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21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21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21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联测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命题人:田爱春审核人:万芝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

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大课题》)

材料二:

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识、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满足感,如今买一辆豪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人不幸福的根源。

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加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感受不到母爱的温暖,继而化作报答的情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

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总能唤起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感受不到人间的美好呢?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敗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心。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摘编自吴洪彬《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

B.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所有人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有相通之处。

C.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且能够将各种情感运用到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D.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或许是在物质世界日趋富有的情况下,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心理出了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我们如今认识到的“竭泽而渔等于自掘坟墓”,印证了恩格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话。

B.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C.听那些歌词和旋律都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身体中必能注人正能量,这比去接受厌烦了的励志鸡汤更有效。

D.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让人感受到大间的美好,这引发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

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

....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闻韶乐后三个月不知肉味,伯牙和子期因《高山流水》之曲成为知己。

B.在音乐课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懂得感激和报答长辈的关爱。

C.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D.抗疫MV《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感谢和鼓励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析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春(节选)

巴金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克明忽然正言厉

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①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克明气得脸色大变,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②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琴把他们制定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分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琴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有删改)【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淑英在觉民的房里诵读英文,却关注着屋外的脚步声,感觉到克明的到来,隐约中揣测到父亲对自己读书的态度。

B.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会致使他人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C. 回到家后,淑英走进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再次受到父亲的责斥,心中很气愤,

更坚定了她离开家的信念。

D.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她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表明她对淑英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注重心理描写,表现淑英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在对待淑英读书这件事上,克明与觉新、觉民、琴等人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8. 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请分析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6分)

9.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春》,请结合文本探究“春”的丰富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

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

..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

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

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

..,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

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

..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

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

(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廷对, 科举时代皇帝举行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

B.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

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而以“晦”表示每月三十。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此外,“崩”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

B.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拿下不敢进言的大臣,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C.王曾严肃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上都由皇后决定。仁宗立,王曾上奏请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垂帘奏事。

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4分)

(2)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4分)

14. 曹利用被判罪时,王曾还为他辩解,请简要分析王曾这样做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歇。

B.颔联写诗人立于洞庭之野的见闻。上句为静景,下句以声衬静,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引出下文诗人的感怀。

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紧扣诗题中的“野泊”。

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悲愤之情。

16.颈联的“愁”字是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从“义”“利”两个角度区分君子与小人。(2)在《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疫情,白衣卫士集结出征,让人联想到《无衣》中将士们休整铠甲兵器共赴前线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11分)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图案画,①,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

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虽久已残败,②,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与第一段第三行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书院门口正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B.它带来了幽美的宁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

C.她手提一个竹篮,拄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D.很幸运地,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19.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基于智能技术提供无人值守服务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②无人驾驶、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新业态已在不少大中城市落地。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6万家,④今年以来均增长30%左右。⑤“无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⑥人工智能、5G等技术及其应用使生产过程智能化成为可能,⑦促进了服务、生产、流通降本增效。⑧“无人经济”在服务业也大显身手,⑨增强了新旧职业转换速率。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约2185秒后,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按计划,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约20天后将带回我国首份自主无人采集的月球样品。这也是继1976年苏联Luna24取回月球样品后,人类时隔44年再一次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

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选择一位你熟悉的疫情时期的劳动者,给他(她)写一封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 A项,“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错,文中没有内容表明“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是“和”的基本内涵。

2.D 顺序错。音乐创作者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在作品中传递爱、歌颂爱。

3.C材料二的观点是“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C项说的是音乐家,不是音乐。

4.答案:①首先提出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②接着指出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③最后强调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

5.答案:①音乐能慰藉和滋养人的精神,拓展生命的温度。②音乐让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有人格、有担当,体现人生意义,拓展生命的宽度。③音乐催人奋进抗争,鼓舞人不断修炼、开拓、超越,拓展生命的深度。④音乐能够让人爱惜生命、延长生命,增加生命的长度。(每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B(根本原因是克明要维护封建秩序。)

7.C(克明与觉新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

8.①使行文更简洁,情节更紧凑。前面已经交代了采用觉慧离家的办法,不必赘述。②突出主题。省略掉逃离家庭的过程,集中描写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主题。③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采用蒙太奇式手法,有意制造“留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审美想象。(6分,每点2分)

9.①自然的春天。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②淑英的“春天”。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③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6分,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答案】A

【解析】“召对久之”是说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应该单独成句;“甚”表示“思卿”的程度;“故不及朝服见卿”说明对王曾的信任和重视。

11.【答案】C

【解析】“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未必是每月三十。

12.【答案】B

【解析】手下的大臣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13.【答案】

(1)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的一种征兆。(每句1分,句子通顺1分)

(2)适逢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担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每句1分)

14. ①曹利用一向依仗皇恩,王曾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②王曾并不知道曹利用有何过错。③王曾不计前嫌,坦荡无私的襟怀使然。

【译文】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

善于写作文辞。咸平年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这时各种吉祥的现象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进对,真宗向他说及了此事。王曾上奏说:“这确实是国家太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进一步推广而不要居功自骄,如果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议论。”到真宗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曾说:“我十分想见你,因此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我慢待你。”真宗身体不适,皇后执掌朝政,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一切都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真宗刚驾崩,朝廷内外一片争辩喧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严肃,神态庄重,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仁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议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曾请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奏事。丁谓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接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断定,不是大事就让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计策可由雷允恭下达。王曾说:“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的一种征兆。”丁谓不听。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此以后两宫垂帘,辅臣上奏议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议。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详细切中事理,许多人受他推荐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别厌恶侥幸受宠之人。

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经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太后说:“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行蛮横,如今又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曹利用一向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现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后对曹利用从轻发落。开始,太后受册封,将御驾大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可以,到长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恭敬地进行庆典。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请求王曾通报求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压制,太后更加不高兴。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宝元元年(1038)冬天,大星坠落在王曾的寝处,左右惊恐地告诉他。王曾说“:一个月后就可以知道后果了。”一月后王曾死,终年六十一岁,被追赠侍中,谥号“文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答案】D

【解析】并非想象,而是现实。

16.【答案】

①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苦。②客子思归之悲。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③忧国伤时之忧。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十分担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B 【解析】B提示下文,A、D解释说明,C总结上文。

19.①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艺术家,②但是还散发香气

20.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整齐对称,有节奏美;改后句子不对称,缺少节奏美。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

面感;改后句子没有上述优点,且语言不够精练。

21. 【答案】③删去“根据”或“显示”;⑤“企业”后添加“加盟”;⑦将“服务”移到“流通”后;⑨“增强”改为“加快”

22. 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约20天后将带回我国首份自主无人采集的月球样品。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一次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

四、写作(60分)

略。

南通海安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海安农村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的 调查分析 作者:杜和聪 专业: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於世海 完成日期:2011年5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南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立题卡 课题名称 海安农村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出题人於世海学生姓名杜和聪班级体育教育072 学号0720012054 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课题背景: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项目,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运动,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有广泛的适应性,独特的民族风格特点,结合武术本身的特点作用,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教学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不仅锻炼学生,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还能丰富校园生活。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对武术认识的缺乏、认可度下降,武术师资缺乏、武术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武术在中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目的:武术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如今武术在我市农村中学的开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我就海安县农村中学体育课中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揭示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是弄清事实,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我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意义:1、高中开展武术响应了国家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号召 2、‘武德’的培育符合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 3、武术运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主要内容:南通海安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完成条件:具有问卷法、分析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的能力 成果形式:一篇完整的论文,7000字以上 课题来源社会生产实际课题类别毕业论文 该课题对学 生的要求 认真调查分析,获得正确数据,总结出完整的结论,并写出7000字以上的完整论文。 教研室意见同意立题() 不同意立题()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 _ _年_ _月__ 日 学院意见同意立题() 不同意立题()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_ _年_ _月__ _日 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实际,3. 其他。 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 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 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精选】2018届上海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文字版(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卷(2017.11) 一积累应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想佳人,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 (3)荀子常用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劝学》中“”两句,以马喻人,说明了即便 资质平平,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成功的道理。 2.按要求选择。(5分)(1)学校设置诚信考场,下列各句不适合张贴于考场之内的一句是()(2 分) A.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B.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 C.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D.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 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A.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押韵比较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 B.唐人古体诗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C.它的特点是押韵比较自由灵活,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 D.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 题。(16 分)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1)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神迹般的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悍然采用了一种极端而蛮横的方式:把所有诗歌都写出来,也即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穷尽了过去、未来的一切诗歌——那些超越李白的诗自然也包括在内。然而,这场“终极吟诗”完成后,当事人却发出了沮丧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篇从中挑选出来。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 (2)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引发众人关注。可想而知,“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等要素的组合,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和艳羡,获得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师生家长的全情投入,十分令人感佩,毕竟,认认真真地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已很不容易。然而,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试题必做题部分 (本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1.为虚数单位,则的实部是▲ .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 ▲ . 3.设是等差数列,若,,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4.三张卡片上分别写上字母E、E、B,将三张卡片随机地排成一行,恰好排成英文单词BEE 的概率为▲ . 5.已知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是一条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上有两个点到的距离相等,则;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6.如图,在6×6方格纸中有向量,若满足,则▲ . 7.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H的值是▲ . 8.某校举行演讲比赛,9位评委给选手A打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统计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无法看清,若统计员计算无误,则数字应该是▲ .

9.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10.已知函数若数列满足,且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向量满足,则函数y fx的表达式为▲ . 12.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设圆:,直线:,点在直线上,若在圆上存在一点,使得(为坐标原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14.若数列满足:对任意的,只有有限个正整数m使得成立,记这样的m 的个数为,则得到一个新数列.例如,若数列是,则数列是.已知对任意的,,▲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B的倾斜角为,OB 2,设. (1)用表示点B的坐标及OA的长度; (2)若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M为PC上一点,且PA?//?平面BDM. (1)求证:M为PC的中点; (2)求证:平面ADM⊥平面PBC. 17.(本小题满分14分) 某海滨城市坐落在一个三角形海域的顶点O处(如图),一条海岸线AO在城市O的正东方向,另一条海岸线OB在城市O北偏东方向,位于城市O北偏东方向15km 的P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岛.旅游公司拟开发如下一条旅游观光线路:从城市O出发沿海岸线OA到达C处,再从海面直线航行,途经小岛P到达海岸线OB的D处,然

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校史沿革

提升内涵和谐发展 -----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校史沿革 一、学校简介 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是一所悠久而年轻的学校。她位于原曲塘中学旧址,秉承着曲塘中学60多年的丰赡底蕴,组建至今只有7个年头。学校占地70多亩,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28人,正式在编教职工189人,是海安县规模最大的农村初中。学校自组建以来,实现了平稳过渡,和谐发展,稳步提升,已逐步发展成了今天海安农村教育的一艘“快艇”。 2006年8月底,因教育布局调整,县政府决定易地新建曲塘中学,撤并原曲塘中学初中部、曲塘初中、花庄初中、李庄初中,在原曲塘中学校址,组建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陈加旺同志临危受命,担任曲中附中校长。组建后短短一周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做好了一切开学准备工作,与曲中协调、沟通,解决共用办公楼、宿舍、食堂等等矛盾(当时与曲中高三同处一校区)。那段日子,陈校长及班子其他成员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忙碌。 组建伊始,摆在领导班子面前的又一难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这几支队伍的人心捏合到一起,实现根本的融合,大家深刻意识到必须凝炼一种为全体教师认同的学校精神。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明确了继续保持和发扬原四校优良传统精神,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予以整合创新,以“提升内涵,和谐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同时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个理念,即确立以创建一所具有浓郁文化气息,质量上乘,管理精良,特色鲜明,声誉良好的现代化示范学校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培育“求是争先”的精神,以“和谐文化”为学校特色,形成新的附中文化,营造附中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正是这种先进理念的引领,学校顺利实现了平稳合并,逐步形成了“厚德、善行、和谐、奋进”的校风,“为师、为范、求真、求实”的教风及“勤学、慎思、博采、笃行”的学风,并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 在高素质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曲中附中的教师队伍日益成熟,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现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多人、中学高级教师40多人,受到县级以上各类表彰的教师150多人次。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读书学习、课题推动、借慧引智、师生同测、青蓝工程、以会代培、以赛促培、假期集训等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张永红、卢荣进、陈杰、吉云等市级以上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脱颖而出。 学校立足校情,本着传承与现代的理念对校园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稳步推进校安工程,陆续投入资金新建或加固教学楼两幢,改建了师生阅览室,所有教室、实验室及各类功能室均按标准或进行了高标准配置。在绿意葱翠、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格物楼、致远楼(教学楼)、求真楼(图书馆)、知行楼(实验楼)巍伟壮观,求是楼(行政楼)、春华堂(师生餐厅)、行健楼(游泳馆)错落有致,孔子、逐鹿、和谐三大广场和天一大道贯穿南北,

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 命题学校:普宁二中命题人:陈俊池审题人:李悦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说“孝”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

2020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周练九(答案)

2020江苏高考海安高级中学周末练习(9)参考答案 数学I 注:本试题中加★的均为课本原题或课本改编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 ★已知集合{}|02A x x =<<,集合{}|1B x x =>,则A B = ▲ . 【答案】{}|0x x > 2. ★若(a +b i)(3-4i)=25 (a ,b ∈R ,i 为虚数单位),则22a b +的值为 ▲ . 【答案】25 3.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 为 ▲ . 【答案】10 4. ★在某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从左往右有10个小矩形,若第一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其余9个小矩形的面积和的15 ,且第一组数据的频数为25,则样本容量为 ▲ . 【答案】150 5. ★甲、乙两人赛马,两人各有三只马,各分别记为ABC 、abc .已知马的实力由大到小.... 为AaBbCc ,若他们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匹马均只出场一次,且事先不知道对方马的出场顺序,则乙获胜的概率为 ▲ . 【答案】61(必修3P.104第14题改编) 6. ★设A , B , C ,P 分别是球O 表面上的四个点,P A ,PB ,PC 两两垂直,P A =PB =PC =1,则球的表面积为 ▲ . 【答案】3π(必修2P.71第20题改编) 7. ★等差数列{}n a 中,前m 项(m 为奇数)和为77,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3,且118m a a ?=,则其通项公式为 ▲ . 【答案】n a n 323?=(必修5P.68第15题改编) 8. 已知函数2()||2 x f x x +=+,x ∈R ,则2(2)(2)f x x f x ?

20XX年江苏盐城中考录取分数线正式公布

20XX年江苏盐城中考录取分数线正式公布 20XX年江苏盐城中考分数线正式公布,更多关于中考录取分数线、中考分数线,请访问中考网或微信搜索“zhongkao566”。20XX中考分数线|中考成绩查询时间|中考志愿填报时间 录取分数线: 大市区第一志愿656分,服从调剂669分,盐中的大市区录取分数线为678分,盐中非定向录取线689分,建湖684分,大丰683分,滨海683分,射阳700分,定向指标生649分。 一中656分(面向市区),637分(面向盐都),亭湖高级中学657分(第一志愿线,第一志愿已录满)。 另外: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的盐都线为619分,龙冈中学600分,射阳中学非定向683分。 市区

盐城市初级中学张鑫璨以736高分荣获全市中考第一名!中盐中均分分、亭湖新区均分分、北盐中均分分;中盐中35人(1268人参考)、北盐中35人(1319人参考)。 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景山中学初中部20XX年中考:人均分分,合格率%,优秀率%,连续十五年全市第一。700分以上34人(788人参考)。 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学校文体总分达700分以上3人,达600分以上278人,达江苏省盐城中学录取线有60人,达江苏省亭湖高级中学录取线有119人,达盐城市第一中学录取线有129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最高分715分,700分以上8人。 射阳 射阳实验初中20XX年中考:1252人全员参考,人均总分高达分,在盐城市200多所初级中学中第15次雄踞第一,各学科人均分全部名列射阳第一。全市前20名我校8人。 射中统招线683分,民办学校调剂线662

分,县初级中学646分,六中636分,其余公办633分。射中共录取960人,其中683分以上仅有280多人,还有680多人都是定向生。 建湖 今年建湖中考成绩喜人700分以上23人,650分以上661人,汇文初中崔家才同学713分,城南初中的张欣、瞿天玉同学以712分并列第二。 东台 东台今年中考录取工作分为三批进行: 第一批为东中、安中、仓中及一中4所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阶段(预计6月30日第二批为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班和普通师范录取阶段(预计7月1日投档) 第三批为唐中、时中、创新、富腾4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阶段(预计7月4日投档)。 滨海 四星高中录取工作刚结束,盐城中学录了滨海49人,700分以上9人录了8人,最低分683分。

2008年至2016年海安县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

2008年至2016年海安县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 2008年海安中考录取分数线 海中公费:一档703,二档计划推荐683三档计划补充697,择校679 曲中公费:665,择校647 李堡中学:公费596;自费548; 立发中学:公费607;自费569; 实验中学:公费623;自费577; 南莫中学:公费591;自费562, 艺校:公费559;自费530; 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546 2009年海安县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海中一档747,自费736, 曲中统招725,择校714, 实验统招701.5择校669.5, 立中统招695,择校665.5, 南莫统招684,择校663, 李中统招681.5,择校653, 海师统招667,择校646, 高中最低控制线640. 2010关于公布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省男幼师、定向师范生、普通师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职最低投档 分数线的通知 各中学:

现将我县普通高中、省男幼师、定向师范、普通师 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职最低投档分数线公布如下: 一、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一)省海中 1.统招生一档投档录取线:708分。 2.统招生二档:根据教育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规定和县政府招生文件精神,今年将省海中统 招生50%的名额,按各校应届初三毕业生占全县应届初三毕业生总数比例分解至各初中降20分录取的办法投档录取。各校具体录取线及人数见附表。 3.统招生三档:面向全县所有未投档录取的中考考生,按照中考总分和志愿顺序划线,投档录取线706分。 4.择校生:录取线696.5 分。 (二)其他高中录取分数线 二、省男幼师录取分数线: 1.南京幼儿师范:690.5 2.苏州幼儿师范:687.5 3.徐州幼儿师范:674 三、定向师范生录取分数线: (一)普通师范690分 (二)艺体类:专业分文考分 1.美术教育162分545分 2.体育教育160分611分 3.音乐教育176分683分 四、统招师范生录取分数线: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附 加 题 总分 得 分 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上海市2015届高三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南模、复兴、延安、上师大附中、向明、建平、七宝)一、阅读(8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①“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三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三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设全集{1,2,3,4,5}U =,若{ 1,2,4}U A =e,则集合A =_________. 【答案】{3,5}. 【解析】直接求根据{ 1,2,4}U A =e求出集合A 即可. 【详解】 解:因为全集{1,2,3,4,5}U =若{ 1,2,4}U A =e, 则集合A ={3,5}. 故答案为:{3,5}. 【点睛】 本题考查补集的运算,是基础题. 2.已经复数z 满足(2)1z i i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是________. 10 【解析】【详解】 (2)1z i i -=+Q , 11323,i i z i i i ++∴= +==- 10z =10. 3.已知一组数据123,,a a a ,…,n a 的平均数为a ,极差为d ,方差为2S ,则数据121,a +221,a +321a +,…,21n a +的方差为___________. 【答案】24S 【解析】根据在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字上都乘以同一个数字,得到的新数据的方差是原来数据的平方倍,得到结果. 【详解】

解: ∵数据123,,a a a ,…,n a 的方差为2S , ∴数据121,a +221,a +321a +,…,21n a +的方差是22224S S ?=, 故答案为:24S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关键是掌握方差与数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其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 【答案】 1011 【解析】由题设提供的算法流程图可知:1111101122310111111S = ++???+=-=???,应填答案1011 . 5.从0,2 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______。 【答案】18 【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从0、2中选一个数字0,则0只能排在十位;从0、2中选一个数字2,则2排在十位或百位,由此可得结论.解:从0、2中选一个数字0,则0只能排在十位,从1、3、5中选两个数字排在个位与百位,共有2 3A =6种;从0、2中选一个数字2,则2排在十位,从1、3、5中选两个数字排在个位与百位,共有2 3A =6种; 2排在百位,从1、3、5中选两个数字排在个位与十位,共有2 3A =6种;故共有32 3A =18种,故答案为18. 【考点】计数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计数原理的运用,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正确分类是关键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10,则双曲线C 的 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 【答案】3y x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年春学期第一次学情了解七年级地理考试试卷无答

2018~2019学年春学期第一次学情了解 七年级地理学科试卷 (试卷满分25分,考试时间25分钟。) 命题:吕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④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回答2~4题: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南、东三面分别濒临三大洋,其中东面濒临()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灾害。 A.旱涝 B.霜冻 C.地震 D.寒潮 4.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①类型多种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④海洋性气候显著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5.有关亚洲和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北美洲全部位于北温带 C.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洲 D.北美洲是跨经度最多的洲 6.下列国家中属于东亚国家的是()

A.印度 B.越南 C.朝鲜 D.菲律宾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的生活,主要是()A.地处热带,是降水较少的地带 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C.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D.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8.“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描述了亚洲的地形、地势、河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 向周边的海洋 B.地势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水能丰富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呈涡状向中部流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短小 9.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A.鄂毕河 B.湄公河 C.恒河 D.塔里木河 10.下列地理事物与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B.日本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C.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D.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读日本地图,回答11~13题: 11.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国 土的1/5为丘陵、山地 C.河流短而急,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

海安县曲塘中学楼宇命名及释义

海安县曲塘中学楼宇命名及释义 办公楼——毓秀楼 毓:产生,孕育。秀:优秀、秀美。取自成语“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泛指某地方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语出自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於他邑。”和晋左思《齐都赋》:“幽幽故都,萋萋荒台,掩没多少钟灵毓秀!” 办公楼以“毓秀”为名,意即这是一个人才荟萃、精英齐集的地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7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5人,中级教师68人。学校有硕士研究生20人,所有教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学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8人,县级骨干教师54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市劳模2人,市“园丁奖”获得者4人,市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可谓人杰地灵、钟灵毓秀。 实验楼——躬行楼 躬:亲自;行:行动,实践。语出宋代陆游告诫他的孩子子聿所作的著名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行动实践。 用“躬行”一词冠以“实验楼”的楼名,准确贴切、含义深刻。勉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实践,探求事物的真知。 图书馆——涵知楼 涵:包含,包容,积聚。李白《咏山樽》:“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知:学识,学问。图书馆汇集了人类进步文明的点点滴滴,是师生博古览今、探索奥秘、继承发展的好去处。 教学楼——启智楼、明德楼、树人楼 启智:启迪智慧;明德: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

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分析版)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 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 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 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臵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 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 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 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 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 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 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 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 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臵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 台整合,把大量的“闲臵”重新配臵,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 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 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臵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校区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校区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唯一条件 B.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 C.是靠班级中每一个同学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D.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2. 在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正确的方法是 A.找个地方躲起来 B.大哭一场 C.知耻而记耻,记耻而奋发 D.当没有这回事()3.每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集体就会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这意味着我们要创建优秀的集体,就应该 A.有共同目标 B.各尽所能 C.团结友爱 D.互助前行 ()4.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方式很多,下列名言能体现认识自我的有 A.吾日三省吾身 B.小信成,则大信立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站在不同的哈哈镜前,于是,一个“高大”起来,从此自命不凡,神气活现;另一个呢?畏首畏尾,自惭形秽。这两只小花狗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 A.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B.没有正确评价别人C.没有与他人做比较 D.不该站在哈哈镜前()6.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A.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7.下列有关宽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朋友之间既要宽容友善,又要坚持原则B.家长、老师对我们进行批评教育,就是对我们不宽容C.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友善D.真诚地宽容别人能够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8.以下行为中,属于自尊自信行为的是 A.用正确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和形象的事B.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抬高自己 C.把个人荣誉和好处作为支配自己的动力 D.把自己看得处处比别人强 ()9.小余因意外事故而导致一条腿残疾,一些同学取笑他,给他起了个外号“阿跷”。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对小余人格的侮辱 B.这是一种亲切的称呼,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友谊 C.小余过于敏感,缺乏自尊自信 D.这种做法侵犯了小余的隐私权 ()10.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A.宽容别人的过失 B.处处为别人考虑 C.做阳光少年 D.懂得尊重他人 ()11.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积极适应新的生活 ①主动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②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③以开放的心态与同学交流④读名人故事⑤欣赏音乐⑥上网玩电子游戏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2.“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忽视自身的不足③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④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统测英语试卷[特约]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统测2004.10.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s advice? A. Boil the water. B. Take good care. C. Don't use too much ice. 2. When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four-thirty. B. At five o'clock. C. At five-thirty. 3. What would be the woman' s nationality? A. American. B. Russian. C. French.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man. B. She thinks it better to wait. C. She prefers going to waiting.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ing? A. Doing some running. B. Climbing a hill. C. Taking a wal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将给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thinking about? A. Doing better in her job. B. Getting an extra job. C. Changing her job. 7. How does the woman like her present job? A. It is difficult. B. It is interesting. C. It is highly-paid. 8. When does the woman have to make her decision? A. Today. B. Tomorrow. C.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How many days has the man got for his vacation? A. Ten. B. Fifteen. C. Twenty-five. 10.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man's going to Hawaii with his family? A. To go fishing and swimming. B. To climb mountains. C. To have a rest. 11.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this summer? A. Africa. B. Europe. C. America.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13. 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drink? A. White coffee and orange juice. B. Black coffee and orange juice. C. Black coffee with orange juice. 14.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alesman and customer. B. Master and servant. C. Husband and wif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A. Going to work. B. Travelling on her holiday. C. Coming home from work. 16. what did the woman do when the robber pointed a knife at her? A. She asked the other passengers for help. B. She caught hold of the robber's knife. C. She ran to a policeman for help. 17. . Who caught the robber?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四地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

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 B.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之愁。 C.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 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 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 C.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 D.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化的过程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 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

D.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