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7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7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青藏地区》教材属于八年级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部分,在全书中起着总结的作用,它把本书前面所学的有关青藏地区的行政区划、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内容,在此做了个汇总。同时对学生下学期继续学习中国的农业、交通及省级行政单位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材内容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了解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及风土人情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是河谷农业,并分析其成因。

5、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

②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③了解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河谷农业及成因。

④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⑤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

②通过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③通过分析找到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成因。

④通过观看图片,感性的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

⑤通过阅读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识图逐步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

②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④通过对比青藏地区交通今昔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⑤通过对可可西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气候对青藏地区产生的影响,丰富的资源及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法与学法:

教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

学法:识图、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新:

(一)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1.青藏地区的位置

读图1:指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

读图2.:指出青藏地区四周的山脉并说出相对位置。

2..青藏地区的范围(省区)

读图3: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

3.人口、面积-地广人稀的地区

读图4:指出青藏地区的人口、面积占全国比例。4.民族、宗教

读图5:指出青藏地区以什么民族为主?

读图6:指出青藏地区多信奉什么宗教?

5.青藏地区的民居

读图7-11:了解青藏地区的民居

(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

1.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读图12: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2.青藏地区的气候

读图13-16: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3.保护独特的自然环境

①.大河源头生态环境的保护

读图17:了解青藏地区大河源头生态环境

②珍稀动物

读图18:了解珍稀动物

(三)、高原农牧业

1.讨论:青藏地区大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2.主要农作物

读图19-20:说说青藏地区的农作物

作物分布

读图21-26:作物分布及特点

3.主要牲畜

读图27-29:说说青藏地区的主要牲畜

课堂练习1

课堂练习2

(四)、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

1.读图30-33:了解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

2.说说青藏地区的还有那些资源?

(五)、交通建设成就

1:.读图34:青藏地区过去的交通状况怎样?

2..读图3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建设成就——公路

3.读图36:了解青藏地区交通建设成就——铁路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课堂练习1

课堂练习2

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5、通过对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为景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师课前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天路》,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路》,并幻灯播放大量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五周年的相关图片。(如下图)(屏幕中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这条铁路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乘上通往青藏地区的列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

1、自主学习: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一、〉概述 1、位置:以西,以北,、、以南。 2、范围:自治区、省、省西部 3、地形:以为主,位于我国的第级阶梯上,平均海拔 在米以上,号称“”。 4、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5、人口:仅占全国的 6、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族,多信奉教,著名的藏传佛 教的圣地。 〈二、〉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江源:_____、_____、______的源头 特有动物:_________、、等。 〈三、〉农业和牧业 1、主要农作物:、、、等。 2、主要牲畜:、、。 〈四、〉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为什么称它为“聚宝盆”?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探究方法:读下面两地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高,进而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和“寒”,因此,得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教材图5-25)。 二、教授新课 (一)地区范围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

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约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湘教版): 第五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初中-地理-打印版 四.西北地区 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10.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11.矿产资源:伊敏河、霍林河煤矿,白云鄂博铁矿、稀土矿,,鄂尔多斯煤矿、石嘴山煤 矿、金昌镍矿、克拉玛依和南疆石油、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12.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13.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 14.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 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包括西藏 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 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 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 (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臧三羊。 14.作物高产的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15.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16.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17.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1951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 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此后又新建了青藏铁路, 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18.交通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青藏 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和评价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 2.地理教学必须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在《青藏地区》一节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乘坐青藏铁路的火车到达拉萨进入教学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主要农业区、能源和矿产的分布。结合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旅游资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边疆的雄心壮志。围绕地理图表展开教学,使琐碎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填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7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青藏地区》教材属于八年级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部分,在全书中起着总结的作用,它把本书前面所学的有关青藏地区的行政区划、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内容,在此做了个汇总。同时对学生下学期继续学习中国的农业、交通及省级行政单位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材内容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了解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及风土人情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是河谷农业,并分析其成因。 5、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 ②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③了解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河谷农业及成因。 ④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⑤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 ②通过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③通过分析找到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成因。 ④通过观看图片,感性的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 ⑤通过阅读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识图逐步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 ②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④通过对比青藏地区交通今昔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⑤通过对可可西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气候对青藏地区产生的影响,丰富的资源及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法与学法: 教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 学法:识图、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新: (一)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案(23)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么农牧业 第 1 页 一、西北地区概述 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到本区范围并指出包括的省(自治区)。 2.提问旧知你记得吗,我国5个省一级自治区中,分布在本区的有哪三个?以上这三个自治区

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哈萨克族是本区的主要民族。 本区面积较大,人口稀少。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形成原因结合已知,问:“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请你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从海陆位置、气候降水两方面分析,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由东向西愈来愈少】。 2.干旱区自然景观 (1)先看“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掌握6个地形名称(内蒙古高原、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再看“风蚀城堡状地貌”、“天山山区”两幅景观图,了解2种自然景观(沙漠、山顶积雪)。与此同步进行风蚀作用的解释。 (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①先建立感性认识。②看一看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明确由东部草原漠分布的变化状况,③分析植被变化的直接原因(降水东多西少),④降水为什么东多西少(距海远近不同)。在地形图上,请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km)【560km、3500km】,再看年降水量图,两地大约各是多少毫米(mm)【400mm、50mm】。⑤小结:东西距离长 光秃秃的荒漠,那里只有4种景观:石质戈壁、细粒沙丘、耐旱植物、耐渴骆驼。 (3)内流河湖多,复习旧知解决。但要提出黄河。 (4)农田、城乡分布特征——点状、带状(黄河沿岸平原、铁路沿线工矿区以及绿洲地区)。完成“想一想”三题①为什么植被由东向西变化?【愈向西距海愈远,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物也由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②为什么多内流河湖?特点是什么?【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且降水多蒸发或下渗,汇入河流的水量沿途减少或消失、或注入内陆湖。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夏季的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性河流】。③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水”的因素制约,有水就能发展耕作业或牧业,人们生活也择水而居】。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畜牧业在本区的经济地位提问:“刚才学过本区有哪四个省(自治区),这四个省(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问:“你知不知道畜牧业有哪四种主要畜产品吗”【肉、乳、皮、毛】。这些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除供本区需要外,还大量输送到各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所以,畜牧业是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2.放牧方式由旧到新把“牧区的定居地”景观图放大为挂图,分左、右两个半张展现,先出示左半部分,问“你看这是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事物?【蒙古包】,作什么用的?【作居住的帐蓬用,教师解说,过去牧民养畜是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打开右半部分,教师指这幅全图,说明现在牧民养畜,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请读课文后看图说话,说明在何处定居?居住条件有何变化?轮牧指的是什么意思? 3.牧民的新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看两幅图,请学生宣读课文)。同时提前读一读“蒙古包内外”。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分布规律围绕“水”字讲,一为天然降水不足,二在有水源(那陆地上的水)的地方(有水才有生命)发展农业。 2.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粮、棉、甜菜产地),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果)有“瓜果之乡”的美称,看一看哈密瓜彩照,新疆长绒棉(纤维长)闻名国内外。 3.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异同:凡是天然降水少,要靠水源(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具: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爱吃哈密瓜吗?见过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有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情况! 【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找出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以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西北内陆干旱的原因? (1)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太行山等等; (2)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抵达——“春风不度玉门关”; (3)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东西经度大,离海洋远。 活动(1)西北地域天气干旱,但其干旱的程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别,主要表现在植被和土壤方面。 西北地区:东→西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 西北地域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而“高”、“寒”就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天下屋脊”之称。 一、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横断山区 北——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 南——喜马拉雅山 二、世界屋脊及高寒气候

1.为什么成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的高原。 2.天气特点:高寒天气,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摄氏度,夏季气温8~18摄氏度,降水分配不均匀。 活动:1.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两者年内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引发的 2.(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本。 (2)因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高山上冰雪融化,冰雪融水汇聚,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和主要畜种又各具特色: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XXX: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牛 青藏:牦牛、藏绵羊

八年级地理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 河流、资源等方面说明地理事物。以及农业、交通的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3.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与农牧业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牲畜。 4.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读图、析图、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

2.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干旱的原因。 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提问:上面两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师:对,诗人用凝练的得寸进尺墨,描绘了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概况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大兴安岭、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 明确位置: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提问: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和宁夏的北部。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地形类型?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主要的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展示图片: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坦荡,起伏和缓。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天山南侧,四周被山脉环绕,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纬度较高,西北部能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提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新疆的降水大多在5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乌鲁木齐气温和降水分配图”,提问:西北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呢?这种气候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湘教版八下地理导学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2.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牧区特征。 学习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 1.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量自向逐渐减少,因此本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由向再向的变化。本区的河流多以为主。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为本区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因此本区的农业称为农业。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是、、等。 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高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5.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等发源于这里。本区拥有、、等许多珍稀动物。 6.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地势较低的地带,主要农作物有、、、 等。本区又是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等。 7.青藏地区是族的主要聚居区,多信奉教。位于拉萨市的是著名藏传佛教圣地。 8.著名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及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西至。 课堂检测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3.下列农业区属于河谷农业的是() A.宁海平原 B.河套平原 C.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各地的人们风俗习惯的不同 B.各地的气候条件的不同 C.各地的地形条件的不同 D.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5.有关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③农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④农村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⑤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主要分布在()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条是() A.长江、黄河 B.长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珠江 D.珠江、塔里木河 8.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第3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案

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 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青藏地区主要的自 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的区域 地理特征的方法。 二、重、难点 1、扼要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 生长状况。 2、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与民族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左右。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高原。 3、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俗称喇嘛教),圣地是位于市中部的。 4、藏族人民主要舞蹈是,主食是,传统民居是。课中学习: 一、通过读图,进一步了解并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读图4—21,找出: 在图中找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二、地形 1、大部分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多少米以上? 2、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分布在青藏地区的哪些部位? 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什么?属于中国哪级阶梯? 4、在图中找出湟水(谷地)、龙羊峡水电站,青海湖(最大湖泊、最大咸水湖)、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雅鲁藏布江。 5、青藏地区雪山冰川众多,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气候 P18活动题那曲与南京相比气温有何差异?推断青藏地区的气温有何特点?

5-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分析。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北方地区20% 40% 南方地区25% 55% 西北地区30% 4%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差异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 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 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 2、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 讲述法、谈话法,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导入:(附注释:我迷路了,哪位同学带我回家?)由这 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 (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 二、自学质疑: 学习任务一位置和范围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西南部。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学习任务二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

拔。 (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三、探究展示: 高寒气侯 (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学生计算并回答)(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 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说课人程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 ②掌握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③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④明确青藏地区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

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 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1)【活动】读图5—25,完成下列任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材活动解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材活动解析 P14活动 读图5-25 ,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图5-25 西北地区 P15活动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地区的瓜果?请将它们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5-27 吐鲁番葡萄 2.读图5-25、5-28,完成下列任务。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图5-28 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 (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2)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同。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3)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分布有较多绿洲的原因是什么? 图5-29 山地牧场季节轮牧示意 P17活动 读图5-30,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义(新版)湘教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本讲主题 1.江河之源 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一、江河之源 1.三江源的位置和范围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0.25万km²,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为湄公河) 2.寻找黄河源 黄河源头有这么多源流,怎么确定它的源头呢? 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科学考察队对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米,水量较小,流 量为2.5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满汇成宽约3米、3.高原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 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半干旱地区。 为什么这里成了那么多江河发源地? 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长江源头澜沧江源头黄河源头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命的乐园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 原野上奔驰的野生动物!难得一见的美妙景观!

2.三江源的困境 环境变迁 冰川萎缩 环境恶化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动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严重。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淘金挖矿树木砍伐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虫鼠破坏过度放牧 3.三江源的保护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

XX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湘教版)

XX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湘教版) XX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x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自治区及甘肃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全区汉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本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气候以干旱为主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从东部的400,往西减到200,再到50以下。地表植被:由于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 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

的戈壁、沙漠。 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③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①本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牧业区基地。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x疆细毛羊。②在全国的地位:肉、奶、皮、毛等占据突出的地位。 ③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牧场类型 主要优良畜种 西北地区 内蒙古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 宁夏 滩羊 x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节节练(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节节练 (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读我国四大区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 B. ①是南方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C. 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D. 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北方3)地区 我国青藏地区有一座城市,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日照时间,这么多的日照时间,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据此完成下题。 2.从该城市所在的位置考虑,该城市有着丰富的 A. 太阳能资源 B. 煤炭资源 C. 石油资源 D. 水资源 3.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 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主干路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4.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自东向西穿越了() A.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B.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D. 五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甲、乙两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④可以加大经济投入,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关于①~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B. ②地区的耕地以草地为主 C. ③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 D. ④地区在河谷发展种植业 7.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归纳 (新版)湘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的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⑥它是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划分依据:季风区北部,1月0℃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东北平原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华北平原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矿(鞍山、迁安); 主要能源:煤炭(大同、神府)、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4、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