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于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于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于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建设的建议依据山西国新晋药集团有限公司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研发基地(研发基地)的定位,即建设以中药材种植科研为主导,以优质种子种苗为培育为核心,兼具华北中药材种植标本园和中药科普观光园等功能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对基地建设的进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研发基地的发展

国内种子种苗研发基地普遍具有建设周期长、科研投入大、投资回报迟的特点。目前,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要求,各省建立2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山西省的建设进展情况不详。是否有合作的空间,将研发基地带向国家级层面,可以努力尝试一下。

二、建设的整体思路

由于研发基地主要的面积为种苗培育区(350亩)和科普展示区(100亩),该两个功能区域只需进行简单的小区划分后即可投入使用,建设周期短;多功能办公区(40亩)和旅游观光区(50亩)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建设周期较长。秉承“尽快开展业务,先易后难”的原则,近期开展种苗培育区和科普展示区建设工作;后期,根据研发基地的整体规划设计,对已有的种苗培育区和科普展示区进行改造(田间道路改造)。

三、基地建设

一期建设:科普展示区和种苗培育区。2017年4月份前完成一期的整地、种植建设。

二期建设:多功能办公区,40亩,建立办公、科研、培训等地面建筑。2017年开始施工建设,工期1年。

三期建设:旅游观光区,50亩。2017年开始逐步分期建设。

四、具体建设推进建议

1、整体布局规划:可邀请国内和省内长期从事药用植物园建设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专家2-3名,以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基地驻扎考察(1至2周),对基地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对科普展示区和种苗培育区进行详细的小区规划;对多功能办公区和旅游观光区从概念设计、布局、文化理念、植物布局等进行详细规划。

2、工程建设设计:依据专家对研发基地的整体布局规划,寻找适合的建筑公司进行图纸设计和施工建设。

3、科普展示区:依据整体布局规划,2016年前,完成土地事项准备、药材种子准备。以山西道地药材为主,收集全国范围内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中药材种子和药材,次年即可完成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任务,同时依托该区可以进行科研工作,并与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商谈项目合作。而后逐步对该区进行完善补充。

4、种苗培育区:依据整体布局规划,2016年前,以各子公司的种植品种为依据,确定育苗药材的品种并准备种子;次年即可进行种子种苗的提纯工作,种子企业标准的建立,并在集团内部进行种子种苗的销售。而后,逐步进行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进而申报中药材品种批号。

5、多功能办公区:2017年即可进行工程建设。

5、华北中药材种植标本园和中药科普观光园:建立标本园将涉及到上百个药材品种,各品种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习性,在种植管理方面公司目前的技术力量远远不足。此外,标本园和科普观光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周期较长,可产生的直接收益较小,建议先进行整体布局,然后逐年完善。

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 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4、法人代表: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 6、建设地点:****** 彳省 ****** j县****** ^乡等^地 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9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11、负责人:傅藕娟 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 动资金6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 万公

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总成本1167.37 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 69.64 %,财务净现值NPV 1470.76万元,投资回收期IPP: 2.65年。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咼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 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 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186元。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 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 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实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033-75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内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在紧急状态下及时启用和安全运转,对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明确如下: 一、物资储备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长期性预储物资所需仓库,应尽可能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区域内或附近的公用民防物资库工程。 二、供水设施 应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供水管网现状,设置独立的供水管网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应配置独立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根据所选设施和当地水质,合理配置用于净

化自然水体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同时结合厕所设置洗浴设施。建议每100人至少设置一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环卫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并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处理达标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内避难人员容量,按相关卫生要求设置应急厕所,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还应设置专门的垃圾集中存放点。 四、供电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采用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还应设置独立的汽(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应急避难场所内照明用电及必要设施的供电需求,有条件的场所还可设置太阳能供电系统。 五、通信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固定电话,并应使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应急场所。同时,应设置广播系统,可与公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魔芋良种繁育基 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县内加工企业的成长,全县魔芋生产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头。尤其是近两年,全县魔芋原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特别在魔芋种子方面供不应求,种子价格大幅上升,争购原料种子突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为推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现特魔芋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任务构成 通过建立魔芋良种基地、种植示范基地、行业协会、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交易市场”为一体的魔芋优势产业链,使魔芋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计划目标 (一)实施规模:建魔芋良种示范基地400亩,平均亩产20xx公斤,可覆盖商品魔芋基地2500亩,商品云平均亩产2500公斤,比周边增产35%和25%。 (二)项目覆盖台拱镇、方召、南宫、排羊等4个乡镇,带动魔芋种植户近2100户,户均增收3.3万元。 三、投资概算

总投资120万元。其中: 1.土地流转:400亩*60元/年/亩*5年=12万元; 2.一代种(芋鞭):400亩*75公斤/亩*15元/公斤=45万元; 3.肥料:400亩*320元/亩=12.8万元; (复合肥120元/亩、有机肥200元/亩); 4.技术培训:20xx人/次*25元/人次=5万元; 5.新技术试验费示范费8万元(组培、病害防治实验、新型有机肥运用等); 6.人工费:80元/工天*11工天/亩*400亩=35.2万; 7.办公、交通费用2万元。 四、实施地点、进度计划 (一)选址动员及落实阶段(20xx年12月),选址地点分别为:①台拱镇红阳村所属的八条林场。②(备选点)方召乡交汪下村报旧21公里处;深入红阳、交汪村做好动员宣传工作,确保12月底前落实好土地流转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3月)对基地进行整地、除杂,种植种子所需物资筹备;(20xx年3-4月)芋种采购,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指导搞好整地、种子消毒与播种等关键环节,做到保证科学规范,为实现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500亩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示范基地 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合作社概况 1、合作社基本情况 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月24日,由**县工商局备案批准并注册登记。合作社由**县石潭镇托下村赵灿峰、唐金前、唐运洪、唐继暄、唐玉泉五位村民发起成立,注册资本40万元,合作社机构位于**县石潭镇托下村塘湾组,现已发展社员168户,通过社员自愿自带责任田入社方式发展入社水田面积1200亩。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余返还。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依法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买和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合作社自成立后努力技术革新,大力推广种植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稻米品质和亩产量相对普通农户有所提高,入社社员的种植纯收入也有所提高。通过与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生产的优质水稻销往各地,获得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赞赏。合作社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利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标准化种植。 2、合作社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合作社法人代表:XX,男,现年35岁,高中文化,系**县

石潭镇托下村塘湾组村民,2009年组织成立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 3、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机构设臵情况: 3.1 决策管理监督机构 本社设臵了本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决策管理监督机构,其中社成员(代表)大会为本社最高权利管理监督机构,由成员(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理事会其他人员,并由理事长聘任合作社经理。理事长和合作社经理的日常决策和管理需对本社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管理。 3.2 中层管理服务机构 本社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农技服务部、基地生产部等五个中层管理服务机构; 4、合作社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 4.1 合作社位于**县石潭镇托下村湾塘组,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人流量大。合作社现有办公楼一栋,面积200多平方米,拥有完善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实现办公软硬件自动化,进销存及财务管理电算化。 4.2 合作社现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名,专职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5名,财务人员2名,基地生产管理1名,销售经理1名,专业防治队伍12人。通过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我社经常邀请巴市、县

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xxx公司 4、法人代表: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 6、建设地点:xxx省xxx县xxx乡等地 7、建设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 9、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 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 10、项目申报单位:xxxx公司 11、负责人:xx

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流动资金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420万元。 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180万元(其中:45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9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60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1600万元,总成本1167.37万元,年总利润322.65万元,内部收益率IRR:69.64 %,财务净现值NPV:1470.76万元,投资回收期IPP:2.65年。 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3%。 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xxx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12000亩,带动7300

新建花卉种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一平浪概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一平浪地处滇中,位于禄丰县西部,距省城昆明126公里,距州府楚雄53公里,距县城22公里,距安楚高速公路30公里,320国道、张一线、成昆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东邻金山镇,西壤旧庄镇,南接罗川镇,北连舍资镇。辖区国土面积129.8平方公里,海拔在1350—2190米之间,境内最高点为福台山,最低点为星宿江。 2、丰厚的自然条件 镇境内青山叠翠,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68%,有耕地面积4373亩,年平均气温16℃,常年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如春。水资源十分丰富,近五年平均降雨量971.71毫米,旧庄河、舍资河交汇于一平浪注入星宿江,星宿江流经一平浪镇40.7公里。到2004年,全镇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座,小坝塘49座,总蓄水量35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砂、石矿等。 3、社会经济 全镇辖3个村委会3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26707人,其中农业人口5585人,非农业人口21122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92万元,财税总收入达26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8元。 4、便捷的区位交通 一平浪工业园区位于一平浪镇的中部,距县城30公里,距省会昆明136公里,距一平浪火车站6公里,距320国道5公里,距安楚

高速公路25公里,张(张家营)一(一平浪)线横贯园区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5、丰富的水资源 一平浪降雨量970毫米—1120毫米之间,旧庄河、舍资河交汇于一平浪注入星宿江,星宿江流经一平浪镇40.7公里。全镇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座,小坝塘49座,总蓄水量35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 6、发达的通讯设施 辖区内3个村委会均通固定电话,电讯、移动、联通、铁通等多个通讯公司在一平浪设有服务点,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7、方便的融资渠道 境内设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多家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宽广,方便快捷。 8、宽松的投资环境 为吸引和鼓励县内外各类客商到一平浪投资和参与开发建设,加快一平浪的经济发展,一平浪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不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老板是第一资源”和“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道理,在全镇形成了尊重纳税人,帮助纳税人的良好风尚,投资环境十分宽松。 9、丰富的人才资源 一平浪盐矿、一平浪煤矿、张武庄煤矿、一平浪林场等省、州、县属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以及一平浪大青绿色实业有限公司近几年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组织方案

附件4: 丹参良种繁育研究与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一、目标 1.建立丹参良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丹参种子种苗(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尚可芦头繁殖、切根繁殖育苗等;本基地采用种子育苗)供用。 2.建立丹参种子/种栽(如种子、芦头等)采集、检验、种子种苗(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标准及良种繁育标准操作规程(SOP)。 3.为丹参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课题),及其GAP基地认证检查提供相关科学实验依据。 二、建设内容 1.丹参优质种源地(指在丹参野生抚育区内选建的优质种源基地,以下简称“种源地”)共××亩。 2.丹参种子种苗(种子苗)良种繁育××亩、大棚×个,共××㎡;大田小拱棚×个,共××㎡;共建良种繁育基地××亩。 三、建设地点 贵州省修文县××镇(乡)××村……丹参GAP试验示范基地、贵州省××县××镇(乡)××村……丹参GAP示范推基地。 四、建设时间与具体安排 1.建设时间20××年×月~20××年×月。

2.时间安排 (1)20××年×~×月,完成丹参优质种源基地××亩。 (2)20××年×月~20××年×月,完成种子苗良种繁育大棚各×个,各××㎡。 五、人员与分工 1.技术负责人×××。 2.参加人员 ×××负责本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 ×××、×××……负责建立丹参种源地、育苗基地等良种繁育圃及具体田间管理和记录,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总结编写; ×××负责QA工作。 六、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一)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模 为保持经试验研究选育出的优良栽培品种的纯度和生产性能,使生产的药材质量达到标准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栽培品种的更新和复壮,以防止退化,保持种性,满足生产上对于种植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的需要,故应结合修文、××、××等基地公司的实际与发展需要,建立丹参的良种繁育基地。 选择适宜丹参生长的地域,建设地点应以就近原则,与种植基地在同一区域。应结合修文、××、××等基地丹参种植与发展需要,切实进行丹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并应重点作好丹参良种繁育基地的合理选择、环境质量检(监)测等工作。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中山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echnology Standard of Zhongshan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三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第四条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第五条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各镇(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第六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2.0.1 应急 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

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V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 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 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 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 General 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 2.0.9 综合设施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 2.0.10 场地(所)有效避难面积Ground(Venue)Effective area of Evacuation

6 种子种苗基地建设编写提纲

国家基本药物所需重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内容 编写提纲 一、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生产体系建设 1、基地硬件建设 表1 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功能分区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规模(亩)地点负责人联系方式 种质资源保存 区 种子种苗试验 区 生产区 良种保存区 工厂化育苗区 (此项目仅供 特殊品种选 择) 表2 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辅助工程 工程内容规模/工程量经费预算负责人联系方式 温室 塑料大棚 土壤改造 灌溉系统 道路工程 防护林 办公用房 实验用房 设备购置

人工气象站 …… 备注:经费预算按国拨每品种50万-60万,企业按1:2配套编制,预算金额要有依据,单价×数量=总价。建设内容按品种特性自行增减。 2、基地软件建设 表3 基地生产组织机构设置 组成部门部门职责人员组成负责人(专 联系方式 业/职称) 办公室 技术负责 档案室 贮藏室 …… …… 二、种子种苗繁育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江西中医学院技术负责) 1、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制定 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优良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等; 种苗质量检测:苗龄、苗高、地径、根系、苗木综合控制指标等。 2、种子种苗繁育技术SOP制定 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选择与评价;种质材料采集与种植前保存;繁殖技术研究:根据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特性,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确定适宜的繁殖时期、繁殖材料的预处理方法、繁殖方式、繁殖密度、田间管理技术、留种技术、种子采收时期、加工贮藏技术等,根据研究资料制定各品种种子种苗繁育技术SOP。 三、基地平面图和基地分布区划图(非常重要,不能缺少)

四、建成后考核指标

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1.项目背景及意义 茶树品种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品种优劣。用优良的品种去调整茶园品种结构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规模经营型转变,建成具有试验、示范作用的食用油料林生产基地,极大提高油茶基地手产出规模和产出水平,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茶叶是信阳市政府确定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建设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是市里确定的茶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信阳市茶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保障部分。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制约。因此依托信阳为河南省农业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发展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 2.项目概况 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分为茶叶良种繁育和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两部分。选址分别是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在信阳市狮河区董家河乡、狮河港乡以及其他产茶乡镇,主要

建设内容为:调运信阳10号、龙井长叶、舒茶早、平阳特早等无性系良种茶苗3900万株。抽槽换土(深60cm以上,宽100cm)每层施入圈粪等有机肥4吨/亩。茶园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整修茶园道路20公里。新修水渠15公里。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 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设置在商城县及狮河港、董家河三个地区。新建油茶林木良种生产繁育基地500亩,其中:优良新品种油茶采穗圃220亩、良种生产繁育圃180亩、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100亩(包括建设塑料大棚、炼苗荫棚(炼苗场)、修建生产道路、生产用房、实验检验室、库房、晒场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3. 项目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居民茶产品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个茶产品市场需求呈现特色、优质和多元化的竞争态势。 有效利用现有宜林地资源。 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农民易于接受,是富民的好树种,在低山丘陵适生区域,充分利用宜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切实强化良种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发展油茶林基地,更换部分耕地资源,缓解食用油料用地紧张和总量不足的状况。实现油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苗圃可行性方案

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苗圃可行性方案 城市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流程 引言苗木规格与培育密度要适合城市应用。一般说来,大乔木胸径为7厘米~9厘米和10厘米~16厘米,中乔木5厘米~6厘米和8厘米左右,小乔木2.5厘米~3厘米和4厘米左右,没必要培育再大规格的。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格苗木培育前期可在苗圃地内套种地被、花灌木。如果培育胸径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乔木,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开始按每亩222株的密度栽培,等培育到胸径7厘米以上后,可隔行卖掉一半苗木,然后剩下的继续培育。 六、外来品种苗木的培育要谨慎行事。在引进外来物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前,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评估论证、引种评审、隔离试种、驯化试验、鉴定认定和严格检疫等一系列过程。前几年,一些苗圃引进了不少外来树种,大部分未经正规渠道,有些树种不适应我国生态环境;有些还带有传染性病虫害;有些树种虽然表现较好,但适应生长的范围较窄;有些树种观赏价值确实较高,但栽培水平要求高,栽培成功的工程大苗较少,因此价格也较高,工程上应用也少。由此看来,规模较小苗圃应慎重发展新品种,经济实力较强的苗圃可选择优良的外来树种从事专业生产。 第一章项目提要 一、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现代农业生态园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业主: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XX双流XX镇 二、项目简介 (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背倚龙泉山西麓。距XX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15分钟车程,相邻华龙路与成简快速通道,接通南延线。全镇幅员42.52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是双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镇。 (2)气候条件: 地处东经104°12′,北纬30°25′,位于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 海拔高度525米,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东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2-16.60C,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年无霜期337天以上。 (3)地形土壤: 项目区内为丘陵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土层较厚,土质良好,有机值含量平均为0.81%。 (3)资源优势 双流县XX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被专家誉为最佳生态旅游胜地,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双流县XX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产肉百强县、造林绿化百强县、农村电气化初级县、对外开放试点县。 农业上,已形成优质晚熟大五星枇杷、樱桃等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丰富。 双流县XX镇坐拥在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旁边有龙泉旅游地、简阳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业十分具有开发潜力。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良种繁育基地一期工程 二、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 三、项目执行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 四、项目承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 五、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六、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 第二节承建单位概况 **** 第三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十六大会议精神,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

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省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 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市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 8、《****市土地志》; 9、《****市****区区志》; 10、《****市****区土壤志》; 11、《****市****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12、****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13、农业气象资料; 14、农业水利资料; 二、研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产品市场预测 3、项目设计方案 4、项目技术方案

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 6、项目实施进度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8、效益分析 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境内。大豆原原种基地确定在****区吉泰办事处新源村,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在****区新华乡新华村;大豆原种扩繁基地确定在****区兴福乡,水稻原种扩繁基地选定在****区太平川镇。 二、建设规模 建现代农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11435亩,其中:大豆原原种繁育基地300亩,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135亩;大豆原种扩繁基地5000亩,水稻原种扩繁基地6000亩。 三、产品方案 年可生产优质大豆、水稻种子414.3万公斤,其中:年产大豆原原种7.5万公斤;水稻原原种6.8万公斤;大豆原种100万公斤;水稻原种300万公斤。 四、项目建设内容 1、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 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 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3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汇总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 23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 23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 3 / 23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样本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目次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错误!未定义书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错误!未定义书 5 应急转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B 应急标志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错误!未定

1 总则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小龙虾良种繁育场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市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市小龙虾良种XXX 繁育场建设工程建议书市水产局章):XXX申报单位< 章)市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5.3.1技术方案10 5.3.2生产工艺流程11 5.4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11 5.5工程实施进度12 6 劳动组织、管理与运行管护12 6.1劳动定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12 6.2组织管理机构12 6.3经营管理模式12 6.4管护制度和措施13 6.5管护人员和经费13 7 环境保护13 7.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13 7.2对策和措施13 7.3环保部门意见14 8 措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4 8.1投资估算14 8.1.1依据14 8.1.2估算14 8.2资金来源及筹措15 8.3资金使用明细见附件——工程总投资估算表15 9 效益分析15 9.1经济效益分析15 9.1.1财务分析15 9.1.2敏感性分析16 2 / 20 9.2社会效益分析16 9.3生态效益分析17 10 结论与建议17 10.1结论17 10.2建议17 11 附件18 附件1:工程总投资估算表18 附件2:200亩繁养池工程预算表19 附件3:工程区水质分析报告20 附件4:XXX市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24 附件5: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机构代码证25 附件6: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税务登记证26 附件6: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73 / 20 1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XXX市小龙虾良种繁育场建设 2、申报单位: 3、建设单位:XXX市YY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4、工程负责人:

绿化苗木育苗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 年产480万株绿化苗木育苗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朔州市森旺苗木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党志文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主要内容: 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8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②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出版社编着的《农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③原山西省计划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厅发布的《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 ④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着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⑤朔州市森旺苗木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及有关调查资料。 1.4.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产品市场分析;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资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论证; 工艺路线、设备选择、总图布置、建筑工程等建设方案论证; 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社会分析。 生产规模: 项目设计正常生产年份向社会提供种类造林绿化苗木100万株。 建设内容: 项目新建育苗基地1000亩。主要分两大区:苗木繁育区800亩(杨树类300亩,柳树类100亩,槐树类100亩,松树类100亩,灌木类100亩,经济林类100亩);苗木移植区200亩(阔叶大苗100亩,针叶大苗100亩)。 项目新增平田整地200亩,土壤改良1000亩,防渗渠2000米等田间工程;苗木检验室100平方米,机井2眼,圃道5880米等辅助设施;办公室400平方米,锅炉房100平方米,车库200平方米等办公及公用设施。 项目需购置各类设备549台(套、亩、辆),包括修剪工具、固定喷灌、活动喷灌等生产设备530台(套、亩);苗木检验设备等辅助设备2套;办公设备及公用设备8套;车辆9辆。 投资使用计划 项目建设期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其中包括建筑工程费689万元,设备购置费万元,设备安装费用万元,其它费用万元,预备

咨询师继续教育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育苗场锅炉房的设计规划应根据生产、辅助生产、管理和生活建筑负荷统一考虑,宜设置()座。 A.4 B.3 C.2 D.1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单批次育苗能力1000万株大约需要()平方米的苗床面积。 A.1000 B.5000 C.10000 D.23000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I类育苗场的苗床面积应达到()平方米以上。 A.2000 B.5000 C.10000 D.23000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那一项不是育苗场设备选用原则()。 A.节能高效、优质安全

B.采用进口先进设备 C.符合建设地技术经济条件和生产规模 D.适度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I类育苗场的工程建设工期不宜超过()个月。 A.6 B.8 C.12 D.18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蔬菜集约化育苗场的育苗设施包括()。 A.日光温室 B.连栋大棚 C.塑料大棚 D.播种车间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育苗场项目构成包括()等。 A.育苗设施 B.辅助性设施 C.配套设施

D.管理设施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3.蔬菜集约化育苗场的功能包括()。 A.蔬菜育苗 B.应急救灾育苗 C.新品种推广 D.播种信息调度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4.育苗场一般工艺流程包括()等。 A.准备阶段 B.播种阶段 C.成苗阶段 D.贮运阶段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5.育苗场配套设施包括()等。 A.供暖设施 B.灌排系统 C.道路系统 D.供电系统 E.运输工具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