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语文

一、编写说明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徽省教育厅有关中考改革的相关文件,并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古诗文考查材料以《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为主,涉及课外的材料应短小、浅显,与学生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关。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语文综合运用”考查的范围,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我省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初中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这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纲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

别用A、B、C、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表述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例如,认读常用的汉字,默写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例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从整体的角度着眼,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语言材料。例如,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例如,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能写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文章。

E.欣赏评价指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查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在阅读中,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写作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以上考试要求的五个层次是阶梯式的,即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都同时包含较低层次的要求。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纲要》从语文积累、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运用四个方面,提出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表述如下: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A)

2.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A)

3.规范、熟练地书写常用汉字。(A)

4.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D)

5.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D)

6.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A)

7.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B)

说明:※(A)表示考试要求的层次为A(识记),下同。

第二部分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C)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C)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C)

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或说明的人物、事物的特征。(C)

5.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B)

6.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做出判断。

(C)

7.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B)

8.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E)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E)

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B)

11.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做出分析。(C)

1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B)

13.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B)

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E)

15.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B)

16.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B)

17.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C)

18.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E)

第三部分写作

1.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E)

2.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C)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D)

4.依据中心,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表达力求有创意。(D)

5.依据中心,选择恰当的常用表达方式,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D)

6.根据需要,运用常用修辞方法来表情达意。(D)

7.根据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D)

8.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D)

9.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D)

10.写简单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D)

11.写常用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D)

△12.根据表达需要,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D)

13.语言通顺、得体。(D)

14.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D)

15.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D)

16.不写错别字。(A)

17.书写格式正确。(D)

18.书写规范、整洁。(D)

第四部分语文综合运用

1.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做恰当的应对。(D)

2.根据话题,拟即席讲话或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D)

3.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D)

4.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D)

△5.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D)说明:加“△”号的不列入2018年语文学科考试范围。

四、例证性试题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和“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考查的水平层次为“识记”和“理解”。

2. 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答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考查的水平层次为“识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

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 jiǎo洁()澄.明()

课标通用安徽省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3名著导读及参考答案

素养全练(三) 名著导读 一、A组2018模拟集训 1.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巧借天时,为我所用,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 赤壁”;《水浒》中,吴用等巧借,“”。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句中加点的“我”指的是,从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她的形象特点 是。 炎热天气智取生辰纲(2)阿长(或:长妈妈) 善良、慈爱(或:乐于助人)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4)题。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红海、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 常满意。 (4)《水浒》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 是。 地中海(大西洋) (2)保尔·柯察金(3)大人国(4)神行太保?导学号64714051?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甲】他让战友们走出以后,才取下了铁锁,放入衣袋,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品。他相信,这把 象征着美蒋反动派特务统治的大铁锁,将来会和许多缴获的战利品一样,陈列进革命博物馆里去的。 【乙】正在这时候,窗子那儿有一个最美丽的歌声唱起来了,这就是那只小小的、活的夜莺,它 栖在外面的一根树枝上,它听到皇帝可悲的境况,它现在特地来对他唱点安慰和希望的歌。 (1)甲文选自《》,文中的“他”是(人物)。 (2)乙文的作者是(国家)的安徒生,文章最后皇帝跟着小女孩走向(地点),去了解百姓们的真正生活。 红岩刘思扬(2)丹麦田间 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第(1)~(2)题。 (1)那罗刹出门,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 你的嫂嫂!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以上语段出自小说《西游记》,作者,语段中“罗刹”指的是。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1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6 页 ;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④,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 4)题。( 9 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 f 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 1981 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 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 . 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 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 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 1)根据拼音写双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f ù()盖比较()l 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 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 2)题。(4分) ( 1 )“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 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 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 , 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 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 分)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 / ”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 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铜仁市2014年中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悟(xǐng)凝固(níng)犒赏(kào)锲而不舍(qiè) B.哺育(bǔ)贿赂(lù)症结(zhēng)飒爽英姿(shà) C.功绩(jì)星宿(sù)扼要(è)揆情度理(duó) D.谈吐(tǔ)栈桥(zhàn)对峙(shì)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禁锢断壁残垣按步就班粗制滥造 B.像样不可明状眼花缭乱川流不息 C.修葺绵里藏针谈笑风生销声匿迹 D.恻隐绿荫蔽日不记其数无耻谰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期间,风景秀丽的梵净山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肆无忌惮 ....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 ....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 了明显改善。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 源之一。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已经成为了铜仁市对外宣 传的一张名片。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父亲总是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 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6、下列句子顺序捧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 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 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安徽省中考试卷2018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④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涌】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6小题8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狡黠(á) 潜力(án) 提防(dī) 恪尽职守(kè) B.纤细(ān) 嗤笑(ī) 勾当(ɡōu) 黎民百姓(mín) C.拮据(é) 藻饰(zǎo) 称职(èn) 气冲斗牛(dǒu) D.抽噎(yē) 发窘(ǒnɡ) 干系(ɡān) 越俎代庖(p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6.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4)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0 1 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真题)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这是因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 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 为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2018安徽中考语文真题

2018年安微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1)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 4.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8的绝对值是( ) . A.–8 B.8 C.±8 D.– 8 1 2.2017年我省粮食总产量为695.2亿斤,其中695.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6.952×106B.6.952×109C.6.952×109C.D.695.2×108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2)3= a5B.a4·a2= a6C.a6÷a2=a2D.(ab)5=a3b2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 .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x2+4x=–x(x+4) B.x2+xy+x=x(x+y) C.x(x–y)+y(y–x)=(x–y)2D.x2–4x+4=(x+2)(x–2)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年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 . A.b=(1+22.1%×2)a B.b=(1+22.1%)2a C.b=(1+22.1%)×2a D.b=22.1%×2a 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x+1)+a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1 C.–2或2 D.–3或1 8.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甲 2 6 7 7 8 乙 2 3 4 8 8 A.甲、乙的众数相同B.甲、乙的中位数相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9.□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 ..得出四边形AECF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BE= DF B.AE=CF C.AF∥CE D.∠BAE=∠DCF 10.如图,直线l1、l2都与直线l垂直,垂足分别为M、N,MN=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 在直线l上,且点C位于点M处.将正方形ABCD沿l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N重合为止.记点C 平移的距离为x,正方形ABCD的边位l1、l2之间部分的长度和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 A B C D A B M(C) N D l1l2 l y y y y A.B.C.D.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团陂中学贺祥飞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赵翼《论诗》中认为诗歌创作应该随时代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诗句是:,。 4.杜牧在《赤壁》一诗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 , 。 5.夏完淳《别去间》一诗中蕴含着诗人看到祖国山河破碎后的悲愤之情和强烈爱国之感的诗句是:,。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的两句是,!

7.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我们在欣赏前人的诗作时,切不可离开作者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罔顾客观条件,而“轻薄为文”,来晒笑前人,这正如杜甫所说的那样:“尔曹身与名俱灭,。”8.“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先于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不经实践,难以获得任何认识。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中。(3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分) A.嶙.峋(lín)酝.酿(rùn)清洌.(niè)骇.人听闻(hài) B.窒.息(zhì) 荣膺.(yīng)阔绰.(chuò) 周道如砥.(dǐ) C.沉湎.(miǎn)阴霾.(méi) 峥.嵘(zhēn)顶

起来回答回答问题,只见他低着头,红着脸,说话期期艾艾 ....,断断续续。 C.在这个小区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每 天独自进出,不与他人言语,显得那么卓尔不群 ....。D.他这次考试的作文想象虚无,语句不通,真 是不忍卒读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对于不断增加的养老金差距,国家相关部分发言人称,主因在于不同群体区别的养老体制安排,相互之间缺少系统、一致的设计所造成的。B.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力量等待激发,对于年轻的朋友,我想送四个字:“拒绝浮躁”,只有这样才能拥抱成功。 C.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D.近日,武汉市举行誓师大会,发出全市动员令:扮靓美好家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达目的绝不罢体。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安徽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 的绝对值是() A. B. 8 C. D. 【答案】B 【详解】数轴上表示数-8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 所以-8的绝对值是8,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熟记绝对值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 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亿斤,其中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亿=000,000小数点向左移10位得到, 所以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8,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 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除法、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故A选项错误; B. ,故B选项错误; C. ,故C选项错误;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 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几何体正面看得到的图形,认真观察实物,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长方形上面一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得. 【详解】观察实物,可知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长方体上面一个三角形, 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详解】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主视图,明确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从几何体的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解要彻底.【详解】A. ,故A选项错误; B. ,故B选项错误; C. ,故C选项正确; D. =(x-2)2,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因式分解的步骤: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 6. 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所以动心忍 性,。 (《孟子》) 水河澹 澹,。 (《曹操(观沧海》) 至于夏水襄 陵,。 (郦道元《三峡》) ,恨别鸟惊 心。(杜甫《春望》)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 ()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 B.刚才、方才 C.往, 到 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 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 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举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视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共25题 2、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 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3分) A. 便biàn 便条便利大腹便便便旋而走 B.禁jìn 禁令禁锢弱不禁风忍俊不禁 C. 宁nìng 宁肯姓宁宁缺毋滥宁为玉碎 D. 别bié别致别扭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A.去碧海蓝天,沐浴阳光海风;去青山绿水,享受温暖的矿泉。 B.在温润的气候下,无数斑斓的野花竟相怒放。 C.我们要再接再励,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D.星星点点的红色屋顶掩应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B.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 ..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由于 疾病的痛苦折磨而发出的声音) C.当它(腰鼓声)戛然而止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声音突然中止) D.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 ...茏.。(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 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 德结合起来。 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 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①④⑤ 6.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我登上巍峨的泰山,俯瞰脚下的千山万壑,在我眼前展现的仿佛不是山川,而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画卷。 ; 。 二.古诗文(2小题, 15分) 7.古诗文积累(10分) (1) 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有错的两项是()() (2分)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 烟柳满皇都。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 忽见。 C.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D. 瀚海栏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E.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 f.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 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 题作答)(4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 经·关雎》) ③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④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 说》) ⑥,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相关的诗句(两题只选一题作答)(4分) ①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在学习中,合作探究攻克疑 难后“, ”(陆游《游山西村》)的体验还在心中;分别时,相互赠言,不妨用李白《行路难》中 “,”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 之情。 ②山花水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 都沦陷之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 “,”(《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 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己 亥杂诗》)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七题只选五题作答)(5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古诗文(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行拂.乱其所为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B.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国恒亡. C.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既克,公问其故. D.①舜发于 ..畎亩之中②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 10.翻译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分) 1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1)①曾益其所不能 (2). ②山岛竦峙 (3). ③沿溯阻绝 (4). ④感时花溅泪 (5).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6).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 (7).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8). ②略无慕艳意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曾、竦峙、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_______)盖比较(_______) lǚ(_______)行

2018年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 0 1 8 年 安 徽 省 初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物 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 ,B ,.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 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 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5.图中R 1=4Ω R 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 的电路中,则R 1和R 2并联后的总电阻 为 Ω.;通电30s ,电阻R 1消耗的电能为 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 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 ,则其阻值为 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 A

A.放大镜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1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 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高 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 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 动产生的 14.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0C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15.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乙 甲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 (《孟子》) 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④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 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 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 ù( )盖 比较. ( ) l ǚ( )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 ) A .切合、相合 B .刚才、方才 C .往、到 D .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 A .罗曼·罗兰 B .贝多芬 C .米开朗琪罗 D .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__。 4.学校开设“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我阅读 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 A .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我阅读 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我阅读 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