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六盘水**煤业有限公司

***煤矿30万t/a改扩建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

编制:

审核: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

第一节井田概况 (1)

第二节地质特征 (3)

第三节井田开拓 (10)

第四节项目批复及建设概况 (11)

一、项目批复情况 (11)

二、项目建设概况 (13)

(一)采区生产系统 (13)

(二)通风系统 (15)

(三)排水系统 (16)

(四)压风系统 (17)

(五)提升运输系统 (17)

(六)供电及通讯系统 (19)

(七)地面生产系统 (22)

(八)瓦斯抽放系统 (24)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方案 (25)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5)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的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26第三节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35)

第四节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36)

第三章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37)

第一节通风系统试运转方案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37)

第二节压风系统试运转方案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41)

第三节提升系统试运转方案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47)

第四节皮带运输机试运转方案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54)

第五节供电系统安全运行措施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57)

第六节瓦斯抽放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61)

第四章其他事项 (63)

第五章附件 (63)

方案会审表时间地点

主持人方案名称

参加人员:

总工意见

矿长意见

生产矿长意见

安全矿长意见

机电矿长意见

会审意见

方案贯彻学习签字表

时间:地点:

主持人:贯彻人:

方案名称:

参加学习人员签字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第一章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煤矿位于水城县**乡格目底向斜南东端仰起处,行政区划属水城县**乡管辖。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3′29″~105°04′11″,北纬26°25′45″~26°26′25″。矿井距水城县人民政府(双水)23km,距六盘水市区32km,紧邻203 县道,距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发那收费站4km,交通较为方便。

***煤矿交通位置图

***煤矿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煤矿地处乌蒙山脉东侧,三岔河与北盘江之间,地势为西高、东

低,属中山峡谷地貌。矿区中部出露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地层),因风化冲蚀,形成沟谷毗连的低凹槽地与缓坡。区内冲蚀作用强烈,沟谷切割较深,多呈“V”字形地貌。矿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流水,有六条季节性沟谷溪流,其流向均由南西向北东流入百车河;溪沟中水量受季节控制明显,雨季流量大,平时流量小甚至干涸,一般为0.98L/S。长年性地表流水为矿区外发源于西面、流向自南西向北东流入矿区以北的百车河;百车河流量迅速,受大气降水影响,季节变化明显,雨季大、旱季小,一般流量在15.773~151.29L/S;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北东面的百车河,高程为1180m 左右,区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三、气象条件及地震情况

矿区位于亚热带温凉春干气候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12.3℃,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11.7℃。年平均降水量1223.6mm,年平均日照数1555.6h,年无霜期250 天左右,年平均风速2.5m/s。由于受区域性气候的影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倒春寒、冰雹、秋风、霜冻、凝冻等,暴雨常引起水土流失。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得知,水城县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 度。

四、电源条件

本矿双回路电源已形成,矿井一回路来自35kV 蟠龙变电站10kV 母线,线路为LGJ-95,供电距离8km;另一回路来自110kV 米箩变电站10kV 母线,线路为LGJ-70,供电距离5km。110kV 米箩变电站和35kV 蟠龙变电站均属国家电网,作为本矿的供电电源,能满足矿井供电需求.

五、水源条件

取自煤矿工业场地东南侧的营上溪流溪水。在取水口处建设调节蓄水池,以保证在枯水期时能满足取水的要求。取水水源营上溪流含沙量较小,只需对水池进行定期清淤,即可保证水池不被泥沙淤积。取水水源工程利用取水口(自然标高+1425.0m)以及矿井工业场地生活用水处理站(自然标高+1408m)天然高程系统优势,采用管道自流的方式进行取水。经处理后以静压方式向回风平硐工业场地内的200m3地面生产、生活水池供水。

六、通讯条件

矿区固定通讯线路及移动通讯网络均已形成,可满足矿井内外通讯的需要。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煤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紫云北西-南东变形区、格目底向斜南东端仰起处,地层产状变化较大,总体呈一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近西的单斜构造;倾向250~300°,倾角为9~25°。F8 断层以东,构造较复杂;F8 断层以西,构造相对较简单。

(一)断层

区内未见大的断裂,小构造较发育,褶曲明显,地面可见断层有F8、F9、F10、F30、F59、F61、F66、F67、F69 等,分述如下: 1)F8 逆断层:横穿矿区中部,长度大于2200m。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倾角55~70°。北段落差较大,大于30m;南部落差较小。地表显示为K17、K22、K24a、K33、K35号煤层露头线被错断。地表

有6 个探槽点控制,地下有(ZK693、ZK702)2 个钻孔控制,该断层已基本查明。

2)2)F9 逆断层:延伸长度约1600m,走向近南北向,倾向北西,倾角40~43°,落差20~50m。地表显示为K33、K35 煤层露头线被错断,地表有9 个探槽点控制,地下有ZK702钻孔控制,该断层已基本控制。

3)F10 逆断层:位于井田东部,走向长约3400m。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倾角65~76°,落差80~90m,发育于P3l2 地层中,地表有5 个探槽点控制,区外地下有ZK695 钻孔控制,该断层已基本控制。

4)F30 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边缘,区内走向长约300m,南端出区外。走向近南北,

倾向北西,倾角63°,落差16~45m。发育于T1f2 地层中,地表有1 个槽探控制,地下有ZK 东32 钻孔揭露,该断层性质、产状基本查明。

5)F59 正断层:位于矿区南部边缘,区内走向长约450m,南端出区外。走向近南北,倾向北西,倾角56°,落差45~52m。

6)F61 正断层:位于矿区南部边缘,走向长约420m。近南北走向,倾向北西,倾角59°,落差45~48m,仅有ZK 东33 号钻孔控制。

7)F66 逆断层:位于矿区南部边缘,区内走向长约300m,南端出区外。走向近南北,倾向北西,倾角56°,落差15-20m,仅有ZK 东32 号钻孔控制。

8)F67 逆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长约300m。走向近南北,倾向北西,倾角65~75°,落差10~30m,仅有1 个探槽点控制。

9)F69 逆断层:位于井田东部,区内长450m,北端出区外。走向

近南北,倾向西,倾角70°,落差7~30m,仅有1 个探槽点控制。

综上所述,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

(二)褶皱

区内褶皱构造不明显,仅在矿区北部、北东部因受F8、F9 号断层的影响,发育一小型背斜构造。小型褶曲对煤系浅部有一定的影响,对煤系中部和深部影响不是很明显。矿区东部边缘发育有莫家寨背斜。

(三)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第四系。二叠系龙潭组本区含煤地层。

二、煤层及煤质

(一)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平均厚412m。含煤50余层。含可采煤层12层

⑥K32 煤层位于三段下部,上距K24a 煤层平均14m。煤层厚0.03~

6.11m,平均2.26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K32 煤层厚度变化

似有“北厚南簿”之势,井田内均可采,厚煤带位于北-北东部701-

东35-东33-702 孔一线,煤厚平均大于2.50m,最厚点达6.11m(东

33孔);向南、南西煤层变簿,至东32 孔出现不可采点。煤层结构

较简单,夹石0~3 层,一般0~1 层,多为泥岩,局部含一层高岭

石泥岩夹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时夹粉砂质泥岩或

泥岩。底板为泥岩。

⑦K33 煤层位于龙潭组三段下部,上距K32 煤层平均13m。煤层厚

0.84~4.03m,平均2.21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K33 煤层厚

度较稳定,一般在1~3m 之间。总观之,其厚度变化似有“南北厚、

中间薄”之趋势,其薄煤带在矿区中部,呈条带状近东-西向展布,厚度小于1.30m;其南、北两侧厚度变厚,煤厚一般小于2-4m 之间。煤层结构较简单,夹石0~3 层,一般0~1 层,夹石常为泥岩。

煤层顶板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时夹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与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底板为泥岩。

⑧K35b 煤层位于龙潭组三段下部,上距K33 煤层平均12m,煤层厚

0.74~3.29m,平均1.44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夹石0~3 层,一般0~1 层,夹石一般为泥岩。煤层顶板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常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矿区北部岩性变细为粉砂质泥岩或泥岩,与K33 层的间距亦随之变小。煤层底板为泥岩。

⑨K39 煤层位于龙潭组二段上部,上距K35b 煤层平均13m,煤层厚

0.22~1.25m,平均0.70m。局部可采,区内除702 孔可采外,其余均不可采。属不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夹石0~1 层,一般1 层,夹石为泥岩。煤层顶板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常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煤层底板为泥岩,含植物根部化石。

⑩K40 煤层位于龙潭组二段上部,上距K39 煤层平均4 m,煤层厚0.00~2.94m,平均0.93m。局部可采,属不稳定煤层。K40 煤层的可采区分布在矿区南部及南东部,北部不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夹石0~1 层,一般为单一煤层,夹石为泥岩。煤层顶板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常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煤层底板为泥岩,含植物根部化石。

⑾K109a区内无揭穿该层位的钻孔,仅区外ZK694 号钻孔揭穿该煤层。据马场井田详勘报告,煤厚1.45~2.48m,平均2.12m。属较稳

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夹石3~7 层,一般3~4 层,夹石多为泥岩,底部一层夹石为浅灰色隐晶质高岭石泥岩。煤层顶板为10~15 米的细、粉砂岩,具水平纹理,夹大量的菱铁质条带,构成所谓的“排骨层”。直接顶板为1m 左右的黑色泥岩,含大量黄铁矿。底板为泥岩。

⑿K110a区内亦无揭穿该层位的钻孔,据马场井田详勘报告,煤厚0.69~2.47m,平均1.53m。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夹石1~4 层,一般2~3 层,底部1~2 层夹石为泥岩。煤层顶板常为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常为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夹粉砂岩,水平层理发育。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2。

可采煤层特征表表1—2—2

煤层名

平均

煤层

厚度

(m)

层间

(m)

稳定性

平均倾角

可采

程度

顶底板岩性

顶板底板

K1a0.8283较稳定23大部可

灰岩泥岩

K17 1.02较稳定23大部可

粉砂岩泥岩

27

K22 0.89较稳定23大部可

粉砂质泥

岩或泥岩

泥岩

10

K23 1.67较稳定23 大部可

粉砂岩泥岩

12

K24a 1.46 较稳定23 大部可

细砂岩、粉砂

泥岩或粉砂质泥

14

K32 2.26 较稳定23 全区可

粉砂岩、泥质

粉砂岩

泥岩

13

K33 2.21 较稳定23 全区可

粉砂岩、泥质

粉砂岩

泥岩

12

K35b 1.44 较稳定23 全区可

粉砂岩、泥质

粉砂岩

泥岩

13

K39 0.7 不稳定23 局部可

粉砂岩、泥质

粉砂岩

泥岩

4

K40 0.9 不稳定23 局部可

细砂岩、粉砂

泥岩

200

K109a 2.12 较稳定23 全区可

细、粉砂岩泥岩

3

K110a 1.58 较稳定23 全区可

粉砂质泥岩

或泥岩

粘土岩

(二)煤质

本区煤层中硫以黄铁矿硫(Sp,d)为主,原煤含量一般在0.08~2.56%, K24a、K32、K35b 煤层最低,含量均为0.08%。其次为有机硫(So,d),原煤含量一般在0.06~1.71%;硫酸盐硫(St,d)含量甚微。浮煤形态硫与原煤基本一致。可采煤层镜煤反射率1.14~1.38%,平均

1.29%;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精煤挥发分(Vdaf)7.27~2

2.43%,平均15.68%;胶质层厚度5.5~37.5mm,粘结指数一般82~88,按GB5751—86 划分,变质程度为烟煤Ⅳ阶段,其中,K1a、K17、K22、K23、K24a、K32、K33、K35b 煤层属焦煤,K109a、K110a 煤层因缺少粘结性指数资料,根据其浮煤挥发分指标,暂定为贫瘦煤。

三、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1504 号“对六盘水市2008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煤矿瓦斯绝对量5.69m3min,相对量49.16m3t,二氧化碳绝对量0.82m3min,相对量7.08m 3t,鉴定等级为突出矿井。矿井2009 年因建设未生产,故没有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鉴定,2010 年鉴定期间由于矿井未形成采煤工作面,故只对矿井掘进工作面进行了鉴定。根据贵州省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的K17、K22、K23、K24a、K32、K33、K35b 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17、K22、K23、K24a、K32、K33、K35b 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K1a、K39、K40、K109a、K110a 煤层没有取样鉴定,矿井按有爆炸性设计管理。

根据贵州省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的K17、K22、K23、K24a、K32、K33、K35b 煤层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K32 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K17、K22、K23、K24a、K33、K35b 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K1a、K39、K40、K109a、K110a煤层没有取样鉴定,矿井按容易自燃矿井设计管理。

四、水文地质

马场井田位于格目底向倾南翼东端,位于两山脉之间的北西-南东向的槽形地带,百车河则位于马场井田东北缘,该河基本沿岩层走向贯穿

全区,流经地段主要为玄武岩和茅口灰岩,地形总的是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沟谷发育,其走向与地形倾斜方向一致,并于不同地段汇入百车河。***煤矿矿区区域上处于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位于马场井田南端,属马场井田单元地表分水岭地带,属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排泄条件较好。矿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流水,有六条季节性沟谷溪流,其流向均由南西向北东流入百车河;溪沟中水量受季节控制明显,雨季流量大,平时流量小甚至干涸,一般为0.98L/S。长年性地表流水为矿区外发源于西面、流向自南西向北东流入矿区以北的百车河;百车河流量迅速,受大气降水影响,季节变化明显,雨季大、旱季小,一般流量在15.773~151.29L/s;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北东面的百车河,高程为1180m 左右,区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属构造侵蚀、溶蚀的低~中山地貌,一般海拔1255.0~2103.7m,最高点在南西侧尖山顶,海拔2103.7m,最低点在矿区北东侧沟谷中, 海拔1255.0m,矿界北侧外围的百车河为矿区最低侵蚀面,海拔1180m。预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307m3d,正常涌水量为653.8m3d。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至中等类型。属顶板间接充水裂隙含水层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节井田开拓

一、井田境界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 年6 月17 日下发的“黔国土资矿管函[2009]439 号”文批准,调整后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4-5。调整后的矿区呈不规则多边形,走向长0.8~1.24km,倾斜宽0.94~1.16km。我矿井与其它矿井无矿权争议。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表2—1—1

顺序号拐点编号纬距(X)经距(Y)备注

1 1 2924342.0835506866.57

2 2 2924342.0835505936.57

3 3 2925131.0835505733.57

4 4 2925613.0835506641.57

5 5 2925267.0835506887.57

面积:1.1156km2 ,开采深度:由+1500m 至+1000m

二、储量

根据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009 年7 月提供了《贵州省水城县阿戛***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备案证明:截止2009 年4 月,矿井保有资源量为1702 万吨,其中,122b 资源量574 万吨,333 资源量为498 万吨(其中硫分大于3﹪的140 万吨),334 资源量为630 万吨(硫分大于3﹪)。

三、矿井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0万t/a,服务年限为14.3a。

四、井田开拓方式

设计确定本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

第四节项目批复及建设概况

一、项目批复情况

2007 年9 月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一年期《采矿许可证》,

生产规模15 万吨/年,2008 年经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黔煤安监水字[2008]159 号文件批复同意建设。2011 年元月取得30 万吨/年规模采矿许可证。

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1 年元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C5200002011011120105864);

2. 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1504 号“对六盘水市2008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3.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802 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0 年度勘界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4. 贵州省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的 K17、K22、K23、K24a、K32、K33、K35b 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5.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10]67 号“关于《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10]016 号“《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6. 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编制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乙级资质,项目负责人蒋兴奎);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水字〔2008〕159 号“关于对水城县阿戛***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

7. 盘江煤电(集团)煤矿设计研究院 2010 年7 月提交的《水城县阿戛***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相关图件;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476 号“关于对水城县**乡***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

8.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11月16日提供的《水城县阿戛***煤矿K23、K3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

9. 双回路供电合同;

10. 矿山救护协议;

二、项目建设概况

目前矿井改扩建工程都已按设计施工及安装完毕,采区、通风、排水、压风、提升、运输、供电、瓦斯抽放及地面生产等系统都已形成。(一)采区生产系统

1、采区布置及设备

矿井划分为2 个水平,5 个采区。一水平标高为+1300m,水平以上的上煤组为二采区,水平以上的中煤组为一采区,水平以下的中煤组为三采区;二水平标高为+1100m,水平以上的下煤组为四采区,水平以下的下煤组为五采区。采用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采用全部垮落法。

(1)工作面参数

工作面长度 m,循环进尺1.8m,日进度5.4m,年推进度700m。

(2)工作面生产能力

工作面生产能力为30万t/a。

(3)主要采掘机械

工作面选用DW1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2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错梁齐柱式布置方式,支柱排距0.6m,柱距0.8m,“三、五”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4m(机道宽度1.7m,五排柱子宽度2.4m,切顶柱

与切顶线之间宽度0.3m),最小控顶距3.2m(机道宽度1.7m,三排柱子宽度1.2m,切顶柱与切顶线之间宽度0.3m),放顶步距为0.6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切顶线每隔0.8m打一棵戗柱支护,煤壁落煤后及时挂梁支护,若顶板压力较大,可增设木垛。支护时可在支柱底部加柱鞋或垫板,防止支柱插入底板。采面上、下出口采用四组八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采面上、下巷超前支护均为:靠近煤壁20m 段采用双排托棚支护。回采工作面配备GMZ-1.2 型煤电钻2 台,采用一台MG150-AW 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工作面采用一台SGB630/150C 型刮板运输机,工作面运输巷选用一台SGB630/75 刮板机和一台DSJ65/20/2×22 型胶带输送机,采用XRB2B80/200 乳化泵两台,XPB200/5.5 喷雾泵两台,单体液压支柱采用回柱器卸载回柱。

2、采区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主平硐外段利用现已安装的1 台DSJ80/40/2×40 型胶带输送机,其技术参数:B=800mm, Q=300t/h,α=±5°,L=600m ,V=1.6m/s,功率:N=2×40kW,电压380V。

(2)采面运输巷

采面运输巷选用1台SGB630/75型刮板转载机,运输能力80t/h,长度75m,电机功率75kW,电压660V。采面运输巷选用1 台DSJ65/20/2×22 型胶带输送机,其技术参数:B=650mm,Q=200t/h,α=±5°,L=800m ,V=2.0m/s,功率:N=2×22kW,电压660V。

(3)采面工作面

采面工作面选用1台SGB630/15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200t/h,长度160m,电机功率2×75kW,电压660V。

(2)运料系统

副平硐选用3 台XK2.5-6/48-1KBT 型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作辅助运输。在轨道上山上口设置一套该矿现有的1 台JTPB-1.2×1 单滚筒防爆提升绞车,提升设备进行单钩串车混合提升,完成矸石、设备和材料运输任务。滚筒直径D=1200mm,滚筒宽度D=1000mm,最大静张力Fj =30kN,最大提升速度Vm=1.83m/s,电机功率55kW。采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采用JD-11.4 调度绞车作辅助运输.

(3)出矸系统

线路正好与运料相反。

(二)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通风系统为主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专用回风的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系统,回采工作面为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双电源”供电,使用“双风机”供风,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实现“风电”和“瓦斯电”闭锁,满足矿井防突的规定。

矿井通风网络:

新鲜风流自主、副平硐→4012运输大巷→运输斜巷→4100运输大巷→溜煤斜巷→运输顺槽→采煤工作面。

乏风风流自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风平硐→地面。

井下采煤工作面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全负压通风,回采工作面设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无串联通风。井下各机电设备硐室,均处于新鲜风流中。掘进工作面利用局扇压入式通风,使用长距离通风的抗静电、阻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章矿井概况 (4) 第一节矿井概况 (4) 第二节设计批复情况 (5) 第三节建设情况 (7) 第四节劳动组织及培训 (8) 第五节管理制度 (8)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 (9)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目标 (9)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10)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方法、机构和人员 (15) 第一节运输系统 (15) 第二节采掘系统 (16) 第三节供电系统 (16) 第四节通风系统 (17) 第五节排水系统 (18) 第六节监测监控系统 (18) 第七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9) 第八节通讯联络系统 (20) 第九节压风自救系统 (21) 第十节供水施救系统 (22) 第十一节紧急避险系统 (22)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23)

第六章联合期间的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24) 第一节回采工作面 (24) 第二节劳动组织 (24) 第七章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保障措施 (25) 第一节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 (26) 第二节顶板管理、矿压观测安全措施 (39) 第三节机电设备管理及操作安全措施 (41) 第四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安全措施 (42) 第五节防治水安全措施 (43) 第六节爆破安全措施 (43) 第七节运输安全措施 (44) 第八节避灾路线 (44) 第九节地面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45) 第八章联合试运转应急预案 (45) 第一节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应急预案 (47) 第二节瓦斯事故处理预案 (48) 第三节通风系统试运转应急预案 (49) 笫四节提升、运输系统联合试运转应急预案 (52) 第五节联合试运转停电事故应急预案 (53) 第六节排水系统试运行应急预案 (54) 第七节通讯、监控、压风系统试运行应急预案 (56) 第八节供水防尘系统应急预案 (57)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 报告

2018 年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 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 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年月日9点一一12点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2018年5月18日9点一一12点 二、实验地点:井下中央水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组长: 组员: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 )、矿井正常涌水量:mSh (2 )、矿井最大涌水量:m3/h 2、水仓容积:m3 3、供电设备及电缆 (1 )、供电系统:1、2、3、4、5号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

开关为QJZ—400真空电磁启动器5台。其中1、2、3号泵供电电源取自井下中央变电所低压I、II母线段,4、5号泵供电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低压I、II母线段。 (2)、供电电缆使用MYP3*70+1*35 型。

.专业.专注. word可编辑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中央水泵 房有2台8寸泵为1#、2#泵,3台6寸泵为3#、4#、5#泵,其 中1#、3#泵为工作水泵,2#、、4#泵为备用排水泵,5#泵为检

修排水泵。所有排水泵为独立排水管路。1#、3#水泵运行,总排 出274.34+124.11=398.45m 3h。 2、排水系统效率: 依据2017年7月25日出具的东风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 检验报告中数据: (1 )、1#水泵效率是70.71%,排水系统效率65.24%,管路 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0.44KW.h。 (2)、2#水泵效率是70.70%,排水系统效率65.22%,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0.44KW.h。 (3)、3#水泵效率是50.79%,排水系统效率是45.80%,管路效率98%,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4)、4#水泵效率是52.17%,排水系统效率是45.78%,管路效率95.37%,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5)、5#水泵效率是51.82%,排水系统效率是45.77%,管路效率96%,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3、水泵排水能力效验: (1 )、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280 —43 X4型水泵: 110 X24 一274.34=9.62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2)、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M155 —30X6型水泵: 110 X24 一123.96=21.3 (h) >20 (h)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3)、最大涌水量时,开一台MD280 —43 X4型水泵:

矿井联合试运转及竣工验收程序及要求范文

鑫隆煤矿联合试运转程序及要求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15、避难硐室等六大系统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六长”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11、救护协议已签订;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 第一章成立矿井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 3 -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 3 -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 3 -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 12 -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 - 13 - 第五章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 15 - 第一节排水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5 - 第二节压风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15 - 第三节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9 - 第四节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5 - 第五节主通风机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8 - 第五节应急预案……………………………………………….- 28 - 第六章其他规定事项………………………………….………………- 28 -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试验报告 (最终版)

一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位于塔克玛扎背斜东端南翼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地貌形态为中山,地形切割强烈。地势呈东高西低,海拔高程+1552~+2040m,阳霞河在矿区西界外约1.25km处,由北向南流迳,河床标高为+1326.82~+1327.81m,流量每年可达4.01亿m3。区内地表大部分为第三系地层覆盖,侏罗系地层仅在矿区北西角出露。区内发育有一条近东西向沟谷,在洪水期沟中有短暂水流。大气降水为本矿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 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根据矿区内地层岩性特征,矿区的含水层段主要有: )孔隙含水层段 1、第三系(N 1 岩性以浅褐色砾岩、砂岩为主,厚度较大,胶结较差,以潜水为主。在浅部为透水不含水层,在区内大面积覆盖于侏罗系中统克孜努尔组地层之上。 k2)孔隙-裂隙含水组段 2、侏罗系中统克孜努尔组上段(J 2 由该层段薄层粗砂岩、砾岩组成,层间含多层泥岩、粉砂岩,故各含水层间相互补给性较差,大气降水为其唯一补给源,在浅部为透水不含水层。 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目前,虽然矿区生产矿井和废弃矿井中无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是未来矿井还存在以下几项充水水源和途径。 大气降水沿煤层露头流入井下,煤层露头在局部自燃后,形成地下“空洞”,岩石受火烧烘烤,体积缩小,坍塌、破碎,形成较厚的裂隙带,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 3、矿井涌水量预计 由于矿井开采一水平时,井下无涌水。矿井开采下水平时,本次设计以相邻玉鑫煤矿涌水量(正常涌水量451.44m3/d,最大涌水量677.16m3/d)作为设计依据。 4、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为一倾向东南的单斜构造,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构造形态简单,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势陡峭,各含水层不利于地下水储集,根据上述分析,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模板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 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 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 距蔚县县城23km, 隶属杨庄窠乡管辖, 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 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 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 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 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 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 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 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井田面积4.16km2 。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 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 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 具备技改条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 ]66 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 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 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 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 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 月24 日以” 张煤办[ ]63 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

联合试运转规定

五、联合试运转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在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1.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成完工; 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 3.矿长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4.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二)联合试运转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5.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6.其他规定事项。 (三)联合试运转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且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签: 1.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2.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3.提升、排水、通风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 4.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 5.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 6.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开展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时,选聘的专家必须涵盖该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各相关专业人员;同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专家不得参加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关键环节: (一)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健全瓦斯抽采系统,立足于采前、掘前预抽,并满足《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 (二)新建矿井原则上要一次设计、一次建成。如有特殊原因,只能分期投产的,也必须保证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一次建成一次验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设计中必须明确投产时主要巷道的长度和位置,保证形成完善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证“三个煤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安全开采。扩建、改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应明确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范围、工程量及与原矿井安全生产系统衔接、影响关系。 (四)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企业,应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的中型煤矿、最近矿山救护队至矿井的行车时间超过30分钟的小型煤矿,必须建立矿山救护队。 (五)煤矿设计能力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六)煤矿建设项目移交生产后原则上3年内不得申请改扩建。 八、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后,应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审查或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并经指定单位或人员复核同意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组织专题研究,经研究通过方可行文批复。 九、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后,1年内未进行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重新申请审查。 二○○七年十月十四日

XX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晴隆县奔小康煤矿 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 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机电运输科 2013年5月5日 晴隆县奔小康煤矿 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为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最大涌水排水量,我矿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对井下中央泵房两个小井进行了彻底清挖,并于2013年5月5日9:30—11:30对井下主排水大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3年5月5日9:30—11:30 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机电矿长:曹永富 机电运输科:邱堂尧总工:李黎 机电队:付刚贤司泵工:余选章 配电工:苟波电钳工:林荣祥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28m3/h (2)矿井设计最大涌水量:321m3/h (3)矿井实际总涌水量:145m3/h 2、水仓容积: (1)主水仓长度为130m,副水仓长度为70m,有效容量1500m3。 3、供电电源电缆型号: Ⅰ回路:MYJV22-8.7/15-3×50-800米Ⅱ回路:MYJV22-8.7/15-3×50-800米 4、水泵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5、水管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电缆负荷

和水仓容量的校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 3台水泵、2趟排水管路、413m3/h 2、排水系统效率校验: 依据2013年5月5日奔小康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 1#水泵效率69.56%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2KWh100 合格 2#水泵效率68.9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8KWh100 合格 3#水泵效率68.1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505KWh100 不合格 3、水泵排水能力的校验: 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过程中,实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1255m3/h,(1)按设计正常工作时开一台DF280-43×2水泵: 220×24/277=19.6(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两趟Φ219×10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按设计最大排水工作时开两台MD280-43×9水泵:220×24/276=19.13(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二趟Φ219×6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3)检修泵:备用一台MD280-43×2水泵为检修泵: 检修泵能力:0.25×220=55 < 260(m3/h)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条件

煤矿技改联合试运转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 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 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 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 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 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 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 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 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 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 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 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 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 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 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 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装订成册、一式四份)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五职”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 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 11、救护协议已签订; 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14、主要机电设备、连接装置(钢丝绳、楔形连接)等检测报告、准用证;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前言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为设计能力为15万t/a的新建矿井,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所于2003年12月编制完成,并经省煤炭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其《安全专篇》也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于2004年3月编制完成并经贵州省安全检察局盘江分局审查获得批复,于2005年4月获得采矿许可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于2005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后由于实际施工中矿方未能征得原设计风井井口位置所需的土地,因此必须对原《开采方案》进行修改与变更。于2006年11月我矿委托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的变更设计,《开采设计方案》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专家评审通过获得批复,其《安全专篇》由贵州省安全监察局盘江分局审查通过获得批复。 在经过全矿上下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变更的《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矿井建设项目的工程大小按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项落实与施工。于2007年12月矿井施工建设工程与安全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已基本结束,矿井五大生产系统齐备,机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工作就绪,已基本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生产条件。根据我矿各项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由煤矿组织各生产部门负责人制定联合试运转期间的运转方案。 第一节矿井运转的系统、范围与期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就是设计生产能力为15t/a

的新建矿井,《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由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与编制。水塘小凹子煤矿从2005年6月开始按《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进行矿井的施工建设工作,于2007年11月矿井矿建工程基本竣工,准备进行对煤矿五大生产系统申请联合试运转工作。试运转期间主要对全矿井的生产系统(采掘、通风、排水、运输、机电等的几大煤矿生产系统)进行联合生产试运行试验,经过各系统的联合运转生产情况的试验,来测定煤矿在正式投产后就是否满足设计生产能力与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计划进行实施。联合试运转期限为一个月。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小凹子煤矿位于盘县南部水塘镇境内,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井田经过,矿井距南昆铁路鲁番火车站25KM,距威箐火车站45KM,矿井距响水镇(小雨谷火车站)50KM,距盘县城关镇约12km,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矿区南部边界外缘经过,南昆铁路支线威红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经过,交通较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气象 1)地形地貌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位于水塘向斜中段,总体为谷底地貌属中低山地形。小冲沟较多,均呈树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水塘河以西为反向单面山,地形起伏较大。水塘河河谷地带相对平缓。井田内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中部附近,标高1547、5米,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边界处的水塘河河床,标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 报告 2018年** 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年月日 9 点—— 12 点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 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 2018 年 5 月 18 日 9 点—— 12点 二、实验地点:井下中央水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组长: 组员: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 、涌水量: (1)、矿井正常涌水量: m3 /h (2)、矿井最大涌水量: m3 /h 2 、水仓容积: m3 3 、供电设备及电缆 (1)、供电系统:1、2、3、4、5号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为 QJZ—400 真空电磁启动器 5 台。其中 1、 2、 3 号泵供电电源取自井下中央变电所低压 I 、 II 母线段, 4、 5 号泵供电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低压 I 、 II 母线段。 (2)、供电电缆使用 MYP3*70+1*35型。

4、水泵技术特征表:

5、水管技术特征表: 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中央水泵房有2台8寸泵为1#、2#泵,3台6寸泵为3#、4#、5#泵,其中1#、3#泵为工作水泵,2#、、4#泵为备用排水泵,5#泵为检修排水泵。

所有排水泵为独立排水管路。 1#、 3#水泵运行,总排出 274.34+124.11=398.45m 3 /h 。 2、排水系统效率: 依据 2017 年 7 月 25 日出具的东风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中数据: (1)、1#水泵效率是70.71%,排水系统效率65.24%,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 0.44KW.h。 (2)、2#水泵效率是70.70%,排水系统效率65.22%,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 0.44KW.h。 (3)、3#水泵效率是50.79%,排水系统效率是45.80%,管路效率98%,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4)、 4#水泵效率是 52.17%,排水系统效率是 45.78%,管路效率95.37%,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5)、5#水泵效率是51.82%,排水系统效率是45.77%,管路效率96%,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3、水泵排水能力效验: (1)、正常排水量,开一台 MD28— 43X 4型水泵: 110X 24- 274.34=9.62 (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2)、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M15—30X 6型水泵: 110X 24- 123.96=21.3 ( h) >20 (h)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3)、最大涌水量时,开一台 MD28—43 X 4型水泵: 120X 24- 274.34=10.5 (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 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能源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能源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

设计》。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2011年3月26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5个月。 目前,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请批示!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2019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一.矿井概况 (2) 二.井田概况 (3)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现状 (5)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组织机构及应具备的条件 (12) 一.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12) 二.联合试运转必须具备的条件 (14) 第三章各分系统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15) 一.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 (15) 二.井下原煤运输系统 (26) 三.主提升系统 (33) 四. 辅助运输系统 (38) 五. 井上下供电系统 (41) 六.压风系统 (48) 七.矿井供水系统 (53) 八.矿井排水系统 (58) 九.通风系统 (62) 十.防灭火系统 (66) 十一.降尘洒水系统 (73) 十二.调度通讯系统 (76) 十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9) 十四.消防系统试运转 (83) 十五.人员定位系统 (86) 十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90)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92)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93)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93)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约2.6km冯家岭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2°27′58″-112°29′05″ 北纬39°29′23″-39°30′28″ 井田直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工业场地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月24日为本矿井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01220038812),有效期至2034年1月24日,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2.4281km2,批准开采井田范围内的1号~11号煤层,开采深度+1270m~+1000m,生产规模90万t/a。 本矿井目前为生产矿井。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年10月14日为其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7]X127Y2B3,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3日。批准开采9-1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2014年9月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4号、9-1号煤层配采初步设计》,

矿井及选煤厂联合试运转方案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立项情况 ****市****公司在***市***区注册,主要经营煤炭的生产、洗选及销售,公司注册资金***个亿。**矿井有***公司承建,是****集团在内蒙古地区开发的矿井项目之一。矿井设计规模为**万吨/年,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kt,矿井服务年限**a。矿井于***年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年**月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文件,****年下半年完成矿井的开工备案工作。 依据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装备,根据矿井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简化生产环节,实现合理集中生产,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 目前****煤矿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联合试运转方案涉及的是首采工作面,生产能力2.00Mt/a。 第二节项目设计情况 *****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部,行政区划属于***市***区***镇管辖,距****市***区约**km。勘查区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北纬:**°**′**″~**°**′**″ **区是矿井对外交通的枢纽,G**国道、G***国道均南北向通过**区。G**国道从井田**部由**向**穿过。**铁路从井田**角通过。**至

***公路为**区矿矿通公路的运煤专线之一,其中***区**镇至**公路为其支线,沿***近南北向穿过井田**角,与G**国道和G**国道相连。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但沟谷发育,主要有**、**、**、**等,呈树枝状分布,平时只有溪流或无水,只在雨后会形成短暂的洪流。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异较大,循环交替缓慢,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生活饮用水取自***供水。 本矿井两回供电电源分别接**110kV变电所和**220kV区域变电所。 依据华北地层区划图,****井田位于*****煤田,地层自下而上依次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和第四系(Q)。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为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该组地层总厚**~** m,平均***m,共含煤**~**层,煤层平均总厚***m,含煤系数***%;其中编号依次为**、**和***计**层为可采煤层,平均可采总厚**m,可采含煤系数**%。 *****井田所在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半沙漠季风气候,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冬冷夏热,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大。该地常年多风,一般冬、春多西北风,平均风速***m/s,最大**m/s;年均气温**℃,两极气温分别为**℃和-**℃;年降水**~**mm,平均***mm,且雨季多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mm;年均相对湿度**%;最大沙尘暴日***天/年;全年无霜期一般***天左右,冻结期为每年***月初至次年**月底,最大冻土深度***m。本地区未发生过较**震。本矿井

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定稿)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二〇一二年一月

前言 (11) 第一章矿井项目建设概况 (1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1) 第二节矿井设计概况 (33) 第三节项目建设情况 (99) 第二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组织情况 (1212) 第一节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2)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工作情况 (1515) 第三节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 (1616) 第四节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717)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1919) 第一节各系统运行情况 (1919) 第二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2626) 第三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检测检验情况 (2727) 第四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结论 (2929) 第一节矿井联合试运转效果分析 (2929) 第二节矿井今后安全生产的建议 (2929) 附:1. 四大运转检测报告 2.《安全专篇》(C04126)的批复(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 3.《关于对平凉新安煤业有现在责任公司90万吨/年建项目联合试运转请示的批复》(甘安监管五[2011] 266号文)

平凉新安煤矿由国家发改委核准(【2008】732号),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设计(原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矿井建设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文号: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和《安全专篇》(C04126)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5984万元,实际投入资金73997.77万元。其中:井巷工程费用29800.68万元;土建工程费用7591.01万元;设备安装费用5478.26万元;设备购置费用15016.06万元。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自2005年7月开工建设,经过近6年的基本建设,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设计内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7亿元,职工82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40名、初级职称70名。 矿井0.9Mt/a建设工程采掘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防尘防火供水系统、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信系统等各生产系统经过2个月(2011年10月15日-2012年4月15日)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均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生产区队均实行三八制作业,采煤工区两班生产、一班检修;主副井提升系统均在每天早班定时进行检修;全矿各生产、安全系统每月一天例行月检修;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对设备及各系统进行检测检修。矿井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机电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制,认真开展机电管理标准化,规范使用机电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矿井各系统达到或好于设计要求。试生产以来,每日平均生产原煤1518吨以上,实现了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范本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 整合扩能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 年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3) 1.1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3) 1.2井田井界及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3) 1.2.1井田井界 (3) 1.2.2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5) 1.2.3地质构造特征 (12) 1.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4) 1.3.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 (14) 1.3.2矿井开拓开采 (15) 1.4、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7) 1.4.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7) 1.4.2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8) 1.4.3煤尘爆炸、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20) 1.4.4瓦斯 (21) 1.4.5顶板岩性 (21)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22) 2.1矿井开拓开采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1矿井开拓系统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3) 2.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6) 2.3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7) 2.3.1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27) 2.3.2、实际建成的提升运输系统 (28) 2.4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1给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2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9) 2.5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0) 2.6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成情况 (31) 2.7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1防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2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3) 2.8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9矿井压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10人员定位系统 (35) 2.11紧急避险系统 (35) 2.12矿山救护 (37) 2.13矿井瓦斯治理 (37) 2.14批准的设计图件和建成的实测图件 (37) 第三部分联合试运转方案 (37) 3.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37) 3.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7) 3.3联合试运转的目标、预期效果 (39) 3.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39) 3.5其它规定事项 (40)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试验报告

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 主 排 水 泵 联 合 试 运 转 报 告

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 1、坚持每年4月份和7月份之前各进行一次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以检测矿井抗洪救灾能力。 2、联合试运转由矿机电、安全、通风、总调共同组织实施,单位由分管领导组织落实,技术、运转人员参与实施。 3、每年进行联合试运转前,单位必须组织人力物力将水仓清理完毕,矿有关部门验收认可。 4、水泵及起动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5、每台水泵要求能在10分钟内起动完毕,除检修水泵外,其它水泵能全部起动起来。此时,要求排水设施无泄漏,水管无破裂,闸阀无失灵,排水正常为合格。 6、排水各数据记录,试验人员应签字认可。 7、单位写出试验报告,报送矿有关部门存档。 8、每年检修主排水泵配件由单位在年初报送配件计划,矿供应部门必须提前前购足水泵配件。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矿井必须有工作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的工作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出量。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在每年地标积雪融化和夏季雨季来临之际,对我矿井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应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试验。 一、矿井主排水系统状况: 我矿井底中央水泵房承担着井下的涌水排至地面的任务。泵房排水系统状况如下: 1、我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选用D155-30×7型矿用离心式水泵3台,流量155m3/h,扬程210m,配用电动机功率16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最大涌水时两台工作,一台检修。 2、两趟排水管路沿副斜井井筒敷设,吸水管、排水管均选用Ф168×4mm无缝钢管。水泵、排水管与设计选型相同。 3、水泵房标高+1500m,根据《生产地质报告》及现场情况调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2.5m3/h,最大涌水量100 m3/h。 4、排水方式:在+1500m水平中央变电所旁设主水泵房,由+1500m 水平主水泵房的水泵排水,通过副斜井敷设二趟排水管排至井口附近的沉淀池内,排水高度为137m。 5、井底水仓由主仓和副仓组成,当一个仓清理时,另一个仓能正

矿井验收联合试运转报告

黄狮山煤矿技改工程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 联合试运转报告 一、矿井基本情况: 铜陵县新建黄狮山煤矿隶属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为镇办集体企业。矿井始建于1994年,199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开拓方式为一对斜井开拓,混合井井口标高+93m,井底水平标高-18m,原开采水平为-120m水平。为保证矿井的正常接替, 2008年5月委托江苏省第一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技改工程于2008年9月动工,现技改工程已完成。根据煤安监监察[2007]44号文件精神,矿井进行了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现将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如下: 二、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矿井成立了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组长:郎凌云,副组长:张海顶、丁家润,成员:佘旺盛、郑传剑、刘玉林、陈永陵、张春田、宋学光、徐帮华。领导小组负责联合试运转期间的生产安全的组织工作,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检验以及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与分析等工作。 三、联合试运转起止时间: 根据联合试运转方案及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联合试运转期限为一个月,起止时间为2010年6月日--2010年7月日,现已到期。 四、各生产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一)、开拓开采系统: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一对斜井为混合井和回风井。技改混合井斜长518m,净断面积5.62m2,半圆拱断面,喷浆支护(表土层为砌碹支护),回风井斜长74m,净断面积4.1m2,半圆拱断面,喷浆支护(表土层为砌墙架梁支护)。各井筒试运转期间,状况良好,运转正常。 矿井技改试运转期间,井下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为-150m水平东翼采区1#采煤工作面,技改设计采煤方法为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根据皖南监察分局批复要求,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和矿井实际开采水平,采用水平分层采煤法。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作面的主要生产系统: 1、通风系统:由混合井进风,经-150m水平运输大巷、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进风上山、-130m区段运输平巷进入1#采煤面,乏风从-110m区段回风平巷、采区回风上山进入-105m水平回风大巷,经回风上山、回风井排出地面。 2、提升运输系统:矿井提煤、矸、运送人员和下放材料等任务由混合井担负。主提升机设计型号为JTKY-1.6,实际为JTP1.6×1.4,符合有关规定。 3、排水系统:-150m东翼采区采面的涌水由-150m水平水沟流出进入-150m水平水仓,通过-150m水平排水系统直接排出地面。排水设备、设施与设计一致。 4、监控系统: 矿井装配了KJ101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