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银行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项目技术需求说明书

中国农业银行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项目技术需求说明书

中国农业银行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项目技术需求说明书
中国农业银行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项目技术需求说明书

中国农业银行

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采购项目

技术与服务资源技术需求说明书

编制单位:软件开发中心应用开发三部、应用开发七部编制日期:2016年6月22日

目录

1. 总则 0

2. 项目整体情况说明 0

2.1. 项目背景 0

2.2. 项目目标 (1)

2.3. 项目采购内容 (2)

3. 服务商资质要求 (3)

3.1. *基本资质 (3)

3.2. 增强要求 (3)

4. 软件产品需求说明 (3)

4.1. *采集插件需求 (4)

4.1.1. 多平台部署需求 (4)

4.1.2. 数据采集需求 (4)

4.1.3. 数据存储需求 (5)

4.1.4. 数据上传需求 (6)

4.1.5. 采集插件性能需求 (6)

4.1.6. 数据采集兼容性需求 (6)

4.2. *数据收集服务模块 (6)

4.2.1. 定制数据采集指标 (6)

4.2.2. 采集数据管理 (7)

4.2.3. 采集数据治理 (7)

4.3.1. 数据扩展 (7)

4.3.2. 算法支持 (7)

4.3.3. 分析引擎 (7)

4.3.4. 行为分析功能 (8)

4.3.5. APP性能分析功能 (9)

4.4. 公共管理模块需求 (10)

4.4.1. 图形化展现与查询 (10)

4.4.2. 系统管理 (10)

4.4.3. 角色管理 (11)

4.4.4. *系统监控 (11)

4.5. *软件产品非功能要求 (12)

4.5.1. 兼容性要求 (12)

4.5.2. 性能要求 (12)

4.5.3. 可靠性要求 (12)

4.5.4. 数据采集安全性需求 (12)

4.6. *软件产品许可权要求 (13)

5. *客户化开发需求说明 (13)

5.1. 客户化开发开发功能要求 (13)

5.2. 工作量及交付时间要求 (14)

5.3. 开发工具及开发语言要求 (14)

5.4. 对交付件的要求 (14)

6.1. 维保时间要求: (15)

6.2. 维保服务组织要求 (15)

6.3. 维保服务人员资质要求 (15)

6.3.1. 维保服务内容 (15)

7. 知识转移要求 (18)

7.1.1. 软件产品文档转移要求 (18)

7.1.2. 技术服务文档转移要求 (18)

7.1.3. 源码转移要求 (18)

7.1.4. 业务、技术技能转移要求 (19)

7.1.5. 系统维护技能转移 (19)

7.1.6. 技术转移计划要求 (19)

8. 服务质量考核和验收 (19)

8.1.1. 验收阶段及考核内容 (19)

8.1.2.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和供应商评级 (21)

9. 合同款项支付 (21)

9.1.1. 主体款项支付原则 (21)

9.1.2. 质量及服务保证金支付原则 (23)

10. 知识产权要求 (24)

11. 附件附件1: (25)

1.总则

本需求说明书是中国农业银行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的主要技术要求,供各投标人编写方案建议书之用。根据本需求说明书要求,各投标人应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部署产品的参考方案,并提供完整的服务说明。

文档所述技术及服务要求分为刚性条款和非刚性条款,“刚性条款”章节前以*标注,其它条款默认为“非刚性条款”。刚性条款为本次投标必须满足的刚性条件,任何不满足刚性条款的投标产品及服务将视为不合格投标文件。

2.项目整体情况说明

2.1.项目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断推动着整个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移动应用作为智能终端,将互联网与人们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移动应用正成为一个人们与互联网进行双向互动的媒介。

用户在使用App时,应用是否运行稳定?做了哪些操作?哪个功能用户使用率最高?产品人员和开发人员都无从得知。在这种情况下,监测移动App的性能,抓取移动App上用户的行为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得到App的相关数据,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才能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用户体验。可以断言,采集移动App相关数据,对服务现有用户,拓展新增客户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充分利用App运行产生的相关数据已成为各行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移动App的用户行为数据采集与应用性能监测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系统。用户正常使用应用产生的相关数据,经过分析与处理,会为产品自身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

因此,建设App用户行为数据采集与应用性能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我行不断改进客户体验,在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收集,分析客户数据的基础上细分客户,增加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全面提升我行移动金融产品的竞争力。

2.2.项目目标

通过将我行各类移动金融产品如手机银行等应用,接入到App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性能监测系统,通过采集、分析移动端用户行为数据, 为移动产品的开发人员以及业务人员提供如下能力:

(1)应用趋势分析,展现应用的新增用户,启动次数,活跃用户,版本分布等指标数据,从整体掌握应用的运营情况及增长动态。

(2)行为分析,了解用户使用细节,帮助寻找产品改进突破点,评估产品优化效果。

(3)渠道分析,通过对渠道新增用户,活跃用户等指标数据,评估不同渠道的用户质量与活跃程度,从而达到衡量推广效果的目的。

(4)留存分析,通过日/周/月留存用户分析,了解产品和用户质量的好坏。

(5)用户属性分析,通过用户基本属性特征,比如设备型号,网络等,全面了解用户。

(6)转化率,通过对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统计,可以了解用户在某个步骤的流失情况。

(7)错误分析,收集归类错误日志,帮助移动产品开发人员更好的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用的稳定性,提升应用质量。

(8)应用对比分析,可以对不同应用或者同一个应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

(9)应用性能监测,收集App应用ANR、闪退等性能相关数据,帮助开发人员提升应用稳定性。

2.3.项目采购内容

3.服务商资质要求

3.1.*基本资质

1.服务商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

2.服务商服务信誉良好,近五年内未与农行系统发生过诉讼争议。

3.服务商需为原厂商。

4.应标产品具备独立的软件著作权。

5.服务商应标产品需具备成熟案例,需提供正式证明文件。

3.2.增强要求

1.服务商注册资金为人民币5000万元(含以上)。

2.应标产品具备四大行实施案例,需提供正式证明文件。

3.应标产品通过国家级第三方权威机构评测,并提供测试报告。

4.软件产品需求说明

近年,移动App应用蓬勃发展,我行移动端客户亦迅速增长。通过对移动App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能够为我行移动应用产品运营提供数据支撑。本采购工作主要包含用户行为采集插件、性能监测采集插件、采集服务模块、用户行为分析模块、性能监测分析模块、农行定制化服务、后续维保服务构成。相关插件及模块需要支持IPhone、Andriod等常见版本终端。此外,结合我行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App用户行为采集分析与应用性能监测系统采购工作要求,采购的相关模块及功能兼容我行现有大数据平台,业内主流技术及标准。

4.1.*采集插件需求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通过静态库方式集成到移动应用中,使得应用具备移动端设备指纹捕获、运行状况监测、用户行为记录、异常错误报告等能力,并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合理的方式上传到服务器。整体过程对用户透明,不牺牲用户体验。产品还需具备对移动APP 进行运行性能监测、数据采集、上传、统计、分析诊断的能力。具体包括APP运行异常(如无法安装、无法启动、假死、黑屏、卡顿、闪退等)、慢交互(如启动时间过长、某界面加载时间过长等)、网络异常(如网络拥堵、大面积断网等)、流量消耗、电量消耗等。

4.1.1.多平台部署需求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需要支持IOS、Android(含定制版)平台,供应商应提供基于这些平台的软件开发包(SDK)。

4.1.2.数据采集需求

客户度组件必须具备采集所有可访问数据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移动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设备序列号、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移动运营商、

联网方式、IP地址、MAC地址等。

?用户使用习惯:包括启动时间、使用时长、启动频率、分时段趋势、页面访问路径、

页面驻留时间等。

?自定义事件:包括触发时间、触发次数、触发频率、触发路径、事件转化率等。

?运行错误报告:包括发生错误时的App版本信息、App运行环境、驻留页面、用

户行为路径等。

?应用运行状况:包括版本分布、新增用户、活跃用户、累计用户、用户留存率、用

户活跃度等。

?APP运行异常:当集成了该产品的APP在出现运行异常(如无法安装、无法启动、

假死、闪退等)时,须记录下发生该问题时的相关辅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硬

件信息(手机品牌、型号、操作系统版本)、网络状态、设备上已安装的其它应用

的状况、APP自身的相关信息(版本号、发生异常时的上下文信息(如堆栈、出

问题的代码类和行数))等有助于分析诊断问题的所有参数。

?APP慢交互:产品需具备识别出慢交互页面的能力,当APP出现慢交互的现象时,

产品需记录下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并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后台,分析并展现。

?网络异常:产品应能够识别大规模断网、网络大面积拥堵、或用户网络被劫持等异

常情况,并能够通过人工或者后台自动预警的方式通知给行方,以便启动相关应急

预案。

?流量消耗监测:产品应能记录并上传APP在前后台运行时所消耗掉的用户网络流

量情况,以及手机上安装的其它应用的流量消耗情况。

?电量消耗监测:产品应能记录并上传APP在前后台运行时所消耗掉的用户手机电

量情况及关联因素如CPU、内存等管理情况。

4.1.3.数据存储需求

客户端组件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加密并存储在移动设备本地,并能够及时清理已上传数据、过期数据以释放应用存储空间。

4.1.4.数据上传需求

在不牺牲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客户端组件能够根据可及时调整的策略将数据压缩上传到服务端,上传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实时上传

?定时上传

?闲时上传

?压缩上传

4.1.

5.采集插件性能需求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的运作不能影响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运行情况必须对用户不可见,尽量以子线程后台运行的方式采集、存储、上传数据。

4.1.6.数据采集兼容性需求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须兼容主流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手表等。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需兼容移动APP相关辅助工具:如android加固软件。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在各个移动平台必须兼容的系统版本分别是:

●IOS 6.0 及以上

●Android 2.3 及以上

4.2.*数据收集服务模块

4.2.1.定制数据采集指标

支持系统使用者,自定义数据指标,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4.2.2.采集数据管理

支持“0”动埋点和可视化埋点配置管理;

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具体数据指标的增删改查。

4.2.3.采集数据治理

针对采集到的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治理,以保证数据质量;

对采集到的数据最终需转换成jason格式。

4.3.*数据分析模块需求

4.3.1.数据扩展

系统需具备成熟的数据扩展能力,可以快速响应业务数据的变化和扩展。

4.3.2.算法支持

支持主流的数据分析算法,如聚类、分类、回归等。

4.3.3.分析引擎

系统需具备成熟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引擎,可以快速响应规则的变化,分析引擎可根据甲方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

4.3.4.行为分析功能

4.3.4.1.用户行为趋势统计功能

应用趋势分析,支持主要包含但不限于展现应用的新增用户、启动次数、活跃用户、版本分布等指标数据,从整体掌握应用的运营情况及增长动态。主要包含新增用户、启动次数、活跃用户、累计用户、平均使用时长的趋势分析,以及相关指标在不同版本,不同渠道的趋势。

4.3.4.2.用户行为统计功能

用户行为分析,支持主要包含但不限于用户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分时段趋势、页面访问与路径、地域分析、用户数据查询、日登录用户数、日交易用户数。可支持通过多维度(不同的业务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留存分析统计功能。

4.3.4.3.对比分析功能

应用对比分析,可以对不同应用或者同一个应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可针对不同应用的设备型号,操作系统,分辨率,运营商,联网方式,在新增用户与启动次数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4.3.4.4.转化率分析功能

可配置基于事件的转化率对比分析,可针对自定义事件进行转化率分析,可建立完善的漏洞模型。

4.3.

5.APP性能分析功能

4.3.

5.1.APP运行异常分析

能够按照运行异常的分类(如无法安装、无法启动、假死、闪退),分别展示出现问题的用户、设备、应用全面的属性信息,收集并展现问题出现时的上下文信息(如堆栈),并定位出可能导致问题的代码段及位置。

需统计出某一时刻出现运行异常的用户情况、设备情况、应用情况,并按照年月日等时间维度、地域、设备、应用版本等进行趋势分析和对比。

错误分析(版本)展示了时间段内不同应用版本错误数量,以及分类显示错误详细,以及错误数与启动次数的对比。针对某类错误,展示错误详细与所有明细数据,以及在不同设备与操作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错误分析(OS)展示了时间段内不同设备系统版本错误数量,以及分类显示错误详细,以及错误数与启动次数的对比。针对某类错误,展示错误详细与所有明细数据,以及在不同设备与操作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错误分析(设备)展示了时间段内不同设备错误数量,以及分类显示错误详细,以及错误数与启动次数的对比。针对某类错误,展示错误详细与所有明细数据,以及在不同设备与操作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4.3.

5.2.慢交互展现与分析

当检测到用户手机APP出现慢交互现象时,产品需识别并定位出导致慢交互的具体页面,并进行展现分析。

4.3.

5.3.网络异常分析

需根据采集插件的运行状况,识别出网络异常(如区域断网、用户网络被劫持等),并在后台进行实时展现、统计,大面积断网或网络拥堵时,需给运营管理人员预警提示。

4.3.

5.4.流量消耗统计分析

需按照年、月、日、小时,累计、平均等维度在管理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用户手机上应用自身的流量消耗情况,并提供流量消耗较多的网络请求的页面、交互地址等信息。

4.3.

5.5.电量消耗统计分析

需按照年、月、日、小时,累计、平均等维度在管理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用户手机上应用自身的电量消耗情况,如CPU、内存、网络等,并提供电量消耗较多的操作、页面、网络请求、后台服务等技术信息。

4.4.公共管理模块需求

4.4.1.图形化展现与查询

前端采集上传的性能相关数据,在服务端需能够按类别、设备、用户、时间、地域等要素分别进行图形化展现,并提供给运营管理者查询、筛选等功能。

4.4.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基本信息的管理与配置,包含应用管理,渠道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运行监控,数据报警几部分。

4.4.2.1.应用管理

应用管理是系统的基础,主要完成应用的新建,修改,删除。用户在集成一个APP 前,第一步首先要在系统中新建一个APP应用,系统会针对每个应用的不同渠道分配一个AppKey作为此应用在此渠道的唯一标识。

4.4.2.2.*业务监控

运行监控主要是针对系统运行的分析任务进行监控,可以让管理员清晰的了解任务的运行状况。

4.4.3.角色管理

角色管理主要包含系统角色的创建,删除以及角色所对应的权限的分配。通过角色权限的分配,可以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功能权限。

4.4.3.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负责维护系统内的用户,包括新建系统用户,编辑用户信息,修改用户角色,以及为某个用户指定产品访问权限。通过对用户指定产品的访问权限,可以控制不同产品的运营人员的访问权限。

4.4.4.*系统监控

可提供独立的系统监控模块,对各系统模块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于预警情况可进行邮件、短信等相关报警

4.5.1.兼容性要求

采集插件需支持IOS 6.0、Android 2.3及以上版本(含定制化版本)。

采集插件兼容主流移动app软件。

4.5.2.性能要求

数据收集服务需满足不低于4000万日活跃用户的数据上报,日接收数据能力不低于5亿条,采集服务最大并发处理能力不低于20000TPS。

分析模块,应满足数据总量不低于200T,日新增数量达到1T的情况下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相关分析任务不超过12小时。

4.5.3.可靠性要求

系统支持7*24小时稳定运行。

系统支持集群部署,当单节点出现故障时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系统各模块可独立升级维护。

4.5.4.数据采集安全性需求

客户端组件必须提供源码。

客户端数据采集组件不得篡改被集成应用的数据、不得采集其他应用的数据、不得与行外服务器通信、不得执行除数据采集、存储、上传以外的任何任务,不得执行侵犯用户权益、农行权益的任何任务。

甲方所购软件产品在农行范围内不限安装部署地点,不限使用时间和使用期限。

软件产品如使用到的第三方工具和数据,相关授权及使用费用由乙方负责,并随软件产品一并提供。

软件产品需对甲方提供全部源代码,包括IOS、Android的客户端SDK组件、服务端管理模块、定制化等。

甲方拥有对源码的查看审计权、修改维护权、行内相关项目使用权。

5.*客户化开发需求说明

客户化开发服务以实际发生的工作量计算,若实际工作量少于计划工作量,甲方按照实际使用的合作开发服务工作量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若为了完成5.1节列出的已明确功能需求使得实际工作量多于计划工作量,则超出部分由乙方免费提供,甲方不予支付。

供应商需在甲方明确需求后3个月内完成客户化改造工作。

5.1.客户化开发开发功能要求

1、客户端插件客户化改造:包括IOS和Android客户端插件的改造和农行相关APP 适配。

2、数据收集服务客户化改造:针对农行可采集数据和清洗规则进行适应性改造。

3、数据分析客户化改造:支持农行业务数据及相关分析规则指标改造。

4、公共管理客户化改造:针对农行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功能适应性改造。

5、基础平台客户化改造:支持农行提供的基础运行平台。

支持并兼容主流hadoop平台架构;支持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可支持农行应用操作系统,如:SUSE LINUX 、windows server。

5.2.工作量及交付时间要求

5.3.开发工具及开发语言要求

5.4.对交付件的要求

1.客户化代码需提交源码及目标码,代码规范简介,需经过完整的测试。

2.提交客户化相关的各类设计、测试、手册等文档,文档需格式规范、简介、易读。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二○一一年十月 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 通过对学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至今,共设置了39个高职专业,2010年招生34个高职专业,2011年计划招生36个专业。共有8届毕业生,截止2011年8月31日,学院在校生数11242人。 表1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 践场所占有面积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新增设备比例%;生均纸质图书册、电子图书;生

均年进书量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校内兼课人员56人,校外兼职教师141人,校外兼课教师42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1。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符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 此外,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书距离80册的标准尚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 二、对专项数据的分析 (一)院领导班子情况分析 截止2011年8月31日,院领导共8位,2人具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6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1人;高级职称7人。平均年龄岁。平均兼课量学时,听课次,走访学生寝室次,走访校外实习点次,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次。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书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计科对口14 学生:胡闻璐 学号: 19 题目:基于《个人理财通》的计算器 任课教师 # 姓名:东良 起止日期:2017年04月18日至04月30日

目录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1) * 摘要 (3) 1 项目需求分析 (3) 需求分析 (3) 功能需求 (3) 2系统总体设计 (5) 系统架构设计 (5) 系统功能体系 (5) 3系统详细设计 (6) 》 数据库设计 (6) 系统界面设计 (7) 数据存储设计 (13) 信息统计设计 (14) 地图轨迹设计 (14) 服务应用设计 (24) 4系统编码实现 (25) 框架引用 (25) ~ 交互实现 (25) 单元测试 (28) 5 系统测试发布 (29) 手机环境的实测 (29) APP的发布实测 (29) 参考文献 (30) 成绩评定 (31) <

摘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Android系统平台引用软件的需求随之增大。伴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也随之而出,为丰富人们使用Android智能产品的用途,使其可以帮人们记录一些事情。本设计开发通过研究Android体系结构和个人理财管理方面的知识,设计并实现了个人理财通系统。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获取、汇总、整理、计算等功能,从而实现随身随时随地地进行日常的理财活动。 1 项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物质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提高,往往有很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和迷茫,很多人觉得自己没钱,但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是很低,却往往不知道钱花在哪,为什么每到月底自己的钱包会空空如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需要一款个人理财软件,简单的界面,易懂的操作,十分便携直观的理财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以下是本软件的一些功能: ①登录界面:初始登陆时没有密码,为了方便用户保护隐私,可以自行设置密码 ②新增支出:添加支出金额、时间、类别和地点等信息 ③新增收入:添加收入金额、时间、类别和付款方等信息 ④数据管理:支出汇总,收入汇总,便签信息 ⑤便签功能:添加便签,设置提醒或事项 ⑥计算器:对数据进行计算,方便记录,长按结果可直接复制 ⑦移动课堂:泛雅平台中的安卓课程访问 ⑧帮助:对个人理财通各个功能部件的使用介绍 ⑨退出:退出该系统 功能需求 目前国外理财软件已有上百种之多,如美国的直觉公司QUICKEN软件为美国13个州及加拿大的客户提供金融管理和预算等财务问题。国在财务管理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当属金蝶公司。然而,在手机理财软件方面做的很突出的还没有,本软件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一款Android 软件,主要对个人理财收入、支出做一个记录和统计,可以对用户的收入、支出记录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的管理,本软件该具备以下功能: ①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 ②对用户收入支出信息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 ③系统的功能复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方案建议书v1.0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移动应用平台 方案建议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建设背景 (3) 1.2系统概述 (3) 二、建设内容 (4) 2.1 建设内容 (4) 2.1.1 建设原则 (4) 2.1.2 建设目标 (5) 2.1.3 建设内容 (6) 2.2 整体设计说明 (7) 2.2.1 智能化特性 (8) 2.2.2 平台化特性 (9) 2.2.3 弹性化特性 (10) 2.2.4 人性化特性 (12) 2.3 平台设计 (13) 2.4 应用设计 (30) 2.4.1 设计理念 (30) 2.4.2 功能设计 (31) 2.5 非功能设计 (38) 2.6 技术实现 (38) 三、计划进度 (39) 四、投资估算 (40) 五、实施建议 (40)

一、项目背景 1.1建设背景 目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整合的深水区,如何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释放集成整合的红利、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潜力、追赶深度融合的目标,这是当前四川铁投集团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企业信息化看,一步到位、推倒重来式的模式并不适合铁投集团系统的实情,走持续、渐进式的综合集成道路,依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因此,找准集成整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 从外部技术环境来看,3G移动网络已经全面覆盖,4G移动网络正加速商业化,移动信息化已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和新的增长点,应用移动化是提升业务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内部技术储备来看,四川铁投集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前期在人事,办公,财务,项目管理,财务等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平台+应用”的集成整合模式已成熟。因此,推进移动应用领域的集成整合,既是行业新形势、新要求、新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全面落地《“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需要,现在启动四川铁投集团移动平台建设及应用正是最好时机。 1.2系统概述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正在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网络向电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三网合一”方向转变;信息终端向电视、电脑、手机“三屏合一”转变;通信业与媒体、娱乐、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不断融合;移动媒体化、手机多用化愈加明显,手机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以移动和宽带为标志的移动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阶段。例如,手机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丰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缴费、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拍照、手机邮件、手机门禁、手机定位、手机遥控等,小小的手机几乎可以实现大部分生活功能,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随身信息工具。这是传统的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公司名称 2011年7月二O一一年七月

目录 第 1 部分概述 (3) 1.1 项目概况 (3) 1.2 系统建设目标 (3) 1.3 建设的原则 (4) 1.3.1 建设原则 (4) 1.4 参考资料和标准 (5) 第 2 部分系统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5) 2.1 系统应用架构 (6) 2.2 系统层次架构 (6) 2.3 关键技术与路线 (7)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规范 (9) 第 4 部分系统详细设计 (9)

第 1 部分概述 1.1 项目概况 Internet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和全球范围内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站 点遍布全球的巨大信息服务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源。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 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越来越多地依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Internet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网络 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大量信息的产生,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源中查找搜集所需的信息资源成为 了我们今后建设在线预订类旅游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及时性。而Web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依据用户兴趣,自动搜取网上特定种类的信息,去除无关数据和垃圾数据,筛选虚假数据和迟滞数据,过滤重复数据。直接将信息按照用户的要求呈现给用户。可 以大大减轻用户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失。 1.2 系统建设目标 在线预订类旅游网是在线提供机票、酒店、旅游线路等旅游商品为主,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综合资讯信息、全方位的旅行信息和预订服务的网站。 如果用户要搜集这一类网站的相关数据,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浏览网站,查看最近更新的信息。然后再将之复制粘贴到Excel文档或已有资源系统中。这种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在查找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遗漏,数据转移的过程中会出错。针对这种情况,在线预订类旅游网信息自动采集的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大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实用标准文档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二○一一年十月

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 通过对学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至今,共设置了39个高职专业,2010年招生34个高职专业,2011年计划招生36个专业。共有8届毕业生,截止2011年8月31日,学院在校生数11242人。 表1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 生均占地面积生师比 类别(平方米/生)具有硕士以上 学位教师占 专任教师的 比例(%) 生均教学生均教学科研 行政用房仪器设备值 (平方米/生)(元/生) 生均图书 (册/生) 综合 大学 16.8256.3633.4115.205292.5264.22 生均占地面积56.36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0平 方米;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5.86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6.95 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292.52 元;新增设备比例10.84%;生均纸质图书64.22册、电子图书227.72MB;生均年进书量3.38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2.84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7.59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校内兼课人员56人,校外兼职教师141人,校外兼课教师42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16.82:1。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5.7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3.41%。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 学校

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符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 此外,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 书距离80册的标准尚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 二、对专项数据的分析 (一)院领导班子情况分析 截止2011年8月31日,院领导共8位,2人具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6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1人;高级职称7人。平均年龄51.9岁。平均兼课量25.5学时,听课11.5次,走访学生寝室8.0次,走访校外实习点4.3次,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5.1次。 数据分析显示,学院领导班子来源结构既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又有较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重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1.校内专任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表2校内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表 结构人数及合计比例 年龄结构(人)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3536-4546-60≥61高级中级初级 学历结构学位结构 硕士以上大学硕士 学士 研究生本科以上 双师 结构 人数45525610883811717516385334152206320 比例(%)100 56.2623.7418.241.7625.71 38.4635.8318.6873.4133.4145.2770.33 表2数据显示,校内专任教师共455人。学院建立了一支呈金 字塔型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35周岁以下的教

网络空间安全系统态势感知与大大数据分析报告平台建设方案设计V1.0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在大数据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涉及大数据智能建模平台建设、业务能力与关键应用的建设、网络安全数据采集和后期的运营支持服务。 1.1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系统建设 平台按系统功能可分为两大部分:日常威胁感知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 日常感知部分包括大数据安全分析模块、安全态势感知呈现模块、等保管理模块和通报预警模块等。该部分面向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态势感知和通报预警功能,及时感知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启用不同的处置机制。 战时处置部分提供从平时网络态势监测到战时突发应急、指挥调度的快速转换能力,统筹指挥安全专家、技术支持单位、被监管单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同时为哈密各单位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进行流程管理,定期组织攻防演练。 1.1.1安全监测子系统 安全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哈密全市网络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国际敌对势力、黑客组织等不法分子的攻击活动、攻击手段和攻击目的,全面监测哈密全市重保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对安全漏洞、威胁隐患、高级威胁攻击的发现和识别,并为通报处置和侦查调查等业务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安全监测子系统有六类安全威胁监测的能力:

一类是云监测,发现可用性的监测、漏洞、挂马、篡改(黑链/暗链)、钓鱼、和访问异常等安全事件 第二类是众测漏洞平台的漏洞发现能力,目前360补天漏洞众测平台注册有4万多白帽子,他们提交的漏洞会定期同步到态势感知平台,加强平台漏洞发现的能力。 第三类是对流量的检测,把重保单位的流量、城域网流量、电子政务外网流量、IDC 机房流量等流量采集上来后进行检测,发现webshell等攻击利用事件。 第四类把流量日志存在大数据的平台里,与云端IOC威胁情报进行比对,发现APT 等高级威胁告警。 第五类是把安全专家的分析和挖掘能力在平台落地,写成脚本,与流量日志比对,把流量的历史、各种因素都关联起来,发现深度的威胁。 第六类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安全运营专家,把已经发现告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关联,发现更深层次的安全威胁。 1、安全数据监测:采用云监测、互联网漏洞众测平台及云多点探测等技术,实现对重点安全性与可用性的监测,及时发现漏洞、挂马、篡改(黑链/暗链)、钓鱼、众测漏洞和访问异常等安全事件。 2、DDOS攻击数据监测:在云端实现对DDoS攻击的监测与发现,对云端的DNS 请求数据、网络连接数、Netflow数据、UDP数据、Botnet活动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实时推送给本地的大数据平台数据专用存储引擎;目前云监控中心拥有全国30多个省的流量监控资源,可以快速获取互联网上DDoS攻击的异常流量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5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5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指导时能够准确的指出我院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利于我院今后的发展。 我院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院工作状态的反映和监控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信息为引导,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培育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学院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通过对学院2014年—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师比、实践教学场所、生均占有面积、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基本达

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软件产品说明

北京紫光华宇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1月

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 VICDP 相关产品VICDP-税务版、VICDP-集团版、VICDP-录入版 程序版本V4.1.1 修订时间2009年05月 版权声明 本产品的所有部分,包括安装程序、联机帮助文档等,其知识产权归北京紫光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会根据本系统程序的升级,更新本帮助文档的内容,恕不另行通知。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任意仿制、拷贝、誊抄或转译。除此之外,本帮助文档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或报表的示例,均是为了尽可能地说明产品功能而虚构的,如与实际单位所使用的名称和报表数据相似,纯属巧合。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北京紫光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 C座23F 邮编:100084 E-Mail: 网址: 售后热线: 大企业数据采集报送流程 全国税务大企业管理分为国家级大企业和省级大企业,本次下发的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软件支持三种工作模式: 1、税务机关录入。这种形式可以同时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大企业,由基层税务机 关录入,层层上报。对于国家级大企业,省局负责将这部分数据报送总局; 省级大企业数据,由省局大企业处负责管理使用。 2、大企业集团上报。国家级大企业填报数据后,通过邮件方式或其他方式直报 总局和本省省局大企业处。省级大企业数据报送本省省局大企业处之后,数据不再报送总局。(本方式将通过VICDP集团版和VICDP录入版支持,产品相关事宜将于2009年6月1日发布在我公司产品网站:) 3、省局导入CTAIS数据。省局负责将国家级大企业数据导入大企业数据采集分 析平台软件中,报送总局。省局也可以将省级大企业数据导入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软件,数据由省局大业务处负责管理使用。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1概述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具有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便捷化、可定位化、实时性等特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环节。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服务。核心移动应用平台化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App 形式已被广大用户接受,通过App推送其它业务,带动移动领域全业务发展,已成为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大数据量、高并发、快速响应所带来的挑战,为智慧城市移动应用服务添加更多的平台能力成为新的发展战略。 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示意图 (2)移动用户快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4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4.71亿户,4G用户达到1397万户。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同比增长6.4%,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7.8%。预计到2017年,移动网民将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移动终端将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 中国PC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示意图 (3)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加速渗透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信息采集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信息处理和发布工作提供数据来源支持。信息数据来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实时性、覆盖度等指标是信息服务的关键一环,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交通流信息数据,包括流量、速度、密度等,目前主要是基于微波、视频、地磁等固定车辆检测器以及浮动车等移动式车辆检测器进行采集,各种采集方式都存在响应的利弊。针对车驾管以及出入境数据,包括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出入境办证进度信息等,主要是通过和公安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对接,此类信息将在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针对目前交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今后服务质量水平发展对信息来源种类扩展要求,需要建设一套统一的,具备良好兼容性和前瞻性的交通信息统一接入接口。一方面,本期项目的各种交通信息来源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另一方面,当新的或第三方的交通信息来源需要加入到本系统中来时,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不需要再次投入资源进行额外开发。 统一接入接口建成后,根据各种数据来源系统的网络环境、系统技术特性和交通流信息数据特点,开发相应的交通信息数据对接程序,逐一完成微波采集系统、浮动车分析系统、人工采集等来源的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接入。 2系统架构及功能介绍 2.1统一接入接口 统一接入接口的建设的关键任务包括接口技术规范制定、路网路段编码规则约定及交通信息数据结构约定等多个方面。

2.1.1接口技术规范 一方面由于本系统接入的交通信息数据来源多样,开发语言和系统运行的环境均存在差异,不具备统一的技术特性;另一方面,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接入更多新的或第三方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应当选择较成熟和通用的接口实现技术作为本项目的交通流信息采集统一接入接口实现技术。 根据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行业现状,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作为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技术是较优的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具有实时性强、通用性强、应用广泛、技术支持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实现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跨开发语言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项目实施时需要根据现有的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来具体分析,以选定采用Web Service或TCP/UDP Socket作为接口实现技术,必要时可以两种方式并举,提供高兼容度的接口形式。 为了保护接入接口及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访问,避免恶意数据窃取,可以使用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技术来加以保证。 统一数据采集接口的工作流程可以如下进行: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

移动应用开发专题二创新周报总第172期 框架为桥,天堑变通途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 参与过早期J2EE WEB开发的同事一定记忆犹新,大多数程序员都刚刚从传统的PB、Delphi等 C/S模式应用开发中转型过来,不再是单一的编程语言,也缺少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满眼尽 是从前端(JSP、HTML、Javascript到后端(Java、HTTP、WSDL、DB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全新面孔。 混乱过一阵子后,开源和定制开发框架逐渐兴起,技术门槛高、开发效率低的糟糕境况才得以好转。 今天,移动应用开发又将我们拉回到这似曾相识的境地。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势所趋,HTML5、CSS3 新技术闪亮齐登场。Apple iOS、Google Android、Windows Phone、OMS(中国移动OPhone、Linux(中 国联通沃Phone等平台之争,Objective-C、Java、C/C++各种语言伴随着陆。Apple xCode、Google 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ADT、中国移动Open Mobile System Development Tools (ODT、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等各种开发环境跟着乱象纷呈。我们会不会再次回到混沌之初,期 待盘古重开天地呢?答案是否定的,请看下面关于《移动应用开发框架(WADE-Mobile》的详细介绍。

WADE移动应用开发框架(简称WADE-Mobile基于最新的WEB技术(HTML5、CSS3,并结合面向各 种操作系统、移动设备的专用APP壳,可广泛用于各种企业场景的移动应用开发,能够有效降低技术 门槛、提高开发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保障信息安全。 适用场景 WADE-Mobile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移动应用产品研发和项目实施,包括满足运营商业务支撑系 统向移动设备终端的延伸需求,以及面向更为广阔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开发公众使用的移动应用产品。 在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方面,已知能够适用的一些需求包括:中国移动集团规范(NGBOSS-CRM3多OP 管理分册G3版工作台部分、广东移动G3版CRM手机客户端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统一积分 商城、上海移动WLAN登录、江苏电信掌上BOSS等。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可以支持的移动设备操作系 统包括:Apple iOS,开发使用Objective-C程序语言和xCode集成开发环 境;Google Android,开 发使用Java程序语言和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包含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ADT插件包; 中国移动Open Mobile System (OMS,程序语言和开发环境同谷歌类似,不同的是插件包为OMS Development Tools (ODT;中国联通沃PHONE,国产Linux操作系统,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布线方案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布线方案一、工程概述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位于XXX校区,该项目宿舍区共有6栋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大约有420个点位。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与合同 2、A、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1.CECS 9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规范 2.CECS 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 3.YD/T926 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4.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5.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规范 6.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验收规范 7.(GBJ16-87)95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1.ISO/IEC 11801:2002 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2.EIA/TIA-568C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3.EIA/TIA-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 准 4.EI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 理标准 5.EIA/TIA TSB95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 准 6.EIA/TIA 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7.《 SYSTIMAX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 三、工程进度安排 3.1 工程范围 -移动应用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包括宿舍楼,留学生宿舍楼,22号校外宿舍楼,图书馆,剧场及东角楼的综合布线3.2 进度安排 3.2.1进度计划 本项目计划2015年7月13日进场施工,2015年9月6日安装调试结束,交付甲方使用。

3.2.2影响进度的因素 设计变更的影响 施工条件、施工协调的影响(主要包括各宿舍楼施工用电、宿舍楼管理人员的配合是否及时到位) 气候的影响 不可抗力的影响 3.2.3进度的保证措施 按照建设单位时间要求完成项目施工工作,在此期间服从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调整安排。建立健全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落实工期进度目标责任制,制定控制工期进度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实行分级工程进度控制,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1、工程进度及时上报 每天由项目部经理负责收集各队的进度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工期滞后的现象分析原因,确定责任人,提出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各队的工程进展情况,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并在每周五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 工程准备、线路施工、设备安装、设备测试等各个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汇总信息,展开自查自纠,并及时将工程进度上报建设单位,并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阶段性检查,减少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V1.0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在大数据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涉及大数据智能建模平台建设、业务能力与关键应用的建设、网络安全数据采集和后期的运营支持服务。 1.1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系统建设 平台按系统功能可分为两大部分:日常威胁感知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 日常感知部分包括大数据安全分析模块、安全态势感知呈现模块、等保管理模块和通报预警模块等。该部分面向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态势感知和通报预警功能,及时感知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启用不同的处置机制。 战时处置部分提供从平时网络态势监测到战时突发应急、指挥调度的快速转换能力,统筹指挥安全专家、技术支持单位、被监管单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同时为哈密各单位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进行流程管理,定期组织攻防演练。 1.1.1安全监测子系统 安全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哈密全市网络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国际敌对势力、黑客组织等不法分子的攻击活动、攻击手段和攻击目的,全面监测哈密全市重保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对安全漏洞、威胁隐患、高级威胁攻击的发现和识别,并为通报处置和侦查调查等业务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安全监测子系统有六类安全威胁监测的能力: 一类是云监测,发现可用性的监测、漏洞、挂马、篡改(黑链/暗链)、钓鱼、和访问异常等安全事件 第二类是众测漏洞平台的漏洞发现能力,目前360补天漏洞众测平台注册有4万多白帽子,他们提交的漏洞会定期同步到态势感知平台,加强平台漏洞发现的能力。 第三类是对流量的检测,把重保单位的流量、城域网流量、电子政务外网流量、IDC 机房流量等流量采集上来后进行检测,发现webshell等攻击利用事件。 第四类把流量日志存在大数据的平台里,与云端IOC威胁情报进行比对,发现APT 等高级威胁告警。 第五类是把安全专家的分析和挖掘能力在平台落地,写成脚本,与流量日志比对,把流量的历史、各种因素都关联起来,发现深度的威胁。 第六类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安全运营专家,把已经发现告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关联,发现更深层次的安全威胁。

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报告(配图版)

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与管理 系 统 设 计 报 告

目录 一、市场需求信息挖掘 (4) 1. 获取市场需求信息 (4) 2. 市场需求信息分析 (4) 二、工厂成本归集 (4) 1. 基于集成化系统的成本数据采集 (4) 2. 产品成本归集和核算 (5) 三、智能车间大数据采集、分析 (8) 1. 制造车间数据采集 (8) 2. 车间整体状态及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11) 四、业务流程审批及进程监控 (11) 1. 业务流程管控 (12) 2. 采购、订单、物料管理与数据分析 (14) 3. 财务分析与统计 (16) 4. 需求、设计、工艺、制造各环节信息管理 (17) 5. 移动端APP (18) 五、质量信息管理与追溯 (18) 1. 质量信息管理 (18) 2. 供应商评价优选 (19) 六、无纸化OA系统及图档管理 (19) 1. 无纸化OA办公系统 (19) 2. 图纸及技术文档安全管理 (20)

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报告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制造业迈进的重要举措。离散制造型企业,其本身具有零件种类多、加工工序复杂、生产过程不确定因素众多、工厂透明度不高、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等特点。本系统从清晰的状态感知、实时数据分析与展示、决策精准执行与审批、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管理、无纸化OA及图档管理五大方面着手解决企业痛点,可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管理、产品成本管理、信息共享管理和项目远程管理,帮助企业打造透明的、全过程可控的、高感知度的、高柔性的智慧工厂。

一、市场需求信息挖掘 1. 获取市场需求信息 市场需求信息能从多方面反映市场活动的方向,是企业指定经营战略、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据。本系统在每次客户发起询价时,会要求填写详细的需求信息。通过语义网(Semantic Web),对需求信息进行特征抽取和模糊聚类,进行分类存储,并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的“市场需求指标库”。 2. 市场需求信息分析 将市场信息转化为企业决策,必须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对市场需求信息大数据聚类之后的各簇,建立统一的预测模型,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将结果进行图表化展示。 二、工厂成本归集 1. 基于集成化系统的成本数据采集 功能:要素耗费的初次分配、生产成本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采用了基于集成化的成本数据采集方式如图所示,该采集方式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系统之间数据传递和采集,获取成本的相关信息。

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采集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一章项目 1.1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大部分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是相当迅速,对信息化监管更是需求很多,其中以商混行业较为突出。信息化监管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需要,也是诸如政府监管、民间自发组织商混协会监督、集团公司旗下多个商混站监控等的迫切需要。 1.2项目目标 结合市场情况及客户的实际需要,加强客户监管力度,提高质量水平,做到实时监控生产,满足客户监管要求,达到一体化监管目标。 1.3需求分析 由于客户多站点,管理比较粗放,信息化水平较低,监管困难,任务分配不均,导致资源浪费即有生产公司忙不过来,无生产公司空闲的资源浪费浪费,合理的分配也是一个重大需求。总结以上主要有以下两点需求 (1)实时监控生产状况并对各个企业进行数据分析(达到以单生产线为基础单元的目标) (2)通过平台监管合理分配生产:通过各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进而合理分配任务 第二章数据采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是以微软Microsoft SQLserver数据库为基础,B/S架构模式

进行部署,客户使用以浏览器为媒介查看采集数据,内部数据传输以服务端与采集端两个模块,属分布式系统 2.2数据采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结构简介 通信协议采用TCP数据通信,Webservice对外统一接口等技术,实时的将各个节点的信息采集到平台端。 2.3采集客户端及服务端 本系统数据采集主要以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数据信息采集及服务器端接收数据 采用TCP数据通信,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客户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服务器端,已达到数据采集的目的。 只需要在客户机上部署采集模块实现采集上传,服务器端部署采集客户端接收采集端的数据 2.4技术要求 服务器端: 建议使用固定IP,无固定IP需申请域名,至少20M宽带,不建议移动网络,推荐电信,联通,服务器硬件依据客户商混站数量适当提高要求,建议增加UPS,增加硬件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采集端:采集端电脑能够连接Internet网络至少4M宽带 第三章平台后期维护 3.1 平台维护

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 (2)

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 一、名词介绍1.NativeAPPNativeAPP指的是原生程序,一般依托于操作系统,有很强的交互,是一个完整的App,可拓展性强,需要用户下载安装使用。(简单来说,原生应用是特别为某种操作系统开发的,比如iOS、Android、黑莓等等,它们是在各自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该模式通常是由“云服务器数据+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所有的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OS或安卓)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OS平台支持Xcode和Objective-C,安卓平台支持Eclipse和Java)。原生应用程序看起来(外观)和运行起来(性能)是最佳的。 2.WebAPPWebApp指采用Html5语言写出的App,不需要下载安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轻应用。生存在浏览器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说是触屏版的网页应用。(Web应用本质上是为移动浏览器设计的基于Web的应用,它们是用普通Web开发语言开发的,可以在各种智能手机浏览器上运行)WebApp 开发即是一种框架型APP开发模式(HTML5APP框架开发模式),该开发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HTML5云网站+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份,而应用的数据则是每次打开APP的时候,去云端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 运行。虽然开发人员单单使用HTML5和JavaScript就能构建功能复杂的应用程序,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摄像头、日历和地理位置等)。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背景 (2) 1. 1、引言 (2) 1.2、项目目标 (2) 2、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3) 2.1、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 (3) 3、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 .3 4、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4) 4.1、数据传输方面 (5) 4.2、数据存储方面 (5) 4.3、历史数据 (5) 4.4、图形仿真技术 (5) 5、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特征 (5) 5.1、数据具有实时性 (6) 5.2、数据具有稳定性 (6) 5.3、数据具有准确性 (6) 5.4、数据具有开放性 (6) 6、DCS及实时数据采集机连接说明 (6) 7、系统运行环境说明 (7) 7.1系统网络环境说明 (8) 7.2硬件环境说明 (8)

1、背景 1. 1、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是电力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分析、经营决策、计划调度、过程监控、销售服务、资源管理等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综合信息集成,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保持柔性,因此,建立全厂统一的生产实时数据平台,就成了流程企业今后生产信息化的关键。 1.2、项目目标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综合优化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集成,即在获取生产流程所需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有机地 集成起来,不同业务和系统间能够实时的交换和共享数据。 ?建立统一的企业数据模型。 ?解决分期建设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电厂之间彼此隔离、互不匹配、 互不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 ?保证数据来源一致性,提高数据经过层层抽取之后的可信度。 ?汇总、分析和展示企业历史的业务数据。 ?企业管理层能够直接根据各个电厂的真实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分析 逐步钻取直到数据根源。 ?透明底层的数据,监督统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