更为紧密。 原则上,德国不允许任何一个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正式就业。为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德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是德国经济能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德国职业教育现状 德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2013年德国职业教育报告》中指出,“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使企业能够结合实际、更有目的性地培养未来员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年轻人的录用率,使他们的就业更有保障。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三月德国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是7.6%,为欧洲同期最低。2012年德国境内共签订了551 272份培训合同,相比起2011年减少了3.2%,而企业里培训岗位的空

森林教育起源于北欧正在风靡全球!资料

森林教育起源于北欧,正在风靡全球! 最近,读到席慕蓉的一篇散文《给孩子一些美的熏陶》,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满满的感触: 我们不是没有社区公园,可是,公园里有大多的铁栏杆、太多的水泥,除了地上铺满水泥以外,还用水泥做出各式各样的东西:水泥的亭子、水泥的柱子、水泥的假山、水泥的竹子,真正是“巧夺天工”! 我的感受是,我们的社会建设很是丰富多彩,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许多我们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幼儿园。 为了更好的培育我们的小孩,我国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和教室布置都搞得越来越生动和多样化,老师们也在注重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我们的小孩非常安全地在一个四方围墙和铁栅栏建设起的幼儿园接受德智体的熏陶,但我们的小孩依然是被困在盒子一样的有限空间里,而没有一个敞开的自然空间去玩耍。 我深信,为人父母,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不是吗?

在国外,“森林幼儿园”这个名字非常响亮,他们的孩子可以每天在森林里爬树、趟水坑、翻滚、收集动植物、探索自然、制作工具,甚至玩火。这种让孩子回归自然的森林教育在丹麦、德国、北美盛行,就连日本、韩国、越南也纷纷仿效。 但是,森林幼儿园的创办,既不是来自蒙特梭利教育法、天才教育法、才能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赏识教育法等世界著名六大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也不是在实践某位知名教育学家的理念,而是从一位全职妈妈每天带子女到森林里去散步的经验中得到的灵感。

森林幼儿园起源于丹麦。丹麦妈妈艾拉·法拉陶每天带着自己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偶而也和邻居的幼童一起同行到森林去散步,妈妈们发现天天在户外活动的孩子们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乐于互动交流、身心平衡、较少生病,而且体能也较佳。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这群幼儿的父母亲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第一所森林幼儿园。此后,森林幼儿园在丹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在德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孩子们每天在森林活动三到四个小时不等,教材则取之于大自然,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就是课座椅。 在这里声明一下,“森林幼儿园“,区别于传统的室内幼儿园,没有围墙和屋顶,并不是特指只能在森林里进行活动。森林幼儿园也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一片海滩,一家动物园,以“自然和森林”为主题。例如,位于德国加托夫的这家农庄幼儿园,也是秉承了森林幼儿园的理念,让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能体验农场的运作。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

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2、实习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师实习阶段期限统一 为2年。第一年为引导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4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

丹麦森林幼儿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4043562.html, 丹麦森林幼儿园精心设计的游戏场 作者:孙璐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6年第08期 作为发源地,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早已枝繁叶茂、深入人心。一项官方调查表明,在丹麦,父母和教师都认为,幼儿应当在托幼机构获得:在自然中的经验、接触动物的经验以及内心 平静安宁的经验。而这些都是森林幼儿园的优势所在。 四五岁的孩子不应被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里 在丹麦,人们一直非常重视户外活动,认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快乐和教育。受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幼儿园的启发,苏伦·苏伦森(Soren Sorensen)于1854年在丹麦成立了第一所“游戏和预备学校”。他公开呼吁:“四五岁的孩子不应被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里。在这么幼小的年纪,孩子应该尽情游戏和运动,尤其应该在清新的空气里生活。” 1952年,艾拉·法拉陶(Ella Flatau)创办了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一一“漫步幼儿园”。在这所幼儿园里上学的幼儿,每天早上在一个地点集合,然后出发去森林、田野等地漫步一整天。在一天活动结束的时候,幼儿再次到早上集合的地点会合,等待家长来接。 自此以后,森林幼儿园在丹麦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能源危机再次引发了丹麦公众对自然的关注。丹麦政府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倡导“绿色生活”。于是,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更加受到欢迎。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丹麦森林幼儿园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包括: 1.幼儿的学 习和发展是完整的;2.每一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的能力;3.幼儿是主动的、乐于与人交流的学习者;4.幼儿需要真实的、直接的经验;5.幼儿在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发展;6.幼儿需要时间去探究,以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7.学习来自于社会交往。每一种教学理念都有其理论来源,并深刻影响着森林幼儿园的教学实践。 而近年来,诸多有关森林幼儿园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那些在自然环境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幼儿,他们在身体发育、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幼儿园的幼儿。 每所森林幼儿园都独一无二 受不同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和教师、幼儿、家长教育需求的影响,每所森林幼儿园都是独 特的。有些坐落在郊区,有些在城乡接合部,还有一些就在城市里。多数森林幼儿园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二三十名幼儿、四五名教师。少数规模较大的森林幼儿园则可能有上百名幼儿。在森林幼儿园里,自然环境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度

幼儿园教育活动基本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基本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各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念: 首先是有目的:我们要依据教育目标,制定恰当的教育目标; 有计划:有准备,有预见性的实施方案; 这两方面是针对教师准备而言的。 生动活泼:儿童有兴趣、游戏性、适应儿童特点; 主动活动:积极主动参与,有内在动力; 多种形式:形式多样,不是单一教学或生活; 这三方面针对儿童发展而言,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实现,促进儿童发展。 教育过程:体现教育性,又发展、又提高、在原有水平上有进步。 既然是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征来看:一日生活环节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作业教学活动(集中教育活动); 从师生互动来看:可以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一对一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教师组织全班幼儿或小组进行的活动,即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从幼儿活动自主性来看:可以是幼儿自选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指定的活动; 从活动方式来看:可以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组织幼儿进行的活动; 从活动地点看:可以分为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狭隘意义上的集中教育活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与一日生活中的所有有目的有计划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 随着课改的启动,教材的不断更新,在这个新旧交替过程中,在旧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理念渗透的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有些迷惑了,不知道现在的教学活动究竟应该怎样来进行了。暂不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育策略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就我们的教学计划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程改革也要遵循着继承和发扬这样一个传统,并不是改革了,我们把教学最基本要求给扔掉。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 所谓的设计:简而意概的说,就是活动的准备、组织和实施前的所有工作。由于每个教师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与能力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每位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即使是相同的课题,所设计的教育活动也各有特点,但是不论活动设计差异多大,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要遵循科学的规律。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前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李露 摘要: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在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它也被认为是促进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更被称为二战后德国经济繁荣的“秘密武器”。它的形成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发展;启示 目前世界职业教育模式总类众多,其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并且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业协会领导下的学徒制。这时的学徒制是只有行业的师傅才有资格教育、培训学徒。之后,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个别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有300多个封建邦国使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开始颁布这种强迫教育法令。而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期,比英国、法国要早一个世纪。1708年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此后,在德国的各个城市许多人开始创办这类的实科中学。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同时也具有职业教育性质。这类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摆脱了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逐渐开始适应德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容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其社会地位比较低,学生并不是很多,因此很快德国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18世纪,德国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的教育上突出的表现在泛爱主义和洪堡改革。 19 世纪初,为了传授给学徒们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德国创办了以职业为导向的新兴学校。与传统对小规模工艺生产的职业训练相比,针对产业的系统化职业培训始于20 世纪20 年代。20世纪60 年代后,当舒尔茨“人力资本论”风靡世界,给带来了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剧变时,这种“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是生产性事业”的理论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此期间,德国联邦政府于1968 年召开了11 个州的州长会议,就改革德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进行做出全面细致的研讨,最终各州长之间达成《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的协定》。该协定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创办高等专科学校。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现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是在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培训法》之后,它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培训规章条例,企业的培训员出现,并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二)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形成

森林幼儿园

关于森林幼儿园,你得知道这30个要点 一、基本概念 1、森林教育是针对3-6岁儿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早期教育,是一种每天在森林里进行活动、开展自由游戏和环境教育的日常活动。 2、森林幼儿园被描述为没有围墙和天花板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花大量时间在户外,典型的情况是在森林里。 3、森林幼儿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于强调孩子们玩的玩具是能够在大自然中被找到的普通物体而不是商业玩具。 4、成人的监督被看作是帮助指导而不是领导,儿童才是森林幼儿园学习的真正主人。 5、世界上第一家森林幼儿园起源于丹麦,由丹麦人 Ella Flautau于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 6、10个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森林幼儿园的关键词:简单、锻炼、泥土、小动物们、唱歌、社区、孩子、教师、大自然、探索。 7、户外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孩子在他们早期发展的户外经验中能接受到很多益处,户外运动比室内标准化设备更具复杂性。 8、森林教育对自闭症和多动症儿童的好处也有很多。 二、一日活动

9、森林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基本上是:早上入园(晨间谈话+早餐),3-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占据在园总时间的80%-90%),午饭时间(回家或在园),下午自我主导游戏时间(户外或室内或两者结合)。 10、所有的学习都发生在孩子在户外的探索发现活动中,并且除非是极恶劣天气,孩子们每天都要出去活动两次。 11、教师准备和计划一日活动的三大法则:选择合适的衣物、考虑卫生安全、决定工具的使用。 12、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衣物:户外靴、防水裤、冲锋衣、帽子、围巾、手套。 13、教师需要每日观察天气情况来决定要不要去户外活动,活动场地的安全性也需要考虑,教师也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来鼓励孩子们在冬天玩耍。 14、根据每天的活动目标的不同,教师们可以选择携带不同的工具出去进行活动。以下是8个活动主题:露营、教育、打火器材、活动工具、集体做饭、安全健康、灯光和方向。 三、教师培训 15、成为一个合格的森林幼儿园教师,必须成功地完成1,2,3级的专门针对森林教育的教师培训课程,所有的课程都包括理论指导和实践监督。 16、第一级课程为一共为10天的基础课程,主要解答什么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

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

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

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 式特点及启示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森林幼儿园是源起于丹麦,兴盛于德国,近年来广泛流行于欧美、日本、韩国等地的一种新型幼儿园教育模式。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森林幼儿园在德国获得了快速的传播和发展。目前德国大约有2000家森林幼儿园,占德国幼儿园总数的5%~10%,也有越来越多的正规幼儿园开展“森林项目周”活动,森林教育体系已成为德国幼儿教育享誉世界的重要名片。 一、德国森林幼儿园兴起的背景 森林幼儿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对德国福禄贝尔幼儿教育理念的一种追溯与回归。福禄贝尔认为:“人,特e是少年期的人,应当在内心熟悉自然,按照在自然中活着的并支配着自然的上帝精神,去熟悉自然。”他主张“教师至少每星期一次同他的学校的每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到野外去,让他们仔细观察和理解自然或四季向他们显示的景色”。森林幼儿园虽缘起丹麦,却能够在德国迅速风靡,与其理念与德国幼教传统理念的吻合不无关系。 另外,德国还有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教育传统。据德国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对自然的推崇和环境的重视,使德国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形成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意识。此外,德国人有着深厚的“森林情结”,自称是“森林中走出的民族”。他们认为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培养孩子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的精神,能够让孩子一生充满灵性,享受单纯质朴的快乐。德国有三

德国的教育体系

国际司: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介绍 一、德国教育经费制度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行政区划分联邦、州、地区三级,是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教育发达。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2012年发布的数据,2010年德国教育总支出为1723亿欧元,占GDP的7.0%,占公共开支的18.6%。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中90%源自州和县政府。 (一)教育基本结构 德国教育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德国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德国公民满6-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必须完成9年(有些州为10年)全日制教育,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其余3年必须上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小学学生进入中学无需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成绩、教师鉴定、家长意见以及学生的志趣等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主体中学(5-9年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实科中学(5-10年级,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或机关任中级职员)、文理中学(5-12或13年级,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大学)。德国培养人才主要通过两条途经:一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这是一条直接升学的道路,它培养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条途经是小学——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每类学校的教师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为终身公职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

(二)教育投资体制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中央高度集权, 战后转变为极端的地方分权化, 实行各州文化教育自治。德国各州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一般教育事务由各州制定的宪法、学校法和其他教育法令加以具体规定,教育领域的基础原则不是由联邦政府的主管部门确定,而是由各州之间相互约定。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权限仅限于一般的监督和协调。 德国实行以州政府投入为主、联邦政府投入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进修等环节的日常经费投入主要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包括建校费、教师工资、以及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公务费和业务费等。联邦政府也对各州的教育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但重点在高校扩建、新建方面,联邦和州各投入50%,在促进科研、师资培训和职业教育方面,联邦政府也为各州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一体制虽然形成了德国教育景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也带来不利影响, 如各州在教育政策方面各自为政,缺乏州与联邦、州与州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 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因其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享誉世界。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价值工程 0引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频频出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寻求在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大发展,其对策是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进军,淘汰依靠密集型劳动、廉价劳动力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此制造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传统的职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方法及特点的介绍,能够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方法 1.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从中世纪的学徒制发展到目前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学 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培养的主体是工厂、 企业,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约占70~80%,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仅占20~30%。 在企业中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主,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则以公共课程,如:文学、外语、公共关系学等及专业基础课为主。这种双元制的共同培养模式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国内学者已作过一些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2德国职业教育的方法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均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体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国内有译为行为导向、任务导向等),即学生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检验等,学习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这种项目工作法有些学校分为七步,有些为六步,其核心意义为面向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工作进行练习,通过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关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本刊的2010年第11期已有详细介绍) 这种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教练员和导演的角色,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自己,学生成为运动员和演员,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工作,教师起辅导、指导、帮助的作用,仅在学生完成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进行辅导和帮助,在总结时进行指导。该方法在德国已运行超过30年之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1方向明确、及早分流德国学生早在小学毕业时通过和家长、老师的讨论,协商便决定自己将来是进入科技界当科学家、白领阶层还是当技术工人、售货员、厨师、护士等。进入中学时已基本决 定其发展前途,如选择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 选择完全中学,接着读高中后上大学进入白领阶层。由于观念的转 变,人们并不认为当技术工人、 护士、售货员、厨师低人一等,只是由于家庭条件、历史根源等进行了职业选择,如他父亲是厨师,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厨师,则选择了这种职业,基本上不存在职业的歧视,因此学生不存在思想上的压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2.2无学费, 职校学生有生活费、家庭压力较轻,学生就业有保证德国的职业学校由州政府提供经费,学生无须缴纳学费。在进行职业教育之前学生必须先竞聘工厂企业的学徒岗位,一旦被聘任方能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期限为三年。这三年的生活费由招聘的企业提供。费用的高低视地区和工种的差异,为每月500~700欧元。这样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生活和学费的压力。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必须通过德国政府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的统一考试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绝大部分学生即可在原来招聘的企业从事技工工作,学 生无就业的压力。 对工厂企业而言,由于学生70%~80%时间在工厂学习和工作,会给工厂创造一定的财富,工厂企业的负担会得到减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招聘的技工对企业有感情,大多愿意 终身为企业献身,因此它是一个家长、 学生、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受益的良性循环结构,从而可以长期、健康持续地发展。 2.3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可以直接上岗, 无过渡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实际工作,因此毕业时已比较熟悉和了解工厂的生产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已实际工作相当长的时间,能够适应这种工作要求,因此学生毕业即可零过渡直接上岗。有别于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不熟悉工厂的生产情况,需要经过一段再培训的过渡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2.4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质量水平德国的技术工人资格证书只能由受政府委托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颁发。其前提是职业学校通过三年学习的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这种考试类似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即每各行业的工种,须在全国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其监考和评分则由德国工商会组织专家进行,通过这种考试才能获得全德国认可的技工资格证书。这样便有效的控制了专业技术工人的质量,保证通过考试的技术工人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 2.5优秀的教学团队, 良好的教学设施德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企业中从事培训徒工的培训中心的教师也多是由有相当长工作经验的技师来承担。在教学团队的层面上,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配备具有一段差距。虽然目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在强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 的建设,但与德国相比,还须不断努力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 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手段和设施上,德国的职业学校除拥有供学生学习操作的普通设备外,还在不断增添少量先进的实验和生产设——————————————————————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项目(11JK0318)资助。 作者简介:孔庆华(1978-),女,安徽萧县人,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国际交流合作;杨承涛(1939-),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 计算机集成制造,德国的教育体制,比较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On the Mode and Feature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孔庆华Kong Qinghua ;杨承涛Yang Chengta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 ′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 ′an 710089,China )摘要:德国是举世闻名的职业教育富有成效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为此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及 特点的介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Abstract:Germany is famous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 and feather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gives as a lot of enlightenments for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特点Key words:Germany ;vocational education ;feather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38-02 ·238·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模式及特色

2008年第11期第23卷No.11,2008 Vol.23 General No.210 总第210期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中可以探知,其蜚声世界的根本在于选择了一条学校、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路线。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其最初始的形式即是“双元制” 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为院校、行业和企业纵向探索合作深度、 横向拓展合作空间的产物和载体,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网络的出现使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特征愈加明显。 纵观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集团化办学的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各利益方的互补性合作来培养人才,二是为了通过互补性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或技术转移,以实现各利益方的共进共赢、 和谐发展。其集团化办学的主体多元,包括学校/学院、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集团化办学形式多样,以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民办官助等方式为主。[1]据此,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包括政府、学校/学院、企业、行业、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互补性结盟,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技术转移及创新,最终联盟各利益方的共进共赢,和谐发展。 一、政府调控、企业主导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质和发展沿革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因此,其最初始的形式即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与精华,是企业与职业学校、联邦与州、经济界与工会等多方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职业培训活动。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实际上是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相结合的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深刻原因在于,一方面,它是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双重自由观”延伸到职业教育领域的表现;另一方面,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培植了经济领域的国家援助主义,国家和企业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与权利。[2]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技能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选择的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双元制的本质是 “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 收稿日期:2008-10-19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子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作者简介:严璇(1972-),女,四川成都人,上海电机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模式及特色 严璇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德国在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颇有独特之处。概述德国“双元制”、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等三个主要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并对它们的特色进行了剖析。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和特色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01(2008)11-0038-0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认识

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认识 摘要:当今世界,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目共睹。特别是其久富盛名的“制胜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其经济腾飞的翅膀。但是从2003年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究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二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矛盾与问题。 关键词:学习领域双元制开发与实施 一、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实施 在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等相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模具专业教师团赴德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明显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异,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制度。所谓双元制是指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双元,它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企业中的技能训练是双元制的主体,而职业学校的学习服务于企业训练。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在企业现场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补充加深学生们的常规教育。因此,双元制的功能就是向学生提供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从2003年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德国。 通过与德国教育界同仁们的交流,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实行双元制教育制度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学生不能马上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其最显著的矛盾就是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此,他们发现急待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二,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矛盾! 二、学习领域实施的过程 1.项目的来源 德国职业教育在学习领域中所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考虑实施项目的来源,通过与德方的学习与研讨,在项目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发展方向为基础

课题3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

课题3: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 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了解建构幼儿园 教育活动模式的基础 2、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模式(单元教育活动模式、分科教育 活动模式、综合主题教育活动模式、五领域教育活动模式、整 合教育活动模式) 3、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并比较比较各种模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比较比较各种模式的特点。 教学时间:九课时 教学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录像片一套; 2、教学课件一套。 3、各种模式的教育活动方案实例一套。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1.提问: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它有哪些特点? 幼儿园一切活动包括幼儿的哪些活动? 归纳: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活动的其中之一。 二、引导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中全部教育活动的总和。这是当今幼儿园中比较浒的一种观点,也可以理解为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狭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则指一定时间内(一次或几次)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 思考:幼儿园教育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什么活动?(教学活动) 对幼儿来说又是什么活动?(学习活动) 归纳: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幼儿的学习活动。 2.引导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规定的。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模式决策、正确选择教育活动的方法、科学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 观摩录像:幼儿园教育活动《我变,我演,我快乐》 分组讨论并引导归纳幼儿园教育活动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作为教育部中德职教师资培训项目的资本运用于维修专业的学员,有幸作为一线教师赴德国进修学习,体现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探索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的迫切性。此次赴德学习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学和教学方法,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去传授。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下面,就我在学习期间,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和所得的几点启示,粗浅的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的教育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按照宪法规定柏林制定教育理论的大框架,而德国的十六州也享有自主权,但不能离开大框架。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但对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联邦则拥有管辖权。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主要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等。 2.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培训,职业进修,职业改行三个方面。职业培训是指已经完成初中或高中普通教育的学生,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受到广泛的职业基础训练,从而具备熟练从事技术职业所必经的技能知识,并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的职业教育,即所谓职前培训,通常称为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是指在职人员为适应技术的发展,保持和扩展职业技能和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达到职务晋升目的的职业教育,职业改行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接受过一种职业培训的从业者,为获得另一种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接受的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转岗培训。职业进修和职业改行一般称为继续教育。 3.“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约占70%~80%,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约占20%~30%。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正是依靠“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创造了战后令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的奇迹。从我们客观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可以看出“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两种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特别注重从事未来职业的实践技能。各类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由联邦政府教科部和相应的专业部及联邦职教所制定,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则由各州制定,由各职业学校和地方教育局负责实施。而企业的任务是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培养职业经验。实践技能的教学计划由联邦政府国家经济部制定,由企业和国家同业行会负责实施。 (2)两类教学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企业的培训内容接近职业实践,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传授职业技能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使学生在成人的环境中即在实际的职业工作过程中接受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与培训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宗教、伦理、德语、体育、外语在内的普通文化知识,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3)两种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培训企业使用联邦政府职业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实训教材,以保证职业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和质量。实训教材是按照不同职业领域的要求分类编写的。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组合,以覆盖同一职业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教材是针对培训职业的技能要求编写的。实训教材是传授“如何做”的知识,专业理论教材则侧重于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论教材是由各出版社组织著名专家编写,没有全国、全州的统编教材。 (4)两类教师包括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培训企业的实际教材是企业的雇员,具有专职和兼职两种,一般为以完成职业培训后具备2~5年职业实践的工长学校和技术员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