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一、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值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电桥上调节电阻的比例,使得电桥平衡,从而确定待测电阻的值。

二、电流法:电流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电压来求解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三、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压值来求解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四、电位法:电位法是通过在待测电阻两端施加一个电压,在测量点处测量电位,通过电压和电位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五、恒流源测量法:恒流源测量法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串联到一个恒定电流源上,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来计算电阻值。

六、维尔斯通电桥法:维尔斯通电桥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的精密测量方法。它利用电阻和电容的互相作用来建立电桥平衡,并通过调节电阻比例来测量电阻值。

七、自适应电桥法:自适应电桥法是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阻测量方法。它通过不断调节电阻比例,使电桥保持平衡,并通过计算电桥平衡时的电阻比例来测量电阻值。

八、差动放大器法:差动放大器法是一种利用差动放大器的特性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在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分别接入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通过测量差动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差来计算电阻值。

九、交流电桥法:交流电桥法是一种利用交流电信号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它通过在电桥上加入交流信号,并调节电桥平衡,利用交流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值来测量电阻值。

十、数字测阻法:数字测阻法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它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或并联,利用数字电路测量电压和电流,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电阻值。

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1. 万用表测量法 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拨至电阻挡(×1,×10,×100,×1K),选择适当的量程,两表笔短接后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线上,然后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从万用表指针所指的数值即可知道电阻值。(注:电阻值等于指示数值乘以所选量程的倍数) 2. 伏安法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测量方法:电路如图1所示,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 x的电流I,则R x=U/I。 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如图1(a)和(b)所示。当待测电阻R x的阻值远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时,用图1(a)方法测量,误差较小;当R x的阻值远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时,用图1(b)的方法测量,误差较小。(考虑一下为什么?) 3. 伏阻法 器材: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的电阻R x、开 关、电源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移动电压表的位置来测量电阻。 电路如图2所示:先把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测出电压U1;然后 再把电压表并联在R x两端,测出R x两端的电压U2。 因U1/R0=U2/R x,则R x=U2R0/U1。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即通过某些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改变电路 的连接情况来测量电阻。 电路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R x两端电压U1,然 后再闭合S2,将R0短路,测得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 因U1/R x=(U-U1)/R0,则R x=U1R0/(U-U1)。 4. 安阻法 器材: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电源、待测 电阻R x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来测电阻。电路 如图4所示:先把电流表跟R x串联,测出通过R x的电流I1,然后再把 电流表跟R0串联,测出通过R0的电流I2。因I1R x=I2R0,则R x=I2R0/I1。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多种方法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 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 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 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 1 ?原理:由欧姆定律- 推出 2 .电路图:(见图1) 3 ?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 电阻(10 Q)、滑动变阻器、导线。 4 .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 )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 程的选择, “ +”、“ -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 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 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 (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电流I/A电阻R/ Q 1灯丝暗红1 2微弱发光 1.5 3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 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 .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R)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 2.电路图:(见图1) 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1.5 3 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x;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可计算出Rx的值为: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测量电阻的10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10种方法 武宣县东乡镇中学 黎艺谨 电阻的测量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最常考的内容之一,来宾市中考题几乎年年出现有关电阻测量的题目,2009年来宾市中考题就出现了只用一个电表测量电阻的有关题目。因此,学会测量电阻对学生学好物理电学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总结出了测量电阻的10种方法。 一、伏安法 1.即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图1) ① 实验原理:R=U/I ②电路图:如图1所示 二、只有一个电流表,没有电压表 2.方法一: (图2) ① 电路图:如图2所示(R 0已知)。 Rx R 0

②方法:先用电流表测量R0的电流I0,再测量R X的电流I X。 ③表达式:R X=I0R0/I X 3.方法二: (图3) ①电路图:如图3所示(R0已知)。 ②方法:先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总电流I,再测量R0的电流I0。 ③表达式:R X=I0R0/(I-I0) 4.方法三: R0 Rx (图4) ①电路图:如图4所示(R0已知)。 ②方法:先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总电流I,再测量R X的电 流IX。 ③表达式:R X=(I-I X)R0/I X 三、只有一个电压表,没有电流表 5..方法一:

(图5) ① 电路图:如图5所示(R 0已知)。 ②方法:先用电压表测量R 0的电压U 0,再测量R X 的电压U X 。 ③表达式:R X =U X R 0/U 0 6..方法二: 6) 电路图:如图6所示(R 0已知)。 ②方法:先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总电压U ,再测量R 0的电压U 0。 ③表达式:R X =(U-U 0)R 0/U 0 R0 Rx R0 Rx

测量电阻方法的总结

关于测量电阻方法的总结 1、伏安法、伏伏法、安安法、伏欧法、安欧法 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当电流表使用, 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电压表使用 电阻箱、定值电阻因为阻值已知,可用电流求得其电压,或可用电压求得其电流。 2、欧姆表法: 用多用表的欧姆档直接测量。 3、替换法: 【1】 【2】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 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 μA,内阻约为100 Ω; 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 μA;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Ω; 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 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1)根据电路图14-81,请在图14-8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 μ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 μA.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图所示,电阻箱R1的阻值是______Ω,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 g=________Ω. (3)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位置,都要保证两块电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________(填写阻值相对应的字母). A.200 kΩ B.20 kΩ C.15 kΩ D.20 Ω(4)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既要满足上述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填写阻值相对应的字母)是最佳选择. A.1 kΩ B.5 kΩ C.25 kΩ. D100 kΩ 4、半偏法 【3】(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 量电流表○G的内阻(图中电源的 电动势E=4V ):先闭合S1,调 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 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 不变,调节R′,如果使电流表 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2 1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 如果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3 2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 【4】要测量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的内电阻,可采用“电压半值 法”,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 中电源两端的电压值大于电压 表的量程,电阻箱R2的最大阻 值大于电压表的内电阻。先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头c 调至最左端,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依次闭合S2和S1,调节R1使电压表满偏,然后断开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c的位置不变,调节R2使电压表半偏,此时R2的示数即可视为电压表的内电阻值。 (1)实验时,在断开S2调节R2过程中,a点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c之间的电压应:_____。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 1.桥式电阻测量法:使用电桥测量电阻值,常见的有维尔斯通电桥、 韦恩电桥等。 2.变比电桥测量法:通过变比电桥的变压比来间接测量电阻值。 3.硬度诱导法:利用表面硬度与规定冲击负荷下的冲击深度比值与电 阻成正比的关系进行测量。 4.敏感电流比率法:根据物体的电阻值与流过物体的电流及电源电压 之比,计算得到阻值。 5.电感电阻法:通过测量线圈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计算得到 电阻值。 6.交流电阻测量法:使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串联法、卡尔简法等。 7.直流电阻测量法:使用直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电压法、电流法等。 8.电位差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以及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 得到电阻值。 9.称重法:通过测量电阻所支撑的物体的重量与参考物体的重量的比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0.电带电阻法:利用带电体与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势差和电流之间的 关系测量电阻值。

11.拉伸法:通过拉伸导线使其变细,测量其电阻变化来计算原始导线的电阻值。 12.电机测量法:利用测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差,计算电阻值。 13.热电方法: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电阻值,如热电阻、热电偶法。 14.磁感应法:利用电阻材料内部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测量电阻值。 15.声波测量法:通过测量电阻材料中传播声波的速度和频率,计算电阻值。 16.变频测量法:通过改变频率,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7.阻抗测量法:利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测量得到电阻值。 18.激光干涉法:利用激光干涉效应测量电阻材料的长度和电阻值。 19.电容测量法:通过测量电容材料的电容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得到电阻值。 20.电化学测量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电阻材料的电导率和电极电势,计算得到电阻值。 这些方法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阻测试场景,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电阻值。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一)伏安法测电阻滾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 未知电阻 R 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 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 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电路图:(见图1) 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Q)、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卜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1 ?原理:由欧姆定律二推出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 量程的选择,“ + ”、“ -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 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 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 IV )、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 1.5V )、正常发光(灯泡两端 电压2.5V ),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灯泡亮度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Q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1.5 3 正常发光 2.5 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 .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 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R ) 发现: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这个实验 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 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 x 两端的电压为U X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 0 两端的电压为U o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 x 、U 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可计算出Rx 的值为: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一、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值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电桥上调节电阻的比例,使得电桥平衡,从而确定待测电阻的值。 二、电流法:电流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电压来求解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三、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压值来求解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四、电位法:电位法是通过在待测电阻两端施加一个电压,在测量点处测量电位,通过电压和电位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五、恒流源测量法:恒流源测量法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串联到一个恒定电流源上,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来计算电阻值。 六、维尔斯通电桥法:维尔斯通电桥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的精密测量方法。它利用电阻和电容的互相作用来建立电桥平衡,并通过调节电阻比例来测量电阻值。 七、自适应电桥法:自适应电桥法是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阻测量方法。它通过不断调节电阻比例,使电桥保持平衡,并通过计算电桥平衡时的电阻比例来测量电阻值。 八、差动放大器法:差动放大器法是一种利用差动放大器的特性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在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分别接入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通过测量差动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差来计算电阻值。

九、交流电桥法:交流电桥法是一种利用交流电信号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它通过在电桥上加入交流信号,并调节电桥平衡,利用交流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值来测量电阻值。 十、数字测阻法:数字测阻法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它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或并联,利用数字电路测量电压和电流,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电阻值。

测电阻的几种典型方法

测电阻的几种典型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 R 3、电路图: 如图1所示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几个注意点: a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二、伏阻法测电阻 (一)常见的形式:a 、电压表和定值电阻;b 、电压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变阻器。 (二)具体情形: 1、电压表+定值电阻 (1)设计思路:该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找到待测电阻的电流.因此不妨采用间接测量 的方式:只要求得已知电阻的电流即可.而这一结果可通过测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将测得值除以已知阻值得到.电路图如图8-1所示. (2)实验原理: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x x x U R I =,000 U I R =,再由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有,000 x x x U U R R I U == 因而只需测出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 总结:上面方法是运用一只电压表测量两次,再根据已知电阻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当然可以用两只电压表一次分别测出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b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 串联在电路中 c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I=U 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V A Rx R ′ 图1

电阻测量的常规方法

电阻测量的常规方法(一)欧姆表法--直接测量法 (二)间接测量法 1.伏安法: 如果被测电阻阻值为R x,伏特表和安培表的内阻分别为R V、R A ,若 x R< ,则采用外接法。若x R> 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 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若电流表示数变化大, 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I和ΔU/U)。 例1.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20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17-32所示.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I—U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 R 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解析:I=0.8mA的点偏离较大,舍去,将其余各点连成直线, 得到过坐标原点的U—I图线.从图线上读取U、I值,如取 I=1.0mA,U=2.4V,算得R x =U/I=2.4×103Ω 由于待测电阻较大,R x 〉〉R A ,测量时应取电流表内接法,滑 线变阻器取分压接法. 2.利用串并联电路规律 ①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 在纯电阻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上分得的电流与用电器得到电阻成反比, R 1 /R 2 =I 2 /I 1 ,用此法测电阻需具备的仪器有:两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用此法测量电阻同样可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个电流表来代替。 用此法测电阻同样有理论误差存在,实际上是忽略了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因此 用此法是R A 远小于待测电阻Rx和可调电阻的阻值 例2.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有:电池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 1 约为1Ω); 电流表A 1 (量程为10A,内阻r 1 约为0.2Ω); 电流表A 2 (量程为300mA,内阻r 2 约为5Ω);电流表A 3 (量程为 250mA,内阻r 3 约为5Ω);电阻箱R 1 (最大阻值为999.9Ω,阻值 最小改变量为0.1Ω);滑动变阻器R 2 (最大阻值100Ω); 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用图7所示电路测量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⑴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能精确测出内阻。 ⑶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 用这些物理量 是 。 解析:由于电流表A 1 的量程与电流表A 2 、A 3 为了使读数准确,应该选电流表A 2 、A 3 ,用此电路中并联分流 规律可精确测出内阻,若测量电流表A3的内阻r 3 ,实物图如 图所示,要读出的物理量是电流表A 2 、A 3 的读数I 2 、I 3 和电阻 箱R 1 的读数Rx,则由并联分流规律求得r 3 =(I 2 -I 3 )Rx /I 3. 练.(7分)图1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x为待测电阻.R的阻 值已知.R‘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电源E的电动势未知.K 1 图3 u/v

电阻测量的10种方法图解

电阻测量的10种方法图解 在电子维修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一般广泛采用的都是用万用表来测量,但量出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如果需要精确测量可以采用电桥测量。由于在维修中很少会用到电桥,再之万用表测量虽然精度不是很高但也够用了。 欧姆表测电阻 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 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 = E/(R+Rg+Rx+r)= E/(R内+RX) 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 (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 (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 (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档。 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 控制电路有两种: 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 另一种是分压电路。(如图3) (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其优点是节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酿方法归訥 伏安法測屯瓯是初中肠理中一个重要的卖除,本实睑可以利用色庄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 未知电∣⅛∕e×的屯庄.电浣,再用欧蚪定律的支形公式求出RX 的阻值。由于电庄表也叫伏 将痕,电流農也叫安塔表.所以这种用色庄表•色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出” O 2.电珞图:(見图]) 3∙毘妨:小灯泡(2.5V).色克表.电庄表•开关.电迪阻(3∖f) •定链电阻ClO Q 丿•端动雯阻森•导线。 4. 注龙:点: 连接电路对.开关应新开,滑动麦阻爰应调刊呆丸阻值处。 询动雯阻睜的作用: ⑴侏护电路; (2) 孜雯』、灯泡而羯的 色庄和通过的 屯浇。 本卖脸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淮.不同情况(亮度丿下的电⅞u 5. ⅛⅛f<: c υ根据电路團把实绘森妨摆好。 (2) 按电路国连接屯厚。 (蛊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爭顼:Q)A 连接电珞时•开关应新开。②注意电庄表和电流表 量程的选择,“+” • “・”接线粒。③询动变阮赛采用"一上一下”挂出,闭合开关询,询 片应伐•于Ea 值呆犬处。) (3) 楼杳无谖后,诃合开关,移动滑动雯阻春的滑片(注意爭顼:移动要慢丿,分别 使灯逸睹红(灯泡両靖 电Zt IV) •傲弱发光(灯泡两端色庄1.5V 丿.正常发光(灯泡两端 色庄2.5V 丿 > 测出对应的电庄值和电浇值,圾入下而的表烙中。 实验次救 灯泡亮度 电庄U/V 电浇I/A 电Ett R∕Ω 1 灯丝睹红 1 I 廉理:由欧姆定律 U R 推出

2 微弱发光 1.5 3正常发光 2.5 的温度升爲。 (4)算出灯丝不同kM的电阻。 6∙分析与论遅: 展示的几组实验裹格,对卖睑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屯阻不是丸值■是变化的。旻什么虑因使打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削庄与电流吗? 农点突玖:(我们对比一个卖睑如图2:用色庄表.赴流表测支值屯阻的阻值R丿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庄.电浇的炙化而支化。 通过论证,表朗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虑因不A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虑因it成的呢?我们淮.祈面•学过,彩响色瓯大小的因素冇哪些?(材蚪•长度、橫務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彩响了灯丝的屯阻呢?C是温度。)温皮越壽,灯丝电阻越大。这个卖睑再一次睑证了这一点。 (二)测电&L的几科静珠方出閨 L只用电忌如,不用电浇袅喝 方廉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庄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測出未知/?用的阻值。 具体的作出是丸用屯庄表測出XX両為的虬压为Ux;再用这只电庄表測出灾值削瓯代O 両羯的虬压为Uo°根据测得的<LZt{A W×. "o和岌值电阻的阻值尺0,可计算出尺片的值为: R咼Rt 用这科方出测电ElL时一只色庄表要连接両次。 方出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庄表,并且要求只能炭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瘩可以測出未知∕? r的 ⅛L{⅛o 具体的作法是丸闭合S"读出电庄農的示数为再同对闭今S丨和S2,读出这肘电庄表的示数为W2O垠据测得的电庄值"∣∙ “2和岌值电瓯的FJL值 g

超详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汇总(完整版)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 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U R U I 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R = 1.I = 电路图:(见图1) 2. 器材:小灯泡(2.5V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 )、 3. 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注意点: 4.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保护电路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2)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3) 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实验步骤: 5. (1) 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 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 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 1.5V )、正常发光(灯泡 两端电压 2.5V ),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灯泡亮度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灯丝暗红 1 1 微弱发光 2 1.5 正常发光 3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 灯泡的温度 升高。 (4) 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分析与论证: 6.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 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 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R ) 发现: 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 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这个 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二、 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1. 方法一: 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 3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 x 两端的电压为U x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 R 0 两端的电压为U 0。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 x 、U 0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U X U 0 R 0,可计算出Rx的值为: R X = R 0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总结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总结 1、 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图 误差分析 选择依据 安培表外接 安培表内接 试触法 2、伏安法测电阻的发散 电路图 量 待测量 结果 伏伏法测电阻 U 1、U 2、R v2 R x 伏伏法测电压表内阻 U 1、U 2、R v2 R v1 安安法测电阻 I 1、I 2、 R g2 R x 安安法测电流表内阻 I 1、I 2、R g2 R g1 2 2 11 V V R U U R =2 1V V I I >>0 2 2211R U R U U R v v += 2 1A A U U >>1 0221) (I R R I R A A += 2 2 2 1V x R U U U R -= 2 122I I R I R g x -= 1 2 21 I R I R g g =

伏安法测电压表内阻 U 、I R V 伏安法测电流表内阻 U 、I R A 3、比拟法测电阻 6、电桥法 电路图 量 待求量 结果 比拟电流 I 1、I 2、R 0 R g2 比拟电压 U 1、U 2、R 0 R v2 利 用电键屡次测 量 I 1、I 2、R R x 4、替代法测电阻 7、欧姆表 R 0 R x 调节R 0,使两次I 一样,那么R x =R 0 I U R V = R U I U R V - = I U R A =0R I U R A -= 2 12 02U U U R R V -=2 21 02) (I I I R R g -=∵I 2R =I 1R x ∴R x = I 2R /I 1 4 321R R R R =

R 0 R x 调节R 0,使两次U 一样,那么R x =R 0 5、半偏法测电阻 电路图 操作步骤 电路图 操作步骤 误差分析:R g 偏小 减小误差:R 1?R 2电动势大一些 误差分析:R V 偏大 减小误差:R?R 0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安培表+电阻箱 E r R E I r R I E + =∴+=11)( 图像_1 作 R I ,斜率E k 1 = 纵轴截距E r b = k b r k E ==∴,1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安培表的内阻 测得电动势准确,内阻偏大 伏 特表+电阻箱 R U r E U E R E r U r R U U E -=+= ∴ +=或1 11 图像1 _ 1 作 R U ,斜率E k 1 = 纵轴截距E r b = 或图像_ 作R U U ,斜率r k = 纵轴截距E b =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于伏特表的内阻 测得电动势偏小,内阻偏小 安培表+ 伏特 表 图1 Ir E U Ir U E -=∴+= 图像—作I U ,斜率r k -= 纵轴截距E b =

测量电阻方法大全

测量电阻方法大全 1.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1所示 ①V V x V A V A V x U R R U R I I 测真-==+=,测量值偏大。 ②系统误差原因:安培表A 分压 图1 图2

③适用于测大阻值电阻,因为R X 越大,A 分压越小,误差越小 (4)内、外接法的选用方法 ①在知道R X ,R V ,R A 的大约值时,可用估算法. x A V x R R R R 时,选内接法 ②在不知道R X ,R V ,R A 大约值时,可用试触法,如图3所示. 触头分别接触a 、b: 如V 变化大,说明A 分压大,应选外接 法;如A 变化大,说明V 分流大,应选内接法. 【例3】(1)某同学欲测一电阻R X (阻值约 300Ω)的阻值,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电流表A 1:量程10mA; 电流表A 2:量 程; 电压表V 1:量程3V; 电压表V 2:量程15V; 图3 图 4

电源电动势为. 该同学先按图4接好电路,闭合S1后把开关S2拨至A 时发现两电表指针偏转的角度都在满偏的4/5处;再把开关S2拨至b 时发现.其中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角几乎不变,另一个电表指针偏转到满偏3/4处,则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______R X 的测量值为________. (2)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 V 和电流表的内阻R A ,对S 2分别拨至a 和b 两组测量电路(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值分别用U 1,U 2,I 1,I 2表示),则计算电阻R X 的表达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值和给出的电表内阻表示). [解析]电路的最大电流I m =E/R X =15mA, R X 上最大电压不超过,则电压表选用3V 量程,而电流表选用10mA 量程, S 2由a 拨至b 时V 示数会增大一些,A 示数减小一些,由题干知:V 示数几乎不变,而A 指针偏转至满偏3/4处,则A 分压小,选内接法误差小, R X 测量值 为:V x -3A 43V U 5R = ==3203I 1010A 4⨯Ω⨯⨯ [答案](1)3V 10mA 320Ω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十种测电阻方法归纳 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在电路测试 和电子工程中,测量电阻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下面是十种测量电 阻的常见方法: 1.直流电桥法:直流电桥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它使用 一个称为电桥的装置,通过调整桥上的电阻来与待测电阻进行比较,从而 测量电阻的值。 2.欧姆定律法:欧姆定律法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根据欧姆定律,电 流通过一个电阻所产生的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和电流值来计算电阻。 3.直流电阻箱法:直流电阻箱法使用一个电阻箱,通过连接待测电阻 和电阻箱来测量电阻的值。通过调整电阻箱上的电阻值,使之与待测电阻 相等,然后读取电阻箱上的电阻值。 4.交流电桥法:交流电桥法是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使用一 个称为交流电桥的装置,在通过计算交流信号在电阻和电容上的相位差来 测量电阻的值。 5.绝缘电阻测试法:绝缘电阻测试法用于测量绝缘电阻,即对地绝缘 电阻。它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地进行连接,然后测量通过电阻流过的电流 来计算电阻的值。 6.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两个电阻上的电流来测量电阻。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连,施加一个已知电压,然后测量两个电阻上的 电流值,通过比较两个电流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7.电位差法:电位差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来计算电阻值。 施加一个已知电压,然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计 算来得到电阻的值。 8.差压法:差压法也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施加一个已知电流,然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来得到 电阻的值。 9.电位差比较法:电位差比较法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 并施加一个已知电压,然后测量两个电阻上的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10.无线电测量法:无线电测量法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波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感应线圈相连,然后测量感应线圈上的电压或 电流来计算电阻的值。这种方法适用于远程或无法接触的电阻测量。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 合的测量方法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中考10种测电阻方法

中考10种测电阻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 2.电路图:〔见图1〕 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屡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考前须知: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1.5 3 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比照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说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x;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可计算出Rx的值为: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