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 ”与"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譎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賦》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岀了“诗而绮靡”,"賦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

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嵯《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

书”说提出了 " ”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

家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8 .在《论词》中,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

" ”和"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 ”说的诗学主。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淸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对审美对象的表现

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徳、叔本华的理

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庄子的)”庞静”说

2. (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A.

'尽美矣,又尽善也' D.'思无邪' C “尽美矣.未尽善也' D.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

A.《论衡?艺增》

B.《孟子》

C 《史记?屈原列传》 D.《毛诗大序》

3. 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 学理论批评家是()。 A 陆机 B.钟喋

C 皎然 D.司空图 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华少,温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 诗绝句是()。

A. 赞扬华、温庭筠、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华诗稍欠风力

B. 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华、温庭筠、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

C. 认为华、温庭筠、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诗尚壮美

D. 批评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商隐有新意,主诗尚婉约

5?“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 鉴赏规律的见解山自明代诗论家()。

四、會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會译成白话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 有而不得施十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朽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请简述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谈谈 其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

2. 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

3.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 为诗”、“以议沦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A ?榛的《四溟诗话》

D. C.王比贞的《艺苑卮言》 贽的《童心说》 1).袁宏道的《序小修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发愤著书?

3.止乎礼义

4.缘情体物

5.诗经楚辞

6.气盛言宜不平则鸣

7.白居易与元九书

6.别是——家

9.清空意趣

10.独抒性灵性灵

11.一字风流

12.境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 (庄子的)虚静”说”虚靜”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靜最早是老广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靜笃”的说法。庄子极发展了老子的"虚靜”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

"坐忘”就是"虚靜(1分)这是要人;以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靜.才能对客观趴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十最力旺盛.才能创作山和造化天丁完全一致的作品。(2分)

2.(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渔在《闲情偶寄?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 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1分)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他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仃分)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3 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渔《闲情偶寄》选录”》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 D

3. D

4. C

5. A

四、樹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樹译成白话文)

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2分)大概世上所传的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的人的言辞吧。(2分)凡是读书人中胸怀才志,而又不能施展于世的人,多数喜欢放浪自己在山巅水边,外面可以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形状和品类,常常会探究它们的奇形怪状;(3分)心中怀有积存着的忧思感愤,兴起于怨愤讽刺,用以表达羁旅的臣子和寡居的妇女们的慨叹,而描写人们感情中难以言状之处,(这)大概是(人)越穷顿困厄,诗就越写得好吧。(3分)这样说来,不是作诗能使人穷顿困厄,倒是穷顿困厄的人而后才能写出好诗。(1分)

五、问答题(三題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答題要点: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5分)(二)《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殘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谍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一本“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的精神。(15分)

(三)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5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马迁文论选录”)

2.答题要点:

(一)金圣叹在《渎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7分)

(二)《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象、夸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的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虚构文学。(9分)

(三)金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的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的突破,是一种新的文学观点。(9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旷金圣叹小说论著选录”)

3.答题要点:

(一)严羽主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来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5分)

(二)为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

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愈,但诗歌却超过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的注脚。尽管他的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10分)

(三)在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

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近代诸公”的批评,实则是对宋诗的批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的“兴趣”,即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足宋诗的主流倾向。(10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严羽诗论选录”)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凤梨科植物要求的pH值( A ) A. 4.0 B. 4.5~5.0 C. 5.5~6.0 D. 6 2.瓜叶菊要求的腐叶土、培养土、园土比例( B ) A. 4﹕4﹕2 B. 5﹕3.5﹕1.5 C. 5﹕2﹕3 D. 3﹕5﹕2 3.微量元素占植物体重() A. 0.1~0.2% B.3.6~4.5% C. 0.001~0.0001% D. 一半以上 4.形成灰分的矿物质元素有(a ) A. N. P. K. Ca. Mg B. N. P. K. Ca C. P. K. S. Ca. Mg. Fe D. D. O2. H2 5.叶暗绿色,生长延缓,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表明缺( b )的表现。 A. N B. P C. Na D. Fe 6.低温温室温度应保持在() A. 3~8℃之间 B. 4~10℃之间 C. 8~15℃之间 D. 15℃以上 7.不等屋面温室两屋面宽度比( A ) A. 4﹕3 B. 5﹕2 C. 6﹕5 D. 3﹕1 8.当温室为东西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间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 C )。 A. 3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9.温室布置以()投射角为宜。 A. 450 B. 600 C. 90 0 D. 300 10.秋菊适宜生长温度( a )。 A. 20℃ B. 21℃ C. 40℃ D. 30℃ 11.调节繁殖期的栽培期,采用( d )等措施可有效调节花期。 A. 修剪 B. 摘心 C. 施肥 D. 控制水分 12.温度催延花期的主要作用( b ) A. 打破休眠 B. 花芽分化 C. 春化作用于 D. 影响花茎的伸长 13.催延花期的主要途径( d ) A. 温度处理 B. 加速生长 C. 日照处理 D. 药剂处理 14.菊花平瓣类有( a ) A. 宽带型 B. 平盘型 C. 雀舌型 D. 芍药型[ 15.菊花有抗( c )等毒气的功能。 A. SO2 B. HF C. HCl D. Cl2 16.瓜叶菊是花品种在8月播种,于11月以后增加人工光照,给予()光照,12月可开花。 A. 10小时以下 B. 15~15.5S C. 15.5~16S D. 16S以上 17.唐菖蒲别名(abc ) A. 菖兰 B. 剑兰 C. 扁竹莲 D. 水薄荷 18.催延花期包括(ab ) A. 促成开花栽培 B. 抑制栽培 C. 打破休眠 D. 春化作用 19.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培养土比例() A. 3﹕5﹕2 B. 5﹕3﹕2 C. 8﹕3﹕5 D. 4﹕4﹕2 20.缺铁表现( B ) A. 病斑不常出现 B. 叶脉间黄化 C. 严重时叶缘及叶尖干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园林花卉学试卷B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20 07 --20 08学年第一学期 园林花卉学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请写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学名(每小花卉拉丁名1分,共15分)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报春花属Primula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li 夏堇Torenia fournieri 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rens 花叶万年青属Dieffenbachia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天竺葵属Pelargonium 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德国鸢尾Iris germannica 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果子蔓属Guzamania 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二、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 有些小题为多种答案,本答案供参考。 1、短日照花卉(原种)有一品红、秋菊、荷兰菊。 2、列举3种耐碱性土的草本花卉非洲菊、霞草、金盏菊。 3、列举北京地区园林中春天开花的球根花卉3种:郁金香、风信子、花毛茛;宿根花卉5种耧斗菜、荷包牡丹、马蔺、德国鸢尾、芍药。 4、列举北京地区“十一”节日布置常用的草本花卉10种:一串红、菊花、一品红、矮牵牛、四季海棠、百日草、万寿菊、鸡冠花、美女樱、彩叶草。 5、列举常用的室内观花植物4种:非洲堇、君子兰、仙客来、大花蕙兰;观叶植物5种:白鹤芋、绿萝、铁兰、一叶兰、花叶芋。 6、列举北京地区园林中常用的水生花卉5种:荷花、睡莲、王莲、千屈菜、黄鸢尾、香蒲。 7、球根花卉依地下形态不可分为鳞茎、球茎、块茎、根茎、块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园林花卉学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花卉资料简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小题,共计12分) 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2.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3.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4.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 的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6.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7.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8.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 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9.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 花卉,较耐寒冷。 10.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11.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1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温 周期就是春化作用,也叫植物的感温性。 13.光周期:指以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一天的光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14.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15.光质:即为照射光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16.年周期:植物在一年内其植株个体所经历的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的过程。 17.生命周期: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贮 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的全过程成为植物的生命周期。 18.景天植物代谢途径:一些旱生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关闭气孔,并利用夜间吸收和固 定在苹果酸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减少水分损失。由于这种代谢方式最早在景天科植物中发现,所以叫景天植物代谢途径。 19.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植物才能生长发育;对植物生 长发育其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是植物在生个生育期的有效温度的总和。光补偿点: 20.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提高植物的光合强度,这一点的光照 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21.花芽分化: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其生理要求植物由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 22.分株: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萌蘖切下栽培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 23.扦插: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 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24.压条: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的枝条则采用高压法,即以湿 润土壤或青苔包围被切伤枝条部分,给予生根的环境条件,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独立植株。 25.嫁接:将植物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 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26.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雌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得到新的个体的方法。 27.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利用花卉植物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培育成新的植 物体的方法。 28.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 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将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29.吸芽:某些植物根际或地上茎与叶腋间自然发生的缩短,肥厚星莲座状的短枝。

园林花卉学复习思考题1

第一章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或花卉?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3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作用。 4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5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三宝、园林之母、四大切花、花卉王国…… 思考题: 1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2 花卉业在中国及湖南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作业习题: 1花卉按生态习性是如何分类的?分八类。 2 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4-5 例说明。 3 依花期不同如何分类? 4 依观赏部位不同如何分类? 5花卉按用途如何分类?分三类。 6 请说出 15 类不同的园林花卉。 依据花卉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花卉可分为两大类: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第三、四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春化作用”? 2 什么是“冬性植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哪类植物分别属于冬性植物和春性植物? 3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4依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将花卉分为哪几种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 5依照光照长度(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并举例。 6依照光照强度(光照度)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并

举例。 7依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将花卉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并举例。 8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有哪些? 思考题 1光照、温度、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2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作业习题: 1 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分生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种子繁殖的特点以及播种方法?花卉常用的播种方法? 3 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4 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分生繁殖的特点? 5 花卉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6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花卉扦插的基质 用于花卉扦插的基质很多,主要有土壤、沙、珍珠岩、蛭石以及水。 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7 硬材扦插、软材扦插的概念。 8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 9 花卉高空压条方法?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六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作业习题: 1露地花卉移植的类型和步骤;露地花卉灌溉方法的种类;露地花卉栽培的步骤。 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基质的主要种类。 3盆栽的方法: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土,施肥,浇水; 4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概念、意义、方法和途径(并举例说明)。或者花卉开花调节的途径? 1 温度处理((1)高温打破或缩短休眠(2)提高温度,避免低温休眠(3 )降低温度,避免高温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温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低温满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低温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2 光照处理 (1)遮光处理:在长日照季节里为使短日照花卉开花必须遮光。(2)加光处理:在短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 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庄子的)“虚静”说

园林花卉学个人复习总结

拉丁学名重点掌握一二年生、宿根、球根和室内花卉章节中大家常见或非常熟悉花卉的拉丁学名即可。 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 狭义,开花的草本植物。广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被人们通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养护以及陈设的植物,包括草本、亚灌木、灌木、乔木、藤木、蕨类、地被。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生产(经济)栽培、观赏栽培、标本栽培 3 试举出我国古代著名的园林花卉著作 10 部。 南方草木状、竹谱、齐民要术、园庭草木疏、平泉山局草木记、兰谱、菊谱、洛阳牡丹记、海棠谱、洛阳花谱、群芳谱 思考题: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狭义上,园林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上泛指把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管理和养护的植物。而园林树木主要指用于园林绿化的木本植物种类,主要指乔木和灌木等木本植物。 第一章花卉概述 作业习题: 1 花卉按生活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是如何分类的? 一年生花卉、两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 2 花卉依据生活类型与生态习性可分哪两类? 露地花卉、温室花卉 3 试述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2-3 例说明。一年生花卉:在一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的花卉。春播。 万寿菊、百日草、凤仙花 两年生花卉:在两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的花卉。秋播。 紫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现象的花卉。芍药、菊花、万年青、荷包牡丹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根或茎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水仙、唐菖蒲、荷花、百合、大丽花 4 花卉依原产地气候型是如何分类?各气候区的特点如何?举出 3- 5 种著名花卉。 中国气候型: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夏季降水较多。中国石竹、石蒜、百合、芍药 欧洲气候型: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暖、降水较均匀、年温差小。羽衣甘蓝、毛地黄、雏菊、矢车菊 地中海气候型: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从秋季到次年春末为降雨期、夏季为干燥期、极少降雨。金盏菊、羽衣甘蓝、三色堇 墨西哥气候型:夏冷凉、冬温和、气温差小、雨量充沛。百日草、大丽花、一品红。 热带气候型:周年高温、年温差小、雨量大、分雨、旱季。鸡冠花、彩叶草、紫茉莉。 寒带气候型:冬季漫长严寒、夏短促凉爽。雪莲、龙胆、细叶百合 沙漠气候型:周年降雨少、气候干燥。仙人掌、芦荟、龙舌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园林花卉学》试题库

《园林花卉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3分) 园林花卉、营养繁殖、引种、驯化、春化作用、长日植物、短日植物、日中性植物、无土栽培、混合草坪、一年生草花、二年生草花、花期控制、促成栽培、抑制栽培、扦插、嫁接繁殖、直接引种、间接引种、基质栽培 二、填空(每空1分) 1.多年生草花可分为__________花卉与______花卉。 2.木本花卉可分为_________类、_________类、__________。 3.园林花卉的异色叶可分为______色叶与_____色叶两大类。 4.依据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花卉、________花卉与___________花卉。 5.不耐寒花卉依其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冷室花卉、______温室花卉、_____温室花卉与高温温室花卉。 6.依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将其分为阳生花卉、________花卉、______花卉与_____花卉。 7.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依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繁殖、_______繁殖与______繁殖。 8.利用种子繁殖所得到的幼苗称为______苗。 9.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有_____法、______与______法。 10.一般花卉的播种期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个时期。 11.播种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三种。 12.________就是最简单、最可靠的营养繁殖方法。 13.分株繁殖法可分为_______法与______法两种。 14.依据扦插材料的不同可将扦插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三种。 15.叶插可分为_______与______两种。 16.全叶插可分为________法、_______法与鳞片插。 17.促进插条生根的机械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喷雾处理等。 18.休眠期嫁接多在____季与____季进行,生长期嫁接多在______季进行。 19.园林花卉引种驯化的步骤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______阶段、_____阶段与______阶段。 20.园林花卉的引种驯化途径可分为_________引种与_______引种。 21.用人工使花卉提前或延迟开花,称为__________。 22.温度处理法控制花期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法、________法与_______法。 23.使昙花在白天开花的光照处理法为________。 24.施肥一般可分为施______肥与施______两种。 25.依据温室的温度可分为_________温室、_______温室与_______温室。 26.依据温室的应用目的可将其分为观赏温室、_________温室、_______温室、促成温室与人工气候室。 27.依温室的屋面材料可分为_________温室与________温室。 28.温室中应用最多的加温设备有_______加温、_______加温与_______加温。 29.温室通风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园林花卉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花卉2各论试题参考答案 (没有给特定地区的以哈尔滨地区为主) 2007,9,25 1.举出10种芳香草本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主要用于芳香专类园、庭院—— 答:(1)香雪球:十字花科。主要观花。主要用于庭院、盆栽、地被。 (2)紫罗兰:十字花科。观花,主要用于庭院、盆花、切花。 (3)藿香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 (4)薄荷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 (5)月见草:柳叶菜科。观花,花期夏秋。主要用于庭院。 (6)风信子:百合科。观花,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主要用于地被花卉、花境、岩石园、盆栽。 (7)百里香:唇形科。观叶、花。主要用于地被、专类园。 (8)罗勒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 (9)香矢车菊:菊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 (10)薰衣草类:唇形科。观叶、花。主要用于专类园,盆栽等。 其他 唇形科——神香草、迷迭香、苏子类、马薄荷、芳香鼠尾草、牛至类、留兰香、鱼香草。 菊科——甘菊、香叶万寿菊、西洋母菊。 紫草科——香水草、琉璃苣。 豆科——葫芦巴(香草)、香豌豆。 2. 举出5种花有芳香的木本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答:(1)白兰:木兰科。主要观叶,观花,花具芳香。主要用于庭院、室内。 (2)桂花:木犀科。主要观叶,花具芳香,不同品种四季有花。主要用于庭院。 (3)茉莉:木犀科,花叶皆可观。主要用于盆栽。 (4)米兰:楝科。主要观叶,夏秋开花。主要用于盆栽。 (5)含笑:木兰科,花叶皆可观,花期4—6月。主要用于盆栽 其他——柠檬、卡利撒、九里香、海桐、栀子、金粟兰、鸡蛋花、黄蝉、非洲茉莉等。 3. 举出5种可以用于林下栽培的草本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答:(1)非洲凤仙类:凤仙花科。观花。花期:多年生环境适宜可全年开花。主要用于庭院、容器栽培。 (2)玉簪类:百合科。观叶、花,花期:夏秋。适栽于庇荫50-70%全光照处环境。 (3)苔草:莎草科。观叶,主要用于林下、全光做地被或丛植。 (4)苏子:唇形科。观叶,用于林下、全光环境自然栽培、地被形式均可。 (5)沿阶草、麦冬类:百合科。观叶、花。丛植、地被、盆栽。 4. 园林绿化中宿根花卉繁殖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生繁殖,包括分株繁殖,分球繁殖等。其次用播种繁殖。 5.举出5种观果的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答:(1) 佛手:芸香科。观果,果熟期为秋季。主要用于盆栽、庭院。 (2)四季桔:芸香科。观果,秋冬,主要用于盆栽或庭院美化。 (3)乳茄(五指茄):茄科。观果。主要用于盆栽、切花。 (4)南天竹:小糪科。观果、观叶,主要用于庭院、盆栽观赏。 (5)观赏椒类:茄科。观果,主要用于庭院、插花、盆栽。 其他——人心果、石榴、金橘、卡利撒、柠檬、九里香、假叶树。 6.举出哈尔滨地区5种自然花期为春天的露地草本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答:(1)翠南抱春:报春花科,观花、叶,早春观赏,主要用于庭院林下等。 (2)二月兰:十字花科,观花、叶,早春主要用于庭院林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真题集锦

历年真题---- 201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更多学习考试免费资源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D.《孟子》 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D.思无邪 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 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 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天、地、人 B.人、鬼、神C.上、中、下D.天地万物 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 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A.滋味B.取境 C.神韵D.妙悟 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 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瞄文为词D.以议论为词 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 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